《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二、《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1:艺术特色要点: (1)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 (2)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 (3)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 人生启示要点 :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三、《牡丹亭?惊梦》的主题思想
答: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老子》一书又称为《道德经》,以道为核心。
《庄子》又称为《南华经》。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文体是:政论文。
《登楼赋》被誉为“魏晋赋首”。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人物逸闻琐事的(笔记体)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白居易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
二、《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写作特色
答:这篇用以“序”《伶官传》的文章,实质上是论说文,所以不少人管它叫《伶官传论》;但又和非文艺性的论说文不同。写李克用愤恨填膺,须眉皆动;写李存勖始而英毅,继而衰飒,神态如生:极富形象性,而又跌宕唱叹,情深韵远,于尺幅短章中见萦回无尽之意。《文章精义》的作者曾说欧阳修的文字“遇感慨处便精神”。这里所谓“精神”,除了语言的平易畅达、富有音乐感而外,最基本的因素,恐怕就和这“感慨”有关。而欧阳修的感慨,则如前面所说,来自北宋王朝的危机,来自他为争取实行政治改革而受到的政治打击。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1、《先秦诸子语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家的代表人物通常叫做“先秦诸子”。

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名丘,前551—前479)圣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解释为仁者爱人,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逻辑起点。

将仁的原则施于政治,他主张为政以德。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亚圣,“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并提出“民贵君轻”说。

荀子(名况,约前313-前23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家老子(名聃),损有余而不不足。

墨家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主张兼爱非攻。

2、《君子于役》。

选自《诗经·王风》,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大约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各地民歌。

3、《十五从军征》。

本篇原载《乐府诗集》中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又名《紫骝马歌》。

4、《移居》。

陶渊明。

据四部丛刊影印宋本《笺注陶渊明集》。

陶渊明原居柴桑县紫桑里。

晋安帝义熙四年六月所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

世称靖节先生。

田园诗,风格平易自然,和谐优美,有《陶渊明集》传世。

5、《山水诗三首》。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同为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为“王孟”。

有《王右丞集》。

6、《燕歌行》。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

高适,字达夫,擅长七言歌行,诗风悲壮。

有《高常侍集》。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有《李太白集》。

8、《兵车行》。

兵车行,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作品被誉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

有《杜工部集》。

9、《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一、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1. 古代文学的特点:注重规则,遵循定型结构,言之有物,抒发个人情感,并受限于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2. 现代文学的特点:追求个性化表达,倾向于真实与自由,关注现实问题,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表达自我和个人情感的主体性。

3. 对比与联系:现代文学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优点,丰富了表现手法,展现了时代的特点,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特点及相互转换1. 文言文特点:以古代汉语为基础,语言规范,注重修辞和韵味,表达方式邀约间接,具有一定的形式约束。

2. 白话文特点: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白话化,语言简明通俗,直接表达思想,没有形式上的限制。

3. 相互转换:将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时,需要去除或改写不适合现代语言表达的句型、词语和表达方式。

将白话文转化为文言文时,需要增加或改写一些句式和修辞手法,使其更符合古代文言的特点。

三、古代文学常见体裁及代表作品1. 诗:以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离骚》等。

2. 词:以唐宋词为代表,注重音乐性和意境的塑造,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3. 曲:以元曲为代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红楼梦》等。

4. 文言小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四、现代文学常见体裁及代表作品1. 小说:包括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等,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

2. 戏剧:包括现代话剧、影视剧本等,代表作品有郭沫若的《人民的名义》、屈原的《屈原》等。

3. 散文:包括散文随笔、散文小品等,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杨绛的《我们仨》等。

五、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1. 比喻:通过直观的形象,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突出某种特性或意义。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或行为,增强表现力。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使用古代汉字,一些字形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字义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虚词用法、动词的变化等;- 阅读时需要较强的词语理解和推测能力。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3.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

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等;- 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1. 文艺思潮与作品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包括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等。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阅读背景;- 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 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符号象征。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和感染力。

2. 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细节展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用于增强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方式呈现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四、修辞格1.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数字进行夸张或缩小处理,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2. 反问修辞反问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既是一种陈述,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重点掌握

《大学语文》重点掌握

《大学语文》重点掌握第一篇:《大学语文》重点掌握1、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的主要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2、从傅雷的家书来看,傅雷对西方文化的缺陷进行了严格的批判,比如说西方的基督教在作者看来是病态的。

作者由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引出对西方主流思想的思考,很明显,作者更倾向于赞同东方的平静、淡泊、自由和易于满足,这从作者欣赏舒伯特的音乐,并将之与我国古代文学对比可看出。

将西方的愤慨与反抗和对生命的种种不满持与隐晦的反对态度。

行作者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受东方的主流思想影响较深,本身更欣赏东方特有的从容的人生态度,对于生命中的种种机遇报以感激;相反的,对于西方人的不满与极端主义并不理解,亦不看好。

总的来说,傅雷对中国和西方文化艺术的看法,大体上是客观公允的。

3、演讲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4、功能:一个功能是现实有用的功能,包括交流,包括表意,包括记录,包括传之久远,这是现实的和有用的功能;第二个功能是生发和促进的功能,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第三个功能是一个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陷阱:①言不达意②言不尽意③文不尽言④言过其实⑤狗屎化效应⑥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扼杀我们活泼的生机。

5、这篇演讲稿的第一个特点是“外松内紧”,演讲人态度轻松,彷佛随意说来,其实内在的逻辑很严谨,条理清楚,原则问题分寸感很强。

第二个特点是“亦庄亦谐”,不时穿插几句调侃语,将严肃甚至沉重的话题更加机智地表达出来。

第三个特点是“取譬引喻”,演讲依赖口语传播,讲道理就必须通畅晓白,此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举例子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10=10’)1.单元主题一.立身处世二.读书思考三.艺术欣赏四.友爱亲情五.乡土祖国六.人与自然七.汉语之美1.《名联趣谈》梁羽生,新武侠派,《萍踪侠影传》《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2.《我的伊豆》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作家,1968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3.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诺贝尔文学奖,“诗圣”,《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4.海明威,美国作家。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5.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6.贾平凹,代作当家。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考试涉及的语文课本篇目:第一单元:立身处世。

《潮州韩文公庙碑》,《印第安人营地》;第二单元:读书思考。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第三单元:艺术欣赏。

《秦腔》;第四单元:友爱亲情。

《月夜忆舍弟》;第五单元:乡土祖国。

《麦地与诗人》;第六单元:人与自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海边》,《我的伊豆》. 第七单元:汉语之美。

《名联趣谈》。

二.默写题(10’)1.《潮州韩文公庙碑》P17☆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

一.蒹葭——《诗经》名词填空:《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也称“诗三百”“三百篇”,到了西汉初年被奉为经典,以四言为主,艺术手法多用赋、比、兴,语言朴实优美。

名句默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赏析:每章前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表达追寻: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想迷离。

全诗充满着真诚、执着的向往,以及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①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②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③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④此诗采取重章叠句的形状,一唱三叹。

简答: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为什么?伊人。

①全是围绕伊人意象②先言他物,以引起诗人对伊人的追慕之情。

每章前两句写景,在诗中起何作用?①既烘托了环绕气氛,又与主人公追求伊人上下不得的凄婉之情十分协调。

②重章叠句,表现时间推移。

③写景状物的朦胧化、隐约化,更使这种意境象征化,从而使诗获得了更广泛的意义。

二.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名词填空:《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儒家重要经典。

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编年记事,反映儒家思想。

其作品最突出成就是长于叙事,其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三.《老子》三章——《老子》名词填空:老子,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以“道”为核心,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生态度上主张守柔、不争、谦退等处世哲学,一书又称《道德经》。

名句默写: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水七善”: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复习资料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已学知识,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文篇1.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需要多读一些经典的古文作品,尽量理解其含义和蕴意。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古文作品进行阅读,比如《论语》、《庄子》等,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

2.古文翻译古文翻译是考查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古文段落进行翻译,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准确运用,尽可能还原原文的意思。

二、现代文篇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阅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作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思想。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现代文作品进行阅读,比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2.现代文写作现代文写作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可以多练习写一些现代文作文,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增加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文学常识篇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了解其背景和风格特点。

2.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对于大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段落的组织、语言的优化等。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名著导读篇1.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需要选择一些经典的名著进行导读,了解其主题和内涵。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名著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意义。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知识点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知识点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知识点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大一期末考试中,语文是一个重要科目,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文化素养和学术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大学语文大一期末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修辞手法与修辞格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修辞手法传递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比喻是用具体而生动的事物来形容叙述的对象,起到生动形象的作用。

夸张则是对叙述的对象进行夸张和渲染,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反问是利用提问的方式来达到反证或者强调的目的。

排比则是通过将同类事物或者词语并列起来,形成平衡和对比的效果。

修辞格则是一种通过修辞手法在句子结构上的一种特殊运用。

如「比喻格」、「夸张格」、「反问格」、「排比格」等。

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和文采,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文学常识与名篇赏析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和名篇赏析是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学常识不仅包括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等基础知识,还包括文学的独特魅力、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名篇赏析是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的一种能力。

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重作者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三、写作与修辞技巧写作与修辞技巧是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中的重点考查内容。

良好的写作和修辞技巧能够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说服力。

在写作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段落,合理运用标点符号,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同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思想。

此外,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只有通过运用这些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四、历史与文化背景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的含义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美的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

折中义文学:介乎两者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如一些政论散文。

文学源起A.巫术仪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的发生起点是巫术仪式。

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在《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巫术有两条原理“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

B.宗教发生说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赫尔德认为,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

格罗塞认为,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

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C.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源于游戏或本质上就是游戏。

康德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斯宾塞·席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D.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该派认为劳动是文学产生的原因。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中考证了舞蹈动作来自采集种子的劳动活动。

文学“四分法”.A、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期末大学语文重点

期末大学语文重点

第一大题:填空题【春江花月夜】:作者简介& 闻一多对此诗的评价& P24阅读提示【世说新语】:P70,竹林七贤& 阅读提示前两句& P71 思考练习第二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P113 阅读提示第一段。

【登楼赋】P208 阅读提示的第一段的第一句 & 阅读提示的第一段倒数第二句。

【喝茶】P256 阅读提示第一段第一句& 阅读提示的最后一段第一句【一片树叶】P245 阅读提示第一段& 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相信未来】P177 阅读提示第二段最后一句& 作者简介第二大题: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孔孟语录】第三大题:翻译文言文句子【孔孟语录】第四大题:古诗鉴赏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东山魁夷的某篇作品,老师没说哪篇,百度了一下,他比较有名的一篇文章就是“听泉”】第六大题:应用文写作【求职应聘P306】第七大题:作文听泉东山魁夷鸟儿飞过旷野。

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过。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

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

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

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烁。

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

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

任凭大地改换了模详,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

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

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

它们像着了迷似地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翱翔。

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上地上消失。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末考试临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古代文学部分1、诗词重点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要熟悉他们的代表诗作,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艺术手法等。

诗词的体裁和格律:包括律诗、绝句、词的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对仗等。

诗词的鉴赏方法:能够分析诗词的意象、情感、表现手法,如用典、象征、对比等。

2、散文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了解其思想内涵、文学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重点掌握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作品,分析其写作风格和艺术成就。

3、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熟悉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古代短篇小说:如《聊斋志异》,了解其奇幻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新月派、象征派等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及作品,如徐志摩、戴望舒等。

理解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新之处,以及与古代诗歌的区别。

2、现代散文鲁迅的散文:如《朝花夕拾》,掌握其犀利的文风、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批判精神。

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散文,体会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

3、现代小说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了解现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三、文学理论部分1、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虚构性等特征。

掌握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

2、文学作品的构成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主题、题材、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意义。

3、文学的创作与欣赏掌握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影响创作的因素。

了解文学欣赏的特点和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写作部分1、议论文写作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包括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等环节。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校风校训及其意义
2赋。

比。

兴重章叠句
3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诗中有画
4散文
5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内涵
6汉乐府
7唐代古诗运动
8格律诗在格律上的基本要求
9词。

词在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10对联在格律上的基本要求
11对教学实施计划所涉及的及主讲的先秦散文。

唐宋散文。

明清散文。

的作品的主题进行概括
1.财大精神
2.散文画了7个中心概括选一散文重点:1.天道
3.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辨识及其表现手法的定义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诗歌的体裁辨识及赏析 3.叔向贺贫
5.词对联等形式方面特性 4.垓下之围
5.送孟东野序
6.钴坶谭西小丘记
7.狱中上母书
1、写出我校的校风和校训,并简述其意义。

2、举例说明赋、比、兴。

3、简述词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3、《哀郢》的主题
4、《天道》的主题
5、《送孟东野序》的主题
6、会议通知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doc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doc

《诗经》采薇1、《诗经》简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305篇,即在西周初年至春秋的史事。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主要记录诸侯国的风土民谣,“雅”主要记录周王统治地区的音乐,“颂”主要记录宗教祭祀的乐曲,英划分依据是音乐。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先秦时代文学以诗歌和诸子散文为主2、艺术表现手法:赋、比(比喻、比拟)、兴、四言为主、重章叠句3、复杂的感情:本篇就是一个久役士卒在归途中的冋顾与口述,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和思乡怀亲的忧伤。

4、起兴的作用:以采薇起兴,通过薇菜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戍役的漫长,引发思归的苦痛5、重章叠句的作用:一唱三叹,冋环往复;将情感和诗意层层推进;富有节奏感,具有音乐美6、最后一段情景交融:实写景,虚写情,以景寓情,以鲜明的画而表达强烈的感情;以“杨柳依依”描写他为保家卫国而出征感到兴奋、喜悦,以“雨雪霏霏” 表达他历经战争灾难归来,内心痛苦、哀伤。

“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强烈对比,显示他去吋和来吋的心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悲剧性, 突岀了厌战怨征的情绪。

7、《采薇》描写的内容及主题:《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位戍边兵士在返乡途中所作的诗。

追述征戍时的苦况,反映了西周时代的戍卒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怀乡情结和厌烦战争的心情,同时体现了他恋家思亲的情感以及为国赴难的责任。

8、这首诗以采薇起兴,其中“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 表现时间的变化。

《离骚》1、《楚辞》的简介:《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骚或骚体),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甜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和《楚辞》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占代诗歌的写实传统和浪漫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PS:文中阴影部分是主要重点。

通报的最后两个例文不确定格式对不对,请看的同学以写作要求为主,可以看看老师的课件,都已发至群邮箱。

大家期末加油啦!)一、填空(文学常识+默写)1*10分二、单选(作者号名、生活时代、代表作)1*10分三、多选(默写、文章主题、情感、诗句出处)2*5 分四、简答:如诗歌主题五、论述(论点+论据)六、实用写作(公文修改、找错)七、作文(700字)20分一:《语文的功能与陷阱》王蒙 P25(一)作者简介:王蒙,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党(少共,右派)1986—1989年任文化部长,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作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二)语言的功能:(三方面的功能)1、现实有用的功能:⑴表意和交流的作用;⑵记录和记忆的作用;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录,就没有记忆。

2、生发和促进的功能:⑶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

思想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是分不开的。

即使是纯粹的文字上的掂量,也会使人产生思想,推进、改变思路。

3、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⑷强烈的煽情的作用;感觉也和词语影响有关⑸语言文字的修辞作用⑹语言有很多的心理功能⑺艺术的功能;语言和文字能够使我们的一种经验、一种遭遇、一种情感审美化。

⑻信仰的功能;语言和文字所起的作用实在是琢磨不完的。

⑼形式的作用(三)语言是一个陷阱1、语言和现实和你的思想感情脱节(包括言不能尽、言过其意、文不尽言、言过其实、甚至脱节。

最微妙、最重要的体会,恰恰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来的2、好的、成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还面临着可能异化的命运,变成了俗套。

3、通俗化(狗屎化效应):看到它薄弱的一面,本来很好的一句话,太普及了,就把它降低了,过于通俗化了;4、当语言以及文字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真实、脱离了真情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反面的东西。

这种语言文字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敌人,变成了人的对立面。

5、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和活泼的生机。

是一把双面剑。

(四)导读部分:外松内紧:演讲人态度轻松,仿佛随意说来,其实内在的逻辑很严谨、条理清楚、原则问题分寸感很强;亦庄亦谐:不时穿插几句调侃语,将严肃甚至沉重的话题更加机智的表达出来。

取譬引喻,思路开阔:演讲者依赖口语传播,讲道理就必须通畅晓白,此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举例子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问题。

1、内容既要有充足的学术含量,又不能过于专业化;2、既要体现学术报告的严肃性,又要调动会场气氛,在情绪互动中达成最佳的演讲效果。

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P57(一)(二)本文写作风格: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有温情与善意。

“冷幽默”,在批判锋芒的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群的关爱(三)导读:王小波的思想随笔常常以幽默诙谐之笔出之,主题则是极为严肃的。

再三读之却让人品味出个中辛酸甚至悲愤蕴含着的提示: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

主题特点: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

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特立独行的派头儿,我尊敬它,称之为“猪兄”,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

思想的锋芒如锦里藏针,冷冷地挑破遮蔽,脱颖而出,寒光闪处,如快刀斩麻般,使纠缠不清的…(四)① 不同于流俗,不宥于成规的“反潮流”者② 敢于狂奔,终于长出獠牙③ 潇洒,冷静,警惕,有能力,富有智慧三:《天才梦》张爱玲 P94(一)作者简介:张爱玲,其祖父为清末名臣张佩纶。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以外一无所有--天才的乖僻缺点。

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在没有人与人交往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三)导读:本文是作者19岁刚入香港大学读书时写的“第一篇中文作品”。

可以算是张爱玲早年的自传。

叙述自己儿童时的天才表现和种种“乖僻”,道尽“人世沧桑”,由此看出作者心智的成熟。

天才的痛苦其实不在于她说的生活能力的低下、待人接物低能,而在于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度强烈的心理反应。

张爱玲用略带戏谑自嘲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所谓“天才”。

一方面是内心里面对于纯真性情的个性自我的执著,另一方面是面对世俗生活与琐碎人生时的沮丧不安。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到张爱玲式的烦恼:个性和社会、、自我和角色、理想和生活,彼此的冲突随时需要调适,这种麻烦的调适甚至要伴你终身。

(四)关于天才:① 道出敏感天才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麻烦② 天才的痛苦在于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度强烈的心理反应(五)怎样理解“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兰心蕙质,心思细腻,她认识到生命的美丽,故把生命比作“华美的袍”,但同时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使她无法摆脱孤独,过于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也使她认识到世界的丑态和生活的艰辛,而这些又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热爱生命就要正确的理解和经历那些艰辛和苦恼。

(六)天才有什么痛苦?张爱玲母亲那句话有什么含义?“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她母亲这句判断,含蓄而尖锐的道出了一个敏感的天才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天才的痛苦其实不在于她说的生活能力的低下、待人接物低能,而在于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度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这才是关键。

张爱玲晚年近于自闭的生活方式,充分证明了她母亲判断的正确。

四:《楚辞·渔父》(文学手法,两形象+两人生态度)屈原 P192 【手法、特点】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五)渔夫翻译: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

(湖上的)渔父见了,问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么竟成了这般模样?”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

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渔父道:“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而相应地改变。

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何不也一起扬泥荡波?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跟着吃糟喝酒?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远,凌驾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屈原道:“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

怎么能让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外界的龌龊感染?我宁愿将此身投入湘水,葬身于江中的鱼腹之内,却怎能让洁净光明的纯白之质,蒙上世俗的尘埃?”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桨离去,口中唱道:“(湖上的)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湖上的)碧波混浊,可以洗我的双足。

”就这样唱着歌远去,不再与屈原说什么了。

终不渝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具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以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为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五:《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 P210 【清楚其内容】(一)作者简介:司马迁,西汉,字子长,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生于史官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史记》把文言文叙事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本篇而论,一是意在言外,耐人寻味,一是文气沛然,语感跌宕,都展现出文言文特有的美感和独具的叙述风格。

开端:荆轲的身世、交代发展:因好友田光而卷入了燕秦之间的恩怨纠纷高潮:敢于燕太子之义而行刺秦王尾声:高渐离刺秦运用多种手法,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人物不论主次、具皆传神,坦陈躁进的燕太子丹、深谋老成的田光、以及樊於期、高渐离等人众星捧月般烘托荆轲,营造出慷慨壮烈的氛围。

)(二)重点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三)导读:事迹。

概述:讲述荆轲为挽救燕国而谋刺秦王的全过程。

其时东方六国已有数国相继被秦国吞并,弱小的燕国也山穷水尽,即将灭亡。

这时以荆轲等为代表的一群勇士不甘为虏,挺身而出,起而做最后的抗争。

荆轲为燕刺秦,扶危救困。

虽然最终未能挽救局面,但他们扶助弱小,急人之难,奋身抗暴,慷慨赴死,可歌可泣,表现出感人的英雄气质。

由本篇讲述的荆轲故事,还可以引出一个深刻的思想话题。

荆轲为燕刺秦,固属扶危救困之举,但以今天的某种历史观点来看,秦国统一六国,有历史进步意义。

那么是否应据此判定荆轲刺秦是对抗历史潮流,开历史倒车,应予否定?一方是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残暴势力,一方是代表了反抗强权的人性道义。

为首的一组豪杰义士群像。

如白衣送行、易水悲歌的慷慨壮烈,图穷匕见、秦廷一击的惊心动魄。

(五)人物形象分析①荆轲的“智”: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②荆轲的“勇”:a)顾笑武阳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b)勇逐秦王c)倚柱而笑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

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

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

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

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

(要有具体事实)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3、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

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

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

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

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4、秦武阳:外勇内怯。

“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

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5、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

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

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

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

何等刻毒。

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

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

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1、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如秦廷行刺至于荆轲的沉毅、神勇性格之表现;2、欲扬先抑,如为凸显后来荆轲之勇先写他与鲁句践争道造叱而逃;3、对比映衬,如前有田光为激励荆轲而自杀,有樊於期为助荆轲刺秦而献上自己的人头,后有高渐离行刺作为余波,映照出荆轲的英雄形象,而秦舞阳之怯弱,则反照荆轲之胆识。

4、人物不分主次,俱皆传神,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秦舞阳等人若众星捧日版烘托围绕荆轲,从而营造出慷慨悲烈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