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显著区别在于支付费用的主体差别。

2、有限理性模型追求的目标:决策追求满意解。

3、精英理论模型: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基本观点:(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

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3)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

公共政策的变化一定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

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4、团体理论模型的缺陷:过分扩大团体的作用,低估政策制定者作用。

5、政策主体官方决策者:(1)立法机关(2)行政决策机关(3)行政执行机关(4)法院非官方参与者:(1)利益集团(2)政党(3)公民个人(4)大众传媒(5)思想库6、政策议程的内外触发机制:(1)内在触法机制: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技术突破;④生态变迁;⑤社会变迁(2)外在触发机制:①战争行动;②地区与国际冲突;③经济对抗;④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7、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对某一社会情况的关注程度及其看法态度,有时候能够把某一社会情况直接推上社会问题的舞台。

(2)社会问题的两种类型:①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②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第一章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学一、政策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府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职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

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利益分配是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利益选择和利益整合;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从利益选择到利益整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1)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

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

在阶级社会里,无论何种社会、何种政府,它们所制定的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2)利益整合社会上,人们已经获得的利益和想要得到的利益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为解决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产生的矛盾,政策制定者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引导持有不同利益的相关组织和个人采取不同的行为。

(3)利益分配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

(4)利益落实政策分配利益,满足一部分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不仅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关心的事,更应该是政府关心的事。

4、增进社会利益5、公共政策本质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益,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由政府、权力机关通过政治程序而制定的政策法规。

公共政策社会本质: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4.公共政策分配利益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2.公共性和偏好性 3.稳定性与适应性4.特定性与普遍性公共政策的分类:①形式上:横向: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和司法决策纵向: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②内容上: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③具体功能:分配型政策、再分配型政策、规制型政策④调整的社会内容: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法律政策、科学与技术政策⑤内容的性质: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公共政策的功能:管制功能、导向功能、分配功能、调控功能、稳定功能、公平正义功能、促进社会革新功能公共政策的历史沿革:西方政策类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50—60年代:形成时期以美国政策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和丹尼尔·儒勒于1951年合著的《政策科学》为标志。

拉斯韦尔是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

美国政治学的研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传统主义时期,着重于国有制度和国家观念的研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权力主义”时期,着重于权力关系和权力集团关系的研究。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行为主义”时期,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定量分析,着重研究个人或团体的政治行为。

④70年代以来的后行为主义时期,提倡用“政治系统”的概念取代“国家”的概念,着重研究政治系统和政治环境的因果关系、相互作用。

2、70年代:发展时期政策科学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①“趋前倾向”,主要表现为6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政策咨询潮流。

②“趋后倾向”主要表现为7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策周期化研究。

3、80年代:比较研究时期特点:①政策研究机构普遍、多样;②学科建设日益成熟;③政策研究专业化。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部份1、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采用匿名和反复函询的调查方式,拟定调查问卷并提供背景材料,经过几轮的征询与反馈后使各种不同的意见渐趋一致,最后把这些意见汇总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果,供决策参考。

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采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靠的分析方法。

2、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Method)又称智力激励法、 BS 法、自由思量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 ·奥斯本于 1939 年首次提出、 1953 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者激发创新设想3、结构适中(优良)问题:是指那些包含一个或者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有限数量备选方案的问题4、政策僵化:指的是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执行该政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与妨碍,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5、政策目标:公共政策目标指有关公共组织特殊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6、政策合法化: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7、定性分析方法:在缺乏历史数据的条件下,利用专家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宏观的、战略的、长期的、总体的和综合的分析,往往是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分析。

8、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

显著特征之一是,数学、统计学知识的大量运用。

9、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是指一种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审查、研究并对相关机构提出政策前景预测和行动建议的活动。

或者更具体地说,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就问题构建、未来预测、行动建议、实施监控、执行评价展开分析,并创造相关的知识成果。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3、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4、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5、公共政策学首先要研究的是公共政策是什么。

6、政策群和政策链(见书7页)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7、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究其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8、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成形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的。

9、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D.Lerner)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

这本书被誉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10、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是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1、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12、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丰富资源——见书33-35(一)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中国决策实践不仅是极其丰富的,而且是独具特色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在决策者思维中居于指导地位。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2024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2024

引言:公共政策学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制定、实施和评估各种公共政策的过程。

对于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学生来说,复习资料的准备是确保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是《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二)》,旨在提供一份详细且专业的复习指南,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概述: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来阐述公共政策学的复习内容。

第一个大点是公共政策的定义和背景,将介绍公共政策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个大点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讨论政策制定的过程、政策实施的挑战以及政策评估的方法。

第三个大点是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将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第四个大点是公共政策的类型,将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第五个大点是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将通过实际案例来深入理解公共政策的实施与评估过程。

正文内容: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和背景1.1公共政策的概念和定义1.2公共政策的重要性1.3公共政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1政策制定的过程2.2政策实施的挑战2.3政策评估的方法三、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3.1政治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3.2经济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3.3社会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3.4文化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四、公共政策的类型4.1经济政策4.2社会政策4.3环境政策4.4教育政策4.5医疗政策五、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5.1美国《奥巴马医改法案》5.2英国的福利制度改革5.3的能源政策5.4中国的城市化政策5.5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结:公共政策学作为现代政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制定、实施和评估各种公共政策的过程。

本文《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二)》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和总结的结构,对公共政策学的复习内容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阐述。

学生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框架,有系统地进行复习准备,以备考取得好成绩。

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学生们的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公共政策学重点

公共政策学重点
(2)纠正和消除政策执行偏差。
4.政策评估系统
政策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旳、评 估原则和评估措施五大要素构成。
政策评估系统旳任务是为政策旳去向以及 政策资源旳合理配置提供事实根据和价值根据。
政策评估系统旳基本功能是:
(1)提供政策连续、修正、调整或终止旳根 据;
(2)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三)政策反馈系统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旳生存、发展与
运营具有主要影响旳各种经济原因旳总和,涉及
生产力旳性质、构造,生产资料全部制旳形式、
经济构造、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总量等。
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旳制约和影响体现在:

(1)经济环境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旳基本
出发点;

(2)经济环境提供了政策系统运营所必需旳
政策执行系统旳基本功能是:
(1)为政策方案旳实施做好准备。 (2)有效实施政策方案。
(3)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
3.间接主体系统
间接主体系统是指那些虽不拥有正当旳强 制权力,但能够参加或介入到政策过程中,并 产生一定影响旳政策间接主体所构成旳系统。
间接主体系统旳要素大致能够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次国家政策行为者 ;第二类是跨国政 策行为者;第三类是全球政策行为者。
5.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既涉及全球范围内旳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演变旳共同趋势、全球秩序及相应旳规 则,也涉及对政策系统生存、发展和运营产生一 定影响旳民族国家间、跨国组织间竞争、合作与 冲突而形成旳具有一定稳定性旳政治、经济、文 化关系。国家环境对政策系统旳影响体现为:
(1)国际环境影响政策系统旳价值选择;
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 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旳一种特殊系 统。多层次、多网络是政策反馈系统旳突出 特点。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一、文章类型与关键词本文是一篇公共政策学的复习资料,主要涉及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以及政策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制定程序、政策分析方法、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标准、政策变迁形式等。

二、政策制定1、政策目标:明确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

2、制定程序:介绍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包括问题识别、方案设计、合法化、预算和执行等步骤。

3、政策分析方法:介绍常见的政策分析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等。

三、政策执行1、执行过程:阐述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包括政策宣传、资源分配、监督和调整等。

2、执行手段:介绍各种政策执行手段,如行政命令、财政补贴、市场引导等。

3、执行效果评估:介绍如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目标实现程度、社会反响、政策可持续性等方面。

四、政策评估1、评估标准:介绍常见的政策评估标准,如效率、效果、公平、可持续性等。

2、评估方法:介绍各种政策评估方法,如实验设计、回归分析和模糊评价等。

3、评估实践:分析政策评估在实践中的应用,如提高政策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政策创新等。

五、政策变迁1、形式:阐述政策变迁的主要形式,如政策修正、政策废止和政策创新等。

2、原因:分析政策变迁的原因,如政策失效、环境变化和利益诉求等。

3、影响:探讨政策变迁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六、总结本文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复习资料。

通过对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变迁的详细阐述,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实际案例和政策实践,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关注公共政策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分析标题: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行政法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规定和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习惯上称为政府立法活动和行政立法活动。

2、再分配性政策:是政府有计划地积极行动,涉及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利的转移性分配。

3、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4、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

5、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6、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7、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8、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败,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的主要形式有(ABCD )A、国会立法B、总统决策C、政府机构决策D、司法决策2、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类型,公共政策可分为(BD )A、实质性政策B、物质性政策C、程序性政策D、象征性政策3、利益集团影响政策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ABCD )A、院外活动B、舆论宣传C、政治捐款D、抗议示威4、美国学者罗杰。

W。

科布提出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有(ABC )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C、内在创始型D、利益动员型5、政策议程触法机制的影响因素(ABC )A、范围B、强度C、时间D、空间6、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BCD )A、经费资源B、人力资源C、信息资源D、权威资源7、政策执行的手段有哪些?(ABCD )A、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D、思想教育手段8、政策评估方法有哪些?(ABCD )A、前后对比B、专家评估法C、目标群体评估法D、执行群体评估法三、简答题1、简述小组意识的特征。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的,会直接带给人们收益或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或支付成本的政策类型。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或由谁来采取行动,但其可能会有实质性结果的政策类型。

如利用程序性问题推动、推迟或阻止实质性的决定或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在西方,人们习惯于将政策主体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的主体和非官方的主体两大类,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

公共政策工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策选择本身同等重要,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达成预期政策目标。

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指在既定原则下寻求优化方案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

既需要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又需要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

常被视为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

且政策规划主体既有单一型又有多元型。

听证制度——指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制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指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要合乎法律的要求,不能违背法律的意旨,即公共政策过程的合法性。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就是指“在一个议案成为一项政策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2)经济学研究途径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

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公共政策学考试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问题: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2.公共政策议程:对政策问题的讨论、商讨、规划以及研究的议事程序。

3.公共政策规划:针对公共政策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充分运用思维而设计的各种行动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种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政策构想。

4.公共政策合法化: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

5.公共政策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在高度逆境中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为防止错失良机,而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法,省去决策中的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应急性非常规程序的决策。

6.公共政策执行: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7.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主要因环境变化、人们认识的深化、政策偏差的产生、政策副作用较大,通过再决策以使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8.公共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

9.公共政策监控: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等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与纠偏的行为过程。

10.政策调整: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公共政策学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学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学重点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其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制定和实施的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政策系统: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部的结构。

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理论、诺伊曼的博弈论(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

公共政策学-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学-复习重点

政策与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1)、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2)、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3)、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者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事务而采取的。

(4)、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5)、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6)、卡尔·弗里德里奇-—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

(7)、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等。

2、政策:某一组织为了解决自身面临的某一问题而制定的用以执行的具有一定约束力或指导性的行为规范。

3、公共政策的本质:(1)分配的内容是价值;(2)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3)分配具有权威性;4、公共政策的特点:公共性;权威性;目标性;实效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动态过程性5、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体现:公共政策总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代表最广大大民众利益,解决民众最关心的公共问题。

在内容上,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最广大民众的意愿,通过政府工作程序所认定的公共问题。

在制定程序上,从问题认定、方案规划到政策的合法化,所有方向性的重大问题都要经过法定的民主政治程序6、公共政策的作用:★(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行为的引导和观念的引导,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2)、管制功能:积极性和消极性管制;(3)、调控功能: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涉及政府决策、政策分析、政策评估以及政策变革的重要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公共政策学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的复习资料。

一、学科发展概况公共政策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中汲取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成为了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学科知识结构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知识结构包括:政策分析、政策过程、政策实践、政策评估以及政策变革。

其中,政策分析是公共政策学的核心,它包括了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环节的分析。

政策过程则包括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的全过程。

政策实践是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施。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政策变革则是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学习方法建议1、建立学科框架:在学习公共政策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逐步建立起学科的框架。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学的知识体系。

2、把握重点难点:公共政策学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学习时要把握重点和难点。

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方法,要通过反复阅读、练习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公共政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时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通过参与政策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关注政策热点:关注当前的政策热点是学习公共政策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了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制定政策的背景和考虑因素。

四、总结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政策分析、政策过程、政策实践、政策评估和政策变革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决策的内在逻辑,为参与和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们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重点自学考试学习资料第1 页共20 页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公共政策学既是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一门“显学”,其诞生地是___________。

(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美国)2、“政策分析”是由___________《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林德布洛姆)3、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端于_____和_____(拉斯韦尔、勒纳);两人合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作中。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4、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5、,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6、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属于公共组织。

(家庭、企业组织)7、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___________;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就是___________。

(决策行为、公共政策)8、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___________,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9、直接决策者可区分为三种类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团体、组织)10、个人决策在面临封闭的、可计划的、可计算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是___________;在面临开放的、不可计划的、判断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是___________。

(理性路径、直观的路径)11、团体决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碰头会、头脑风暴法、具名团体法、德尔菲法)12、组织决策的四种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模型、卡内基模型、渐进决策模型、垃圾桶模型)13、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四种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性结构、职能结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线性—参谋结构[参谋指令]、矩阵结构)14、依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可划分为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程序设计、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或对研究对象的观察、研究视角和路径)15、___________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基本步骤。

根据资料的来源不同可简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资料、一手资料、二手资料)16、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抽样方法、实地研究方法)17、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又称为___________或文献研究,。

(非介入性研究)18、公共政策研究中常用的二手收集与分析方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19、内容分析法的三个关键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样、编码、推理)20、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

通常包括_______分析、_______分析、_____分析三个方面。

(系统分析法、环境、目标、结构)21、实施个案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资料、访谈、观察、测量)22、_______是人们选择具体行为、形成动机和目的的基础,是指导社会利益分配的核心原则。

(价值)23、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_____概念_____概念_____概念三个层次。

(核心、次级、边际)24、中国古代的政策研究起很大的作用的是_____制度_____制度_____制度_____制度。

(史官、策士、谏议、科举)25、通常把从上古时代直到20世纪______的政策研究,统称为“前公共政策学时期的政策研究”。

(中期)26、公共政策学是在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初诞生的。

(20、50)27、从产业革命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公共政策学的形成起基础作用的学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密、克劳塞维茨、马克思、韦伯)28、勒纳和拉斯韦尔合编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2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主导范式是__________。

(拉斯韦尔、行为主义)30、拉斯韦尔将政策过程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阶段或步骤。

(信息、建议、制定、执行、运用、评价、终止)31、公共政策学发展第二阶段是以__________《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构想》三部著作的发表为标志。

(洛德尔)32、________是公共政策学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

(建制化)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第2 页共20 页33、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佛研究所)34、张金马教授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是中国大陆系统引进国外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和研究成果的第一本教材。

(《政策科学导论》)35、“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是___________教授构建的;“一体化民主决策论”地方政策理论模是___________教授构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决策模型”和“集体决策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的。

(宁骚、胡象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36、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指的是研究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性、主动性、自律性)37、公共政策学进入中国是从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初开始的。

(20、80)38、按照公共政策概念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公共政策的类别可分为:侧重于政策______、侧重于政策______、侧重于政策______、倾向于______。

(主体、方案、结果、综合)39、全面揭示公共政策概念内涵定义的中国著名教授有______、______、______。

(张世贤、吴定、张金马)40、公共政策产生须有的三个初始条件或三个核心要素是1__________的形成、2__________的产生、3______________的出现。

(公共问题、公共决策机关、公共强制机构)41、依横向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的五种基本类型是______决策、______决策、______决策、______决策、______政策。

(立法、国家元首、行政、司法、执政党)42、美国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四种类型是:第一类____________;第二类____________;第三类____________;第四类____________。

(内阁部(也称行政部)、独立管制机构、其他独立机构、政府公司)43、美国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有:第一,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

(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裁决、司法命令)44、当代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党的政策以______的形式和_______的形式成为公共政策。

(议行合一制、直接、间接)45、中国基层政策是指__________。

(乡政策)46、美国的________在地方政策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市政策)47、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是_____功能、_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

(管制、引导、调控、分配)48、国家机构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形式。

(单一制与联邦制)49、_______________既是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组成部分,也是政策支持系统和政策反馈系统的构成部分。

(政策行为者)50、政策系统的组成单位或者子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政策行为者)51、政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子系统构成的。

(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

52、在议行合一制中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是代议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

(代议机关、立法)53、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__________。

(政策问题)54、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是__________。

(目标人群)55、由公共政策的客体组成的系统就是__________。

(政策客体系统)56、信息传播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信息的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收集、整理、加工、储存、传播)57、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58、政策监控系统的功能是1)建立政策__________2)检测政策________3)发现和纠正政策_______________。

(监控标准、绩效、执行偏差)59、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具有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4)________等特点。

(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60、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1)________2)________两种。

(单一制、联邦制)61、判断政府能力强弱的根本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共政策,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是___________。

(正确地制定和有效实施、政府能力)62、政策制定主体采纳的基本决策规则有两种:一是________规则,二是________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