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课程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c35c7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a.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手工、维修物品等。
3. 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一个小问题,如整理房间、制作小制作等。
第二章:手工制作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切、折、粘等。
教学活动: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示范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自己的小制作。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意识和责任感。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烹饪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 示范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基本家庭劳动技能,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2.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等。
教学活动:1.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63b9b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b.png)
年级:三年级学科:劳动技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树叶书签的制作方法,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树叶,以及如何制作树叶书签。
2.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实用美观的物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艺术的兴趣,培养热爱劳动、珍惜资源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了解树叶书签的制作方法。
2. 学会挑选合适的树叶。
3. 掌握制作树叶书签的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树叶书签保持形状和美观。
2. 如何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教学准备:1. 各种树叶(如枫叶、银杏叶等)2. 彩色铅笔、蜡笔或水彩笔3. 胶水、剪刀4. 模板(可选,用于制作树叶书签的形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树叶书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用树叶制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树叶书签。
”二、新授1. 教师讲解树叶书签的制作方法,包括挑选树叶、剪裁、装饰等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挑选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为制作书签做准备。
三、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树叶书签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剪刀等工具伤害到自己。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作品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的树叶书签怎么样?”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装饰我们的树叶书签,让它更加美观。
”二、新授1. 教师展示多种装饰方法,如涂色、贴纸、画图案等。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方法,开始装饰自己的树叶书签。
1. 学生继续进行树叶书签的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树叶书签。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4578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c.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劳动与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第三课时:劳动与技术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4. 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评价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3. 实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讨论劳动与技术的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安全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7. 评价环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方法和安全常识。
2. 讨论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劳动与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互评:评价他人的表现,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2. 教具:劳动工具、实践材料、安全装备3. 课件:劳动与技术的相关图片、视频4. 网络资源:劳动与技术的相关资讯、案例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整洁、安全,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实践材料2. 实践场地:安全、宽敞,具备劳动与技术实践的条件3. 网络环境:畅通,便于查找相关信息八、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注重实践:安排充足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3. 分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 巡回指导:教师在实践环节中巡回指导,确保学生安全、正确地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劳动与技术的方法3. 第三周:劳动与技术实践4. 第四周: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5. 第五周:劳动与技术评价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劳动与技术的各个方面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表现4. 反思教学进度:是否按照计划顺利地进行教学十一、教学拓展1.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256af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开学准备 1、包书、裁纸、装订本子第一课时包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图形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书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
3.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提高学生进行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观察—演示)1、教师讲解“为什么要包书,包书的意义”。
2、讲解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二、发展阶段(探究—交流)1.欣赏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纸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什么材料?。
3.教师用图解法讲解说明。
三、创作阶段(自主—合作)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包书的造型最多、最新颖,合作或独立完成。
1.学生开始创作。
2.摆放作品。
四、作品展示(指优一评差)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
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
五、总结六、收拾与整理第二课时裁纸、装订本子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裁纸工具(直尺、美工刀和剪刀等),并学会裁纸和装订本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二、交流体会1、如何载纸2、如何装订三、学做1、学习要领参考教材P3中的四点2、教师讲解3、强调学生掌握四、实践创新五、调查与研究 1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 3全班订正六、总结2、削铅笔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知道要爱惜学习用品,懂得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学习用品。
教育过程:一、谜语导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学习用品)猜谜语,看谁猜得快。
1.师: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
生猜。
(铅笔)师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
生猜。
(书包)师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54e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2.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社区的劳动与技术应用,第二天分享。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参与度。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操作技巧。
2.3 教学活动: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并示范使用方法。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学到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劳动与技术活动,并记录下来。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美学元素和原则。
劳动与技术创作中的审美观念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中的美学元素和原则。
分组进行劳动与技术创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审美观念和技巧。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3.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美学,第二天分享。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美学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与改进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方法和改进技巧。
劳动与技术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中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5b40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5.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3.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4.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看法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动手操作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示范动手操作的技巧。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技能。
4.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操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意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创新的意义。
2. 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创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创新的看法和体验。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创新,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创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团队合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示范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
4. 学生总结:让学生谈谈团队合作的心得和体会。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4531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6.png)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锤子等。
2. 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观察劳动工具,了解其结构。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劳动工具。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观察家人使用劳动工具的场景,并描述给同学听。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劳动工具。
2. 学生了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劳动中去。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的正确方法。
2. 学习擦桌子的正确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扫地和擦桌子的正确方法。
2.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扫地和擦桌子的工作。
2. 家长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并在家校联系册上签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扫地和擦桌子的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
3. 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表现给予肯定。
第三章:学会整理个人物品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个人物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
2. 学习整理书桌的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整理个人物品。
三、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整理书包和书桌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2a6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b.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3)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劳动的基本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交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自觉劳动、自主管理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
第二课时:学习劳动技能1. 导入: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学习任务:学生观看示范视频,跟随示范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课时:小组合作完成劳动任务1. 导入:讲解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交流。
2. 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指定的劳动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基本技能。
2. 示范法:展示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并能熟练操作。
六、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如早睡早起、自己整理房间等。
2. 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七、教学内容第五课时:爱护劳动工具和环境1. 导入:讲解爱护劳动工具和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2. 学习任务:学生观看爱护工具和环境的宣传片,讨论如何爱护工具和环境。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f7d3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7.png)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劳技三年级上教案1、教学目标:节日的彩带1、研究彩带制作的技术原理,了解彩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初步学会彩带的编制方法,完成1-2条美丽的彩带。
3、能合理评价彩带的制作质量,并利用彩带布置教室。
教学准备:铅笔、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各种彩色的纸。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彩带在生活中具有的广泛的使用价值。
我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彩带。
2、模仿做彩带;(1)请同学动手做一个彩带,看看谁做得最好看。
(2)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这个彩带的。
(3)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做彩带。
编的动作;折的动作;圈的动作示范。
(4)学生根据要求折、编一条象书上的彩带。
(5)评一评,看谁做得最好看,和书上的最象。
3、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做一条彩带。
(1)可以用玻璃丝、缎带、丝绒等材料。
(2)多条彩带组合,做不同的彩带。
(3)比较,怎样的手法可以做出漂亮的彩带。
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教学目标:美丽的纸花了解各种纸材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纸花的造型与特点。
初步掌握纸质材料的造型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花卉知识。
使学生掌握纸花制作的方法。
感受纸花作品美化环境的结果,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花朵的制作方法,各种纸材、剪刀、双面胶、花枝等,花瓶。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揭示主题1、前阶段,同学们带着各自的课题,收集了许多花的材料学习了花的制作方法。
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值得称赞。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课题:美丽的纸花。
2、各小组汇报。
3、本次活动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轮比赛,分别评选出巧手奖,创意奖。
二、活动一1.第一轮比赛一制作纸花。
宣布比赛规则2、各组汇报并展示作品,小组代表上台做花语、选材、制作方面的介绍。
3、生评议各组现场制作的纸花。
评委作出公正的评判,评选出巧手奖一名。
三、总结回顾课后延伸l、这么多美丽的花儿若能拿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那我们不就生活在花的海洋里,简直就是童话中的花仙子。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精选全文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0738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5.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教研组长签字: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科:劳动技术三年级制定教师:出示图片抹布扫帚二.介绍功能1.抹布可以用来擦洗镜子、桌子、椅子等等,以前,我们将不要的衣服或者裤子剪成一块块地当做抹布来使用,现在,市场上也有在抹布。
2.扫帚当然是用来扫地的,可以打扫地面上的灰尘和垃圾等,以前的扫帚是用鸡毛、鸭毛制作而成的,现在的扫帚,有的还用了高梁穗等等。
三.读儿歌小妹妹,爱劳动,卷起袖,洗起碗,洗得小碗发光光。
小妹妹,爱劳动,拿起拖把拖呀拖,拖得地板亮晶晶。
小妹妹,爱劳动,找来抹布檫桌子,擦得桌子像镜子。
小妹妹,爱劳动,妈妈夸她好孩子。
四.我会做:回家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吧!板书设计:认识家用劳动工具抹布扫帚课题第一课认识家用劳动工具课型课时 2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工具。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工具拖把和垃圾斗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教学准备2种生活工具电化手段多媒体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室内卫生要打扫干净,人才不容易生病。
室内门窗常开着,会有灰尘、蚊子等飞进来,如果长时间不打扫的话,将会积满灰尘。
现在,我们来看看打扫卫生必备的工具有哪些吧。
出示图片拖把垃圾斗二.介绍功能1.拖把可以用来擦洗地板,当我们用扫把扫完地板的时候,就用拖把沾水,再清理一下。
以前人们在拖地的时候,是使用抹布来擦洗的,但是打扫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容易使人腰酸背痛,因此,拖把就被发明出来了。
2.垃圾斗用来装清理出来的各种垃圾。
三.读儿歌小妹妹,爱劳动,卷起袖,洗起碗,洗得小碗发光光。
小妹妹,爱劳动,拿起拖把拖呀拖,拖得地板亮晶晶。
小妹妹,爱劳动,找来抹布檫桌子,擦得桌子像镜子。
小妹妹,爱劳动,妈妈夸她好孩子。
四.我会做:回家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吧!板书设计:认识家用劳动工具拖把垃圾斗课题第二课认识厨房小电器课型课时 1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厨房有哪些设备。
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7篇)
![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50a2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2.png)
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7篇)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篇一1、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动作表演来区分音乐的abc段。
2.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配合下学习演奏音乐。
3.尝试一起表演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4.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会唱歌。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健身活动白雪公主离开小矮人后非常想念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今天白雪公主想请我们她去森林里看望小矮人,你们愿意吗?播放(波浪舞)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走进场,穿过森林走过小桥绕过草地,来到树林小木屋(ppt展示森林小屋场景)。
师生做敲门状。
可能小矮人们都去工作了,我们去房子里面休息一会儿吧!2、分段练习,熟悉音乐(小矮人家里很乱)(1)a段音乐,学习拖地板动作师:小矮人家的地板脏了,我们来他们拖一下吧。
老师发现在拖地板的时候动作不规范,这样是拖不干净的,拖地要这样拖。
(2)b段音乐,学习刷马桶的动作师:看小矮人家的马桶这么脏,还长满了细菌。
那我们要用什么刷马桶?用马桶刷,围着马桶四周刷。
(3)c段音乐,学习擦窗户的动作师:小矮人家的窗户很脏了,我们来擦干净吧,用什么擦玻璃呢?抹布还有双面擦,用双面擦贴上去擦玻璃。
进行三段音乐和拖地、刷马桶、擦玻璃动作的相结合的游戏。
3.老师:小矮人家有个落地窗,一个人擦不干净。
必须两个人一起打扫(激发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
4、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次经音乐和动作相结合进行的综合游戏。
结束:结束音乐起,小矮人回家了,我们藏起来,给小矮人一个小惊喜吧。
教育孩子做一个爱干净,爱劳动的人。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音乐分成三段,让幼儿在情境中熟悉三段音乐,并愿意用动作表现,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幼儿有创意地表现,教师及时给予应,强化幼儿行为。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合音乐表现动作,幼儿有不同表现方式也可以,整个活动中,幼儿都积极胆表现自己,能够合着音乐表现自己的理解。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853a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8.png)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我们的手最灵巧》第一节《剪贴的艺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剪贴的基本技巧,掌握简单的图形剪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贴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图形剪贴。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展示板。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展示板展示各种剪贴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技巧示范(10分钟)讲解剪贴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如何剪贴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模板剪贴出简单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实践(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剪贴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创新,给予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剪贴的艺术》2. 内容:剪贴的基本技巧简单图形剪贴步骤创新实践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剪贴作品,主题为“我的家庭”。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一幅剪贴作品,作品中包含家庭成员的简单图形,以及相关装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剪贴技巧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开展家庭剪贴活动,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352ab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c.png)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教案: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学习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2. 第二章:简单劳动技能学习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劳动工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黑板。
学具:笔记本、彩笔、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关于劳动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a. 认识劳动工具: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劳动工具的介绍,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b.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
3. 实践活动:a.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操作。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c. 学生互评,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2. 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 劳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列举出自己在家里常用的劳动工具,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帮助家里做家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在教学内容中,对于劳动工具的介绍和操作方法的讲解是重点。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680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4.png)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
主体: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劳动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导入:讲解劳动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体: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学生动手实践。
3. 第三课时:团队协作劳动导入:讲解团队协作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中的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主体:分组进行团队协作劳动,如共同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 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实践导入:讲解实践的意义,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劳动项目,进行劳动实践。
三、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技能、团队协作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劳动实践成果、心得体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成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
2. 教具:扫把、拖把、毛巾等劳动工具。
3. 课件:有关劳动与技术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2.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4.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第六课时: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导入:讲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劳动的价值。
主体:让学生调查家人或周围人的职业,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c1c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f.png)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篇: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一、包书皮知识能力:学会自己包书皮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几种包书皮的方法教学难点:学回怎样压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新发了很多书,大家都很高兴,怎样才能使新书用的时间更长些,不坏那,老师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包书皮,包书皮的方法很多,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方法。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包书皮的用纸画报纸,牛皮纸,挂历纸等。
2、纸的大小:根据书的大小而定3、怎样包书皮将纸对折,书脊与折先对齐将边留出4厘米左右然后压痕最后整理三、教师演示,学生边看边记过程四、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包书皮的方法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在设计更美的方法。
五、请同学们记住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六、总结通过本节可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包书皮的方法,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时间里自己设计出更没的方法,为其他人包书皮。
板书设计怎样选纸对折,压痕,剪口。
包边,理平二、学定时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闹钟,学用闹钟。
教学准备:小闹钟一个。
教学过程:1、师:上班、上学要按时,赶乘火车要准时,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不用依赖爸爸妈妈提醒了。
2、认识闹钟各部位的名称。
3、了解闹钟各部位的用途。
4、在表格中填写闹钟各部件的用途。
5、学习使用闹钟。
6、想一想,在()里标出正确的使用顺序。
拓展活动:学用电子表定时三、自制冷饮教学目标:学会自制冷饮。
教学准备:豆、白糖、冰块等。
教学过程:一、做绿豆冷饮1、把适量的绿豆放入锅中煮烂。
2、往绿豆汤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3、带绿豆汤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二、做汽水原料:开水1300克,食醋25克,食盐15克,白糖适量。
工具:杯子,搅拌棒。
1、开水降温2、准备的食醋、食盐、白糖搅拌均匀。
3、盖严冷藏。
三、拓展活动使用冰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四、泥塑教学目标:普通的泥土通过灵巧的双手能制作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教学准备:橡皮泥、牙签。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6f03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0.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3. 小组讨论: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与技术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学生分组实践,掌握基本技能。
3. 学生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评价方法:1. 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实践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
3.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价方法: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2.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1.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意实践主题。
3.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创意实践项目。
评价方法:1. 学生创意实践的成果。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方法。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6e92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7.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3.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劳动工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3. 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进行操作演示。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认识和了解。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4.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培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
3. 家庭劳动的安全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2. 演示法:展示家庭劳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家庭劳动。
2. 展示家庭劳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4.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家庭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14481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b.png)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一、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劳动工具。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姿势和操作方法。
3. 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1. 讲解和展示常用的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指导。
二、第二章:整理与清洁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理和清洁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持卫生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和示范整理和清洁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教室的整理和清洁。
3. 教师点评和指导。
三、第三章: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和示范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一个小制作作品。
3. 教师点评和指导。
四、第四章:生活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教学内容:1. 讲解和示范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整理床铺、摆放餐具等。
2.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生活技能的实际操作。
3. 教师点评和指导。
五、第五章:团队协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和沟通。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和示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接力比赛等。
3. 教师点评和指导。
六、第六章:植物种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和示范植物种植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植物种植活动。
3. 教师点评和指导。
七、第七章:环保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90fc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d.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熟悉的劳动场景,引发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3.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口头陈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如观察、分析、计划、执行、评估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
2. 学生口头陈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了解他们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违反安全规范可能导致的后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培养他们遵守安全规范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遵守安全规范。
2. 学生口头陈述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理解,评估他们对安全规范的认知程度。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2e7a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2.png)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劳动成果的尊重三、教学重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尊重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2. 如何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意义和价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章:家庭劳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关爱家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内容和种类2. 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家庭劳动的实践方法三、教学重点1. 家庭劳动的内容和种类2. 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四、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2. 如何让学生理解家庭劳动的价值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劳动的内容、种类、意义和价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三章:学校劳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学校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的内容和种类2. 学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学校劳动的实践方法三、教学重点1. 学校劳动的内容和种类2. 学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四、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2. 如何让学生理解学校劳动的价值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劳动的内容、种类、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
教案课程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包书皮
知识能力:
学会自己包书皮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几种包书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回怎样压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新发了很多书,大家都很高兴,怎样才能使新书用的时间更长些,不坏那,老师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包书皮,包书皮的方法很多,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包书皮的用纸
画报纸,牛皮纸,挂历纸等。
2、纸的大小:
根据书的大小而定
3、怎样包书皮
将纸对折,书脊与折先对齐
将边留出4厘米左右
然后压痕
最后整理
三、教师演示,学生边看边记过程
四、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包书皮的方法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在设计更美的方法。
五、请同学们记住
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六、总结
通过本节可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包书皮的方法,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时间里自己设计出更没的方法,为其他人包书皮。
板书设计
怎样选纸
对折,压痕,剪口。
包边,理平
二、学定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使用闹钟,学用闹钟。
教学准备:
小闹钟一个。
教学过程:
1、师:上班、上学要按时,赶乘火车要准时,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不用依赖爸爸妈妈提醒了。
2、认识闹钟各部位的名称。
3、了解闹钟各部位的用途。
4、在表格中填写闹钟各部件的用途。
5、学习使用闹钟。
6、想一想,在()里标出正确的使用顺序。
拓展活动:
学用电子表定时
三、自制冷饮
教学目标:
学会自制冷饮。
教学准备:
豆、白糖、冰块等。
教学过程:
一、做绿豆冷饮
1、把适量的绿豆放入锅中煮烂。
2、往绿豆汤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3、带绿豆汤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二、做汽水
原料:开水1300克,食醋25克,食盐15克,白糖适量。
工具:杯子,搅拌棒。
1、开水降温
2、准备的食醋、食盐、白糖搅拌均匀。
3、盖严冷藏。
三、拓展活动
使用冰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泥塑
教学目标:
普通的泥土通过灵巧的双手能制作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教学准备:
橡皮泥、牙签。
教学过程:
1、取适量的泥放在手心。
2、分别团出鸭的头部和身体。
3、用牙签穿插。
4、把头和身体连在一起。
5、捏出嘴巴和眼睛粘合。
6、自己动手做一做。
7、欣赏泥塑小鸭。
拓展活动
用泥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五、种菠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菠菜种子和其他种子的不同点,了解种植过程。
2、能动手播种菠菜种子,并愿意常常照顾它们。
3、体验种植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菠菜种子、洒水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菠菜种子
1、今天我发现同学们带来一种奇怪种子,你们想看看吗?
2、每人拿3颗种子观察它们是什么样子猜猜是什么种子
二、种菠菜
1、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菠菜种子,它想请大家帮他找家。
你有什么办法?
2、怎么种菠菜种子呢?
六、讲究个人卫生
教学目标:
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应有的要求和措施。
逐步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学生中重视个人卫生和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典型事例。
教学重点:
掌握注意个人卫生的要求和措施。
教学难点:
培养讲究个人卫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首先提出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卫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
搞好个人卫生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交活动,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师按课文逐条讲述注意个人卫生的措施,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进行指正。
(可组织学生自己讲)
(1)要求冬季一般一周或者半月洗澡、洗头一次;夏季每天洗澡一至二次,每周洗头二次。
(2)要求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饭后漱口。
(3)要求指甲每周剪一次,趾甲每周剪一次。
(4)衣裤脏了要及时换洗,女孩子衬裤一周至少换两次。
(5)理发要求一般冬季每月理一次,其他时间可根据季节而定。
(6)要求每天晚上洗屁股、洗脚。
三、教师除了按课文对学生提出个人卫生的要求外,还可补充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如盖的被褥、用的手帕要勤洗勤晒;洗脸和洗脚毛巾要定期搓洗、消毒等。
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注意个人卫生的几点要求,鼓励学生学会洗漱一类的劳动。
诸如洗红领巾、小黄帽、手帕、袜子等。
逐渐学会洗衣裤等。
七、洗脚常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的洗脚的好处与坏处,感受和体验自己洗脚丫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向家长调查学生目前的洗脚情况,您的孩子在家主动洗脚吗您的孩子一周洗几次脚
2、课件、温热水盆每人一个、毛巾每人一条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可他现在遇到了麻烦,你们快去帮帮他吧!(看课件,先不放声音)
(1)你们猜猜小宝宝遇到什么麻烦了(他的鞋丢了,他的头发被小鸟住了。
)
(2)为什么他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他太脏了,不爱洗脚)
2、你们听听小宝宝自己怎么说的。
(再次看课件,放声音)
(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小宝宝的麻烦怎样解决的(他讲卫生了,也爱洗脚了)(2)你们知道常洗脚有什么好处吗(爱长个子,蚊子不咬,睡眠好。
)(3)你们知道不洗脚的坏处吗(被子臭,爱生病。
)
3、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天天洗脚,常洗澡)
二、提问,让用自己的小脚丫玩个小游戏
1、要求:(1)和同伴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的小脚是什么样子的(2)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小脚夹球比赛(用脚趾把地上的小球夹到篮子里,比比谁的多。
)
3、师小结:
同学们的小脚可真有本领,把地上的球球全都收起来了,你们的小脚丫现在有什么感觉呀(
脚趾酸了,累了,脚上有土了。
)
三、比赛洗脚
1、比比谁的小脚洗的干净。
(注意:水温适宜)
2、交流洗脚后的感受。
(舒服,轻松)
(四)延伸
继续向家长调查课后学生的洗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