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群落结构
人教生物必修3群落的结构(3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生物必修3群落的结构(38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d98da901f69e31423294b2.png)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生
生物A
物
数
生物B
量
时间
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关系类 型
互利共 生
寄生
物种 AB
++
+-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地衣、根瘤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
---镶嵌分 布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共38 张PPT)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共38 张PPT)
例1:受水制约,芦 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 在浅水或水边;红树、 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 附近;松、杉、柏树 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 仙人掌、沙棘等可长 在极干旱的沙漠。鸭 子、青蛙只可在水中 或水源附近活动,而 马、羊等可在干旱的 陆地自由活动。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 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
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资料1
两种草履虫单 独培养和混合 培养时种群个 体数量发生动 态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1、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 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 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 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 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 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 分析→讨论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ppt(48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ppt(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0f50d5fb4b35eefdc9d3335a.png)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
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 竞关争系,猫头鹰
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竞,争又是
关系。
捕食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 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 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 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 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 中生活。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1、这四句描述的环境可能包括哪些种群?
2、种群之间有紧密联系吗?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群落的概念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2.农贸市场上的白菜,大蒜,活鸡,鱼,以及
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 ×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基础练习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精品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精品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fd5281a58da0116d17492b.png)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地 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 群的密度也有差别。---镶嵌分布
群落的空间结构与立体农业
小结
光照强度
垂直
栖息空间和 食物条件
镶嵌
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 点、人与动物的影响
4.下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
(1)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_表__水__层__,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 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底__泥__层___。 (2)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 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___光_____、_温__度_____和__含__氧__量_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这些生态 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 __生__物__种__类____也就越多。
_可__食__的___植_ 物增加 ②__猞__猁___急_ 剧减少
。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
猞__猁__捕__食__一__定__数__量___的__雪兔,使森林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稳定
(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6_0_千__只__左右。
请小组讨论分析该模式是如何 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有 何设计意义?(提示:阅读教材
P74-75,77)
利用群落空间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在盐碱地 改良与水资源调蓄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1.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鹰、伯劳、杜鹃、黄鹂等 总是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山雀、莺、鹟、啄木鸟等 总是森林的中层栖息
4.3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3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1c86b33d4b14e84246897.png)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 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 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2.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 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A
B
体表寄生
生
物
B 寄生虫
数
量
A 宿主(寄主)
时间
B A
体内寄生
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 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 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 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水平结构: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 盐碱度的差异
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 的镶嵌性。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 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 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 负面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我们的 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
生 物
C
数 量
B
生生物物BA
生物B 生物A
时间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AB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 内 种内互助: 护犊行为、育雏行为 关 系 种内斗争: 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
种
互利共生: 白蚁与鞭毛虫、大豆与根瘤菌 动物与大肠杆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3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3 群落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6bf9dbfbb68a98271fefafc.png)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思考
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或都不是?
注意 :群落包括该环境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不只是全部鱼,还包括其他动物。
思考
1.下面的实例中,不能能构成群落的是( D )
思考 如何解释高斯实验结果?
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 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 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 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 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时间 于捕食者。
四、种间关系
(二)捕食 3.物质(或能量)流向
A
B
4.实例 (1)动物捕食动物:如狼捕食羊
(2)动物捕食植物:如羊吃草
◇捕食者与猎物的
关系是漫长的进化过程 中形成的。在自然界中, 捕食者种群将猎物种群 捕食殆尽的事例是极少 的,被捕食的往往是体 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 差的个体,从而防止了 疾病的传播和不利遗传 因素的延续,有利于被 捕食者种群的生存、繁 衍和进化。
常绿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二)群落物种组成的调查内容
2.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 (1)丰富度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丰富度特点: 纬度越低,
群落结构越复杂。
越靠近热带,单位面积内的 物种越丰富。
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 时间愈长,物种数目愈多, 群落结构愈复杂。
拓展
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 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高中生物学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学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f51b60aa45177232f60a2db.png)
动物
约1000种
教学ppt
7
又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 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哥伦比亚 1395种 巴拿马 110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纽芬兰 118种 格陵兰 56种
高等植物
佛罗里达 25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拉布拉多 390种 巴芬岛 218种
教学ppt
8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教学ppt
11
可参看课本p72-----p73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 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 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教学ppt
12
两种草履 虫单独培养和 混合培养时种 群个体数量发 生动态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
群,还是一个群教学落ppt,或都不是?
4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种间关系
教学ppt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5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出二者的区别吗?
2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植
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 肉食性鱼大量减少, 池塘中其他种群的 数量将会出现什么 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d499444a7302768e993969.png)
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一群落及物种、种群、群落的比较1.群落,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分,即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分解者的生物集合不能称之为群落,如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
,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
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提醒】判断是否是一个群落,要把握三个要素:“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和“全部种群”,包括了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
2.物种、种群与群落的区别与联系,物种种群群落概念内涵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和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外延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种群组成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由不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等,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特征判断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影响种群密度首要特征是物种的丰富度,具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会发生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联系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一个物种可形成许多小种群,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3.个体、种群、群落间的形成关系及区别,个体―→具有⎩⎪⎨⎪⎧年龄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种内关系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种间关系群落―→具有⎩⎪⎨⎪⎧群落的构成群落的演替知识点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新课标必修3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新课标必修3群落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0921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d.png)
群落的成层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 的反映。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地上与地下成层)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 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
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 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 成层现象愈复杂,即群落结构愈复杂,植物对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 有机物质也就愈多。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 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 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 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
讨论:
1( 1)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 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1(2)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 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 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 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 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例如在美洲大陆 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哥伦比亚 1395种 巴拿马 110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纽芬兰 118种 格陵兰 56种
高等植物 佛罗里达 25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拉布拉多 390种 巴芬岛 218种
群落的物种组成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的 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课件(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1a0bf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3.png)
佛罗里达 143种
拉布拉多 390种
【答案】(1)阳光 光线;(2)垂直 垂直;(3)生态因 竞争、共生、捕食 D.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素。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 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 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 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 存在。)
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
捕食 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例如:草食动物兔以某些植物为食 ;小型肉食 动物可以草食动物为食;大型肉食动物可以草食 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 杂食性生物可以植物或 动物为食等。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 为
B
A
时间
生物数量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和寄生
寄生(parasitism)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 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 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 对寄主有害。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 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
1、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一
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 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 另一个种消失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优秀课件PPT(共24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优秀课件PPT(共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22760a9487c24028905fc3a7.png)
请小组讨论分析该模式是如何 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有 何设计意义?(提示:阅读教材
P74-75,77)
利用群落空间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在盐碱地 改良与水资源调蓄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1.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鹰、伯劳、杜鹃、黄鹂等 总是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山雀、莺、鹟、啄木鸟等 总是森林的中层栖息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双___小__核__草___履__虫_,不能正 常生长的是_大__草__履___虫。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大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 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通过竞争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种间竞争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先__增__加__然__后__稳__定_,在这个发展过 程中,生物因素之间主要关系的转变表现在_由__种__间__竞__争__转__变__为__种__内__斗__争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 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
量
B
相互抑制
B A
时间
时间
Back
鳙鱼 颤藻
A
轮虫
B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个 体 数
被捕食者 A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量
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 B 捕食者
Back 时间
血吸虫 幼虫在 中间宿
B A
主螺内 发育
B A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 分以维持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判断关键:
1、一定的区域,包含这里的所有生物。 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否)
2.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 蜗牛等全部生物。 (否)
3.菜市场待售的动物、蔬菜等全部生物。(否)
2. 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的变化、土壤 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人和动物的影 响等因素。
例:海洋水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
褐藻,下层多为红藻。这一现象说明:
(1)影响海洋水域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 要因素是_阳__光___。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 _光_照___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
4.一棵枯树上的白蚁、蜗牛、苔藓、真菌等
全部生物。 (是)
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什么问题?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1.这两个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 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高山草甸
高
针叶林
高
落叶阔叶林 海拔
山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低
低 温度
高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种类、栖息场所等
(3)引起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的原因是: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解氧等因素有关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根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互利共生
生
物
生物A
数 量
生物B
时间
AB
例:判断下列曲线或者能量图反应的种间关系:
数量
数量
数量
捕食
0 A 时间
甲
竞争
0 B 时间
乙
互利共生
0 C 时间
丙
寄生
(4)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 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 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 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 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我国:南 北,地形不同 , 植物不同 东 西,水分不同, 植物不同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
1.水平结构的特点:群落的水平结构的主 要表现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 对一方有利,对另 一方不利,甚至灭亡。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竞争 坐标系表示
量生 物 数
量生 物 数
用能量流动图表示
生物B
生物A
A
时间
C
B
生物A
生物B
时间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资料二、 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 发现什么规律?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捕食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A
B
生物B
时间
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 后增后减者为: 捕食者。
菟丝子 细菌与噬菌体
蛔虫和人 虱子、跳蚤与动物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 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寄生的结果:
对一方(寄生者)有利 ;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同种生物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种间关系 不同种生 物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
竞争
捕食
寄生
互利共生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P72资料分析
大草履虫 单独培养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小草履虫
混合培养
单独培养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竞争:两种或多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本节聚焦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 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些类型? 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制作 03
生物圈
2008年上学期
1. 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该区所有生物构成了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2)各种藻类植物在海洋水域的__垂_直___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 征。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如何表示呢?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我国 南方
北方群落的丰富度?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苔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常绿针叶林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我国由南向北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化:
丰 富 度
南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北
制作 03
竞争
互利共生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关系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竞__争_______关系,猫头鹰和 蛇之间既是_捕_食______关系,又是__竞__争_____关系。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 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
对另一方(寄主)有害。
冬虫夏草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08年上学期
寄生
生
物
数
AB量
体表寄生 生
物
数
B
量
AHale Waihona Puke 体内寄生B寄生者 A 寄主
时间
B寄生者
A 寄主
时间
❖互利共生: 两者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
藻类 真菌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2008年上学期
例: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
经过赤道(0o)到北极
物 种
(90oN)纬度梯度上群
的 丰
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富 度
趋向。试分析说明:
A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植物层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 林的上层的活动,吃 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 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 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 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 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荷花、芦苇挺出水面;睡莲、浮萍等浮于 水面;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 鱼、虾、蚌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 底淤泥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