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台港诗歌、戏剧、散文
《花与剑》 马森戏剧中富哲理意味的剧作 花象征着爱,剑象征着恨。父亲
一手拿花,一手执剑,象征爱与 恨与生命同在,同为一体的两面。 以寻父表现马森戏剧现代孤绝的 母题 不同于荒谬剧的剧作家企图通过 “符号”式的人物把人“抽象 化”’,马森意在“把抽象的人 再赋予具体的脚色的特征”。
.
(1902─1987,祖籍浙江杭县, 生于北京,名治华,笔名秋郎), 早年就读于清华学校。1949年赴 台,长期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
散文创作结集出版了《谈徐志 摩》、《雅舍小品续集》、《看 云集》、《槐园梦忆》、《梁实 秋杂记》、《雅舍小品》(4集) 等20余种,涉及小品、杂感、游 记、回忆录、读书札记诸文体。
.
(1922—1997,江西南昌 人),任职于台湾银行,在 大学主讲戏剧理论,是一位 学者型剧作家。
一生共发表戏剧14部。代表 剧目《来自凤凰镇的人》、 《碾玉观音》、《红鼻子》、 《重新开始》
姚一苇
政治环境的压抑和存在主义的 牵引,使他戏剧创造——无论 是古事新编还是取材现代—— 的目光聚焦于“人”,以对人 的困境的思考和艺术表现表达 对政态从浮厉、躁动趋于 宁静平和。他说古道今,谈 人论物,取材于平凡的日常 人生,不为时尚所左右,节 制情感,发掘理趣,体现出 一种清雅通脱的艺术品格。
《雅舍小品》的这一精神特 征贯穿于他后来一系列的作 品之中。
.
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 面
首先,它描摹了形形色色的 人生世态,表现了清雅恬淡 的人生情趣。
第五章
50—70年代台港诗歌、 戏剧、散文
第一节 新诗 余光中等
.
台湾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诗社林立,诗刊广布。 有乡土派,也有现代派;有拥抱民族的,也有反抗传统的;
第六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ppt.Convertor
中国当代文学第六章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拓荒期真正崛起在1927年以后;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1928);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1929);30年代刊物涌现,《红豆》影响最大。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二、40年代1.南来作家掀起了第一次创作高潮。
2.1939年,文协香港分会成立。
3.丰硕的创作实绩(四种体裁都有)。
4.1946年起第二次南来作家,阵容更为强大。
5. 创作实绩可观,《虾球传》影响最大。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三、50-70年代1.政治色彩浓厚。
2.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南来作家(第三波),本土作家也在崛起。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起(诗刊《诗朵》)。
4.通俗文学崛起。
5.第四波南来作家,本土作家阵容强大。
6.文学进入繁荣期,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第二节重要作家作品一、刘以鬯的《酒徒》(1963)“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1.是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混合物其外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醒—醉、现实—梦幻—现实”的循环形式进行,从而把小说分成两部分:一是主人公醒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构成写实情节;二是主人公醉时的幻觉和幻象,构成虚幻情节。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2.是诗和小说的混合物为表现万花筒似的幻觉和幻象,采用了跳跃性、抒发性的诗的语言和形式。
3.小说的内在结构主人公与麦荷门、莫雨的关系——事业线索主人公与张丽丽、杨露的关系——爱情线索4.象征手法(1)结尾雷老太太的死是主人公绝境的象征;(2)以“酒徒”在清醒和醉倒两种姿势中的反复,揭示香港人生存的某种本质。
第六章50-70年代香港文学二、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创作阶段1.早期(1955-1957):已现新派特征2.中期(1957-1964):成熟期3.后期(1965年以后):高潮期(二)思想内涵1.深厚的文化意蕴。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港台文学专题研究第一讲
关于香港文学
香港舞蹈家曹诚渊说: 香港舞蹈家曹诚渊说:“香港是一个精 致的城市,就像一个象牙球, 致的城市,就像一个象牙球,本质是脆 弱易碎,外观是灵巧多变, 弱易碎,外观是灵巧多变,而卷藏在一 圈圈球体内的,竟是那么繁复, 圈圈球体内的,竟是那么繁复,不易整 不易清洁。 理,不易清洁。就因为这个象牙球是我 土生土长的地方, 土生土长的地方,所以我有权利去喜爱 也有义务毫无条件去保护它。 它,也有义务毫无条件去保护它。”
温瑞安的“武侠现代派” 温瑞安的“武侠现代派”作品
《杀了你,好吗?》 杀了你,好吗? 请请,请请请》 《请请,请请请》 牛肉面》 《牛肉面》 敬请造反一次》 《敬请造反一次》 没有说过坏话的可以不看》 《没有说过坏话的可以不看》
如何认识“香港新武侠小说”的兴起? 如何认识“香港新武侠小说”的兴起?
祈祷词
我知道这世界不是绝对的好/ 我知道这世界不是绝对的好 / 我也知道它 有衰老/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机会/ 有离别 有衰老/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机会/上主 请俯听我的祈祷/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 啊 请俯听我的祈祷/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 给我一段无瑕的回忆/给我一颗温柔的心/ 给我一段无瑕的回忆/给我一颗温柔的心/给我 一份洁白的恋情 所以/ 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 所以 / 请再给我一 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 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 的岁月里/ 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香港文学
2. 电视剧本:《七女性》《北斗星》《年青 人》《小时候》《狮子山下》《岁月河山》《烙印 》《霸王别姬》等。
3. 电影剧本:《父子情》《细圈仔》《窥情 》《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秦俑》等 ;舞剧作品《搜神》、《女色》。 4. 散文集:《白开水》《爆竹烟花》《红尘 》《青红皂白》《戏弄》《镜花》《绿腰》等。
抗战前期香港文学运动的特点:
1、复刊和新办的鼓吹抗战文艺和刊载抗战文学作品的文 艺杂志、报纸副刊,成为抗战文艺运动在香港开展的有力支柱 。 2、诗歌和戏剧运动蓬勃兴起。
3、在理论上大力促进文学与时代与战斗的人生紧密结合
。 4、从文学创作来看,形成了一支经常写稿的核心队伍, 杜埃、林焕平、袁水拍等便是台柱。
5、作品富有深厚的文学内涵,语言畅达明快,雅俗共赏; 6、作品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十分丰富;
7、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性格鲜明。
二、梁羽生
梁羽生(1924-2009), 原名陈文统,著名武侠小说 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 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 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代表作有《白发魔女 传》、《七剑下天山》、 《萍踪侠影》等。
香港文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香港文学概说 香港小说创作及代表作家 香港诗歌创作及代表诗人
香港散文创作及其代表作家
第一节 香港文学概说
香港位于珠江口外侧,原 属广东省东莞县,后划归 宝安县。这个原来只有几 千人口的海岛渔村,现已 发展为包括香港岛、九龙 、新界,有1095平方公里 ,人口600多万高度现代的 商业大都会,有“东方之 珠”的美誉。
3、女性空间
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创作是香港文坛一道活跃 的风景。代表作家及作品: 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 钟玲玲:《爱莲说》《爱人》 辛其氏:《红格子酒铺》 黄碧云:《其后》、《温柔与暴烈》、《双世女子 维洛列嘉》
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
诗歌在节奏上明显显露 出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即通过诗句的移行来造 成一种视觉效果和情绪 效果。复沓的手法与重 词叠字的反复使用,不 仅增强了这首诗的音乐 性,读来韵致绵长,而 且有效地助成了内在情 韵的摇曳多姿。
小说中的孽子们是一群漂泊无依的孩子,他们 被遗弃在街头,被逐出家门,或屡次从家中逃 跑。父母视他们为“畜生”,世俗世界更不可 能接纳他们。于是他们只能在夜间出没。他们 虽然各有各的不幸,却选择了同一个可以逃避 不幸的王国,因为“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 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 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 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倪匡谈《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一开始,就是魔教长老曲洋和刘 正风的友谊,两人琴萧合奏了一阕《笑傲江 湖》,正、邪之间的分野究竟如何,是根据世 俗的人云亦云来分野,还是根据个人的意愿来 分野,还是照自己的判断来分野。正是什么? 邪是什么?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连串发人深 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全书中又各有了答 案,这是《笑傲江湖》最不同凡响之处。
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 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 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 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热爱中 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称“中国,最美最母亲 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 条黄河的支流”。表达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开始在《明报》连载。同时,又连载《白马啸 西风》。 1969年 创作《鹿鼎记》。 1972年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封笔。
港台文学
4、70年代文坛状况
七十年代香港小说表现出 “大陆文化向往”和“海洋文化 向往” 的双向选择。 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在香港被误解为民主化与反传统,和 某些西方观念吻合,因而扩大了大陆的影响力。
崛起了一批“打工仔”出身的作家,像海辛、金依、张君默、 陈浩泉等,他们以工厂、渔村、小镇生活的纯朴古风来对抗 资本主义生活中的厚颜无耻、冷酷无情、斤斤计较、利欲熏 心、追求虚荣。这些来自下层的作家以宣扬下层劳动人民轻 利重义、互相帮助、忠贞爱情等美德作为自己创作的方向, 并希望以此来拯救社会。于是,70年代出现了一批“拯救社 会和自我”小说创作。
二、光复以后文学(50年代):
1.反共文学 2.怀乡文学
林海音《城南旧事》、张秀亚《三色堇》、余光 中《舟子的悲歌》、谢冰莹《爱晚亭》、聂华苓 《台湾轶事》。
3.乡土文学
钟理和《笠山农场》,赖和、杨逵、吴浊流等。
孟瑶、郭良蕙等开启言情小说潮先河。
4.纯情文学
三、60年代文学
(一)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派文学的产生 背景:向西方倒的政策,崇洋思想,文化高压,割断与大
1927北伐后,结束文白夹杂,开始新文学创作。 1928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 1929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 影响最大新文学刊物《红豆》月刊。 拓荒期最有成就作家:侣伦。
(二)发展(1937-1950):
1937大陆作家来港创作:巴金、茅盾、戴望舒、许 地山、萧红、端木蕻良等。 1941香港沦陷,作家回内地;1946再次来港(郭沫 若、茅盾、陈残云、黄谷柳、徐訏等);内地作家 两次来港,推动了香港文学繁荣。
六、90年代台湾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二版) 王庆生、王又平目录
主 编 王庆生 王又平 副主编 王晖 孙基林 严辉
目录
绪言 第1编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的文学 第2编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文学 第3编 21世纪初期的文学 第4编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学
第1编
一、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的文学概况 二、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 三、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小说 四、“干预生活”的小说 五、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 六、长篇小说的丰收 七、政治抒情诗的盛行
十四、朦胧诗及其他 十五、散文的新变 十六、报告文学的跃动 十七、话剧的振兴
第3编
一、21世纪初期的文学概况 二、持续深化的现实主义小说 三、底层写作中的小说 四、新生代小说 五、依托于影视、网络的小说 六、在纷争中分化与重组的诗歌创作
七、归于平静的散文创作 八、跨文类的纪实文学创作 九、市场主导下的话剧创作
第4编
一、台湾当代文学思潮 二、台湾小说 三、台湾诗歌 四、台湾散文 五、台作品 八、澳门文学
八、叙事诗的发展 九、反映时代变革的散文 十、历史剧和现代生活剧
第2编
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文学概况 二、“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三、城市小说 四、乡土小说 五、历史小说 六、军旅作家和军旅小说
七、知青作家和知青小说 八、“寻根”和少数民族作家的小说 九、先锋作家和先锋小说 十、女性作家和女性小说 十一、新写实小说 十二、“归来诗人”的诗 十三、现实主义诗歌
20世纪50——70年代香港新文学史书写的内地传统
人一个新 的阶段 。 2 0世纪 5 O 一7 0 年代是香港新文学史编写的高峰 , 出现 了诸多具有较大影 响力 的新
文学史著作 , 如李辉英的《 中国新文学史 廿年》 和《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司马长风 的《 中国新文学史》 、 赵
聪 的《 现代 中国作家列传》 、 曹聚仁的《 文坛五十年》 、 徐莳的《 现代 中国文学的课题》 等。 2 O 世纪 5 7 0
在关于新旧之争的检讨一章第一节列举胡适等新文学倡导者主张文学革命的文章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被分作几部分列举每一部分作简短的介绍说明再将新文学反对者的主张一一列举加以简短评论以这样一种论述方式将新旧文学主张对垒的阵营建构起来还原了新文学初期的生长环境
2 0 1 7年 7月
保 定 学 院 学 报
中国新文学史的书写始于 2 0 世纪 2 0 年代 , 当时多为“ 附骥式” 的文学史编写 。 在近百年的编写历
程中, 新文学史 的书写经历 了几次重要变迁 , 分别对应着 2 0 —3 O年代 、 5 0 _ _ 7 0 年代 以及 8 O 年代 以来
等不 同时期 , 是“ 进化论 ” “ 阶级论” “ 现代性 ” 等不同文学史观踞 主导地位的体现。 香港地区由于特殊 的
学 以情感为 主 , 通 过情感 基调 、 文 字艺术对 作家作 品进行 评价 的品评 方式和 传统 史学 “ 以人 为 中心” 的撰 史理 念对香 港新 文学 史 的撰 写形 成 较 大 影响 。 王 瑶 的《 中国新 文学 史稿 》 为李 辉 英 、 曹聚 仁 等撰 史者 提供 了理 念 、 体 例 等层 面借 鉴 的范 本。 作 为教 科 书 的文 学史 书 写在规 塑 意识 形态 、 激 发 民族认 同、 体 现 国 家意 志方 面扮 演着 重要 角色 , 香 港 的新 文学史 书 写 亦有 相 似性 。 尽 管香 港 的新 文 学史 书写在 治 史理 念等 方 面与 内地有 所 不 同, 但诸 多 共性 的呈 现展 现 出其 受 内地 撰 史 传 统影 响较 深。 关键 词 : 文学史观 ; 新文 学史 ; 香 港; 内地 ; 传统 史学 中圈分类号 : I 2 0 9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2 4 9 4 ( 2 0 1 7 l 0 4 — 0 0 9 7 — 0 9
第三章50-70小说(二)
• 古龙的武侠小说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创作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与众 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古龙风格”。
• 1、注重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写出了人性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 2、在文体上不断创新。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将推理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引入
英《海角天涯》,张爱玲《秧歌》《赤地之恋》,唐人《金陵春梦》等。 • 散文集有叶灵凤《能不忆江南》,徐訏《传薪集》,徐速《心窗》等。 • 诗集有力匡《燕语》,何达《洛美十友诗集》等。
. • 刘以鬯(1918─2018,浙江镇海人,生于上海,原名
刘同绎,字昌年)1948年赴港 • 长篇小说《酒徒》《陶瓷》《岛与半岛》《对倒》 • 中短篇小说集《天堂与地狱》《寺内》《一九九七》
第三章 50—70小说(二)
.
第一节 台湾文学.
• 由现代诗发端的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在60年代达到高潮。 1960年《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全 面崛起。
• 《现代文学》的创办者有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叶 维廉、李欧梵、刘绍铭等,目的在于“有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近代 艺术学派潮流、批评和思想”“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 风格”(《发刊词》)。
• 再次,金庸小说将传统文学的结构、语言与西方文学技巧巧妙结合。
第四节 通俗小说 金庸
• 台湾通俗文学是台湾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反映平民意识的大众文学。 • 种类齐全: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侦探小
说等,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 其中,言情、武侠、历史是影响最大的三种通俗小说样式。
• 琼瑶(1938─,湖南衡阳人,原名陈喆)
台港文学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特色
(三)借鉴了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 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 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 视觉与心觉的运用等。
(四)语言可用“行云流水,平中见奇”来描 述。
返回
15三朵花--刘雪华俞小凡金素梅 黄叶无风自落 秋云不雨常阴 天若有情天易老 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如梦
返回
16望夫崖--俞小凡林瑞阳翁家明 传说里,有一个女孩 心上人飘流在海外 传说中,她站在荒野 就这样,痴痴的等待 山可移,此崖永不移 海可枯,此情永不改
返回
17一帘幽梦--陈德容刘德凯萧蔷林瑞阳 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 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
(三)战后香港文学
1941年香港沦陷,南来作家大多撤回内地,香 港文学处于凋零时期。从1946年夏天开始, 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残酷镇压民主运动, 大批作家为了躲避战火,再次来到香港。他 们从事创作,创办报刊,培养了大批文艺骨 干。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郭沫若的《洪波曲》、 茅盾的《锻炼》、黄谷柳的《虾球传》、聂 绀弩的《天亮了》;诗歌有邹荻帆的《浅水 湾》等。
(二)50年代台湾文学 50年代在国民党的专制下,台湾“反共八股” 的“反共文学”泛滥一时
(三)60年代台湾文学 60年代台湾文学的主流是现代派文学。
(四)70年代台湾文学 乡土文学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 陈映真的《将军族》、《华盛顿大楼》,黄春
明的《儿子的大玩偶》
(五)80年代台湾文学 :呈现出多流派、多风 格、多题材的多元化格局。
香港文学简史(肖向明)
香港文学发展历程
香港文学是近代以来随着香港开埠,中华 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在这一特定区域、特 定时间里,不断与外来文化和外来文学思潮交 会、冲撞、融合,经历了与内地文学的互相延 伸到独立品格的追寻,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 现代都市文化特征的中国文学的分支。它以衍 自母体又区别于母题的独特性,显示着独特的 价值和地位。
4、80年代多元化文学时期
三、50年代自立期
1、反共的“美元文化” (“绿背文化”) 代表作家及作品:张爱玲的《秧歌》、 《赤地之恋》
2、爱国进步文学 代表作家及作品:徐纡的《江湖行》、 曹聚仁的《酒店》、侣伦的《穷巷》
四、60年代现代主义传播期
1、背景 (1)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工商业发展, 各种观念的变化 (2)文学本身的发展需要:旧的文艺传统、 样式需要革新
在这一时期,香港文学运动又经历了两个不同 的时期:第一是开创期,第二是繁荣时期。 开创时期(1937.7-1939.3)在“辟荒”和启 蒙的基础上与大陆抗战文学运动相衔接。繁荣 时期(1939.3-1941.12)以中华全国抗敌协会 香港分会的成立为标志,香港文艺界统一战线 形成。
抗战后期,香港文学运动的明显变化是组织的建 立与健全,力量更充实,较前一阶段更具广度、 深度和力度。1939年3月26日中华全国抗敌协会 香港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香港文艺界统一战线 形成。一批新的报刊出版,如《华商报》、《时 代文艺》、《笔谈》、《大众生活》等。它们与 原有的进步文艺刊物一起,成为香港文坛具有压 倒优势的舆论阵地和文学舞台。
陈德锦、钟伟民等“新穗”诗人群;南来诗人犁 青、吴正、王一桃、傅天虹等。在散文方面,此 时学者散文蔚为大观,有余光中、思果、梁锡华、 黄维梁、也斯、黄国彬、董桥、戴天、潘铭燊; 还有南来家曾敏之、张文达、彦火、颜纯钩等。 香港文学再一次呈现了繁荣景象,在这一时期, 有一些诗人、散文家、小说家等更注意精神层面 的探索和艺术魅力的追求,如余光中、董桥、曾 敏之、刘以鬯、吴正、西西等。
第四章 50—70年代台港文学
是白先勇至今唯一的一部长篇小 说,也是一部独特的创作。 1977年开始连载,1983年出版 单行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 恋为题材的小说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聚 焦台北新公园里一群沦落少年— —“青春鸟”,细腻描述了他们不 为人知的生活,以及他们被社会、 家庭、亲人所抛弃的痛苦曲折的 心路历程。
白先勇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从《金大奶奶》发表到赴美前夕,
是他的创作前期。这一时期的作品 主要回忆少年生活,主观色彩较浓, 较多地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 到美国留学,是白先勇创作的分水 岭。环境的骤变使他产生了难以排 遣的文化上的乡愁。经过两年的创 作停顿,白先勇写了一系列以留学 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自《永远的尹雪艳》开始,白先勇 的小说艺术臻于成熟的境界。
亮·太阳》、《樱子姑娘》,李辉英的《海角天涯》,张 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唐人《金陵春梦》等。 散文集有叶灵凤的《能不忆江南》,徐訏的《传薪集》, 徐速的《心窗》等。 诗集有力匡的《燕语》,何达的《洛美十友诗集》等。
.
5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香港兴起。1955年8 月,由王无邪、昆南、叶维廉等合办的诗刊《诗朵》出版。 其主要作者包括杜红、卢因、蓝子(西西)等。这是香港 现代诗人的第一次集结。1956年2月,马朗主编的《文 艺新潮》出版。这本杂志集翻译、理论和创作于一体,把 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推向高潮。西西、李英豪、戴天、王无 邪、蔡炎培等一批年轻的作家都以开创性和实验性的创作 投入这股潮流。
《现代文学》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艺 思潮的深刻影响,它为现代派文学在 台湾的崛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主义文学
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深受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超现实主 义、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从卡夫卡、乔伊 斯、吴尔芙、福克纳、詹姆斯、劳伦斯等现代作家的作品 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香港的文学批评:1950—1975(下)
司马长风的新文学史研究1949年后,“南来”的文人、学者在香港,像曹聚仁说的“不必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活下去”,是一种事实:由于香港夹在两个政权之间,反而形成了一种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的“公共空间”,因而像林以亮、曹聚仁这样的学者和批评家,能够“每人凭个人的爱好和努力默默追求创作上的理想,无须担心传统和时尚所带来的压力。
……不必理会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作品的主要潮流。
”[1]但所谓“生活方式”的无须改变,恐怕只能说是卖文为生的基本方式没有改变,自由独立的思想立场无须改变,而在思维产品的生产上,却不能不受这个工商社会隐形权力的宰制。
其中一个醒目的现象,是批评家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版面从事扎实的文本批评,凭着过去蓄积的知识和能力,写那些“短、平、快”的书评、随笔容易,若想从头开始系统阅读,作系统的学术研究,则受着种种条件的限制。
在香港,一个卖文为生的人,若没有专栏,一天不写出几千字,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存;而从客观方面说,从事系统研究所需的资料也十分欠缺,远不如大陆和台湾。
如上的好处与困难造成了香港文学批评的良莠不齐。
从好的方面言之,是直言不讳,没有顾忌;而从不好的方面看,则是逮着什么谈什么,批评对象既缺少严格的挑选,立论也过于快捷,缺少深思熟虑。
在这种情境中,最让人同情与不满的是那些从事系统学术工程的批评家,他们的工作集中体现了在香港社会个人的学术野心与可能之间的矛盾。
这方面,司马长风可算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
司马长风(1922-1980),原名胡灵雨,又名胡欣平、胡越、司马长风是他最为人知的笔名,原籍东北沈阳,国立西北大学毕业,1949年抵港,后曾留学日本应庆大学历史系。
在港期间,曾与友人创办友联出版社,出版《大学生活》、《中国学生周报》等刊物,后又任《明报月刊》编辑,七十年代初到香港浸会学院代徐xū@①讲授现代文学,陆续出版了广为人知的三卷本《中国新文学史》(分别于1975、1976、1978年初版,香港:昭明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战后香港文学出版事业空前繁荣,文学杂志如雨后春笋,为作家提供了宽广的创作园地。
文学创作成绩极为可观,如茅盾的《锻炼》、司马文森的《南洋淘金记》、黄谷柳的《虾球传》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这些作品以揭露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压榨中国劳苦大众,鞭挞国民党独裁统治为文学主题。
在南来作家的热心扶植下,香港本土青年作家渐渐走上成熟的创作道路,产生了夏易的《少女的心声》等小说佳作。
三、50-70年代新中国的成立,使香港文学与内地文学的联系暂时中断,香港文学开始走上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
右翼文人成为第三波南来作家,他们在美国的支持下,掀起了美元文化思潮,鼓吹反共文学。
而留港的进步作家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50—60年代在香港文坛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南来作家,如徐讦、张爱玲、唐人的小说创作,叶灵凤、司马长风的散文创作。
同时本土作家也在崛起,侣伦的《穷巷》代表了这一时期乡土小说的成就。
另有舒巷城《太阳下山了》、夏易《香港小姐日记》。
5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港兴起,1955年8月诗刊《诗朵》出版,标志着香港现代诗人的第一次集结。
1956年2月出版的《文艺新潮》把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而小说则以刘以鬯的《酒徒》成就最大,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
通俗文学崛起并蔚为大观,包括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和框框杂文。
武侠小说为香港通俗文学第一大门类,1954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而金庸则将武侠小说推向顶峰。
70年代以后,香港文学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上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获得了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一座以世界经济发展为背景的国际性金融商贸中心城市,推动了文学形态的变化,出现了新都市文学。
内地“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也对香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逐渐消解了50年代的对峙局面,形成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的文学新格局。
香港文学进入繁荣期。
内地移民的涌入,形成第四波南来作家,为香港文学的繁荣再次贡献力量。
本土作家阵容也很强大,如西西、梁锡华等。
文学创作全方位发展:中长篇小说都很可观,诗坛出现了三类诗人(本土诗人、南来诗人、台澳及海外移民诗人),学者散文异军突起,通俗文学不断发展(言情小说突飞猛进,武侠小说走下坡路)。
80年代,香港文学社团不断涌现,以香港作家联会(1988年1月成立)影响最大。
回归给香港文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两地的频繁交流也推动了双方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重要作家作品一、刘以鬯的《酒徒》刘以鬯,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12月7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
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香港从事编辑工作,迫于生计开始写作小说,著有小说集《天堂与地狱》(1951年)、《寺内》(1977)、《1997》(1984)、《春雨》(1985),长篇小说《酒徒》(1963)、《陶瓷》(1979),论文集《端木蕻良论》(1977)、《看树看林》(1982)、《短绠集》(1985)等。
刘以鬯的长篇小说《酒徒》被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但该小说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因而呈现出独特的风貌:1.是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混合物。
其外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醒—醉”、“现实—梦幻—现实”的循环形式进行,从而把小说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主人公“醒”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构成写实情节。
其间又大量穿插了主人公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对文学的所感、所想和所思。
为表示这部分内容是心理活动,作者以括号为记。
二是主人公“醉”时的幻觉和幻象,构成虚幻情节。
这些幻觉和幻象在切割、时空交错、自由联想中纷至沓来,意识被打成碎片,在意象和意象之间、思想和思想之间、事件和事件之间往往不能直接找到符合情理的联系。
这种无条理性和不连贯性正是意识流小说家刻意追求的效果。
但作者不能完全接受“非逻辑”,所以巧妙地为他所描写的“非逻辑意象”找到了合逻辑的依据:醉酒后的胡思乱想很合逻辑。
2.是诗和小说的混合物。
作者为表现万花筒似的幻觉和幻象,发泄如火山爆发般的激烈情绪,便采用了跳跃性的和抒发性的诗的语言和诗的形式。
3.小说的内在结构。
主人公与麦荷门、莫雨的关系构成事业线索;主人公与张丽丽、杨露的关系构成爱情线索。
而这两方面正是现代社会和人的具体体现。
他们之间的所有矛盾一次比一次沉重地把主人公推向绝境。
4.小说结尾的象征意味。
(1)结尾雷老太太的死是主人公绝境的象征。
老太太的自杀可有两种解释:或许是酒徒打破了她的幻觉使她没有勇气活下去;或许是她为幻觉所害,认为自己生了个逆子没有理由再活下去。
而这个事件又与主人公内心痴恋在商品社会中死去的文学事业和神圣的爱情具有着某种共同性:他承认文学和爱情已死去而绝望;他拒绝承认,但面对现状他同样绝望。
因此全书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甚至对自己的绝望。
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和麻木自己。
(2)以“酒徒”在清醒和醉倒两种姿势中的不断交叉和反复,揭示香港人生存的某种本质。
二、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1924—),1994年10月被聘为北京大学荣誉教授,现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
金庸20年间共创作15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连城诀》、《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越女剑》),38册,总印数4000万套以上,加上盗版,已过1亿,成为公认的“武林盟主”。
(一)创作阶段1.早期(1957年以前):以《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为代表,已体现出“新派”特征。
2.中期(成熟期,1957—1964年):以《射雕英雄传》为代表。
3.后期(高潮期,1965年以后):以《天龙八部》为代表。
(二)思想内涵1.深厚的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常把武功原理与儒、佛、道三家哲学思想结合起来,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深刻地反映人生哲理。
《射雕英雄传》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郭靖的身上显示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风范;《天龙八部》“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的主题充溢着对苦难人生的怜悯之心;《笑傲江湖》鲜明地表现了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道家思想。
他的小说还涉及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书法、棋艺等各类文学艺术以及医卜星相、花道茶道等,从而提高了武侠小说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层次。
2.鲜明的现代意识。
金庸小说多取材于乱世,写民族间的矛盾与纷争,但他具有先进的民族观,致力于民族团结与融合,肯定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小说还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从根本上否定了“快意恩仇”、任意杀戮的观念。
3.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金庸小说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而是以人物形象来统率传奇故事,且注重写人性,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他笔下的人物多种多样,各有特色:或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如郭靖;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如张无忌;或豪迈慷慨,侠肝义胆,如乔峰;或聪明灵秀,刁钻古怪,如黄蓉;或清淡脱俗,几近透明,如小龙女;或行为偏激,任情任性,如李莫愁(《神雕侠侣》);或由人变魔,逆施倒行,如岳不群(《笑傲江湖》);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虚竹。
而韦小宝则似武非武,似侠非侠,政治立场非明非清,道德品德亦正亦邪,既无赖又重义气,机灵百变,所建功业却奇而又奇,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
(三)艺术成就(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之“新”)严家炎说:“新派武侠小说是武侠文学史上的新阶段。
它突破了旧武侠小说内容上的种种局限,在根本精神上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一脉相承,异曲同工。
它不但能够存活在现代人中间,也已经证实赢得了现代读者的喜爱。
”(《新派武侠小说的现代精神》,《明报月刊》1996年2月号)1.主题新。
传统武侠小说多写个人恩怨、帮派争斗,表现忠、孝、仁、义的封建思想。
而新派武侠小说主要是通过武侠故事写社会,写历史、文化,写道德、爱情、宗教,进而写人性、人生、哲学。
它们突破了传统武侠小说写武侠故事的狭小天地,和整个社会变迁联系起来,使人看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内涵,表现的多是鲜明的现代意识,有的还表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
2.人物新。
旧武侠小说侧重写故事,以情节取胜;金庸的小说强调写人、写侠。
他认为,在小说里面总是人物重要,“我总希望能够把人物性格写得统一一点,完整一点。
故事的作用,主要只在陪衬人物的性格。
有时想到一些情节的发展,明明觉得很不错,但想人物的性格可能配不上去,就只好牺牲这些情节,以免影响了人物的个性的完整。
”他写人物重在写出他们的人性和个性,其主人公不是忠君报国、除暴安良的理想化人物,而是充满人性冲突,具有多面性格的立体化形象,往往集武、侠、情于一体,在刀光剑影、森森杀气中,弥漫着友情、亲情、爱情等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