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二)控制变量法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控制变量法

中考物理复习——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方法简介]控制变量法是指: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表现形式:某两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研究某一问题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若要研究某一问题是否与某一因素有关,则应控制其他因素均相同,使该因素不同。

[例题精讲]例1、(09广州)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解析:从题意可知,图中示意图所示的意思是:甲、乙两人在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比甲长,所以乙运动的速度快;根据公式SVt可求出乙运动的速度大小。

答案:(1)乙路程(2)10点拨: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有两种方法:一是控制时间一定,路程长的速度大;二是控制路程一定,时间短的速度大。

[对应性练习]1、(2011南京)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2)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2、(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3、(2009綦江)学习过“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后,小芳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10所示的木块和铝块,他想比较一下木块和铝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l)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实验时,应保持物体对桌面的不变,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法。

(2)先将木块叠放在铝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N。

“控制变量法”解题方法指导

“控制变量法”解题方法指导

“控制变量法”解题方法指导控制变量法是指在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均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考常见实例: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松紧和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量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等。

以下是典型例题分析:【例1】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红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有关外,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的方案:【分析】该题是研究液体的种类是否影响液体的蒸发。

我们知道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

因此要想研究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需控制影响蒸发快慢的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三个因素保持不变。

那么,该题应取等量的两种不同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置于相同的环境中,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比较两种液体蒸发量的多少是否一样,即可得出结论。

【例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2019备战中考: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019备战中考: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019备战中考: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备战:常考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例:如图为小付、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选用的琴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 .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______ .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______ ,理由是______ .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______ 进行哪项研究:______ .【解析】(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

选择a和d.(2)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3)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4)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答案】a、d;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不能;材料不同,长度也不同;a、c;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二.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例:小宇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大小三个因素有关。

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通过______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小宇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 相同.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 有关.【解析】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知,水的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只有表面积不同,所以是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通过A、C的对比可知,水的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有水的温度不同,所以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根据小宇的实验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由图2可知,是因为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由生活经验可知,同等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因此可提出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答案】表面积;A、C;不正确;表面积;液体的种类练习:回顾探究实验,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将其中的一滴摊开,则其表面积增大,蒸发变快,因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变干了.这一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答案】摊开;表面积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学习内容,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它们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一、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除了研究的变量之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保持不变,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控制变量,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实验中的关系。

在物理实验中,常常会有多个变量同时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需要控制它们。

例如,在研究重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时,我们需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空气阻力、物体质量等。

只有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才能准确地观察到重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的核心思想是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我们研究的变量。

这样,当我们观察到实验结果时,可以更加准确地归因于我们研究的变量。

二、初中物理转换法转换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物理现象变化的方法。

通过转换不同的条件,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

转换法常常用于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研究弹簧的弹性系数与伸长长度的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材料、直径等条件来观察弹簧的变化。

通过转换不同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进而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转换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从而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两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和转换条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并推断出物理规律。

这些方法在物理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方法,我们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控制变量法(整合)

控制变量法(整合)
中学物理课本中,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研究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 。
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因此要人为的控制一些因素才能去研究。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理想模型法)

初中物理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理想模型法)

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的几种方法
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声音产生的因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比热容概念的引入等。

转换法: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

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

等效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

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类比法:在认识一些物理概念时,我们常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类比,以帮助我们理解它。

如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用水流(压)类比电流(压);用水波类比声波。

建立模型法: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表示模型(如太阳系模型);理论模型(如理想气体模型);想象模型(如电场线、磁感线等力线的模型);数学模型(如空间点阵模型)。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大扫描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大扫描
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书中实例:
研究肉眼视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
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
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 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
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研究液体压强时用液柱模型。
等等 ……
三、转换法:
•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 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 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 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 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 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大扫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二
一、控制变量法:
• 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
量的问题,通过控制其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 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 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数 据的表格上的反应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 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 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 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 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 用的方法。
书中实例:
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 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月食现象可证亮不是光源。
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 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 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
书中实例:
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等)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等)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大全一控制变量法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3 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压强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1 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 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 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 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 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 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四实验推理法1 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 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3 “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来的。

五等效替代法1 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可;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维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图1中考物理解题方法--控制变量法物理学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和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探究如下:【探索研究案例一】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做匀速直线物体的快慢,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路程因素(即在路程相同或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则运动的快,速度大。

2.控制时间因素(即在时间相同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长短。

路程长的,运动快,速度大。

3.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学中的比例,引入路程和时间之比,即用比较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题1】如图1所示(a )、(b )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1(a )表明 ;图1(b )表明 。

【精评】试题将游泳比赛的过程和终端两种情况用图画出来,让同学们识别在这两种比较游泳快慢的情况中,分别运用了哪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图1(a )中,各泳道右边的圆圈指针的指向都相同,表示“时间相等”,三个泳道中游泳人的位置不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长,他游得最快,所以,图1(a )表示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表明: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在图1(b )中,各泳道的游泳人都到达终点,但泳道旁圆圈内的指针指向不同,表示游泳人通过相同的泳道全程所用的时间不等,中间泳道的游泳人所用时间最短,游得最快。

所以,图1(b )表示采用了控制路程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的方法,表明: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解答】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中考实验探究题得分技法之一——控制变量法

中考实验探究题得分技法之一——控制变量法
率。

探究 环节 中容易失分 的还有实验结 论的表述 。
学生往往是直接写出一个物理量与另一物理量 的关 系, 从这点上看就是控制变量法应用不到位 。 在教学
过程 中就要不停地强调 ,不断地 练习。每教一届新
生, 刚接触控制变量法 时就告诉学生 , 这个方法 的重 要性及 “ 灵” 性 。开玩笑说 : “ 睡觉 时说 的梦话都应该 是‘ 控制变量 法 ’ 。” 尤其是实验结论的表述 , 前提条
应 用
手段 ,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获取知识和应 用知 识 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 收集 、 处理 和提取信息 ; 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 来解决实 际问题 ; 如何在探究过程中与人交流 和合作 ;如何表述或展 示探究 的成果等等。 经过多年 的教学实践 , 发现控制 变量法在解答实验探究题 时,能够很好地控制失分
到相 同的物理量 , 即所控制 的变量 , 再找到两组不 同
但是 , 从探究过程说 , 中学生 的探究大多并不要 求严格意义上科学探究 的严谨和规范 。我们所探究
的, 一般是 已有科学探究成果 的“ 再发现” 。因此 。 探 究类试题考查的实质是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和探究方法的学习运用 ,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 式和
的物理量 ,两者之间的关 系成立 的前提是那几个的 物理量不变或相同 。 这样反 复训练后 , 学生在数据 的 分析与归纳 中将控制变量法应用得得心应手 ,面对 多么复杂 的表格或数据 , 学生都能分析得很 到位 。
三 、控 制变 量 法 在 探 究 型 试 题 的 结论 表 述 中 的
要科 学方法之一 。控制变量法的教学既锻炼 了学生
很多猜 想 : 电阻与导体 的长度 、 材料 、 粗细及导 体 中 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系等等 。有 了这么多 猜想 ,该如何设计实验呢?将实验器材摆在学生面 前, 每组探究一个 因素 , 依据同学们对所探究 的问题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

图1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物理学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和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探究如下:【实验探究一】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做匀速直线物体的快慢,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路程因素(即在路程相同或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则运动的快,速度大。

2.控制时间因素(即在时间相同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长短。

路程长的,运动快,速度大。

3.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学中的比例,引入路程和时间之比,即用比较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题1】如图1所示(a )、(b )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1(a )表明 ;图1(b )表明 。

【精评】试题将游泳比赛的过程和终端两种情况用图画出来,让同学们识别在这两种比较游泳快慢的情况中,分别运用了哪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图1(a )中,各泳道右边的圆圈指针的指向都相同,表示“时间相等”,三个泳道中游泳人的位置不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长,他游得最快,所以,图1(a )表示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表明: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在图1(b )中,各泳道的游泳人都到达终点,但泳道旁圆圈内的指针指向不同,表示游泳人通过相同的泳道全程所用的时间不等,中间泳道的游泳人所用时间最短,游得最快。

所以,图1(b )表示采用了控制路程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的方法,表明: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解答】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通过控制其他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特定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控制变量法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研究者能够准确判断特定变量的影响。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控制其他变量:
1.保持环境恒定:尽量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2.控制物质质量:保持实验中使用的物质的质量相同,以消除由物质质量差异引起的实验结果偏差。

3.保持实验装置稳定:确保实验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因装置的摆放位置、支撑方式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4.控制时间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时间的影响,例如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实验,这样可以避免时间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5.选择适量的参数:对于有变化趋势的变量,可以通过控制变量的变化幅度来研究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

转换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定物理量,从而观察其他相关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常用以下方法来进行转换:
1.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尺寸:对于某个对象,可以通过改变其形状或尺寸,来观察不同形状或尺寸下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2.改变物体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物体,来观察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如热胀冷缩等。

3.改变物体的位置:改变物体的位置,例如将物体向上抬高或向下放置,可以观察物体在不同位置下的重力或压力变化情况。

4.改变物体的速度:通过改变物体的速度,例如使物体加速或减速,来研究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特性。

转换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为物理规律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在进行转换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以便准确观察和分析转换后的物理现象。

中考物理学习方法 控制变量法

中考物理学习方法 控制变量法

中考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方法概述]*在探究多因素发生变化的问题时,有意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每次只研究一个因素的变化,把一个多因素变化的问题变成几个单因素变化的问题,然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不但可用来研究我们未知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好帮手。

此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较多,下面举例加以分析。

[典例精析]例1(2022年黄埔区)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泡沫塑料①和卫生纸②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

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1(a)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1(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1)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只要求写出一条)(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解析:本题通过探究活动考查是否知道运用控制变量法以及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由于是要探究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考虑到水温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保证影响水温降低的因素都基本相同。

这样在操作时就必须要控制与此相关的量相同,即要使玻璃杯中水的质量、初温相等,另外,两种保温材料的厚度也应取相同的。

(2)从图1(b)中可以看出,热水在两种保温材料的作用下,温度降低的快慢不同,其中,卫生纸作保温材料时,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快,故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卫生纸要好。

(3)根据热传递并结合图1(b)可知,当时的室温大约是20℃。

例2(2022年宜昌市)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请你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A水 300 20 30 12 B水 150 20 30 6 C煤油 300 20 30 6 D 煤油 300 20 25 3(1)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二)控制变量法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二)控制变量法

图1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二)------控制变量法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王金瑞物理学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和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探究如下:【探索研究案例一】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做匀速直线物体的快慢,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路程因素(即在路程相同或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则运动的快,速度大。

2.控制时间因素(即在时间相同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长短。

路程长的,运动快,速度大。

3.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学中的比例,引入路程和时间之比,即用比较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题1】如图1所示(a )、(b )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1(a )表明 ;图1(b )表明 。

【精评】试题将游泳比赛的过程和终端两种情况用图画出来,让同学们识别在这两种比较游泳快慢的情况中,分别运用了哪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图1(a )中,各泳道右边的圆圈指针的指向都相同,表示“时间相等”,三个泳道中游泳人的位置不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长,他游得最快,所以,图1(a )表示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表明: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在图1(b )中,各泳道的游泳人都到达终点,但泳道旁圆圈内的指针指向不同,表示游泳人通过相同的泳道全程所用的时间不等,中间泳道的游泳人所用时间最短,游得最快。

所以,图1(b )表示采用了控制路程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的方法,表明: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解答】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二)
------控制变量法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王金瑞
物理学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和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探究如下:
【探索研究案例一】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做匀速直线物体的快慢,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路程因素(即在路程相同或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则运动的快,速度大。

2.控制时间因素(即在时间相同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长短。

路程长的,运动快,速度大。

3.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学中的比例,引入路程和时间之比,即用比较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题1】如图1所示(a )、(b )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1(a )表明 ;图1(b )表明 。

【精评】试题将游泳比赛的过程和终
端两种情况用图画出来,让同学们识别在
这两种比较游泳快慢的情况中,分别运用
了哪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图1(a )中,各泳道右边的圆圈指
针的指向都相同,表示“时间相等”,三个泳道中游泳人的位置不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长,他游得最快,所以,图1(a )表示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表明: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在图1(b )中,各泳道的游泳人都到达终点,但泳道旁圆圈内的指针指向不同,表示游泳人通过相同的泳道全程所用的时间不等,中间泳道的游泳人所用时间最短,游得最快。

所以,图1(b )表示采用了控制路程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的方法,表明: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解答】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探索研究案例二】密度
密度概念是整个初中物理中重要概念之一,每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围绕密度概念做足了文章。

如冰水互换后其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两块砖合成一块后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情况等等。

常常编成试题来考察同学。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密度有三种方式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其物体体积就小。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其物体质量也大。

3.物质相同的不同物体,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而m/V 的值不变。

特别强调的是:对前两种控制变量(控制质量因素、控制体积因素)后得到的结论,只适用于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

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来说,密度的大小与体积的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同种物质的m/V 是相同的,所以有“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这个区别于其它概念的重要特征。

【例题2】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4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表中空格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
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
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
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
物质,体积是 。

(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

【精评】此题在解答过程中要应用控制变量法。

例如第2问中“同种物质”,第3问中“质量相同”。

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说明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尽而得到“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这一结论。

【解答】(1)0.5g/cm ;(2)正比;(3)不同;(4)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探索研究案例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
根据压强的定义,压强的大小取决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同样,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两因素有关。

在各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之间,每个量的变化都受到其它几个量的制约。

为了比较压强的大小,我们常采用控制压力因素不变,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且压强的大小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若控制受力面积因素不变,比较压力大小,则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液体内部压强,控制液体密度因素不变,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且成正比;控制液体深度因素不变,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根据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 的3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3、4、5的3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精评】本题“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采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

即:要得到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实验时要控制深度和密度不变,只改变橡皮膜的方向;要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时要控制密度不变,只改变深度,要得到液体的压强与密度关系,实验时要控制深度不变,只改变密度。

【解答】比较第1、2、3次实验,压强计在同种液体(水)中同一深度(4cm )处,压强计液柱的高度差相等(都是36cm ),可见,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比较第3、4、5次实
验,压强计在同种液体(水)中,但深度在不断增加(4cm、8cm、12cm),压强计液柱的高度差也不断增加,可见,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5、6次实验压强计在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水、盐水)中,压强计液柱的高度差大小不同,可见,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索研究案例三】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判断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外界的温度改变时,导体的电阻是否改变,怎样改变,或从导体的电阻变化中,找出引起电阻变化的具体原因常用“控制变量法”。

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导体电阻的大小,我们常采用以下控制变量法:
1.控制长度、横截面积因素(即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它们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中通过电流的大小不同,得到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的结论。

2.控制材料、横截面积因素(即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长度不同的导线,在相同电压下,所通过的电流的大小,可得出横截面积越小,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的结论。

3.控制材料、长度因素(即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在相同电压下,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得出横截面积越小,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的结论。

【例题4】两段长段、粗细和材料都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在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长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B.短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C.无论哪段导体被拉长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D.无论哪段导体被冷却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精评】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小,则说明导体的电阻大,所以,本题4个选项是以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导体中的电流、温度5个因素中,分别改变或比较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又与导体电阻与它本身具有的3个因素都有关系,在控制任意2个因素不变时,另一个因素改变,就一定会引起导体的电阻改变;在3个影响电阻的因素都不受控制或知道3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变化,另外2个因素变化情况不知道,就无法判断这个电阻大小是否变化。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当导体被冷却后,导体的电阻应变小,通过的电流应变大。

由此比较4个选项,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

【探索研究案例三】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电学中的重要规律,由于涉及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如:在控制电压因素(即在导体两端电压相等)的条件下,研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在控制电阻因素(即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然后综合这两个研究情况,得出欧姆定律的。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解决本章的物理问题。

我们在运用控制变量解电学题时,必须注意到导体的电阻大小,是与电流和电压大小无关的;电阻大小只决定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并和导体温度有关。

【例题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
我们先使电阻箱的电阻取某一值,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每次的电
流值和相应的______值,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____成正比的关系;然后
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每次_____保持不变,记录
每次电阻箱的阻值R和相应的_____值,得到此时电流跟_____成反比的关系。

图2
【精评】本试题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电学中
重要规律欧姆定律。

对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关系研究时,保持电阻不变,得出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得出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解答】电阻箱两端电压、导体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电流、导体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