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及其对策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和地下两个方面。
地表方面,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作业和挖掘作业,这些作业会导致大量煤尘和岩石碎片飞散到地表,对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
地下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和废水,这些废弃物会对地表水质和土壤质量造成污染。
而地下方面,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地层沉降,引起地下空洞和地裂缝的产生,甚至会引发地震和坍塌等地质灾害。
针对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恢复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地表的煤矿废弃地和煤尘扬尘问题,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
通过土壤修复技术,可以将地表的煤矿废弃地恢复为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
在煤矿区域合理选择植被,进行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煤尘的扬尘。
对于地下的煤矸石和废水问题,可以采取处理和利用措施,减少对地下水质和土壤的污染。
对于煤矸石,可以采用封存和综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通过对煤矸石进行封存,可以减少煤矸石的氧化和风化,减少其对地下水体的污染。
可以将煤矸石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利用煤矸石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
对于废水问题,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等技术进行处理,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或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对于地层沉降和地质灾害等地下问题,可以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和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通过地质灾害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下空洞和地裂缝等问题,采取相应的填充和加固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和支护技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恢复治理研究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煤矿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三篇)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一.沉陷的防治技术途径沉陷破坏的防治技术途径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对开采沉陷的控制,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工艺、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取井下充填法、覆岩离层带空间充填等措施,来减少地表下沉,控制地表下沉速度和范围,达到保护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与耕地的目的。
(2)开采沉陷破坏的恢复和整治,运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建筑物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
1.1.1全部充填开采在煤炭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用固体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密实充填,使顶板岩层仅产生少量下沉,以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达到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的目的。
其中水沙充填是充填采煤法中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其次是风力充填和矸石自溜充填。
但充填采矿法需要专门的充填设备和设施,还需要有充足的充填材料。
矿井初期投资大,吨煤成本相应的增加。
1.1.2条带开采根据煤层和上覆岩层组合条件,按一定的采留比,在被开采的煤层中采出一条,保留一条。
由于条带开采仅是部分地采出地下煤炭资源,保留了一部分煤炭以煤柱形支撑上覆岩层。
从而减少覆岩移动,控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实现对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
但该方法采出率低、巷道掘进多,工作面效率低。
1.1.3覆岩离层带充填根据采空区上方覆岩移动形成三带的岩移特性,在煤炭采出后一定时间间隔内,用钻孔往离层带空间高压注浆,充填,加固离层带空间,将采动的砌体梁结构加固为稳定性较好的连续梁结构,使离层带的下沉空间不再向地表传递,以减少或减缓地表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
但该技术难度大,再近一步研究。
1.1.4限厚开采根据矿区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建、构筑物抗变形能力,以不产生地表积水和满足建筑物所要求的保护等级为依据,确定可开采的煤层厚度,开采是仅回采这一厚度的煤,其余各煤层均不开采,以实现减少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及土地的目的。
但该技术采出率低,仅在薄煤层中应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煤矿开采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煤矿开采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摘要】所谓生态环境从广义上讲是以生物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本文阐述了煤炭开采形成地面塌陷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根据介绍使得我们初步的对煤矿开采塌陷的危害做了了解,接着又分析了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进一步让我们了解到加强对煤矿开采规范的意义,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对煤矿挖掘陷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处置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字】煤矿开采,开采塌陷,生态环境一、前言煤矿采空陷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给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构成巨大的麻烦,已成为影响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协调完善、社会安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完善的重要制约要素。
由于煤炭开采的完善,挖掘规划不断扩大,地下采空区日渐增多,地上陷落区面积不断上升,地上陷落情况日益严峻,直接威胁着公民群众生活和开采的完善,严峻地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远规划的完成。
因而,对我们这样一个产煤大国来说合理的防治与治理采空陷落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要建立可持续完善的战略思想,既要达到完善经济的意图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中国的采矿区的现状因为中国北方丘陵山地降水量小、蒸腾量大、气候枯燥加之沟深坡陡地表植被稀疏地表泄水、条件好、地下水位受采动影响通常低于地表短少积水水源因而北方丘陵区域煤矿挖掘后引起的陷落区一般不会构成积水区。
但因为采煤陷落构成地表裂缝和采动滑坡对土地损坏影响较大很简单加重水土的流失。
据统计,煤炭在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分别占71%和67%,而且这种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此外,我国约75%的工业、85%的民用燃料和65%的化工原料由煤炭工业提供,可见煤炭资源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煤炭开采、运输、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致使煤矿区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目前,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矿区乃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煤矿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需要对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煤矿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资源破坏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矿区开采后往往留下大量的废弃矿山和破碎的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煤矿开采还会导致土地沉陷、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排放物,严重污染周围的水资源。
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质的净化。
3. 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运输和燃烧都会排放大量的粉尘、煤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这些污染物会影响空气质量,加剧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植被生长造成危害。
4. 生物多样性破坏煤矿开采会破坏原生植被,损害植被覆盖,破坏生物多样性。
矿区附近人为活动增加和施工噪声、机械振动等都会导致野生动物迁移甚至死亡,对生态平衡造成打击。
二、煤矿开采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 加强生态补偿对于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方式进行环境恢复和修复,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
2. 推进绿色开采煤矿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推进绿色、低碳、清洁的开采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采取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举措,降低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3. 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对煤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4. 加强环境治理煤矿企业应加强尾矿库、矿山水体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废水、废渣的处理和排放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5. 强化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开采的矿区,应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土地重建、水体治理等措施,还原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和野生动物的栖息。
煤矿开采措施_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对策措施
煤矿开采措施_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对策措施2、煤矿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
煤矿资源开发要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露天开采必须剥离煤层上覆的土层和岩层,使原来生长在这些土层表面的生物遭到破坏,还将影响矿坑周围动植物的生长。
井工开采将造成地面变形、沉陷,对农田、道路、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产生危害和破坏。
在煤炭开发、加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煤泥、排土场的土石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对地表下面及附近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2)煤矿开采产生的塌陷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开采往往会造成大范围的地面塌陷,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生物生存条件,导致生物量的减少,环境总适宜性降低:也破坏了人文社会环境,改变地表径流和供排水系统及水土养分流失;同时造成地表建筑物变形倒塌,地面防灭火管线的破坏,道路水体的破坏,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3)煤矿三废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煤矿生产三废是指废石、废水、废气。
废石是指煤矸石,主要来源于岩巷,半煤岩巷硐室掘进和采场局部冒顶、煤层中的夹矸等。
废水主要是采矿废水,由于地下有含水层,开采中就会产生污水,污水通过水泵排出地面就会造成水污染。
废气以采矿废气为主,如以甲烷为主的芳香烃可燃气体和二氧化碳、氮气等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中毒性气体。
这些废气物质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4)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
大范围的地表塌陷,改变地表径流和供排水系统。
一方面含水层中的水德流失和泄露破坏了水体结构,降低了地表水位标高如山西五阳煤矿周围十多个村范围内地下水位降低了3—8米,影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起土地荒漠化甚至气候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矿山开采以及煤炭的洗选加工所产生的废水排放,不仅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如宁夏大武口洗煤厂煤泥池中沉淀后的废水漫流排放,形成约2平方千米的煤泥沼泽,悬浮物含量高达10-30克每升。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煤矿地下开采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其恢复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地表变形地下开采需要在地表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建设和运输,这些活动会对地表造成严重的影响。
长期的开采会导致地表的不规则变形、地裂缝和塌陷等现象,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破坏。
2.土壤质量下降地下开采过程中煤层的掏空和矿井漏水,会破坏地下水体的循环系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透水性能下降,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生长。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和运输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声、废气和废弃物,因此会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大气污染。
4.煤炭开采对水环境的污染大量的废水和煤尘会被排入附近的河流甚至渗入地下水中,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污水会使水体变质、富营养化严重, 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严重影响。
1.恢复生态系统对于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系统,可采用植物栽培、土地修复等手段进行恢复。
同时,在开采过程中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
2.排放限制和技术改进应制定严格的煤炭开采排放限制标准,并对煤炭企业进行监管, 加强对煤炭工业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动对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治理。
3.实现“零废物”生产对于工厂生产中多余和废弃的资源, 可以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循环利用、重新加工等方式实现“零废物”生产,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损害。
4.推进科技进步可以通过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对煤炭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加速核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结论: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巨大,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恢复治理措施,控制煤炭开采的环境损害,同时推进科技进步、实现绿色发展,以保护环境资源为出发点,促进可持续发展。
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方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首先,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是地表塌陷。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矿井的开挖会导致地表上方的岩层失去支撑,从而引发地表下沉。
这种地表塌陷不仅会破坏土地的利用功能,还会对周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地表塌陷的影响。
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是填充矿井。
填充矿井可以通过向矿井中注入混凝土、砂石等材料,填充矿井空洞,从而减轻地表塌陷的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地表回填的方法,将开采过程中挖掘出的土石方回填至地表,以增加地表的稳定性。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塌陷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其次,煤矿开采还会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会被矿井排水系统抽取出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这不仅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还可能引发地下水位过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地下水资源。
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是建立地下水补给系统。
通过在矿井附近建设地下水补给系统,将地表水引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例如建设水库、引水渠等,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最后,煤矿开采还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地质灾害的频发。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岩层的变动和矿井的开挖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地震、滑坡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是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
通过对矿区周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我们还可以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例如护坡、加固岩层等,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
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开采和利用。
煤矿地下开采作为煤炭资源的主要开采方式,虽然能够满足能源需求,但在其开采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恢复治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1. 地表破坏煤矿地下开采在地表上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地表破坏。
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爆破和采煤作业,这些作业会导致地表塌陷、地裂缝等现象的产生,给地表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附近的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
2. 地下水位下降煤矿地下开采会对地下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作业,这些排水作业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和生态环境。
3. 地下空洞煤矿地下开采会形成一定规模的地下空洞。
这些地下空洞不仅会影响地下水流动,还可能导致地下空洞塌陷、地表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 废矿渣排放煤矿地下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废矿渣,若处理不当则会对周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
针对地表破坏问题,可以采取人工复绿、植树造林等措施进行治理,恢复受损的植被和地表环境。
为了恢复地下水位,可以采取灌溉、水源补给等措施进行地下水位的补给,促使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针对地下空洞问题,可以采取注浆、支护等措施进行治理,消除地下空洞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为了处理废矿渣产生的污染问题,可以采取封存、填埋、回收利用等手段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废矿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对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环境影响方面,通过系统地观测和监测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深入分析其影响机理,为开展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环境治理方面,煤矿企业也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了地表、地下水位等问题的有效治理,保护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及其对策
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及其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在不但上升,因此煤矿在不断增加开采量。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煤矿开采沉陷的案例也在逐年上升。
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将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本文通过对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案,提升环境的质量,减少沉陷对环境的破坏。
标签:煤矿开采采矿沉陷环境影响生态煤矿开采容易产生沉陷,进而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广西百色市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煤矿相对比较集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不利于广西百色市环境的发展。
沉陷形成后不仅会影响到当地的耕地以及经济,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只有加强对煤矿开采沉陷工作的管理,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周围环境的质量,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
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需要对煤矿开采进行严格管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今后广西百色市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需要人们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这样才可以保证环境发展的质量。
而煤矿开采沉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对生态产生破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煤矿开采沉陷问题的研究,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沉陷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1.1对耕地的破坏一些煤矿设置在农耕地区,这样就会对耕地造成破坏,进而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许多企业在进行煤矿开采时只顾及眼前的利益,缺乏长期规划,使得农耕地区的土地遭受污染,同时在煤矿开采沉陷后也不利于农耕的进行,严重时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前我国农耕地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对其数量进行控制,减少煤矿开采沉陷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农耕的质量。
1.2对建筑物的影响煤矿企业在进行开采时主要是地下开采,如果不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
煤矿沉陷区治理实施方案
煤矿沉陷区治理实施方案煤矿沉陷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地质、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有效治理煤矿沉陷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沉陷区治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煤矿沉陷区治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煤矿沉陷区治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煤矿开采导致地下空洞,地表出现塌陷现象,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煤矿废弃物排放、水资源消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再者,煤矿沉陷区的治理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方法,导致效果不佳,投入产出比较低。
二、煤矿沉陷区治理目标确定。
为了有效治理煤矿沉陷区,我们需要确立明确的治理目标。
首先,要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其次,要修复煤矿沉陷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再利用价值。
最后,要提高治理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煤矿沉陷区治理实施方案。
1. 地质勘察与监测,对煤矿沉陷区进行全面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空洞分布及塌陷情况,建立地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表变化。
2. 地下空洞治理,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填充地下空洞,加固地下结构,减少地表塌陷风险。
3. 生态修复,对煤矿沉陷区进行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工作,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4. 资源再利用,利用煤矿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开发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社会管理,加强对煤矿沉陷区周边居民的安置和管理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稳定。
6. 经济效益评估,建立煤矿沉陷区治理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对治理工作的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评估。
四、煤矿沉陷区治理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煤矿沉陷区治理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2. 技术支持,加强煤矿沉陷区治理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治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3. 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矿沉陷区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4. 宣传教育,加强对煤矿沉陷区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和支持度。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1. 背景介绍采煤是一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是采煤塌陷。
采煤塌陷不仅影响了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还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土地沉降采煤过程中,地下煤层被开采后会造成地面沉降。
沉降的程度与开采的深度、煤层的形态和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物的性质等有关。
沉降会导致地面不平坦,破坏房屋、道路等建筑设施的完整性。
2.2 土地变形采煤塌陷有时还会造成地表的变形,形成裂缝和坑洼。
这种变形不仅破坏了地表结构完整性,也使得地下水位变化,从而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互动。
2.3 植被受损采煤塌陷导致土地变幻、抬升与塌陷,而土地的这种变化对周边的植被和生物的生长情况会造成重要的影响。
采煤塌陷可以造成当地的植被大面积消失,在大规模屠杀植被的同时也根除了周边动物的栖息地。
2.4 污染物泄漏随着地下煤层的开采,一部分地下水和有机物质会在泉附近排放到地面上。
部分的有机物质难以分解,会造成周边土地物质环境污染,导致植被与动物群系遭受剧烈的影响。
同时这些载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水会汇入地下水系统或地表水,影响地区的水质。
3. 采煤塌陷环境治理措施针对上述提出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来解决:3.1 利用大地测量技术大地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LaDAR(雷达測量)衛星等精确定位技术,测量采煤地区的地形萍层,以及测量地面沉降情况和地表变形程度等方法。
这可以帮助了解采煤塌陷对地表的影响范围,以及地表变化的趋势,为采煤后环境修复提供一定依据。
3.2 实行采煤区域合理利用为了减少采煤塌陷的影响,促进环保,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理方式是科学合理利用采煤区域。
3.3 进行生态恢复为了复原生态系统以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可以在采煤结束之后,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绿化,造成一片自然场景和新家园。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均占70%以上。
资源开发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提供足够原料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矿山地质灾害,地下采煤导致的地面沉降、土地资源损害、地面建设破坏等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本文针对采煤区地面塌陷和恢复治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采煤塌陷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
它是一门综合学科的课题,包含有地形改造、生产能力的恢复、生态的完整性、经济和美学价值等问题。
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它能使矿区社会安定;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信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使整治土地提高高而稳定的边际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适用性,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充分合理地利用矿区塌陷区整治土地,能够有效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持土地质量不退化,生产力不下降,达到充分利用该种资源的目的。
二、采煤塌陷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方面(一)对土壤结构、养分及理化性状的影响在低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对土地的影响主要是由地表倾斜和拉伸变形引起的。
地表变形引起的土壤侵蚀,改变了表土的理化性状和自身的营养条件。
这种侵蚀过程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保持构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可能出现渗漏、冲刷和挥发现象,而且减弱和改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状况,影响有机物和矿物质的分解、淋溶和沉积,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交换、土壤酸碱中和及土壤氧化还原等作用的进行。
土地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破坏了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由于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腐殖质。
由于腐殖质缺少,土壤保水能力差,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质恶化,进而影响到土壤对农作物的养分供应。
(二)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地表塌陷裂缝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地面大气降水的经流和汇水条件,使部分地表水通过塌陷裂缝渗人地下,使地表水系流量减小,甚至干涸;其次是沟通煤层上覆各含水层,使地下水位降低,地表井泉干涸。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第一篇: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采煤塌陷区综合管理摘要:矿区采煤塌陷地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采煤矿区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因此本文在介绍了我国现阶段采煤塌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塌陷带来的危害及现阶段我国塌陷治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管理方法。
关键字:采煤塌陷,采煤塌陷的危害,塌陷区综合管理前言煤矿采空塌陷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给矿区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已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安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地下采空区日渐增多,地面塌陷区面积迅速增加,地面塌陷灾害日益严重,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的发展,严重地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远规划的实现。
因此,对我们这样一个产煤大国来说,合理的防治与管理采空塌陷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国采煤塌陷现状我国当前煤炭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矿区的环境容量逐渐缩小。
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的采煤塌陷土地约占全国被破坏土地的十分之一,而复垦整治率,仅占20 %左右。
采空区的大小、分布与各地区煤炭的累计开采量成正比。
根据1949~2002年的统计资料分析,按累计原煤产量占全国比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山东、湖南、四川(含重庆)、辽宁、贵州、内蒙古、江苏、云南、安徽、陕西、甘肃、吉林、江西等,以上17个省区合计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前8位省区原煤产量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前8位省区原煤产量所占比例table 1 the coal output scale of the first 8 provinces in China省份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山东湖南四川辽宁比例(%)22.34 8.18 7.15 6.67 6.57 6.39 6.20 6.18 采煤塌陷的危害及治理塌陷存在的问题 3.1采煤塌陷的危害采煤塌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地面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农田遭到严重破坏以及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等等,其中,农田遭到破坏最为普遍和严重,采煤塌陷减少大量耕地,深层塌陷对耕地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对它的治理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煤矿开采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
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矿井和堆放矸石,这导致了大片土地被破坏和占用。
煤矿开采还会导致土地沉陷,给周边地区的农田和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应加强煤矿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矿山环境的修复和复垦。
其次,煤矿开采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尾矿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污染。
煤矿开采还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应加强煤矿废水的处理和排放控制,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此外,煤矿开采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有害气体会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大气污染。
煤矿开采还会引起煤层火灾和瓦斯爆炸,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应加强煤矿开采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广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矿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最后,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大片的植被和生物栖息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煤矿开采还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沙化。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加强煤矿开采的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应加强煤矿开采的环境管理和治理,推动煤矿开采向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煤矿开采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采煤沉陷对环境的危害及对策浅析
采煤沉陷对环境的危害及对策浅析摘要:我国是煤炭能源大国,同时也是煤炭开采大国。
因此,我国煤炭的开采工作对环境的影响也较为严重。
本文旨在对采煤深陷机制的简要分析上,针对采煤深陷对我国环境的危害及采用怎样的对策来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采煤深陷环境危害对策浅析1 采煤深陷机制分析根据调查,专业人员估算我国每开采出一万T的煤,沉陷的土地面积大约为0.2平方米,而我国目前已有的沉陷地的面积以约为45亿平方米。
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采空区的安全顶板厚度较低,煤矿采空后,由于安全顶板厚度不够,从而导致了地面的塌陷;二是地下煤矿采空后,地下水位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下降会引起上覆土体失去顶托,从而导致地面的塌陷;三是地下煤矿采空后,矿层上部失去了支撑,岩体会随之产生变形,最终形成变形的移动盆地,造成地面塌陷。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塌陷的机理一般都发生在小型煤矿中,因为小型矿场开采的煤矿深度都较低,且开采的规模都较小。
而后一种情况一般是发生在大型的煤矿场中,大型煤矿场一般开采的煤矿规模都较大,且深度较高。
总体来说,第一种和第二种机制的范围及规模都较小,影响的区域也较小,但是这种机制的突发性很强,很难被预测出来;第三种机制的突发性较小,且容易被预测到,但是其渐变性很强。
2 采煤沉陷的一般规律分析我们通过对地表岩层移动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采煤沉陷的规律。
2.1丘陵和山地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塌陷盆地在丘陵和山地地区进行采煤活动,采空区上方的地标也会出现下沉、变形等情况,但是由于丘陵和山地特殊的地质结构,丘陵和山地地区一般是不会出现塌陷盆地的。
例如煤层的开采厚度为6米,平均深度为150米,那么地表中心盆地的最大的下沉范围则不会大于3.8米,在丘陵和山地地区,沉陷量和坡度是不会太大的,但是在平坦地区,塌陷盆地会呈现出圆形或是椭圆形,沉陷量和坡度也相对较大。
2.2采煤塌陷后的地表破坏状况地形地貌对采煤塌陷后的地表破坏状况的影响较大。
煤矿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煤矿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在煤矿开采所产生的地质灾害里,开采沉陷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破环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
基于此,本文针对煤矿开采沉陷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
标签:开采沉陷;地质灾害;防治1 开采沉陷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1.1 地表塌陷对于土地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地表产生的塌陷会使得土地出现一定宽度的裂缝和不同程度的落差。
在一些坡度超出40°之上的陡崖和断岩或者是凸形的边坡位置,还可能出现采动崩塌甚至滑坡。
1.2 地表塌陷对于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首先是地表塌陷裂缝在某种程度上使地面大气降水的径流和汇水条件产生改变,从而令一些地表水通过塌陷裂缝渗入到地下,造成地面水系流量不断减少甚至干涸。
其次是开采沉陷所产生的塌陷裂缝,对上覆岩层含水层以及松散含水层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其中的一些松散层以及上覆基岩含水层里的的地下水会沿着塌陷裂缝渗入到采空区或者是开采煤层下方的深部含水层,从而造成采空区地下水位降低,开采区及其影响范围内的井、泉、地表水源的水量不断减少,严重的还会干涸。
1.3 地表塌陷对植被的影响地表塌陷对于树林与草灌产生的影响不大,因为树木的根系相较农作物的根系发育范围要大一些,仅塌陷裂缝范围内的树木根系损伤会比较严重。
1.4 地表塌陷对于人工环境造成的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其抗变形的能力一般不足以抵御地表塌陷时产生的地表变形,尤其是在重复采动的情况下,如不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塌陷范围中建筑物以及构筑物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 预防及减少地表沉陷与煤矿矿区环境治理的措施2.1 防止及减小地表沉陷与破坏的措施(1)留设保护煤柱。
也就是在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的下面留出一定面积的受护面使其成为煤柱,煤柱的大小按照相关规程规范以矿区获得的移动角进行设计。
留设保护煤柱的目的在于将损失的煤炭资源作为代价使其能够让受护对象得到安全保护,优点是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受到保护的地表产生的沉陷和变形,使得受护对象自身能够保持安全,缺点是会永久性地损失大量煤炭资源,降低矿井效益。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修复治理措施
针对以上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修复治理措施,如加强矿井水处理、减少煤矸石堆积、 控制噪声和振动污染等。通过有效治理,可以降低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煤 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4
修复治理措施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பைடு நூலகம்及修 复治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1-21
目 录
•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破坏 • 环境污染 • 修复治理措施
01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煤炭开采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面 积的土地用于矿井、采场、堆场 等设施的建设,导致原有土地利 用方式的改变。
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
大气污染
煤矸石中的硫分在氧化作用下产生 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 造成污染。
火灾和爆炸风险
煤矸石堆积过程中可能产生自燃现 象,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 胁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安全。
噪声和振动污染
噪声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 质量。
生物多样性丧失
01
02
03
物种灭绝
煤炭开采常常导致当地生 态环境的破坏,许多物种 因栖息地丧失而面临灭绝 的风险。
生态链断裂
开采活动破坏了生物栖息 地,使食物链中的物种数 量减少,导致生态链断裂 ,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迁徙受阻
开采造成的环境破碎化阻 碍了物种的正常迁徙,影 响了种群的繁殖和交流。
景观破碎化
空气污染
粉尘污染:煤炭开采、运输、破碎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影响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
采煤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修复措施
采煤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修复措施1 采煤对邹城矿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区位于山东省邹城市西北部,包括中心店、北宿、平阳寺、太平、唐村5 个乡镇,共164 个行政村,总面积34035. 48hm2 。
研究区境内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储量为33. 4 亿t ,煤层总厚度13. 5m ,煤种以低硫、低灰分的气煤和肥煤为主,是优质动力煤和良好的炼焦煤。
这些煤田全部分布在平原地区的高产稳产田上,导致采煤过程中对耕地的严重破坏,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 1 土地沉陷面积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002 年,由于采煤塌陷造成研究区土地破坏面积4166. 32hm2 , 其中积水面积1173. 53hm2 , 绝产面积1728. 19hm2 ,涉及到20 多个行政村。
随着煤炭开采数量的逐年增加, 土地塌陷面积每年将扩大200 ~300hm2 ,预测到2010 年因煤炭开采塌陷土地将达到5300hm2 。
持续的土地塌陷使得矿区农村人均耕地急剧下降,目前人均耕地不足0. 03hm2 的村已有15 个,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 2 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于采煤地层内部形成了不同的落带、断裂带和弯曲下沉带,致使地表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坑和纹裂带,道路、水利设施和地下水系均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研究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3 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煤矸石和粉煤灰堆积,占压大量耕地,粉尘飞扬,内含的苯并(a) 芘、重金属、二氧化硫、硫化氢、总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对空气、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不但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了矿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调查发现,近年来该区患呼吸道、肺部疾病和癌症的病人有所增加。
1. 4 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严重由于邹城矿区为高潜水位地区,矿区周围在开采前多为耕地良好、生产力高的耕地,虽然该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是井下开采却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系破坏、水利设施受阻。
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
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摘要:煤矿塌陷的治理工作对于煤矿开采、对于地区经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既要开展利用,也要科学管理、有效利用,面对当前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发展问题,要及时改进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针对煤矿塌陷区域的不同形态,选择差异化的治理方式,并根据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经济建设情况选择适合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现代治理与传统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在综合系统化对于煤矿塌陷区域开展生态恢复治理的基础上,既加强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构造保障社会稳定建设、保障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综合治理新模式。
1在煤矿塌陷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煤矿塌陷区的出现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分析不同项目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类型,也要明确煤矿塌陷对于环境的直接影响,分析煤矿塌陷区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生长等的特殊影响,在治理环节构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煤矿塌陷区对于土地资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矿井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占用耕地的情况,而煤矿生产中雨季地表渗透等情况会使得开采过程中出现地下水,当地下水在高低流动过程中,当地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会出现改变,而当地下水环境被煤矿所污染时,则会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由于煤矿开采会带来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坡度增加、土层松散等问题,会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形等。
地表塌陷对于原有地表形态的影响会导致土地侵蚀问题的出现,威胁到正常的农业生产。
煤矿塌陷区对于水资源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随着地下每层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地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动和变形情况。
而当矿开采周围地表下沉塌陷出现时,塌陷区域的水资源会受到破坏,地表也会出现大面积的塌陷情况,而塌陷区农业耕地受到影响,会破坏正常的农业生产环境。
采煤沉陷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采煤沉陷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采煤沉陷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治理采煤沉陷带来的环境影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进行积极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采煤沉陷环境治理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采煤沉陷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只有及时发现沉陷带来的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采煤沉陷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采煤沉陷区域的治理工作。
这包括对沉陷区域的地面平整、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有效的治理,才能减少采煤沉陷带来的环境问题,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采煤沉陷区域的规划管理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有效地减少采煤沉陷带来的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体系,对采煤沉陷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
总的来说,采煤沉陷环境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减少采煤沉陷带来的环境问题,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及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在不但上升,因此煤矿在不断增加开采量。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煤矿开采沉陷的案例也在逐年上升。
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将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本文通过对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案,提升环境的质量,减少沉陷对环境的破坏。
标签:煤矿开采采矿沉陷环境影响生态
煤矿开采容易产生沉陷,进而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广西百色市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煤矿相对比较集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不利于广西百色市环境的发展。
沉陷形成后不仅会影响到当地的耕地以及经济,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只有加强对煤矿开采沉陷工作的管理,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周围环境的质量,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
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需要对煤矿开采进行严格管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今后广西百色市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需要人们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这样才可以保证环境发展的质量。
而煤矿开采沉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对生态产生破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煤矿开采沉陷问题的研究,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沉陷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1.1对耕地的破坏
一些煤矿设置在农耕地区,这样就会对耕地造成破坏,进而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许多企业在进行煤矿开采时只顾及眼前的利益,缺乏长期规划,使得农耕地区的土地遭受污染,同时在煤矿开采沉陷后也不利于农耕的进行,严重时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前我国农耕地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对其数量进行控制,减少煤矿开采沉陷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农耕的质量。
1.2对建筑物的影响
煤矿企业在进行开采时主要是地下开采,如果不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
许多矿井采用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最终会形成较大的沉陷盆地,如果沉陷发生在建筑区域,就会导致建筑物的损毁,进而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3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煤矿开采沉下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果是在平原地区形成大片沉陷,就会在该区域形成沉陷盆地,有时也会在该地区形成积水,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如果时在干旱地区形成沉陷,可能会影响到该地区的水系走向,进而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
而煤矿开采沉陷出现在山区,则有可能会产生滑坡,对周围居民生活不利。
2煤矿开采沉陷治理措施
随着广西百色市煤矿开范围的不断增大,煤矿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需要加强对煤矿开采沉陷的管理,减少沉陷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而保证当地环境的发展水平。
但是在对煤矿开采沉陷区进行治理时需要结合实际的状况來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其治理质量,达到沉陷治理的最终目标。
但是煤矿开采沉陷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管理人员以及治理人员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方法,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煤矿开采造成的沉陷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常年积水的塌陷地区,耕地可更性会大大降低,还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如果我们不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整治,我们将可能永远失去这些土地,长久下去不利于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因此需要我们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治理措施,降低沉陷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1地表塌陷区造地复田
在进行地下开采煤炭时会产生比较多的煤矸石,企业会将这些煤矸石运送到地表,进而堆积成矸石山。
但是这些矸石可以作为塌陷区造地复田的重要原料来使用,这样既可以减少矸石山压占土地面积,保证当地土地以及环境质量,同时降低矸石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用煤矸石进行复田时,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新排矸石复田、推平老矸石堆复田以及预排矸石复田。
新排矸石复田,该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排矸石复田系统来进行,将矿井中新产生的煤矸石直接排入到塌陷坑地区,进而能够保证其周围环境质量。
推平老矸石复田,该种方法则是将原有积存的老矸石作为复田的填充原料,将原有的矸石山推平,在上面种植植被,最其进行绿化处理,增强当地的环境质量。
预排矸石复田方法主要是在建井的过程中以及进行煤炭生产的初期,在采矿区域地标预测其将要发生的沉陷面积,并将表土取出放在其周围,按照预测下沉的等值线图来排放矸石,等到其下沉停止,矸石填充到预期的水平以后,在将堆放在周围的表土推埋到矸石层上。
在进行复土工作时可以采用汽车、挖掘机以及铲运车等机械设备,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环保的质量和效率。
复土的厚度一般要结合土地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如果作为建筑用地则保证其厚度在0.2-0.5米即可,但是如果用作耕地时则需要保持在0.5-0.9米。
在对地表塌陷区进行造地复田工作时还可以利用电厂粉煤灰,该种材料相对比较便宜,在技术处理上相对简便。
我国许多大型煤炭生产基地附近都有电厂,利用电厂的废渣煤灰进行造地复田,可以降低复田的成本。
在利用粉煤灰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如下操作:首先在准备复田的塌陷区域内修筑储灰场,利
用推土机、铲运车以及汽车等按照设计的要求来取出塌陷区的耕植土。
再将其运送到塌陷区周围,压实筑坎形成储灰场,当塌陷区出现积水时,可以利用挖泥船取土,将其放在塌陷区周围留作复土使用。
然后再进行水力输灰时,从电厂到复田的塌陷坑之间铺设双排管道,将煤粉灰用水混合为灰水,用电厂的输送泵将水灰排放到储灰场。
灰水需要进行相应的沉淀工作,沉淀后的水在将其排出,排出的水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储灰场沉淀的煤灰粉在达到设计的标准后停止对其进行充灰,将水排净即可进行复土工作。
2.2沉陷区的综合治理
煤矿采矿沉陷区在进行治理时也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治理水平,减少治理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塌陷范围比较大,有的地方有比较多的积水,造地复田可以有效的保证平原地区的环境质量,但是却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还要有比较充足的填充原料。
因此在今后的治理中需要结合采矿沉陷区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制定出科学的治理措施,综合治理沉陷区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而达到治理的效果。
综合治理时可以将造地复田、复原、重建工作同时进行,发展多种经营,妥善安排被煤矿占用的土地,尽量减少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沉陷区的地表沉陷程度不大区可以采用平整、修补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在漏水较为严重后果的区域可以将其改为旱田,在沉陷区域内前水位较低的地区可以改造其耕地为梯田。
在沉陷比较大的地区,可以采用挖深垫浅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将下沉比较大的地区进行取土工作,然后垫在下沉较小区域,使前者变为水塘或蓄水池,使后者成为良田,如右江矿务局塘内矿。
此外,塌陷区地表进行了建筑开发利用,在进行综合治理时也可以发展水产和养殖业,比如对于面积比较广、深度较大的区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整治,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作为调节工农业用水的重要设施,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煤矿开采沉陷区域进行治理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其发展质量,减少环境问题的出现。
开采沉陷需要更多人进行管理,并且制定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减少沉陷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充分利用有利环境来对其进行治理,转变原有的治理理念。
治理人员也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了解,系统分析当地状况,将沉陷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亚博.煤矿开采沉陷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J].能源与环境,2012,5(3):89-90.
[2]赵鑫,侯殿坤.浅析内蒙古煤矿环境问题及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2010,5(4):56-58.
[3]吴权.矿区大气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9,15(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