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重点知识
科学六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

科学六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在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中,有以下几种情况:1. 燃烧反应:物质燃烧时释放出热和光。
例如,木材燃烧产生的热可以用来做饭。
2. 电能的转化: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声能、热能等。
例如,电灯发光、电炉加热等。
3. 动能的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声能、热能等。
例如,风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来驱动风力发电机。
4. 光能的转化: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例如,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以供使用。
二、电路和电流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单位为安培(A)。
2. 电路: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组成。
电流需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才能使电器正常工作。
3.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如金属、水等。
绝缘体是不能传导电流的物质,如塑料、橡胶等。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器依次连接,电流相同;并联电路中电器同时连接,电流分流。
5. 按压开关:按压开关是一种常见的开关类型,通过按下或释放按钮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生物的生长和变化1. 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是身体逐渐变大,并且发育成熟。
植物的生长则包括幼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
2. 动物的变化:动物也会发生变化,如青蛙的变态过程:卵→蝌蚪→蛙蛹→青蛙。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茎、叶、根等方式进行繁殖。
4. 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如细菌、酵母菌等。
四、地球与太阳系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天。
2.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轨道上的倾斜导致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3. 太阳系行星: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依次为水金火木土天王海王。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
五、力和运动1.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通过推、拉、挤等方式对物体施加。
2. 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在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的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自然界中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在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物质、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本学期所学的重点内容。
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在物质与能量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物质的性质是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的质量、硬度、颜色、透明度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改变。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由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例如水的蒸发和冰的融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例如铁锈的生成和火焰的燃烧。
3. 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在物体间传递。
我们学习了热能、电能、声能和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并了解到能量转化是物质变化和运动的基础。
二、生物和环境1. 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我们学习了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方式。
动物的特点包括多样性、进化和适应性。
植物的特点包括自养性、多样性和生活习性。
2. 生物的组成与结构生物是由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
我们了解了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不同器官和系统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和环境的学习中,我们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保护环境意味着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遵守环境法规和减少污染。
三、天文和地理1. 天文知识我们学习了太阳系的构成和行星的运动规律。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机制。
2. 地球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由许多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图是一种描述地球形状和地理位置的工具,通过学习地图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六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栖息地。
-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这个环境就是它们的栖息地。
就像我们人有自己的家一样,动物和植物也有它们专属的“家”。
比如说,小鱼的栖息地是池塘、河流这些有水的地方;小鸟的栖息地可能是树林,那里有它们筑巢的树枝,还有能找到食物的小虫子。
2. 生物之间的关系。
- 生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呢。
有捕食关系,就像猫捉老鼠,猫是捕食者,老鼠是被捕食者。
还有共生关系,小丑鱼和海葵就是共生关系的好例子。
小丑鱼可以在海葵的触手间游来游去,海葵的刺细胞可以保护小丑鱼不被其他大鱼吃掉,而小丑鱼又能吸引其他小鱼靠近海葵,给海葵带来食物。
另外还有竞争关系,草原上的羊和牛都吃草,它们就会竞争草这种食物资源。
3.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面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呢,一般是绿色植物,它们就像大自然的厨师,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消费者就是那些吃植物或者吃其他动物的生物,像我们人就是消费者。
分解者可不能小看,像细菌和真菌这些分解者,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就像大自然的清洁工,让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这些都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二、光。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就像队伍里的士兵,如果他们排得整整齐齐,而且地面平坦,那他们就会直直地走。
我们生活中的好多现象都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比如小孔成像。
在一个暗盒上扎一个小孔,然后在小孔前面放一支蜡烛,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就能看到倒立的烛焰的像,这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照到光屏的下部,烛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照到光屏的上部。
还有影子的形成,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就过不去了,在物体后面就形成了黑暗的影子。
2. 光的反射。
- 光遇到物体表面的时候会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物理科学等。
以下是对本册科学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一、生命科学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种子发芽的条件:水分、温度、光照。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食物。
植物的生长周期:种子→幼苗→成熟植物→开花结果→种子。
动物的生命周期:昆虫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胎儿→出生→幼崽→成年。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科学研究。
二、地球与空间科学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会相互碰撞、分开或滑动。
地球的自然现象:地震: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导致。
火山:地壳中熔岩和气体通过裂缝或火山口喷出。
太阳与太阳系:太阳的结构与特点:核心、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太阳系的主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物理科学力与运动: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的类型:推力与拉力。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热与能量: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电与磁:静电现象:电荷的积累与释放。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磁铁的性质:吸引铁质物体,有北极和南极。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与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环保措施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六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上册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内容综述在物质的变化方面,本文总结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学生们将了解到物质是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状态变化的,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生物的多样性方面,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分类、特点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将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光的传播与反射方面,本文阐述了光的性质、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学生们将了解到光是如何在物体之间传播和反射的,以及这些现象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世界。
在地球与宇宙方面,本文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以及宇宙的基本构成。
学生们将了解到地球是如何运转的,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通过全面而详细的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知识重点梳理物质的基本性质与变化:学生们将学习到物质的状态及其转换,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性质与变化。
学生们将探究物质的溶解和化学反应等现象。
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
地球与宇宙:在这一部分,学生们将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壳运动,包括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学生还将初步接触宇宙的概念,了解太阳系和星座的基本知识。
生物多样性:学生将了解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能量与能源:学生将学习能量的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和核能等。
学生还将了解能源的来源和利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科学实验技能: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
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学习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科学重点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重点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它们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分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
1. 原子和元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时的过程,它涉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组。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3. 状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些状态的变化是由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引起的。
二、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生命体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基本结构,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特殊结构。
2. 呼吸和消化生命体需要进行呼吸和消化来获取能量。
呼吸是通过氧气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从而释放能量。
消化是将食物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动物体内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植物体内的循环系统则通过细胞间液实现。
三、能量与能量转换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和执行工作所必需的。
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
1. 动能和势能物体的运动能够产生动能,而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则具有势能。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
2. 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3.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我们使用各种能源来满足生活和工业的需求,如化石燃料、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地球与宇宙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宇宙是广阔的宇宙空间。
1. 地球的构造和特点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它有大气层、水圈等特点,能够维持生命存在。
2. 太阳系和宇宙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构成的系统。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包括根、茎、叶以及花和果实。
根是植物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部分,茎是植物的支撑和传输物质的部分,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花和果实是植物进行繁殖和传播的部分。
2.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在六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蜗牛、蚯蚓等,而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每个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如鸟类拥有翅膀和喙,哺乳动物具有哺乳的特征等。
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是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不同的条件下,物质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加热可以将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和气态,凝固则将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导电性等等。
4. 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的传播而到达我们的耳朵。
声音可以通过音量、音调、音色等特性来描述。
我们还了解了声音的传播速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的事实。
5. 光的传播和反射在科学课程的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以直线传播,并在遇到不同介质时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我们还学习了凹镜和凸镜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
6. 天体运动和季节变化天体运动和季节变化是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通过模型和实验观察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和影响。
同时,我们学习了季节变化的原因,并对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7.环境保护意识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了解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污染和破坏。
科学六年级全部知识点

科学六年级全部知识点一、科学六年级全部知识点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六年级的科学学习内容涉及了广泛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六年级科学的全部知识点。
1.物质与能量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要素,能量则是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力量。
在六年级科学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
1.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等。
我们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和描述来了解物质的性质。
1.2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形态发生变化,如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冰;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如燃烧、腐败等。
1.3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等。
我们学习了能量的各种形式及其转化关系,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2.生物与环境生物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体,而环境则是生物生活的外部条件。
在六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1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长、繁殖、自我调节、适应环境等特征。
我们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
2.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对生物有重要影响。
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同时,也了解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对生物的影响。
3.地球与宇宙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宇宙是包含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
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结构和运动,以及宇宙的基本特征。
3.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核心、地壳、地幔等部分组成。
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特点,了解了地壳的构造和板块运动。
3.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
我们学习了这两种运动的特征及其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3.3 宇宙的基本特征宇宙是包含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总称。
我们了解了宇宙的基本结构、星系和星球的形成以及星座的特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
1.1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元素
1.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 物质的结构: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
1.3 物质的转化
- 物理变化:状态变化、形状变化
- 化学变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
2.1 地球的构造
- 地壳、地幔、地核
- 板块构造学说
2.2 地球的运动
- 自转:昼夜交替
- 公转:四季变化
2.3 宇宙的探索
- 太阳系: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银河系:恒星、星云、星际物质
- 宇宙大爆炸理论
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
3.1 生物的特征
- 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长、繁殖
- 应激性、适应性、多样性
3.2 生物的分类
- 植物、动物、微生物
- 生物分类法
3.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环境因素-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单元:人与科学
4.1 人体生理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器官、组织、细胞
4.2 健康生活
- 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心理平衡
- 预防疾病、保健知识
4.3 科学探究方法
- 观察、实验、调查、分析
- 推理、假设、验证
以上是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概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考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必考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例如,向日葵向光生长,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是因为那里的水分稀少,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 动物的生存也依赖环境,如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获取水中的氧气;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如猫和老鼠,猫以老鼠为食。
- 竞争关系:例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它们都需要阳光、水、土壤中的养分等,会互相争夺这些资源。
- 共生关系:像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根瘤菌能够固氮,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的营养物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 寄生关系: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从人体获取营养物质。
二、光1.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 光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例如,我们看到教室里的桌子,是因为桌子表面反射了灯光或太阳光。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
- 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六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一、工具和机械机械: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如:筷子、刀、钉锤、剪刀、扳手、开瓶器等。
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杠杆平衡时,左边的力矩等于右边的力矩,即左边力×左边力臂=右边力×右边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
三种杠杆: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省力但费距离。
如:老虎钳、起子、开瓶器、核桃夹、羊角锤、门把手等。
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竿、理发剪刀、缝纫机脚踏板、镊子等。
等臂杠杆: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定滑轮等。
轮轴:像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轮轴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轮半径=阻力×轴半径,用公式表示为F1R=F2r。
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螺旋:斜面绕在圆柱上的螺旋叫做螺旋。
螺旋是变形的斜面,所以斜面也省力。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杠杆:如车铃的按钮、后轮上的飞轮、脚踏板与链条齿轮等。
轮轴:如把手、脚蹬等。
斜面:如螺丝钉等。
二、形状与结构抵抗弯曲:纸梁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加;纸梁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改变材料的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把薄板形材料折成V形、W形、U形、T形和工字形等,能够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拱形的力量: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所有的拱形都有一定的承重范围。
框架铁塔:铁塔采用三角形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六年级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任何物质都由微观粒子构成,它们又被称为分子。
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
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如颜色、形状和密度等;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能力。
二、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或执行工作的能力。
它存在于各种形式,如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等。
在能量转化中,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我们的身体则将食物转化为机械能执行运动。
三、电与磁电和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概念。
电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现象,可以通过导体传导,而非导体则被称为绝缘体。
电可以产生磁场,我们常见的电磁铁就是运用了这一原理。
磁场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磁性物体,如铁石等。
电与磁现象有许多实际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和发电等。
四、光与影光是一种电磁波,能传播并传递能量。
我们常常看到物体反射、折射和透射光线的现象。
通过反射,我们能够看到物体;通过折射,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或倒立;通过透射,我们能够看到通过透明物体的光。
我们还学习了光的颜色,可通过三原色原理和色光的叠加来产生其他颜色。
五、生命现象与环境生命现象与环境是六年级科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我们将学习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生命周期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氧气,动物则通过呼吸将氧气转化为能量。
植物和动物之间建立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了生态系统。
六、地球与宇宙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地球与宇宙。
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各个部分,如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大气层、水圈和生物圈的组成。
此外,我们也将学习太阳系的结构和天体运动的规律。
了解地球与宇宙可以增加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并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分散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2.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味道、溶解度等。
4.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方程式
1.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水、盐、糖等。
2.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意义。
3.物质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1.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动物的结构:头、躯干、四肢。
3.生物的生存方式:捕食、寄生、共生等。
4.生物的呼吸、消化、运输等功能。
四、能量与运动
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化学能等。
2.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3.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等。
4.运动中的力:重力、摩擦力等。
五、物体的性质和运动
1.重力的作用:引力、重力加速度等。
2.惯性与动能的关系。
3.物体的浮力:浸没、浮起等。
4.物体的自转与公转。
六、地球与环境
1.地球的构造:地核、地幔、地壳等。
2.大气层的组成与功能。
3.地球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4.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以上就是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勇敢探索,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的未来科学家!。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总复习)

第一单元知识点1.1《为什么能看见物体》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光。
3、月相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
4、人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眼晴。
5、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
6、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源的光进入了眼晴。
7、晚上房间闭灯后,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看清物体。
(是因为视觉适应)8、夜晚,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
9、黑暗中,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光有密切联系。
10、点燃的蜡烛属于光源。
11、晚上房间关灯后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房间受到其他微弱光线的影响。
12、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不同,原因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1.2《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照相机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3、“照相机”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的火焰图像。
4、用直线和箭头表示光线及其传播方向。
5、“光线打靶”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6、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7、实验时,可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8、光在空气中以直线形式传播。
9、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变大。
10、能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想法是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的光。
11、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相同的。
1.3《光的反射》1、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3、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多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平面镜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5、反射后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
6、阳光照射到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7、使用聚光手电筒要避免强光刺伤眼睛。
8、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
9、物体表面能使光发生反射。
10、设计“光迷宫”时,里面挡板的高度应与盒子的高度一致。
11、利用光反射原理的是灯罩内部白色的油漆和医生戴的额镜。
12、一束光能被反射无数次。
13、光碰到镜面会改变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射。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科学知识点总结(六年级上册)一、生物学知识点:1. 植物的组成:根、茎、叶、花、果实;2. 植物的繁殖:性繁殖和无性繁殖;3. 动物的分类: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4. 动物的特征: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5. 化学变化与生活:燃烧、腐烂、变形等;6. 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二、物理学知识点:1. 引力和重力: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2. 测量长度和时间:长度的测量、时间单位的换算;3. 物体的运动: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停止运动等;4. 磁感线和磁铁:磁场的产生、磁感线的方向等;5.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等;6. 太阳能和地热能:太阳能的利用、地热能的利用等。
三、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特征;2.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 酸和碱: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等;4. 空气、水和溶液:空气的组成、水的重要性、溶液的形成等;5. 金属和非金属: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6. 化学实验: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和实验小结。
四、地理知识点: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使用;2.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大洲的位置、中国的山脉和河流等;3. 气候和气象:气象仪器、气候带、气象预报等;4.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和台风等;5. 交通运输:陆上、水上、空中交通运输的方式;6. 我国的人口:人口分布、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
五、生活常识:1. 饮食营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2. 疾病预防和健康:传染病的预防、个人卫生等;3. 环境保护: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等;4. 防灾减灾:地震、火灾等应急措施;5. 交通安全:过马路的注意事项、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等;6. 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公共场所的礼仪等。
以上就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

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杠杆原理:自行车运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刹车和车铃的按钮。
这些简单机械起到了省力的作用。
2. 齿轮转动:自行车上的齿轮转动与齿轮的大小有关。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 材料性质:例如纸的宽度和厚度对它的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 遗传和变异: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5. 化石和微生物: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在土壤里、空气中、自然水域中及生物的身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六年级上册的教材或教辅材料,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科学必考知识点六年级

科学必考知识点六年级科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
作为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必考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六年级科学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生态单位。
在六年级科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二、太阳能太阳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学生需要了解太阳能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太阳能是如何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的。
三、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循环利用的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人体呼吸系统人体呼吸系统是人体体内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的作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五、植物生长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六年级科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成年植物的维持和繁殖。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植物对光线、水分和土壤等生长条件的要求。
六、地球运动地球的运动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它们对日出、日落、四季和时间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地球磁场和地球的倾斜度对罗盘和指南针的影响。
七、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重要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并了解它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必考的一些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通过复习和准备,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为科学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1. 物质和能量- 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体积。
- 物质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和其他因素来改变其状态。
- 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推动力,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热能、光能、电能等。
-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机械能、化学能等。
2. 植物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能、水分、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的参与。
- 植物的发育包括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伸长和分枝、叶的扩展等过程。
-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动物生存与繁殖- 动物需要获得适合的食物和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
- 各种器官和系统协同工作,使动物能够呼吸、消化、排泄、运动等。
- 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所不同,包括卵生、胎生等。
- 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生态平衡。
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森林砍伐、捕捞过度、生态环境破坏等。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责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通过实验、观察、假设等方法来了解自然规律和揭示科学问题的过程。
- 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准确的观察和数据记录等。
- 科学探究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情况下,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以上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篇1.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2.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3.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4.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草和大树1.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人们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0万种。
2.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二、植物博览会1.银杏是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2.珙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1.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
2.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猫头鹰是鸟类。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2.哺乳动物:羊、兔、猪、鲸、海豹、海豚鸟类:鸡、鸭、鹅、老鹰、大雁、蜂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鱼类:鲤鱼、黄花鱼、鲨鱼昆虫:蝗虫、蝴蝶、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虾、蟹、蜘蛛3.各类动物的特征A. 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
B. 昆虫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C. 鸟类动物: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D. 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E. 鱼类动物: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F. 哺乳动物:体表有猫,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五、细菌和病毒1.细菌和病毒。
他们漂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任何其它动植物的体内。
2.细菌的特点:体积微小,繁殖迅速。
3.病毒比细菌小的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4.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麻疹、感冒、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肝炎、口蹄疫非典、禽流感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百日咳、痢疾、伤寒、霍乱、白喉、破伤风5.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6.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有哪些?书22页7.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技术和设备?答:消毒方法:药物、高温高压、低温消毒、臭氧消毒、红外线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法等消毒技术和设备:喷雾器、消毒袋、降温设备、消毒柜等六、生活中的真菌1.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2.可以食用的真菌有:银耳、灵芝、香菇、金针菇、竹荪等。
3.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答:(1).很多真菌可食用,药用,营养价值很高。
(2).酵母菌用于发面、制酒。
(3).制酱油用曲霉菌。
(4).从青霉中提取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
4.食物发霉的条件: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5.怎样防止食物发霉?(1) 冷藏(2)放在通风的地方(3)放在干燥的地方(4)真空包装(5)近早吃完(6)多放盐6.怎样防止衣物发霉?(1) 放在通风的地方(2)勤晾晒(3)用真空袋包装(4)用晾衣架撑起来七、宝贵的生物资源1.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八、生活中的能量1. 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2. 能量的类型有: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3. 能量的单位是:千焦 1千焦=1000焦九、植物与能量1.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2.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里能不断产生大量的淀粉;而在黑暗中,几乎没有淀粉产生。
3.植物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4.太阳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5.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1)天天刮沙尘暴(2)没有氧气无法呼吸(3)食物没有了(4)温度上升(5)不能美化环境(6)水土流失,江河泛滥(7)没有书本桌椅使用7.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答案:书P44十、动物与能量1.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有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的流动着。
2.食物链由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终止。
十一、他们是怎样工作的1.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十二、电铃响丁当1.电磁铁由铁心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2.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3.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与铁心粗细有关(2)与电磁铁铁芯材料有关(3)与电线粗细有关(4)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5)与线圈匝数有关(6)与电流的大小有关4.电流越强,磁性越强;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十四、常用能源1.太阳是地球上绝大多数能量的源泉2.能量是能源的表现形式,能源是能量的来源。
3.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
没有能源,就无法供给能量。
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4.各种能源:海洋能源、氢能源、地热能源、核能源、生物能源等5.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6.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第一代:以“生物质”为主的能源时代。
第二代:以“化石燃料”——煤为主的时代第三代:液体燃料(石油)的发现和应用。
第四代:以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
十五、节约能源1.目前人们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
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的66.8,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
3.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什么?书P68页4.生活中能源的浪费现象有哪些?(1)不能随手关灯(2)不能随手关水龙头(3)扔掉一次吃不完的食物(4)浪费毁坏学习用具节能措施:安装节能灯、安装节水阀门、树立节约态度、对生活中的浪费有效回收5.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 1瓦=1焦耳/秒1度=1千瓦时,即1度电为1000瓦的用电器使用1小时的耗电量。
瓦特:功率单位,一秒钟作1焦耳的功,功率就是1瓦特。
纪念英国发明家瓦特而定的,简称瓦。
6.生活中怎样控制用电?答: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减少电暖气开机时间、使用节能灯。
十六、开发新能源1.地球上的煤还可以维持200多年,石油只有50多年的用量了。
2.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二是生物质能的汽化、液化和固化。
中国是开发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
3.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核能、地热能、风能、天然气水合物、垃圾能等4.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1)缓解或解决能源不足带来的能源问题(2)减少空气污染十七、太阳系的奥秘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牛顿、伽利略等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日心说”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
3.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4.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5.太阳系中最有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他每隔76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
十八、地球绕着太阳转1.地球以大约每秒30千米的速度,携带我们绕太阳高速飞驰。
2.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自己的地轴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引起昼夜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的变化。
4.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在春季和秋季,白昼与黑夜大致一样长。
十九、美丽的星空1.国际上通用的星座一共有88个。
2.大熊座、狮子座、猎户座、仙后座的星图书P92页3.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与猎户座等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先后坐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
二十、地球的近邻——月球1.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3.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千米。
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
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4.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规律:新月(朔)——满月(望)——新月的过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二十一、蔚蓝色的宝库1.海洋动物17万余种,海洋植物约有2.5万余种。
2.能量资源:海洋、潮汐、波浪、温差、盐度差等矿物资源:砂矿、海底煤矿、金属、天然气、盐等动物资源:海龟、海豚、鱼等植物资源:底栖藻、绿藻、褐藻、裙带菜、海带等二十二、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怎样保护海洋资源?(1)严禁过度捕捞生物(2)禁止垃圾的污染(3)珍惜动物(4)严禁圈海造田(5)加大宣传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