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贝尔氧化沟需氧量计算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前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

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

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不应回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事实,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

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

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及方法,其中包括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及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收获甚多,为日后的学习及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及工艺平面图、高程图。

在此,还要对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

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设计目的及任务 (2)三.设计原始资料 (3)四.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3)4.1污水厂选址 (3)4.2工艺流程 (4)五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5)5.1设计流量的确定 (5)5.2格栅设计计算 (5)5.3.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7)5.4.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9)5.5.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11)5.6.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13)5.7.普通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8)5.8.消毒 (21)六.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22)6.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22)6.2污泥消化系统设计计算 (23)6.3贮泥池设计计算 (24)6.4脱水机选择 (25)七.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八.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6)8.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6)8.1.1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6)8.1.2各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26)8.2污水系统高程计算 (27)8.3污泥系统高程计算 (28)九.小结 (29)十.参考文献 (29)一.设计题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及任务1.目的:本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奥伯尔氧化沟工艺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奥伯尔氧化沟工艺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奥伯尔氧化沟工艺简介: 介绍了潍坊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奥伯尔氧化沟工艺的原因和设计特色;枚举了从工艺到设备的种种特点。

关键字:污水处理 奥伯尔氧化沟 设计工艺潍坊市是环渤海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中心区各类污水排放量达到17×104 m 3/d ,其中工业污水约占70%。

由于受化工厂、纸箱厂等重点污染源超标排放的影响,污水中BOD 、COD 、pH 、SS 、挥发性酚、油类及重金属铅、镉、砷等污染物浓度都严重超标。

根据这一水质特点,潍坊市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了奥伯尔(Orbal)氧化沟处理工艺。

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艺流程图1 工程概况1.1 设计规模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的潍坊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流量为10×104 m 3/d,最大设计流量5 417 m 3/h ,平均流量4 167 m 3/h 。

1.2 水质情况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见表1。

1.3主要工段设计参数①机械处理段平流曝气沉砂池2座,总停留时间4 min(高峰时),水平流速0.1 m/s,有效水深2.67 m,单位曝气量0.2 m3/(m3.h);初次沉淀池2座,圆形,直径42 m,有效水深3.2 m,表面负荷2.1 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出水堰负荷10.8 m3/(m.h)。

②生物处理段厌氧生物选择池:停留时间1 h(平均时流量),有效容积V=4 200 m3,设计水深5 m。

奥伯尔氧化沟(两组):污泥龄9 d,污泥负荷0.123 kgBOD5/kgMLSS,容积负荷0. 431 2 kgBOD5/(m3.d),混合液浓度3.5 g/L,剩余污泥产率0.9 kg/(kgBOD5.d),剩余污泥量12 150 kgDS/d,反硝化/硝化体积比25%,反硝化率75%;总池容31 4 20 m3,内、中、外三沟道的容积分配为17%、33%、50%,水力停留时间为8.02 h,总标准需氧量为1 408 kg/h,供氧分配比例为外沟、中沟、内沟52∶30∶18,溶解氧分配为外沟、中沟、内沟0∶1∶2 mg/L。

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的分布解读

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的分布解读
析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的分布与能耗的节省关键词: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能耗的节省1、奥贝尔氧化沟中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奥贝尔氧化沟为多反应器系统,通常由三个同心的沟渠串联组成,沟渠呈圆形或椭圆形。图1为一个典型的奥贝尔氧化沟示意图,污水从外沟道(第一沟)进入,然后流入中沟道(第二沟),再经内沟道后由中心岛流出。由二沉池来的回流污泥通常只进到第一沟。在三个沟道内均设有日落气转碟以供氧并起混合与推动池内混合液的作用。日落气转碟按各沟道供氧量的分配设置,实际运街上中还可根据需要调节其转速与浸没深度。奥贝尔氧化沟三个沟道的容积占总容积的百分比分别为外沟约占50%~60%,中沟30%~35%,内沟15%~20%,多采用50%:33%:17%。除构形上的特征,奥贝尔氧化沟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三个沟道的溶解呈0--1--2mg/L(外-中-内)的梯度分布。典型的设计是将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部分硝化设定在第一沟(外沟)内进行,控制第一沟的DO在0~0.5mg/L内。第二沟的DO控制在0.5~1.5mg/L,可进一步去除剩余的BOD或继续完成硝化。第三沟(内沟)的DO为2~2.5mg/L,以保证出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带入二沉池。此种DO的分布方式不仅使奥贝尔氧化沟具有卓越的脱氮性能,而且大大节省了能耗。2、需氧量与供氧量的设计计算奥贝尔氧化沟的节能特征主要是通过供氧量的减少来体现的。在一个有硝化反硝化的生物反应池中,实际需氧量可由下式计算:AOR=1.7QSBOD-1.42XVSS+4.57QDN-2.86QDDN(1)式中,AOR-----实际需氧量(kgO2/d)Q------设计进水流量(m3/d)SBOD------设计BOD去除浓度(g/L)XVSS------活性污泥生成量(kg/d)DN-------需硝化的氮量(g/L)DDN------需反硝化的氮量(g/L)在设计条件、设计参数相同的条件下,任何处理系统对氧的需求量理论上是相同的,但由于氧在实际传递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转换为作为选择曝气设备依据的标准需氧量时,各处理系统就会有所差别。这里引入一个校正参数--现场修正系数FCF,对表面曝气设备,其值由下式计算:FCF=(βΡС-C/C20)а×1.024(Tmax-20)(2)式中,FCF----氧传递现场校正系数а----清污氧传递速修正系数,а=污水中的氧转移系数(Kla')/清水中的氧转移系数(Kla)β----清污氧饱和度修正系数,β=污水中的氧饱和度(Cs')/清水中的氧饱和度(Cs)Ρ----海拔高度修正系数,Ρ=所在地区实际气压(Ρa)/1.013×105Tmax---设计最高水温(℃)C20---标准大气压下水温20摄氏度时氧的饱和溶解度(mg/L))Cs----设计最高水温Tmax下氧的饱和溶解度(mg/L)C-----设计反应池内平均溶解氧浓度(mg/L)于是标准需氧量(SOR)为:SOR=AOR/FCT(kgO2/d)(3)由式(2)和(3)可知,反应在池混合液中溶解氧越小,现场校正系数越大,则相应的标准需氧量就少,实际供氧量降低,从而也就降低了动力消耗。当混合液中的DO为零时,由于有最大的推动力,因此氧的转移率最大,现场校正系数最大,能耗节省最多。对奥贝尔氧化沟而言,各沟道的容积不同,对有机物、氮的去除率也不同,反映到实际需氧量(AOR)上也就不同,另外其三个沟道内的溶解不一样,FCF也就不一样。因此,在计算标准需氧量时需分别对各沟道作修正。为简化计算、便于理解,将式(1)作如下转换:AOR=(1.7-1.42Y)QSBOD+(1.42YQSBOD-1.42XVSS)+4.57QDN-2.86QDND=(1.791.42Y)QSBOD+1.42YQSBOD×(0.8bHθc/1+bHθc)+4.57QDN-2.86QDDN (4)式中,Y---异养微生物产率系数(kgVSS/kgBOD5),一般为0.55--0.75kgVSS/kgBOD5;bh---异样微生物内源衰减速率(d-1),bH=B(20)×1.04(Tmin-20),b(20)为20℃时异养微生物内源衰减速率,一般为0.15--0.25d-1,Tmin为设计最低水漫θc---设计泥龄(d)式(4)中的第一项可理解为BOD降解(除用于合成的外)所需的耗氧量,第二项可理解为污泥内源泉呼吸需氧量。假设:

奥贝尔ORBAL氧化沟技术概述

奥贝尔ORBAL氧化沟技术概述

一,奥贝尔ORBAL氧化沟技术概述奥贝尔氧化沟通常由三个同心的沟道组成,平面上为圆形或椭圆形。

沟道之间采用隔墙分开,隔墙下部设有必要面积的通水窗口。

沟道断面形状多为矩形或梯形。

隔墙一般使用100-150毫米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

各沟道宽度由工艺设计确定,一般不大于9米。

有效水深以米为宜。

污水由外沟道进入,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中间沟道再进入内沟道,在各沟道循环达数百到数十次。

最后经中心岛的可调堰门流出,至二次沉淀池。

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水平转碟曝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伴作用。

三个廊道的溶解氧分别控制为L、、2-3mg/L,通知控制曝气强度,是外圈廊道的供氧速率与渠道内好氧速率相近,保证混合液的硝化反应,同时因为溶解氧浓度低。

反硝化菌可以利用硝酸盐座位电子手提进行硝化反应。

氮素在外圈的反应过程是一个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

1 典型的ORBAL氧化沟工艺ORBAL氧化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氧化沟工艺,是美国USFilter Envirex公司开发并拥有的工艺技术,该工艺非常适用于污水常规二级生物处理,在去除污水中的碳源污染的同时,还能进行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

ORBAL氧化沟是由若干同心沟道组成多沟道氧化沟系统,沟道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完全混合式及推流式反应池系统的特征,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易于适应多种进水情况和出水要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ORBAL氧化沟与标准单沟道氧化沟相比,需氧量可节省20%-35%,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运行成本。

该工艺操作控制简单,维护管理方便,通常情况下只需定期为曝气机轴承添加润滑剂即可。

典型的奥贝尔氧化沟有三个同心沟道。

三个沟道由于进水负荷和供氧量的不同,溶解氧浓度形成明显的梯度分布:外沟溶解氧一般接近于0mg/L,中沟溶解氧平均为1mg/L,内沟溶解氧平均为2mg/L,从而在三个沟道内形成了恒定的缺氧区和好氧区,为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提供了条件,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4.4.2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4.4.2.1基本设计参数设计污泥龄θc :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以及增加污泥同步稳定的要求,氧化沟总泥龄取20d 。

θc =20d污泥产率系数Y :()()()⎥⎦⎤⎢⎣⎡∙+∙⨯⨯--+=--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151********.12017.01072.12075.017.02.011501606.075.09.0 =0.87 KgSS/kgBOD查表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X = 4500 mg/L 。

由MLVSS/MLSS=0.75可知,混合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 = 3375 mg/L进水水质:BOD 5浓度S 0=160mg/l SS=160mg/l TN=32mg/l TP=3mg/l NH 3-N =20mg/l COD Cr =320mg/l 最低水温10摄氏度, 最高水温25摄氏度出水水质: BOD 5浓度S e =10mg/l SS=10mg/l TN=15mg/l TP=0.5mg/l NH 3-N =5mg/l COD Cr =50mg/l内源呼吸系数K d =0.055,200C 时脱氮率q dn =0.035kg(还原的NO 3—N/(kgMLVSS •d)4.4.2.2 去除BOD 计算1.氧化沟中BOD 5浓度S)1(42.1523.0⨯--⨯⨯⨯-=e TSS TSSVSS S S e = 10-1.42×0.7×10× (523.01⨯--e )=3.23mg/l2.好氧区容积V 1()()30max 121361)20055.01(375.300323.016.087.02055500)1(m K X S S Y Q V c d v c =⨯+⨯-⨯⨯⨯=+-=θθ3.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1385.05550021361max 11===Q V t d=9.24h 4.剩余污泥量ΔX剩余污泥量为:dkg K YS S Q X cd /59.360420055.0187.0)00323.016.0(555001)(0=⨯+⨯-⨯=+-=∆θ每去除1kgBOD 5产生的干污泥量)/(433.0)01.016.0(5550059.3604)(50max kgBOD kgDS S S Q X e =-=-∆4.4.2.3 脱氮量计算(a )氧化沟的氨氮量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12.4%,则用于生物合成的总氮量为:l mg k S S Y N c d /1.520055.01)23.3160(55.0124.01)(124.000=⨯+-⨯⨯=+-⨯=θ需要氧化的氨氮量N 1=进水TN-出水NH 3-N-生物合成氮量N 0=32-5-5.1=21.9(mg/l )(a ) 脱氮量N r =进水总氮量TN-出水总氮量TN-生物合成所需的氮N o=32-15-5.1=11.9(mg/L )(c )脱氮所需容积V 2及停留时间t 2脱硝率 20)20()(08.1-⨯=T dn t dn q q10℃时 )]/([02.008.1035.052010d kgVSS kgBOD q dn ∙=⨯=- 脱氮所需容积4.9784337502.09.1155500max 2=⨯⨯==V dn r X q N Q V m 3 停留时间18.0555004.9784max 22===Q V t d=4.32h (b ) 氧化沟总容积V 及停留时间tV=V 1+V 2=21361+9784.4=31145.4m 3t=t 1+t 2=9.24+4.32=13.56 h 校核污泥负荷084.0375.34.3114516.055500Q =F 0max W =⨯⨯=V VX S kgBOD 5/Kg VSS ·d 规定氧化沟污泥负荷在0.05~0.1kgBOD 5/Kg VSS ·d ,故符合规范。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3)1.1毕业设计任务书 (3)1.1.1设计题目 (3)1.1.2 设计资料 (3)1.1.3 设计要求 (5)1.1.4 设计成果 (5)1.1.5 对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 (6)1.1.6 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6)2 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确定 (7)2.1方案确定的原则 (7)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7)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7)2.4 工艺流程 (9)3 祥云镇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 (9)3.1设计流量计算 (9)3.2调节池 (10)3.3奥贝尔氧化沟 (11)3.3.1 氧化沟类型选择 (12)3.3.2 设计泥龄 (12)3.3.3 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13)3.3.4 污泥浓度 (13)3.3.5 氧化沟容积 (13)3.3.6 沟形设计 (13)3.3.7 计算需氧量和脱氮 (15)3.3.8 除磷 (17)3.3.9 碱度平衡 (17)3.3.10 进水管和出水管 (18)3.4厌氧池 (18)3.5二沉池 (18)3.5.1 计算池面积 (19)3.5.2 池水深 (19)3.5.3 回流污泥浓度 (20)3.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 (20)3.6.1设计说明 (20)3.6.2设计参数 (22)3.6.3设计计算 (23)3.7集泥井 (24)3.7.1 设计说明 (24)3.7.2 设计计算 (24)3.8污泥提升泵房 (25)3.8.1 回流污泥泵的选择 (25)3.8.2 剩余污泥泵的选择 (26)3.8.3 泵房尺寸 (27)3.9浓缩池 (27)3.9.1 设计参数 (27)3.9.2 中心管面积 (27)3.9.3 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8)3.9.4 浓缩池有效水深 (29)3.9.5 反射板直径 (29)3.9.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9)3.9.7 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9)3.9.8 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9)3.9.9 浓缩池总高度 (30)3.9.10污泥浓缩后的设计 (30)4、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总体布置 (31)4.1附属建筑物面积的确定 (31)4.2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 (31)4.2.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1)4.2.2平面布置 (32)4.2.3、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32)4.3处理流程高程布置 (32)4.3.1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 (32)4.3.2 污水高程计算 (33)5.毕业设计总结 (37)6 参考文献 (38)1 概述1.1毕业设计任务书1.1.1设计题目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1.2 设计资料一.城市概述祥云镇位于开县北部,地处云凤山麓,巴渠河畔。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3)1.1毕业设计任务书 (3)1.1.1设计题目 (3)1.1.2 设计资料 (3)1.1.3 设计要求 (5)1.1.4 设计成果 (5)1.1.5 对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 (6)1.1.6 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6)2 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确定 (7)2.1方案确定的原则 (7)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7)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7)2.4 工艺流程 (9)3 祥云镇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 (9)3.1设计流量计算 (9)3.2调节池 (10)3.3奥贝尔氧化沟 (11)3.3.1 氧化沟类型选择 (12)3.3.2 设计泥龄 (12)3.3.3 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13)3.3.4 污泥浓度 (13)3.3.5 氧化沟容积 (13)3.3.6 沟形设计 (13)3.3.7 计算需氧量和脱氮 (15)3.3.8 除磷 (17)3.3.9 碱度平衡 (17)3.3.10 进水管和出水管 (18)3.4厌氧池 (18)3.5二沉池 (18)3.5.1 计算池面积 (19)3.5.2 池水深 (19)3.5.3 回流污泥浓度 (20)3.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 (20)3.6.1设计说明 (20)3.6.2设计参数 (22)3.6.3设计计算 (23)3.7集泥井 (24)3.7.1 设计说明 (24)3.7.2 设计计算 (24)3.8污泥提升泵房 (25)3.8.1 回流污泥泵的选择 (25)3.8.2 剩余污泥泵的选择 (26)3.8.3 泵房尺寸 (27)3.9浓缩池 (27)3.9.1 设计参数 (27)3.9.2 中心管面积 (27)3.9.3 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8)3.9.4 浓缩池有效水深 (29)3.9.5 反射板直径 (29)3.9.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9)3.9.7 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9)3.9.8 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9)3.9.9 浓缩池总高度 (30)3.9.10污泥浓缩后的设计 (30)4、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总体布置 (31)4.1附属建筑物面积的确定 (31)4.2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 (31)4.2.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1)4.2.2平面布置 (32)4.2.3、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32)4.3处理流程高程布置 (32)4.3.1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 (32)4.3.2 污水高程计算 (33)5.毕业设计总结 (37)6 参考文献 (38)1 概述1.1毕业设计任务书1.1.1设计题目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1.2 设计资料一.城市概述祥云镇位于开县北部,地处云凤山麓,巴渠河畔。

奥贝尔氧化沟处理炼油厂废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奥贝尔氧化沟处理炼油厂废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奥贝尔氧化沟处理炼油厂废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我国氧化沟应用的类型主要有多沟式氧化沟和奥贝尔氧化沟两种。

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炼)的奥贝尔氧化沟为三条同心曝气沟(见图1)。

废水从外沟进入,然后依次流入内沟,曝气池混合液出水流入二沉池,回流污泥由二沉池再打入氧化沟外沟。

氧化沟尺寸为60 m×50 m×4.5 m,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 h,设计处理量为500 m3/h,可通过调整变频、转碟浸没深度及运行台数来调整沟内溶解氧浓度。

长炼奥贝尔氧化沟于1997 年12月投用,运行时间已3年。

本文将对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影响进行讨论,以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希望所有问题在前期阶段解决,为构筑物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1 工艺参数转碟浸没深度:430~530 mm;污泥浓度:5 g/L。

不同浸没深度下的碟片充氧能力见表1及表2。

表1 浸没水深530 mm性能参数(101.325 kPa,20℃)注:转碟最大转速为50 r/min,此条件下的充氧能力即为最大充氧能力,转碟浸没深度为430 mm时,充氧能力取0.78 kgO 2/h。

表2同。

表2 浸没水深500 mm性能参数(101.325 kPa,20℃)2 问题讨论2.1 氧化沟上浮1997年5月,正在安装设备的1#氧化沟出现空池上浮。

氧化沟上浮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季节多雨,地下水位较高,而构筑物既没有考虑抗浮措施,周围又没有考虑排水设施,无法降低地下水位,结果地下水的浮力把空载的氧化沟托起,导致氧化沟上浮。

而氧化沟复位的整改措施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还无法恢复原状,影响设备水平安装。

2.2 溶解氧控制奥贝尔氧化沟一般是由3个闭路环形沟道以串联方式组成,其中每个沟道充氧程度不同,因而在各沟道内创造了不同的环境。

3条沟的容积比例一般为50∶33∶17,而溶解氧的阶梯比例为0∶1∶2,即外沟的溶解氧控制在0~0.5 mg/L,中沟的溶解氧控制在0.5~1.5 mg/L,内沟的溶解氧控制在1.5~2.5mg/L。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0 引言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最初由南非的Huisman 公司设想提出,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三个沟道内均设置有曝气转碟,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其形状如图1 所示。

该工艺除具有普通氧化沟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等优点外,更凭借其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氧化沟主要设计1. 1 容积设计奥贝尔氧化沟容积一般包括好氧区和缺氧区两部分。

其中好氧区容积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曝气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一般有BOD5—污泥负荷率( Us) 法、容积负荷( Uv) 法和污泥龄( θc) 法,笔者倾向于采用污泥龄法来计算; 因为有脱氮要求,当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还需考虑反硝化所需缺氧区的容积。

好氧区和缺氧区容积计算参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

1. 2 需氧量的计算分为需氧量计算及折算标准需氧量两个步骤,奥贝尔氧化沟需对三条沟道分别计算。

总需氧量包括碳化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还应该扣除反硝化过程所补充的氧量。

1. 3 水下推进器的计算合理减小氧化沟占地,必须加大有效水深,但使用机械表面曝气不能达到深水推流要求,沟深的氧化沟就必须加设水下推流器。

关于水下推流器的设计及选型,国内还缺乏相关的经验,笔者采用国外飞力公司水力计算方法,飞力公司水下推力器的推力计算式如下:T = 12ρAU2 k ( 1)其中,U 为氧化沟的平均流速,m/s; A 为过水断面面积,m2 ; ρ为液体密度,kg /m3 ; k 为沿程和局部总阻力系数( 其中局部阻力系数包括弯道处阻力系数和曝气阻力) ; T 为推动力,N。

2 工程实例结合合肥市某实际工程为例,给出处理规模为20 000 m3 /d的奥贝尔氧化沟节能计算方法。

2. 1 基础资料处理规模: Q = 20 000 m3 /d( 不考虑变化系数)。

2. 2 设计参数考虑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要求,设计污泥龄( SRT) 取15 d。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4.4.2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4.4.2.1基本设计参数设计污泥龄θc :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以及增加污泥同步稳定的要求,氧化沟总泥龄取20d 。

θc =20d污泥产率系数Y :()()()⎥⎦⎤⎢⎣⎡∙+∙⨯⨯--+=--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151********.12017.01072.12075.017.02.011501606.075.09.0 =0.87 KgSS/kgBOD查表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X = 4500 mg/L 。

由MLVSS/MLSS=0.75可知,混合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 = 3375 mg/L进水水质:BOD 5浓度S 0=160mg/l SS=160mg/l TN=32mg/l TP=3mg/l NH 3-N =20mg/l COD Cr =320mg/l 最低水温10摄氏度, 最高水温25摄氏度出水水质: BOD 5浓度S e =10mg/l SS=10mg/l TN=15mg/l TP=0.5mg/l NH 3-N =5mg/l COD Cr =50mg/l内源呼吸系数K d =0.055,200C 时脱氮率q dn =0.035kg(还原的NO 3—N/(kgMLVSS •d)4.4.2.2 去除BOD 计算1.氧化沟中BOD 5浓度S)1(42.1523.0⨯--⨯⨯⨯-=e TSS TSSVSS S S e = 10-1.42×0.7×10× (523.01⨯--e )=3.23mg/l2.好氧区容积V 1()()30max 121361)20055.01(375.300323.016.087.02055500)1(m K X S S Y Q V c d v c =⨯+⨯-⨯⨯⨯=+-=θθ3.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1385.05550021361max 11===Q V t d=9.24h 4.剩余污泥量ΔX剩余污泥量为:dkg K YS S Q X cd /59.360420055.0187.0)00323.016.0(555001)(0=⨯+⨯-⨯=+-=∆θ每去除1kgBOD 5产生的干污泥量)/(433.0)01.016.0(5550059.3604)(50max kgBOD kgDS S S Q X e =-=-∆4.4.2.3 脱氮量计算(a )氧化沟的氨氮量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12.4%,则用于生物合成的总氮量为:l mg k S S Y N c d /1.520055.01)23.3160(55.0124.01)(124.000=⨯+-⨯⨯=+-⨯=θ需要氧化的氨氮量N 1=进水TN-出水NH 3-N-生物合成氮量N 0=32-5-5.1=21.9(mg/l )(a ) 脱氮量N r =进水总氮量TN-出水总氮量TN-生物合成所需的氮N o=32-15-5.1=11.9(mg/L )(c )脱氮所需容积V 2及停留时间t 2脱硝率 20)20()(08.1-⨯=T dn t dn q q10℃时 )]/([02.008.1035.052010d kgVSS kgBOD q dn ∙=⨯=- 脱氮所需容积4.9784337502.09.1155500max 2=⨯⨯==V dn r X q N Q V m 3 停留时间18.0555004.9784max 22===Q V t d=4.32h (b ) 氧化沟总容积V 及停留时间tV=V 1+V 2=21361+9784.4=31145.4m 3t=t 1+t 2=9.24+4.32=13.56 h 校核污泥负荷084.0375.34.3114516.055500Q =F 0max W =⨯⨯=V VX S kgBOD 5/Kg VSS ·d 规定氧化沟污泥负荷在0.05~0.1kgBOD 5/Kg VSS ·d ,故符合规范。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大连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纸学院:海洋科技与环境专业班级:环工二班姓名: 李润博学号: **********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项目名称: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指导老师:刘恒明编制日期:2014 年9 月30 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5)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5)1.2 城市污水的来源 (7)1.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7)第二章编制依据和设计内容 (11)2.1 设计任务 (11)2.2 设计资料 (11)2.3 处理要求 (12)2.4 其它资料 (12)2.5 原始资料 (12)2.5.1 气象资料 (12)2.5.2污水排放收纳河流资料 (13)2.5.3工程地质资料 (13)2.6 设计内容 (13)2.7参考文献 (14)第三章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 (14)3.1 设计流量 (14)3.2 水质污染程度 (15)第四章工艺流程选择 (15)4.1 各工艺流程简介 (15)4.2 处理工艺的选择 (16)4.2.2 氧化沟工艺的选择 (18)4.2.3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1)4.2.5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22)4.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22)4.3.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22)第五章各处理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工艺及水力计算 (25)5.1 中格栅 (25)5.2 附属设备的选型 (27)5.3集水池的设计 (28)5.4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 (29)5.5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29)5.4 附属设备的选型 (32)5.5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32)5.5.1 设计说明 (33)5.5.2 设计参数 (33)5.5.3 设计计算 (33)5.5.4 附属设备选型 (35)5.6 厌氧选择池的设计 (36)5.6.1 厌氧池配水井 (36)5.6.2 厌氧选择池 (36)5.7 三沟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37)5.7.1 设计参数 (37)5.7.2 设计计算 (38)5.7.3 附属设备的选型 (44)5.8 二沉池配水井 (46)5.8.1 设计参数 (46)5.8.2 设计计算 (46)5.9 辐流式二沉池 (47)5.9.1 设计参数 (47)5.9.2 设计计算 (48)5.9.3 附属设备的选型 (49)5.10 消毒池 (49)5.10.1 设计参数 (49)5.10.2 设计计算 (50)5.11 液氯投配系统 (50)5.11.1 设计参数 (50)5.11.2 设计参数 (50)5.12 污泥回流泵房 (51)5.13 污泥浓缩池 (52)5.13.1 设计参数 (52)5.13.2 设计计算 (52)5.14 污泥脱水间 (54)第六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55)6.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55)6.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55)6.1.2污水厂平面布置的具体内容 (56)6.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57)6.2.1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原则 (57)6.2.2污水处理系统高程计算 (57)第一章概述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奥贝儿氧化沟设计计算书 (2)

奥贝儿氧化沟设计计算书 (2)

奥贝儿氧化沟设计计算书 (2)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1.已知条件33(1)设计水量Q=100000m3/d =4166.7m/h =1.157m/s=1157L/s(2)设计进水水质BOD5浓度S0?150mg/L;TSS浓度X0?25m,0g/LVSS?175mg/L(VSS/TSS=0.7);TKN?45mg/L(进水中认为不含硝态氮);NH3-N=35mg/L;TKN?45mg/L;最低水温14℃;最高水温25℃。

(3)设计出水水质BOD5浓度Se=20mg/L;TSS浓度X0?20mg/L;TKN1?20mg/L;NH3-N=15mg/L2.设计计算(1)基本设计参数污泥产率系数 Y=0.55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X=400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XV=3000mg/L (MLVSS/MLSS=0.75);通常的泥龄取值为10~30d。

本设计污泥龄,对于城市污水,一般采用0.05~0.1。

?c?30d。

污泥自身氧化率(1/d)设计中取Kd=0.05, 20℃时脱氮率qdn?0.035kg(还原的NO3―N/(kgMLXSS・d)去除BOD5计算① 氧化沟出水溶解性BOD5浓度S。

为了保证二级出水BOD5浓度Se≤20mg/L,必须控制氧化沟出水所含溶解性BOD5浓度。

S?SC?1.42?(VSS)?TSS?(1?e?0.23?5)TSS?0.23?5 ?20?1.42?0.7?20?(1?e )(mg/L) ?6.41② 好氧区容积V1,m3V1?YQ?S0?Se??cXv?1?Kd?c?式中V1――好氧区有效容积(m3);Y――污泥净产率系数(kgMLSS/kgBOD5),一般采用0.5~0.65之间;S0、Se――分别为进、出水BOD5浓度(mg/L);X――污泥浓度(mg/L);?c――污泥龄(d);Kd――污泥自身氧化率(1/d),对于城市污水,一般采用0.05~0.1。

水污染课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水污染课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3一体化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就是将沉淀池建在氧化沟内,即氧化沟的一个沟内设沉淀槽,在沉淀池两侧设隔板,底部设一导流板。在水面上设集水装置以收集出水,混合液从沉淀池底部流走,部分污泥则从间隙回流至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将曝气、沉淀功能集于一体,免除了污泥回流系统,但其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4奥贝尔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由三个同心椭园形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道进入沟内,然后依次进入中间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流出,至二次沉淀池。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转碟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拌作用。外沟道体积占整个氧化沟体积的50—55%,溶解氧控制趋于0.0mg/L,高效地完成主要氧化作用:中间沟道容积一般为25%—30%,溶解氧控制在1.0mg/L,作为“摆动沟道”,可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内沟道的容积约为总容积的15%—20%,需要较高的溶解氧值(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
(b)AB法
AB工艺是一种生物吸附―降解两段活性污泥工艺,A段负荷高,曝气时间短,0.5h左右,污泥负荷高2~6 kgBOD5/(kgMLSS·d),B段污泥负荷较低,为0.15~0.30 kgBOD5/(kgMLSS·d),该段工艺有机物、氮和磷都有一定的去除率,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水质水量较大的污水,通常要求进水BOD5≥250mg/L,AB工艺才有明显优势。
②A2/O法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进行,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膨胀,改善污泥沉降性能。
③A2/O法工艺流程简单,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样功能的工艺,节省基建投资。
④A2/O法缺点是受泥龄、回流污泥中溶解氧和硝酸盐氮的限制,不可能同时取得脱氮和除磷都好的双重效果。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

氧化沟设计计算公式表

氧化沟设计计算公式表

25 ℃
15 ℃
100 mg/L mg碱度/mgNH4-
7.14 N氧化 mg碱度/mgNO3+-
3.57 N还原
0.2 mg/L
混合液浓度X= 曝气池出 水溶解氧 浓度 活性污泥 产率系数 Y=
20℃时反 硝化速率 常数 qdn,20= 反硝化温 度校正系 数= 硝化反应 安全系数 K=
硝化所需 氧=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
设计处理水量Q=
300 m3/d=
进水水质:
进水CODCr= BOD5=S0= TN= NH4+-N=
碱度SALK= SS=
1620 mg/L 840 mg/L 250 mg/L 180 mg/L 280 mg/L 180 mg/L
(一)设计参数:
12.50 m3/h
出水水质:
CODCr=
(4)硝化剩余污泥 NH4-N需氧量
D4=0.56×WV×f=
(5)总氧量 D=D1+D2-D3-D4=
254.17 218.7 33.76 16.79 422.31
kg/d
kg/d
R0
DCS (20) [ CS(T ) C] (T -20)
678.83
kg/d
7 污泥回流量计算
kg/d 按设定条件 X0=
5.5 m 22.5 m
4.00 d
4 碱度平衡计算
(1)硝化消耗碱度= (2)反硝化产生碱度=
(3)去除BOD5产生碱 度= (4)剩余碱度=
1030.25 mg/L 154.54 mg/L
71.4 mg/L 175.69 mg/L
5 实际需氧计算
(1)碳化需氧量
D1 Q(So Se) 1.42Wv= 0.68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始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水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分配表(第19周)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绩考核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始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始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水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设计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沟式氧化沟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详细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沟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几何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出水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流墙和导流板错误!未定义书签。

曝气器的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走道板和防飞溅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始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取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去除BOD5 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污泥龄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出水BOD5和去除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曝气池体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核停留时间和污泥负荷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剩余污泥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核挥发性固体产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核可生物降解MLVSS比例(fb)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氮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要氧化的NH3-N量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氮所需容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氮水力停留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总体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曝气设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氧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曝气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奥贝尔氧化沟需氧量计算

奥贝尔氧化沟需氧量计算

三、充氧量计算奥贝尔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方法与普通氧化沟一样,可分为需氧量计算及折算标准需氧量两个步骤,结合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应对三条沟道分别计算。

1. 需氧量(AOR)计算对于硝化/反硝化完全的氧化沟系统,需氧量(AOR)包括碳源氧化需氧及硝化需氧两部分,并考虑扣除剩余活性污泥排放减少的有机物耗氧及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

具体为:(1)碳源氧化需氧量碳源氧化需氧量以降解的BOD值来计算,根据BOD的定义,降解1kgBOD需消耗1k gO2。

通常情况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是以BOD5来表示的,在20℃时,BOD与BOD5的比值为1.47,故碳源氧化需氧量为1.47QSBOD5,其中Q为设计进水流量(m3/d),SBOD 5为设计BOD5去除浓度(kg/m3)。

(2)剩余活性污泥排放减少的有机物耗氧如果系统中每日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为ΔXVSS(kg/d),那么该部分有机物不参与耗氧,则减少的需氧量为1.42ΔXVSS(kg/d)。

(3)硝化需氧量从硝化反应的反应式可知,每硝化1g氨氮需4.57gO2,若每日所需硝化的氨氮量为ΔN NH4(kg/d),则硝化需氧量为4.57ΔNNH4(kg/d)。

(4)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在脱硝过程中,每还原1gNO3-可提供2.86gO2,若每日所进行反硝化的硝态氮量为ΔN NO3(kg/d),则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为2.86ΔNNO3(kg/d)。

(5)总需氧量对上面4项求和,则总需氧量为:AOR=1.47QSBOD5-1.42ΔXVSS+4.57ΔNNH4-2.86ΔNNO3(公式1)如果认为奥贝尔氧化沟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及污泥龄(θc)在三条沟道一致,氧化沟总容积为V,则公式1可改写为:AOR=1.47QSBOD5-1.42V•MLVSS/θc+4.57ΔNNH4-2.86ΔNNO3(公式2)前面已经论述,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多级氧化沟,三条沟道功能不同,进行碳源氧化、硝化、反硝化的程度不同,设定在外、中、内三条沟道中:对BOD的去除比例为a1、a2、a3;三沟容积比为b1、b2、b3;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为c1、c2、c3;反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为d1、d2、d3,则公式2可改写为:AOR=1.47(a1+a2+a3)QSBOD5-1.42(b1+b2+b3)V·MLVSS/θc +4.57(c1+c2+c3)ΔNNH4-2.86(d1+d2+d3)ΔNNO3(公式3)(6)各沟需氧量拆分公式3,可得各沟需氧量,分别为:AOR外=1.47a1QSBOD5-1.42b1V•MLVSS/θc+4.57c1ΔNNH4-2.86d1ΔNNO3(公式4)AOR中=1.47a2QSBOD5-1.42b2V•MLVSS/θc+4.57c2ΔNNH4-2.86d2ΔNNO3(公式5)AOR内=1.47a3QSBOD5-1.42b3V•MLVSS/θc+4.57c3ΔNNH4-2.86d3ΔNNO3(公式6)2. 折算标准需氧量(SOR)由于氧转移速率受水质、水温、大气压力、水中溶解氧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前面计算的需氧量(AOR)应乘以一个系数进行修正,折算为标准需氧量(SOR)。

奥贝尔氧化沟计算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计算说明书

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近年来也有采用局部区域鼓风曝气外加水下推进器的运行方式。

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

通过曝气或搅拌作用在廊道中形成0.25—0.30m/s 的流速,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在这样的廊道流速下,混合液在5—15min内完成一次循环,而廊道中大量的混合液可以稀释进水20—30倍,廊道中水流虽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力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

当污水离开曝气区后,溶解氧浓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

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要二沉池,但有些场合可以在廊道内进行沉淀以完成泥水分离过程。

1、氧化沟类型选择本工艺所采用的Orbal氧化沟具有如下工艺特点:1)采用转碟曝气,混合效率较高,水流在沟内的速度最高可达0.6~0.7m/s,水流快速地在外沟道进行有氧、无氧交换,同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和氮的硝化、反硝化,并可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磷。

中沟与内沟中污水的有机物进一步得到去除降解。

出水水质好。

2)供氧量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转碟的旋转方向、转速、浸水深度和转碟安装个数等多种手段来调节工艺系统的供氧能力,使沟内溶解氧值保持在最佳值,使系统稳定、经济、可靠地运行。

3)污水进入氧化沟。

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出水水质稳定。

对于每个沟道来讲,混合液的流态基本上为完全混合式,由于池容较大,缓冲稀释能力强,耐高流量。

高浓度的冲击负荷能力强;对于3个沟道来讲,沟道与沟道之间的流态为推流式。

有着不同的溶解浓度和污泥负荷,兼有多沟道串联的特征,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

并可减少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4)椭圆形沟平面布置有利于利用水流惯性,节约推动水流的能耗。

在曝气过程中。

串联的沟道水流形成典型的溶解氧浓度变化O~1~2(mg/L),因而自动控制了系统的生物脱氮过程。

外沟溶解氧平均值很低。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大连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纸学院:海洋科技与环境专业班级:环工二班姓名: 李润博学号: 1118110201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项目名称: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指导老师:刘恒明编制日期: 2014 年 9 月 30 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4)1.2 城市污水的来源 (5)1.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5)第二章编制依据和设计内容 (8)2.1 设计任务 (8)2.2 设计资料 (8)2.3 处理要求 (8)2.4 其它资料 (9)2.5 原始资料 (9)2.5.1 气象资料 (9)2.5.2污水排放收纳河流资料 (10)2.5.3工程地质资料 (10)2.6 设计内容 (10)2.7参考文献 (10)第三章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 (11)3.1 设计流量 (11)3.2 水质污染程度 (11)第四章工艺流程选择 (11)4.1 各工艺流程简介 (11)4.2 处理工艺的选择 (12)4.2.2 氧化沟工艺的选择 (14)4.2.3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6)4.2.5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17)4.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7)4.3.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17)第五章各处理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工艺及水力计算 (19)5.1 中格栅 (19)5.2 附属设备的选型 (21)5.3集水池的设计 (22)5.4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 (22)5.5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23)5.4 附属设备的选型 (25)5.5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26)5.5.1 设计说明 (26)5.5.2 设计参数 (26)5.5.3 设计计算 (26)5.5.4 附属设备选型 (28)5.6 厌氧选择池的设计 (28)5.6.1 厌氧池配水井 (28)5.6.2 厌氧选择池 (29)5.7 三沟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29)5.7.1 设计参数 (29)5.7.2 设计计算 (30)5.7.3 附属设备的选型 (35)5.8 二沉池配水井 (36)5.8.1 设计参数 (36)5.8.2 设计计算 (36)5.9 辐流式二沉池 (37)5.9.1 设计参数 (37)5.9.2 设计计算 (37)5.9.3 附属设备的选型 (39)5.10 消毒池 (39)5.10.1 设计参数 (39)5.10.2 设计计算 (39)5.11 液氯投配系统 (39)5.11.1 设计参数 (40)5.11.2 设计参数 (40)5.12 污泥回流泵房 (40)5.13 污泥浓缩池 (41)5.13.1 设计参数 (41)5.13.2 设计计算 (41)5.14 污泥脱水间 (43)第六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44)6.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44)6.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44)6.1.2污水厂平面布置的具体内容 (45)6.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45)6.2.1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原则 (45)6.2.2污水处理系统高程计算 (45)第一章概述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杨根权(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所 安徽合肥 230041)提 要:本文通过对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特点的介绍,详细讨论了该工艺充氧量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参数选择。

关键词:奥贝尔 氧化沟 充氧量 参数The Oxygenation Capacity Calculation of Orbal Oxidation DitchAbstract: Based 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process character of Orbal oxidation ditch, The paper giv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oxygenation capacity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ated parameter. Keywords:Orbal Oxidation Ditch Oxygenation Capacity Parameter一、前言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由南非的Huisman设想开发,后转让给美国的Envirex公司。

该工艺除具有普通氧化沟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等优点外,更凭借其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污水处理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已有500多座奥贝尔氧化沟在正常运行。

我国于八十年代引进该工艺,近年来,随着北京大兴污水处理厂、山东莱西污水处理厂、温州市污水处理厂、廊坊市东方污水处理厂、台州市污水处理厂、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等的建成运行,充分显现了该工艺良好的技术性能。

二、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特点奥贝尔氧化沟属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时曝气法,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再依次进入中沟和内沟,在各沟道内循环数十到数百次,最终出水至二沉池。

各沟道内安装有数量不等的转碟曝气机,以进行充氧及推流搅拌作用。

与普通氧化沟相比,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一种多级氧化沟:外沟道的功能主要是高效完成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部分硝化,容积通常占氧化沟容积的50%~55%,可去除80%左右的有机物,溶解氧浓度一般在0mg/l~0.5mg/l之间,在沟道内形成交替耗氧和大区域的缺氧环境,可较高程度地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90%;同时,由于沟道中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在0mg/l~0.5mg/l之间,氧传递作用是在氧亏条件下进行的,氧的转移速率有所提高,节能效果明显。

中沟道是联系外沟与内沟的过渡段,进行互补调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及继续完成氨氮硝化,并可充分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中沟道容积一般占25%~30%,溶解氧浓度控制在1.0mg/l左右。

内沟道主要是为了确保氧化沟出水水质,溶解氧浓度约在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较高的去除率,同时保证出水带有足够的溶解氧进入二沉池,抑制磷的释放。

内沟道容积约占氧化沟总容积的15%~20%。

从奥贝尔氧化沟三个沟的溶解氧分布来看,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呈0—1—2mg/L的梯度分布,其中,仅内沟道的溶解氧值要求较高,与普通氧化沟要求(2mg/L)一致,外沟及中沟的溶解氧均低于普通氧化沟要求。

由于氧的转移速率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提高,故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及中沟中,氧的转移速率将高于普通氧化沟,这样充氧量可相应减少,这就决定了奥贝尔氧化沟较普通氧化沟更为节能,一般约节省能耗15%~20%。

因此,在设计奥贝尔氧化沟时,应充分结合工艺特点,科学合理地计算充氧量。

三、充氧量计算奥贝尔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方法与普通氧化沟一样,可分为需氧量计算及折算标准需氧量两个步骤,结合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应对三条沟道分别计算。

1. 需氧量(AOR)计算对于硝化/反硝化完全的氧化沟系统,需氧量(AOR)包括碳源氧化需氧及硝化需氧两部分,并考虑扣除剩余活性污泥排放减少的有机物耗氧及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

具体为:(1)碳源氧化需氧量碳源氧化需氧量以降解的BOD值来计算,根据BOD的定义,降解1kgBOD需消耗1kgO2。

通常情况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是以BOD5来表示的,在20℃时,BOD与BOD5的比值为1.47,故碳源氧化需氧量为1.47QS BOD5,其中Q为设计进水流量(m3/d),S BOD5为设计BOD5去除浓度(kg/m3)。

(2)剩余活性污泥排放减少的有机物耗氧如果系统中每日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为ΔX VSS(kg/d),那么该部分有机物不参与耗氧,则减少的需氧量为1.42ΔX VSS(kg/d)。

(3)硝化需氧量从硝化反应的反应式可知,每硝化1g氨氮需4.57gO2,若每日所需硝化的氨氮量为ΔN NH4(kg/d),则硝化需氧量为4.57ΔN NH4(kg/d)。

(4)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在脱硝过程中,每还原1gNO3-可提供2.86gO2,若每日所进行反硝化的硝态氮量为ΔN NO3(kg/d),则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为2.86ΔN NO3(kg/d)。

(5)总需氧量对上面4项求和,则总需氧量为:AOR=1.47QS BOD5-1.42ΔX VSS+4.57ΔN NH4-2.86ΔN NO3(公式1)如果认为奥贝尔氧化沟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及污泥龄(θc)在三条沟道一致,氧化沟总容积为V,则公式1可改写为:AOR=1.47QS BOD5-1.42V•MLVSS/θc +4.57ΔN NH4-2.86ΔN NO3(公式2)前面已经论述,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多级氧化沟,三条沟道功能不同,进行碳源氧化、硝化、反硝化的程度不同,设定在外、中、内三条沟道中:对BOD的去除比例为a1、a2、a3;三沟容积比为b1、b2、b3;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为c1、c2、c3;反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为d1、d2、d3,则公式2可改写为:AOR=1.47(a1+a2+a3)QS BOD5-1.42(b1+b2+b3)V·MLVSS/θc +4.57(c1+c2+c3)ΔN NH4-2.86(d1+d2+d3)ΔN NO3(公式3)(6)各沟需氧量拆分公式3,可得各沟需氧量,分别为:AOR外=1.47a1QS BOD5-1.42b1V•MLVSS/θc+4.57c1ΔN NH4-2.86d1ΔN NO3(公式4)AOR中=1.47a2QS BOD5-1.42b2V•MLVSS/θc+4.57c2ΔN NH4-2.86d2ΔN NO3(公式5)AOR内=1.47a3QS BOD5-1.42b3V•MLVSS/θc+4.57c3ΔN NH4-2.86d3ΔN NO3(公式6)2. 折算标准需氧量(SOR)由于氧转移速率受水质、水温、大气压力、水中溶解氧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前面计算的需氧量(AOR)应乘以一个系数进行修正,折算为标准需氧量(SOR)。

对于表曝系统,计算公式为:SOR=AOR•Cs20/α·1.024(t-20)(βρCs Tmax-C l) (公式7)式中:Tmax为设计最高水温,℃;Cs20为标准大气压下水温20℃时饱和溶解氧浓度,9.17mg/L;Cs Tmax为设计最高水温时饱和溶解氧浓度,mg/L;α 为污水中氧转移系数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8~0.85;β 为污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9~0.97;ρ 为气压修正系数,一般取1;C l为混合液溶解氧浓度,mg/L。

根据公式7,可分别计算各沟的标准需氧量SOR外、SOR中、SOR内。

3. 计算实例下面以1座处理规模1.25万m3/d的奥贝尔氧化沟为例,计算所需充氧量。

基础条件如下:S BOD5=194mg/l,氧化沟容积V=8360m3,外、中、内三沟容积比b1、b2、b3分别为51%、31%、18%,每日所需硝化的氨氮量ΔN NO3=296kg/d,反硝化的硝态氮量ΔN NO3=171kg/d。

相关参数选择分别为MLVSS=3000mg/l,θc=30d,α=0.85,β=0.90,ρ=1,设计最高水温Tmax=25℃,混合液溶解氧浓度分别为0、1、2mg/L。

结合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反硝化反应发生在缺氧段,即外沟,则三沟中反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d1、d2、d3分别为100%、0、0;根据本例出水氨氮及总氮要求,三沟中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c1、c2、c3可确定为60%、30%、10%;对于BOD的去除,参照AB法,外沟与AB法A段较类似,外沟有机物去除率约70%,结合三沟的功能特点,a1、a2、a3可设定为70%、20%、10%。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外沟、中沟、内沟的需氧量分别为:AOR外=2213kg/dAOR中=751kg/dAOR内=278kg/d根据公式7,计算外沟、中沟、内沟的标准需氧量分别为:SOR外=2988kg/dSOR中=1172kg/dSOR内=512kg/d三条沟道的充氧比例大致为64%、25%、11%,与典型奥贝尔氧化沟要求的设计充氧比(65%、25%、10%)基本一致。

以上述计算的各沟标准需氧量,换算成小时需氧量,再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进行曝气设备选型。

按本例的处理要求,若采用普通氧化沟工艺,总标准需氧量约为5965kg/d,而本例奥贝尔氧化沟总标准需氧量仅为4672kg/d,比普通氧化沟约减少22%。

四、结语目前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节能性已被充分认识,但对于奥贝尔氧化沟充氧量计算,国内仍缺少成熟与统一的计算方法,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还有待在工程实际中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信随着国内更多奥贝尔氧化沟的成功运行,一定能促进该工艺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以充分发挥奥贝尔氧化沟的潜能。

参考文献[1] G.T.Daigger、门晓欣,Orbal氧化沟同时硝化/反硝化及生物除磷的机理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9,15(3)1~7[2]颜秀勤、王树成,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分布与节能特性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01,17(3)29~31 [3]王凯军、贾立敏,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1,287~298[4]王彩霞,等,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96~99[5]孙力平,等,污水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8~63、94~98 [6]张自杰,等,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29~535、552~558 [7]张自杰,等,排水工程(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86~93[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143~152[9]北京市市政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78~284曾发表于《安徽化工》2003年第5期发表时间:2003-10作者:杨根权通讯地址:230041合肥市荣事达大道751号 p>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所电话:(0551) 5527225-2931传真:(0551) 5535145E-mail:GQ7158@GQ7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