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李清照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ppt课件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ppt课件
强化文化自信教育
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中华 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
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 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性别平等意识培养
通过讲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雾》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导 学生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 权利,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ppt课件
目录
•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 跨文化对比与国际化视野 • 教育启示与实践应用
01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 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 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审美体验
引导读者在欣赏词作的过程中,感受意象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词句的审美特点,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分析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变化,如由开头的壮美激昂到 后来的梦幻迷离,再到最后的归隐之思。通过具体词句的解 读,揭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
注释解析
重点解析“云涛”、“星河”、“千帆”等意象, 揭示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同时,对“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等关键语句进行解读, 帮助读者理解词人的创作意图和心境。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意象描绘
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如“天接云涛”、“星河欲转”、“千帆舞”等,营造 出一种雄浑、奇幻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世界之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PPT教学电子课件

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 约派词人。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但这首词却表现出 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 作。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 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 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 浪中飞舞前进。
同“漫”,空,徒然。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 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 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
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 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 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 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 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 促使她这样想的。
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 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 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 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 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 有现实意义的。
品析全词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 ——“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友惊 人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品析全词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 幸福。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渴望寻求 幸福。

2024年度《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

2024年度《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 度和主题,以《渔家傲》 为蓝本进行创意写作。
2024/3/23
0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 性和新意的作品。
22
04
作品完成后,可以在课 堂上进行分享和点评,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 鉴赏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 延伸
2024/3/23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夸张
李清照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表现自己的情感。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 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12
音韵美、节奏美体现
2024/3/23
音韵和谐
李清照的诗词讲究音韵的和谐与美 感。她善于运用双声、叠韵等修辞 手法,使得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般的韵律美。
2024/3/23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3/23
7
《渔家傲》篇章结构分析
起承转合的结构
该词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通 过描绘景象、叙述事情、表达情感、 抒发感慨四个环节,将词人的所见所 感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
时空交错的叙述
词中通过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将现实 与梦境、回忆与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豪放洒脱
虽然以婉约为主,但李清照的诗词中也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她 能够突破传统女性的束缚,以豪放的笔触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 华。如“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展现了诗人豪情满怀、志向 远大的精神风貌。
14
04 知识拓展:相关 诗词作品欣赏
2024/3/23
15
李清照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0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024/3/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李清照《渔家傲》ppt课件

李清照《渔家傲》ppt课件

课件目的
通过对李清照及《渔家傲》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 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和审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追求自 由的意义。
李清照简介及历史地位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 辟途径,语言清丽。
02
背景介绍,包括作者李清照生平 、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诗词内涵。
逐句解读与赏析
针对诗词中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和 赏析。
分析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等,以及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 和描绘景物方面的作用。
诗词风格及艺术特色分析
分析李清照《渔家傲》的诗词风格,如婉约柔美、豪放 洒脱等。
仿佛梦魂归帝所
以梦境形式,表达诗人对 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情感层次剖析
豪迈之情
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 出天海相连的壮阔景象, 表现出内心的豪情壮志。
苦闷之情
通过“星河欲转”等意象 ,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和不安。
追求之情
诗中的“梦魂归帝所”表 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强 烈追求和渴望。
主题思想阐释
文关怀,激发社会正能量。
06
跨学科拓展与延伸
Chapter
与绘画艺术的结合欣赏
意境相通
将《渔家傲》中的诗意与绘画艺 术相结合,通过画面展现词中的
意境和情感。
创作灵感
从《渔家傲》中汲取绘画创作灵感 ,将词中的景象和人物形象转化为 具体的画面。
欣赏体验
在欣赏绘画作品时,结合《渔家傲 》的阅读体验,更深入地理解和感 受画面的内涵。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素养提升
对比分析诗人心情
下面这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同样的“日暮”
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
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
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xìnɡ,兴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背景链接
这首词大约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记梦 之作。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 年(1130)左右,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 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等,都与这 段生活经历有关。
文体知识

词是诗的一种变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
义 盛行于宋代。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
天帝居住的地方。
情意恳切。
【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画面。
【诗意】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
涛,银河流转,千帆如梭逐浪漂。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 意地相邀,他情意恳切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回答。 叹,慨叹。
同“漫,空、徒然。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词人
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到那没有离散、
“报”字照应上片的“问”字。 “路长”“日暮”反映词人孤 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默写常考句
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 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 界的追求。
下片:词人理想抱负

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遭逢

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pptx

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pptx

主题思想探讨
追求自由与超脱
词人在词中多次表达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如“梦魂归帝 所”、“九万里风鹏正举”等,体现了她对无拘无束生活 的渴望。
怀才不遇与人生感慨
词人虽有才华和抱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怀才不遇,感到 无奈和惋惜。同时,她也借梦境表达对人生路途漫长、时 光易逝的感慨。
对美好归宿的向往
词人在梦境中回到天帝居住的场所,被询问归向何处,表 达了她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暗示了她在现实生 活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失落。
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02
诗词内容解析
全文朗读与欣赏
全文朗读
播放或现场朗读《渔家傲·天接云涛 连晓雾》,让学生感受词中的音律美 和节奏感。
欣赏与感悟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海天相接 、星河欲转的壮阔景象,以及词人所 表达的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 我归何处的深沉情感和追求。
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pptx
目录
• 诗人与作品背景 • 诗词内容解析 • 艺术手法鉴赏 • 与其他作品比较研究 •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概述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01
诗人与作品背景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 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 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和表现力。
04
与其他作品比较研究
同时期其他诗人同类题材作品对比
情感表达
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相比,李清 照在《渔家傲》中的情感表达更 为深沉和细腻,通过独特的意象 和象征手法,展现出对逝去时光 的深深眷恋。
题材选择
同时期的诗人多关注社会现实和 政治变迁等宏大主题,而李清照 则通过描绘个人情感和日常生活 细节,呈现出不同的题材选择。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03
艺术手法鉴赏
Chapter
独特的表现手法
01
02
03
豪放洒脱
词中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 的气度,表达了作者对自 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独特 理解。
浪漫主义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塑造出瑰丽奇特的 意境,使读者沉浸其中。
对比鲜明
通过对比手法,将离别的 哀愁和归隐的逸趣相互映 衬,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学、艺 术、科学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李清照的词作正 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 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风貌和 气息。
《渔家傲》题材与风格
题材
《渔家傲》以渔家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海上仙山、神人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风格
李清照的词风婉约柔美,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等手法来表达内心情感。《渔家傲》一词中,她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和夸张的手法,将海上仙山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同时,词中也透露出她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02
诗词内容解析
Chapter
全文朗读与录音欣赏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心得1
在阅读《渔家傲》时,我深刻感受到了李清照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她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 切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心得2
通过这首词,我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 溢的女词人,更是一个情感丰富、思想深邃的女性。
感悟1
在阅读过程中,我意识到古诗词的魅力在于其言简意赅,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和共鸣 。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2021
9
2021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021
11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2021
12
声声慢
2021
8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 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 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 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 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 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 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 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览群书,记性特强,不常 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 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 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 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
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
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谩:徒,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求理想生活,寻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境瑰奇壮阔,充满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文全篇探究
[发散思维] 文学史上一般将李清照归入“婉约”一派, 即认为 其作品内容侧重儿女之情,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 种柔婉之美。但《渔家傲》这首词却以雄奇的想象、雄健的笔力 营造了一种豪放之美。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 结合诗(词)人生平和诗词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3 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XXX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积累拓展五
品行素养
感受诗词魅力,领略作者高洁的志趣、品行及爱国情怀, 培养爱国意识。
预习资料速查
我们将某位诗人、词人划归某个流派,或对其总体风格做出 归纳总结, 往往是就其主要作品给人的印象而言的,事实上很多 诗人、词人的创作风格是多样化的。
课文全篇探究
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以婉约风格为主,但并不妨碍她写出 《渔家傲》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作品。除此之外, 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也是大方雄健、掷地 有声,不作小儿女语。其他诗人、词人也是如此。比如 陶渊明除了《饮酒》这样闲远散淡的田园诗外,也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这样 “金刚怒目”的诗句。
温庭筠和李煜等。
文言知识积累



嗟( jiē ) ·
谩( màn ) ·
文言知识积累

假 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 同“漫”,空、徒然 ) ·
文言知识积累



殷勤问我归何处 ··

( 古义:情义恳切;今义:热情而周到 )
文言知识积累

李清照《渔家傲》优秀课件

李清照《渔家傲》优秀课件

李清照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意义。她的词作关注女性命运和社会现实,体 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同时,她的作品也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具有普世价值。
2024/1/27
26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7
27
2024/1/27
该诗传达的怀才不遇主题在后世文学 作品中得到广泛共鸣和传承。
《渔家傲》的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对 后世诗词创作具有启示意义,丰富了 文学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力。
18
05
知识拓展:相关作 品欣赏与比较
2024/1/27
19
李清照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2024/1/27
《如梦令》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春夜醉酒和醒后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 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2024/1/27
对重点词汇进行解析,包括词 义、词性、用法等,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深入剖析诗词所蕴 含的思想和情感。
9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分析《渔家傲》中的意象描绘, 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等,引导学生想象和感
受诗词中的画面美。
2024/1/27
21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对比欣赏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同情。 与李清照的《渔家傲》相比,白诗更注重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批判精神,而李词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超脱现 实的想象。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 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与李清照的《渔家傲》相比,杜诗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感,而李词则更注 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和超脱现实的意境创造。

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古诗词PPT

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古诗词PPT

四创作特点
自我形象艺术化
与其他“应歌”填词的词人不同,李清照只抒写属于她个人的独特性情和真 实感受,这是她词作最显著、最主要的特征。 李清照的全部词作构成了描述她个人性情变化、展示心灵历程的宏著,她用 词描述了她丰富曲折的一生,完成了自我形象的艺术化,这在宋代乃至整个 词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以词来写自传,是她词作的显著特色。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三诗词鉴赏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 她要回到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 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 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 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 中,多少事,凭谁诉? 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 的困
李清照作的《词论》中,强调了音律在词中的重要性,她自己也一直践 行着这一理念。她的词作往往还具备音律节奏,富有鲜明的音乐感,通 过声情配合,增强了抒情效果和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声声慢》起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选用了 十四个叠字,充分利用了双音叠韵、唇音齿音相互交错的发音效果,形 成了顿挫有致、沉重抑郁的节奏旋律,有层次、有深浅、自然贴近的表 达出孤独、寂寞、凄凉、忧愁、感伤等复杂细腻的情感和心境。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contents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词句解析与鉴赏•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探讨•艺术特色总结与评价•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女性文学比较•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李清照生平与成就《渔家傲》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北宋末期社会风貌文本解读与赏析《渔家傲》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篇章结构写作特点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意象描绘审美体验通过意象的营造和语言的韵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海之上,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情感表达及主题思想情感表达主题思想词句解析与鉴赏重点词句解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描绘边塞荒凉景象,表达征人思乡之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展现边塞壮阔景象,烘托战争气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征人矛盾心理,既想家又想建功立业。

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030201独特表达手法探讨经典名句欣赏与传承“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01“长烟落日孤城闭”0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03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探讨女性文学在北宋时期发展概况女性文学的兴起北宋时期,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女性文学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作家和作品。

女性文学的特点女性文学在北宋时期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注重内心世界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出女性的细腻和柔情。

女性文学的成就北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清照其他作品欣赏《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同时代其他女性词人介绍魏夫人朱淑真魏夫人是北宋时期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多写个人情感和离愁别绪,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张玉娘艺术特色总结与评价想象丰富运用大量神话传说和想象,构建出奇幻的世界,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豪放洒脱词中展现出豪放不羁的气度,语言铿锵有力,意境开阔。

情感真挚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感真挚动人。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05 评价与影响
历代评价
北宋
李清照的《渔家傲》在北宋时期 被广泛传颂,成为当时文坛上的
佳作。
南宋
诗评家敖器之赞曰:“文词甚婉 ,而流落失所,似不免晚节之亏
。”
现代
现代学者陈祖美认为,《渔家傲 》是李清照词中最具代表的作品 之一,体现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艺术修养。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创作
李清照的《渔家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女性文学创作 方面,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美学观念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展现出的独特美学观念,对后世的美学理论发展也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经典之作
李清照的《渔家傲》被视为文学史上的 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 意义。
VS
重要代表
李清照的《渔家傲》是宋代词坛的重要代 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遗 产之一。
06 结语
词句之美
语言风格
李清照的语言风格以清新自然、 典雅脱俗著称,渔家傲中运用了 大量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使
其语言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句式特点
渔家傲的句式长短错落有致,每句 字数逐渐增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 节奏感和韵律美。
修辞手法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运用了多种修辞 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使 其词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02
在这种背景下,她创作了《渔家 傲》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孤独、 无助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03 词文赏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词中意象与意境
意象
渔家傲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天接云涛”、“星河欲转”、“帝所”、“天 帝”、“征蓬”、“归雁”等,构建出一幅辽阔无垠、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37张PPT)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37张PPT)

细读品味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主要写了什 么?
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 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 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字的妙处。 “接”“连”二字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海、弥漫的晓 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景象苍茫。“转”“舞”二字化静 为动,生动地描绘出了天河流转,繁星闪烁似船帆舞动起 伏的景象,既富有生活的真实,又具有梦境的虚幻性。创 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译文: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云霞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 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星星如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像 在起舞。我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飞入天国。听着天帝在对我说话,他殷勤 地问我回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走的路很远,现在已到黄昏,还没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 句子,又有什么用呢?我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风呀,不要停止,把我 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重点字词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之意。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灼《碧 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谩:徒, 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sad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20张PPT)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20张PPT)
诗词五首
——渔家傲
李清照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济 南(今属山东)人,宋代 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 其诗文并美,尤长与词。 前期的词多写悠闲的生活, 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力求 创新,语言清丽,富有生 活气息,被称为“易安 体”。代表作有《如梦令》 《声声慢》《醉花阴》等。
“转”、“舞”两字,则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 风浪颠簸中的感受。描绘出似梦似幻,美妙神奇 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豪放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 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
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
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 “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 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
(1)“嗟”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2)“路长”、“日暮”是词人颠沛流离痛苦经 历。表现了词人在现实生活中孤苦无依、奋力挣 扎的苦闷
(3)“谩”是“空有”的意思,表现了词人对自己 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的慨叹,以及对南宋黑暗社 会现实的失望与不满。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 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归”写出词人设想自己是从天阙来到人间, 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边。“殷勤问我 归何处”的询问,使词人终于得到诉说心事的机 会,由写梦自然引出下片的抒情。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 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
“天接云涛连晚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李清照经典.ppt

渔家傲-李清照经典.ppt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
.精品课件.
16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空连着汹涌的波涛和早晨的云雾, 银河像要转动,千艘帆船逐浪如起舞。
作者所见之景,在你的大脑中展现怎样的画面?
词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 的海天一色图。(1分)
暗社会现实的失望,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
向往。这首词具有鲜
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词风豪迈奔放,景象
壮阔,气势磅礴。
.精品课件.
13
《渔家傲》写于1130年, 却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 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 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 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 辛派,不类《漱玉集》中 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 天机。
.精品课件.
14
天接云涛连晚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精品课件.
()
渔 家 宋傲
李 清 照
15
李清照 渔家傲 范读520.mp3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 归何处。
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4、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
的神山,寻求幸福,她写到“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二.提高题(可选做其中一题): 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作者简介
姓名: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
籍贯: 山东济南
身份: 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作品:《漱玉词》
作者简介
李清照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
➢ 前期题材多为自然风光和思念之情,风格清丽、明快,如《如梦 令》《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弃疾等。 ➢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等

文体知识
婉约派
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内容侧重儿 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 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 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 温庭筠和李煜等。
译文: 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
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读懂诗意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 语:说话。 • 殷勤:情意恳切。
译文: (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灵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
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读懂诗意
板书设计
渔家傲
梦中所见所闻 词人理想抱负
海天相接 天帝问询 辛苦求索 未见光明
渴求自由 追求光明
随堂检测
⑴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并为全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_____天__接___云__涛___连_,晓__雾______星__河___欲__转_。千帆舞
⑵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
这首词描写了诗人的“梦”。
诗歌鉴赏
词人梦中见到什么样的景致?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 释: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 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 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叹息。 谩:徒然,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3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
代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 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 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 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 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 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 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 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6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大意:
天空和海上如云一样的波涛、
清晨的雾气连在一起,银河似乎 在转动一般,无数的帆船飞舞前 进。
好像在梦中我的灵魂回到了
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了天帝说 的话。他关切地问我,打算到什 么地方去?
渔 家 傲(
宋) 李 清 照
1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 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 合内容赏析阅读。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 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2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悲叹地告诉天帝,人生道
路漫长,现在已到暮年。学习诗 词创作,空有让人惊叹的佳句。
我要像大鹏那样乘风飞向万
里高空。风不要停息,把我这蓬 草一样轻快的小舟吹到三座仙山 去,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7
诗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诗 词


析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展现出怎样的艺术 析
风格?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 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
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里”“三山”等。 ?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 路长,隐括屈原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 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 “学诗谩有惊人”: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 不休”。 ? 九万里风鹏正举:《庄子 · 逍遥游》:“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
赏 析
“嗟”指“叹息”,诗人运用“路长”、 “日暮”的典故,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 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 知所措的叹惋。
“谩”,空空、徒然的意思,诗人运用“惊 人”典故,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①慨叹有
才无用、怀才不遇;②表达出对南宋黑暗社会 现实的不满;③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
13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词人在本词中的形象。 ? 全词主要运用了用典寓意的写作手法。如“路
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里”“三山”等。 ? ①从“殷勤问我归何处”即可见作者寄寓着美好 的理想,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理想抱负的词人。 ? ②从“我报路长嗟日暮”可看出词人晚年孤独无 依的痛苦经历,可见她是一个落魄的词人。 ? ③从“学诗谩有惊人句”可看出词人空有才华却 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可看出她是一个空 有抱负却无法实现的无奈词人。 ? ④从“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看出词人豪 放不羁的一面,可看出她是一个乐观的词人。
16
17
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 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词作中对于开阔 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 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8
诗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诗 词


析 “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蕴含怎样的物理 析
缘由。
11
诗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请简要赏析。
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充满浪 漫主义色彩和豪放的风格 。
比喻或用典,词人把自己比成大鹏, ①表示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②也流露 出对南宋黑暗现实的不满③以及对自由 生活、理想人生的向往。
12
小组合作探究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全词主要运用了用典寓意的写作手法。如“路
14
小组合作探究
全词表达了词人那些情感?
全词表达了词人①空有才华却 怀才不遇的愤懑,②对南宋黑暗现 实的不满,对自由自在、理想人生 的向往。
15
小结
这首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
及与天帝的问答,表达自己空有才华 却怀才不遇的愤懑,隐喻对南宋黑暗 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和向往。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 特色,词风豪迈奔放,景象壮阔,气 势磅礴。
知识?
诗句中蕴含了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物理知识,诗人 以船为参照物,觉得 “星河”仿佛在转动。
9
诗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赏 析
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赏 析
起过渡作用。 由上阕写梦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10
诗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诗 词
赏 析
品味句中“嗟”“谩”二字的妙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