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
1.运行气血,濡养身体:经络运行气血于身体各部, 为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 2.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 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从而将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皮肉 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皮部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 障,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了皮部的卫外固表作用, 在经络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外邪是不能侵入人体的。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经络具有传导感应的作用。 针刺中的“得气”是经络传导感应的表现。针刺感应传导 到病变部位,疏通经络,补虚泻实,达到防病、治病的目 的。
七 十二经的相互联系
• 气血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流注次 序是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 传的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 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再从肝径 流向肺经循环无端。
八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 其中阴经与阳经交于四肢末端, 阳经与阳经交于头, 阴经与阴经交于胸。
二 何谓经络? The Channels
三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经络的主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起运行气血的 主导作用
奇经八脉-别道奇行的经脉,对各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 血盛衰的作用 The Eight Extra Channels
经络┫十二经别-经脉的深部分支,沟通脏腑,起加强表里经联系的作用 十五络脉-经脉的外部分支,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孙络浮络一三百六十五络,经络的小支及分布到全身皮肤表面的细 小血管 十二经筋-受经络支配的筋肉 十二皮部-皮肤按经络分布的区域
十 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五络脉又称十五大络,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各分 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大包),故称十五络。十二经 脉的络脉主要是沟通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任脉的络脉沟通 腹部经气,督脉的络脉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沟通侧胸 部之经气。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 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的作用,一是加强了 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使表里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 二是突出了头部经脉的重要性,使阴经也能通过经别到达 头部,扩大了阴经的治疗范围。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 作用是约束骨骼,维系关节正常的屈伸活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皮 部的作用是保卫机体,使其免受外界的伤害。
Leabharlann Baidu
六 十二经的表里关系
• • • • •
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一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一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一足太阳膀胱经 1 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2 阴经与阳经有表里络属关系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 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
部分,中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 经”,记录“九针”。 • • 《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论述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提出了八会 穴,并对五输穴按五行学说作了详细的解释 。 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
四 经络的命名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 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 阳经。 脏为阴,腑为阳;”藏精气而不泻者 “为脏,属阴,”传化物而不藏者“为腑, 属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 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
十二经脉
• 手三阴经一手太阴肺 • 足三阴经一足太阴脾 足厥阴肝 • 手厥阴心包 • • 足少阴肾 • 手少阴心 • 手三阳经一手阳明大肠 • 足三阳经一足阳明胃 足少阳胆 • 手少阳三焦 • 足太阳膀胱 • 手太阳小肠 •
九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 脉。其名称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1.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奇经八脉既 不隶属于脏腑,也无表里配属关系,而与脑、髓、骨、 脉、胆、女子包等奇恒之腑关系密切;其循行方 向,除带脉绕行腰部之外,其余七条经脉都是由 下向上,经脉之间没有互相衔接的流注顺序。八脉 中只有任脉、督脉有本经独立的腧穴,与十二经 脉并称为十四经脉。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一是沟通和加强十 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起着 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气旺盛时,奇 经八脉加以含蓄,当经气不足时,奇经八脉能加 以补充。
。
一 概说 Chinese Acupunture and Moxibustion
针刺疗法起源
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是石器, 称为砭石。如《左传》收录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美疢
不如恶石”。《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
箴。“都是远古人类以砭石治病的佐证。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 用于刺破脓疡,进而作为刺络泻血之用。我国曾在内蒙古多伦县
•
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书,首载阿是穴法和指寸法,
广泛地收入了前代各家的针灸临床经验,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 ,成为历 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
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 业之一,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 人。”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
五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1 左右对称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 2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3 六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4 排列程序基本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居 中,少阴,太阳在后。唯有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 及足背部,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 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 后,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cm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
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 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 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 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
灸法起源 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据《素问· 异法方 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说明灸法的发现同 寒冷环境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原始社会栖息在北方的人 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 患腹部寒痛、胀满等症,非常适于热疗。因而经过长期的 积累经验,发明了灸法和熨热疗法。据考察,先民们钻木 取火或敲击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绒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 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绒烧灼动物骨。很明显,这 种用艾绒点火的方法,为发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条件。
①鑱针。长1.6寸,针头大而针尖锐利,用于浅刺泄热。 ②圆针。长1.6寸,针身粗大,针尖呈卵圆形,用于按摩皮肉。 ③鍉针 。长4寸,针身粗大而尖圆如黍粟,用于按脉候气,治疗脉气虚少者。 ④锋针。长1.6寸,针身为三棱形,针锋三面有口,十分锐利,用于刺络放血。 ⑤铍针。长4寸,宽2.5分,形如剑锋,用于排脓放血,治疗痈肿。针刀。 ⑥圆利针。长1.6寸,圆而且锐,针身中部微粗,用于治疗急性痹证。小针刀。 ⑦毫针。长1.6寸或3.6寸,针身较细,针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样尖锐,用于治寒热痹痛在 经络者,能扶正祛邪。 ⑧长针。长7寸,针身较大,针锋锐利,用于病变位置较深的痹证,又称芒针。 ⑨大针。长4寸,针身粗,针锋微圆,用于关节水肿。 火针。
理论体系形成及发展
宋金元时期 :
针灸家王惟一,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 于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 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 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在元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 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金元名医窦汉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时 取穴,他所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腧 穴 定 位 方 法
———“ 骨 度 折 量 定 位 法
头面部腧穴循行
头面部共有15经脉分布:有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 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督脉, 任脉8条有腧穴分布的经脉和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冲脉,阳维脉, 阴跷脉,阳跷脉7条无腧穴分布的经脉。
理论体系形成及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
• 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 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编撰成 《针灸甲乙经》。全书分为12卷128篇,共收349个腧穴,。 • 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 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妻鲍姑,亦擅长用灸。
针灸经络学
针灸是針刺和艾灸两种疗法的合称。起源于原 始社会和石器时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 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 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经络系统来实现的,生理 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针灸治病 根据这一机理在体表有关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平衡之作用,从而恢复人体脏腑和组织 器官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恢复。
理论体系形成及发展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
• 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竹针发展到了金属针,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它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的循 行、病候和灸法治疗。根据其足臂、阴阳的命名特点,称为“足臂十一脉灸 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 • 内经》的问世,是先秦至西汉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
1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 脉在深层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纵行 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 分支,细小而纵横交错,遍及全身。 2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内外上 下,调整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 《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 虚实,不得不通。”
十二 经络的病理变化
(1)反映证候一内脏病变通过经络 反映到体表 (2)传注病邪一外邪侵袭通过经络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十三 经络的临床作用
• 1 在诊断方面主要用于分经辨证和经络诊 察。 • 2 治疗方面主要用于指导针灸,按摩的选 穴,配穴和其它各科的用药。循经取穴是 针灸治疗疾病最基本的选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