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讲稿--2017年1月高三地理学科研讨会
高中地理课件-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解读
2、聚焦能力要求
(2)从实践性视角,强化对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地理学科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具有 实践性强的特点。高考地理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 问题情境,考生在准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学科主干 内容的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原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考生真懂会用,学以致 用。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 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 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 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019 年高考试题评价 与地理核心素养
丰城九中地理组 吴少英
一、考纲解读
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 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对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和命题改革 的重要性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对2017年乃至 今后几年高考的考查目标、考查要求进行了详 细阐释,具体回答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的问题。
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 1~3 题,根据嘉 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 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问题,重点 考查考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的变化来理解 产业布局的变化,如何从集聚经济和规模 经济角度认识产业集聚的益处,引导考生 关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近年来,党和国 家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转型特点,构建大 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全面】周口市高三备考研讨会地理学科主题发言
周口市高三备考研讨会地理学科主题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首先感谢市里给我们高三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共商高三备考大计。
今天,我谨代表扶沟高中高三地理备课组就我校2019届高考备考复习思路和设想以及我校实施高效课堂的相关情况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一、三轮复习方略我校高三复习仍然采用三轮复习法,即一轮打基础、建体系,进行全面复习,主要目标是基础能力过关;二轮专题复习,科内综合,主要目标是综合能力突破;三轮综合训练,回归教材,主要目标是提高应试能力,查缺补漏。
第一轮复习从进入高三开始到今年年底,;第二轮复习从年后到四月底,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五月底。
并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因为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求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因为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要求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采用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因为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每段复习时间长短各不相同,复习目标也各有侧重。
另外以往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我们都会精心挑选三轮的复习资料作为学生复习用书。
但是在历年的资料使用中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知识或深或浅,试题或旧或难或针对性不强,知识系统性不强或整合不到位等等,总之总有不太合乎学情的地方,给高考备考留下了很多遗憾。
学习的关键应是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反思和认可。
而每本资料往往也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缺,因此我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高三复习学生不使用任何复习资料,而是结合有效课堂,由教师整合手中各种资料,精编试题,以导学案来统领三轮复习。
1、一轮复习(1)方法与策略第一轮复习起着开篇布局、铺石奠基的作用,其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面两阶段的复习,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考生的高考成绩。
同时也是一次对知识的重新学习,所以,对于很多在高一、高二没有学好地理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次大好机会,只要按部就班,认真复习,一样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地理 复习研讨会议材料(5)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课件
25
(3)日影朝向与长短变化
直射点 太阳 光线
?
26
太阳高度日变化
表 现 形 式
>0°时,即为昼 1.太阳高度角 =0°时,刚好是晨昏 <0°时,则为夜
2.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即太阳的东升西落 (1)日运行轨迹(周日视运动) (2)日出、日落方位 (3)日影朝向与长短变化 3.等太阳高度线
27
是学科知识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的知识;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解决与突破的重、难点知识; 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和要求的知识。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 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说出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0X6–(20+3)
备课的前瞻性 计划的可控性 避免先松后紧
5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形式 策略 梳理知识 讲清弄透 目标
一轮
二轮
按章节 系统复习
形成结构 夯实基础
整合迁移 提升能力 查漏补缺 科学应试
6
按专题 重点复习
模拟训练
提炼主干 专题突破 评练结合 有的放矢
三轮
(一)梳理主干,抓住核心
主干知识:
19
昼? 昼长? 极昼?
北半球夏至日 漠河(53°N)昼长16小时56分 北京(40°N)昼长15小时1分 杭州(30°N)昼长14小时7分 广州(23°N)昼长13小时34分
20
太阳高度日变化
表 现 形 式
>0°时,即为昼 (1)太阳高度角 =0°时,刚好是晨昏 <0°时,则为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微专题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鲁教版必修3
目的
可持续发 展的
基础
条件
生态可持续
保护环境
经济可持续
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0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共同性原则
国际合作 人人参与
公代平内性公原平则
代际公平 物种公平 责任公平
可持续 发展
阶段性原则
发展目标责任 不同
持续性原则
保证资源可持 续利用
可持(1续)在发可展持的续内发展涵复合系统中,基础是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协调
1.崇拜自然阶段
时期:采猎文明 生产力水平: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改造能力微弱 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人类适应自然环境
2.改造自然阶段
时期:农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发展 主要环境问题: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关系:环境科学萌芽(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
地理环 境决定
论
人类中 心论
人地伙 伴论
人类具有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
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 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
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人地关系 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 和可持续的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
影响
物质 能量
人类 废弃物 社会
反馈 作用
环境
人类生存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还必须占据一定空间。 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环境又反馈给人类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 系统,将代表下列各组地理事物 的数字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 ②工人、技 术人员 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 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2)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地质历史时期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2)两次全球性的生物灭绝: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1)原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①有利方面: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②不利方面: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2)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知识点 一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情景导入先思考———————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
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过程?三叶虫是何时在地球上灭绝的?提示: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
三叶虫在地球上灭亡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
———————核心要点掌握好———————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图表示: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第一讲考试大纲解读与高考走势河南山东
第Ⅱ卷(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bìxū)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地理(36、37题。46分)政治(38、39题。52分)历史(40、41题。37分)
第三十七页,共47页。
第三十八页,共47页。
赋分:尽可能精准(jīnɡ zhǔn)的参考答案和 评分细则。
全国乙卷的36题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
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jiěshì)冲积平原 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第三十九页,共47页。
不易受洪水 侵袭
一、高考试题命制的三个本位 (běnwèi) 二、高考试题命制的五个环节 三、高考试题命制的七个趋向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一、高考试题命制的三个本位
(běnwè社i)会本位:选拔人才 学生(xué sheng)本位:健 康成长 学科本位:学科发展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二、高考试题命制的五个环节 (huánjié)
14
第十四页,共47页。
关键(guānjiàn)能力
关键能力往往(wǎngwǎng)体现在高考试卷的难题 上,如文综卷的非选择题。
若在难题上拿高分,要把握住两个字“思”、 “广”,与命题专家思路同频。
15
第十五页,共47页。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 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fāngfǎ)处理复杂任务, 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 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命题
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高三地理复习点滴
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高三地理复习点滴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李主任能给我们分校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大家共享我校高三地理复习的点点滴滴。
接到李主任的任务既高兴又觉得责任重大。
我校首届高三,在李主任老师3年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是与李主任省优质名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接下来的发言,不敢妄称是成功的经验,只能是如实的把我校高三的复习点滴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一.重视团队力量,强化教研。
附中分校是2013建立的一所公办学校,今年是首届高考。
我们学校现在地理教师有7人,其中初中3人,高一1人(今年毕业),高二2人,高三1人,几乎是每个年级1人,在本年级教学交流上几乎不可能,那怎样发挥团队的力量呢?1.新学期,制定地理教研组统一的计划。
1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我们教研组7人是一个大家庭,团结在一起,平常没有矛盾分歧,和和睦睦,我们统一制定一个计划一个目标,向着目标奋斗。
(PPT)2.加强集体备课。
我们学校集体备课上学期是周二下午第7节,除了节假日外,几乎每周都在一起交流。
将本周每位老师遇到的问题在集体备课上提出来,尽最大努力现场解决,除此之外,我们在教研集体备课上讨论试题,教学设计,问题设计,作业设计,试题命制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是一次集体备课全部解决而是凸显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甚至长达几周讨论就留。
(PPT)3.相互听课,共同学习。
我们学校有两类课,一类是示范课,一类是新教师汇报课,这个大约是9—10月份完成,这两类课是全校老师都必须参加讲课和听课。
除此之外我们地理组平常还相互听课,相互学习,一个学期教研组长和新进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
同时还利用地理群讨论交流问题。
(PPT)4.利用团队力量命制试题。
我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和高三的月考一般是交换命制试题,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人的命题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命题质量,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交换思路,做到取长补短。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2016· 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 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 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
4.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 A.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 B.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 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 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及新能源的特点。页岩气是一种非 常规天然气,其产生和储存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解答该问题必须 依据题中所给信息,而不能受常规天然气的相关知识影响。从页岩气 埋藏构造示意图中得出,页岩气埋藏深。若其受页岩油的挤压,则其 应位于页岩油之上(油重气轻),A 项错误;若页岩气游离性更强,会 加大开采的难度,B 项错误;图中无断裂构造,C 项错误;图中页岩 气集聚在向斜槽部(底部),有自生自储条件,D 项正确。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我国西北地区离冬季风的 源地近,故风能资源丰富,且土地面积辽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 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故科技水平低,较丹麦的新能源开发处于劣势。 D 正确。 【答案】 D
3.影响该国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 B.水源 C.洋流 D.土壤
)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丹麦由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 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生产。A 正确。 【答案】 A
感悟经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 2008 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 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 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 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2005 2008 2012 年份 1 400 2 220 4 000 GDP(亿元) 38611 48214 48115 三次产业占 GDP 比重 79 72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最新教育文档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首先,我对本节的教材内容作以下的分析。
1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本章总体来说,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升华,为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了基础。
上一节学习了整体性,这是个相对的概念,这节紧接步伐学习差异性,这是个绝对的概念,本节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培养因地制宜、从全局出发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环境观,是连接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的桥梁和纽带!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差异性现象2.通过差异性现象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及其原因3.认识世界上重要的自然带名称及分布4.了解地域规律的作用,应采取因地置宜的原则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系列景观图从现象入手,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会读图分析,从现象中总结其地域变化的规律和产生的原因3.读自然带分布图,了解分布状况和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探究合作活动,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和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变化规律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
其中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也是个难点,以及如何将这个规律运用到实际的领域中,这个就是比较抽象的问题,尤其是规律,如何把抽象的东西简单化形象化,是需要重点花心思去完成的。
4)教材的处理新课程中设计了大量课堂活动,利用课堂活动和大量图片来归纳规律,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2说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也是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规律用图形使其简单化,并且设计了一个“森林之旅”的课堂活动,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探究学习的过程,将全班分成四组合作探究,主动的去学习,开心的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从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ppt课件
ppt课件
6
农业区位因素复习目标
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 形成条件。
高考考点: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复习目标 1.能够运用实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农业区位因素对某 一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和作用。 2.能够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世界某国家、某地区农业生产或农业 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进行评价。 3.能够从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某国家、某地区农业发展 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其解决措施。
(9)工业区位因素与主要工业区专题
(10)资源能源专题
(11)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
(12)旅游地理
(13)环境保护
(14)社会热点专题
ppt课件
18
三、以专题为框架,落实考核要求
1.架构必备知识——专题内的知识建构 2.发展核心素养——感悟高考经典,彰显创新实践 3.形成核心价值观——联系实际与热点,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 4.提升关键能力——强化模拟练习,培养关键能力
(1)常见地图专题——等值线图、坐标图、分布图、 景观图、关联图等 (2)地球运动专题 (3)地质地貌专题 (4)天气气候专题 (5)洋流、河湖、湿地专题 (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
ppt课件
17
思路二:根据高频考点设置专题
(7)人口增长与迁移及城市专题
(8)农业区位因素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专题
地形专题中关于高原,可就青藏高 原和巴西高原,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 墨西哥高原和德干高原等进行比较整合 知识。
ppt课件
23
2017高考研讨会地理材料
研究高考,应变高考一、全国Ⅰ卷整体分析1.省份分布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英语及综合)试卷结构试题内容必修Ⅰ、Ⅱ、Ⅲ,选修(旅游、灾害、环保)3选1 题型分布11+2+1分值分布44+46+102017年高考变化,选修(旅游、环保)2选1,其它没有变化,对我们备考没有太大影响2.2014-2016年全国1卷考点分布高考考点稳中求变,等值线、大气、区域特征的分析判断,工农业区位评价,自然环境特征,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而地球运动高难度分析计算和精准空间定位这持续弱化。
二、高考备考方向1.备考要针对主干知识、重难点知识,稳扎稳打,展开精细化排查与通关,备考要注重有所侧重,不必让学生陷入深度难题中水深火热,也不必区域地理中背图背到晕头转向,关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度理解。
2.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提高,能力要求的类型逐渐扩大。
审题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地理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3.关注高频行为动词指出——列出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理由即可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进行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2016年:说明——4次,分析——2次,描述——1次,指出——1次,列出——1次,提出——1次。
4.“图”是地理学科最根本的语言❖ 1.区域图居多,反馈出地理试题考察以区域为背景❖ 2.景观图有所涉猎,与新材料热点内容相关❖ 3.示意图辅助,考察学生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4.图表图常见,考察自然地理原理,人文地理时间变化,计算形式常见。
2015届高三地理教师培训课件:浅议区域地理复习的教学建议与策略(共144张)
三江平原 (北方地 区)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 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 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 “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俄罗斯西 伯利亚地 区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 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 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一)命题规律 (5)描述与阐析地理过程,解决地理事 物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的问题, 考查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 单预测能力。
(6)根据区域内资源的配置、地域组合 和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条件,提出区域经 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等。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二)典型考题举例
命题情境:以浙江省的综合地图 为载体,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为命题 情境。
问题设计: 第(1)题考查对地理位置的描 述能力。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从经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方面进行描述。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二)典型考题举例
问题设计: 第(2)题考查应用区位理论,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对其自然区 位条件的分析。 第(3)题考查社会经济因素对 都市农业园区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 动力、土地价格等。根据都市农业是 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重 要信息进行作答。
32
安徽卷 35题。
京津冀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
与2017届高三文科生交流高考文综、地理答题技巧的发言稿(凤庆一中石凤海)
与2017届高三文科生交流高考文综、地理答题技巧的发言稿尊敬的各位上晚自习的老师和同学:大家晚上好!应年级的安排,今晚借晚自习时间,让我来与大家交流和分享一点关于文综答题、地理答题技巧方面的经验。
当然,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交流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所有内容都符合你的情况,对你没用的内容,你可以选择性地过滤掉,若出现口误或说得不妥的地方,还望各位同学能够多多体谅。
今晚我要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高考文综答题的建议;第二、关于高考地理答题的建议;第三、关于《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的使用建议。
下面,需要大家准备好一份使用过的文综答题卡和《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这本资料,等会要用到。
一、关于高考文综答题的建议高考文综的有效时间只有150分钟,争取时间的最大利用价值,是取得高分的基础条件。
这就需要把整份试卷当作一个整体来作宏观的考虑,审定重点,把握难点,科学而合理地安排其中的一分一秒。
文综共有300分,是高考最大的科目。
地理、政治、历史三个子科目各占100分,并且按顺序出题。
选择题中1-11题为地理,12-23题为政治,24-35题为历史;非选择题必考题中,36、37题为地理题,38、39题为政治题,40、41题为历史题;非选择题选考题中,42、43为地理题,44、45、46为历史题。
一般来讲,高考文综政史地三科总是有一科要显得难一点,这可能是由于你的学科能力,或者是高考文综平衡难度的要求,这很正常,相信大家在平时模拟考试中就深有体会。
文综不像理综,得分差距不大,特别在非选择题中。
文综成绩主要是中间大,两头小,高分和低分的都较少——相对于理综而言。
当然,文综成绩200分应该说是一个门槛分数,超过200分较为理想,230以上就是很好的成绩了,要突破240、250分很难。
(一)选择题做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特别是关键词,一般要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某一选择题上花太多的时间。
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做上记号,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检查有记号的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
蓄力-给力-发力——2014年地理考前对话
立意驱动 智慧备考——以人文地理为例谈考前能力提升与训练主讲人:邵 英 (728地理工作室)地理特级教师, 全国首届地理基础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特邀地理新课程培训团专家,全国地理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优秀作者。
现为河北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地理教育硕士生导师;河北省唐山市地理教研员,728地理工作室负责人。
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共同关注的事情,如何将地理复习备考做得更好。
保持清醒,必须沉着。
我们清楚地知道,还缺什么,该干什么。
临考阶段的地理复习备考更要注重“蓄力——给力——发力”。
地理学科潜能的积累应包括:①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看图、记图、画简图、查阅地图;②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判断、逻辑推理等方法;③牢固的空间概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地理现象的空间发展变化,以及进行空间思考、空间想象的培养,区域差异的分析比较等; ④严谨的时间观念——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演变的不同阶段等;⑤敏锐的信息意识——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关注人类生存、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⑥清晰的表达能力——试卷的文字表达要做到文字准确。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丰富学科术语,学习语言艺术,做到遣词用句、谋篇布局,都能符合学科特点,进一步可向生动形象方面去努力。
面对高考在求稳、求真、求新,备考应对应求实、求善、求活。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地理命题已经由知识型测量转化到能力型测量,更加注重考查继续学习的潜能,突出以学科知识及现实案例为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结构,体现学科价值与地理思维特点。
“出活题,考能力”到“能力立意”,反映了由经验型命题向科研型命题的发展变化,地理命题实践日趋科学、规范、完善。
谈到试题立意,笔者认为能力立意与知识立意区别在于测评目标的结构上。
见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强调在命题理念上要体现从学习能力测试评价学生;在试卷框架结构上要突出全面的能力因素、多元化的能力层次结构和合理的难度分布;在命题构思上坚持用地理基本方法解决地理问题,强调思维能力点的设计,淡化烦琐的过于抽象的狭义内容;在试卷设计上要突出创新题型,开发、拓展已有题型的功能,发挥各种题型的组合功能。
高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
高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
邵云
【期刊名称】《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5)001
【摘要】地理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课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群,其主要分支有
地球物理学、地质科学、地貌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水文地理学、地球环境生态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等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正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都与地理相关联。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要解决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邵云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农一师中学,新疆,阿克苏,8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0
【相关文献】
1.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 [J], 魏建华
2.让你的高中生活靓起来——农村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J], 肖晓玲
3.高中生地理学科能力内涵初探及其培养策略 [J], 王路[1]
4.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社团建设初探 [J], 曹文莉
5.信息技术助力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J], 华国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共享地理追“问”中的思辨美——感悟邵英老师的地理之“问”
共享地理追“问”中的思辨美——感悟邵英老师的地理之
“问”
岳志杰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材教学》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地理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在内容上给学生以教益与启发,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经典的地理试题,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思维与学科价值。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岳志杰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二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4
【相关文献】
1.“问”之道——对地理教学与测评中“问”的思考 [J], 邵英
2.从"精彩问"到"有效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优化 [J], 陈继顺
3.学习地理的“三学”与“三问”——试析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确立[J], 郑成银
4.“问”在存疑处,“道”取获益中——对地理教学与测评中“问”的思考 [J], 邵
英;;
5.从“精彩问”到“有效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优化 [J], 陈继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劳动素养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考查探析——以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为例
Analysis of Labor Literacy Based on the Geography Subject in Gaokao:Taking the Geography
Examination of Gaokao as an Example 作者: 邵英[1];史文印[2]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河北唐山063000;[2]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河北遵化0642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考试
页码: 21-2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1期
主题词: 劳动教育评价;高考地理;考试内容改革;地理教育;教育评价改革
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继发布,地理教育目标将会有所调整与完善,地理教学和高考地理试题也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劳动教育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显得愈加重要,从近年高考试题导向来看,学科素养与劳动素养融合日趋明显。
这既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的基本尊重,也是对劳动教育的特别关注,更是对地理教学与考试内容改革和创新的有益尝试。
高考情境类作文题型写作教学策略
高考情境类作文题型写作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3-02-01T07:35:28.2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8期作者:吴新祥[导读] 近年来,情境类作文成了高考作文热点题型。
在高考核心素养要求下,吴新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五中学摘要:近年来,情境类作文成了高考作文热点题型。
在高考核心素养要求下,考生须具备对情境的感知能力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情境类作文要么在材料中提供情境,要么在要求中设置情境,考生须将自己对情境的体会与认识融入笔下。
笔者就从高考情境类作文题型写作的命题方向以及思路,提出.高考情境类作文题型的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考;情境类;作文;题型;写作前言: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从具体情境出发,而不是在情境上漫无目的进行引申,以致有跑题之嫌。
这是此类作文的关键。
面对情境类作文题,考生首先要认真审题,思考如何将情境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叙事或者论述的过程中,如何就自己的实际生活案例进行举一反三,如此才能够反映出情境类作文的特别之处,当然学生也能够强化自己对于情境的认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够下笔如有神。
一、基于核心素养,挖掘情境写作价值纵观高考作文命题情况,一线教师早就开始行动,且作文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结合某些学校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大部分的学校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出一些简单而真实的情境,在这些情境的体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亲自参与的真实感,作为情境体验者的学生,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以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题为例:题目要求考生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显然,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演讲是很常见的活动,题目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高考的”引导教学“的导向功能上看,这种题型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挖掘情境的写作价值。
如:结合作文题目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与表达,并且在论述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于情境的认识与理解,逐渐形成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顶层设计智慧引领备考——对地理学科复习备考的思考与建议高中新课程实施与新课程课标卷高考已有多年。
每位教师在经历多年新课程与新高考后,都会有所总结、有所反思。
尤其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更应该提高对考试考题的认识高度,因为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高三复习备考行为,进而,影响高三复习备考的质量。
做为高三地理教师,我们不要仅仅满足在能担任上,更大的责任是能够胜任。
而胜任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并赴之于有Array效的行为中。
做到领的“准”,导的“正”,使学生的思维有延展,能力有提升。
以下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全国课标卷高考地理试题在考什么?●为什么这样考?还会怎样考?●这届学生的基础如何?与高考能力要求相差有多大?●指导教师怎样做更有价值?更有效?这些问题是当前做为高三指导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就这些问题,通过三方面与各位教师汇报交流与研讨。
(一)搞好初评,摸清底数进入高三很多地方和学校联合会统一安排摸底考试。
“摸底”顾名思义,就是要摸清这届学生的底数。
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
从而为第一阶段的复习备考的起点、难度、进度等定位安排提供参考与依据,也便于宏观对各校考生、考试情况有所掌握,并实施有效调控与管理。
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的设计,依据考纲,紧扣课标,联系实际,并考虑现阶段学生的水平。
主要考查一般性的地理能力,即主要为获取信息、读图定位,运用信息、分析推理,思考现实、明辨事理。
并注重图文结合、动静结合、时空结合、中外结合。
难度不要太大,体现地理选材的鲜活和接地气特点。
尽可能做到“见题、见卷、见思想;正人、正气、正能量”。
(二)研读试题,明晰测向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文综卷(Ⅰ)(Ⅱ)两套试卷地理试题考核内容(见下表)。
【题例】(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文综卷Ⅰ地理综合题,是一道创新性题目,也是一道难题。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图8(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8分)(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8分)答案及评分:(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5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4分)(3)冬季。
(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3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3分)解析及评价:(1)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夏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易融化。
(2)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
甲地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说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
(3)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
夏季高原面气温较高,冷凝段温度高于蒸发段,蒸发段物质气化。
依图可知热棒倾斜设置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
另外,也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
37题,以图文结合、图图组合的形式呈现信息。
选取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青藏铁路为背景材料,以攻克在冻土层上施工这一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领会“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工程创新思路,认识和理解“热棒”新技术工作原理,重新整合已经学习过的区域自然地理知识和热量原理,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并解决源于现实的工程问题,以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
其问题“串”蕴含着思维“链”,回应问题是一个“知地识象析因究理”的过程。
此题既有基础性,又有综合性与延展性。
不过题目的阅读量与难度偏大。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地理命题已经由知识型测量转化到能力型测量,更加注重考查继续学习的潜能,突出以学科知识及现实案例为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结构,体现学科价值与地理思维特点。
“出活题,考能力”到“能力立意”,反映了由经验型命题向科研型命题的发展变化,地理命题实践日趋科学、规范、完善。
谈到试题立意,我认为能力立意与知识立意区别在于测评目标的结构上。
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强调在命题理念上要体现从学习能力测试评价学生;在试卷框架结构上要突出全面的能力因素、多元化的能力层次结构和合理的难度分布;在命题构思上坚持用地理基本方法解决地理问题,强调思维能力点的设计,淡化烦琐的过于抽象的狭义内容;在试卷设计上要突出创新题型,开发、拓展已有题型的功能,发挥各种题型的组合功能。
年年考,年年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选取基于不同区域的有关地理的材料是鲜活的、是联系实际的,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呈现题目的信息有文字的、数字的和图像的;在选择题与综合题中的题目数量、设问角度及难度各异。
年年考,年年有相同,相同之处在于:试题命制是以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为依据的,考核目标为不超出课标要求的各项地理学习能力;阅读与理解各种信息材料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解答问题的有力支撑;所占考核内容的比例与分值基本稳定。
2016年的地理试题,仍然要涉及自然与人文地理及区域发展的基本知识,研讨城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讨论人类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探讨区域产业联系和区域经济问题。
还会采取典型分析的表述方式,对重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在试题设计上坚持以鲜活的图文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
侧重评价考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重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景观,懂得尊重各具内涵的多元文化,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
(三)合理安排,智慧备考高三学生复习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能够有效回应高考试题的设问问题,然而,高质量的应答高考试题,需要有强有力的知识基础支撑、还要有灵活的思维方法及良好地表达习惯支持。
即需要形成较高的地理学习能力与地理素养。
鉴于此,对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有效复习,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如图所示)。
高三地理学科复习进程与基本目标第一阶段:按合格高中毕业生的标准,明确考试大纲提出的知识范围,结合教材熟知核心概念、完善与建构地理知识体系,能够融会贯通;第二阶段:按考试大纲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加强知识联系与运用,掌握实际案例的分析方法,完善综合能力结构,能够触类旁通。
随着备考复习的推进和地理基础的逐步增强,每位考生对人文地理的复习不再是知识的重复再现,而应是知识的重组再认与灵活运用。
其目标确定要以能力与思维活化为主导,多考虑考试大纲要求与考生自身实际需求的整合,使其对地理的复习成为温故知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有效提升能力的过程。
高三的地理教师认识力与专业水平不低,但仍需保持清醒,仍需沉着。
要清楚地知道,我们还缺什么,我们该干什么。
我们的指导方向要与高考测评方向保持一致,使考生沿着正确的复习备考路线而行。
用高度的责任心与教学智慧,改进与走出“方向不明,干劲大;思路不清,点子多;费时耗力,效果差。
”的复习“怪圈”。
坚决避免考前由于高强度大密度的题海训练所带来考生状态不佳,思路不清的停滞及负增长(见图中曲线Ⅲ)现象。
用我们的在岗在行在状态,影响与调整考生的状态(心态)。
地理课程改革告诉我们,由偏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强调学习方法。
而事实上,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支撑。
课程标准卷的地理试题设计,则有目的地考查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包括空间定位的方法:对现实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进行抽象、推理、假设的方法;区域比较的方法;案例分析及论证的方法等。
由此更突出了对地理学习能力的考查。
面对高考在求稳、求真、求新,备考应对应求实、求善、求活。
鉴于此,为了2016年高考应答中能够良好地“获取题目信息—-进入问题情境—-应用知识分析、描述、阐释或论证(表达)问题。
”,从现在起就要在完善每个地理模块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学会到会学,关键是会想;由被动复习到主动复习,关键是建立兴趣复习。
强调提高对新课程高考的认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复习备考内容与高考考核内容的错位。
难怪有些学校的学生抱怨:“讲的,不是练的;练的,不是考的;考的总是新的,考新的,得分总是低的。
”,可见,我们的复习课的立意有问题,复习过程的地理学习与认知的方法体验不够,认识问题与解答问题的思维品质不高,没有转化与形成考生的自身能力。
备考理念落后“可怕”,复习过程粗放“可悲”,知道有问题不改“可怜”。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三的复习备考,还是在教书育人,“以德树人、能力为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