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教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备课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3.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技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二、教学内容1.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2.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3.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2.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实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技术现象,引起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2. 学习技术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技术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技术的特点和性质:技术是人类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的经验和知识,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可控制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3. 探究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25分钟)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支持,让学生了解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技术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实施工程设计以及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强调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4. 学习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3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操作和结果评价等步骤,并从实例中分析科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技术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的关系。
鼓励学生对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方法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技术的定义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理解了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科学方法在技术问题中的应用,为以后的技术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学生对技术的性质理解不准确,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训练。
高中通用技术上学期第1周教学设计(1.1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人教版高中全册通用技术教案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技术的性质;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自主学习教材7-9页,理解技术的性质。
小组讨论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自主学习技术的性质
科学: 认识世界
“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 改造世界
“怎么做〞“做什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做评价,对学生不能理解的性质做讲解,强调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教学设计意图
环节1
技术的定义
介绍、引导
听讲
引入
环节2
什么是科学
展示
观看总结
引导
环节3
什么是技术
播放视频
观看总结
引导
环节4
技术的影响
讲解
听讲回答
总结
环节4
课堂总结
引导
总结
总结
四、教学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1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科 目
拓展学生的视野,再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评价学生的总结,引导学生再次总结本节的知识。
小组讨论,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先进的技术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从一知半解、不感兴趣到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故本课以自主探究环节教学为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用技术
年 级
高二
适用班级
全体
略
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三、教学过程预设
新课导入
看见“技术〞一词你想到了些什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教案设计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技术到设计的过度知识,在全书中属于基础理论部分。
教学重点: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教学难点:革新与发明的关系;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技术,对技术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⑵理解技术的发展核心是需要发明和革新。
⑶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⑷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⑸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掌握技术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愿望。
(四)教学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从思想上有渴望了解技术、认识技术、掌握技术和创新技术的迫切需求。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的性质1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技术的性质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课本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技术的性质章节: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技术的性质课时:第1课时作者:应良志(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
(2)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不同。
(3)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举例分析,理解内化技术的目的性具体表现。
(2) 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 通过讨论分析身边的常用物品感受技术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交流、讨论,养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
(2)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三、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技术的性质”的第1课时。
这节内容主要有三个知识点:一是技术的目的性,能分析所例举技术的根本出发点,即发明该技术的初衷;二是技术的创新性,体会技术创新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技术创新包括革新和发明;三是技术的综合性,理解技术往往需要综合多种学科的知识,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在第一节2个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是比较粗浅的,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技术的几个性质,对技术作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去了解我们所处的技术世界。
本节的教学重点将放在技术的创新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创新的技术与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设计理念技术的性质从知识掌握的难易程度上来说,属于中等偏易的程度。
粤教版《通用技术1》技术与设计1全册教案
粤教版通用技术 1 必修 1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 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 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2 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难点 1 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 容 2 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 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 1 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 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 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 1》2 学分 《技术与设计 2》2 学分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 2 学分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
1 知识目标
1 知道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3 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1 能够观察了解产品的所应用到的技术
2 增强法制观念能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源自维护技术的正常发展学习重点
1 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与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这一
量世界第一不用这种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没有日本钢铁的支持中国的汽
车厂家就没法生存建筑用 H 钢的对华出口价比日本国内高 20 但中方却不得不买
因为没有这种钢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
小结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
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三怎样学习《通用技术》
1 了解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高一通用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技术的性质课件
一、说教材
• 《技术的性质》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第1 单元《走进技术世界》中的第2节,本节是 本章的重点; • 本节的作用是加深学生对技术内涵的了解。 • 本章实践性不强,侧重理论上的理解 , 讲课时要选取切近生活实际的案例。
二、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 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问 题教学法、小组研讨法、探究法、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和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目的性: 1、引入:由旧知引入:提问:上节课我们 讲的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回答:技术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 需求,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
2、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 ①耳聋的人需要能将声音放大的 助听工具------发明助听器(提问 式) 满足听到的要求后,人们希望助 听器更便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人们进一步改进助听器使其体积 不断减小------革新助听器(图片 展示、提问式) ②这里为下面讲技术的创新性中 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 发明打一个伏笔。(活用案例, 显示通用技术的特点)。
三、技术的综合性:
1、引入:让学生先完成课本P14的“马上行 动。从而让学生得出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 合运用多种知识,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这一知识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①本知识点是本节课难点。 ②可以通过列表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 与技术的区别。 列表
区别Leabharlann 科学技术概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 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 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 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的性质1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技术的性质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课本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技术的性质章节: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技术的性质课时:第1课时作者:应良志(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
(2)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不同。
(3)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举例分析,理解内化技术的目的性具体表现。
(2) 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 通过讨论分析身边的常用物品感受技术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交流、讨论,养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
(2)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三、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技术的性质”的第1课时。
这节内容主要有三个知识点:一是技术的目的性,能分析所例举技术的根本出发点,即发明该技术的初衷;二是技术的创新性,体会技术创新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技术创新包括革新和发明;三是技术的综合性,理解技术往往需要综合多种学科的知识,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在第一节2个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是比较粗浅的,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技术的几个性质,对技术作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去了解我们所处的技术世界。
本节的教学重点将放在技术的创新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创新的技术与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设计理念技术的性质从知识掌握的难易程度上来说,属于中等偏易的程度。
高一通用技术 技术的性质教案
课题二、技术的性质(第一课时)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思想方法与人文因素教育。
)使学生理解技术是人类有目的的“以人为本”的活动成果。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技术是人类有目的的“以人为本”的活动成果。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2、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技术的发展要靠创新,没有创新的技术就没有生命力。
通过技术发明和革新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兴趣,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技术的性质”是“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后所要学习的,旨在告诉学生“技术是什么?”,“技术怎样?”。
在这一课时里同学们要把握技术的3个性质,即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教学难点是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对技术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似懂非懂,因此本课时要增加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对身边技术产品的认识,加深对技术的理解。
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是学生步入技术世界的关键门槛,教师要把好这一关,当好学生走入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以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以实际技术产品为教学案例,通过直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引入以学生生活贴近的最新技术产品实物,让学生从实物寻找技术的性质所在,激发师生互动,把教学活动推上高潮。
教学用具电脑课外作业P018. 2. 查阅有关空间技术的资料, 分析它怎样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性质。
(两面性和专利性下个课时学习,同学们可以先演预习一下)课后随笔这一课时讲前三个性质: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
在讲技术的目的性进行“助听器”案例分析时,学生对“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1.1.3技术的性质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走进技术(第二课时)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学生比较熟识的技术产物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体验技术创新的艰辛和曲折,感受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重点:对技术性质的理解难点: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小组合作一、创设情境:问题:在生活中有一样东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出门在外需要它,无聊的时候需要它,与别人沟通时也需要它,它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对,是。
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了。
到现在为止的发展已经3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作为一项技术它又有哪些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讲授新课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发展30年历史的视频,同时思考以下问题:的发明⑴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方便与人联系)⑵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随时随地都能与人沟通)⑶满足了什么具体要求?(便于携带,与人联系时不受时间、地点等其它因素的限制)由此能否归纳出技术的一个性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技术的性质:①目的性提问:你还知道那些例子是人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LED雨伞过渡: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技术的创新。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所以技术的第二特性就是创新性。
创新性的两层含义――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例如:悬浮灯泡、智能指环自行车的发展史问题:试举一些发明和革新推动技术发展的例子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显示器复印机)活动:A4纸张的承重(一张A4的纸能承受多重的重量呢?)要求:(1)材料:一张A4白纸,一支胶棒;创作时间十分钟。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巨大作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技术的性质之一)(2)了解技术的发展史(3) 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性质之一)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知识点: 1。
技术的目的性; 2。
技术的两面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
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3。
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1。
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2。
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系统的介绍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以及怎样学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程,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通用技术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技术的世界。
(展示各种技术的图片)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发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可以这样说,生活离不开技术。
那么人类的技术活动源自于什么呢?(二)新课教学一、技术源于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归纳出技术的第一个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师)没错,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
而且从课本的叙述中我们可知,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在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巨大作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技术的性质之一)(2)了解技术的发展史(3) 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性质之一)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知识点: 1。
技术的目的性; 2。
技术的两面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
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3。
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1。
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2。
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系统的介绍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以及怎样学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程,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通用技术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技术的世界。
(展示各种技术的图片)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发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可以这样说,生活离不开技术。
那么人类的技术活动源自于什么呢?(二)新课教学一、技术源于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归纳出技术的第一个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师)没错,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
而且从课本的叙述中我们可知,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在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要。
所以技术的性质之一就是技术具有目的性。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技术是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其目的性是如何体现的。
(1)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皮兽肉外,还有什么用途?答: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筑技术可以使人们免受风雨、野兽的侵袭;车船制造技术可以使人们很方便的到达想去的地方,不必那么辛苦;引导学生回答:技术满足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需要。
(2)讲解助听器的原理任何助听器都包括6个基本结构。
.话筒(传声器或麦克风)接收声音并把它转化为电波形式,即把声能转化为电能。
.放大器放大电信号(晶体管放大线路).耳机(受话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即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耳模(耳塞)置入外耳道。
.音量控制开关.电源供放大器用的干电池。
提问:a. 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b.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c. 满足了什么具体的需求?(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补充案例】水龙头。
讨论下面四个问题a.水龙头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目的是控制用水)b.水龙头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能开、能关。
控制水的流量)c.水龙头满足了人们什么要求?(方便、节约用水)d.市场上常见的控制水量的水龙头有哪些?(引导学生回答:拔位水龙头、定量冲洗水龙头、脚踩水龙头)助听器、水龙头的发明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中。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过渡: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科学的发展。
那么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谈到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名词时,同学们一定会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水平”等等句子。
是的,人们讲到科学常常要说到技术,谈到技术又几乎必提到科学,或者把它们简称为科技。
其实,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科学是认识活动,它可以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技术是发明活动,它可以增强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其次,科学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技术则是“怎么做”“做什么”的知识。
再次,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提出理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其目的是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发明或开发出新的方法、手段、措施或途径,其目的是控制、改造自然。
从历史上看,技术先于科学产生,古代技术主要来自生产实践。
如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术革命就是依靠技术的力量。
而到了现代,科学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即科学在先,技术在后。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②科学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科学的进步3、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尤其是现代技术,往往就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二、技术的发展历史让我们了解一下在技术发展的长河中,从刀耕火种、穴居狩猎等原始技术开始,我们的祖先给我们所留下的无数宝贵的技术发明。
(展示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电气和信息时代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思考。
)(通过古老的中华文明成果展示,让学生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技术的影响早在远古时代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带利刃的石块切割兽肉,用兽骨制成骨针;14000年前,人类学会了栽种粮食、驯养动物、制作陶器,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发明了蒸气机等,当代人类为探索宇宙奥秘而发明航天飞机等技术。
技术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人类生活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课本P7-9中分别举了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空间技术和杂交水稻技术的例子,分析了技术对个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认真阅读这三个例子。
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和阅读课本的例子,大家是否体会到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
技术对我们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但是如果人类把技术的实用性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盲目追求功利性,这就违背了技术的本义,走向它的反面。
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使用不当,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下面请大家看看这个Flash动画“一节电池的作用”。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技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和物品,他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如电池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是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105L水。
技术的性质之二――技术具有两面性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活动】请你列举几项常见的技术,并分析其正反两面性。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
一组提出一项技术,并说出它的正面,另一组说出它的反面,两组间可进行反驳。
)预案:农药、炸药、电、网络技术、克隆技术、B超技术。
总结:怎样看待技术的两面性?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 , 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
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但是,如果实用性被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 甚至于不考虑技术对环境、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盲目地追求功利性, 这就违背了技术的本义, 走向了它的反面。
所以我们应该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
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
相信人类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发明和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经历技术的发展的历程,体验技术创新的技术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保护。
二、教学知识点: 1。
发明与革新――创新性; 2。
知识产权――专利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和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难点:发明与革新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成果,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其实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即发明;另一种是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即革新。
两种创新的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已经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技术具有创新性,技术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发明、革新,才能使技术有较大的飞跃,乃至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下面我们以课本中“洗衣机技术的进步”来体会“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在案例中,大家要注意体会在一项技术的发展中,有着什么样的规律。
【案例】洗衣机的历史从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项难于逃避的家务劳动,而在洗衣机出现以前,对于许多人而言,它并不像田园诗描绘的那样充满乐趣,手搓、棒击、冲刷、甩打……这些不断重复的简单的体力劳动,留给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劳累。
1874年,“手洗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发明了木制手摇洗衣机。
发明者是美国人比尔·布莱克斯。
布莱克斯的洗衣机构造极为简单,是在木筒里装上6块叶片,用手柄和齿轮传动,使衣服在筒内翻转,从而达到“净衣”的目的。
这套装置的问世,让那些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启发,洗衣机的改进过程开始大大加快。
1880年,美国又出现了蒸气洗衣机,蒸气动力开始取代人力。
之后,水力洗衣机、内燃机洗衣机也相继出现。
到1911年,美国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电动洗衣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
电动洗衣机几经完善,在1922年迎来一种崭新的洗衣方式“搅拌式”。
搅拌式洗衣机由美国玛依塔格公司研制成功。
这种洗衣机是在筒中心装上一个立轴,在立轴下端装有搅拌翼,电动机带动立轴,进行周期性的正反摆动,使衣物和水流不断翻滚,相互摩擦,以此涤荡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