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6章 油层对比
性特征较突出。在三级构造的局部范围具有稳定
性,稳定程度在50%一90%。在已确定油层组界
线的基础上,配合沉积旋回特征划分砂岩组和单
油层。岩性一般为钙质粉砂岩与灰绿色、深灰色
20泥20/7/岩27 组合。
11
在钻井剖面中,抓住标准层的电性特征是认准标准层的关键。 标准层的电性特征一般有两种表现方式:
2020/7/27
8
第 一 油 层 组
第 二 油 层 组
①号标准层为灰黑色泥岩和介形虫泥岩,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准层。 ②号标准层为灰黑色泥岩层,层位稳定。 ③号20标20/准7/27层为20-30cm深灰色介形虫泥岩层,在三级构造内普遍存9在。
常见的标准层有两种情况:
(1)稳定沉积层。多形成于盆地均匀下沉、水域 最广的较深水相的沉积。特征:分布面积大,岩性、 厚度稳定,在时间上也是等时沉积。如陆相湖泊沉积 中的黑色页岩。
(2)大套同类岩性的地层中某些特殊岩性的夹层。
如陆相碎屑岩剖如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
各有一煤层,厚度不大,但分布稳定,电测曲线上特
征非常明显,易于识别,是本区非常好的对比标准
层)、石灰岩、油页岩、凝灰岩(火山喷发出的火山
灰分布很广,具同时性)等。
6、中子(CNL)
7
第二节 碎屑岩油层对比的方法
一、油层对比依据
主要包括标准层、沉积旋回。
1、标准层
标准层:是指油层剖面上岩性稳定、厚度不 大、特征明显(颜色、岩性、化石、特殊矿物、电 性等)、分布面积较广的岩层。
取得标准层应距目的层较近,实际工作中把标准层
当作等时面。标准层易识别、易对比,把标准层卡住后, 依靠标准层的控制,标准层上下的油层也就可以对比清 楚。
2-1地层划分与对比
最大厚度1255m。
冲击扇
灰绿、灰紫色安山岩、安山质熔角砾
集块岩,夹紫红色泥岩、砂岩薄层。 最大厚度500m。
紫红色泥岩,黑色页岩、砂岩、粉砂岩,
浅水湖泊 河流体系
底部为凝灰质砂砾岩。最大厚度500m。 冲击扇
第 二 裂 陷 阶 段
第一裂 陷阶段
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盆地基底
滦平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阶段演化图
• 等时面还可以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确定。反 射界面具有等时性,同一反射界面的反射 波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沿横向对比追踪 出同一反射界面的反射,就是实现了等时 面的对比
2、沉积旋回的确定
沉积旋回是指在地层剖面上,相似的岩性在纵 向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现象。
规律地重复指标:岩石的颜色、岩性、结构、构 造等
发生、发展到结束全过程的沉积。
CⅧ
CⅨ
3、三级旋回是形成油层组的基础。 CⅩ 园 部 CⅪ
CⅫ
CⅩⅢ
下
组 部 CⅩⅣ
沉积特征
层 序 样 式
沉
沉积组合
积 体
系
构 造 活 动
湖 平面 高频变化曲线 上升 下降
进总 积体 型
扇三角 洲平原
粗陡 粒坡 型
抬强 升烈
扇三角洲平原
扇三角洲
进端前缘
总 体 进 积 远端前缘 型
嫩江组五段(Kln5):本段 上部为泥岩,中、下部为 砂泥岩互层,在大庆油田 上出露不完整。其底界定 在泥岩低电阻值处。
• 地层对比首先是标准层的对比。在剖面上 标准(志)层越多,分布越普遍,对比就越 容易进行。有的标准(志)层分布范围小, 岩性或电性不太稳定时,可以选作辅助标 准层,或作为小范围标准层。
手段:利用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和旋回 性等特征进行岩性分层,进而作井间地层的对比。
精细油层划分与对比技术
一、精细油层划分与对比技术 1.油层划分对比主要目的 2.油层划分原那么 3.精细油层对比技术 4.精细地层对比方法和流程 二、砂岩储层堆积相研讨 1.研讨堆积相的主要目的 2.堆积体系的根本概念 3.堆积相常规研讨方法 三、堆积微相研讨
一、精细油层划分与对比技术
1.油层划分对比主要目的
标标志志层 层的越作多用,越—c典—.小型起,着层分对布层规越位稳归模定属,的要对控比制顺精造应度用也。单就越层可靠厚,因度此精分心布选定概标志率层是,对比目任务的的重有要两内容个之一:。 一是使 ①在确砂定 层小规电范性层井规:范内参未照制所区定含域之地前砂层可分有层层两数种数据做并法最经弥三补少维:,地震二资料是初步减检验少,找对出厚地层层延续砂、完岩好的的井作劈为规分范。井。坚持小层
但应留意到有些动态分析资料的不确定性,因此需反复 ②钻井分层与地震解释相结合
根底预备:在众多单层中要坚持等时关系,实现全区的一致闭合,最根本的方法是编制小层砂体分布典型剖面图。 以规范井为出发井,采用邻井对比,井点幅射,逐渐蔓延的方法,实现骨干剖面本身、剖面之间以及全区的一致划分闭合,并应与断
层 某模些型小反 层复 的交 、“互 单编 层动辑 数, 能静对够矛 会结盾 添井 加合点 。做〞必要,调整综。 合判别,才有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
b.注采井组动态反映与单层对比的一致
标志层:在反复对比实际中,应留意发现对比标志层。
单层是一独立的流体运动单元,并以其为边境条件,彼此 留意,典型剖面不是独一不变的,而是随单层对比任务的不断进展,一定会有调整,完善。
二是堆积旋回的多级次性,级次越高旋回性越明显,分布也越稳定。 是控制油水运动自成体系的流动单元;
小层划分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第四系含淡水,所以电阻基 值比较高,底部为一砂砾层, 电阻呈高峰状,常伴用第二比 例曲线。第四系沉积前虽有剥 蚀现象,与下部地层是一个不 整合接触,但构造形态已经形 成,所以厚度不受构造影响, 一般为40-60米。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高的电 阻尖峰处,对应的自然电位曲 线负异常较大。
2.明水组
1)明二段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明二底界定在由上而下第 二个正旋回结束时出现的第一 个电阻高峰上,且与自然电位 的较大负异常相对应。
2)明一段
岩性由灰绿色块状泥岩、泥 页岩、粉砂岩、砂岩、砂砾岩 组成两个正旋回。黑色泥页中 含有零星介形虫,灰绿色泥岩 当中含小型螺蚌化石,受剥蚀 影响,构造中部厚度为零,东 西两翼厚度在0-120米左右。
电阻曲线起伏较小, 自然电位平直。
底界定在萨零组上砂岩 结束处的最低点。
②萨零组
萨零组共分8个小层,厚 度在30~40米之间。上砂岩 3个小层,下砂岩5个小层。
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 泥岩、泥岩间互沉积的含油 砂岩,生物化石丰富,有大量的介形虫、叶肢介,层理
发育。
上部曲线呈锯齿状,下部 曲线起伏较大,萨零组下砂岩 似火焰状高峰,自然电位曲线 有负异常。
峰可作为局部对比的标志。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后一 个正旋回,钙质形成的电阻 高尖下,泥岩低值处,对应 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是一明显 基值,基值上下有负异常出
辽河油田锦45块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Ⅱ兴1 ~ 分界: 漏斗泥岩 , 高感应, 高时差 , 自然电 布 ,局部还是发育 的,用感应去找还是可以发现 位平直 , 感应曲线多数井区见漏斗状 ;兴 I Ⅱ 的。通过翻阅所有 的 , d 井 按着识别标志层的方法 , 分界 : 灰色泥岩 , 高感应 , 高时差 , 然 电位平直, 先确定可能出现的标志层 , 自 然后再对 比 证实 , 一般 感应曲 线兴 I 段底部呈明显指状薄层 ;1 .古生 地说, 1. .2 2 通过完井图可找到特殊岩性标志层 、 砂岩标 物。 虽然古生物不能为油层组 , 砂岩组及小层细分 志层、 油顶标志层, 泥岩标志层在后期油层对比是 带来可靠依据 , 但对于划分于楼 、 兴隆台油层顶底 通过曲线再去落实。通过大量分析研究区测井曲 及于楼油层 , 兴隆台油层之间的界线还是可靠 的。 线特征,发现在东营组 的底部存在—层厚度 1  ̄ o 东营底广泛地分布拱背河北介及弯脊东营介 ; 于 2m, 5 测井曲线表现为高电阻率, 低时差、 然电位 自 义。 楼油层发育大西营介、 仲玻璃介等沙一中的 化石 ; 平直特点的一段 比较好的标志层 。1 . .3 1 3对比阶 兴隆台油层发育金星介小个体( ) 成层 及丰富丽星 段。 本次分层思路是以基准井, 基准区块分析为起 1地层特征 锦4 5块地处欢喜岭油 田西南端 的大有地 介、 椭园拱星介等 s 及 s 的化石 ; 1 2 确定 s ( 2兴隆 点,以骨干剖面为基础 ,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渐推 的 通 进, 全区闭合。具体方法如下 : 立标准单井柱状剖 区, 隶属辽宁省凌海市。 开发 目的 层为下第三系沙 台油层底界) 化石有立皱锥藻及华北介化石。 且 地层要全 , 不能有断点 ;砂体要全 h 河街组沙一中吨 二段, 即自下而上分布为兴隆台 过古生物资料确定大层为下步划油层组砂岩组 及 面的要求是 - 油层及于楼油层。 小层带来方便 , 即可达到三级对比、 逐级控制的目 ( 旋回清楚) , 便于追索对比;标志层尽量的多 , c . 有 的。I . .2 I 3旋回性 。 虽然在沉积 E 属于扇三角洲沉 利于控制层位 ; 不整合面清楚 , 1 地层 的划 分与对 比 . 1 d . 有利确定对 比原 每个小层不同相带存在着辫状河道 , 口 河 砂坝 则;尽可能在地震测线上 , e 有利于层位标定。 前人根据地层及油层基本对 比原则方法和 积 , 盆地的沉积特征, 在湖相沉积理论指导下 , 探索总 等正反旋回不同类型的沉积,但在对比中发现总 1 2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及分析 于楼 和兴隆台油层在沉积上同属于扇三角 结出了陆相碎屑岩油层对 比方法, 旋 回对 比 体来说上部粗 ,下部细 的反旋 回为主的特征 。 即” 子 1 5块内虽然断层较多 ( 4 洲沉积类型 , 有 3 为西八千扇三角洲砂体的前缘部分。 级控制不 同沉积相带区 别对待”” 、 以旋回为基础 , 1 . 厚度。在锦 4 . 断块为单元, 标志层控制 , 古生物划界限” 在这次 条)但无论是断层的时期 , 。 , 断距及延伸长度上看, 根据地层对 比标志,两套油层沉积剖面的旋回组 不控制沉积 , 因此对比中可参考厚 合特点 , 隔层发育状况和原油性质变化等规律, 将 对比中, 除了考虑该方法外, 由于研究区油层属于 规模都比较小 , 扇三角洲沉积,垂向上旋回性明显、平面相变较 度。 . . 1 . 油水关系。 15 2 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于楼油层 两套油层划分为于 1于 2兴 1兴 2四个油层组 , 、 、 、 快, 经过反复对 比分析 , 区油层 的对比中, 油水界面为一 0 0 ~0 0 在于楼油层底界及兴 1 在本 以 1 3 m 15 m, 2个砂岩组 ,4个小层, 2 各油层组、 砂岩组问均有 测井曲线为手段 , 标志层为控制, 按沉积旋 回 所反 隆台油层顶部之间划分时, 上部为水层 、 下部为油 较稳定泥岩隔层。 界线应该划在水层的底部、 油层的顶部 , 不至 于I 油层组总体厚度一般为 8 m左右, 1 可划 映出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相似性,同时还考虑到 层 , 岩性组合、 地层厚度变化的连续性 、 油水组合的合 于把于楼油层底界划人兴隆台油层或把兴隆台油 分为 6 个小层 , Ⅱ 于 油层组总厚度—般为 6 m 也 5, 可划 分为 6个小层 ,兴 I 油层组总厚度一般为 理性 , 应用电测 曲线特征 、 志层 、 标 沉积旋回与厚 层划人于楼油层 。 13 . 地层划分对比的 1 方法 4 m左右, 9 可划分为 6个小层。兴 Ⅱ油层组总 度 度四 结合的原则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以区域 统层和化石资料为依据确定地层组合,优选对比 13 曲 . . 线的优选。 于取芯井十分有限 , 11 由 地 般为 6 m左右 , 4 也划分为 6个小层。 2结论 标志层 , 进行油层组、 砂岩组地层划分对 比; 以高 层划分与对 比 工作主要是利用测井 曲线进行的 , 它的优点是可以比较方便地取得大量资料 , 便于 21 根据标志层及沉积旋回将于楼和兴隆台 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划分小层。 1. .1 1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 快捷直观地进行单井的追溯对比。但测井曲线特 两套油层划分为于 1于 2兴 1 2 、 、 、 四个油层组 , 兴 m 断块位于西八千砂体 的中上部 , 比时考 征由于测井系列、时间、 对 地质条件等都会引起不 l 个砂岩组 ,4 2 2 个小层 , 各油层组、 砂岩组间均有 虑砂体的连续性 尽量与临块地层对比相连接 . 同, b . 故必须对其 , 厅 优选。 优选原则如下:垂向具 较稳定泥岩隔层。 a 细微对比特征明显 ; 不同批次井网 h 2 于I _ 2 油层组总体厚度一般为 8 m左右 , 1 用标志层( 顶部及底部标志层 ) 控制含油层段的顶 有高分辨率, 和底 。 沉积旋回( 中间辅助标志层) 划分油层组 、 砂 曲线特征稳定 ; 曲线具有井井普通性 ; 。 基于上述 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于 Ⅱ油层组总厚度一般为 岩组 , 沉积韵律划分小层, 小层之间尽可能具有泥 原则 , 本次划分对比优选了电阻、 然电位与感应 6 m, 自 5 也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 I 兴 油层组总厚度一 9 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Ⅱ油层组总 兴 岩隔层,电性标志明显 , 在一定范围内可连续追 曲线及时差 ,同时参考 了其它 曲线组 合曲线 。 般为 4 m左右 , .. 12 3 岩l特征 厚度一般为 6 m左右, 4 也划分为 6 个小层。 踪;在旋回性不明显 的层段 , 0 利用厚度变化规律 1 . 寻找标志层。标志层是沉积稳定、 生 参考 文献 辅助划分层组界线 ;对于厚砂体劈分 , d 应尊重相 突出, 分布广泛 , 容易识别 目 最好不重复出现的特 序原则, 并于微电极、 双侧向、 自然电位、 感应曲 线 殊地层。 地层和油层的对比首 先是标志层的对 比。 【 王光付, 1 1 战春光. 刘显大. 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在 等. 石油勘探与开发 ,0 02 2 0 ,7 或声波时差曲线上有明显标志;充分尊重油田现 在地层剖面上标志层越多, e 平面上分布越普遍 , 对 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叨. 1)5 -7 5 已使用的 划分方案 , 本次划分按照油 田 要求 , 采 比 以 越准确。 然 , 当 对比的准确性和认识程度还取决 (2 :6- . 2 1 美国层序地层学中的新学派一 高分辨 用辽河油田研究院对锦
5油矿地质(第五章油层对比)6.8
其次,依标准层将各剖
面连接起来;
然后,根据相似或相同
岩性段逐层对比。
砂泥互层
灰岩
岩性对比示意图
砂岩与页岩
石灰岩与页岩
砾岩与页岩
依据岩石(性)组合对比主要地层单元
2、沉积旋回
地壳的升降运动不均衡, 表现在升降的规模(时间、幅度、 范围)大小不同; 而且,在总体上升或下降 的背景上还有次一级的小规 模升降运动。
各种电测曲线所反映的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的比较 优 点 缺 点
能反映各级旋回的组合特 征及各单层分界面; 能明显反映标准层特征
小于1米的薄层与过渡性岩 层反映不明显;高阻层以下 的岩层易受屏蔽影响
不能区分渗透性相似而岩性 能反映各级旋回组合特征; 不同的岩层;幅度值受岩层 能定性反映油层储油物性 厚度、泥浆性能影响较大 能清楚地反映各个薄层的界面; 能反映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含钙岩层的岩性特征; 能反映各类岩层的储油性能
微电极曲线
SP
R
块状
层状组合
泥岩层
我国某地区碎屑岩剖面中各种岩性典型曲线示例
一、油层对比资料的选择
2、电测资料选择--选用原则
⑴ 能较好的反映油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的特征; ⑵ 能清楚地显示岩性标准层的特征; ⑶ 能较明显的反应剖面上的岩性组合--沉积旋回特征; ⑷ 能清楚地反映各种岩性界面; ⑸ 测井方法在生产中已被普遍采用,测量精度高。
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从研究 单井岩性及其组合规律入手
砂岩的粒度、岩性组合 规律、泥岩颜色、岩石 结构与构造、化石、冲 刷面、特殊岩性等 追溯对比全区沉积旋回 的演变规律
初步划分各单井沉积旋回
统一:
沉积旋回划分 油层分层
㈢ 油层对比中划分沉积旋回的方法 1、单井旋回的划分 2、全区沉积旋回的追溯对比
油田静态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1、油层划分与对比油层对比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无论是对油田特征的了解,还是对油层空间构造形态的研究,或是研究生油层、储集层及其生储盖组合特征,都是在油层对比的前提下实现的。
所谓油层对比,系指在一个油田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已确定的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
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有地层的岩性、沉积旋回、岩石组合及特殊矿物组合等。
目前业已开始应用微体古生物、微量元素、粘土矿物等多种资料作为小层划分与对比,这无疑提高了小层对比的精度。
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和单油层四级。
单油层通称小层或单层,是组成含油层系的最小单元,相当于沉积韵律中的较粗粒部分。
同一油田范围内的单油层具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并且具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的特征。
单油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
砂层组是由若干相互临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
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其岩性基本一致,其上下均为较稳定的分隔层分隔。
油层组是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并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为盖、底层,且分布于同一相段之内。
岩相段的分界面即为其顶、底界面。
含油层系是由沉积成因相近、岩石类型相似、油水特征基本一致的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其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
(1)油层对比的依据本文来自阿果石油网在含油层系中,地层的岩性、沉积旋回、岩石组合及特殊矿物组合等,都客观地记录了地壳演变过程、波及的范围和延续的时间,这为油层对比提供了地质依据。
岩性特征:是指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这些都是沉积环境的物质反映。
岩性特征用以进行地层对比的基本原则是:同一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其岩性特征亦应相同,而不同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其岩性特征也不同。
在地层的岩性、厚度变化不大的较小区域内进行油层对比,依据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就可直接划分对比油层。
在地层横行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岩性组合特征也是油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研究
础 。 随 着 油 藏 开 发 层 次 的 深 化 及 油 藏 描 述 工 作 的 不 断 深 入 , 地 层 划 分 单 元 的 细 化 和 井 问 地 层 对 比 的 对
精 度要 求更 加 严格 , 特别 对 陆相 复杂 碎 屑 沉 积 体 系 而言 更为 如此 。 目前 , 现 场油 气藏 开发 工 作 中 , 在 依
横 向 追 踪 对 比精 度 , 油 田 注 水 开 发 提 供 了 准 确 的 为
分层 数据 , 复杂 断 块 油 田精 细 地 层 对 比开 拓 了新 为 的研 究途 径 。
从 测 井 曲 线 上 可 以 看 出 上 、 两 个 砂 层 之 间 的 下 明显 分界 , 问夹 有一定 厚 度 的泥岩 薄层 , 中 自然 伽 马
・
7 ・ O
录 井 工 程
・
地质 研 究 ・
苏 德 尔 特 油 田兴 安岭 油 层 地 层 精 细 划 分对 比足 扳 由 付琉 限 吏伍 公 j 扛 尔 , 渤探 玎 残指 挥 邵 : 1 海 占曲 、 大庆 钻探 工程 公 司 轱 { }三公 司 )
然 采 用 传 统 的 地 层 划 分 对 比 方 法 , 种 方 法 主 要 依 这 据 标 志 层 控 制 下 的 测 井 曲 线 旋 回 性 对 比 , 对 比 精 在 度 上 只 能 满 足 油 气 藏 勘 探 或 开 发 阶 段 早 期 的 生 产 需
保证 井 问砂体 结 构单 元横 向对 比追 踪 的精度 。
l 多学 科 综 合 地 粘 划 分蚶 比 披 术
0
l 斋
地 层 划 分 对 比 是 油 藏 地 质 研 究 工 作 的 重 要 基
统 地 层 划 分 对 比 方 法 基 础 上 , 用 层 序 地 层 学 和 储 应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
2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
12
上部含油组合是由嫩四段和嫩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黑地庙.嫩四段地层就是黑一组油层 “H1”、嫩三段地层就是黑二组油层“H2”。
中部含油组合是由嫩一段、姚二+三段、姚 一段、青二+三段地层组成。
嫩一段地层包括:萨零组和萨一组油层,嫩 一底就是萨二组顶界。
姚二+三段地层包括:萨二组和萨三组油层, 姚二+三段底就是萨三组底界。
这两个不整合接触面。
.
7
.
8
背斜: 背斜就是核部由老的岩层组成,新岩层对称
重复出现在老岩层的两侧,横剖面上的形态是 向上弯曲。 不整合接触:
上下岩层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有缺失, 新老岩层的产状是不平行,其表现为上下两套 岩层被一个侵蚀面所隔开,这个侵蚀面称为不 整合面。 断层:
断层是指岩石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 破裂,并沿破碎面有显著位移的构造现象。
姚一段地层包括:萨葡夹层和葡一组油层, 姚一段底就是葡一组底界。
.
13
青二+三段地层包括:葡二组、高一组、高
二组、高三组、高四组油层,青二+三段底就
是高四组底界。
中部含油组合的油层就是萨尔图、葡萄花、
高台子。
①萨尔图油层是由萨零组“S0”、萨一组 “S1”、萨二组“ S2”、萨三组“S3”、萨 葡夹层“SP”组成。萨零组有8个小层,萨一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分析
②葡萄花油层是由葡一组“P1”和葡二组 “P2”组成。葡一组有7个小层,葡二组有 10个小层,在两个油层组中,共计17个小层,
地层沉积厚度70米左右。
③高台子油层是由高一组“G1”、高二 组“G2”、高三组“G3”、高四组“G4”组 成。高一组有20个小层,高二组有34个小层, 高三组有23个小层,高四组有18个小层,共
2)在图上以箭头或横线表示油层组界 线,标注符号的位置均在微电极曲线左 侧一厘米处。
3)钻遇断层的井,首先要找到层组界 岩组划 分小段,按照砂岩组内的砂岩组成规 律进行对比。
5)由于设计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在设 计断点深度处不要进行硬性对比。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整个大庆长垣为一轴向北东20度的 二级构造带,南北长140公里,短轴方向 南宽北窄,北部的宽度6~12公里,南部 的宽度为12~30公里。
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 自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喇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高台子、太平屯、葡萄花、 傲包塔、宋芳屯、头台、齐家、龙虎泡、 龙南、杏西、模范屯、升平、榆树林, 朝阳沟等油田。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计95个小层,地层沉积厚度350米左右。
下部含油组合是由泉四段和泉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扶榆和杨大城子。泉四段地层就是扶一 组油层,泉三段地层包括扶二组、扶三组、杨 一组、杨二组、杨三组、杨四组油层,泉三段 底就是杨四组的底。
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项 非常 重要 的基 础工作 。通 过精 细地 层划 分与 对
比, 可 以得 出研 究 区各小 层特 征 的基 础 数据 , 以此来 解决 油 田在开 发过 程 中遇到 的很 多地质 问题 n ] 。 比 如, 利用 精细地 层 对 比结果 , 绘 制各 个 小 层 的 砂厚 、 沉 积微相 等平 面 图 , 分 析 出油藏 富集 的原 因 , 并最 终
合” 的原则 _ 6 ] 。在 砂 层 组 和 小 层 对 比 中 , 突 出 沉 积 旋
l 地 质 概 况
姬塬 油 田位 置处 于鄂尔 多斯 盆地 伊陕 斜坡 中西 部, 工 区面 积约 8 8 k m 。总体 上呈 向西倾 的平缓 单 斜, 平 均坡 降 为 1 0 m/ k n, i 倾 角 不 到 1度 。其 上 发 育一 系列 幅度较 小 的鼻状 隆起 , 很少 见 幅度较 大 、 圈 闭较好 的 背斜构 造发 育 。
摘要 :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 , 对研 究区内 1 3 9口 井 的 长 8油 层 组 进 行 了岩 、 电性特征 分析 , 对 姬 塬 油 田 X 区 延
长组 长 8油层 组 进 行 了精 细划 分 与 对 比 , 并 将 长 8油 层 组 由上 而 下 划 分 为 长 8 、 长 8 。 、 长 8 z 。和 长 8 z 四 个不 同
2 . 2 . 1 长 7底 部 和 长 8顶 部 的 K1标 志 层
上可 划分 为 1 0个 油层 组 : 即长 1 0 ~长 1 。其 中 , 长 1 0 ~长 7为湖 进期 , 长 6 ~长 2为 湖 退期 , 长 1为 准 平原 化期 l 3 ] 。本 文所 研究 的长 8油层 组沉 积 时构 造 稳定 , 盆地 面积大 , 水体 浅 , 坡 度缓 , 沉 积相 主要 为三 角洲 平原 亚相 和 三角洲 前缘 亚相 。
高升油田高18块莲花油层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2 0 1 3 年3 月
分 为 U ~L 8共 8个砂层 组 ,并 细 分 为 2 O个 小 层 。如 图 5所 示 。将 全 区 建 立 的 1 0条 联 络 剖 面 开 展 对
比 ,需将 莲花 油层 自下 而上 8个砂层 组层 位基 本 闭合 ,在 对 比过程 中明确 了每个 砂层 组沉积 特征 与环 境
专 _
阳 := L
—
< 、
—■
_ J ‘
■
<
:
’ , 一
I - I I ( c ) 三 ≥ 1 I 『 -
图 2 顶部岩性标志层 ( L 1砂层 组 )
2 . 2 底 部 标 志 层
该标 志层 位于 莲花 油层底 部 L 8砂层 组 ,测 井 曲线表 现为特 征 为低 p 、高 u ,两条 曲线 叠加 常 呈
短期 中期 旋回 旋回 微相
U J m V
p / (  ̄ 2 ・ m )
短期 期 旋回 旋 回 微相
U J m V
p I Q・ m )
短期 中期 旋回 旋回 微 相
岩性 沉积
岩性 沉 积
- 三 。 _ 岩 性 沉积 三 . -
乏
一
;
{
高1 8块 区 内多数井 均发 育此砂 层 组 。在 L 7砂 层 组沉 积 时期 湖 底 扇砂 体 开始 向前 推 进 ,沉 积厚 度 也 变 大 。辫 状沟道 砂体 十分 发育 ,且沟 道砂 体 多相互切 割叠 加 ,形 成厚 度 巨大 的砂 砾 岩层 。根 据 L 7砂层 组 的沉 积特 点 ,将 L 7沙层组 自下 向上划 分为 2个 小层 ,分别 为 L 7 — 2与 L 7 — 1 ,这 2个 小 层均 有 各 自的沉
鄯善油田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2 11 划分 与对 比的依 据 .. 正 确 的 地层 划 分 与 对 比是 准 确 进 行 地质 研 究、
分 沉积 单元 , 并进 行 了对 比和 统层 , 三 间房组 和 七 将 克 台组划 分 为3个 油层 组 6 砂层 组2 个 小 层4 个 个 2 6
单砂 层 ( 1 。 表 ) 4 结论
t nt emano l e e v isi h h n h n ol il nt eb sso e in l e lg n ihd i i g, o — ao h i i r s r or n t eS a s a i f d o h a i fr go a o o ya d rc rl n l g e g l gn a a h ud n e o ih- r s l to e u n es r tg a h n h rn il fs dme tr y l ig d t ,t e g ia c fh g - e o u in s q e c ta ir p y a d t e p i cpe o e i n a y c ce
数 目基 本保 持不变 , 只调 整划 分不 合理 的 部分 井 。 全 区在主 力含 油层 系 内共划 分 3个 油 层组 , 计 2 总 2个
小 层 , 6 单砂 层 。 4个
时产生一组与构造轴线斜交的逆断层而定型。 2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2 1 划分 与对 比 的依据 和 方法 .
2 1 年第 1 期 00 9
内 蒙古 石 油4 r L_ -
19 2
鄯 善 油 田精 细 地 层 划 分 与对 比
解 晓 晶 丁 大伟 ,
(. 1 大庆石油学 院地球 科学 学院 , 黑龙 江 大 庆 131  ̄ 63 8 0 25) 7 7 0 2 .河北涿 州中石油 东方 地球 物理公司石油物探职业教育学校 物探 部 , 河北 涿 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第四纪
⑥二叠纪
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陆相和海相)。发生于石炭 纪的海西运动,到二叠纪时更为激烈。在我国北方形成 了几个陆相盆地,与石炭纪连续沉积,一般称石炭二叠 纪;在南方发生大规模海侵,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石灰岩, 海水退去后,又开始新的海侵。 主要生物为纺锤虫、珊瑚、腕足类和菊石等,前一时 期极盛一时的三叶虫、四射珊瑚等逐渐灭绝。出现了高 级爬虫类——锯齿龙。植物中封印木、鳞木开始衰落, 代之而起的是松相类、苏铁类以及大羽羊齿等。
表3 地层顺序表
续表3 地层顺序表
三、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的关系
表4 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照表
四、各地质时代单位的含义
1、太古代
(1)定义
从地壳形成到原始生物出现前为止,这一段地 质时代叫太古代或隐生宙,也叫前寒武纪。外 国地质学者也将太古代和以后的元古代合称为 前寒武纪。
(2)主要特征
③志留纪
志留纪仍然是一个平静的海侵时期。奥陶纪 末期部分地区海退;到志留纪海侵又继续发生 ,开始沉积碎屑岩;中志留纪时海侵继续扩展 ,沉积岩主要为石灰岩;到上志留纪时发生海 退,沉积泥质灰岩与硅质页岩互层,构成许多 小的沉积旋回。海退期间在我国西南还造成了 一些内海盆地。 主要生物有笔石、层孔虫、温瑚、苔醉虫、 三叶虫、腕足类等。
地层、油层 纲
绪论
第—章 地质时代与地层
第—节 地质时代 第二节 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命名
第二章 地层对比
第一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应用实例
第三章 油层对比
第—节 单层(小层)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油层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油层对比应用实例
④泥盆纪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加里东造山运动,到泥盆 纪时期发展剧烈,在震旦纪陆台的周围形成了 许多山脉,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高原和盆地。 主要生物有三叶虫和笔石衰落,水中出现了 鱼类,陆地上出现了大量棵蔗植物群,还有古 鳞木和古芦木等。
⑤石炭纪
以盛产煤而得名。发生在石炭纪的海西造山运动,在 原来加里东陆台周围又形成了新的山系,我国的天山、 祁连山等便是这时形成的。 气候温暖,植物繁茂,由于海侵广泛进行、造成了煤 炭埋藏的有利条件。在我国南方,由于海水较深,常形 成巨厚的石灰岩。 主要生物:动物中有珊瑚、纺锤虫、头足类和腕足类 等,昆虫和两栖类、爬虫类开始出现;植物中有鳞木、 封印木和芦木等。
二、地层的划分
1、地层划分的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是油气勘探工作者在区域地质阶段 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准确地进行 地层划分与对比,对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发展史、 古地理面貌、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等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2、地层划分的实质
从地层形成的时间上来讲,地层划分实质 就是地质历史各个阶段的划分。
在这期间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造山运动。 在我国,第一次称为泰山运动,第二次称为五 台运动。太古代地层的特点是岩层大都为变质 很深的花岗片麻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在太 古代地层中没有找到化石,因而认为当时还没 有生物。
2、元古代
(1)定义
是指从太古代以后到古生代开始以前的一段地 质历史时期。在中国,划分为冰沱纪和震旦纪 ,尤其以震旦纪为主要。
相对地质时代划分方法,是国际地质 会议确定的。规定将其相对地质时代 划分为代、纪、世、期4个级别和一个 自由使用的时间单位“时”组成。其 中代、纪、世是国际性的时间单位, 期是大区域性的时间单位,时是地方 性的时间单位。
表1 各地质时代单位划分表
二、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命名
1、地层单元的分级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地层三级单位是界、系、统,此 外还有大区域性的次一级的两级单位阶和带以及小区 域性的群、组、段、带的各级单位。
组:常用的最基本的地层单位,一般由—种岩性或由夹层所形 成的韵律层所组成,并代表一种岩相特征。
地名加上岩石名称的地层单位:这种单位在中国应用广泛,只 能算做临时性辅助单位,有时大致相当于统或组,甚至也可以相 当于段,范围是不固定的。 表2 各级地层单位对比表
2、地层符号的规定
(1)界的符号(由新至老): 新生界:Cz 中生界:Mz 古生界:Pz 元古界:Pt 太古界:Ar 时代不明的变质岩系:M 前寒武系:An 前震旦系:AnZ (2)亚界的符号: 上古生界:Pz2 下古生界:Pz1 上元生界:Pt2 下元生界:Pt1 (3)系的符号: 第四系:Q 第三系:R 白垩系:K 侏罗系: J 三叠系:T 二叠系: P 石炭系: C 泥盆系: D 志留系: S 奥陶系: O 寒武系: 震旦系:Z(上元古界) (4)亚系的符号: 新第三系:N 老第三系:E (5)统的符号: 上统:如上三叠统T3 中统:如中三叠统T2 下统:如下三叠统T1 上统:如上白至统K2 下统:如下白里统Kl (6)阶的符号:如中泥盆统: 吉维琴阶D22 (7)群、组、段、带:符号 于相应的系、统、阶符号 后面加上汉语拉丁拼音字 母。
①寒武纪
寒武纪是一个比较平静的时期,在世界各处 广泛发生海侵,将各地相互沟通。在中国,当 时由于地壳缓慢下降.海水由西南侵入,经由 华东、华北与北冰洋侵入的海水汇合。在世界 各地普通发现古杯海绵及藻类化石,以及砂泥 相的沉积,说明当时是以气候温暖的浅水环境 为主。
②奥陶纪
寒武纪末期,部分地区海水退却,到奥陶纪 各处又发生海侵。在中国奥陶纪沉积广泛,分 为两个区域,华北以碳酸盐岩石为主,华南以 碎屑岩、笔石页岩为主,代表着不同的沉积环 境。奥陶纪的生物主要有笔石、三叶虫以及头 足类中的珠角石、直角石,腕足类中的正形贝 、扬于贝、海林擒等。
2、相对地质时代
根据地球形成后.地壳上生物的发展和演变、地 壳的变化以及沉积环境的变化等,可以树立起时 代新老的基本轮廓,在时间上可分为几个阶段。 这样所确定的时代被此之间的关系,仅仅存在着 相对的时代概念。这就是有地质学以来一直习惯 用的地质时代划分方法——相对地质时代的划分。
3、相对地质时代单位的划分
(2)主要特征
发现低等生物如藻类等的化石,因此认为是 开始有生物的标志。震旦纪的岩层在中国分布 很广,一般未变质。 震旦纪初期,有大规模则冰川活动,湖北宜 昌发现南沱冰碛层,说明当时气候寒冷。后期 发生海侵,在我面华南、华北、江南及内蒙一 带形成海相石灰岩。 发生震旦纪的吕梁运动(华南为晋宁运动), 使中国陆台的轮廓基本形成。
三、地层的对比
了解各地层单元在区域士的变化,如古生物化 石、岩相、岩性变化等内容。将不同地区属
于同一时代的地层对比起来的工作就是 所谓的地层对比。地层划分与对比是相辅相
成的,划分是对比的基础,对比能促进和验证 划分。
四、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关系
地层划分与对比是相辅相成的,划分是对比的 基础,对比能促进和验证划分。
3、古生代
(1)定义
古生代是从元古代以后到中生代以前的一段地 质历史时期。分为上、下古生代,包含6个纪。
(2)主要特征
出现了第一批生物并且很多生物以后完全灭 绝,如笔石和三叶虫等。 古生代曾发生两次造山运动,一次是发生在 寒武纪到泥盆纪的加里东运动,另一次是发生 石炭纪到二叠纪的海西运动。 6个纪的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③白垩纪
白垩纪是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燕山运动)和 大规模海侵时期。在我国很多地方形成强烈的 火山活动。白垩纪海侵虽波及我国,但当时我 国大部分地区均已上升为陆地。 白垩纪生物仍以菊石、恐龙等为主。植物则 主要有苏铁和松相等。在白呈纪末朗,恐龙、 菊石逐渐灰绝,出现了更高级动物和植物,如 走禽类、哺乳类动物以及显花植物等。
②侏罗纪
在侏罗纪开始,中国大陆除西藏地区外,都已上升为 陆地。因此,我国侏罗纪地层大都为陆相地层。由于佬 罗纪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植物繁盛,造成了成煤的良 好条件,是地质历史上第二个成煤时期。 燕山运动在本纪开始。侏罗纪是爬行动物极盛一时的 时代。水中有色龙、蛇劲龙,陆地上有粱龙、剑龙,空 中有飞龙。在海中.以菊石、珊瑞、腕足动物及节肢动 物为主。植物则以银杏、松柏、苏铁及羊齿为主。侏罗 纪末朗出现了原始鸟类。
五、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对比主要是通过钻井取岩心,对取 出的岩心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对比, 找出化石、岩性、接触关系等沉积特征, 再与盆地同边露头地层层序对比,然后 确定出本区地层层序。
六、地层和油(气)层划分与对比
依据油气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 地层划分与对比一般分为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和油气层划分与对比。 (1)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主要是在油气勘探初期,利用地面地质(露头、 探槽、浅钻等)、地球物理勘探(地展、重力、 磁力、电法等)、实验室分析资料(包括岩性、 物性、古生物、生泊指标分析等),再结合钻 井地质、矿场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等,进行区域 地层划分与对比,目的是解决本地区的地层时 代、岩层旋回特征、岩层接触关系等,确定生 油层、储油层、盖层组合关系、为寻找地质构 造、预测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提供依据。
①三叠纪
地层明显地分为三层(下为杂色砂岩、中为贝壳灰岩、 上为含煤红色泥灰岩)而得名。 三叠纪是—个比较平静的时期。在我国北部,三叠纪 为陆相沉积,一般与二叠纪呈整合接触。在我国南部, 三叠纪为浅海相沉积,长江下游及西南各省均被海水掩 没,形成分布广泛的砂岩和页岩沉积。 三叠纪的主要生物有菊石和爬行运物的恐龙。在植物 方面,以松柏、苏铁及羊齿植物为主。
(2)油(气)层划分与对比
油田进入评探和开发阶段后,利用铅井、 岩心、测井等资料,研究油层岩性、物性、 电性关系。在区域地层对比己确定的含油 层系内进行油层的划分和对比,目的是为 计算油田储量,合理划分开发展系、井网 部署及进行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分析提 供地质依据。
(3)地层和油(气)层划分与对比的关系
4、中生代
(1)定义
是古生代之后的一个地质时代,分为三叠、侏 罗、白垩3个纪。
(2)主要特征
在这段地史时期中,地壳继续发生变化。在 远东及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地完运动剧烈, 称为燕山运动。 古生代兴盛的三叶虫和笔石完全绝迹,爬行 动物、菊石和箭石大为兴盛。在植物方面,以 银杏、苏铁和松拍为主,逐渐代替了以前的羊 齿植物。中生代末期,出现了显花植物、低级 的哺乳类动物和高级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