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合集下载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亮点;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粮油、纺织服装、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形成以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以万宝为代表的菜籽油、以中利杰为代表的豆油等三大油脂加工系列;基本形成“万宝”、“鲁花”、“正大”、“希望”、“大头菜”、“柳编”、“丰年食品”、“小龙虾”八大品牌..2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农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港、澳、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138亿元;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在打造百亿农副产品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优化产业布局;倾力培植农副产品产业增长带..一是制定规划..从农产品生产、种植、收购、内外贸易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引导..二是合理布局..在农产品种植上;引龙头;建基地;调板块;扩规模;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区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等六大板块基地..充分利用襄阳鲁花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伙牌工业园形成了以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襄北食用油加工区;利用襄阳万宝粮油公司现有基础和条件;在双沟工业园形成了粮油食品综合加工区;以正大、希望等企业为骨干;在张湾镇形成了饲料加工区;以柳编为龙头;在程河镇形成了工艺品加工区..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为改变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状态;我区积极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一是对企业技术改造、更新设备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产出优质产品..二是鼓励大企业成立科研机构;努力撑控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开发系列精深加工终端产品;用现代科技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襄阳万宝从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科研经费;建成一个省级品管研发中心;完成20多个科研项目;襄阳正大农业公司形成了以玉米育种博士、硕士、高级农艺师为核心的梯级研发队伍;建立了多个横跨全国主要玉米生态环境的育种研究站;建成了现代化的省级生物技术中心;拥有10多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中4个通过“新品种植物保护”..三是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组织10家企业参加了湖北省第六届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会上浪潮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意向性协议或合同..万宝粮油公司与华农大签订了“联合建立襄阳万宝博士后产业基地”、“粮油产业科技发展合作协议”..目前;万宝公司与华农大合作研发的“米糠油开发及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博士后产业基地已组织了两批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了粮油食用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有“油菜籽脱皮冷榨饼制取无毒浓缩蛋白方法”、“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的工艺”等多项成果获得发明专利..襄阳万宝集团技术中心被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六部门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四是制定实施品牌战略计划..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重奖;获省市级名牌产品企业给予一定奖励..目前;全区已注册商标33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着名商标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名牌4个;其中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获农产品认证59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个..围绕产业招商;在产业链上做大做强..一是突出资源比较优势招商..发挥我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大型、特大型食品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加强资源本地化深加工利用;形成优势产业..2007年引进的襄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花生油年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菜籽油年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纳税3000万元以上;解决600人就业..该项目2007年4月开工;9月份建成投产;做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厂、当年投产..主要产品一级压榨花生油和菜籽油;采用鲁花先进的5S纯物理压榨生产工艺;工艺独特;产品质量安全稳定..2010年;襄阳鲁花实现总产值2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入库各项税收1040余万元;被评为“市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诚信纳税企业”;“市环境工作先进企业”;被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二是着眼延伸产业链招商..侧重考虑项目的关联性和产业配套性;围绕产业链招商;依靠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聚合力;形成一个龙头企业牵起一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品;把产业链加粗延长、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做大经济总量..推动全民创业;降低准入门槛;使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扩张;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企业成长;壮大市场主体..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全区40多个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逐个制定成长计划;在土地供应、政策倾斜、信贷支持等方面实现全程跟踪式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使在建的重点项目尽快成长为规模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行业的龙头和“旗舰”型企业..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收购、参股、租赁、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强强联合;培育发展1-2家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经过整合后形成的万宝集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年产值突破1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对襄阳大头菜、程河柳编、畜禽、薯类加工等进行分类整合;每个产业形成1个大集团..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为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采取“百名局长包百个招商引资项目;百名局长包百家成长型企业;四大家领导包百个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等多种措施加大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新引进的元大粮油、良友金牛、天行君子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引进的荣马酒业年产值15亿元的大型酿酒项目、福建津平食品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深圳丰盛30万吨面粉加工项目、襄阳融农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都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区委、区政府从破解土地和信用瓶颈、工业项目审批等25个方面;制定了措施..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银企对接”机制;金融部门全年共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5.6亿元..三是积极参展..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食博会等展会..万宝公司被评为第十一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优秀展示奖;浪潮公司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农产品..四是加快协会、商会建设..投资40万元;组建了程河柳编行业商会;网络个体户及企业会员260户..襄阳孔明菜公司投资50万元成立了襄阳大头菜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已发展会员单位9家;网络农户1200多户..襄阳万宝粮油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固绿色食品基地40万亩;网络农户10万户..五是加快技术中心建设..万宝公司投资2300多万元;建设的1500多平方米的产业集群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推广、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服务;全年营业收入达3600万元..湖北正大粮油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粮油食品研发中心;解决加工环节的新产品开发等问题..六是推进融资担保平台建设..组建了以政府出资为主的融资担保平台;成立了襄阳海任投资担保公司..七是加快交易平台建设..组建了刘集花生大市场;成立了襄阳国邦物流园..万宝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占地200亩的现代物流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接卸粮油50万吨..前不久;在襄阳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专门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区食品农资大市场建设..八是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政府网站和经济信息网开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专栏;宣传推介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九是优化行政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对招商引资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证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登记办证;实行“负责代办;上门服务;限时办理;承诺办好;办好送到”;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引得来、留得住、能长大..以资金管理为重点;支持项目建设..一是强化资金扶持..区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础建设、节能降耗等方面的补助和奖励..二是强化资金管理..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原则;安排我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项目单位..三是推进项目建设..民达粮油公司兴建的日处理300吨大豆膨化精加工生产线和日处理300吨色拉油生产线;厂房、仓库等基础设施已建成;投产后年新增产值5亿元;新增税收3000万元..万宝粮油公司投资1500万元扩建的5000吨菜籽油加工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10万亩茶油生产项目已竣工投产;新开发的米糠油、玉米胚芽油、茶油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一是高起点编制规划..投资90万元聘请设计规划院为双沟食品工业园编制了控制性详规;规划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办公、居住等功能分区;面积3.06平方公里..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借助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向市农发行申请贷款1.2亿元;在商业银行借贷2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建设..目前;已建成希望大道、康庄大道及中心街三条主干道;平整土地1000多亩..截止2010年底;已有益升农业、乾兴农业、芜湖味佳美、万宝粮油、双北粮油等3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精深加工为方向;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建精品名牌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突破性发展;实现“三边六化”;即完成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分散向规模精深、由传统工艺向现代适用技术、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结构多样化、规模大型化、生产标准化、研发系列化、产品品牌化、产加销一体化..2015年;力争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达到2个;过20亿元4个;过10亿元5个;过1亿元20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证明商标3个以上;省名牌产品或着名商标5个以上;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达到80个以上..。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商 的 高 位 原 料 库 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 更 是 降低 贸 易 商
及 消费 盘 的采 购 意 愿 .预计 2 1 0 2年 煤 来看 . 内煤 炭形 势依 然 严峻 。 国
参考 文献 1 聂锐 . 望 2 1 煤 炭 供 需 总体 平 衡 [ . 展 0 2, N]
炭市 场 带来 一 定 影 响 . 与 以 上几 方 面 但 因素 相 比 . 响会 相对 较 小 。随着 2 1 影 01 年 1月 份 以来 国内煤 价 快 速 回调 . 际 国 煤价 小 幅 回 升 . 国内外 煤 价 价差 有 所 缩
议 。
关键 词 : 业 集群 ; 产 品加 工企 业 ; 牌 建设 产 农 品 中 图 分 类 号 :3 65 F 2. 文献 标识 码 : A
1 农产 品J - 产 业 集 群 的特 点 jr n
11 区 域 资 源 依 赖 性 强 . 我 国在 “ 二 五 ” 划 中提 出 了“ 十 规 七
煤 炭企 业 市场 控 制 力增 强 等 因素 . 煤价 炭供 给增 速或 大 于煤炭 需求 增速 整体
煤价 将逐 步趋 稳 。但 过往 几年 出 现的煤 价止 跌 回升 现象 , 2 1 在 0 2年 很难 再现
小 . 论 上讲 煤 炭 进 H或 会 受 到一 定 影 理
响 但是 考 虑 到 目前 国 内外煤 价仍 然 具
海 平 原 、 江 流 域 、 渭 平 原 、 套 灌 子 。该 产业 集 群 依 托本 地 区 自然 资 源 、 长 汾 河 主体 . 他农 业 地 区 为重 要 组 成部 分 的 借 助市 场力 量逐 渐生 成 其
单 集 中 .而不 是 产业 价 值链 上 的 集 中 。 农 产 品 加 工 产 业 集 群 大 多 属 于 劳 动 密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加工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加工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域内,集中分布着大量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企业或单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种集群形态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规模效益,还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农业产业集群如何促进农产品加工的发展。

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落后,导致了许多地区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下。

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例如,在一个集群中,不同企业可以形成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效率。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让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农业产业集群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通过与周边农户和种植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原材料。

在集群中,由于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各个企业都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

这样一来,农产品就可以实现从初级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此外,农业产业集群也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在一个集群中,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合作,共同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更加信任这些品牌,提高购买农产品的意愿。

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

农业产业集群还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

在一个集群中,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例如,一个企业在某种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迅速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

这样一来,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就会得到提升,农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农业产业集群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多元化加工。

在一个集群中,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进行混合加工,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多元化加工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将具有相关性的农业产业进行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原因、发展模式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农业相关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

这些环节可以包括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服务等。

农业产业集群不仅仅是简单的产业聚集,更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地理条件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例如,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等,都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市场需求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动力。

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易腐性,农业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亲近市场,减少交通物流成本,提高产品销售效益。

另外,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也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热点区带动模式和联动发展模式。

热点区带动模式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由一个或几个农业产业的突出优势形成热点区,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资源优势突出、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

联动发展模式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通过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深加工等环节的协同作用,促进全产业链条的协调发展。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资源分散、农业产业链条较长的地区。

四、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业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集聚农业相关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其次,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不同环节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加速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传播与吸收,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 简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指将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产业集群。

通过协同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2. 发展背景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农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助于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在家乡发展。

2.2 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面临着价格低、利润空间小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通过加工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2.3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力、水源等。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将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成本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内集中,可以共享一些基础设施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流程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3.2 技术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由多家企业组成,企业间可以通过合作与共享,共同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3 市场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企业数量多,产品种类丰富,可以形成规模化的市场供应体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4.1 上下游协同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上游企业负责农产品的采购和原料加工,下游企业负责产品的包装、销售和物流配送。

通过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产业集群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产业集群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而农产品产业集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定义、意义与作用、发展挑战及解决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来说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产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一、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定义农产品产业集群是指具有一定区域性和行业关联性,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链条,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其特点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并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二、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意义与作用1. 提升农业效益:农产品产业集群通过资源整合和规模经济效应,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前端优化、生产技术的共享和创新,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2. 加强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产业集群能够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损耗和浪费,使农产品能够更加迅速地进入市场。

3. 激发农村创业创新:农产品产业集群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创业创新的动力。

在集群中,农民可以通过深加工、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增值,提高农业附加值。

4. 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产品产业集群能够引领农村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领域发展,促进农村综合经济的多元化。

5. 推动乡村振兴: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社会发展。

三、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挑战及解决方法1. 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农产品产业集群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时面临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流通的不同环节之间缺乏协同配套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2. 技术创新的缺乏:农产品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瓶颈,影响了其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解决方法是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转化应用。

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

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

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农产品加工产业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和增值环节,对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学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布局,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我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规模较小,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不大,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2、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

3、产业布局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不够紧密,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生产、销售环节的衔接不够顺畅。

二、发展目标1、到具体年份,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总产值达到具体金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具体百分比以上。

2、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具体金额的企业达到具体数量家。

3、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研发和应用一批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使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具体百分比以上。

4、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协同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三、产业布局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市不同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集聚发展原则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能力。

3、绿色发展原则严格遵守环保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市场导向原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布局规划1、粮食加工产业布局在粮食主产区,建设大型粮食加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如优质大米加工、面粉加工、饲料加工等。

鼓励企业开展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

农产品产业集群趋势是什么

农产品产业集群趋势是什么

农产品产业集群趋势是什么农产品产业集群趋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产业集群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农产品产业集群是指以某一种农产品为核心,由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等相关企业组成的一种特殊的地域性产业。

农产品产业集群以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升农民收入、优化农产品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影响因素、创新驱动等几个方面,对农产品产业集群的趋势进行探讨。

一、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几个特点。

首先,规模不断扩大。

农产品产业集群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产业集群规模日益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与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其次,增长速度加快。

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类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涌现推动了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

再次,区域分布更加集中。

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是由零散分布向集中集群化发展转变。

不同地区在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最后,质量提升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追求,农产品产业集群趋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农产品产业集群提高了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推动了农产品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的发展。

二、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因素。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其次,政策因素。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

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与措施的公平与合理与否,对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再次,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是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农产品产业集群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不仅需要满足量的要求,更要满足质的要求。

最后,技术因素。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方案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方案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概念、意义、建设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农产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农业相关企业、农户、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的产业群落。

它具有生产规模化、产业链完备、协同发展等特点。

三、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意义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农产品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合理规划土地、水资源以及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实现农产品的高产高效生产。

2.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设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3.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产业集群可以推动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产业集群可以吸引投资和技术引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5.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产业集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支撑,有助于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方案1. 选择适宜的产业: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发展的农产品产业,如水果、畜牧业等。

2. 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农产品价格、需求、供应等信息的共享平台,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

3. 加强农产品科技研发: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与产业竞争力。

4. 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区:建立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区,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5. 建设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6.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可靠,树立消费者信心。

7. 发挥农业农村龙头企业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渠道。

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

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

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基于一种或几种特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的一体化产业群组织,其以合理的产业链条、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专业化的合作组织为支撑,通过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和附加值的提升。

本文将从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农产品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即农产品相关产业在某个地域内形成的集聚现象。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链延伸:农产品产业集群涵盖了农业生产、原料加工、产品研发、品牌推广、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 专业化合作:在集群中,不同企业或合作社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特长进行合作,形成各自专业化的分工,并通过互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提升效益。

3. 品牌塑造:农产品产业集群致力于品牌的打造,力求通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4.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税优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等,为集群成员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二、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区域集聚:农产品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我国农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如东北、华北、长江中游地区等,这些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

2. 产品多样化:农产品产业集群覆盖了蔬菜、水果、畜禽养殖、水产等众多农产品领域,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集群格局。

3. 品牌效应:一些农产品产业集群通过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打造了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如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四川的蜀南竹笋等,这些品牌成为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产业链完善:随着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一些集群内的企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农业种植到产品销售实现了全程闭环。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的行业性变 化。首先看珠三角地 区。据不 完全 统计 ,0 5年 20 广东省规模 以上农产 品加 工企业有 7 9 ,现价总产值达 4 5家 24 . 4 36 7亿 元 , 占全 省 规 模 以上 乡镇 工 业企 业 总产 值 的 3 .1 利 润总额 8 . 28 %. 65 元 , 0亿 占全省规 模 以上 乡镇工业 利 润总额 3 .5 广东农产 品加工业各行业发展差异 比较大 , 03 %。
上农产品加 工企业总数为 4 3 ,占全省农产 品加工企业 8 2家
作者 简介 : 项喜章( 9 6 _ ,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 学院教授 、 士。吴素春 (9 3 )女 , 中科技大 学管理 学院 15 _ ) 男, 博 1 8一 , 华
在读博 士。胡坤(9 4 ) 男, 18 一 ,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 学院硕 士研 究生。 基金 项 目:0 1 2 1 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重点项 目“ 湖北省农 产品加 工产业集群动 态演化及创新模 式研 究”
南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莞等地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在海外 、 、 的众多亲朋 港 澳 回乡开展 “ 三来 -  ̄ ” 务 . 1业 , 逐渐形成 了一 些专业镇 , 如东莞 虎门镇的服装 业集 群 、 南海 的布绒玩具集群等 。随着 国内经 济发展格 局的变化 , 农产 品加工产业集群呈现 出从珠三角 到 长三角 . 再到环渤海地 区逐步“ 上” 北 的发展轨迹 。在浙江 号
湖 北 社 会 科 学 2 1年 第 1 01 0期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项喜章 , 吴素春 , 坤 胡
(. 1 武汉工业学院 经济 与管理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0 2 ;. 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 院 , 3 0 3 2华 湖北 武汉 4 0 7 3 0 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分析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分析
-.


3 2. 9 . — —
江苏农业科 学 2 1 0 2年第 4 0卷第 5期

坤, 项喜章 , 吴素春.农产 品加工产业集群 的动态演化分析 [ ] J .江: — 9 0 9
农产 品加工产业集群 的动态演化分析
胡 坤 项喜章 吴素春 , ,
协调 , 使各种资源达到合理 流动和最优组合 。在产业 基础牢
固和技术水平完善 的情况下 , 群内将加入其他关 联产业 的 集 企业 , 形成 以农产品加工产业 为主、 多种相 关产业互补 的“ 一 主多辅” 型企业结构组 合 , 使集群 资源得到最大整合 和利用 。
22 集群 突破 发 展 瓶 颈 和 防 范 衰退 风 险 的 必 然选 择 . 产 业 集 群 发展 到 一 定 阶 段 后 , 因产 品技 术 趋 同 、 化 成 会 转
多 年 的 发 展 , 成 了 多个 板 栗 种 植 基 地 、 工 企 业 、 售 和 服 形 加 销
作者简介 : 胡
坤 (9 4 ) 男 , 18 一 , 湖北洪湖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为战略与创新管理。E—m i:u i p i 2 .o a h  ̄a a@16 cm。 l n 通信作者 : 项喜章 , 博士 , 研究 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E—ma :xh i xz l
图1 农产 品加 工产业集群类型的划分
1 I 资源型农产品加 工产业集群 .
资 源 型农 产 品加 工产 业 集 群 是 基 于 地理 经 济 学 中资 源 要
素禀赋理论 而形成 的产业 集群 。该类型产业集群 的形成动力 是集聚地内存在丰富的农产 品加工 原料和其他优势 资源 , 如
交易的频率 , 高级形态集群 内企业 间的关系一定是紧密合作 、 良性竞 争的。按企业间趋于竞争还是合作可以把企业问竞合

工作报告中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工作报告中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工作报告中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以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为核心,涵盖各个环节的一组互相依存、相互关联的农业企业的集聚体。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意义1.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面对市场竞争。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相结合,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规模,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2.优化资源配置: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比如,不同企业之间可以共同利用生产设施、技术和人才,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加强创新能力: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公共设施、教育与医疗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1.选择适宜的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应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要注重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形成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完善的发展环境。

2.完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

需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推广,提高农产品加工和贮运技术,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和销售的完整链条。

3.加强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科技研发与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4.加强企业合作与协调:农业产业集群要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和促进,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形成互利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政策文件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政策文件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政策文件一、背景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发展,制定本政策文件。

二、政策目标1. 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2.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附加值。

3. 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

4. 保障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信心。

三、政策措施1. 财政支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财政投入,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品牌推广等方面。

2. 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3. 金融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4. 土地政策:优先保障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用地,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土地优惠政策。

5. 技术创新: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6. 市场开拓: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7. 人才引进: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产业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园发展贡献力量。

8. 公共服务: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

四、组织实施1. 落实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 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3. 强化宣传推广: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力形成的探讨——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为例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力形成的探讨——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为例
tn r c s fme c rz to n nc e i e d ii g f c fl a i g e e rs s,whih c u d o frs me r f r n e t ig p o e s o r e iain a d i ra ng t rv n ore o e d n ntr i e s h p c o l fe o e e e c o
moe te f r t n o e a r t h oma i ft g o—p o e sn n u t l se . T r u h t e i t d cin o e p e e t s u t n o g o— o h r c si g i d sr cu tr h o g h n r u t ft r s n i a i fa r y o o h t o
YANG un i Ch me
( i hr nvrt, iia 00 0 hn ) Qq a i s y Q q r 10 ,C ia i U ei h 1
Abtat h rcet e teQqhrcyi eo g agpoic ster er bet n i usshw t po s c :T i a i a s h iia i H inj n rvnea h e ac ojc adds s o r— r s tl k t n l i s h c e o
产业 集群 是 指 一 批 企 业 及 其 上 下 游 产 业 和 相 关 支 撑机 构在 一 定 区 域 范 围 内高 度集 聚 ,通 过 贸 易 和 非 贸易 的方 式 相 互 紧 密 联 系 ,展 开 专 业 化 的分 工 协 作 ,使 区域 经济 形成 强劲 、持 续竞 争优 势 的现 象 。
poes gid s iia, h a e cnldsta t gi l r irlte ee pdadte ls r a r e rcsi ut i Qqhr teppr ocu e hth ar ut e s eavl d vl e n ut s o d n n r n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c u i y o h c e h fm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素分析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素分析

引 产 业 集 群 外 部 的企 业 进 入 集 群 区 域 。产 品 的 对 外
销 售 、 劳 动 力 的 流 入 都 给 产 业 集 群 带 来 发 展 的 动 力 和 信 息 ,这 为 产 业 集 群 和 外 部 保 持 联 系 提 供 了更
多 、更 广 泛 的 机 会 。
动 力 机 制
农 产 品加 工 产业 集 群是 该 产业 的加 工 企业 群 体 在 地 理 上 的 集 中 ,它 不 仅 包 括 同 一 类 企 业 的 聚 集 , 而 且 也 包 括 其 上 下 游 产 业 链 和 相 关 支 持 性 服 务 机 构 的 聚 集 。 由 于 产 业 链 的 存 在 ,可 以 提 高 区 域 内 的 专 业 化 分 工 程 度 ,降 低 新 产 品 开 发 、原 材 料 采 购 、 生

或 者将 老产 品 改产 为新 产 品 ,减少 同一产 品 直接 面
对 面 的 竞 争 , 或 者 通 过 产 品 分 工 细 化 ,连 那 些 被 淘
汰 的 企 业 也 可 能 转 而 加 入 协 作 生 产 或 配 套 生 产 ,使 过 去 的竞 争 各 方 由竞 争 关 系 转 化 为 协 作 关 系 。
围 经 济 、 降 低 交 易 成 本 和 促 进 企 业 创 新 等 , 既 是 产
—圈 陵 … … ~
业 集 群 内 企 业 追 求 的 动 力 机 制 ,也 是 产 业 集 群 内 企 业 能 够 获 取 的 竞 争 优 势 ,从 而 一 方 面 能 够 促 进 产 业
集 群 内部 企 业 的 不 断 发 展 壮 大 ,另 一 方 面 将 不 断 吸
捷 ,对 产 业 发 展 带 动 力 强 ,市 场 消 费 需 求 和 国 际 竞 争 优 势 较 强 ,产 品 具 有 明 显 的 价 格 竞 争 优 势 ,积 极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农产 品加工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的对策探讨
◎左 娜

王 勇
要: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 当前解决“ 三农” 问题的有效途径, 但可持续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 本文主要分析 了在经济增
长极理论和科 学发展明. 指导下的促进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 词 : 品加 工 产 业集群 可持 续发展 对策 农产

应和 扩散效应带动整个 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上的空 间单
的经济空间上的推进型主导产业 ,增长极理论强调推动性产
( ) 品加工产 业集群 内的产业链条短 , 三 农产 竞争优势不 元 , 也指那些具有创新能力 强、 规模大、 增长 陕、 关联效应显著
现阶段大 部分农产 品加工产业集群规模小 ,深加工环节 业的巨大作用。 少 , 业链条短 , 产 集群 内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小 , 尽管有 一定 的规模效应 , 但是竞 争力不强 。 首先 ,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核心 是要积极培育关联
排出的污染物具有类似性 , 大量同类企业集聚 在一起 , 果造 结

其次, 以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为核心, 发挥龙头企业的集
9 一 0
聚带 动效应 , 支持技术水平高 、 加工能力强的支撑产业和 配套 保持集群区域 的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集群可持续的发展壮
竞 循环经济为产业集群的可持 续发展提 企业的发展 , 重点扶持 农产品的产后加工 、 储藏 、 保鲜等环节 , 大 、 争力的持续提升。
应, 成长为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内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地理上的集
围绕 区域优势和特色 资源 , 展“ 地一品 ” 发 一 的特色农产 聚 , 在横向上可以发挥规模经济 、 围经 济的效益 , 范 在产 业集 品加 工产 业 , 带动加 工 、 储藏 、 运输 、 营销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群 中引入与主 导产业存 在潜在协同和共 生关系的 环保产业 , 降低污染防治成本 。 同质或桕近废 从 而形 成 一 批 具 有 明 显 优 势 的 农 产 品 加 工 产 业 集群 ,农 产 品 为污染集 中治理提供便利 ,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冯伟;蔡学斌;杨琴;石汝娟;夏虹【摘要】Optimizi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gro-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o-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the agro-industry was re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agricultural raw material in this pap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gro-industry and its sub-sectors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and northeas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dvantageous agricultural product region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it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th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the agro-industry and its sub-sectors,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centration, spa-tial Gini index, the Herfindahl index, and EG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develop-ment of agro-industr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proportion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gro-industry had a more significant change. The trend of fresh agriculture products processing, such as fruits and vegetables processing, meat processing,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and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such as sugar processing, tea processing, and milk processing,had gath-ered to the advantageous agricultural product region, while the staple agricultural food processing such as cotton, timber, tobacco and other non-food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distributed more dispersed. In addition, the overall compared agglomeration of agro-industry was low, but sugar processing, tea processing, egg processing,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cotton processing, high rubber industry had higher industry concentration.%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产 品 加 工 企 业 集 聚 在 一 地 ,对 分 工 更 细 、专 业 化 更 强 的 产 品 和 服 务 的潜 在 需 求 量 也 相 应 增 加 , 工 艺 过 程 日益 高 度 专 业 化 , 为 专 业 化 生 产 商 提 供 了 更 大 的
推 动 农 产 品加 工 产 业 的 发 展 。
农 产 品加 工产 业 集群 的扩 张优 势
农 产 品加 工 产 业 集 群 凭 借 其 多 方 面 的 优 势 ,可
在 短 时 间 内 形 成 巨 大 的 规 模 经 济 ,可 有 效 拉 动 当 地
区的经 济快速增 长 和扩 张 。 () 横 向规 模 扩 张 1 由于农产 品加工 产业 集 群具 有 资源 优 势和 成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促 进 品 牌 建 设 2 农 产 品 加 工 产 业 集 群 中 的 企 业 大 都 属 于 “ 而 小
生 存 机 会 ,从 而 形 成 良性 循 环 ,不 断 提 高 产 业 集 群 特 、小 而 专 、小 而 精 ” 的类 型 , 它 们 能 够 利 用 其 多
的整体生 产效 率 。 () 交 易 成 本 4 通 过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的专 业 化 分 工 ,不 仅 满 足 了
利 用 空 问 接 近 可 大 大 降 低 每 次 交 易 的 费 用 。 企 业 间 共 同 的 产 业 文 化 和 价 值 观 有 利 于 企 业 间 建 立 以合 作
() 开 拓 国 际 市 场 3
借 助 于 农 产 品 加 工 产 业 集 群 的 各 种 优 势 ,原 来
力 量 薄 弱 的 中 小 企 业 有 可 能 增 强 竞 争 力 ,并 利 用 产
() 促 进 专 业 市 场 建 设 1

农产品产业集群

农产品产业集群

农产品产业集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业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时代。

本文将从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农产品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以农产品为核心,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相互配套,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群体。

它可以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形式出现。

二、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集群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杭州湾柑橘产业集群以及成都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等,它们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提高品质和效益,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例如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食品的推广等,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资源优势: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农业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集群。

例如,东北地区的大豆产业集群、南方地区的水稻产业集群等,它们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规模经济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通过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同一区域内互相竞争和合作,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采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3.市场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例如,杭州湾柑橘产业集群通过严格的品质控制和品牌建设等手段,使得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4.创新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都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地位。

四、挑战农产品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资源短缺:不同地区的资源差异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产业集群较为脆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亮点,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粮油、纺织服装、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

已形成以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以万宝为代表的菜籽油、以中利杰为代表的豆油等三大油脂加工系列,基本形成“万宝”、“鲁花”、“正大”、“希望”、“大头菜”、“柳编”、“丰年食品”、“小龙虾”八大品牌。

2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农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港、澳、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138亿元,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

在打造百亿农副产品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优化产业布局,倾力培植农副产品产业增长带。

一是制定规划。

从农产品生产、种植、收购、内外贸易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引导。

二是合理布局。

在农产品种植上,引龙头,建基地,调板块,扩规模,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区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等六大板块基地。

充分利用襄阳鲁花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伙牌工业园形成了以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襄北食用油加工区;利用襄阳万宝粮油公司现有基础和条件,在双沟工业园形成了粮油食品综合加工区;以正大、希望等企业为骨干,在张湾镇形成了饲料加工区;以柳编为龙头,在程河镇形成了工艺品加工区。

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为改变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状态,我区积极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

一是对企业技术改造、更新设备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产出优质产品。

二是鼓励大企业成立科研机构,努力撑控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开发系列精深加工终端产品,用现代科技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襄阳万宝从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科研经费,建成一个省级品管研发中心,完成20多个科研项目;襄阳正大农业公司形成了以玉米育种博士、硕士、高级农艺师为核心的梯级研发队伍,建立了多个横跨全国主要玉米生态环境的育种研究站,建成了现代化的省级生物技术中心,拥有10多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中4个通过“新品种植物保护”。

三是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组织10家企业参加了湖北省第六届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会上浪潮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意向性协议或合同。

万宝粮油公司与华农大签订了“联合建立襄阳万宝博士后产业基地”、“粮油产业科技发展合作协议”。

目前,万宝公司与华农大合作研发的“米糠油开发及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博士后产业基地已组织了两批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了粮油食用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有“油菜籽脱皮冷榨饼制取无毒浓缩蛋白方法”、“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的工艺”等多项成果获得发明专利。

襄阳万宝集团技术中心被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六部门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四是制定实施品牌战略计划。

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重奖,获省市级名牌产品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目前,全区已注册商标33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名牌4个,其中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获农产品认证59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个。

围绕产业招商,在产业链上做大做强。

一是突出资源比较优势招商。

发挥我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大型、特大型食品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加强资源本地化深加工利用,形成优势产业。

2007年引进的襄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花生油年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菜籽油年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纳税3000万元以上,解决600人就业。

该项目2007年4月开工,9月份建成投产,做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厂、当年投产。

主要产品一级压榨花生油和菜籽油,采用鲁花先进的5S纯物理压榨生产工艺,工艺独特,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2010年,襄阳鲁花实现总产值2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入库各项税收1040余万元,被评为“市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诚信纳税企业”,“市环境工作先进企业”,被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是着眼延伸产业链招商。

侧重考虑项目的关联性和产业配套性,围绕产业链招商,依靠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聚合力,形成一个龙头企业牵起一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

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品,把产业链加粗延长、做大做强。

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做大经济总量。

推动全民创业,降低准入门槛,使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扩张,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企业成长,壮大市场主体。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全区40多个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逐个制定成长计划,在土地供应、政策倾斜、信贷支持等方面实现全程跟踪式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

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使在建的重点项目尽快成长为规模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行业的龙头和“旗舰”型企业。

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收购、参股、租赁、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强强联合,培育发展1-2家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

经过整合后形成的万宝集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年产值突破1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对襄阳大头菜、程河柳编、畜禽、薯类加工等进行分类整合,每个产业形成1个大集团。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为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采取“百名局长包百个招商引资项目,百名局长包百家成长型企业,四大家领导包百个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等多种措施加大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新引进的元大粮油、良友金牛、天行君子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产。

引进的荣马酒业年产值15亿元的大型酿酒项目、福建津平食品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深圳丰盛30万吨面粉加工项目、襄阳融农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都已开工建设。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

区委、区政府从破解土地和信用瓶颈、工业项目审批等25个方面,制定了措施。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银企对接”机制,金融部门全年共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5.6亿元。

三是积极参展。

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食博会等展会。

万宝公司被评为第十一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优秀展示奖,浪潮公司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农产品。

四是加快协会、商会建设。

投资40万元,组建了程河柳编行业商会,网络个体户及企业会员260户。

襄阳孔明菜公司投资50万元成立了襄阳大头菜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已发展会员单位9家,网络农户1200多户。

襄阳万宝粮油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固绿色食品基地40万亩,网络农户10万户。

五是加快技术中心建设。

万宝公司投资2300多万元,建设的1500多平方米的产业集群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推广、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服务,全年营业收入达3600万元。

湖北正大粮油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粮油食品研发中心,解决加工环节的新产品开发等问题。

六是推进融资担保平台建设。

组建了以政府出资为主的融资担保平台,成立了襄阳海任投资担保公司。

七是加快交易平台建设。

组建了刘集花生大市场,成立了襄阳国邦物流园。

万宝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占地200亩的现代物流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接卸粮油50万吨。

前不久,在襄阳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专门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区食品农资大市场建设。

八是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在政府网站和经济信息网开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专栏,宣传推介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

九是优化行政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能。

对招商引资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证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登记办证,实行“负责代办,上门服务,限时办理,承诺办好,办好送到”,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引得来、留得住、能长大。

以资金管理为重点,支持项目建设。

一是强化资金扶持。

区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础建设、节能降耗等方面的补助和奖励。

二是强化资金管理。

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原则,安排我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项目单位。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

民达粮油公司兴建的日处理300吨大豆膨化精加工生产线和日处理300吨色拉油生产线,厂房、仓库等基础设施已建成,投产后年新增产值5亿元,新增税收3000万元。

万宝粮油公司投资1500万元扩建的5000吨菜籽油加工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10万亩茶油生产项目已竣工投产,新开发的米糠油、玉米胚芽油、茶油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高起点编制规划。

投资90万元聘请设计规划院为双沟食品工业园编制了控制性详规,规划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办公、居住等功能分区,面积3.06平方公里。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

借助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向市农发行申请贷款1.2亿元,在商业银行借贷2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建设。

目前,已建成希望大道、康庄大道及中心街三条主干道,平整土地1000多亩。

截止2010年底,已有益升农业、乾兴农业、芜湖味佳美、万宝粮油、双北粮油等3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精深加工为方向,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建精品名牌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突破性发展,实现“三边六化”,即完成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分散向规模精深、由传统工艺向现代适用技术、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结构多样化、规模大型化、生产标准化、研发系列化、产品品牌化、产加销一体化。

2015年,力争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达到2个,过20亿元4个,过10亿元5个,过1亿元20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证明商标)3个以上,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5个以上,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达到80个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