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_绪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
一部分。 • 旅游的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 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的目的地要提供各种 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 然而,实际上要区分旅游和游憩并不容易。
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
闲暇时间
游憩
工作时间
各种娱乐活动
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 (1981)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 (1982)是我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学的文集。 由郭来喜等编写、北京旅游学院印行的《中国旅游地 理讲义》(1981)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旅游地理教材。 吴传钧和郭来喜的《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开展旅游地 理研究》(1979)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一篇论文。
旅游者 到达、暂 停、游览 旅游目的地
自然、文百度文库、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图
旅游系统
(据Leiper,转引自Boniface B G & Cooper C P, 1987, p. 4)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闲暇、游憩和旅游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
1985年李旭旦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首次列入了
旅游地理学条目(郭来喜撰写),标志着旅游地理学正式 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1)
标志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地理界承担的小区旅游 开发规划数量骤增,完成了一大批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 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
5、70年代中期以来
特点:开始系统的研究旅游地理的理论、方法,统一旅游 地理学术语。 内容:对旅游地类型、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和评价,绘 制旅游地图、研究旅游区划。 ▲ 1976年,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和疗养地 理列为一个专业组,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 理学家的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被确立下来。 ▲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和 方法构架。
郭来喜主持的“北海市旅游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 (1997),首次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和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制定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性研 究,通过实地调查、资源普查、抽样调查(游客、旅行商) 和遥感图像分析,建立旅游资源信息系统(TIS),为旅游 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规划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旅游规划体系最完整、
雷明德,《旅游地理学》,1988年
陈传康,《北京旅游地理学》,1989年 孙文昌、陈元泰,《应用旅游地理学》,1990年
(3)深化阶段(1992~) 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旅游地理学家参与了高层 次旅游决策,如: 郭来喜倡导设置生态旅游主题年的建议被国家旅游 局采纳,将1999年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游;
研究旅游开发用地,集中考虑旅游活动场所和景物开发 建设用地。着眼于小尺度空间范围的研究。
• 成果:不自觉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将旅游作为一种土地
利用方式加以研究,涉及到旅游领域的地理学者也是个别的。
• 代表人物:麦克默里
3、二战后到60年代初的发展时期 • 背景:过去战争气氛、恶化中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较快
中科院地理所和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合作,1993
年制定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为制 定中长期旅游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6年由中科院地理所和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共同承担, 由郭来喜主持的“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宏观配置体
系研究”课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九五”重点项
目,成为国家级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项重点旅游研究项目,显 示了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的成熟性和先导性,成为旅游地
4、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
包括: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旅游通道的评估与建设,区 域旅游开发的综合条件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 旅游地的规划。
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研究
包括: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环境与社会等方面的正面与 负面影响。
6、旅游信息系统与地图的研究
包括: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旅游地图的绘制 与表现形式等。
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即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 消磨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 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 泛,如家庭休闲(包括阅读、园艺、社交、看电视等);日 常休闲(如看戏、上餐馆、运动、看球赛等),也包括一日 游或旅游等。
• 代表人物:英国科波克(Coppock J T)和美国克莱门特 (Clement H G )
4、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世界旅游业进入发展最快最稳定的时期 特点:以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研究为主
领域:(1)旅游资源评价
(2)旅游地和旅游区域开发研究 (3)旅游客流的调查与分析 (4)旅游对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其 中包括对旅游容量问题。
6、国外旅游地理的发展趋势
将视野放到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重点是旅游活动。
理论与实用研究并举。
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 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 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 究主题。
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是当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主要开拓
者。
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道路: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和完善, 其历程可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 1) 初创阶段(1979~1985) 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标志是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 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 高校中,北京大学地理系在投入部分力量转入开展与旅游地理 有关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方面是起步最早者。 郭来喜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总结、介绍了旅游地理学这门 学科,陈传康则最早对风景及构景、建筑与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做了阐述。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萌芽时期 始于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 (k.C.Mcmaky),在地理学者协会会刊《地理评 论》上发表了《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 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2、二战前开端时期 • 背景:富有阶层有旅游的欲望,旅游研究随之产生 • 特点:撰写导游材料、旅行指南。
理研究的一个新里程碑;
1993年出版了第一本较高水准的《旅游地理学》教材;一大 批青年旅游地理学者成长起来,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保继刚、吴
必虎、陆林等。
技术应用也呈多样化和现代化,传统技术方法得到革新,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普及,高新技术如 RS、GIS、GPS等
技术也在资源普查和规划中得到运用。
——前苏联地理学家叶琳娜.阿穆布洛维奇
“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的空间分布,适合旅游和游憩目 的的地区或区域的自然基础,以及存在于旅游与旅游胜地和 旅游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德国学者20世纪60年代末
旅游地理学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旅行 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 关规律的学科。 ——郭来喜(1985)
家庭休闲:阅读、 日常休闲:看 一日游:游览 园艺、看电视社 戏剧、上餐馆、 观光、野餐等 交活动 观看比赛等 旅游:离开常住 地
商务旅行
地理范围 家庭 本地 市内、省内 国内 国际
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现象是在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场合下发生的, 它同地理学科有最直接的联系,所以就由专门的地理学来研 究旅游,这种地理学就是年轻的旅游地理学。”
恢复和发展,使国内旅游需求急增,国际旅游也得到初步发展
• 特点:没有明显的方向和兴趣,所作的研究工作仍然是零散的;
参与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人数有限;文献著作较少;
• 成果:城市规划和国家公园的设立、乡村土地利用研究中讨论
休闲与旅游环境的改善,旅游需求和设施的建立等问题,少数
地理学者参加了早期旅游地的开发和规划研究工作
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也已有了初步
总结。
郭来喜的《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旅游区划研究”》和
《“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其开发研究”》是最早向国外介绍国内
旅游地理研究成果的两篇论文,引起国际重视。
※ 大量的旅游地理专著纷纷出版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旅游地理文集》,1982 黄国英译,马特勒著,《国际旅游地理》,1984年 周进步,《中国旅游地理》,1985年 戴淞年,《中国旅游地理》,1986年 刘振礼等,《中国旅游地理》,1986年 北京旅游学院编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1987 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1988年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
一、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现代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是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的,即旅游的客源 地、旅游的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这三个成分。三者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旅游 者离开
旅游客源地
旅游 者返回
旅游 通 道
应用性
综合性
旅游地理学是处 于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和人 文地理学三者之 间的一门综合性 部门地理学。
四、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皮尔斯(Pearce,1989,英国)
供给空间 模式 需求空间 模式 旅游地 地理
旅游流
旅游影响
旅游空间 模型
郭来喜(1985)
旅游地 起因 旅游者 行为 旅游资 源评价
中国旅游地理:在了解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 础上,侧重掌握中国及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各组成要素的 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
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主体
媒介
资源
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 游资源)、旅游媒体(交通、宾馆、旅行社等组成。
三、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边缘性
是适应大众旅游和旅 游产业发展需要而产 生,为旅游实践服务, 对旅游从业者和旅游 者都具有实用价值。 历史、考古 民俗、宗教 建筑、文学 艺术、美学
技术方法最先进的区域旅游规划,成为区域级旅游规划的典
范。
三、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 1、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 2、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
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 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 3、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宗 旨; • 4、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引相 邻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等)的知识和研究 方法。如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跨学科的 合作研究,就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开我国日记体游记之先河,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 我国古代最早的区域旅游地理专著。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2、近现代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
近代中国,对自然风景区的成团机制问题进行研究,张其钧的 (1934)《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任美锷(1940)的《自然风景
与地质构造》
在中国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是以 1979年底中国科 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为标志开始的。
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分类 基本特征
实地考察法
分析、综合、 归纳和演绎法
获得第一手资料以提供可靠的依据
分析研究对象内部的组成要素,将分析结果形成整 体,揭示特性。在分析和综合基础上概况原理,提 炼特征和规律。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1、朴素的旅游地理著作 巡游 《山海经》 宦游 漫游 云游 周游
最早载有我国各地山川风物与古迹的典籍。 最早的中国旅游地理记述专篇。 综合性地理名著。
《货殖列传》
《水经注》 《佛国记》
世界上最早的、规模空前的旅游巨著。
《入蜀记》 《徐霞客游记》
旅游区 布局 旅游 区划 旅游路线 设计 旅游 旅游 环境 影响
四、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旅游客源的研究
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流预测等。
2、旅游资源的研究
包括:旅游资源的界定与分类,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等。
3、旅游区划的研究
包括:旅游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区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