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合集下载

禹州钧瓷

禹州钧瓷

禹州钧瓷一、钧瓷业发展概况禹州陶瓷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即有较为成熟的彩陶生产。

到唐代中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苌庄窑的黑釉瓷、黄釉瓷、白釉瓷生产规模庞大,特别是苌庄窑、神垕窑以及钧台窑生产的花釉瓷,独具特色。

其中有一种黑釉带乳白色或白色中呈现针状蓝色斑点的花瓷,其胎釉产地、元素构成与装饰釉特征与钧瓷有诸多共同之处,是钧瓷的“先导”,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唐钧”。

北宋时期,禹州为北方重要的制瓷业中心之一。

各种瓷窑遍布境内各地,窑址达一百多处,瓷器种类众多。

钧瓷在城区、神垕、磨街、鸠山、鸿畅、苌庄、浅井等地均有烧造。

其中钧台钧窑被后世认定为“宋钧官窑”,钧窑也被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钧瓷历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金元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地陶瓷技术的交流及社会变革引起的陶瓷工匠流动,以禹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由于窑场扩大,日常生活用品增多,以盘、碗、罐、瓶之类为主,与北宋末年钧台窑烧造的盆、奁、尊、洗等物相比稍显逊色。

延至明、清两代,钧窑烧制时断时续,几乎停烧。

清末至民国时期,禹县陶瓷工匠在仿钧基础上经反复试验,终将窑变钧瓷烧制成功,但生产规模较小。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令,同年故宫博物院专家陈万里到禹州进行钧瓷调查。

1952年至1954年,地方国营豫兴瓷厂(地方国营禹县瓷厂前身)、禹县神垕第一瓷窑工业生产合作社(禹县钧瓷一厂前身)、禹县神垕第二瓷窑工业生产合作社(禹县钧瓷二厂前身)相继成立,开始研究恢复钧瓷生产。

1955年,周恩来曾指示轻工业部抓紧恢复河南禹县钧瓷生产。

9月,禹县人民政府、神垕瓷窑一社把老艺人卢广东、卢广文从陕西请回禹县,成立钧瓷生产小组。

在禹县技术人员和老艺人的共同努力下,1956年3月烧出第一窑钧瓷,并在广东出口商品展览会上得到好评。

60年代,河南省成立恢复古钧瓷委员会,省、地、县三级联合研究恢复钧瓷。

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禹州钧瓷的发展现状简述

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禹州钧瓷的发展现状简述

INDUSTRY·MARKET行业·市场文 马辰雨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禹州钧瓷的发展现状简述钧瓷作为我国著名的瓷种,在北方地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

其造型端庄大气、窑变精美绝伦、工艺繁杂细致、釉色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得钧瓷在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名声享誉全国。

禹州,雄踞河南腹地,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钧瓷的发源地。

历史上,禹州的窑口与汝窑、官窑相毗邻,各种瓷艺在此地交汇交流,使得钧窑在吸收其他瓷窑精华的同时能够进行自我的创作。

禹州的神垕镇被誉为“中国陶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禹州市拥有“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名城”“中国中原瓷都”等美誉。

一、禹州钧瓷的发展历程钧瓷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完善,构成窑系,落寞,复苏,重获生命力,巅峰的艰辛环节。

晚唐时期的匠人们,创新性地将金属元素引入到釉料之中,在民窑天青釉和紫红斑釉的基础上成功地创烧出唐花瓷,其对钧瓷的红、青、蓝、紫的诸多丰富交错的窑变釉,同时构成了钧瓷釉色青共同的大致风格,使钧瓷工艺达到历史巅峰。

金元时期由于宋朝常常受到辽、金、蒙的侵略,导致大量的能工巧匠逃离流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钧瓷的传播范围,使钧瓷不再局限于中原一带,而是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窑系。

明清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禹州钧瓷逐渐走向断烧,陷入到发展的低谷时期,禹州甚至是沦为生产日用品粗瓷的地步。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军阀或者大资本家中掀起了收藏古董的热潮,寥若星辰的禹州钧瓷也受到大量藏者的热捧,虽然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钧瓷实现复苏。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帮助与扶持下,通过学者、艺术家以及专家学者的大力合作,钧瓷工艺再次获得生命。

二、禹州钧瓷当前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文化日渐趋同,导致地域特色文化缺失等问题的出现。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及社会需求的刺激下,禹州钧瓷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禹州经济增长支柱产业之一。

试论新时代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试论新时代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试论新时代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摘要: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时代下,以“知识”和“文化”为引领的“新经济”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的核心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钧瓷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业发展在五大历史名瓷中成绩显著。

进入新时代,作为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及钧瓷文化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和传播。

本来通过分析钧瓷发展的现状,以及消费者理念等问题,研究了新时代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钧瓷文化创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钧瓷文化;创新发展;对策前言:钧瓷是中国五大历史名瓷之一,原产于河南省禹州市。

禹州市陶土资源储量丰富,种类超过30多种,为禹州发展钧瓷产业储备了雄厚的陶土资源。

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闻名于世,被誉为国之魁宝,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素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美誉。

一、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在当今社会,钧瓷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制瓷技术的改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国家文化自信政策的号召等都给钧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综合来看,钧瓷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已经不能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审美需求,人们普遍认为其造型古老并且实用性较低,尤其是现代的小作坊钧瓷,既不具备收藏价值也不具备实用价值。

名家名品虽然收藏价值高但是价格也比较高,没有达到应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5年,钧瓷产业中出现了新的品类--文化创意型,这类产品利用钧瓷的特性,有效的提升了其实用性和观赏性,让钧瓷在各类瓷业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二、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创新意识薄弱,研发投入过低在我国,除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钧瓷厂家,很多中小钧瓷厂家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按部就班的进行生产,根据市场需求,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哪种类型销售的比较快,就投入大量的生产,对于创新研发,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瞻前顾后怕投资得不到更大的回报,这样就会导致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是复制别的厂家的专利产品。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钧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璀璨明珠。

其精致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釉色,使得钧瓷作品成为许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痴迷钧瓷的人,往往对其美感和价值深感着迷,难以自拔。

然而,守正与创新是任何艺术门类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们应该在痴迷钧瓷的同时,也要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激发出新的美学火花,使钧瓷焕发新的活力。

在追求钧瓷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回避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价值。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的瑰宝,充满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古老的釉料配方、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钧瓷作品独具魅力。

而且,钧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记忆。

痴迷钧瓷的人往往会深入研究其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努力守住传统技艺,传承着千百年来的智慧与经验。

然而,作为艺术门类,钧瓷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突破。

只有守住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可能性,才能使钧瓷得以生生不息。

创新是促使艺术形式焕发生机的推动力量。

通过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赋予钧瓷更多的美感和活力。

例如,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可以打破传统的制作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钧瓷作品。

同时,也可以尝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叉融合,例如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为钧瓷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守正创新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守正是稳固的基础,创新是立足未来的动力。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钧瓷艺术的传承,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的变化。

通过守正和创新的结合,我们可以在钧瓷艺术中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痴迷钧瓷,难自拔。

当我们投入到钧瓷的世界中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浩瀚的文化海洋,无法自拔。

然而,我们不能被痴迷所束缚,而是要在痴迷中坚守初心,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

在钧瓷的世界里,守正创新是一条不懈的追求之路。

通过认真钻研传统技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继承钧瓷的精髓。

通过持续探索,我们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造诣。

正是在这种守正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钧瓷才能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钧瓷市场分析

钧瓷市场分析

钧瓷市场分析一、市场背景钧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一种传统工艺品,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发展,深受人们喜爱。

钧瓷的制作工艺复杂,具有独特的釉色和纹理,被誉为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

近年来,随着民众对文化艺术品的追捧,钧瓷市场也逐渐兴起。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钧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

随着收藏投资、文化消费等趋势的兴起,钧瓷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市场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当前,钧瓷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生产实力的大型瓷器生产商之间,如景德镇瓷器厂、郑州国瓷厂等。

这些企业在产品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较大。

2. 竞争形势钧瓷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

各家企业在产品品质、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展开竞争,市场上的优质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低价竞争也屡见不鲜。

3. 发展趋势未来,钧瓷市场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消费者对于品质、文化内涵等要求将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四、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钧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有利于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2. 市场挑战钧瓷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市场营销手段滞后等问题。

企业需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抢占市场先机。

五、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消费者文化需求的提升,钧瓷市场将逐渐向高端、个性化方向发展。

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六、结语综上所述,钧瓷市场前景广阔,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

愿中国传统钧瓷艺术得以传承发扬,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按顾客要求进行 生产 , 迎合 消费者个 别需 求 和品位。如今第三产业 的兴旺 ,给钧瓷创 意 产业提供了更 大的平 台。 设 想钧瓷创意作 品
与婚庆相结合 ,“ 一生 的唯一 与钧瓷无 双” 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完美 的契合 。 2 . 品牌文化本 土化 钧瓷作为河南的一张名片,在这片热土上 有着它独特的生命 力。宋代钧瓷以其端庄大气 的风格赢得了无数君王的喜爱 ,称为—代官窑 名瓷。时代的沉淀在钧瓷身上体现 了 其本土化 的特征。“ 大器天成”无疑在为人民诉说着钧瓷 天人合—道法 自 然 的精神内涵。纵使时代如何 变迁钧瓷的气质是无法撼动的,因此在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保护钧瓷的魂, 树立—个本土化气 质突显的钧瓷品牌。在这个 方面无数的钧瓷创作者都在尽 I 尽力的去做 , 才会有今天的钧瓷国礼。


也 有 以普及 钧瓷知识 为主, 兼 有研究色彩 的 大众读物 。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 钧瓷文化的 研究均显滞后 。钧瓷发展 的历史发展脉络仍 需进一步梳理; 钧瓷研究的领域应向系统化、 专业化发展 。 2 . 产业链不够完整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其重 要 特点就 在于创 意 的产品要 通过 版权授 予
人性化营销即企业把对人 的关 注、人的 个体 释放及 人的个 性 的满足放 在空 前 的中 心地位 ,企业与市场应 建立 以消费者为本 的 营销 观念 。钧瓷作 为一个 文化 产业 创意 产 业, 应该探寻新 的品牌文化 ,这种文化应 当 与当下市场接 轨 , 来无 限度 的满足消费者的 需求。个性化营销可以建立 消费者个 人数 据 库和信息档案 ,与消费者建立更 为个 人化 的 联系 ,及 时地 了解市场动 向和顾客需求 ,向 顾客提供 一种个人化 的销售 和服务 , 顾 客根 据 自己需求提出商品性 能要求 ,企业尽 可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禹州钧瓷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禹州钧瓷为例

摘要:禹州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齐名。

烧制钧瓷是一种复杂且高难的技艺,其中不可控的窑变因素更是出神入化,因此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

在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如何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制瓷技艺已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在禹州当地实践研究的结果为基础,为钧瓷技艺在保护与传承的方面提出几点借鉴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钧瓷技艺;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珍贵,它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见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人类社会文明载体。

随着国际化趋向和现代化历程的持续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遭到不断挑战,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依附于口授和行为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正逐步湮灭乃至失传;具有珍贵历史意义价值的文献,或被遗弃,或被国外盗取;过度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钧瓷创烧于唐朝,拥有悠久的历史进程,文化底蕴十分丰富,钧瓷的烧制技艺是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结晶,其中意义重大。

禹州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祥地,其烧制钧瓷的历史多达1700多年,其中原产于禹州的钧瓷,创烧在唐朝繁盛于宋朝,是我国北宋以来的一类重要瓷器品种。

北宋期间设立了钧瓷“官窑”,钧窑因此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金元时期,钧窑瓷器在中国北方区域成为主要产品,形成了宏大的钧窑系,是我国六大钧窑体系之一。

近年来,钧窑的钧瓷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钧瓷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

一、钧瓷传承现状及对策(一)钧瓷商业化对艺人传承的影响1.商业化指的是权利人以自由、平等的交换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钧陶瓷的出现影响钧瓷的发展。

由于时代的不断转变和不同需求,钧瓷也开始步入商业化。

但是钧瓷不同于其他瓷器,它更偏向于艺术是属于观赏性很强的瓷器,实用性较差。

所以禹州神垕镇大部分都以实用性较高的钧陶瓷为主,这种拥有钧瓷元素的陶瓷就既具有观赏性又拥有实用性。

但是这种钧陶瓷是没有灵魂的,所以钧陶瓷的出现对钧瓷和钧瓷艺人是有一定影响的。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河南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河南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产业 得 到 了政府 更 多政 策 的惠顾 。在 “ 中原经 济 区 ”上升 为 国家 瓷研 究 所 、陶 瓷行 业 职业 技 能鉴 定 中心 , 禹州 市陶 瓷行 业职 业 技 战略 后 ,钧 瓷文 化创 意产 业 进入 加速 发 展 期 。河 南省委 书 记卢 展 术培 训 中心 、 许 昌陶 瓷职 业技 术 学 院及许 昌学 院的钧 瓷 文化 研 究 工明确 提 出, 中原要 崛起 ,河南 要振 兴 , 必须 首先 突 出河 南的 文 所等 钧 瓷产 业 人才 培养 机 构 。但这 些 主要 集 中在 钧瓷 生 产领 域 的 化 优 势, 发挥河 南文 化 的作用 。

文化综合 ・
大 众 文 艺
经济结 构转型背 景下河南 省钧瓷文 化创意产业发 展策略 研究
吴 波 ( 河 南农 业 大 学林 学院 艺术 系 河 南郑 州 4 5 0 0 0 2 )
摘 要 :在 经 济 转 型 的 背 景 下研 究钧 瓷 文 化 化 强镇 ,工 业兴 镇 ” 的策 略 ,以钧 瓷文 化
新 兴 产业 中 的 文化 创 意 产 业 是 现 代 经 济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河 南 省 的钧 瓷文 化创 意产 业 发展 , 一方 面 ,通 过借 鉴 国际 国 内相 等 。相对 于 目前 ,主要 集 中在 钧 瓷艺 术及 工 艺流 程 ,文物 珍 品 等 关 理 论经 验 ,在 实践 探索 中前 进 。 同时 ,在 实现 产 业 发展 的过 程 方面 有 限度 的 开发 ,传 承千 年 ,享 有 “ 中国钧 瓷 之都 ” “ 中国 历 中 ,不 断 着 力 于 产 业 自身 完 善 与提 升 , 以推 动 区 域 经 济 结 构 调 史文 化 名镇 ”美名 的神 厘 镇 尚有丰 富 的文 化 资源有 待 更 为合 理 的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钧瓷是一种传统的中华文化产物,起源于唐代,曾经是皇家御用
的瓷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钧瓷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目前,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较为良好。

在供给端,钧瓷制作
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各地也不断开展培训和推广活动。

在需求端,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
和喜爱钧瓷文化,钧瓷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钧瓷文化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

在设计创新方面,许多创意公司和设计师开始将传统的钧瓷元
素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推出了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钧瓷产品。

在营
销方面,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提升销售服务质量,也是钧瓷文化产
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总之,钧瓷文化产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既有着
历史悠久的传统,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
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禹州钧瓷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禹州钧瓷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禹州钧瓷产业发展总结汇报禹州钧瓷产业发展总结近年来,禹州钧瓷产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总结这些成绩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特向各位进行汇报。

本次汇报将从禹州的钧瓷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成果与问题、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禹州钧瓷历史沿革禹州作为中国钧瓷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代,禹州就已经开始生产和流传钧瓷,而明代成就了钧瓷的巅峰。

然而,在清代末年,由于战乱等原因,禹州的钧瓷工艺逐渐衰落。

直到20世纪80年代,禹州人开始重视保护并振兴钧瓷传统工艺,才重新让禹州钧瓷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禹州钧瓷的发展现状禹州钧瓷如今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禹州钧瓷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成为人们追逐的艺术品。

目前,禹州的钧瓷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料开采、工艺制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

禹州钧瓷产业园区的建设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禹州钧瓷产业的成果与问题禹州钧瓷产业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

一方面,禹州的钧瓷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还远销到国外市场。

另一方面,禹州的钧瓷工艺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展览和比赛中屡获殊荣。

然而,与此同时,禹州钧瓷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对原料的过度开采,导致资源的稀缺和环境的恶化;其次,钧瓷加工技艺传承面临困难,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习周期长,人才培养的速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后,产品设计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未来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推动禹州钧瓷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发展规划:一、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合理开展矿产开采,确保资源持续可利用;二、加大对钧瓷工艺传承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钧瓷工艺师傅,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加强设计创新和市场开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禹州钧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禹州钧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和人们的努力。

中国钧瓷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中国钧瓷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中国钧瓷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中国钧瓷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钧瓷始于唐代,早在1500年前就有了铜红釉料,也就是著名的“钧瓷红”。

明代时,钧瓷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御窑的主要产品之一。

清代时期,工艺技术逐步完善,钧瓷成为瓷器中的佼佼者,成为御用瓷器之一。

20世纪60年代,钧瓷的工艺遭受沉重的打击。

当时,由于制造方法失传,多种珍贵的配方被遗忘。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多年苦于寻觅,银坤的一班工艺人员,通过反复实验,整理出了一批珍贵的配方和工艺,钧瓷制造又出现了一次大爆发。

在现代工业的进程中,钧瓷唯一的古稀之城景德镇,也号称“国际陶瓷艺术名城”,因其瓷器的品质而闻名海内外。

钧瓷的现状钧瓷的生产首先要有稳定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是技术、美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在工艺技术方面,钧瓷在中国古代瓷器中独具特色。

它采用了雕、刻等多种工艺,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使钧瓷达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钧瓷不但是艺术品,还有实用价值,从而使得产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国钧瓷制品的销售已遍及世界各地。

通过钧瓷,我们也可以窥得中国古代的其中一部分历史与经典。

钧瓷面临的问题1. 设计文化尚未成熟虽然钧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现在的设计方案往往无法完全表达出瓷器的文化内涵。

有时候,为了取悦消费者,设计师可以随意添加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的融合和表达有时会失去钧瓷的本质特点。

2. 国际竞争的压力中国钧瓷行业不仅是国内竞争激烈,还要面临国际市场上众多优秀的陶瓷品牌和制造国的激烈竞争。

陶瓷业成为许多国家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陶瓷行业。

针对这个挑战,我国钧瓷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3. 产业链条不完整中国钧瓷产业中前端和后端的关系还需加强。

我国的雕刻大师、画家等文化创意人才匮乏,导致钧瓷的创新和发展难以提高。

此外,部分企业缺乏品牌营销意识,不能有效地推动钧瓷行业的发展。

结论中国传统瓷器是中国文化之光的代表,其中钧瓷以图片繁复、色彩深丽、纹理复杂的特点闻名于世。

钧瓷造型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之思考

钧瓷造型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之思考
存 的。随着科技 的进步 ,机 器大生产的发展 ,导致产 品制作生 产 的流 程有 了严 密 的分工 ,设计 的预 见性 和工艺 性也 就 占据
化 品牌战略 的全 面实施 ,使钧 瓷成为 了国家名 片 ,也进入 了世 界 收藏品 的行列 。但 目前瓷 区在钧瓷文化教育 和钧瓷造型设计 上 ,没有形成完整 的体 系 ,尤其是 缺少钧瓷造 型创 新的设计人 才 。因此与高校 的合 作培养所需求 的人才 ,以壮大钧瓷文化 的
不 同 ,钧窑经历 了千余年 的历史 发展 , 自 身形 成了大量独特 的
文化形 式 。近年 钧瓷企业林立 ,发展势头迅猛 ,禹州 已成 为 全 国重要的美术 陶瓷产 区和最 大的 日用瓷集散 地之一 。钧瓷文
但对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的教 育更 为迫切。对钧瓷造 型设计来 讲 ,培养什么样 的设计人 才能够适 应社会发展需求 ,是整个教 学过 程中的关键 问题 。从 历史 上看 ,我 国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
主流形式下 。
( 二 )钧瓷造型课程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 因为专 业建 设 的时 间较 短 ,所 以在教学 过程 中 的许 多环 节还 不够完善 ,需要 我们 在实践教学 中不断地去完善 和调 整。 我们不 能忽视每个瓷种都有 它的独特性的现实 ,如景德镇 陶院 课程体 系的建设与它所处 瓷区的瓷种表现非常贴切 。钧瓷 的独
学方法,提 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 :钧瓷造型 ;课程 ;教 学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0 1 - 2 1 3 — 2
瓷是 中国的伟 大发 明 ,是 中华 民族对 世界 闻名 的重 要贡 献 。钧瓷艺术 发展起源于唐代 中后期 ,在 中国陶瓷史上开辟多 彩釉 的先河 ,具有丰厚而悠 久的陶瓷文化历史 。许 昌学 院陶艺 专 业坐落在钧 窑瓷区旁边 ,钧 窑瓷区不光有丰 富的 自然资源 , 也 有上千年 的制陶历史所积 累的丰富经验 ,更有 地域文化传递 给我们的精神 滋养 ,其 中更 为珍 贵的是窑工们 对陶瓷物质特性 和人文品格 的深透 而独特 的理解 与把握 。这一 切 ,为我校 陶艺 专 业的发展 以及学 生学 习陶艺技 能提供 了广泛 而深厚 的基础 。 同时 ,近年来 ,密集的展览 和活动使从事钧瓷 陶艺创作者们有 了更广阔 的交 流和展示 的平 台 ,大大提高 了广 大师生们 的眼界 和创作 能力 。 陶艺教育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 的重要学科 ,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创造 意识 、材料 意识。提高钧瓷造 型设计创作教 学 的实用价值 ,朝着 良性循环 、多元化方 向发展 。

中国钧瓷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钧瓷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钧瓷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中国钧瓷是中国古代传统瓷器中的珍贵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装饰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钧瓷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现状。

本文将分析中国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中国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传统的钧瓷工艺和技术逐渐失传。

一些工匠技艺高超的老师傅年事已高,年轻一代对钧瓷的传统工艺了解不足,导致传统技艺无人继承。

此外,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仿制品和劣质产品,使得真正的中国钧瓷在市场中难以得以重视和推广。

其次,中国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受到资金和支持的不足。

尽管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但是实际上,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执行不力等问题。

许多钧瓷作坊和博物馆面临经济困难,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钧瓷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对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开展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钧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应加大对钧瓷技艺传承的支持力度,鼓励年轻人学习和发扬传统的钧瓷工艺,培养更多的后继者。

同时,可以设立奖学金和专项资金来支持钧瓷匠人的创作和传承工作。

另外,相关部门和相关部门还应增加对钧瓷文化遗产的资金和支持,加大对钧瓷作坊和博物馆的经济援助,保障其正常运营和保护工作。

同时,应对仿制品和假冒伪劣产品采取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真正的中国钧瓷文化。

此外,也可以加强与各国文化机构和组织的合作,推动中国钧瓷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相信中国钧瓷仍然会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钧瓷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

钧瓷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

钧瓷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作者:秦婧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0期摘要钧瓷有1300年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具有传统意义的民族文化。

钧瓷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族品质融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了解钧瓷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发挥媒体传播在钧瓷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依托媒介融合,弘扬钧瓷文化,使钧瓷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钧瓷文化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是河南省禹州市独有的国宝瓷器,经过1300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是禹州、河南乃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名片之一。

宣扬钧瓷文化,传承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艺与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其文化精神。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歷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高度重视。

文艺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回归,成为当前中国的时代特征。

本文注重钧瓷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探讨符合以钧瓷悠久文化历史为基础,对当前钧瓷文化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强化对钧瓷资源的推介力度,利用多种载体、多种途径输出钧瓷文化。

1钧瓷文化的传播特点在钧瓷文化传播中,文化乃是传播中最鲜明、最核心的表现,它不仅体现出河南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思维方式,更彰显了钧瓷的独特个性。

1.1以文化内涵为基础,传播钧瓷文化1.1.1钧瓷文化的审美内涵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以华丽的色彩,端庄典雅的造型形成了独特的钧瓷审美文化,开创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

(1)窑变之美。

钧瓷之美,贵在色彩。

而色彩之美,贵在窑变。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对钧瓷窑变色彩最好的诠释。

陶瓷是火的艺术,钧瓷经火产生“窑变”。

窑变现象是指钧釉在高温下熔融流动、乳浊和着色发生复杂交错的变化,从而使釉色变得绚丽多彩。

“窑变”釉色称为铜红釉,以金属铜为主色剂通过还原焰烧制而成,因氧化铜成色不与其他氧化物化合,单独成色,只对火焰气氛敏感,在不同的烧成火焰气氛下产生不同的色调,因此,钧瓷的色彩是很丰富的。

钧瓷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钧瓷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孙慧菊 461000一、钧瓷文化的发源地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传说。

“垕”字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被禹州的千年古镇——神垕所独有。

《新华字典》这样解释:“垕,神垕,地名,在河南省。

”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因窑火千年不衰而被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历史上,神垕曾因陶瓷而兴盛、钧瓷御用的同时,垕字也被古代帝王四次皇封。

小故事:神垕四次受皇封唐玄宗时期,有次出游路过肖河南岸,只见烟火冲天,尘雾弥漫,烟尘向北吹至一座神庙,神像也被薰黑了,于是问地方官:“烟火薰到神前,侵犯神灵,为何不把窑搬至神后呢?”皇上金口玉言,于是地方官就将窑迁到了肖河北岸,自此就有了“神后(垕)”地名。

这是“垕”字首次受皇封。

宋徽宗时期,有钧瓷贡品进朝,徽宗爱不释手,连夸“绝妙珍品”,当即提御笔在“后”字上加了一个“土”字,并称“神后出此珍宝,应以土为上”。

这是“垕”字第二次受皇封。

到了南宋高宗皇帝登基,又有钧瓷贡品进朝。

高宗皇帝看到“神后(上土下后)”两字,极为不悦,心说:“怎麽能把土压在头上呢?”于是提笔划去“后(上土下后)”上的土,又在后字下面添上一个土字,这就变成如今的“神垕”了。

这是“垕”字第三次受皇封。

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又有神垕钧瓷贡品进朝。

李莲英为讨好主子,在一旁述说了历代关于“垕”字的演变。

太后评曰:“把土托在头上,以土压人不妥;能烧制如此珍宝的土踩在脚下也太可惜,还是象我这样,把它拿在手里为好。

”李莲英拍手称妙,连忙照着慈禧手持宝瓷的姿势写出一个“垢”字,慈禧一见神会其意,喜笑颜开。

于是“神垢”也就成为第四次皇封懿旨了。

只是,光绪皇帝得知此事后,觉的无聊之至。

圬垢的“垢”字怎能应用于此呢?由于光绪皇帝的抵制,辞海上的“垕”字才没有修改。

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

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

4 . 市 场 的成 熟 是 钧 瓷 产业 集 聚 发展 的需 要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我 国经 济 有 了长 足 发 展 , 人 民收 人 提 高 , 生 活 条 件 改
善, 物质丰富推动了精神消费时代的来l 临 。个 人 收 藏 、 馈 赠 友人 、 市场拍卖 、 家居 装饰 , 使 钧 瓷 市 场 非 常 火 爆 。市 场 的 成熟 , 为钧瓷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 , 也 是 钧 瓷 产 业 集 聚发 展 的需 要 。 5 . 钧 瓷 产 业 发 展 是 钧 瓷 产 业 集 聚发 展 的原 动 力 。神 重
作为神重镇支柱产业 的钧 瓷文化产业 , 无 疑 有 着 广 阔
这里生产绵延延续 , 当 地 民 众 多 数 是 从 祖 辈 那 里 继 承 了选
配瓷土 、 捏制器 型 、 配制 钧釉 、 调 控窑 温等 生产 钧瓷 的“ 绝
活” , 并 且熟 悉 钧 瓷 市 场 、 钧瓷行业等相关领域 , 这 是 钧 瓷 产 业 发 展 的有 力 保 障 。 3 . 低 成 本 因 素是 钧 瓷 产 业 集 聚 发 展 的优 势 。第 一 , 低 价 格 要 素组 合 。个 体 户 以家 庭 成 员 为 主 , 企 业工人多 是 当
神 壁 镇 经 济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的 需要 , 也 是 树 立钧 瓷 文化 品牌 , 促 使 钧 瓷 由“ 传 统 文 化” 向“ 强 势 文化 ” 迈进的需要。 [ 关键词] 钧 瓷; 文化产业 ; 集聚 ; 发 展 态势 [ 中 图分 类 号 ]F 4 2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 号] 1 0 0 9 — 2 3 2 3 ( 2 0 1 3 ) 0 5 — 0 1 2 9 — 0 2 瓷的成功烧制 、 发 展 和 传 承 是 自然 资 源 、 地理环境 、 工 艺 水 平、 时代经济 、 人 文 精 神 等 多 种 因 素 相 互 融 合 的结 果 。神 蜃

新媒体环境下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神垕镇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神垕镇为例

198媒介产业研究一、钧瓷发展现状钧瓷,五大名窑之一,经历72道工艺制作而成,是以窑变为核心美学价值的瓷制品,窑变被世人形容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可见其极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是钧瓷的发源地,同时神垕镇凭借独特的原料、悠久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的工艺传承,也是钧瓷的唯一产地。

[1]如今,钧瓷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制瓷技术的改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国家文化自信政策的号召、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关注等都给钧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综合来看,钧瓷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已经不能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审美需求,人们普遍认为其造型古老且实用性较差。

尤其是现代的小作坊钧瓷,即不具备收藏价值也不具备实用价值;名家名品虽收藏价值高但价格也高,这让钧瓷常常处于尴尬地位,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015年,钧瓷产业中出现了新的品类——文化创意型,这类产品利用钧瓷特色,有效提升了其实用性和观赏性,让钧瓷在各类瓷业的竞争中占据了一些市场份额。

但钧瓷的文创产品却面临着生产不独立、产品更新慢、用户黏性弱、产品信息传播范围小、传播渠道单一等问题。

因此,虽然钧瓷文化创意产业是对传统钧瓷产业的改良,但其产业链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新媒体环境催生钧瓷行业的改革互联网的普及,媒体融合的出现,使各种新型媒介应运而生,形成了“新媒体环境”。

文化产业与媒介密不可分,媒介环境的变革势必会影响文化产业宣传的方式和效用。

钧瓷作为全国重要的瓷类文化产业,其宣传效果直接影响该产业的文化和商业影响力。

然而在传播平台日趋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钧瓷这类没有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传统行业的宣传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3]这反映出了传统行业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

以神垕镇为例,最成功的新媒体提升影响力的例子是以推介神垕旅游文化为主的公众号“神垕古镇”官微,但神垕镇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时缺少对核心文化的宣传,核心文化即钧瓷作品的独特技艺、创作理念、艺术特色、精神内涵等。

钧瓷调研报告范本

钧瓷调研报告范本

钧瓷调研报告范本钧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钧瓷作为中国传统陶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钧窑早在唐代就开始出现,经过宋朝的发展而达到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瓷器的顶峰之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钧瓷的产地、工艺、市场需求以及现状,为传承和发展钧瓷做出科学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钧瓷的历史、特点、技艺等。

2. 实地调研:前往产地,实地考察钧瓷的生产流程、制作工艺等。

3. 市场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市场对钧瓷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三、调研结果1. 钧瓷的产地钧瓷的主要产地为河南省洛阳市、福建省南平市和江苏省宜兴市。

其中,洛阳市是钧窑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具有悠久的钧瓷制作历史和丰富的钧瓷资源。

2. 钧瓷的工艺特点钧瓷以其独特的釉色和渐变效果而著名。

其釉色以青、紫、褐、黄等为主,色彩鲜艳且层次分明。

钧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历粉磨、捻泥、成型、装饰、烧制等多道工序。

3. 市场需求和现状钧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受到了许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在国内市场上,钧瓷的销量相对较小,主要受限于其高成本和相对较高的售价。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钧瓷的需求逐渐上升,国外收藏家对其的认可度较高。

四、对策建议1. 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加大对钧瓷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在国内市场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参加艺术博览会等方式,向更多的人群展示钧瓷的魅力。

2. 组织钧瓷制作培训班:为有意从事钧瓷制作的人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制作水平和工艺技能。

通过培养更多的钧瓷制作师傅,推动钧瓷的传承与发展。

3. 提升产品品质: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钧瓷产品的质量和审美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降低制作成本,降低售价,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五、结论钧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杰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点。

虽然在国内市场上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在国际市场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刘国安:钧瓷实用化思考

刘国安:钧瓷实用化思考

100Art HALL 艺术讲堂编辑|刘 玉今年72岁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刘国安,不久前做客《中原艺术讲堂》,就“传承与创新——钧瓷实用化思考”同广大网友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他从实用的角度,讲述了钧瓷实用化的历史沿革、钧瓷该如何从传统和传承中汲取营养以及如何进行创新、创意研发以更好地适应当下市场发展与社会需要。

见证钧瓷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至今,刘国安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钧瓷的发展历程。

现为河南省禹州市永兴利瓷业有限公司国安钧瓷坊技艺总监的刘国安,1960年10月被招入原禹县神垕陶瓷一社,师承国家级钧瓷老艺人卢光东,是老艺人的二代艺徒。

直到1975年,对钧瓷的造型设计、釉色、烧成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并直接操作。

1975年后的18年间,他又历任钧瓷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兼实验室主任、技术副厂长和钧瓷一厂、二厂厂长。

1994年后,又创办了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光华钧瓷厂。

在钧瓷一厂期间,1963年他试验成功具有元代风格的“天青釉带红斑”的釉色。

1964年又试验成功具有宋钧官窑特色的“里青外红紫”的产品釉色,并用此配方生产钧瓷大花盆、花瓶,为国庆十五大庆献礼,产品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1973年受玉雕装饰的启发,首创钧瓷双龙活环瓶,使死环变活动环,该项技艺影响钧瓷刘国安:钧瓷实用化思考本刊记者 薛续友造型至今。

他创作的1.5米高的观音活环瓶现今陈列在河南禹州市宾馆大厅。

1978年,他与人合作试验的各种颜色釉产品,成为全国工艺美术旅游产品或出口的热门货源。

1982年,他与人合作试验成功“炻瓷餐茶具”产品,填补了河南省炻瓷出口的空白。

1979年,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后的4年间,遵照“工艺品日用化,日用品工艺化”的创作方针,他立项试制“钧瓷烧成新工艺”,用固体还原剂氧化焰,在16米隔烟推板窑,烧制成功钧瓷铜红釉。

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获得河南省科委“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禹州钧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禹州钧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图1丰富多彩的钧瓷图2 唐双系罐 河南禹州钧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内容摘要:本文从河南禹州钧瓷造型语言的特点入手,对河南禹州钧瓷的的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比照研究,把河南禹州钧瓷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制作工艺、时代特征、发展方向等同其它瓷种进行对比,进而对河南禹州钧瓷造型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

对于河南禹州钧瓷造型语言的丰富和地方造型艺术设计及审美的提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钧瓷 造型语言 窑变 肌理 色彩一、河南禹州钧瓷的历史渊源与时代特征在我国上百座较为知名的古镇中,有哪一座古镇能够盛产“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国宝钧瓷?是神垕;有哪一座古镇能够牵动四代皇帝,受四次皇封?是神垕;有哪一座古镇能够基本原生态地保存着千百年的街巷、建筑,并一直保持瓷都的地位?是神垕。

神垕镇历史悠久。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

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

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

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

神垕是钧瓷的主产地,因煤、瓷土、釉土资源蕴藏丰富而名闻中原。

神垕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促进了神垕陶瓷生产与商贸经济的发展,加之钧釉开陶瓷铜红釉的先河,更有窑变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特色,所以有“家有万贯,不抵钧瓷一片”的珍贵价值。

河南禹州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产生于唐朝末年,而到了宋朝达到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它产生于河南省禹州市,据考证因夏朝的时候夏朝国王启在禹州建立钧台举行开国大典而得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宋代以后,其文化内涵日益丰富,精神指向也渐渐明确,再加上造型和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禹州钧瓷成为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禹州钧瓷以铁的氧化物作呈色的釉料配方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的青瓷釉色的局面,把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釉,一层一层的挂釉,使钧瓷的釉层结构更加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工商管理学校慧菊461000一、钧瓷文化的发源地钧瓷起源于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传说。

“垕”字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被禹州的千年古镇——神垕所独有。

《新华字典》这样解释:“垕,神垕,地名,在省。

”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因窑火千年不衰而被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历史上,神垕曾因陶瓷而兴盛、钧瓷御用的同时,垕字也被古代帝王四次皇封。

小故事:神垕四次受皇封唐玄宗时期,有次出游路过肖岸,只见烟火冲天,尘雾弥漫,烟尘向北吹至一座神庙,神像也被薰黑了,于是问地方官:“烟火薰到神前,侵犯神灵,为何不把窑搬至神后呢?”皇上金口玉言,于是地方官就将窑迁到了肖岸,自此就有了“神后(垕)”地名。

这是“垕”字首次受皇封。

宋徽宗时期,有钧瓷贡品进朝,徽宗爱不释手,连夸“绝妙珍品”,当即提御笔在“后”字上加了一个“土”字,并称“神后出此珍宝,应以土为上”。

这是“垕”字第二次受皇封。

到了南宋高宗皇帝登基,又有钧瓷贡品进朝。

高宗皇帝看到“神后(上土下后)”两字,极为不悦,心说:“怎麽能把土压在头上呢?”于是提笔划去“后(上土下后)”上的土,又在后字下面添上一个土字,这就变成如今的“神垕”了。

这是“垕”字第三次受皇封。

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又有神垕钧瓷贡品进朝。

莲英为讨好主子,在一旁述说了历代关于“垕”字的演变。

太后评曰:“把土托在头上,以土压人不妥;能烧制如此珍宝的土踩在脚下也太可惜,还是象我这样,把它拿在手里为好。

”莲英拍手称妙,连忙照着慈禧手持宝瓷的姿势写出一个“垢”字,慈禧一见神会其意,喜笑颜开。

于是“神垢”也就成为第四次皇封懿旨了。

只是,光绪皇帝得知此事后,觉的无聊之至。

圬垢的“垢”字怎能应用于此呢?由于光绪皇帝的抵制,辞海上的“垕”字才没有修改。

神者,神灵也;垕者,后土也。

“神垕”即神灵佑护之地。

神垕是钧瓷的产地,钧瓷是神垕的符号。

钧瓷因神垕而神奇妙绝,神垕因钧瓷而享誉世界。

神垕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说。

生产实践证明,如果离开这些条件,钧瓷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真正烧制成功。

历史上,神垕就因钧陶瓷生产而兴盛了上千年。

明清时民谣曰:“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

”就是当时繁华盛景的真实写照。

二、钧瓷文化的发展史国之瑰宝——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因产于古之钧州(今禹州)而得名。

钧瓷是以典型的二液分相釉为基础,具有乳光效果的一类瓷器产品。

北宋中期,钧瓷产品从青瓷系当中脱颖而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在以禹州神垕为中心的周围窑场中逐步成熟,北宋晚期已作为新瓷种迸发出惊世魅力和强大生命力,取得了辉煌成就。

北宋钧瓷以小型器物为主,胎色灰白而胎质细腻,釉色淡雅匀净,玻璃质乳光感强,以天青、天蓝、月白、粉青为主。

另外,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钧瓷烧制中开始应用,并自然晕散,妙趣无穷,有了“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之说。

徽宗时,在古钧台附近八卦洞设立御用窑场烧纸宫廷用瓷,后称作钧台窑,其产品主要以设器,花器和生活器具为主,代表了钧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清末,随着收藏热兴起,钧瓷有了“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就是指钧台窑的产品而言,也是史实。

南宋初期,钧瓷以雅静典致的风格在质量和造型上不断更新,主要生产日用器皿为主,影响不断扩大,此时铜红釉使用已成熟并广泛使用在钧瓷器物上,钧瓷开始呈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釉面效果。

同时,生产钧瓷的窑场围也逐步扩大,到了元代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不仅北方的、、、、、等地的窑场生产,南方的、、等地也仿烧钧瓷。

清代末年钧瓷在中断数百年后开始复烧,特别是禹州知州曹广权主政时,创办公私合营的“钧兴公司”,为现代钧瓷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

建国后,神垕钧美一厂、钧美二厂、国营瓷厂等企业生产出了一大批精品钧瓷产品,同时培养了大批钧瓷人才。

宋金元钧瓷的主要差别:宋钧一般通体施满釉,胎体较薄,釉质细腻,精美异常。

金代钧瓷,施釉至足际,足底一般不施釉,釉较宋代略厚,棕眼较多,胎体比宋代稍厚。

元代钧瓷,施釉多至足际上几公分,釉厚而色胎体厚重。

(一)、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钧窑,官窑遗址在今省禹州市城的八卦洞,凭“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汝窑,窑址在今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官窑,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今)建造,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定窑为民窑,窑址在今省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名。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二)、钧瓷工艺钧瓷是火的艺术,土的传奇。

钧瓷生产工序繁多,烧制不易,其间要经过数十道生产工序,主要是讲其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

钧瓷胎骨釉药全部采用禹州特产的孔雀岩、虎皮玉、阴阳土、玛瑙石、豆腐石等矿物,经夏日暴晒,秋雨浸润,冬霜寒冻,春风软化,然后再用源出嵩山的颍河水,练泥制釉,历经制泥、拉坯、造型、成型、修坯、晾晒、素烧、施釉、釉烧等数十道工序,无论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便是小小的差错也会造成前功尽弃,故有“过手七十二、十窑九不成”之说。

(三)、钧瓷窑变钧瓷按照烧制燃料和窑炉的不同,主要有柴烧钧瓷、煤烧钧瓷、炭烧钧瓷、气烧钧瓷等类别。

不同燃料、不同窑炉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

简而言之,柴烧钧瓷清新俊逸、秀丽典雅;煤烧钧瓷热烈奔放,画面宏伟;炭烧钧瓷质朴自然,恬淡无华;气烧钧瓷釉层鲜亮,明丽浅艳。

(四)、钧瓷的“神奇妙绝”钧瓷之神在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同施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乳光交融、变幻无穷且特点各异的作品,是巧夺天工的自然形成,恰如“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

钧瓷之奇在开片:玉振金声,迸片行纹。

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其莹润釉质透活欲滴,视如碎裂,好似“静卧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无鱼”。

钧瓷之妙在釉画:五彩渗化,浑然天成。

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发现,灵动透活,别具神韵,似“指纹”般独一无二的窑变,使其自身特色更是奇妙,所谓“钧瓷无双,窑变无对”。

钧瓷之绝在意境:境随意变,天人合一。

因浑然天成的窑变和端庄典雅的造型而形成艳丽绝伦的别致景观,赞曰“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佳句难描”。

(五)、钧瓷名家名品目前,禹州拥有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志、国政),2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晋晓瞳),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志、孔相卿、任星航、苗长强),129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艺术大师。

(六)、钧瓷文化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瓷器能像钧瓷一样,能够如此完美承载、全面诠释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厚重与典雅、传统与现代、多元与主体,诸多难以兼容的特性在钧瓷身上不可思议的融为一体。

总结起来,钧瓷有诸多特有的象征意义:于器皿而言:钧无成对窑变无双珍藏首选礼品于个人而言:窑变人生大器天成励志首选礼品于文化而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鉴赏首选礼品于民族而言:和谐包容与时俱进国礼首选礼品近年来,钧瓷以古朴端庄的造型、神奇妙绝的窑变艺术被世人青睐,随着对钧瓷的宣传、研究和制作水平的提高,钧瓷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艺品,已成为参与重要政治和社会活动、联谊交往的高端礼品。

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把钧瓷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班牙等各国首脑政要。

香港回归,钧瓷“豫象送宝”作为礼品赠给香港特区政府。

大宋官窑•荣昌钧瓷坊“天地人”系列作品——“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分别在2003—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连续三年被指定为唯一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孔家钧窑“丰尊”、“海晏鼎”、“象天鼎”、“珠联璧合”、“共赢尊”、“坤元鼎”、“乾元鼎”分别在2006—201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连续七年作为唯一国礼赠送给各国领导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谈到为何选择钧瓷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国礼赠送给各国领导人时说:“我们之所以选择钧瓷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领导人,不仅因为它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名瓷,更重要的是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瑰丽丰富的窑变神韵,从某种意义上传达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多极化国际环境中,古老的中国所坚持的那种厚重质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与博鳌亚洲论坛所要向世界传达的信息不谋而合。

”三、禹州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一)、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禹州以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积极实施钧瓷品牌塑造、神垕古镇开发、钧瓷产业提升、旅游资源整合四大工程,使神垕古镇面貌得到大改善,钧瓷产业得到大提升,钧瓷文化得到大弘扬,旅游产业得到大发展。

截止2012年底,全市钧瓷生产厂家达到186家,从业人员2.8万人,年产值达7.86亿元,年实现利税1.3亿元。

全市拥有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3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129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艺术大师,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钧瓷品牌塑造工程近年来,禹州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弘扬钧瓷文化,极大地提高了钧瓷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连续举办了七届钧瓷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了钧瓷文化行、香港行等一系列大型钧瓷文化宣传活动,录制了央视《欢乐中国行•魅力禹州》,拍摄了由喜剧演员郭达主演的钧瓷题材电影《钧瓷蛤蟆砚》,排演了钧瓷题材戏剧《神器》,编纂完成了钧瓷类专业书籍期刊,将“地理标志产品•钧瓷”由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积极开展钧瓷烧制技艺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工作,目前已通过文化部专家组评审,成功列入2013年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

钧瓷品牌战略的推进,使得钧瓷“名家、名窑、名品”的市场价值节节攀升。

在翰海2007秋季拍卖会上,大宋官窑创作的“天地人”系列钧瓷作品——“乾坤瓶”、“华夏瓶”、“祥瑞瓶”,拍出了35.3万元的高价;在纳高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已故钧瓷大师富安作品“大红袍钧瓷•梅瓶”和“大红袍钧瓷•益寿瓶”,均以134万的价格成交;在德隆宝2012春季拍卖会上,富安钧瓷作品“一统尊”和“益寿瓶”均以以230万成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