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合集下载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 箍筋简化计算方法:
度量方式:内空尺寸 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
计算方法: 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 (a、b);弯钩平直长度 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
其中: a1=a-1.25d*2 b1=b-1.25d*2 L1=3.14*3.5d/4=2.749d L2=3.14*3.5d*135/360=4.123d 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 (a+b-5d)*2+3*2.749d+2*4.123d+20d
轴心(下料)长度:40d+3L+2*a2+a1
其中: a1=b+100-tan(22.5)*2d*2=b+100-1.657d a2=(h-d)/sin(45)-tan(22.5)*2.5d*2 =1.414h-3.485d *5d*45/360=1.963d 轴心(下料)长度: 40d+3*1.963d+2(1.414h-3.485d)+ (b+100-1.657d) =2.828h+b+100+31.373d
度量方式:外包尺寸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 a+3. 25d 为便于施工,弯钩平直段应有 3d
下料长度修正=外包尺寸 a+3. 5d
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直钩外包长度 5d
轴心(下料)长度:a1+a2+L
其中: a1=a-1d-1.25d a2=5d-1d-1.25d=2.75d L=3.14*3.5d*90/360=2.749d
轴心(下料)长度: a-2.25d+2.75d+2.749d =a+3.249d =a+3.25d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一样钢筋下料按外包尺寸进行,没有内包尺寸,叫内皮尺寸;概念按字面明白得就ok了,拿箍筋来明白得!计算方式: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爱惜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2d弯钩增加长度:一样半圆弯钩为,直弯钩为,斜弯钩为箍筋直径 6 8 10~12箍筋调整值50 60 70箍筋箍筋: (gu jin) ties用来知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一起工作,另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类钢筋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利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样结构 lp≥5d 5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 lp≥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钢筋的下料长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1. 首先确定钢筋的使用位置和要求的长度。

2. 根据构造设计图纸上的标注或规格要求,确定钢筋的直径和数量。

3. 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工程要求,计算出钢筋的总长度。

4. 根据构造设计图纸上的图例和标注,确定钢筋的弯曲和接头方式以及相关长度。

5. 根据钢筋的直径、弯曲角度和接头方式,计算出弯曲区域和接头区域的长度。

6. 将总长度减去弯曲区域和接头区域的长度,得到最终的下料长度。

在计算过程中,应确保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参考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对于特殊或复杂的情况,可以请专业工程师进行计算和确认。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钢筋两侧端部无锚固角度如下:
注:钢筋端部保护层厚度取10mm、其他位置保护层厚度取25mm。

(看题目)
弯曲量度差值:当弯曲30°取0.3d 弯曲45°取0.5d 弯曲60°取d
弯曲90°取2d 弯曲135°取3d 弯曲180°取6.25d
①梁下部贯通筋:总跨长度+(是否两侧有墙体、柱子有的话加上乘以2)-(2倍的端部保护层厚度)=梁下部贯通筋下料长度
②梁上部架立筋:
外包尺寸:总跨长度+(是否两侧有墙体、柱子有的话加上乘以2)-(2倍的端部保护层厚度)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二倍6.25d)(180°=6.25)
③弯起筋(元宝筋):
端部平直段长:两侧墙体和柱子的宽度+指定的那根弯起钢筋距离墙体的距离总和—端部保护层
斜段长:(梁高-二倍的保护层)×1.414 (弯曲量度差值45°=1.414)
中间直段长:总跨长度(两侧有墙体和柱子的话一定要加上去)-2(两侧的柱子或墙体+弯起筋柱内侧的距离+梁高减两倍的保护层)
端部竖直外包长:梁端部竖直向下距离乘以2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值
{2(端部平直段长+斜段长)+中间直段长+端部竖直外包长}-{(二倍的90°d)-(四倍的45°d)}
④箍筋:
箍筋的外包尺寸:{梁宽-二倍保护层+2d
{梁高-二倍保护层+2d
箍筋的下料长度:(宽+高)2+2倍保护层
箍筋根数:(构件长-2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一般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2.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3.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周长+箍筋长度调整值4. 曲线钢筋下料长度=钢筋长度计算值+弯钩增加长度曲线钢筋:环形钢筋、螺旋钢筋、抛物线钢筋等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一个Ⅰ(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直径d)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4 (我们统一采用)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为箍筋弯钩的一般默认形式箍筋调整值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

GB50010—2002规范规定:(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普通钢筋La=a(fy / ft)d预应力钢筋 La=a(fpy / ft)d式中 fy fpy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d —钢筋直径; a —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 / mm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 / mm2)注: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1、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2、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3、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4、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5、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弯曲调整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半圆弯钩增加长度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

5、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3倍;HRB335、HRB400级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末端作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和75mm中的最大值。

对于主次梁及井字梁交叉处,要采用变数箍筋。

下料时,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翻样,次梁箍筋高度要扣掉主梁钢筋直径,并逐渐加大到次梁实际的箍筋尺寸。

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

90°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0.822d-0.178D
注:HPB235 级钢筋 D=2.5d; HRB335 级钢筋 D=4d; HRB400 级钢筋 D=5d 弯起钢筋弯折 30°、45°、60°时的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 弯折角度 计算式 30° 45° 60° ⊿=0.012D+0.28d ⊿=0.043D+0.457d ⊿=0.108D+0.685d 按 D=5d 0.34d 0.67d 1.23d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钩增加长度
弯 钢 筋 钩
180°弯钩 6.25d 7.86d(无设计要求) 8.93d(无设计要求)
90°弯钩 3.5d 3.93d(无设计要求) 4.21d(无设计要求)
135°弯钩 4.88d 5.89d(无设计要求) 6.57d(无设计要求)
HPB235 HRB335 HRB400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外皮周长+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弯钩增加长度
弯 钢 筋 钩
180°弯钩 13.25d(抗震) 14.86d(抗震) 15.93d(抗震)
90°弯钩 10.5d(抗震) 10.93d(抗震) 11.21d(抗震)
135°弯钩 11.88d(抗震) 12.89d(抗震) 13.57d(抗震)
HPB235 HRB335 HRB400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指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折 90°和 135°时的弯曲调整值 弯折角度 钢筋级别 HPB235 HRB335 HRB400 HPB235 HRB335 HRB400 弯曲调整值 计算式 ⊿=0.215D+1.215d 取值 1.75d 2.08d 2.29d 0.28d 0.11d -0.07d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90度弯勾=45度弯勾=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 45度\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a)按弦长单数间距布置;(b)按弦长双数间距布置 l1 ——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第i根钢筋所在位置的弦长; D ——圆形构件的直径; i ——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序号数; a ——钢筋间距; n ——钢筋根数;
钢筋工程速查手册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R 2
D 2
C 2
l0 l0 2 ( R C )( R C )
s ——纵、横筋最长筋与最短筋之间或最高箍筋与最低箍筋之间的距离; a ——纵、横筋或箍筋的间距;
变截面梯形构件下料长度计算简图
2 构件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1 梯形构件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工程速查手册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D a (n 1)
其中:
2 构件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圆形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当钢筋间距为单数时 l D2 [(2i 1)a]2 1 当钢筋间距为双数时 l D2 (2ia)2 1
AD AB BB '
A ' B ( AB
3 特殊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3.3 悬臂斜梁弯钩下料长度计算
悬臂斜梁弯筋计算简图 50 ) ( AB BB ' ) BB ' AD
FC B ' F CB ' 求得GF和FC,即可计算出①号(GFC)的长度
钢筋工程速查手册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4C 2 或l 2 0
2 构件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3 圆形切块缩尺配筋下料长度计算 圆形切块的弦长:
圆形切块的类型
弦长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d,即可求得钢筋长度li: li D 4C 2d 2 2 l0 ——圆形切块的弦长; D ——圆形切块的直径; C ——弦心距,即圆心至弦的垂线长; R ——圆形切块的半径。
168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主要分为直筋下料长度公式和弯曲筋下料长度公式两种。

直筋下料长度公式:L = L0 + 2a,其中L为钢筋的实际长度,L0为钢筋的标准长度,a为钢筋需要埋进混凝土中的长度。

弯曲筋下料长度公式:L = L0 + 2a + 2Rθ,其中R为弯曲筋的曲率半径,θ为弯曲角度。

在高层建筑中,对于钢筋长度的精度要求高,因此使用如下公式计算:L = L0 + a + b + c,其中a为钢筋需要伸入层底楼板的长度,b为钢筋在楼板中的长度,c为钢筋在楼板顶部的长度。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为了确保下料的准确性,建议在实际操作前咨询专业工程师或专家进行指导。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 2;直弯钩 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数: 180° 90° 45°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 90°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详见下表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 b为梁高 c为保护层厚度 d为箍筋的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 ;;;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见上图: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候,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能计算重量不然要错哦错误!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看这个晕不那我再说详细点咯: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6.2525这个就是6.25d;;;也就是那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2225这个是弯曲了两个90°角所产生的度量差值,弯曲一个90°度量差值是2d;;; 弯曲2个的话自然就22d,d=25mm ,度量差值是要减去的;够详细了吧;;;;;;这可是我吃饭的饭碗啊;;;555555.;;;被你偷学了咯;;以此类推你算第二个吧;;;;相信你没问题咯;;;错误!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26.25d+765+6362+3760-40.5d=6824MM为什么减去40.5d呢;;;;我猜你也会这么问;;;;因为钢筋弯曲了4次,每次弯曲的角度是45°,而每弯曲一个45°的度量差值是0.5d;;;;所以4次就是 40.5d 明白了吧;;;嘻嘻嘻嘻;;;也不是想的那么难哈;;;;主要是老师教的好对吧;;;哈哈哈哈哈哈;;;;自恋中;;;;;;;;;;好啦;;;你自己做第四个吧;;;;;错误!:;;;;这个就不要我讲了吧;;;;太简单咯;;你自己算哈嘿嘿偷懒成功最后给你举个算箍筋的例子吧:例:某抗震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 梁内箍筋配筋为A6150,梁保护层厚度为25mm ,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解:根据公式:D=2b-2c+2d+2h-2c+2d+调整值或者根据公式:D=2b+h-8c+8d+调整值即:D=2250+500-825+86+110=1458mm式中110是调整值,查表即可是抗震的哦嘻嘻嘻嘻;;;;差不多都会了吧;;;哈哈哈继续努力哈;;;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打电话我咯;;;;;;。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布置方式以及钢筋的叠放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单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直线段长度是指两个弯折点之间的距离,弯钩长度是根据钢筋直径和规范要求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为6倍直径。

钢筋叠放长度是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确定的,通常为叠放钢筋长度的一半。

弯曲余量是为了方便施工留出的长度,通常为40倍钢筋直径。

2.多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多筋直线段的计算方式与单筋直线段相同,只是直线段长度需要分别计算。

3.钢筋弯曲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弯曲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弯曲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弯曲的长度,一般通过施工图纸中的标示来确定。

4.钢筋搭接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搭接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搭接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的搭接长度,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施工图纸中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应考虑钢筋的浪费和延伸长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一个经验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在进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并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质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
9.附加吊筋:
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
10.屋面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譬如,当主梁支座顶面保护层为55mm,其余3面保护层为25mm时,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48mm;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mm;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8mm;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1mm。

譬如,当柱的保护层为30mm时,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8mm;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5mm;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78mm;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31mm。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 -13.35d=4.65d。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 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求:多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首先,设纵向钢筋间距为l纵,依据各纵向钢筋间距分匀的要求,有:l纵=(b-2c-d纵外×n纵)/(n纵-1) (6)式中:n纵——取梁底或梁顶单排钢筋数量,取较多者。

其次,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和外箍内宽度尺寸:L外箍=2(b+h-4c)+26.5d箍 (7)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b-2c (8)注:2肢、4肢、6肢、n肢(n≥2)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均相同。

第三,求4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L4肢内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9)4肢内箍筋的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0)第四,求6肢中箍下料长度和中箍内宽度:L6肢中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11)6肢中箍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2)第五,求6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L6肢内箍=2(b+h-4c)+26.5d箍-8(d纵外+l纵) (13)6肢内箍内宽度=b-2c-4(d纵外+l纵) (14)例题:已知梁截面宽度为b=400 mm,梁截面高度为h=700 mm,箍筋肢数为n箍 =4,箍筋直径d箍=10mm,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max(6,7)=7,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27mm,梁保护层为c=25mm。

求:4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1):2个等宽独立箍互套配箍方案l纵=(b-2c-d纵外×n纵)/(n纵-1)= (400-2×25-27×7)/(7-1)=26.833mm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L外箍=2(b+h-4c)+26.5d箍=2(400+700-100)+265=2650mm独立箍下料长度L独箍L独箍=2650- 2×2(d纵外+ l纵)=2650-4×(27+26.833)=2650-4×53.833=2650-453.833=2435 mm独立箍内宽=5×27+4×26.833=135+107.332=242.332=243mm独立箍内高=h-2c=700-2×50=650mm解(2):外大箍内小箍配箍方案L外箍=2650mm外箍内宽=b-2c=400-2×50=350mm外箍内高=h-2c=700-2×50=650mmL内箍=2650 -2×2×2(d纵外+ l纵)=2650-8(27+ 26.833)=2650-8×53.833=2650-484.497=2165.503mm取2166mm内箍内宽=3×27+2×26.833=81+53.666=134.666=135mm外箍内高=内箍内高=650mm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5根L1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图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配料单。

【解】L1梁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保护层厚度25mm。

①号钢筋下料长度=(4240-2x25)+2x6.25x10=4135mm②号钢筋下料长度可分段计算端部平直长=240+50-25=265mm斜段长=(梁高-2倍保护层厚度)x1.41=(400-2x25)x1.41=494mm中间直线段长=4240-2x25-2x265-2x350=2960mmHRB335钢筋末端无弯钩。

钢筋下料长度为:2x(150+265+494)+2960-4x0.5do-2x2do=4658mm③号钢筋下料长度=4240-2x25+2x100+2x6.25do-2x2do=4190+200+225-72=4543mm④号箍筋:按外包尺寸计算:宽度=200-2x25+2x6=162mm高度=400-2x25=2x6=362mm④号箍筋下料长度=2x(162+362)+100-3x2do=1112mm箍筋数量=(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箍筋间距+1=(4240-2x25)/200+1=4190/200+1=21.95,取22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