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有感(一)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是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重要著作,也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夸美纽斯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是普及的,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
这让我反思我们当今的社会,虽然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一些贫困地区,孩子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与夸美纽斯所倡导的教育普遍性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应当努力去缩小这种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中还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秩序,就像鸟儿学飞、鱼儿学游一样,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这使我意识到,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有时过于追求成绩和效率,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特点。
比如,给小学生布置过多过重的作业,让他们过早地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夸美纽斯对教学方法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主张直观教学,通过观察事物、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那些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学到的知识往往印象更加深刻。
而在如今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他还强调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班级授课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同时接受教育。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班级授课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无法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结合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篇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啊!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结果一读进去,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
夸美纽斯这家伙,真的是太有想法了!书里提到的那些教学方法和理念,就像是一道道亮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但我觉得真的一点都不!比如说,他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不是有时候太急于求成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然成长的节奏?还有啊,他主张普及教育,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
这难道不是超级伟大的想法吗?我就在想,要是这个想法能更早地实现,那世界得变得多不一样啊!不过呢,读的过程中我也有困惑。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这些理念真的能完全落地吗?”可能在现实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说不定能从中找到改变教育的灵感呢!你们觉得呢?篇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哎呀妈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可真是把我给“整懵”了,又让我“开了窍”!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头直犯嘀咕:“这能讲出啥新鲜玩意儿?”谁知道,读着读着,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夸美纽斯说的那些话,有时候真让我拍案叫绝!他讲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嘛,可咱们现实中的教育有时候咋就走偏了呢?我就想啊,要是老师们都能按照他说的做,那孩子们得多幸福啊!不过,我也在想,这理论听起来是不错,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不大呢?也许在一些条件好的地方能行得通,那在偏远的山区呢?这可不好说。
还有他提倡的班级授课制,我觉得有利有弊。
好处是能提高教学效率,可坏处是会不会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呢?我觉得这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反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会儿兴奋,觉得教育充满了希望;一会儿又发愁,担心这些好的理念没法真正落实。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读大教学论有感篇一《大教学论》是三百多年前捷克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在1632年写成,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的创造性,正在于开篇就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即“《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全书共三十三章,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各科教学法、学校纪律、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组成和重要性,涵盖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奠定了今天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一三百多年的教育名著,今天读来仍会让人惊叹、感慨、反思,笔者也来谈谈这本专著带给自身的思考和启发。
第一,做教育的人要有信仰。
每种职业都应该有其特定的信仰,笔者私认为教育者的信仰在于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意味着不凡与创新,也意味着高贵和尊严。
夸美纽斯在第一章就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宗教的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同时提到“愿它为一切教育的人的所做到,使他们能去领略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使他们能用尽方法去图他们的神性的完全实现。
”夸美纽斯之所以如此强调人高贵性,实质也就是在强调教育的高贵性,因为在他看来,“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而且“生而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中国一直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形容爱情坚贞的诗句来称赞老师,诚然,教师确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是如果广大教师在岗位上都如此艰苦的话,恐怕愿意从事这一职业也会寥寥无几,所以夸美纽斯才说,要使教育者”领略到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
”第二,教育者需要尊严和思想。
吴非在《不跪着教书》中写道: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什么特权,不需要什么优越感,不需要谁来同情,但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懂得怜惜自己,把自己当一回事,活出尊严;教师没有自尊是最可怕的。
一位教师如果到了没有自尊的地步,作为教师他的职业生命已经结束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灵魂的。
高贵在于思想的独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当我翻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本书时,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教育殿堂。
说实话,一开始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精彩?但随着一页页深入,我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奇妙的教育之旅。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那些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这个对教育一直有着自己看法的人,也忍不住频频点头称是。
比如说他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的秩序,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的日子。
那时候,奶奶家的院子就是我的小天地。
春天一到,奶奶会在院子的一角埋下种子,然后耐心地浇水、施肥。
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不一下子把所有的种子都种下去呢?”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每种植物都有它自己生长的节奏,就像你一样,得一步一步长大。
”当时我不太懂,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夸美纽斯说的遵循自然的秩序嘛!奶奶种下的那些种子,有的很快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儿,有的却好像在土里睡懒觉,迟迟不见动静。
奶奶一点也不着急,她说:“别催它们,该出来的时候自然就出来了。
”果然,过了几天,那些“睡懒觉”的种子也探出了脑袋。
在教育中也是这样啊,如果我们急于求成,非要让孩子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
就像那些被过早催促的种子,也许会长得歪歪扭扭,甚至根本长不出来。
夸美纽斯还主张普及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了村子里的阿强哥。
阿强哥家里很穷,父母供不起他上学,他只能每天跟着父母在田里干活。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村头玩耍,看到一辆装满书的车路过,阿强哥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他说:“要是我能读书识字,该多好啊。
”后来,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阿强哥终于有了走进教室的机会。
他学习特别刻苦,因为他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现在的阿强哥,已经在城里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没有普及教育的理念和行动,阿强哥的人生可能会是另一番模样。
书中提到的直观性教学原则也让我感触颇深。
夸美纽斯说,知识应该通过感官来理解和掌握。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6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6篇)大教学论读后感1 《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开始读的时候,不知道自已在读什么,觉得不像是谈教育问题,倒是在谈宗教人生的问题,但是当读到第七八章时,感觉就不一样了,以后就都是关于教育的了。
读了以后,觉得受益匪浅。
感受确实很多,我主要谈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敬佩夸美纽斯有教育的理想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教育有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一种执着的追求,我真是佩服!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产生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反对封建的等级教育,主张实行全民的普及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学校教育体制,为后来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身上的这种面对困难决不退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回想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看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慢慢地自己也开始倦怠了,对于事业的那种激情也开始减少了。
有时候很想去改变一些现状,但是又想,有些现状是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的吗?我就认为自己再努力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要不断地努力呢?读了夸美纽斯的作品后,觉得不能失去信念,人活着还是要有一种信念的。
不管自己能改变多少,只要去做了,尽到自已的努力就行。
二、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夸美纽斯指出,普及教育要从学前期开始。
他认为:“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应该赶快对上天的植物及时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们谨慎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在翻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这本书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觉得教育不过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教育观点,让我仿佛看到了教育的新大陆。
他强调教育是一种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位老师。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姓王。
王老师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他不像其他老师那样一板一眼地按照课本讲课,而是总能把那些枯燥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学习勾股定理。
这可是个让不少同学头疼的知识点。
王老师走进教室,没有直接翻开课本,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然后,他开始给我们讲起了故事:“同学们,假设这是一个古代的战场,有个将军要知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才能安排士兵布阵。
可是怎么算呢?这时候,就有个聪明的小士兵站出来说,将军,我有办法!他发现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于是,咱们的勾股定理就诞生啦!”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让原本复杂的定理一下子变得清晰易懂。
从那以后,每当我们遇到勾股定理的题目,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古代战场的画面。
夸美纽斯还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的秩序。
这让我想起王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
他从不强迫我们死记硬背,而是引导我们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规律。
有一次,我们在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公式,而是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纸,让我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
我们把各种图形剪成小块,然后尝试着拼成我们熟悉的形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面积的计算方法。
王老师还特别注重因材施教。
他知道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都不一样。
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他总是耐心地辅导,从不嫌弃他们理解得慢。
有个同学叫小李,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
王老师就经常鼓励他,给他开小灶,还在课堂上特意让他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就大力表扬。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大教学论》《大教学论》篇1在人类教育史上,有个人占有光芒的一页,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次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好的教育学著作。
这个人,就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限制,书中存在一些神学原那么和《圣经》思想,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
但书中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措施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开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展了详细的分析^p 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那么,如直观性原那么、循序渐进性原那么、稳固性原那么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根底;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有几点:首先是通过教育才能形成一个人。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忠诚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和忠诚要通过祈祷、教育、行动去获得。
我们每一个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说话、走路和考虑的,这些都是靠后天的教育、学习、训练才能达成的。
每一个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的,而是在父母熏陶、教诲、示范、指引下不断学习发音、说话,在老师的教诲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逐渐得到开展的。
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在课上对学生的语言才能进展训练,及时抓住学生说话当中的破绽、缺乏之处、语言不标准之处进展纠正指导,更要时时处处运用标准准确的语言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来以身示范,给学生良好的典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系的标准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方式。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阅读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人生的许多启示,可以从中体验到那些无法亲自去经历的东西。
读课外书的好处可多了。
读课外书可以增加识字量;很多同学在没上学前就认识了很多字,就是在课外书上认识的。
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词汇量;书上有很多优美的词语,成语,可以让说的话很精彩。
读课外书可以增添丰富知识;书上有各种各类的知识。
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
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篇一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也许是我一开始小瞧它了。
读着读着,我就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世界。
夸美纽斯说的那些教育理念,就像是一道道亮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他强调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平常的教育是不是有时候太“用力”了,反而违背了孩子们成长的天性呢?我觉得吧,可能我们总是急于让孩子达到某个标准,却忘记了他们也是有自己节奏的花朵,需要慢慢绽放。
书中还提到了班级授课制,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想法。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原来可以这样大规模地进行教学。
但我又在想,这样会不会让老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呢?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呀!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兴奋得拍大腿,觉得找到了教育的真经;一会儿又陷入沉思,担心这些理念在现实中能不能真正落地。
比如说,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这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可不小呢!总之,读《大教学论》让我收获满满,但也让我更加迷茫,教育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才是最好的呢?篇二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大教学论》?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在犯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 可没想到,越读越觉得自己像个挖到宝的幸运儿!夸美纽斯这家伙,真有他的!他说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话说得可太牛了!我就琢磨着,那我们平常的教育是不是太狭隘了?只盯着分数,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孩子们其他方面的发展。
也许,我们应该像他说的那样,更全面地去培养孩子,让他们成为真正有素养的人。
还有那个“泛智教育”的理念,简直让我眼前一亮!他主张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广泛的知识,不分贵贱贫富。
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公平教育吗?但现实中,真能做到吗?我觉得很难,毕竟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的。
说到班级授课制,我觉得这既是个创新,也是个挑战。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在我捧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教育这件事儿能被剖析得如此深刻和全面。
读罢此书,真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在当时极具开创性的教育理念,让我这个对教育一知半解的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说,他强调教育应该适应自然,遵循人的天性。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大人们任由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疯跑玩耍,从大自然中学习和领悟。
孩子们观察着四季的更替,感受着土地的温度,那时候的我们无拘无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书中还提到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走进学校,接受知识的滋养。
但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在城市的学校里,孩子们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小小的肩膀上背着大大的书包,脸上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笑容。
而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教育资源依然匮乏,孩子们为了上学要翻山越岭,走好几里的山路。
夸美纽斯主张班级授课制,这种集体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时的情景。
一个教室里坐满了几十号人,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课。
有时候,老师的声音被教室里的嘈杂声淹没,后排的同学为了听清老师的话,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讲一道难题,他在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步骤,我坐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
看着周围的同学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奋笔疾书,我心里那个着急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下课后,我赶紧拿着书本去请教老师,老师耐心地又给我讲解了一遍,我这才恍然大悟。
夸美纽斯还特别重视直观教学,他认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和清晰。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科学课,老师带我们去校园里观察植物。
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嫩绿的叶子,还有忙碌的小蜜蜂。
老师让我们用手触摸叶子的纹理,用鼻子闻花朵的香气,用眼睛观察蜜蜂的飞行轨迹。
那节课,我们玩得特别开心,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当我翻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本书时,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有点懵的。
毕竟这可不是一本轻松就能读透的书。
但随着一页页地深入,我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拽着,越读越有滋味。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那些教育理念,就像是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他强调教育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教育过程。
我想起了自己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
那时候,我们的教室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黑板是那种老式的,用粉笔写上去会扬起一阵白粉。
这位老师呢,教我们语文,她个子不高,总是笑眯眯的,眼睛里透着一股亲切劲儿。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
为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老师居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着我们全班同学走出了教室。
那时候,学校有一个小小的花园,春天一到,各种花儿争奇斗艳。
老师就站在花园中间,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风的声音,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暖。
然后,她轻轻地说:“孩子们,现在睁开眼睛,看看这就是春天。
” 哇,那一刻,我真的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红的花、绿的叶,还有在花丛中飞舞的小蝴蝶,这一切都那么鲜活,那么生动。
老师接着给我们讲解课文里的每一句话,让我们对照着眼前的景象去理解。
我发现,原本那些枯燥的文字,一下子变得充满了生命力。
夸美纽斯说教育应该顺应自然,这位老师不就是在顺应我们的天性,用最自然、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学习吗?她没有单纯地在教室里讲啊讲,而是把我们带到了真实的情境中,让我们亲身体验,自己去感受。
还有一次,班上有个同学在考试中考得特别差,自己趴在桌子上哭。
我们都以为老师会狠狠地批评他,可没想到,老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耐心地和他一起分析错题,还鼓励他说:“这一次没考好没关系,咱们找到问题,下次努力就行。
” 从那以后,那个同学学习特别认真,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老师用她的关爱和鼓励,让我们明白了失败不可怕,只要有勇气面对,就一定能进步。
读《大教学论》有感(1)
读《大教学论》有感夸美纽斯(1592-1670) ,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他是三百多年前捷克的著名教育理论家, 是近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的最伟大的奠基者之一. 《大教学论》全书框架:33章,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目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等;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
这一划分与今天的教育学体系大体相同。
《大教学论》有其完整的体系,从人生究竟谈起,一直谈到学校管理,分科教学方法.他的贡献又是多方面的:例如重视教育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主张普及教育,女子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单一学制,国语教学,班组授课;要求人们受到周全的教育;提出直观,力量,理解,应用,循序渐进,发展悟性....实际包含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现就读书后做如下几点体会:一.对于教育力量的坚信.他认为人心如同树木的种子,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须使他的固有的、藏在身内的东西展露出来."这就是说,人有发展的极大可能性,但是这咱可能要靠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正如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变成饰物,牛马要经过训练才能为人服役一样.人心又如土壤、白纸与蜡,只要园丁当心,土壤可以长出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白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蜡能变成各种形式,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像.这就是说由外力加以铸范的.这外力有两种:环境和教育.但教育可以左右环境的影响.具体到每一个人时,他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田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二.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夸美纽斯对于旧时学校缺点的体会是很深刻的.他说,旧时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非常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场.他自己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悲惨地损失了一生一世的最甜美的青春,在教育的小节上面浪费了青春的鲜美的岁月."所以他决心写出<大教学论>来"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使青年们能够"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进行学习.因为,既然人是一咱可教的动物,教育的力量又是十分巨大的,可见教育办得不好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好,不是人的智力不够,也不是学科太难."世上也没有一座岩石或高塔,高到了在合适的位置放了梯子,或在石上合适的地方凿好了台阶和装上防止跌落的栏杆之后还没有人爬得上去的."固然,"在智慧方面,快乐地加入旅行的人很多,而能登峰造极的人是很少的.但这并不证明人类的心智有什么达不到的目的,只是证明阶梯安排得不好,或是数目不够,有危险,没有修理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方法有困难".三.对于教学过程的主张. 夸美纽斯对于怎么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提出了不少卓越的主张,他格外重视下列几点:自觉;直观;注意;理解;应用.四.对于道德教育的意见.他认为道德教育是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当然他所说的道德教育的涵义不可能跟我们所说的一样;但是他所提出的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却依旧是正确的.如:预防,实践,榜样,纪律等.夸美纽斯的建树:第一:对教育学的理论性质第一次作了明确肯定的回答: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第二:创造了一个被几个世纪的人竞相模仿的相对完整的结构模式;第三:首创了人本主义的逻辑起点论,为近代教育学的演进奠定了基调;第四: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规律;第五:开创了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学”理论流派的河。
夸美纽斯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教育史上,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大教学论》中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对世界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夸美纽斯的作品,我深刻体会到了他教育思想的精髓,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普及与平等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他认为“人应当受到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在当时,教育主要局限于贵族阶层,而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理念打破了这一界限,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
这种普及教育的思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教育普及与平等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借鉴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这一观点强调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注重品德和身体的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也一直在追求这一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夸美纽斯还强调教育的价值。
他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人”,使人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这种价值观念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夸美纽斯在教育方法上提倡直观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通过直观的演示、启发性的提问和实践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我国,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我们要借鉴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师的角色与责任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教育能力。
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也一直备受重视。
我们要学习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篇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夸美纽斯那一套套的教学理念,就像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也许你会问,这书都好几百年前写的了,能有啥用?我觉得吧,虽然时代在变,但有些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
比如说他强调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不能硬逼着学生学,得顺着他们的天性来嘛!书里还说,教学要直观,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有时候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还是云里雾里的,要是能多来点直观的东西,说不定我能学得更好呢!不过,我也在想,夸美纽斯的这些想法,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不是还能完全适用呢?可能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去调整和改进。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兴奋,觉得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一会儿又怀疑,担心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
但不管怎么说,《大教学论》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你们说,未来的教育会变成啥样呢?会不会完全颠覆夸美纽斯的理念?这谁也说不准,不是吗?篇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哎呀呀,提起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想说!一开始,我就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对这本书没啥期待。
毕竟,这书名听起来就挺严肃的,对吧?但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居然被“圈粉”了!夸美纽斯说的那些教育方法,简直太牛了!他主张班级授课制,这难道不是现在学校教育的基础吗?我就想啊,几百年前的人咋就这么有远见呢?还有啊,他强调教育的普及,说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得多前卫的想法呀!可我又不禁反问自己,现在我们真的做到教育普及了吗?也许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孩子没办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这可怎么办呢?书中还提到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快乐。
读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重要性《大教学论》开篇就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他说:“教育是国家的财富,是人民的幸福。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
二、教育目的与内容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才能、有美感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教育内容:1. 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2. 智育: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
3. 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他们成为有健康的人。
4.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美感的人。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与方法,以下是我认为较为重要的几点:1.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激发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重视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四、教师的作用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他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
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 知识渊博: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为学生传授知识。
2. 品德高尚: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
3. 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
4. 善于沟通: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育与社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离不开教育的推动。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大教学论》读后感1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Magna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
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
教育的目的、任务与作用是《大教学论》首先论述的问题。
夸美纽斯根据基—督教的《圣经》提出人生和教育的目的。
他说:“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因此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认识自己,熟悉万物,形成德行,虔信上帝。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
但他又反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完全忽视人的现世生活的禁欲主义,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希望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说明他的教育目的论和天主教会的教育目的论是有区别的。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他看来,人生来都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后天的发展全靠教育。
这里一方面将教育的作用夸张化,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了教育对人生的功能。
既然教育对于人生和社会有如此巨大的功能,普及教育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
夸美纽斯把“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作为该书的主题,提出了“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响亮口号。
他严厉指责封建贵族垄断教育而把穷人排斥于校门之外。
他说:“在那些被排斥的人中,也许就有极优秀的才智之士,他们这样被践踏,被扼杀,真是教会与国家的大损失。
”夸美纽斯主张:“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贫贵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一些思想上,而且在一些教育制度上也有重大体现。
例如: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大教学论读书心得篇1这个寒假,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后虽然不太能领略其中的精华,但还是有些感触。
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在《大教学论》中,作者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规律。
如第十七章《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中的原则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鸟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慢发展。
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
这让我想到了班里的后进生,难道不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吗?“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
就如“我们拿一只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而不让它一滴一滴地滴进去”的结果一样可悲:即大部分的水流到瓶子外边去,最后,瓶子所盛的水比慢慢地滴进去的还小。
这就提醒我们“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教师自己所愿教的去教”是愚蠢的行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
因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又如第十八章《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中原则八也举了一个显浅易懂的例子:当一只鸟儿形成的时候,肢体与肢体连接,骨头与骨头连接,筋肉与筋肉连接。
一株树木的情形也一样,树干是和树根连接的,树枝是与树干连接的,嫩枝是与枝柯连接的;所以,这些东西虽则都有成千上万,但整个都是构成一株树木的。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拾起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难懂的学术著作,没想到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教育世界的大门。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让我仿佛看到了教育本该有的清晰模样。
他强调教育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这可太有意思了!想想看,我们平常接受的教育,有时候是不是太狭隘、太局限啦?夸美纽斯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广泛而全面的,不管是聪明的孩子还是稍微迟钝一点的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丰富多彩的教育。
就拿我小时候的经历来说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特别注重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其他像音乐、美术、体育之类的课程,经常被主课老师占用。
那时候,我们心里都盼着能上一节真正的音乐课或者美术课,能自由自在地画画、唱歌。
可大多数时候,这些愿望都落空了。
现在想想,如果按照夸美纽斯的理念,那时候的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被死死地框在语文和数学的小圈子里。
夸美纽斯还主张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秩序。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养过的一盆小花。
刚开始,我特别心急,每天给它浇很多水,还时不时地给它加点肥料,心想这样它就能快快长大、开花。
结果呢,这盆小花不但没有茁壮成长,反而叶子开始变黄,差点就死了。
后来我咨询了有经验的人,才知道原来是我太急于求成,没有按照小花生长的自然规律去照顾它。
教育也是一样啊,如果我们不考虑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地给他们灌输知识,强迫他们学习,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还有他说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真的是太对啦!比如说,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在黑板上写写公式,讲讲理论,很多同学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
但要是老师能拿出一些具体的实物,像小方块、小珠子之类的,让我们亲手摆弄摆弄,那理解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我记得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讲摩擦力,就直接在教室里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一块木板和一些小木块,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那节课的内容,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最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好多观点,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他强调教育应该是普及的,不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在他那个时代,简直就是一种超级前卫的想法。
在书里,他还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
他觉得教学不应该是死板的、枯燥的,而应该是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段学习经历。
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先生,他上课的方式就是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公式、例题,然后让我们抄下来,回家去做一堆的练习题。
对于我这种理解能力不太强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简直就是噩梦。
我根本就不明白那些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算,只是机械地跟着抄、跟着做,心里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后来,我们换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
这位老师可不一样啦!她一上来,不是先讲公式,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故事里有两个小朋友去买糖果,一个小朋友买得多,另一个买得少,然后他们就开始比较谁花的钱更划算。
通过这个故事,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当天要讲的数学知识。
我当时听得那叫一个入神,眼睛都不眨一下,心里想着:“原来数学还能这么有意思!”之后,这位老师还经常带着我们做一些小游戏来学习数学。
比如说,她会让我们分组进行计算比赛,看哪个组算得又快又准;或者让我们用一些小道具,像积木、卡片之类的,来理解图形和数量的关系。
在她的课上,我不再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难学的科目,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渐渐地,我的数学成绩也开始提高了,从原来的及格边缘,到后来能考到八九十分。
夸美纽斯说教育应该顺应自然,要根据孩子们的天性和特点来进行。
我觉得这位数学老师就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她没有强行把知识灌输给我们,而是用我们能接受、喜欢的方式,让我们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再想想现在的教育,有时候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是会采用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管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是不是感兴趣。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最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本书可真是给了我不少的启发,让我对教育这件事儿有了更深的思考。
夸美纽斯所处的时代和咱们现在大不相同,但有些道理却始终不变。
他强调教育的普及,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当时绝对是相当先进的想法。
而对于咱们现在来说,教育普及虽然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如何让教育更有效、更有趣、更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还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就拿我身边的一件小事儿来说吧。
我家隔壁有个小男孩,叫明明。
明明上小学三年级,特别调皮捣蛋,成绩也不太好,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正好碰到明明的妈妈在教训他,因为他考试又没及格。
明明一脸委屈,哭着说:“我就是学不会,那些东西太无聊了!”我听了心里一动,想到了夸美纽斯说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感到愉快的”。
明明之所以对学习没兴趣,是不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方式对他来说太枯燥了呢?于是,我决定和明明聊聊。
我问明明:“你为什么觉得学习无聊呀?”明明撅着嘴说:“每天就是上课、做作业,老师讲的我都听不懂,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又问:“那你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呢?”明明眼睛一亮,说:“我喜欢玩游戏,特别是那种冒险的游戏。
”这让我有了个主意。
我对明明说:“其实学习也可以像冒险游戏一样有趣哦。
比如说数学,我们可以把做数学题当成是闯关,每解决一道难题,就像打败了一个大怪兽。
”明明听了,有点半信半疑。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有空就去帮明明辅导功课。
我不再像老师那样死板地讲知识点,而是把题目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
比如,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我就说:“明明,现在你是个建筑师,要给小兔子盖一个长方形的房子,你得知道需要多少块砖头,才能算出房子的面积呀。
”明明听得津津有味,开始主动思考问题了。
没过多久,明明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不再抵触学习,甚至还会主动找我问问题。
有一次,他兴奋地跑过来跟我说:“姐姐,我这次数学考了 70 分!”看着他那自豪的样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有感(一)这是本书的第九章,题目是《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夸美纽斯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的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
就是生活在离我们这么久远的年代,他竟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不可谓不超前。
但当时,很多的封建国家还一直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呢。
本章内容,作者从六个方面对他的论点进行了阐述。
其中大多数是积极的,进步的,甚至超前的。
但也有一些观点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在夸美纽斯的眼里,一切都青年男女既包括有钱有势的,也包括一切城镇乡村的;既包括富贵的,也包括贫贱的。
他认为,所有的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接受教育。
有如下的理由:
一、我们都是“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人。
夸美纽斯说:一切生而为人的人,生来都有一个同样的目的,就是他们要成为人,既要成为理性的动物,要成为万物的主宰及其造物主的形象。
所以,他们都应该达到这样一个境地,即在适当地吸取了学问、德行与虔信之后,能够有益地利用此生,并且好好地预备来生。
这难道不是吗?他还说:上帝自己常说。
他对人毫无偏袒,所以如果我们允许一部分人的智性受到培植,而去排斥另外的一部分人,我们就不仅伤害了那些与我们自己具有同一天性的人,而且也伤害了上帝本身,因为上帝愿意被印有他自己的形象的一切人所认知,所喜爱,所赞美。
在这方面,人们的热情是会与那燃着了的知识火焰一同增长的。
因为我们的爱和我们的知识是成正比的。
夸美纽斯的这一见解是超前的。
虽然他认为人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与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人人平等”有何区别呢?我是无神论者,也不相信什么上帝,但我认为,夸美纽斯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是借用上帝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的。
更何况,他说的是如此的有道理。
二、教育像太阳。
夸美纽斯说: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它把光、热与生气给予整个世界,使凡是能够生存、能够兴旺和能够发荣的东西都可以生存、兴旺和发荣。
它暗含着: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能够让我们的青年男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任何人都可以教育好的,只不过有时间的先后吧了。
夸美纽斯说:任何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孱弱,他便愈加需要帮助,使他能尽量摆脱粗旷和愚蠢。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都能地步。
一只筛子,如果你继续不断地用水泼去,它便愈来愈干净,虽则它不能够把水留住;同样,鲁钝和悟性孱弱的人,随则学问上面得不到进步,但是心性可以变得比较柔和……真的非常富有见地。
他还对人的成长有先后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有些人小时候身体强壮,但是后来变得多愁多病,有些人青年时代多病矮小,后来却长得壮健魁梧;智性也是一样,有些人发展得早,但是不久就凋枯了,变鲁钝了,有些人原来很愚钝,可是以后变得敏锐、聪明。
在我们的果园里面,我们不独喜欢果子结得早的树木,同时额喜欢果子结得迟的树木。
因为,“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值得赞美的时期,最后,虽则迟缓一点,总表明它没有白白生存一番。
”“然则我们为什么在学问的花园里却只希望智力前进活泼的一批儿童受到宽容呢?”夸美纽斯的思考与我们现在的思想又何其的接近呀!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过上一种幸福美满的学习生活。
我们做到了吗?
四、女性也应该追求知识。
夸美纽斯认为:她们具有同等敏锐的悟性和求知的能力(常常比男性还要强),她们能够取得最高的地位……在当时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环境下,他提出这样的看法,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也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的确,女子同样能够取得与男人一样伟大的成就。
如居里夫人、武则天等,古今中外,还有很多这样杰出的女性。
五、教给女性有用的知识,教育她们应该知道和应该做的事情。
夸美纽斯说:我们不要把一切书籍没有辨别地全给她们,如同给予男性青年的一样(人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表示过较大的谨慎,实在是大可悲叹的);而只限于那些使人充分观察上帝及其作品之后就可以学得真实的德行与真实的虔信的书籍。
他还认为:我们并不主张这样教育妇女,使她们的好奇倾向得到发展,而是要使她们的诚挚与知足能够增进,主要的是一个妇人应该知道和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指一切可以使她们能照料家庭,能增进丈夫与家庭的福利的事情。
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待如何教育女性方面的思想的局限性:妇女最好做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把好奇深埋在心底。
六、教育让所有的人有了学问会产生的结果。
对此,夸美纽斯说:假如这种青年普及教育能以合适的方法实现,他们便谁也不会缺乏思考、选择、遵行和做出好事的材料了。
人人就会知道,人生的行动与努力应该怎样加以调节,我们应在什么限度内前进,每个人要怎样才能保护他自己的地位。
他们就能学会处处看到、赞美和认识上帝,这样就可以愉快地度过这个多虑的人生,并且可以对于来生怀抱更多的愿望和希翼。
在夸美纽斯的眼里,对青年的教育的普及,给个人和国家都将带领巨大的福祉。
这里当然还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倾向,并且是属于一种理想的教育,但在当时却是非常超前的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不得不让后人对他顶礼膜拜。
一切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一切青年如果真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都能进入学校,接受学校的教育,我想,我们的社会会提前快速发展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