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呈现周期性改变。
乳房的淋巴回流:
➢ 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 锁骨下淋巴结。一部分乳房上部的淋巴液可不经腋窝而直接经过胸 大肌的淋巴管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通过锁骨下淋巴结后,淋巴液继 续回流向锁骨上淋巴结。
➢ 乳房→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乳房→乳房。 ➢ 乳房→肝脏。
病因:与内分泌障碍有关。
➢ 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增生 过度和复旧不全。
➢ 乳腺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 不齐。
临床表现
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 ➢ 乳房胀痛:特点是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来潮后
减轻或消失。 ➢ 乳房肿块:
2、酌情断乳: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 发乳瘘者。
(1)炒麦芽:60克水煎服×2~3天。 (2)己烯雌酚:1~2mg tid×2~3天。 (3)苯甲酸雌二醇:2mg im qd。至收乳为止。
(2)、(3)的作用为抑制促 性腺激素及生乳素的分泌。
预防
➢ 妊娠期注意卫生,保持乳头清洁,矫治乳头内陷
治疗:
(一)脓肿形成前期: 1、排净乳汁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 4、局部封闭 5、中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
(二)脓肿形成期
1、切开引流 注意事项:
(1)切口:要够大,位置要低。 放射状切口 乳房下缘弧形切口 乳晕部弧形切口
(2)先试探穿刺,后切开引流 (3)探查分离脓肿的房间隔膜以利
引流。 (4)必要时对口引流。
乳房肿瘤(tumours of the breast)
乳房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of the breast) ➢ 病因
1、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雌激素受 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 2、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好发年龄在性功能旺盛时期(18~25 岁),妊娠期增长特别快等。
范围:可见于单侧或双侧,可为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呈 多发性。 特点: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质韧。 ➢ 乳头溢液:占15%,呈黄绿色或血性等。 ➢ 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治疗
➢ 中成药:逍遥散,乳癖消,乌鸡白风丸,乳快欣,桂枝茯苓胶囊, 血府逐瘀胶囊,红金消结胶囊等。
➢ 三苯氧胺 ➢ 甲基睾丸素 ➢ 维生素E、天冬素片、5%碘化钾等。 ➢ 定期随访,必要时活检或单纯乳房切除术。
➢ 哺乳期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 乳头损伤后暂停哺乳 ➢ 及时治疗口腔炎症
乳房囊性增生病
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mastopathy)。是妇女多发 病,常见于中年妇女。其主要病理变化为:
➢ 导管及腺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 导管扩张、延长,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 ➢ 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 ➢ 小叶实质增生。
病因
1、激素分泌紊乱:主要与雌激素有关。 (1)乳腺癌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以40~49岁及60~64
岁为最多,呈双峰曲线,在这两个年龄组的妇女正是激素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较易偏高的时期。 (2)妇女在40岁以前由于某种原因而切除了卵巢,乳癌的发病 率就大大下降。 (3)男性乳癌少见,但如长期使用雌激素,可以发生癌变。 (4)动物实验中长期给予雌激素,可使小鼠发生乳腺癌。
➢ 临床表现
发生: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属于多发, 反复发生者易恶变。
肿块特点:质坚韧,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极易推动。 无明显不适,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关。
➢ 治疗:手术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乳管内乳头状瘤
➢ 临床表现
年龄: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妇女,但40~60岁为最多。 发生部位:75%发生于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 瘤体大小:一般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极易
乳腺疾病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外部形态:
➢ 两个半球形的性征器官。 ➢ 位置:前胸第2(3)~6肋骨水平 ➢ 乳头 ➢ 乳晕
➢ 内、外上象限,内外下象限及尾部。
内部结构
➢ 分叶:腺泡→小叶→腺叶(呈轮辐状排列,约15~20个。 ➢ Cooper韧带:为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皮肤与浅筋膜浅
出血。 临床特点:乳头血性溢液,但肿块不易摸到。
➢ 治疗
恶变率约为6~8%,应争取手术治疗。
乳腺癌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 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超过子宫颈癌的倾向,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乳腺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 好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为23/10万,男性乳癌少见,仅占 1%。
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 乳管:各小叶内的腺管逐渐汇集成腺叶内乳管,每一腺叶有一汇总
的大乳管(乳管内乳头状瘤好发部位),各大乳管象轮辐状向乳晕 集中,最后开口于乳头
腺体的生理调节:受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皮 质激素和性激素制约。
➢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明显增生,腺管伸长,腺泡分泌乳汁。 ➢ 哺乳期以后:乳腺退化而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 平时: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乳腺的生理状态也在各激素的影响
第二节、乳房检查
临检时应在光线明亮处,嘱病人坐位端正,解开上衣,双臂下垂,使双侧 乳房充分显露,以便对比观察
望诊:外形,乳头,皮肤 触诊:体位,顺序
肿块 腋窝淋巴结 特殊检查 钼靶X线摄影和干(硒)板静电摄影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乳腺导管造影 超声检查
急性乳腺炎 (acute mastitis)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都是产后 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
病因
➢ 产后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 ➢ 乳汁淤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 2、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以致乳汁不能
完全排空。 3、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 细菌入侵:金葡菌为主 1、细菌沿淋巴管入侵:乳头破损处。 2、直接侵入:婴儿含乳头而睡或有口腔炎
临床表现
➢ 表浅性炎症改变:红、肿、热、痛 ➢ 全身中毒症状 ➢ 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 脓肿形成:局部有包块、压痛、波动,深部脓肿可无明显波动,但
表浅皮肤凹陷性水肿,穿刺可抽得脓液。 ➢ 乳房胀痛是其最初表现,后可出现波动性疼痛。 ➢ 脓肿破溃:向外破溃
向内破溃,自乳头流脓 向深部形成乳房后脓肿 ➢ 全身化脓性感染
乳房的淋巴回流:
➢ 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 锁骨下淋巴结。一部分乳房上部的淋巴液可不经腋窝而直接经过胸 大肌的淋巴管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通过锁骨下淋巴结后,淋巴液继 续回流向锁骨上淋巴结。
➢ 乳房→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乳房→乳房。 ➢ 乳房→肝脏。
病因:与内分泌障碍有关。
➢ 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增生 过度和复旧不全。
➢ 乳腺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 不齐。
临床表现
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 ➢ 乳房胀痛:特点是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来潮后
减轻或消失。 ➢ 乳房肿块:
2、酌情断乳: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 发乳瘘者。
(1)炒麦芽:60克水煎服×2~3天。 (2)己烯雌酚:1~2mg tid×2~3天。 (3)苯甲酸雌二醇:2mg im qd。至收乳为止。
(2)、(3)的作用为抑制促 性腺激素及生乳素的分泌。
预防
➢ 妊娠期注意卫生,保持乳头清洁,矫治乳头内陷
治疗:
(一)脓肿形成前期: 1、排净乳汁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 4、局部封闭 5、中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
(二)脓肿形成期
1、切开引流 注意事项:
(1)切口:要够大,位置要低。 放射状切口 乳房下缘弧形切口 乳晕部弧形切口
(2)先试探穿刺,后切开引流 (3)探查分离脓肿的房间隔膜以利
引流。 (4)必要时对口引流。
乳房肿瘤(tumours of the breast)
乳房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of the breast) ➢ 病因
1、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雌激素受 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 2、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好发年龄在性功能旺盛时期(18~25 岁),妊娠期增长特别快等。
范围:可见于单侧或双侧,可为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呈 多发性。 特点: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质韧。 ➢ 乳头溢液:占15%,呈黄绿色或血性等。 ➢ 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治疗
➢ 中成药:逍遥散,乳癖消,乌鸡白风丸,乳快欣,桂枝茯苓胶囊, 血府逐瘀胶囊,红金消结胶囊等。
➢ 三苯氧胺 ➢ 甲基睾丸素 ➢ 维生素E、天冬素片、5%碘化钾等。 ➢ 定期随访,必要时活检或单纯乳房切除术。
➢ 哺乳期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 乳头损伤后暂停哺乳 ➢ 及时治疗口腔炎症
乳房囊性增生病
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mastopathy)。是妇女多发 病,常见于中年妇女。其主要病理变化为:
➢ 导管及腺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 导管扩张、延长,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 ➢ 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 ➢ 小叶实质增生。
病因
1、激素分泌紊乱:主要与雌激素有关。 (1)乳腺癌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以40~49岁及60~64
岁为最多,呈双峰曲线,在这两个年龄组的妇女正是激素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较易偏高的时期。 (2)妇女在40岁以前由于某种原因而切除了卵巢,乳癌的发病 率就大大下降。 (3)男性乳癌少见,但如长期使用雌激素,可以发生癌变。 (4)动物实验中长期给予雌激素,可使小鼠发生乳腺癌。
➢ 临床表现
发生: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属于多发, 反复发生者易恶变。
肿块特点:质坚韧,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极易推动。 无明显不适,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关。
➢ 治疗:手术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乳管内乳头状瘤
➢ 临床表现
年龄: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妇女,但40~60岁为最多。 发生部位:75%发生于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 瘤体大小:一般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极易
乳腺疾病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外部形态:
➢ 两个半球形的性征器官。 ➢ 位置:前胸第2(3)~6肋骨水平 ➢ 乳头 ➢ 乳晕
➢ 内、外上象限,内外下象限及尾部。
内部结构
➢ 分叶:腺泡→小叶→腺叶(呈轮辐状排列,约15~20个。 ➢ Cooper韧带:为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皮肤与浅筋膜浅
出血。 临床特点:乳头血性溢液,但肿块不易摸到。
➢ 治疗
恶变率约为6~8%,应争取手术治疗。
乳腺癌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 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超过子宫颈癌的倾向,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乳腺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 好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为23/10万,男性乳癌少见,仅占 1%。
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 乳管:各小叶内的腺管逐渐汇集成腺叶内乳管,每一腺叶有一汇总
的大乳管(乳管内乳头状瘤好发部位),各大乳管象轮辐状向乳晕 集中,最后开口于乳头
腺体的生理调节:受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皮 质激素和性激素制约。
➢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明显增生,腺管伸长,腺泡分泌乳汁。 ➢ 哺乳期以后:乳腺退化而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 平时: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乳腺的生理状态也在各激素的影响
第二节、乳房检查
临检时应在光线明亮处,嘱病人坐位端正,解开上衣,双臂下垂,使双侧 乳房充分显露,以便对比观察
望诊:外形,乳头,皮肤 触诊:体位,顺序
肿块 腋窝淋巴结 特殊检查 钼靶X线摄影和干(硒)板静电摄影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乳腺导管造影 超声检查
急性乳腺炎 (acute mastitis)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都是产后 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
病因
➢ 产后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 ➢ 乳汁淤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 2、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以致乳汁不能
完全排空。 3、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 细菌入侵:金葡菌为主 1、细菌沿淋巴管入侵:乳头破损处。 2、直接侵入:婴儿含乳头而睡或有口腔炎
临床表现
➢ 表浅性炎症改变:红、肿、热、痛 ➢ 全身中毒症状 ➢ 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 脓肿形成:局部有包块、压痛、波动,深部脓肿可无明显波动,但
表浅皮肤凹陷性水肿,穿刺可抽得脓液。 ➢ 乳房胀痛是其最初表现,后可出现波动性疼痛。 ➢ 脓肿破溃:向外破溃
向内破溃,自乳头流脓 向深部形成乳房后脓肿 ➢ 全身化脓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