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装卸工艺学》课程设计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标准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20511803课程类型:理论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总学时:45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属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的一门专业职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港口、港口装卸工艺、港口货物等基本概念和常识,并能熟悉港口件杂货、集装箱和大宗散货的常见的装卸工艺,为将来港机专业毕业生能很好适应港口中的各种技术、安全、商务调度、现场作业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具备港口的基本常识,能正确的描述港口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港口的类型和主要特点。
同时具备码头换装作业的基本知识,能正确描述码头换装作业形式﹑特点﹑操作过程及其构成,并且具备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分析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坚持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主的编写理念。
教材内容难易适度,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主次的选择方面,照顾广度,控制深度,力求针对专业,服务行业,教材编写立足于国内港口机械和筑路机械使用的实际情况,结合典型机型,系统介绍工程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进程安排六、考核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突出高职特色。
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
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具体考核方法如下:平时考勤占10%:主要依据考勤情况、上课表现、回答问题情况等。
平时学习成绩占20%:主要依据平时作业和测验情况。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教师应具有二年以上的港口工作经验,且港机专业本科毕业或硕士毕业,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八、实施建议建议使用高职高专对口的港口装卸工艺方面的教材,采用多媒体与板书、模型、图片相结合的形式,上课引入大量港口装卸实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应对港口装卸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港口装卸工艺第三章 件杂货装卸工艺
29
四、件杂货装卸工作特点
* 总之,由于件杂货是散件装卸运输的,所以在装卸时 一定要保证其完整无损. * 装卸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 (1)工作地点要整洁,特别对于食品更要注意保持 吊货工夹具、机械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清洁; ° (2)选用合适的、牢固的吊货工夹具; ° (3)正确地将货物安放在吊货工夹具上; ° (4)平稳地升降货吊; ° (5)将件货整齐地安放在水平运输机械上,必要时对 货组进行捆扎,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振落受损。
5
° ° °
第一节 概述
* 一、件杂货分类 1.包装货物 ∙ 包装货物是指以各种器皿、容器、器具盛装或 用包装材料包装或包扎的货物。 ∙ 形式可分为: ° (1).袋装货物 ° (2).捆装货物 ° (3).桶装货物和圆筒状货物 ° (4).箱装货物 ° (5).筐、篓、坛装物
6
一、件杂货分类
* 1.包装货物 (1).袋装货物 袋装货物如袋粮、袋盐、袋装化肥、袋装 水泥和某些矿产品等。 袋装包装材料可分织物、纸、草席等几种。 袋物的形状、尺寸、重量根据袋内的货物 而定。 通常一件袋 装货 物的长度为 60 ~ 100cm , 宽度为40-70cm,高度为15-40cm。纸袋包 装的袋物单件重量 40-50kg ,织物包装单 件重量为40-150kg。
* • • (3)桶装货物和圆筒状货物 圆筒状货物 电缆、钢丝绳、输送机的胶带等是绕在两端面为圆形木 板的卷筒上运输的,卷筒中央有孔,可由此插入吊货工 夹具进行装卸。纸张等则是卷在筒芯上成圆筒状运输的。
港口装卸工艺chap10工艺的设计说明书
港 三、计算确定港口主要建设规模
口 泊位数 N = Q / Pt 装 库场面积
卸 工
E
Qh K BK K r Tyk K
tdc
K BK
H max H
艺 设
A
E qK K
K — 堆场容积利用系数 K K — 堆场面积利用率
计 装卸机械数
步 装卸工人和机械司机人数
骤 铁路装卸线的最小有效长度
港 六、进行方案比选
口 定性比较
装
技术的先进性与可能性
卸
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工
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
艺
对雨天工作、水位变化的适应性
设
对水工建筑的要求,设备安装、保修、
计
使用的难易程度
步
预留发展的余地
骤
对环境的影响
港 六、进行方案比选
口 定量比较
装
机械设备投资
卸
单位投资:全部投资/通过能力(或吞吐
7 工艺流程的合理化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
8
港 港口装卸工艺设计步骤
口 分析整理资料(货运量、船型、车型、货
装 物特性)
卸 确定装卸工艺流程,计算泊位通过能力
工 艺
计算确定港口主要建设规模(所需泊位数、 库场面积、装卸机械数、装卸工人和机械司
机人数)
设 计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进行工艺布置、绘制装卸工艺方案图
卸 则,采用能显著减轻劳动强度的适用技术设
工 备,设计出高效、低成本、安全而又能防止
艺 污染的装卸和搬运方法及流程。
设
计
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内容
1 工艺系统的总体布置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
一、原始材料分析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1.25~1.4;入库系数:0%,入场系数:100%;2000万吨入场;2000万吨直取货物平均堆存期t dc=7天2.船型资料代表船型为20.0万吨级海轮;载重利用系数0.8;载重量16万吨外形尺寸:长×宽×高=322×50×27.3(立方米)满载吃水:19米载重利用系数:0.8。
3.自然条件①地理条件新建码头所在地纵深500米,可利用的前沿长度428米,自然岸坡度1/2.5②水文条件平均高水位:23.148米;平均低水位:9.034米;水流速度:略。
③气象条件:略。
二、装卸工艺方案比拟1.装卸船工艺本码头为铁矿石散货码头,卸船机采用装卸桥,每个泊位(作业线)2个装卸桥。
装船机采用移动式装船机。
2.堆场装卸工艺方案一:堆取合一。
斗轮堆取料机方案二:堆取分开。
采用轨道移动式堆料机、斗轮取料机三、装卸机械选择1.前沿装卸机械的选择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码头前沿机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装卸桥:台时效率:1800-2500吨/小时电机功率500kw参考价格:4200-5000万元/台设备折旧率维修费率跨度:30m起升高度:装船机:型号:MZ1425生产率:4200t/h轨距:10.5m基距10.5m电机功率800kw总重220t2、3、堆场装卸机械堆料系统,轨道移动式堆料机,回转半径36.5m,最大堆料高度17m,单机额定堆料能力5400t/h 取料系统。
悬臂式斗轮取料机,门式斗轮取料机,回转半径47m,50.5m,单机取料能力均为6000t/h方案二:采用轨道移动式堆料机、斗轮取料机堆料系统,轨道移动式堆料机,回转半径36.5m,最大堆料高度17m,单机额定堆料能力5400t/h6000t/h四、港口装卸工艺系统及总体布局的确定1、根据所选择的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如下: 方案一:船-场:船舶—装卸桥—水平固定式皮带机—斗轮堆取料机—堆场 场-驳船:堆场—斗轮堆取料机—皮带机—移动式装船机—驳船 场-车:装车机械-车 方案二:船-场:船舶—装卸桥—水平固定式皮带机—轨道移动式堆料机-堆场 场-驳船:堆场—斗轮取料机—皮带机—移动式装船机—驳船 场-车:装车机械-车 2、前沿装卸机械工艺布置装卸桥平行于码头前沿岸线布置,可平行于码头岸线移动,共跨距为30m ,一个卸船泊位配两台装卸桥。
普通集装箱码头——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
1400万TEU 设计普通集装箱码头岸桥、轨道场桥、普通拖车,考虑30-40%空箱,重箱20%入库。
题目:1400万吨件杂货码头装卸工艺设计(1)初始条件:普通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自然吨)1400万吨,该港是海港,的货物入场,入库(或货运站)。
方案一:(工艺流程)绘制方案二:工艺流程普通集装箱码头机械效率及价格:61吨集装箱装卸桥效率50-60TEU/小时3700-5000万元/台集装箱龙门吊效率20-30TEU/小时500-800万元/台(轮胎式略低、轨道式略高,轨道式营运费比轮胎式较低)拖挂车80万元/台码头年工作天数310天、装卸船每天工作小时数21天、仓库堆存期8天、堆场堆存7天一、原始资料分析1.1货运资料1.1.1货运任务某海港拟建设普通集装箱码头,设计年吞吐量1400(1200)万TEU,主要机械为岸桥、轨道场桥和普通拖车,考虑30-40%空箱,重箱20%入库。
其中,61吨集装箱装卸桥的效率为50-60TEU/小时,价格为3700-5000万元/台;集装箱龙门吊的效率为20-30TEU/小时,价格为500-800万元/台(轮胎式略低、轨道式略高,轨道式营运费比轮胎式较低),拖挂车的价格为80万元/台。
码头年工作天数310天、装卸船每天工作小时数21天、仓库堆存期8天、堆场堆存7天。
1.1.2船型资料主要设计参数依照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
1.集装箱船舶主要技术参数:船型为150000吨级海轮(苏伊士运河型);外形尺寸:长×宽×高=398×56.4×30.2(立方米)满载吃水:16.5米船舶积载状况:装箱层数:舱内10层,甲板上7层,甲板堆箱列数22列。
载重利用系数:出口0.9,进口0.26。
1.2自然条件①地理条件新建码头所在地纵深500米,可利用的前沿长度428米,自然岸坡度1/2.5,前沿到堆场200m,堆场到货运站的距离为300m。
港口装卸课程设计
港口装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港口装卸的基本概念,掌握港口装卸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方法。
2. 学生能描述港口装卸作业的流程,了解我国港口装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学生能解释港口装卸作业中的安全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港口装卸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港口装卸设备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港口装卸作业的模拟演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港口装卸工作的兴趣,树立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理想。
2. 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尊重劳动者。
3. 学生认识到港口装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合作,但安全意识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强调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港口装卸基础知识- 了解港口装卸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 掌握港口装卸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 学习港口装卸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港口装卸概述2. 港口装卸作业流程及操作- 学习货物在港口的装卸作业流程,包括货物接收、存储、装卸和发送等环节。
- 掌握各类港口装卸设备的使用技巧和操作要点。
- 分析港口装卸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港口装卸作业流程与操作3. 港口装卸设备管理与安全- 学习港口装卸设备的管理制度,了解设备维护和保养方法。
- 掌握港口装卸作业中的安全知识,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等。
- 分析我国港口装卸设备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港口装卸工艺学》课件
根据液化气体的种类和特性,液化气装卸 机械与设备可分为液化石油气装卸机械与 设备和液化天然气装卸机械与设备两类。
液化气装卸机械与设备应用场景
液化气装卸机械与设备发展趋势
广泛应用于液化气库、燃气公司、化工企 业等场所,用于装卸各种液化气体。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液化气装卸机械与 设备正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于装卸设备的控制和调度,提 高作业效率。
03
02
大数据分析
对港口运营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 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区块链技术
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的不可篡改和透 明化,提高信息安全性。
04
CHAPTER
05
案例分析
某港口散货装卸工艺优化案例
总结词
通过采用新型装卸设备和技术,优化散货装卸工艺流程,提高装卸效率。
液化气装卸工艺流程是指对液化气进行装卸的工艺过程,包括液化气 从码头到仓库或从仓库到码头的运输、装卸和储存等环节。
02
液化气装卸工艺流程通常采用液化气罐车、液化气泵等设备来完成, 以提高装卸效率和安全性。
03
在液化气装卸工艺流程中,液化气的计量、采样、化验等环节也需要 进行,以确保液化气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04
液化气装卸工艺流程的设计需要考虑码头的吞吐量、液化气的种类和 特性、装卸设备的性能和数量等因素。
CHAPTER
03港口装卸机械与设备货装卸机械与设备散货装卸机械与设备概述
散货装卸机械与设备是用于装 卸大宗散货物的专用机械,包 括抓斗起重机、装船机、卸船 机等。
散货装卸机械与设备分类
根据散货的特性,散货装卸机 械与设备可分为干散货装卸机 械与设备和液体散货装卸机械 与设备两类。
NM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1
上海海事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课程名称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题目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设计与比选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学期任务书下达日期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集装箱吞吐量10万箱,其中进口吞吐量6万箱,出口吞吐量4万箱,拆装箱率50%,疏运方式及流量流向如下表:二、设计参数资料:1、年工作天数345天不平衡系数 1.2平均堆存期7天二班制2、潮汐水位:半日潮,航道平均水深-9米,万吨级船重载需候潮进、出港口。
平均高潮水位:+4.08米平均低潮水位:+1.38米3、设计车、船型:(1)箱型TEU1CC(20’x 8’x 8’6”)平均箱重12吨(2)海船:以集装箱第二代船型为宜(3)集卡:可载2个20’箱子4、机械及设备价格参考表:***各种装卸、搬运机械查阅《集装箱装卸机械设备手册》大型集装箱专用机械的耗油量达20L/h三、工艺方案设计主要内容:1、设计任务分析2、拟定二个装卸机械化系统方案(装卸桥—跨运车工艺方案、装卸桥—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工艺方案),并详细说明(1)工艺流程设计(2)主要装卸运输机械的选择依据3、装卸机械化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4、确定推荐方案5、附图:二个装卸工艺方案的工艺平面图各一张(2号方格纸)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任务书分析1、设计题目要求分析货种、吞吐量、进口、出口、疏运方式、操作过程、操作量,为便于分析可画出操作过程树形图,如下:火车2万TEU场6万TEU海船集卡4万TEU火车2万TEU场4万TEU集卡2万TEU2、设计参考资料分析A.码头工作天数、货物不平衡系数、平均堆存期B.潮汐水位C.设计车、船型根据所运输的货种及车、船的吨位从《港口装卸工艺参考资料》中查找。
D.机械及设备价格参考表各种装卸运输机械根据你选择的工艺方案至《港口装卸机械设备手册》或《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参考资料》中查找。
二、装卸工艺方案的拟定根据货种、吞吐量、流向、流量、疏运方式、车、船类型等拟定二个你认为较佳的,有可比性的工艺方案。
《港口装卸工艺》
3、水运工艺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石油运输从桶装改为散装
------使现代超级油轮运输诞生 上上个世纪(19世纪)桶装---今废, 但仍以“桶”为计量单位 第二次革命:谷物由袋装改为散装
------使大型散粮船得到发展并实现 了油轮运输散粮新工艺
从以上两次革命看出,一部分本性属 于液体或颗粒物料的件杂货实现散装运 输是件杂货运输工艺改革的主要方向之 一。
6.港口的工艺流程与工业企业的生产流程相衔 接----减少物流的流转费用
7.重视环保
第四节 影响港口装卸设备选型的主要因素
1、货物方面 货物特性、吞吐量、货物流向
2、运输工具方面 船舶类型、车辆类型
3、自然条件方面 水位和潮汐、地质与地形、气象条件
1)港口日常装卸工艺工作 2)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工作 3、 港口装卸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 (1)装卸机械设备类型的选择和吊货工属具的设计 (2)工艺流程的合理化 (3)货物在运输工具和库场上的合理配置和堆码 (4)驾驶员和工人的先进操作方法 (5)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改
4、装卸工艺在港口生产活动中的作用 1) 是港口生产的基础 2) 是劳动管理的重要内容 3) 是港口技术进步的标志 4) 直接影响港口的生产绩效
1、集装箱进出口箱量在时间上的不平衡 2、进出口集装箱在种类箱型上的不平衡 3、船舶抵港时间(ETA)和抵港船舶航线(Line) 的不平衡 4、到港船型的不平衡
3)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港口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5)生产的连续性
如:上海外高桥二期码头: 7:00-19:00
4班2运转 19:00-7:00
1班
2班
3班 4班
白
夜
休
休
港口装卸工艺第一章 港口与港口装卸工作
*
课程简介
* 课程主要内容章节:
• • • • • • • • • 1.港口与港口装卸工作 2.港口装卸工艺概述 3.件杂货装卸工艺 4.集装箱装卸工艺 5.木材装卸工艺 6.煤炭和矿石装卸工艺 7.散粮装卸工艺 8.散水泥(化肥)装卸工艺 9.液体货装卸工艺
上海港
天津港
3
章节目录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港口概述 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特点与构成 港口装卸工作的主要指标 港口通过能力
4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港口的组成、功能和作用;理解港口的类型和主 要特点; 2.理解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3.掌握港口换装作业形式和特点、操作过程及其构成; 4.掌握港口装卸工作主要指标的概念和意义; 5.理解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因素 和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途径。
6
第一节 港口概述
* 一、港口的定义 1.港口 港口是运输体系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 及船舶与其他载运工具的衔接点;它具有一定的设施设 备条件,供船舶进出和靠泊以进行客货运输或其他专门 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和陆域范围。
7
第一节 港口概述
* 一、港口的定义 • 2.港界 港界是港口范围的边界线,由 港口总体规划确定。 港界可根据地理环境、航道情 况、港口设施以及港内工矿企 业的需要规定。 一般利用海岛、山角、河岸突 出部分,岸上著名建筑物,或 者设置灯标、灯桩、浮筒等, 作为规定港界的标志,也有按 经纬度划分。
19
1.港口水域
* (1) 港外水域
° ②港外锚地 ° 用途: • 供进出港船舶抛锚停泊使 用的; • 外籍船舶在此接受边防检 查、卫生检疫等; • 引水员也需在此上下,也 供大型船队进行解队、编 队之用(河港)。 ° 进出港航道与港外锚地均 用航标加以标示。
装卸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装卸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装卸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装卸工艺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装卸工艺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装卸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装卸工艺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装卸工艺设计在物流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装卸工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装卸工艺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基本原理;第二部分是装卸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参数计算和方案评价等;第三部分是装卸工艺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装卸工艺设计的实际操作方法;第四部分是装卸工艺的优化与创新,介绍装卸工艺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装卸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装卸工艺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再次,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装卸工艺设计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装卸工艺设计》教材;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物流装卸工艺》、《现代物流装卸技术》等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搜集相关的视频、动画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实验设备方面,确保实验室中的装卸工艺设计相关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表现方面,将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质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课程标准
《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组织、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完成装卸指导员、理货员、保管员的装卸、调度、生产组织等基础工作。
前续课程为《货物学常识与实务》、《集装箱运输业务》、《港口管理》;后续课程为《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货种的包装、性质、运输装卸注意事项及常见的残损情况;2.掌握各货种的装卸工艺;3.掌握船舶从靠泊、装卸、离泊作业的组织流程和工作内容;4.掌握装卸生产的安全质量要求;(二)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不同的货种选用正确的装卸工艺;2.能够合理的配备机械、人力;3.能够将机械人力安排到位,组织协调船舶正常作业;4.能够做好过程控制,防止作业中止;(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2.具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4.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品质;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108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6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2.师资条件建议教师具有丰富的港口生产调度管理经验、实践经验;并聘任学历本科以上,理论知识丰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强的码头现场基层管理人员为外聘教师。
3.学习资源选用推荐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选用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
(四)教材编选优先选用交通教指委指定教材、高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鼓励各院校编选校本教材。
装卸工艺设计计划
附件2:实训(验)授课计划
文件编号:GDCP/S07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 0 学年第 1 学期实训(验)授课计划
课程/项目名称: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实训
实训(验)指导书:实训(验)大纲:
实训(验)总课时: 60 实训(验)周数: 2
实训(验)目的与要求:
本实训主要通过在港址选择、港口营运目标都已确定的前提下选择港口所使用的装卸工艺。
完成各项装卸业务程序。
在实训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装卸设备的选择,明白确定港口的规模和平面布置和其他方面的设计,如电气系统和对水工建筑物的要求是根据装卸工艺的要求而定的。
明确知道在港口设计中,港口装卸工艺方案确定得正确与否对港口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求必须慎重地对待港口装卸工艺方案的设计。
任课教师/项目负责人:(签名)职称: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
二级学院院长(部主任):(签名)日期:
实训中心主任:(签名)日期:
教务处处长:(签名)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装卸工艺学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专业:交通管理X班姓名: XX XX学号:指导老师:*XX *20XX年12月26日新建集装箱码头拟定装卸工艺这里,我们用一个新建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选择的方案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案选择时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一、码头基本情况某港区的集装箱码头岸线长1646m,拟建设4个可停靠第四代集装箱船舶的泊位,设计吞吐能力为260万TEU/年。
港区后方陆域宽约1468m,纵深1312m,陆域面积约204万m3。
码头顺岸布置,前沿水深-16m,码头与后方靠引桥链接,港区陆域前方为生产作业区,布置集装箱堆场,后方为生产辅助区,布置集装箱调配中心,拆装箱库、停车场等。
二、主要设计参数码头岸线总长:1646m年吞吐量集装箱260万TEU各种集装箱比例如下:普通重箱:75.9%冷藏箱:2.31%危险品箱:1.26%空箱:19%拆装箱:1.53%各种集装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如下:普通重箱:6d冷藏箱:3d危险品箱:2d空箱:9d拆装箱库内杂物:4d堆场年工作天数:365d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1.42三、设备、设施基本能力要求3.1.装卸桥能力及数量码头泊位的通过能力可以根据岸边装卸桥单机能力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P t=nP L式中:P t—集装箱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P L—每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装卸能力;n—岸边集装箱装卸桥配备台数。
如果取装卸桥单机年装卸能力为12.5x104TEU,完成246万TEU需要配置n=260x104TEU/12.5x104TEU=21台装卸桥。
3.2.堆场所需容量计算公式:集装箱堆场容量=(集装箱码头年运量÷集装箱堆场容量周转次数)×集装箱堆场不平衡系数集装箱堆场容量周转次数=集装箱堆场年工作天数÷集装箱平均堆存期根据计算,我们可以确定该集装箱码头要达到260万TEU年吞吐能力,相应的堆场所需要达到以下规模(表3-1)。
表3-1 各种集装箱所需堆场容量表(单位:TEU)h dc BK 堆场进行不平衡系数;T yk -集装箱堆场年工作天数。
四、装卸工艺方案拟定装卸工艺系统是建成高效、节能、高自动化、环保型现代化集装箱港区的关键。
对此结合该港的具体情况,拟定3个装卸工艺方案。
(1)轮胎龙门起重机方案; (2)轨道龙门起重机方案;(3)轮胎龙门起重机-轨道龙门起重机组合方案。
三个装卸工艺方案优缺点的比较见表4-1。
表4-1 三个装卸工艺方案优缺点比较表综合分析上述装卸工艺方案技术,结合该港已有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码头工程工况具体条件,对以下三种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轮胎龙门起重机方案; 方案二:轨道龙门起重机方案;方案三:轮胎龙门起重机-轨道龙门起重机组合方案。
五、装卸工艺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一:轮胎龙门起重机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二:轨道龙门起重机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三:轮胎龙门起重机-轨道龙门起重机组合方案工艺流程轨道吊内集卡内集卡 轮胎吊 轮胎吊堆场轨道吊堆场六、主要装卸设备选型6.1.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目前,专用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大都采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
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有单小车和双小车之分,近几年,国外少数集装箱码头采用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理论上单机效率可达60TEU/h,但实际效率仅比普通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增加15%左右,单机造价高于普通岸边集装箱装卸桥30%-40%。
因此绝大部分新建集装箱码头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任然采用单小车形式。
(1)起重量。
Q=Q t+W式中:Q—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起重量(t);Q t—额定起重量(t);W—吊具重量(t)。
额定起重量一般按照所起吊的最大总重量来决定。
就集装箱而言,ISO1AA、1AX(40ft)集装箱的最大重量取30.5t,在实际装卸中也有重量达35-36t的超重箱;20ft集装箱重量为24t,如果双箱起吊,则最大重量取48t。
目前广泛采用的单箱吊具自重为9t左右,双箱吊具自重为11t-13t。
由于桥吊还需起吊集装箱船上的舱盖板,一般集装箱船每块舱盖板的重量均不超过30.5t,但也有超过此重量情况,如第四代集装箱船,其舱盖板的重量高达36t。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额定负荷选定为64t,单箱吊下50t,双箱吊下50t。
(2)外伸距。
L=L1+L2+bL1=a+B+CL2=(D+e+t+j-M)tan3Ο式中:a—码头前沿至船舶内舷侧待测距离,1.2m;B—未来型船宽。
45m;C—船外舷至外舷侧最外面一列集装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1.7m;D—船舶型深,26.8m;M—船外衡倾稳心高度;B—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海侧轨中心至码头前沿距离,3.5m;J—七层集装箱的高度,20.27m;e—舱口栏板高度;t—舱盖板厚度。
计算外伸距为50.37m,考虑避开小车运行减速区的实际情况,选定外伸距为55m。
以上数据是按运营中的最大集装箱船舶,载箱量8736TEU、舱盖板上堆17列7层高集装箱计算所得。
(3)轨距和码头面宽。
【背景资料】第四代集装箱船:载箱量为3000-4000TEU,载重量为40000-5000t。
船舶尺度:船长为275-295m,船宽约32m,吃水为11.5—12.5m。
舱内装10—11列,8—9层;甲板上装13—14列,4—5层。
为保证码头上车流运行畅通,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装卸高效化的要求。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建议第三、第四代集装箱船配置3-4台岸桥,第五代以上集装箱船配置4-5台岸桥。
本码头岸线长1646m,可同时停靠5艘第四代集装箱船。
为了适应船型的变化和单船装卸箱量的多少,确保大船多机、快装快卸,充分发挥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设备利用率,提高泊位吞吐能力。
考虑不同船型组合的同时,通过组合确保在码头全线的每个329m范围内,均可集中5台岸桥作业。
即确保每艘第三代以上集装箱船到港均可集中5台岸桥作业。
集装箱船舱盖板放在陆侧轨后方,最大的船舱盖板尺寸为14m×14m。
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轨距内为5+1集装箱牵引车拖挂车通道,同时为了保证单机稳定性和降低轮压,推荐布置轨距为30m。
(参考码头面宽度推荐表)码头面宽由三个部分组成:码头前沿至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海侧轨中心区的船舶系缆区;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轨距范围内的集装箱拖挂车通道区;岸边集装箱装卸桥陆侧轨至码头后岩的舱盖板堆放区。
综合分析并配合各种装卸工艺方案可选择的码头面宽见表6-1。
(4)机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水工结构特产,建议比选机型及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2.表6-2 机型及主要技术参数表6.2.轮胎龙门起重机集装箱专用码头堆放物轮胎龙门起重机一般按6列集装箱和1条集装箱卡车通道设计,跨距为23.47m。
在堆高方面,多数集装箱轮胎龙门起重机是“堆三过四”和“堆四过五”机型。
一些大型集装箱码头,如新加坡港,已采用“堆五过六”机型,堆层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堆场利用率,但倒箱率增大。
同时由于轮压和箱角压力增大而使场地建设费用提高。
结合该港所在地区软土地基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轮胎龙门起重机推荐选用“堆四过五”机型。
集装箱和拖挂车通道的布置有两种,一种是将拖挂车通道布置在中间,两边各排列3列集装箱;另一种是将拖挂车通道布置在一侧,另一侧排列6列集装箱。
前一种布置方式与后一种比较,小车行走距离较为合理,操作视线较好,找箱容易。
考虑堆场的综合利用和管理习惯,堆场采用后一种布置方式。
6.3.轨道龙门起重机集装箱专用轨道龙门起重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于具有跨度大、堆箱层数多、堆场利用率高、节能、环保、易实现全自动控制作业的优点,近几年新建的额一些大型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设备均选用了高自动化性能的轨道龙门起重机。
轨道龙门起重机根据集装箱堆场和拖挂车通道的不同布置,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结构形式有如下三种:(1)无悬臂梁式轨道龙门起重机;(2)单悬臂梁式轨道龙门起重机;(3)双悬臂梁式轨道龙门起重机;单悬臂结构形式主要使用在跨度和起升高度不是很大的工况条件,一般大型集装箱堆场很少采用。
集装箱和拖挂车通道的布置,针对结构形式有、无悬臂的不同分拖挂车通道在跨距外和跨距内两种。
拖挂车通道布置在跨距内,一般布置在堆场中间两边各堆场5-7列集装箱,其优点是:小车行走距离短,装卸效率高,操作视线好,找箱容易,结构简单。
轨道龙门起重机跨距在30-50m范围内比较合适,即10列集装箱加2条拖挂车通道或13列集装箱加3条拖挂车通道。
综合考虑四期工程情况,推荐用轨道龙门起重机跨距为41m,堆高为的堆五过六。
主要装卸设备技术性能参数见表6-3。
表6-3 主要装卸设备技术性能参数七、主要装卸设备规格及数量根据前面对工艺系统的要求和可行性分析,将各方案所需配置的主要装卸设备的规格和数量经计算,确定如下表7-1。
表7-1 各方案所需配置的主要装卸设备的规格和数量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各工艺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8-1所示。
表8-1所示艺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九、推荐方案通过以上个方案的综合比较,结合该港多年来对轮胎龙门起重机的使用、管理经验和目前轨道龙门起重机的发展趋势,前方堆场应选用胎龙门起重机进行重箱及冷藏箱的装卸作业,以确保完成260万TEU/年吞吐量的作业要求。
后方堆场需布置一定数量的轨道龙门起重机,已完成未来增长部分的作业要求。
通过对轮胎龙门起重机和轨道龙门起重机的对比使用,就可以积累自动化控制管理放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