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分类讨论PPT课件
2012年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讲座——分类讨论
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讲座——分类讨论在数学中,当被研究的问题存在多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时,就需要按照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分类讨论,从而得出各种情况下的结论,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分类讨论思想,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在研究问题时,要认真审题,思考全面,根据其数量差异或位置差异进行分类,注意分类应不重不漏,从而得到完美答案.一、分类讨论应遵循的原则: 1、分类应按同一标准进行; 2、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3、分类应当不重复,不遗漏。
二、分类讨论的主要因素:1、题设本身为分类定义;2、部分性质、公式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3、部分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本身有范围或条件限制;4、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唯一时;5、含参数(字母系数)时,须根据参数(字母系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6、推理过程中,未知量的值,图形的位置或形状不确定。
三、分类类讨论的步骤:1、确定分类对象;2、进行合理分类;3、逐类讨论,分级进行;4、归纳并作出结论。
四、分类讨论的几种类型:类型一、与数与式有关的分类讨论热点1.在实数中带有绝对值号,二次根式的化简中,应注意讨论绝对值号内的数、被开方数中的字母的正负性,()()a aaa a≥==-⎧⎪⎨⎪⎩例1. =+==||,则5,3||若2baba。
分析:因b b2=||,故原题可转化为绝对值的问题进行讨论。
解:∵3||=a;∴x= ,∵b b2=||=5;∴x= ,,8|53|||时,5,3当=+=+==baba,2|5-3|||时,5-,3当==+==baba,2|53-|||时,5,3-当=+=+==baba,8|5-3-|||时,5-,3-当==+==baba故应填。
小结:二次根式的化简往往可转化为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
而去绝对值时一般要根据绝对值的概念进行分类讨论。
【练习】 1. 化简:①︱x︳=②=2. 已知│x│= 4,│y│=12,且xy<0,则xy= .【点评】由xy<0知x,y异与应分x>0,y<0,及x<0,y>0两类.3.若||3,||2,,( )a b a b a b==>+=且则A.5或-1 B.-5或1; C.5或1 D.-5或-14.在数轴上,到-2的点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热点2:与函数及图象有关的分类讨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k有正负之分):【例1】已知直线y=kx+3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则k的值等于.【例2】若一次函数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3时,函数y的范围为-2≤y≤6,•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0,0,k y xk y xy kx b⎧⎪⎨⎪⎩=+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时随的增大而减小热点3:不等式中的分类讨论在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时,当遇到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要根据系数的正负性,决定不等号的方向变化,此时需要讨论其正负性;在分式的值大于零或小于零时计算分式中某字母的取值范围,也要讨论分子分母的正负性,以此建立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例1】不等式mx >n (m 、n 是常数且m ≠0)的解是 .思路分析:x 前的系数m 的正负性不确定,故要对其讨论,再依据不等式基本性质求x 的取值.【例2】已知分式4-x 2x -3的值为负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思路分析:欲求x 的取值范围,需要建立关于x 的不等式(组),由“两数相除,异号得负”知4-x 与2x -3异号,因此得⎩⎪⎨⎪⎧ 4-x >02x -3<0或⎩⎪⎨⎪⎧ 4-x <02x -3>0.分别解这两个不等式组即可.【练习】1.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m +3)x >2m +3的解是 .解析:分2m +3>0和2m +3<0两种情况讨论.2.若分式2x +3x -1的值大于零,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解不等式 (a +1)x >a 2-1.热点4:涉及问题中待定参数的变化范围的分类讨论。
人教版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直角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解析】
【解析】
这道题目画示意图有技巧的,如果将点D看
作主动点,那么CE就是从动线段,反过来画图,点 E在以CA为半径的⊙C上,如果把点E看作主动点,
再画∠ACE的平分线就产生点D了。
(3)因为DA=DE,所以只存在∠ADE=90°的情 况。 ①如图6-5,当E在AB下方时,根据对称性, 知∠CDA=∠CDE=135° 此时△C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H=CH=3,所以 AD=AH-DH=1
直角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共26张PPT)
专题攻略
解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 并验根。
一般情况下,按照直角顶点或者斜边分类,
然后按照三角比或勾股定理列方程。 有时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
的一半列方程更简便。
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常常和相似三角形、 三角比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三种情况的直角三角形ABQ,
直角边都不与坐标轴平行,我们以 直角顶点为公共顶点,构造两个相
似的直角三角形,这样列比例方程
比较简便。
已知A(1,-4)、B(3,0),设Q(0,n),
那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表示出AB2,AQ2和 BQ2,在按照斜边为分类标准列方程,就不用画图 进行“盲解”了
如果直角边与坐标轴不平行,那么过三个顶
点作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可以构造两个新的相似直 角三角形,这样列比例方程比较简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常
常用到,怎样画直角三角形的示意图?如果已知直角 边,那么过直角边的两个端点画垂线,第三个顶点在
垂线上;如果已知斜边,那么以斜边为直径画圆,直
个交点。 以 AB 为直径画圆,圆与双曲线有没有交点呢?先假如
中考数学PPT第一单元
代数比较 规则
几何比较 规则
第2讲┃ 考点聚焦
考点3 比较实数大小的常用方法
设a, b是任意两实数,则a-b>0⇔a>b;a- b<0⇔a<b;a-b=0⇔a=b 设a, b是两正实数,则 a/b >1⇔a>b; a/b =1⇔a=b; a/b <1⇔a<b 设a, b是两负实数,则|a|>|b|⇔a<b;|a|= |b|⇔a=b;|a|<|b|⇔a>b 除此之外,还有平方法、倒数法等方法
第2讲┃ 考点聚焦 考点2 实数的大小比较 正数________零,负数______零,正 大于 小于 大于 数________一切负数;两个正数,绝 对值大的较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 小 的反而________ 右边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________ 左边 的数总是大于________的数
22 3 [注意](1)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如 ,- 等; 7 11 (2)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 0 是自然数.
第1讲┃ 考点聚焦 考点2 实数的有关概念 名称 数轴 定义 原点 规定了_______、 正方向 单位长度 _______、________的 直线 符号 只有______不同的两个 数互为相反数 乘积 ________为1的两个数 互为倒数 性质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 一对应 若a、b互为相反数, 则有a+b=0,|a|= |b|.0的相反数是0 0没有倒数,倒数等于 本身的数是1或-1
图1-1
第1讲┃ 回归教材
[点析] 许多无理数都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找到数轴上的 一个点来表示.一般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来表示这个点的位置.
第1讲┃ 回归教材
中考变式
[2011²贵阳] 如图1-3,矩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 AB 长为1,OA 在数轴上,以原点 O 为圆心,对角线 OB的 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 D ) A . 2.5 B . 2√2 C.√3 D.√5
2015年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归类探究+回归教材):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共32张PPT)
失分盲点 分类讨论防漏解 (1)遇到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注意边有腰与底之分,角 有底角和顶角之分; (2)遇到高线的问题要考虑高在形内和形外两种情况.
考点聚焦 归探究四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命题角度: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
例4 [2014· 温州] 如图19-3,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 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 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的度数; (2)若CD=2,求DF的长.
图19-3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
探究二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命题角度: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
例2 [2014· 襄阳] 如图19-2,在△ABC中,点D,E分 别在边AC,AB上,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三个条件: ①∠EBO=∠DCO;②BE=CD;③OB=OC. (1)上述三个条件中,由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ABC是等 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成立的情形)? (2)请选择(1)中的一种情形,写出证明过程.
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B=60°. ∵DE∥AB, ∴∠EDF=∠B=60°,∠DEC=∠A=60°. ∵EF⊥DE, ∴∠DEF=90°, ∴∠F=180°-∠DEF-∠EDF=30°.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
(2)∵∠DEC=60°,∠DEF=90°, ∴∠CEF=30°=∠F, ∴CE=CF. 又∵∠EDF=∠CED=∠ACB=60°, ∴△CDE为等边三角形, ∴CD=CE, ∴DF=DC+CF=DC+CE=2CD. ∵CD=2, ∴DF=4.
初中数学专题 PPT课件 图文
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
[对应训练]
.(·龙岩)若-=π,则-+π=.
π
转化思想
【例 2】 (2015·深圳)解方程:2xx-3+3x5-2=4. 解:去分母得:3x2-2x+10x-15=4(2x-3)(3x-2),整理得: 3x2-2x+10x-15=24x2-52x+24,即 7x2-20x+13=0,分解因式
解:(1)y=3[30000x--32(00xx-=1100)0x-,2(000]≤x=x≤-130x,2+且13x0为x(整1数0<)x≤30, 且x为整数)
(2)在 0≤x≤10 时,y=100x,当 x=10 时,y 有最大值 1000;在 10
<x≤30 时,y=-3x2+130x,当 x=2123时,y 取得最大值,∵x 为整数,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 x=22 时,y 有最大值 1408.∵1408>1000,∴顾客
得:(x-1)(7x-13)=0,解得:x1=1,x2=173,经检验 x1=1 与 x2 =173都为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 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 验根.
[对应训练] .(·枣庄)图①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 ,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 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② 的几(3 何2+ 体3表面6)从顶点爬提高解题 能力根本之所在.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体会教材例题、习题以及 中考试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 题的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读书由厚到薄的升华,在复习中 一定要注重培养在解题中提炼数学思想的习惯,中考常用到的数学 思想方法有:整体思想、转化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 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分类讨论1 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4)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Q⊥BD?若存 在,求出 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如图1所示,过点P作PM BC, 垂足为M,则四边形PDCM为矩形。
PM DC 12 QB 16 t 1 S 12 (16 t ) 96 6t 12 (2)如图2所示,由OAP OBQ
150°
H
O
C
E
F a
在下图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
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A
110° 20° 50°
B
C
(分类讨论)
1、对∠A进行讨论
A 110° 20° 50°
C
20° 20°
B
C
A C
20° 20°
B 2、对∠B进行讨论 C
65°
3、对∠C进行讨论
C
110° 35° 50°
A C
图1 E
D
C
QE 12 30 在RtPEQ中, tanQPE , BQP QPE, PE t 29 30 tanBQP 29
(3)由图 1可知:CM PD 2t , CQ t , 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等腰三角形, 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若PQ BQ。在RtPMQ中,PQ2 t 2 122.
当a=0时,为一次函数y=3x+1,交点为(1 a=9,交点为(-1,0)或( 3 1 ,0); 3
1 1 解析式为 Y= 3 x-4, 或 y=- x-3 3
当a不为0时,为二次函数y=ax2+(3-a)x+1, △ =a2 -10a+9=0. 解得a=1或 ,0)
2015年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归类探究+回归教材):第40课时 点运动性问题(共17张PPT)
第40课时┃ 点运动性问题
考向互动探究
探究一 动点与几何图形综合型问题
例 1 [2014· 梅州] 如图 40-1, 在 Rt△ABC 中, ∠B=90°, AC=60,AB=30.D 是 AC 上的动点(点 D 与点 A,C 不重合), 过点 D 作 DF⊥BC 于点 F,过点 F 作 FE∥AC,交 AB 于点 E. 设 CD=x,DF=y. (1)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四边形 AEFD 为菱形时,求 x 的值; (3)当△DEF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 x 的值.
第40课时┃ 点运动性问题
在 Rt△ABC 中,∠B=90°,∠C=30°,AC=60,AB= 30. 由勾股定理,得 BC=30 3. ∵FE∥AC,∴∠EFB=∠C=30°. ∵∠DFC=90°, ∴∠DFE=60°.而∠DEF=90°,∴∠EDF=30°. 在 Rt△DFC 中,∠DFC=90°,∠C=30°,CD=x, x 3 ∴DF= ,CF= x. 2 2
第40课时┃ 点运动性问题
(3)若∠FDE=90°,如图①所示,易证四边形 DFBE 是矩 形,
∴DE∥FB. ∵FE∥AC, ∴四边形 CDEF 是平行四边形, ∴EF=CD=x. ∵四边形 AEFD 是平行四边形, ∴EF=AD=60-x, ∴x=60-x,解得 x=30. 若∠DEF=90°,如图②所示.
第40课时┃ 点运动性问题 探究二 动点与二次函数综合型问题 例 2 [2014· 昆明] 如图 4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ax2+bx-3(a≠0)与 x 轴交于点 A(-2,0),B(4,0)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点 P 从点 A 出发,在线段 AB 上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 度向点 B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在线段 BC 上以每秒 1 个 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C 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也 停止运动. 当△PBQ 存在时, 求运动多少秒时△PBQ 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3)当△PBQ 的面积最大时, 在 BC 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 M, 使 S△CBM∶S△PBQ=5∶2,求点 M 的坐标.
第十一讲 分类讨论
C
20° 20°
B
C
A C
20° 20°
、 进行讨论 B 2、对∠B进行讨论
3、对∠C进行讨论 、 进行讨论
C
65° 35° 50°
C
110° 35°
A C
80° 20° 80°
B
65°
A
50°
C
BA
B
50°
A
BA
B
3. 如图,直线 经过圆 的圆心,与圆 交于 、B两点, 如图,直线AB经过圆 的圆心,与圆O交于 经过圆O的圆心 交于A、 两点 两点, 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 点C在O上,且∠AOC=300,点P是直线 上的一个动点 在 上 是直线 与点O不重合),直线 与圆O相交于点 不重合),直线PC与圆 相交于点Q,问点P在直 (与点 不重合),直线 与圆 相交于点 ,问点 在直 的什么位置时, 有几个? 线AB的什么位置时,QP=QO?这样的点 有几个?并相 的什么位置时 ?这样的点P有几个 应地求出∠ 的度数。 应地求出∠OCP的度数。 的度数
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差异, 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差异,将 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叫做分 类思想.将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 类思想.将事物进行分类, 每一类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方法叫做分 类讨论. 类讨论.
引起分类讨论的几个主要原因
1.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 1.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 义的. 义的.如|a|的定义分 |的定义分a>0、a=0、a<0三种 、 = 、 三种 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C
4。在半径为1的圆 中,弦AB、AC的长 。在半径为 的圆 的圆O中 、 的长 分别是 3 、 2 , 则∠BAC的度数是 的度数是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分类讨论思想PPT课件
AC
∴AD=AC×sin 45°, 在Rt△ABD中,∠B=30°,
∴AB=2AD=2AC×sin 45°=750 2 m.
答案:750 2 m
【知识归纳】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两点技能 1.转化:利用直角三角形或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一 般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若题目中无直角三角形,需 要添加辅助线(如作三角形的高等)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解 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 2.前提:解直角三角形时结合图形分清图形中哪个三角形是直 角三角形,哪条边是角的对边、斜边、邻边,此外正确理解俯 角、仰角、坡度、坡角等名词术语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条件.
5.一次函数:已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求k 的值,常分直线交于坐标轴正半轴和负半轴讨论;确定反比例函 数与一次函数交点个数,常分一、三象限或二、四象限两种情 况讨论. 6.圆:圆的一条弦(直径除外)对两条弧,常分优弧和劣弧两种情 况讨论;求圆中两条平行弦的距离,常分两弦在圆心的同旁和两 旁两种情况讨论;圆与圆的相切,此时要考虑分外切和内切两种 情况讨论.
4.在几何中的应用: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常通过图形,找出边、 角的数量关系,通过边、角的数量关系,得出图形的性质等.
【例2】(2013·兰州中考)已知反比例函数y1= k 的图象与
x
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交于点A(1,4)和点B(m,-2).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视察图象,当x>0时,直接 写出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果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 求△ABC的面积.
5.(2013·十堰中考)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点有一个热气球,由
数学模型与分类讨论
四、几种常见的几何模型
(一)拉水管模型 (二)测古塔和测河宽模型 (三)平行线+角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
(四)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一)拉水管模型
【例题】 要在河边上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庄、李 村送水,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两村距离之和最短。
思路分析:
可以把这个实际问题归结为一个
1
y
A(2,1) O
当y 0时,x
.. .P
A1(2,-1)
∟
.B(5,3)
x
4
C
11 从而求得点P坐标为( ,0 ) 4
3.在等边三角形中的应用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是BC的中点,在AC上 有一动点P使PB+PD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法1:作出点D关于AC的对称点D1,连接AD、AD1 A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 23 1 知,AD BC,且∠1=∠2=∠3=300, 2 AD=AD1= 3 3 P 所以,∠BAD=900 在Rt△ABD1中 1 D B 2 2 BD1= 2 ( 3) 7
6 该塔高约为69.8米。 BE 69.8
C 450 600
50m
x
. .
D E
拓展2
如果把条件中的“仰角600”改为“仰角750”,应该怎样思考?
在RtABD中 BAD 30 0 BD 1 AB 2 25 3 25 2
B . 25 E
450
25 3
A 300
(1)明确实际问题,并熟悉问题的背景; (2)构建数学模型(例如: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 型、几何模型、概率模型、统计模型等); (3)求解数学问题,获得数学模型的解答; (4)回到实际问题,检验模型,解释结果。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常用数学思想方法之【分类讨论思想】
2.几何类:几何有各种图形的位置关系,未明确对应关系的全等或相似的可能对应情 况等.
3.综合类:代数与几何类分类情况的综合运用.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 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 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e
故答案为:5;
m
1 2
m s;
11. 24或 6 或 8
解: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 3 e 4 e m 12, 设另一个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x,
2 与 3 是对应边时, 两三角形相似,
m 2,
12 3
解得 m h; 与 4 是对应边时,
两三角形相似,
12
m
2,
4
解得 m ;
2 与 5 是对应边时,
A. 34
B. 30
C. 30 或 34
D. 30 或 36
【解】: 当 m 4 时, t h, 、b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4 e m 12, m h 不符合;
同理, m 4 时,不符合题意; 当 m 时, 、b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12 e s e 2 m 0 的两根, 12 e s e 2 m 0 的两根,
m
1 2
e 3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 A、B,与直线
m
交于点 C,
线段 OA 上的点 Q 以每秒 1 个长度单位的速度从点 O 出发向点 A 作匀速运动,运动时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提分专项训练++专项+分类讨论思想在圆中的课件
类型5 动态问题引发的分类讨论
6.[2024石家庄校级月考] 如图,已知直线l的 表达式是y = 4 x − 8,并且与x轴、y轴分别交
3
于A,B两点.一个半径为3的⊙ C,圆心C从点
(0,3)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y轴向下运动,当
⊙ C与直线l相切时,⊙ C运动的时间为( A )
A.3 s或8 s
∴ 四边形QHCD是矩形.∴ HQ = CD = 12,
HQ//CD.
又∵
点O′是EF′的中点,∴
O′Q=Βιβλιοθήκη 1 2DE.∵ DE = DC − CE = 12 − 2 = 10,∴ O′Q = 5.
易知半圆O′的半径为6,
∴ MH = HQ − QO′ − O′M = 12 − 5 − 6 = 1,
返回
4.已知⊙ O的直径为6 cm,如果直线l上的一点C到圆心O的距 离为3 cm,求直线l与⊙ O的位置关系. 【解】∵⊙ O的半径= 6 = 3(cm),且直线l上存在一点到圆心
2
O的距离为3 cm, ∴ 直线l与⊙ O至少有一个交点. 当⊙ O与直线l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直线l与⊙ O相切; 当直线l与⊙ O有两个交点时,直线l与⊙ O相交. ∴ 直线l与⊙ 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或相交.
∵ ∠AOP = 45∘ ,∴ 点P的横、纵坐 标相等.可设P(a, a). ∵ ∠AOB = 90∘ ,∴ AB是直径. ∴ Rt △ AOB外接圆的圆心为AB的中 点. 设AB的中点为C,则C( 3, 1).
过点P作PE ⊥ OA于点E,过点C作 CF//OA,交PE于点F,连接PC. 易得∠CFP = 90∘ ,PF = a − 1, CF = a − 3,PC = 2. ∴ 在Rt △ PCF中, (a − 3)2 + (a − 1)2 = 22,解得 a1 = 3 + 1,a2 = 0(舍去).
中考数学复习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PPT
第16课时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演练
考点三
误区警示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在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直线是否平行时,一定要 搞清楚这一对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成的,从而 才能确定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第16课时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演练
考点三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例4 ( ·莆田)已知直线a∥b,一块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 式放置.若∠1=37°,则∠2=__5_3_°____.
考点一 度、分、秒的运算
例1 ( ·厦门)1°等于( C) A. 10′ B. 12′ C. 60′ D. 100′
思路点拨
根据度、分、秒之间的单位转换可得答案. 1°=60′,故选C.
第16课时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演练
考点二 与角有关的概念和计算
例2 ( ·恩施州)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 ∠AOC=42°,则∠BOC的度数为( C )
A. 28° B. 112°
思路点拨
C. 28°或112°
D. 68°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及角的和、差求解即可.
第16课时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演练
考点二 与角有关的概念和计算
解:如图,当点C与点C1重合时, ∠BOC=∠AOB-∠AOC=70°-42°=28°; 当点C与点C2重合时,∠BOC=∠AOB+∠AOC=70°+42°= 112°. 故选C.
第16课时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梳理
3.尺规作图: (1) 限定只能使用没有___刻__度___的直尺和___圆__规___作图称为尺规 作(2图) 5.种基本作图包括: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 重点中学自主招生试题分类专题 题型二 方程与不等式
1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3)x+k2-4k-1=0. (1)若这个方程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2)若以方程x2-2(k-3)x+k2-4k-1=0的两个根 为横坐标、纵坐标的点恰在反比例函数y=m/x的图 象上,求满足条件的m的最小值.
用水加满,这时容器内纯酒精与水之比为13,则容
器的容积为()
9.满足等式 x y+y x- 2021x- 2021y+ 2021xy=2021 的
正整数对的个数是( B)
A.1
B.2
C.3
D.4
[解析] 由 x y+y x- 2021x- 2021y+ 2021xy=2021,得 ( xy- 2021)( x+ y+ 2021)=0. ∵ x+ y+ 2021>0,∴ xy- 2021=0, ∴ xy= 2021,故 xy=2021. 又 2021 是质数,且 x,y 都为正整数,
题型精讲
C
[归纳总结] 求代数式的值是经典题目,方法很多 很灵活,但基本思路要么变换已知,要么变换未知, 要么已知未知一起变,直到能代入求值.其中整体 思想的运用不容忽视,因为很多方程不需解,只需 变换成可以整体代入的形式即可求值. [易错分析] 解答本题时容易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 件,即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误将x=4和x=5代 入式子错选D答案.
m+1=1,2,3,6, m=0,1,2,5,
即
m-1=1,3,
m=2,4,
S△ABC=12×2 3× (2+ 2)2-( 3)2= 9+12 2. 综上,△ABC 的面积为 1 或 9+12 2.
数学思想方法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201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数学思想方法(一)(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一、中考专题诠释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抓住数学思想方法,善于迅速调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提高解题能力根本之所在.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体会教材例题、习题以及中考试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读书由厚到薄的升华,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在解题中提炼数学思想的习惯,中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在中考复习备考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系统总结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掌握了它的实质,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解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指把研究对象的某一部分(或全部)看成一个整体,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出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从而在客观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整体是与局部对应的,按常规不容易求某一个(或多个)未知量时,可打破常规,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把一组数或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 (2013•吉林)若a-2b=3,则2a-4b-5= .思路分析:把所求代数式转化为含有(a-2b)形式的代数式,然后将a-2b=3整体代入并求值即可.解:2a-4b-5=2(a-2b)-5=2×3-5=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代数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没有明确告知,而是隐含在题设中,首先应从题设中获取代数式(a-2b)的值,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对应训练1.(2013•福州)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5,则(a+b)3•(a-b)3的值是.1.1000考点二: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中考数学《第36讲:分类讨论型问题》总复习讲解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第36讲分类讨论型问题(建议该讲放第21讲后教学)内容特性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将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形,然后逐类进行研究和求解的一种数学解题思想.对于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而无法解答或结论不能给予统一表述的数学问题,我们往往将问题划分为若干类或若干个局部问题来解决.解题策略很多数学问题很难从整体上去解决,若将其划分为所包含的各个局部问题,就可以逐个予以解决.分类讨论在解题策略上就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具体是:(1)确定分类对象;(2)进行合理分类(理清分类“界限”,选择分类标准,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逐类进行讨论;(4)归纳并得出结论.基本思想分类讨论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各个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层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类型一由计算化简时,运用法则、定理和原理的限制引起的讨论例1(·南通模拟)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cm和3cm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A.3cm2B.4cm2C.12cm2D.4cm2或12cm2【解后感悟】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AE,注意AE=1或3不确定,要进行分类讨论.1.(1)若关于x的函数y=kx2+2x-1与x轴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平面上有⊙O及一点P,点P到⊙O上一点的距离最长为6cm,最短为2cm,则⊙O的半径为cm.(3)若|a|=3,|b|=2,且a>b,则a+b=()A.5或-1 B.-5或1 C.5或1 D.-5或-1类型二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出现不同情况引起的讨论例2为了节约资源,科学指导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小王向房管部门提出了一个购买商品房的政策性方案.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单价(万元/平方米)不超过30(平方米)0.3超过30平方米不超过m平方米部分(45≤m≤60)0.5超过m平方米部分0.7根据这个购房方案:(1)若某三口之家欲购买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求其应缴纳的房款;(2)设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x平方米,缴纳房款y万元,请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若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50平方米,缴纳房款为y万元,且57<y≤60时,求m的取值范围.【解后感悟】本题是房款=房屋单价×购房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于单价随人均面积而变化,所以用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来描述.同时建立不等式组求解,解答本题时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有唯一公共点,若直线y=-x+b与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有2个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A.b>2 B.-2<b<2 C.b>2或b<-2 D.b<-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 的直线l从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扫过正方形OBCD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3.已知抛物线y1=ax2+bx+c(a≠0)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B在原点O两侧),与y轴相交于点C,且点A,C在一次函数y2=43x+n的图象上,线段AB长为16,线段OC长为8,当y1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类型三由三角形的形状、关系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例3(·湖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y=kx(k>0)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1x和y=9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B,过点B作BD⊥x轴于点D,交y=1x的图象于点C,连结AC.若△ABC是等腰三角形,则k的值是________.【解后感悟】解题的关键是用k表示点A、B、C的坐标,再进行分类讨论.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3),M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M的个数为()A.4 B.5 C.6 D.8(2)(·北流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6,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要使△ABC和△QPA 全等,则AP=.(3)(·临淄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的动点,N在CD上,且CN=14CD ,若AB =1,设BM =x ,当x = 时,以A 、B 、M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N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类型四 由特殊四边形的形状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例4 (·鄂州模拟)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8cm ,AD =16cm ,BC =22cm ,∠ABC =90°,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向点D 运动,点Q 从点C 同时出发,以3cm /s 的速度向点B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 成为矩形?(2)当t 为何值时,以点P 、Q 与点A 、B 、C 、D 中的任意两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四边形PBQD 是否能成为菱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 点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BQD 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 的速度.【解后感悟】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方程(组)的思想解决问题,涉及四边形的知识,同时也是存在性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5.(1)(·盐城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1,1),B(1,3),C(3,2),在直角坐标系中再找一个点D ,使这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D 点坐标为 .(2)(·江阴模拟)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C =6cm ,射线AG ∥BC ,点E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G 以1cm /s 的速度运动,点F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 /s 的速度运动.如果点E 、F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 ),当t = s 时,以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金华模拟)如图,B(6,4)在函数y =12x +1的图象上,A(5,2),点C 在x 轴上,点D 在函数y =12x +1上,以A 、B 、C 、D 四个点为顶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D 点的坐标 .(4)(·萧山模拟)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D 的坐标依次为(-1,0),(m ,n),(-1,10),(-7,p),且p ≤n.若以A 、B 、C 、D 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n 的值是 .类型五 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例5 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6cm ,射线PM 经过点O ,OP =10cm ,射线PN 与⊙O 相切于点Q.A 、B 两点同时从点P 出发,点A 以5cm /s 的速度沿射线PM 方向运动,点B 以4cm /s 的速度沿射线PN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求PQ 的长;(2)当t 为何值时,直线AB 与⊙O 相切?【解后感悟】本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用,题目设置具有创新性.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直线与圆的两种情况位置关系,及其对应数量关系进行分析.6.(·泗洪模拟)如图,已知⊙P 的半径为2,圆心P 在抛物线y =12x 2-1上运动,当⊙P与x 轴相切时,圆心P 的坐标为 .【压轴把关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 从点O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O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 ,CO 为邻边构造▱PCOD ,在线段OP 延长线上取点E ,使PE =AO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点C 运动到线段OB 的中点时,求t 的值及点E 的坐标; (2)当点C 在线段OB 上时,求证: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3)在线段PE 上取点F ,使PF =1,过点F 作MN ⊥PE ,截取FM =2,FN =1,且点M ,N 分别在第一、四象限,在运动过程中,设▱PCOD 的面积为S.①当点M ,N 中,有一点落在四边形ADEC 的边上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 ②若点M ,N 中恰好只有一个点落在四边形ADEC 内部(不包括边界)时,直接写出S 的取值范围.【方法与对策】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对于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几种不同情况求解.①当点C在BO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在CE边上时,由△EMF∽△ECO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在DE边上时,由△EFN∽△EPD求解;【分类讨论应不重复、不遗漏】在△ABC中,P是AB上的动点(P异于A,B),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不妨称这种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如图,∠A=36°,AB=AC,当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________条.参考答案第36讲 分类讨论型问题【例题精析】例1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D =BC ,AD ∥BC ,∴∠AEB =∠CBE ,∵BE 平分∠ABC ,∴∠ABE =∠CBE ,∴∠AEB =∠ABE ,∴AB =AE ,①当AE =1cm 时,AB =1cm =CD ,AD =1cm +3cm =4cm =BC ,此时矩形的面积是1cm ×4cm =4cm 2;②当AE =3cm 时,AB =3cm =CD ,AD =4cm =BC ,此时矩形的面积是:3cm ×4cm =12cm 2;故选D .例2 (1)由题意,得三口之家应缴购房款为:0.3×90+0.5×30=42(万元); (2)由题意,得①当0≤x ≤30时,y =0.3×3x =0.9x ;②当30<x ≤m 时,y =0.9×30+0.5×3×(x -30)=1.5x -18;③当x >m 时,y =0.9×30+0.5×3(m -30)+0.7×3×(x -m)=2.1x -18-0.6m.∴y =⎩⎪⎨⎪⎧0.9x (0≤x ≤30)1.5x -18(30<x ≤m )2.1x -18-0.6m (x>m )(45≤m ≤60). (3)由题意,得①当50≤m ≤60时,y =1.5×50-18=57(舍).②当45≤m <50时,y =2.1×50-0.6m -18=87-0.6m.∵57<y ≤60,∴57<87-0.6m ≤60,∴45≤m <50.综合①②得45≤m <50.例3 ∵点B 是y =kx 和y =9x 的交点,y =kx =9x ,解得:x =3k ,y =3k ,∴点B 坐标为⎝⎛⎭⎫3k ,3k ,点A 是y =kx 和y =1x 的交点,y =kx =1x ,解得:x =1k ,y =k ,∴点A坐标为⎝⎛⎭⎫1k ,k ,∵BD ⊥x 轴,∴点C 横坐标为3k,纵坐标为13k=k3,∴点C 坐标为⎝ ⎛⎭⎪⎫3k ,k 3,∴BA ≠AC ,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①AB =BC ,则⎝⎛⎭⎫3k -1k 2+(3k -k )2=3k -k 3,解得:k =377;②AC =BC ,则⎝⎛⎭⎫3k -1k 2+⎝⎛⎭⎫k 3-k 2=3k -k 3,解得:k =155;故答案为k =377或155.例4 (1)∵∠ABC =90°,AP ∥BQ ,∴当AP =BQ 时,四边形ABQP 成为矩形,由运动知,AP =t ,CQ =3t ,∴BQ =22-3t ,∴t =22-3t ,解得t =112.∴当t =112时,四边形ABQP成为矩形; (2)当P 、Q 两点与A 、B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就是(1)中的情形,此时t =112.当P 、Q 两点与C 、D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PD ∥QC ,∴当PD =QC 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16-t =3t ,t =4;当P 、Q 两点与B 、D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同理,16-t =22-3t ,t =3;当P 、Q 两点与A 、C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同理,t =3t ,t =0,不符合题意;故当t =112或t =4或t =3时,以点P 、Q 与点A 、B 、C 、D 中的任意两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PBQD 不能成为菱形.理由如下:∵PD ∥BQ ,∴当PD =BQ =BP 时,四边形PBQD 能成为菱形.由PD =BQ ,得16-t =22-3t ,解得t =3,当t =3时,PD =BQ =13,AP =AD -PD =16-13=3.在Rt △ABP 中,AB =8,根据勾股定理得,BP =AB 2+AP 2=64+9=73≠13,∴四边形PBQD 不能成为菱形;如果Q 点的速度改变为v cm /s 时,能够使四边形PBQD 在时刻t s 为菱形,由题意得,⎩⎨⎧16-t =22-vt ,16-t =64+t 2,解得⎩⎪⎨⎪⎧t =6,v =2.故点Q 的速度为2cm /s 时,能够使四边形PBQD 在某一时刻为菱形.例5 (1)连结OQ ,∵PN 与⊙O 相切于点Q ,∴OQ ⊥PN ,即∠OQP =90°.∵OP =10,OQ =6,∴PQ =102-62=8(cm ). (2)过点O 作OC ⊥AB ,垂足为C.∵点A 的运动速度为5cm /s ,点B 的运动速度为4cm /s ,运动时间为t s ,∴PA =5t ,PB =4t.∵PO =10,PQ =8,∴PA PO =PB PQ =t2.∵∠P =∠P ,∴△PAB ∽△POQ ,∴∠PBA =∠PQO =90°.∵∠BQO =∠CBQ =∠OCB =90°,∴四边形OCBQ 为矩形,∴BQ =OC.∵⊙O 的半径为6,∴BQ =OC =6时,直线AB 与⊙O 相切.①当AB 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BQ =PQ -PB =8-4t ,由BQ =6,得8-4t =6,t =0.5.②当AB 运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BQ =PB -PQ =4t -8,由BQ =6,得4t -8=6,t =3.5.综上,当t =0.5s 或3.5s 时,直线AB 与⊙O 相切.【变式拓展】1.(1)0或-1 (2)4或2 (3)C 2.(1)C (2)D3.根据OC 长为8可得一次函数中的n 的值为8或-8.分类讨论:①n =8时,易得A(-6,0),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A 、C ,且与x 轴交点A 、B 在原点的两侧,∴抛物线开口向下,则a <0,∵AB =16,且A(-6,0),∴B(10,0),而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为直线x =-6+102=2,要使y 1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a <0,∴x ≥2;②n =-8时,易得A(6,0),如图2,∵抛物线过A 、C 两点,且与x 轴交点A ,B 在原点两侧,∴抛物线开口向上,则a >0,∵AB =16,且A(6,0),∴B(-10,0),而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为直线x =6-102=-2,要使y 1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a >0,∴x ≤-2.4.(1)C (2)6或12 (3)12或455.(1)(3,0)或(-1,2)或(3,4) (2)2或6 (3)(2,2)或(-6,-2)或(10,6) (4)2,5,186.(6,2)或(-6,2)【热点题型】【分析与解】(1)∵OB =6,C 是OB 的中点,∴BC =12OB =3.∴2t =3,即t =32s .∴OE =32+3=92,E(92,0). (2)如图1,连结CD 交OP 于点G ,在▱PCOD 中,CG =DG ,OG =PG ,∵AO =PE ,∴AG =EG .∴四边形ADEC 是平行四边形. (3)①(Ⅰ)当点C 在线段BO 上时,第一种情况:如图2,当点M 在CE 边上时,∵MF ∥OC ,∴△EMF ∽△ECO.∴MFCO=EF EO ,即26-2t =23+t,解得t =1.第二种情况:如图3,当点N 在DE 边时,∵NF ∥PD ,∴△EFN ∽△EPD.∴FN PD =EF EP 即16-2t =23,解得t =94.(Ⅱ)当点C 在BO 的延长线上时,第一种情况:如图4,当点M 在DE 边上时,∵MF ∥PD ,∴EMF ∽△EDP.∴MF DP =EF EP 即22t -6=23,解得t =92.第二种情况:如图5,当点N 在CE 边上时,∵NF ∥OC ,∴△EFN ∽△EOC.∴FN OC =EF EO 即12t -6=23+t ,解得t =5.综上所述,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为1,94,92,5.②278<S ≤92或272<S ≤20.【错误警示】当PD∥BC时,△APD∽△ABC,当PE∥AC时,△BPE∽△BAC,连结PC,∵∠A=36°,AB=AC,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AP=PC,∠ABC=∠ACB =72°,∴∠ACP=∠PAC=36°,∴∠PCB=36°,∴∠B=∠B,∠PCB=∠A,∴△CPB ∽△ACB,故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3条.故答案为: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0≤t<5时,点P在线段AB上,|PD|=|P1D|=
(2)当5≤t<10时,点P在线段BC上, |PD|=|P2D|=
(3)当10≤t<15时,点P在线段CD上,|PD|=|P3D|=30-2t (4)当15≤t≤20时,点P在线段DA上,|PD|=|P4D|=2t-30综上得:
D
C
|PD|=
三:分类讨论问题解答步骤: (1):确定分类对象与标准; (2):合理分类(不重不漏); (3):分类讨论; (4):归纳汇总。
1:分式方程无解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题1:(2011武汉)
3 ax 4 无解,求a x 3 x2 9 x 3
解:去分母,得:
3(x 3) ax 4(x 3) (a -1)x 21
4.1:常见平面问题中动点问题的分类讨论;
例题10:(2011永州)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cm,一动点P从点A出发, 以2cm/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逆时针匀速运动。如图,回到A点停止,求点P 运动t秒时, P,D两点间的距离。
解:点P从A点出发,分别走到B,C,D,A所 用时间是 秒, 秒, 秒, 秒,即5秒,10秒,15秒,20秒。
例11:(2010湖北)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
CD、AD上滑动.当DM=
时,△ABE与以D、M、N为项点的三角形相似.
分析与解答 勾股定理可得AE= 5 当△ABE与以D、M、N为项点的三角形
相似时,DM可以与BE是对应边,也可以与AB是对应边,所以本题分两种情况:
3:三角形、圆等几何图形相关量求解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题6:(2011青海)方程 x 2 9x 18 0 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
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12或15
C 15
D 不能确定
例题7:(2011武汉)三角形一边长AB为13cm,另一边AC为15cm,BC上的 高为12cm,求此三角形的面积。(54或84)
以求出B点坐标 , (0,3 3A)点坐标(9,0)。设P点坐标为 ( x,0)
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对三种分类情况分别列出方程,求出P点坐标有四 解,分别为 (9,0)、(3,0)、(9 6 3,0)、(9 6 3,0() 不适合条件的解已舍去)
总结:解答本题极易漏解。解答此类问题要分析清楚符合条件的图形的各 种可能位置,紧扣条件,分类画出各种符合条件的图形。另外,由点的运动 变化也会引起分类讨论。由于运动引起的符合条件的点有不同位置,从而需 对不同位置分别求其结果,否则漏解。
由已知 - 21 3或 - 21 3或a 1 0
a -1
a -1
a 8, a 6.或者a 1
猜想:把“无解”改为“有增根”如何解?
a 8或a 6
例题2:(2011郴州)
2 x 1
a x 1
23:(2010上海)已知方程 m 2 x 2 (2m 1) x 1 0
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1.当m 2 0 时,即m=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x+1=0,有实数根x= 1
1.当m 2 0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有实数根的条件得: m2 0 ,且 (2m 1)2 4m2 4m 1 0,即m - 1
4
综(1)(2)得,
m1 4
例题4:(2011益阳)当m是什么整数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8:(2011湘西)若两圆相切,圆心距是7,其中一圆的半径为4,则另一 圆的半径为:3或11.
例题9:(2011四校联考)一条绳子对折后成右图A、B, A.B上一点C,且有 BC=2AC,将其从C点剪断,得到的线段中最长的一段为40cm,请问这条绳子的 长度为:60cm或120cm
AC
B
4:动点问题的分类分类讨论问题
1.当DM与BE是对应边时, DM MN ,即
AB AE
DM 1 , DM 5
15
5
DM
2. 当DM与AB是对应边时, AB
MN AE
,即
DM 1 , DM 2 5
25
5
mx2 4x 4 0 与 x2 4mx 4m2 4m 5 0
的根都是整数。
解:因为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 m2 0 ,m 0 ,
1 0,解得m 1.
同理, 2
0, 解得m
5. 4
5 4
m
1
且
m0
又因为m为整数 m取 1或1.
(1)当m=—1时,第一个方程的根为 x 2 2 2
不是整数,所以m=—1舍去。
(2)当m=1时,方程1、2的根均为整数,所以m=1.
例题5: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m 1)x 2 x 1 0
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m 1 0
0
m
5 且m 4
1
常见病症:(很多同学会从(2)直接开始而且会忽
略 m 2 0的条件)
总结: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否要讨论,要看清题目的条件。 一般设置问题的方式有两种: (1)前置式,即“二次方程”; (2)后置式,即“两实数根”。 这都是表明是二次方程,不需要讨论,但切不可忽视二次项系数 不为零的要求,本题是根据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进行讨论的。
中考数学——分类讨论专题
一:产生分类讨论的原因: (1)由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 (2)由数学变形所需要的限制条件所引起的分类讨论; (3)由于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 (4)由于题目含有字母而引起的讨论。
二:分类时必须遵守下列两个原则: (1)是要有分类意识,善于从问题的情景中抓住分类对象; (2)是要找出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应答满足互斥无漏最简原则。
A
B
4.2:组合图形(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平面图形等组合)中动点问题的与分x轴类、。 y轴的交点分别为A、B,试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B为等腰三角形。
例题10: (2010福建)已知一次函数 y 3 x 3 3
3
分析:本题中△PAB由于P点位置不确定而没有确定,而且等腰三角形中 哪两条是腰也没有确定。△PAB是等腰三角形有几种可能?我们可以按腰 的可能情况加以分类:(1)PA=PB;(2)PA=AB;(3)PB=AB。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