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分析
鱼类种质检验 第5部分:食性分析-最新国标
鱼类种质检验第5部分:食性分析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鱼类食性分析的通用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鱼类食性分析的测量器材、抽样方法和操作步骤。
本文件适用于鱼类种质鉴定与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2GB/T 18654.4 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测量器材4.1 计量器具所有计量器具均应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4.1.1 量鱼板,读数值1 mm。
4.1.2 电子天平,感量为0.1 g。
4.2 其他器材4.2.1 解剖镜或显微镜。
4.2.2 解剖盘。
4.2.3 培养皿。
4.2.4 剪刀。
4.2.5 镊子。
4.2.6 滴管。
4.2.7 载玻片。
4.2.8 盖玻片。
4.2.9 小玻瓶。
4.2.10 吸水纸。
5 抽样5.1 试验鱼抽样按GB/T 18654.2的规定执行。
5.2 每个年龄组样本在10尾以上。
6 操作步骤6.1 体长、体重测定测量体长,称量体重。
6.2 年龄鉴定按GB/T 18654.4中6.2的规定执行。
6.3 食物的定性检查解剖鱼体,取出胃中或肠前段的内含物。
以大型生物为食物的鱼类一般可用肉眼直接辨别,鉴定到种;以微小生物为食物的鱼类可鉴定到大类,将称重后食物团置于一小瓶中,加适量清水,再用吸管吸出食物,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置于解剖镜或显微镜下检查。
对已部分消化的食物,根据其残留的骨片、附肢、甲壳、鳞片等逐一鉴别。
6.4 食物的定量检查对杂食性或浮游生物食性鱼类,消化道中各种(类)食物的量可用“+”的多少粗略地表达:“+++”代表多,“++”代表中等,“+”代表少,“0”代表无。
对肉食性鱼类,称食物总重,并对各种(类)食物分别记数称重。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方法
(2)吃食动作(变化) ①头浮上水面(朝上)争食转变为头朝下(尾朝上)吃食。 解析:鱼逐渐吃饱后,吃食欲望减弱,动作变得迟钝正 常的摄食状态。 ②在摄食的过程中,不少鱼逐渐地由食场区域向外游动。 解析:鱼吃饱后,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从食场的低氧区 向食场外的高氧区游去。 “7~8成鱼吃饱”之鱼群动作判断法:在吃食的过程中, 有20%的鱼群从食场区域向外游动时,即可停止投喂。
鱼类摄食状况的判断
原著:岳刚毅 海大技术学院
主要内容
1. 判断摄食情况的重要性 2. 鱼类的摄食类型(食性)和摄食方 式 3. 鱼类常见的摄食表现 4. 如何判断摄食情况 5. 实际生产中的运用举例
摄食情况判断的重要性
若是我们不用仪器,在投饵机旁边一站, 就能够说出鱼的状况、并且将原因结果以及 解决方案说出来,那养户对于我们就佩服的 五体投地。
解析:秋冬季,温度变低后,鱼群在水面下吃食游动,而形
成水面波纹。可通过波纹的大小来判断鱼的摄食强度。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方法
5.其它
生产中还可以通过观察鱼吃食时间长短 变化,生长
速度,鱼体肥满度等来判断鱼类的摄食情况.
摄食情况判断在生产上的运用
此后续方案一 定记得跟上。 鱼 尾 巴 末 端 有 白 色 透 明 带
• 杂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摄取 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食物,有动物性也有植物 性的,亦食部分水底腐殖质。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2>根据鱼类所食饵料生物的生态类型来划分:
•浮游生物食性:
•底栖生物食性:
•游泳生物食性: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3>根据鱼类摄取食物种类多少分:
5-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
分析:由阴雨天转晴天的时候,空气压强变大,空气中扩散到水中的氧 气增多;光照好,水中的藻类光和作用强,水体中的溶氧也会升高, 表层水温会升高,白天对流较少,水体耗氧减少,综合而言,晴天的 池塘溶氧大幅增加,表现的就是摄食旺盛;
阴、雨转晴
摄食旺盛
水体中溶氧增加
• 由晴天转阴雨天的时候,空气压强变小,空气中融入到水中的氧气降 低,没有光照,光和作用减弱,氧气产生变小,水温降低,表底层对 流会加强,耗氧增强,综合而言,水体中的溶氧降低,摄食变差;
多养户却置之不理。不在投饵机旁边观察除 了看不出水质渔病外,究竟还会带来哪些危 害呢···
摄食情况判断在生产上的运用
池子底质败坏、定时的投饵机开后没有鱼吃食,饲料 被浪费。
摄食情况判断在生产上的运用
还有投饵机烧坏了,鱼到点吃不到饲料饿肚子,影响鱼生长; 定时投饵机投喂食物突然变天··· ··· 。
鱼 肝 胆 肠 问 题
投喂 不当 (如 超量 投 喂) 管理 不当 (如 乱喂 内服 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 户 信 服
给 出 治 疗 方 案
治 愈
养 户 信 服
给出 粤海 技术 服务 方案 转料
提 高 效 益 、 提 高 销 量 、 提 高 业 绩 等
摄食情况判断在生产上的 风将草吹到池子边、鱼抢草将池边水搅浑、很容易造 成出血、赤皮和烂鳃等疾病。 运用 投饵机旁边观察能够有这么多学问,可惜许
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
5.药物的使用不当 – 消毒药
倒藻 • 藻类死亡、分解耗氧水体缺氧 毒害 • 鳃,表皮等组织受损
药物在池塘中的不正确使用,会对池塘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例 如,倒藻会导致藻类死亡、一方面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藻 类死亡后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池塘的溶氧降低;毒害作用, 使用浓度过大的话会有毒害作用,会导致鳃和表皮等组织会受损,影 响鱼获得氧气的能力,摄食情况下降;
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取样、鱼类摄食及繁殖相关指标分析
记录产地、日期、编号、体长、全长、重量、性别及 性腺成熟度等内容。登记在统一设计的表格上。 取鉴定年龄和生长速度的材料,如鳞片或耳石、鳍条、 鳃盖骨等骨片。单独放在鳞片袋内,标上鱼的编号、 采集日期等内容。
2. 外部形态测量
测量鱼体,用卡尺、直尺进行。包括:
全长:从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体长:从吻端至尾柄正中最后一个鳞片的距离; 躯干长:从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直线距离; 体高:即身体最大高度,采取背鳍起点处的垂直高度; 头长:从吻部到鳃盖骨后缘的距离; 吻长:眼眶前缘到吻端的距离; 眼径:眼眶前缘到后缘的距离; 眼后头长:从眼眶骨后缘到鳃盖骨后缘的直线距离; 尾长:从肛门到尾部最后一个鳞片的直线距离 尾柄高:尾柄部分最狭处高度;
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取样 鱼类生长、摄食及繁殖相关指标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取样方法。 了解鱼类食性及繁殖生态的多样化。
[材料和工具]
六线鱼。 全套解剖用具,蜡盘,滤纸、天平、表面皿、线团 等。
[实验内容]
1. 取样 2. 生长、摄食及繁殖相关指标分析
1. 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取样
研究鱼类生物学需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遵循数量统 计原则,随机取样,样本要能反映所研究总体的真实 情况。 在海洋鱼类调查中,样本大小一般每次取100尾整数。
卵巢淡黄或深黄 卵大而饱满
V期
卵排出滤泡
成熟母细胞
VI期 刚产卵的卵巢
确定成熟等级后,轻轻将生殖腺取出,称重,计算成 熟系数。 性腺重
% × 100 成熟系数( )= 纯体重
留取Ⅳ期和Ⅴ期卵巢,计算怀卵量和相对繁殖力
a 取卵巢称重,记取卵巢重量。 b 在卵巢前、中、后部各取0.5~1g左右,精确称量至0.01精 度,分别记为W1、 W2、 W3 。 c 在滤纸上用解剖针拨动计数,计数各卵块卵子数,分别记为 O1、O2 、O3。 d 计算怀卵量和相对繁殖力。
鱼类摄食量变动规律和原因
鱼类摄食量变动规律和原因如下:
1.食性不同。
一般情况下对比鱼类的摄食率,草食性的鱼>杂食性
的鱼>肉食性的鱼。
2.胃及消化道容积不同。
有胃鱼的胃容积相对体重的比例变化很
大,胃容积大则摄食量大,有胃鱼个体越大,它的胃也越大,
相应的它的摄食量比小体的有胃鱼也大。
3.饥饱状态。
有的鱼等到胃几乎排空之后(空腹)才重新开始摄
食饵料,而大多数种类都在胃排空之前便开始摄食饵料,所以
前者的摄食量大于后者。
4.鱼类生理状态。
繁殖期间的鱼类摄食水平一般都会下降,当鱼
处于应激状态下也会降低摄食量。
5.鱼类适应性能力。
鱼类饲喂一定的饲料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反
应,在其消化道内产生相应的优势菌群和消化内环境而影摄食
水平。
6.群体效应。
鱼类的摄食量因群体行为和单独行为而有差别,群
体行为时比单独行为时摄食量大。
7.体重。
同一品种的饱食量随着体重的增加呈直线指数函数增加。
8.水温。
水温在一定范围内与鱼类的饲料消耗呈正相关的关系,
水温升高,鱼体代谢率增加,饲料消耗时间缩短,摄食量增加。
第三节_鱼类的摄食
四、鱼类食性的研究方法
1. 食性分析材料的收集 2. 胃肠道内含物的处理 3. 食性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
1.食性分析材料的收集
1)可自行用调查船对设定海区按要求捕捞采集。 2)可上渔船、码头或市场购买。 最好取自拖网、围网等主动性网具的渔获物,而 尽量少用在水中滞留时间较长的被动性网具(如刺网、 张网等)的渔获物。要求标本一定要新鲜,以保证胃 含物不腐败。标本数量按不同的研究目的确定,一般 每批不少于50尾。标本采集后一般需进行以下几项工 作:
出现频率 %) ( 含有该 总成 胃分 数的实 1胃 00数
出现频率百% ) 分 各 该 组成 成 成分 分 (出 出现 现 10 总 次 0
为了统计鱼类摄食情况,有时需要统计鱼的摄食 率:
摄食率%) ( 已总 摄鱼 食数 个体 10数 0
2.个体数量法(饵料组成比例)
个体数量百分 各该 比 种饵 饵料 料个 个体 体 1数 0总0数
研究胃肠道内含物的主要任务是鉴定食物团的 组成和各种饵料成分的比重。
已固定的鱼(幼鱼、小型鱼)或胃肠,在分析 的前一天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洗去福尔马林,最 好更换几次水。固定的鱼用剪刀或解剖刀把鱼剖开, 并用镊子小心地把肠道取出。
胃肠内含物的基本处理方法如下:
(1)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长度测量
胃肠道在解剖之前洗掉内脏的残碎物及油腻, 然后测量肠道的长度。测量肠道的长度时,应避 免把肠道拉长,因为肠壁有弹性。
二、食物的选择性和食性的转换
1.食物的选择性
研究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一般根据两方面的因素来 判断:一是栖息环境中各种饵料生物的数量比例情况; 二是鱼类吞食各种饵料生物的数量比例情况。将这两 方面的情况加以对照分析,即可看出某种鱼对饵料有 无选择性。 可以有3种方法计算选择指数(E)。
水产养殖贴士 判断鱼是否得病的十个依据
水产养殖贴士判断鱼是否得病的十个依据一、依据鱼的活动情况判断健壮的鱼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动灵活,反应敏捷,受惊即潜入水中。
病鱼则通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受惊后略向水底下潜,后缓慢游出水面。
当鱼表有孢子虫等寄生虫病时,会在水面发狂打转或持续跳跃。
二、依据鱼的摄食情况判断正常的鱼摄食时,抢食力强,且食量比较稳定。
如果发现鱼的食量逐渐减少,甚至绝食,应迅速检查病因。
三、依据鱼的体色变化判断各种鱼类都有自己特有的体色,如发生疾病,则有体色变化,如烂鳃病发病时,鱼体体色则变黑,尤其以头部为甚。
四、依据鱼的体形变化判断健康的鱼,头小、背厚、肥满度好。
病鱼则头大、尾小、背窄、干瘪、肌肉薄。
若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就会使鱼体弯曲变形。
五、依据病鱼组织判断鱼的病体是诊断鱼病的主要依据。
每种病鱼都有其特殊的症状,需仔细观察、区别,以正确诊断鱼病。
特别是有些症状相依的鱼病,尤需仔细辩认,找出其不同之处,如肠炎病与出血病的区别等。
六、依据鱼的栖息环境判断不同类型的鱼发病条件不同,因而可据此协助诊断:例如肠炎、赤皮、烂鳃、打粉病等多发生在呈酸性的水环境中;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病多发生在弱碱性的水环境中;泛池现象多发生在缺氧的环境中。
七、依据季节变化判断不同的鱼病有不同的发病水温,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区分某些鱼病。
例如草鱼出血病发生在7?9月的高温季节;竖鳞病发生于春秋季节;水霉病多发生在春初秋末季节等。
八、依据鱼的生长阶段判断如剑水鲺仅危害刚孵化一周的鱼苗。
打粉病、白头白嘴病多发生在鱼苗阶段。
草鱼的出血病、青鱼的肠炎病多发生在鱼种阶段。
赤皮病、打印病多发生在成鱼阶段。
九、依据寄主判断不同的病原体所寄生的寄主也不同,肠炎、出血多发生在青、草鱼上;鲢、鳙等很少发病;中华鳋等只发生于鲢、鳙鱼上等。
十、依据疗效判断如果发生某类药物如抗菌素对某种鱼病完全没有作用,则要考虑细菌病或寄生虫病等。
当然,最后确诊,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鱼的生长状况,鱼体表、鳃等部位的分泌物,依据技术人员的诊断最后确定。
钓鱼时如何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
钓鱼时如何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钓鱼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活动,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了解鱼儿的觅食习性。
只有准确地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鱼饵和钓位,从而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判断鱼儿觅食习性的方法和技巧。
一、观察水面动静观察水面的动静是判断鱼儿觅食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水面上频繁出现鱼儿跃出水面、水波涟漪扩散等情况时,很可能是有鱼群在觅食。
这说明鱼儿正在主动进食,这时候就是我们下钩的最佳时机。
二、倾听鱼儿声音鱼儿进食时会发出声音,不同的鱼种声音也不一样。
倾听水面附近的声音,如果能听到水面下的咀嚼声或喷泉声,那就意味着有鱼儿在附近觅食。
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位置进行钓鱼,提高钓获的几率。
三、观察水下活动观察水下鱼群的活动也是判断鱼儿觅食习性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水下摄像机或下潜观察器等设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景象。
如果能够看到鱼群在水底觅食、捕食猎物的活动,那就说明这些鱼儿的觅食行为比较活跃,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鱼饵和钓位进行钓鱼。
四、观察水质和水温不同的鱼种对水质和水温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观察水质和水温的变化,可以初步了解鱼儿的觅食习性。
一般来说,鱼儿在水温较高的时候更容易进食,而在水温较低的时候则比较懒散或者停止进食。
此外,鱼儿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一些喜欢洁净水域的鱼种,我们可以选择水质清澈的地方进行钓鱼。
五、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气候和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鱼儿的觅食习性。
在春季和秋季,气温适中、水温适宜,鱼儿的觅食活动较为频繁。
而在夏季和冬季,由于气温过高或过低,鱼儿的觅食习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钓鱼时间和钓位时,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来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
综上所述,钓鱼时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是提高钓鱼成功率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观察水面动静、倾听鱼儿声音、观察水下活动、观察水质和水温以及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等方法来判断。
只有充分了解鱼儿的觅食习性,我们才能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鱼饵和钓位,从而获得更多的钓鱼收获。
如何正确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
如何正确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鱼类是水生生物中的重要成员,在其繁衍生息的过程中,觅食是其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
正确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有助于提高钓鱼的效果,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如何正确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进行探讨。
1. 观察鱼儿的行为特征观察鱼儿的行为特征是判断其觅食习性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鱼儿的游动方式来判断其喜好的水层位置。
不同种类的鱼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如底层、中层或水面。
其次,观察鱼儿的觅食方式,有的鱼儿喜欢在水面上跳跃觅食,有的则喜欢在水底搜寻食物。
此外,注意观察鱼儿的聚群行为,有时一群鱼儿的活动会提供关于食物丰富程度和种类的线索。
2. 分析鱼儿的饮食习性不同种类的鱼儿对食物的喜好有所差异,根据鱼儿的饮食习性可以更好地判断其觅食习性。
首先,了解鱼儿的食性类型,如食草性、食肉性或杂食性,然后进一步研究其喜欢的食物种类。
例如,食草性鱼儿喜欢食用水草,而食肉性鱼儿则喜欢捕食小鱼和昆虫。
通过了解饵料的成分,选择适合目标鱼儿口味的饵料,可以提高钓鱼的效果。
3. 掌握鱼儿的生活习性鱼儿的生活习性对其觅食习性的判断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鱼儿的习惯性栖息地,如湖泊、河流或池塘等,不同的栖息地会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食物资源。
其次,研究鱼儿的季节性迁徙规律,有的鱼儿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觅食习惯。
还要关注鱼儿的活动时间,有些鱼儿喜欢在黎明或傍晚时分觅食,而有的则是全天觅食。
4. 利用科学工具辅助分析在判断鱼儿的觅食习性时,科学工具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例如,使用鱼探仪可以探测水下的鱼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判断鱼儿的觅食位置。
使用水质检测设备可以了解水体中的溶解氧、温度和PH值等指标,从而获得鱼类生活环境的信息。
这些科学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判断准确率,让我们更加了解鱼儿的觅食习性。
5. 实践与经验总结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环节,钓鱼者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在实践中,根据观察到的鱼儿行为,使用适当的饵料和钓鱼技巧,找到判断准确的觅食点,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从六个方面看鱼类的饮食习惯
从六个方面看鱼类的饮食习惯一、食性的种类1、草食性以摄取水生植物为主,也摄食附着的藻类和被淹没的陆生嫩草及瓜菜叶片等,如草鱼、鳊鱼、团头鲂等。
2、浮游植物食性以摄食浮游藻类以及水生昆虫、水蚯蚓、淡水壳菜为主,也挖食埋栖在底泥中的动物。
典型的如鲢鱼、鳙鱼,花鱼骨、铜鱼等,3、鱼虾类食性以摄取鱼虾等游泳生物为主,甚至捕食较大的哺乳动物,这类鱼通常善游活泼,口裂大,牙齿锐利,而且性情凶猛。
所以,又称凶猛鱼类或掠食性鱼类,如淡水中的鳡鱼、鳜鱼、鲶鱼等。
4、底栖动物食性以摄取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如青鱼以螺蚬为主食。
这类鱼有的采食水底面上的动物,有的挖食埋在淤泥中的动物。
5、浮游动物食性摄食浮游动物以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为主,鳙、鲋等主要通过鳃耙滤食,短吻银鱼等小型鱼类则会主动捕食。
6、腐屑食性以吸取或刮底层的动植物腐屑为主,也同时刮食水草等植物上附着的腐屑中的小型底栖类动物,典型的是鲴类和鲮鱼。
7、杂食性这是一类兼食各类食物的鱼类,其代表主要有鲤鱼、鲫鱼、泥鳅。
它们的食物种类广泛,食性的适应能力强。
鱼类的摄食方式和食性有密切的关系。
而同一食性的鱼类摄食方式不完全相同,这和摄食鱼类的生态特性及环境特点有关。
捕食鱼虾的凶猛鱼类,大多采取直接追捕吞食的方式,例如鱤鱼能很快发现食物和追上食物,并且紧紧咬住食物的口部结构。
有些凶猛鱼类则采取伏击方式,例如鲶、乌鳢、狗鱼等,平时潜伏在底部或草丛中,当食物对象进入伏击区时,一跃而出先把食物横向咬住,然后从头倒吞下去。
有很多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依靠鳃耙过滤进入鳃腔的水流取得食物,故称为滤食性鱼类。
这类鱼主要依靠鳃耙结构的特点,被动地选择不同大小的食物,鲢鳙属于此类。
有一些小型鱼类,如鲌鲦等则是主动摄食浮游动物。
当发现有浮游动物在水体的表面时,会不顾一切地捕食。
摄食水底生物的鱼类,如鲴类用锐利的角质口缘刮取附着在水下的藻类,东方鲀类则用板状齿咬下附着的贝类,摄食底埋生物的鱼类,有的用挖掘的方式取食,如鲟用吻部掘出底泥后,吸取摇蚊幼虫等小型动物。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
夏季摄食低谷期
随着夏季的到来,水温升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鱼类食物充足,因此它们的摄食量会相对减少,进入摄食 低谷期。
在夏季摄食低谷期,钓鱼爱好者需要调整钓鱼策略,选择更 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增加钓鱼的成功率。同时,这也是观 察鱼类避暑和降温习性的好时机。
秋季摄食恢复期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水温也逐渐下降,鱼类开始储备能量 ,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此时,它们的摄食量开始逐 渐恢复。
口是摄取食物的器官,食道是输送食物的管道,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肠道则 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区域。
不同种类的鱼,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有所不同,这决定了它们对食物的消化 能力和偏好。
消化酶的活性
消化酶是鱼类消化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食物种类等。在适宜的 条件下,酶的活性越高,食物的消化速度就越快。
杂食性鱼类
总结词
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的鱼类
详细描述
杂食性鱼类既吃动物性食物,如昆虫、小鱼、虾等,也吃植物性食物,如藻类、果实和种子。它们的食性因种类 而异,取决于其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
植食性鱼类
总结词
以植物为食的鱼类
详细描述
植食性鱼类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如藻类、草、果实和种子。它们的牙齿通常比较软,适合磨碎和消 化植物组织。
深水区
深水区的鱼类摄食主要集中在深水区 域,这些区域由于水压较高,光照较 少,食物来源相对较少,因此鱼类的 摄食行为也较为特殊。
06
鱼类摄食的个体差异
不同鱼种的摄食差异
鱼类摄食习性的多样性
不同鱼种的食物选择和摄食方式存在显著差 异。例如,肉食性鱼类如鲨鱼和鲈鱼主要以 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而草食性鱼类 如草鱼和鳊鱼则以植物为食。
怎么鉴别鱼吃饱没?小编告诉你五种方法!
怎么鉴别鱼吃饱没?小编告诉你五种方法!鱼饲料的分类:颗粒饲料: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毫米-8毫米,长5毫米-10毫米,可直接投撒饲喂。
饲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类食后中毒。
饼类饲料: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应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可。
谷物饲料:大颗粒的谷物如玉米,宜加工粉碎后喂鱼;小颗粒的如谷粒,可将其发芽后喂鱼,幼嫩的谷物白芽营养价值高,鱼吃了易消化,吸收快,增重快。
青绿饲料:喂中到大鱼一般将青绿饲料去掉泥土后即可直接投喂;喂小鱼则应将其切碎或打浆,再加0.2%的食盐拌匀,泼洒投喂。
将青绿饲料切碎后煮熟,拌入适量糠麸、苏打,小鱼更喜欢吃。
糟糠饲料:喂小鱼应将糟糠类饲料浸软磨浆;喂中到大鱼则宜将其发酵至有酒香味时投喂。
初喂时先少量投喂,以后逐渐加量,但不宜超过每天喂料总量的30%。
蛋白饲料:蚯蚓、蝇蛆、昆虫等均是鱼类的上等动物蛋白质饲料,可直接投喂,也可晒干加工成粉后配合其它饲料喂鱼。
对于块状动物饲料,应将其切碎磨细,加入黏合剂制成小团状投喂。
识别鱼有没有吃饱应从以下五部来判断:一、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
如果在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正常投饲量),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2小时,说明饲料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或吃饱,应该适当添加。
如果每旬投饲量一定,旬内日投饲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饲料在不到2小时内就被鱼类吃完了,说明鱼体已增重,饲料量应增加。
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时,饲料已投完,鱼群仍在表层水面急游觅食,不愿沉入“二层水”中去,表明鱼未吃饱。
如鱼群已从食台、食场散去,还有剩饵,鱼则食饱有余,下次可酌情减少投量。
二、水面极不平静,池中鱼类活动频繁,检查鱼体是否有寄生虫骚扰为害,或可能鱼群处于饥饿状态。
在育种塘,鱼苗鱼种出现成群结队沿池周不停疯狂游转,这是缺乏适口饵料的表现,是呈现严重饥饿状况的标志,俗称“跑马病”。
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
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记得在一本杂志上曾经看到过,一位外国钓鲤鱼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钓鱼人应该象鱼一样思考”。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他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鱼类是水生动物,它在水中生活,而我们钓鱼人见到的只是一些表象的东西。
于是,有的鱼人就通过人类的推理方法,去推断鱼的生存方式。
近而得出,在我们人类看来十分合理的,而又符合人们生活规律的结论来。
比如在用饵方面就有:春荤、夏素、秋吃肉;在选钓位方面就有:钓铧尖、钓水草、春天要把暖窝找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在长期的钓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的规律。
而在具体的钓鱼过程中,往往出现与之相左结果,特别是在鱼饵方面。
鱼友们经常会有这样抱怨:这鱼饵就连我闻了都想吃一口,可鱼怎么就不吃呢-----!起初,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气的把和好的鱼饵,使劲抛到水中转身离去;有时,恨不的自己变成一条鱼,跃入池中看看这鱼到底想吃什么!好在我是学农学的,对小动物有所了解,后来经实践发现,自己对鱼的食性分析方法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我们必须站在鱼的角度来思考,才能真正地了解它们。
经常在一些地方看到关于鱼饵方面的配方-----秘方,把它拿到池中一试,往往没有如其所说的那样有效,相信朋友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我们脱离了鱼的具体生活环境,而主观的去认为鱼应该吃什么,如若沉迷于此道而不能自拔,就会象有的鱼友那样,到处寻找鱼饵秘方、满池子要鱼饵,结果最终也没有获得一种使自己满意的鱼饵来。
现在,我就把一种比较另类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也许会让同志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尽快摆脱紧随人后问这问那的窘竟。
首先,我要从原理讲起,也许枯燥了点,希望朋友们能看下去。
在以前我的《鱼人》文章中,简要地说过关于鱼与其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在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中,能量是逐级传递的,就是说鱼必须在这一体系中,通过吃别的生物或有机物而获得能量。
如果我们找到鱼在这个体系中所吃的食物,那不就是找到了最对口的鱼饵了吗?道理如此简单而已,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寻找水中鱼儿所吃的食物呢?当然,我们是钓鱼人,没有必要把它搞到原子水平,而只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了解所垂钓水域的生态基本构成就可以了。
如何判断鱼儿的食欲状态
如何判断鱼儿的食欲状态鱼类作为水生动物的一种,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行为习性。
了解鱼儿的食欲状态对于合理喂养和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判断鱼儿食欲状态的方法,帮助饲养者更好地照顾他们的水族宠物。
一、观察食物摄取情况在判断鱼儿的食欲状态时,首先要观察它们的食物摄取情况。
一般而言,饥饿的鱼儿会迅速接近并吞食投入水中的食物;而对于食欲不振的鱼儿,它们可能对食物不感兴趣或只是轻咬一下便放弃。
此外,如果鱼儿主动追逐食物且竞争性地吞食,这往往表明它们拥有良好的食欲状态。
二、观察鱼儿的行为表现除了观察食物摄取情况外,鱼儿的行为表现也是判断食欲状态的重要依据。
通常来说,食欲旺盛的鱼儿会活动频繁,游动时身体保持灵活,眼神明亮,呼吸规律。
如果鱼儿显得终日躲在水草或岩石后面,不愿意与其他同类接触,可能是食欲不振的表现。
此外,如发现鱼儿的鳍片下垂,呼吸急促或鱼体明显消瘦,这都是食欲不佳的明显暗示。
三、观察鱼儿的排泄情况饲养者还可以通过观察鱼儿的排泄情况来判断其食欲状态。
正常食欲的鱼儿通常能消化吸收食物,并迅速排泄废物,排泄物颜色呈浅色或透明。
而食欲不振的鱼儿则可能出现排泄物颜色变深或异常异常稀烂的情况。
如果鱼类排泄物颜色发黑或者白色,可能暗示其消化道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调整饲养管理。
四、观察鱼儿的外貌状态观察鱼儿的外貌状态也是判断其食欲状态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来说,食欲旺盛的鱼儿体色鲜艳,鳞片光滑,有充足的脂肪。
而食欲不振的鱼儿可能会出现体色暗淡、鳞片发丝状、身体瘦弱等表现。
此外,如果发现鱼儿有异常脱鳞、溃疡或其他病症,这都可能与其食欲状态有关,及早采取相应措施能有助于恢复鱼儿的正常食欲。
五、定期体重监测如果饲养者有条件,定期体重监测也是判断鱼儿食欲状态的一种科学方法。
通过定期称量鱼儿的体重,可以了解其体重的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鱼儿的体重持续下降或变化不明显,可能是食欲不振的明显表现,需要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饲料配比,以维持鱼儿的良好食欲状态。
判断鱼类吃食的饱与饥的方法
判断鱼类吃食的饱与饥的方法鱼谚云:'停食一天,白长三天'。
有时停食几天的大有人在。
有的将饲料集中投于很小的一个点上或投饵台数量不足,导致鱼类吃食不匀,多会发生鱼儿生长不均匀。
有的对饲料保管不严,霉变后未加处理就直接投喂,导致鱼病暴发流行,损失惨重。
凡此种种,是养不好鱼的。
据此,要想学会科学养鱼技术,必须先学会识别鱼的饥饱,坚持科学的投喂方法,才能实现丰产丰收。
判断鱼类饱与饥的程度,对一般养殖户来说本是件容易的事,只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保证鱼类的健康快速成长,还能节省鱼饲料。
一看吃食时间长短用食台投喂的,在投喂后在3个小时内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在下次投喂时适当加量;如延长到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可适量减少投喂。
二看鱼类生长大小在四、五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后鱼的食量也一天天的增加,在1周或1旬的投喂计划中,要观察周初与周末,或旬初与旬末的变化。
如果所投数量每天一样,到周末或旬末时,在2个小时内就吃完,表明鱼的体重增加了,吃食量大了,没有吃饱,要增加投喂量,一直到11月份开始捕捞,都可以用此法去识别掌握。
三看水面动静计划的饲料量在食台投喂或人工投喂或投饵机投食完后,如果鱼类没有生病而在水面上频繁活动,这是饥饿的表现。
反之,吃饱后鱼会钻到水里去。
至于鲢、鳙一类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肥水鱼,可观察水质的肥瘦去判断是否满足其生长要求。
当水质瘦时,用施肥办法去培养浮游生物。
水质过肥,出现水体恶化的苗头时,则要立即换水,开机增氧。
如果浮游动物过多,在必要时可投放敌百虫等杀虫药物杀死浮游动物,使水质变清变瘦,然后再施肥培养水质,才有利于肥水鱼的生长。
重庆'永川水花'二〇一七年供应水花鱼苗鱼种及品种和价格(第281期)方法:搜索微信公众帐号:ycsh6318 或点击长按下面图中本号的二维码并识别予以关注!。
判断鱼类的饱与饥有讲究
判断鱼类的饱与饥有讲究
刘志华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判断鱼类饱与饥的程度,对一般养殖户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据我场多年实践,只要抓以下两个方面,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怎样判断鱼类饥饱一看吃食时间的长短。
投喂后在3个小时内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在下次投喂时适当增加;如延长到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可适量减少。
二看鱼类生长大小。
四、五月份,鱼开食后食量一天天增加,在一周或一旬的投喂计划中。
【总页数】1页(P29)
【作者】刘志华
【作者单位】湖北钟祥市中山水产中心4319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
【相关文献】
1.判断鱼类的饥饱有讲究 [J], 杨保国
2.判断宝宝饥与饱掌握要领细观察 [J], 程慧
3.怎样判断鱼类的饱与饥 [J], 张汉祥
4.判断鱼类的饥饱有讲究 [J], 丁相明;李莹
5.怎样判断鱼类的饱与饥 [J], 张汉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食情况判断的重要性
(3)为池塘疾病预防提供参考 ① 是疾病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 是药物使用效果判断的参考因素
摄食情况判断的重要性
2.鱼类摄食状况判断失误的坏处: (1)不能及时预防疾病,导致鱼病爆发。 (2)饲料投不下去,鱼生长速度缓慢。 (3)饲料投喂过多,造成饲料浪费,饵料系数升高,同时水体环境变得 不稳定。 (4)不能及时地调节水质。
摄食情况判断的重要性
3.业务员熟练掌握摄食情况判断方法的必要性 我们的定位:服务营销人员主动服务 我们的价值: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帮助养殖户创造价值。 基于上述原因,所以: (1)我们必须了判断鱼类摄食状况的判断方法。 (2)我们必须能够解析鱼类异常摄食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和改进措施。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2、根据鱼类所食饵料生物的生态类型来划分: •浮游生物食性:大头 •底栖生物食性:鲮鱼、鲫鱼 •中层生物食性:草鱼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3、根据鱼类摄取食物种类多少分:
•狭食性:大头、草鱼
•广食性:罗非鱼、鲫鱼、鲮鱼 4、有些鱼类吃的食物比较多样,往往可以划入两种食性类型。
粤海理念:主动服务,创造价值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1.摄食类型
鱼类的摄食类型与鱼类的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也与其消化器官的形态
结构相适应,这是鱼类在演化过程中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摄 食类型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2.摄食类型分类方法 1、根据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性质分类: • 植物食性的鱼类 • 动物食性的鱼类:又可分为: 温和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凶猛肉食性鱼类:以鱼为食。 • 杂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摄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 食物,有动物性也有植物性的,亦食部分水底腐殖质。
开始散去。
“7~8成鱼吃饱”之鱼群面积判断法(经验法):在吃食的过程 中,如果食场区域鱼群的面积减少至刚开始吃食面积的30%以下 时,即可停止投料。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方法
②在相同投喂时间,投喂完相同量的饲料之后,吃食鱼群面积比率大于 30%。 解析:这说明摄食的鱼群没有达到7~8成饱,需要加料。
③食场区域吃食鱼群的面积明显小于以前(按道理吃食的鱼群面积应该 是变大的)。 解析:说明鱼群的摄食状况不佳,需要从天气状况、水质状况、投喂方 面、疾病方面进行分析。 案例: 阴雨天气吃食鱼群面积比正常天气明显减少
摄食情况判断的重要性
1.正确判断鱼类摄食情况的意义 (1)为池塘饲料投喂提供参考。 • 每餐投喂量的确定。 • 不同月份正常日投喂率的确定。 • 开始投料时机的判断。 • 加料时机的判断。 • 投饵机的应用。 • 投喂间隔时间的确定。 • 饲料品种和粒径的选择。
摄食情况判断的重要性
(2)为池塘水质调节的指标。 ① 水质状况判断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② 为增氧机应用提供参考。 ③ 是水质污染状况的判断指标。
1、池子刚泛塘或者刚出现严重浮头。2、池子出现严 重的病害事故。
1、锚头蚤。 1、开天窗。 1、肝胆肠问题。2、锚头蚤。3、腐皮病。 肝胆肠问题 此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死鱼,很快就会恢复。 1、寄生虫。2、烂鳃。
鱼类常见的摄食表现
常规鱼类摄食的异常表现以及原因分析: 身上有红点,感染锚头蚤。
鱼类常见的摄食表现
种类 摄食
具体症状 一直炸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刚开始几分钟炸群、尔后恢复正常摄食
原因 1、鱼鳃或者体表有寄生虫。2、水下有大青鱼等抢食 凶的鱼。3、投料机边药物挂袋。 1、投饵机刚打开,打料不均,鱼抢夺吃食的有利的地 方。 1、投饵机周边底质败坏。2、饲料不适口 1、水质。2、缺氧。3、发病或大病初愈。4、应激。 5、药物过量。6、训食原因。7、上顿吃过饱。 1、训食不成功。2、投喂大量原粮。 1、肝胆肠问题。2、烂鳃。3、投喂没有浸泡难消化的 原粮。
投 饵 机 开 鱼 摄 食 状 况 不摄 食
其他
投饵机未开闹食、开了几分钟后鱼离开、吃食鱼变 的稀稀疏疏 投饵机未开不闹食、开了只有稀稀疏疏的鱼来吃 投饵机开、无风起浪、见浪不见鱼、投饵机周边水 变浑浊。 鱼吃食不停跳动、吃食后头伸出水面“蛙泳”
投料机开前、开中、开后都不见任何动静
鱼身上有红点 太阳光照下鱼鳃盖反射红光 鱼背上有红斑 鱼尾巴末端有白色透明带 鱼体表或者尾巴一夜之间变白或者变黑 鱼翘尾巴 等等
• 寄生:如七鳃鳗、盲鳗、角鮟鱇等
鱼类常见的摄食表现
正常的摄食表现 快到投喂时间时候、鱼已经在投饵机边游动闹食,听到人说话或者器 械声响就快速聚集在投饵机边,打开投饵机后就快速的在投饵机边摄食 、刚开始摄食的时候为抢夺较好的位置而展开斗争、出现几分钟的炸群 现象、尔后又恢复平静。
鱼类常见的摄食表现
鱼类摄食状况的判断
王亚楠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判断摄食情况的重要性 鱼类的摄食类型(食性)和摄食方式 鱼类常见的摄食表现 如何判断摄食情况 影响摄食的主要因素 实际生产中的运用举例
判断摄食情况的重要性
若是我们不用仪器,在投饵机旁边一站,就能够说出鱼的状况、 并且将原因结果以及解决方案说出来,那养户对于我们就佩服的五体 投地。
以上是在养户池塘常见鱼类摄食状况,大家只要弄清楚这些现象背 后的致病因子和相应方案的作用机理、做到融会贯通,遇到其它异常 的水质渔病基本上都能够很好的解决,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适合自 己的一套技术成果。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方法
1.鱼群面积和厚度的大小
(1)鱼群面积的变化
①每一餐投喂过程,食场区域鱼群面积相对刚开始投喂时变小。 解析:正常的摄食状况,鱼群面积的变小,说明不少鱼已经吃饱,并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2.摄食方式
• 捕食:大多数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摄食方式。
• 滤食: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通过细密的鳃耙过滤食物。 • 研磨:以甲壳类或软体动物为食,常有臼齿。 • 刮食:以锐利的下唇刮食丛生植物或底栖硅藻。如鲴鱼类、鲻、 鮻鱼。 • 吸食:海马、海龙等,口呈长管状,以吮吸的方式摄取水层的糠 虾等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