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教案课程终审稿)
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教案标题:《我若为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2. 探讨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领导者的职责;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2. 探究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以及作为领导者的职责;3. 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对于权力与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资源:1. 电子或纸质版的《我若为王》故事书;2. PPT或投影仪;3. 黑板或白板;4. 学生绘图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展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场景和权力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出问题,如“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成为国王,你会怎样执政?你认为国王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探究:1. 分发故事书《我若为王》,让学生自主阅读;2. 分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特点和能力如何?b. 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c. 故事中的国王有哪些责任和权力?他是如何行使这些权力的?d. 你认为国王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为什么?展示:1.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2.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整理学生的观点和答案,形成概括性的总结;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成为国王,他们将如何行使权力并承担责任。
拓展: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成为国王并面对各种权力和责任的情境;2. 学生绘制自己理想中的国王形象,并陈述自己的理念和执政计划;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发表观点,进行同学间的互动和讨论。
总结: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权力与责任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回答“你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的问题;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权力与责任的问题,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对于权力与责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的绘画作品和执政计划的创造性和逻辑性。
第二册我若为王教案
第二册我若为王一、导入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篇名,给“为”字注音释义;.写作者名字,注音释义。
强调:作者名字多么形象:天青色的、用机栝发箭的弓。
在现代文学史上,聂绀弩是继鲁迅、瞿秋白之后的一位战斗的杂文家。
如果把鲁迅的杂文比作是投向敌人的匕首、投枪,那么,聂绀弩的杂文就是射出去的箭。
强调:“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但是假借的外物要立得住。
强调:学语文首先重在积累。
当遇到生难字词、经典句段的时候,要把它“吃”下来,咽到肚子里去消化,变成自己的营养。
(之所以临时改变了导入,是因为发现课前5分钟发现学生对作者名字的注音全错,是因为他们人手一本的《金榜》上注错了。
)二、读解(一)从破题入手阅读文章,先看一个“王”字 1、速读补充材料一,归纳“王”的义项《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选文者,三画而连贯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凡王之属皆从王。
”古汉语中“王”字产生了“帝王、天子”的意义。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周王,自称是上天的“元子”(长子),王的权力是上天给的,因而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篇》)说明了周王(特别是在西周盛时)所拥有的极大权威。
如果哪个诸侯国不履行义务或超越权力,“周王可以收回或削减他们的爵禄,可以改变他们的封地和爵禄,可以废除和另立国君,甚至灭掉他们。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如周共王曾因一小事而灭掉了同姓的密国(“康公不献。
一年,王灭密。
”《国语·周语上》)周宣王曾派兵伐鲁,杀伯御而立其弟孝公(“三十三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
<SPANlang=EN-USstyle="mso-ascii-font-family:楷体_GB2312;ms。
高一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案教案主题:《我若为王》教案教学内容:《我若为王》阅读与理解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流利朗读。
2.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 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4.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2. 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课文《我若为王》的复印件。
2. 演讲稿的范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疯狂抢答的方式,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点,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Step 2:阅读与理解(10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我若为王》。
2. 学生阅读课文,并配合教师的指导,逐段解读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Step 3:答疑解惑(10分钟)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和答疑。
Step 4: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写在小黑板上,进行展示。
Step 5:作文写作(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和思考的结果,以《我若为王》为题目,撰写一篇演讲稿,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Step 6: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自愿上台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师以及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Step 8: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的内容,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学生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领略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介绍。
2.2 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2.3 课文中表达的理想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
3.2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3.3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介绍课文的内容、作者、背景等。
4.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文学特点等。
4.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理想主义情怀。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若为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背景和作者。
5.3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5.4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5.5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
5.6 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7 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6.1 请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我若为王”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王者归来》、《王者之心》等,对比分析与本课文的异同。
6.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若为王”的作文,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七、教学评价:7.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对未来憧憬的表达。
7.2 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八、教学反思:8.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参与度等。
8.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学习:9.1 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命的意义》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文学思想和风格。
《我若为王》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若为王》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用公平对话的方式消退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若为王》,它是一篇抨击王权、批判奴性的力作,其深刻、尖锐的思想足以成为培育同学民主、公平思想的文本典范。
我将分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重点难点、教学板书等五个方面来讲演这个篇目。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熟悉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丑恶,培育健全人格。
2、学问和力量:借鉴幻想虚拟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1、争论点拨法。
教读本文,应在同学的基础之上引导同学把握文章的主旨,品尝含意丰富的语句,通过小组争论和点拨的方法引导同学真正理解文章,品读文章。
2、品读鉴赏法。
体会杂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检查课前预习(1)阅读《我若为王》课文两遍。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光景德性纵然顽皮意欲贪念呵斥指摘匍匐谄媚悲戚畏葸娇痴小旦(3)思索:本文的思路是什么?文章批判了什么?尝试完成练习二。
2.导入新课:有关皇帝的电影、电视,同学谈太监的动作、声音、表情、特征等。
导入新课,简洁介绍。
3.与文本对话(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影片――虚拟――感悟――批判(2)品尝杂文的语言动作:低头鞠躬匍匐(叙述语言)表情:谄媚恳求不敢(叙述语言)声音:低微柔婉畏葸娇痴小旦(描写语言)语言:万岁!万岁!万万岁!有道明君!宏大的主上啊!(描写语言)明确:对奴才相的揭示比较形象、深刻、辛辣。
(3)探究文章写法(a)由解题入手,扣住“我若为王”之“若”字--假设连词。
(b)结合文中的假想几种情形:妻子、儿子、女儿、亲眷。
引导探究得出结论:幻想虚拟。
(4)分析文章中心明确:批判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
重点批判了奴才思想。
4.与对话(1)问题:说“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你是否同意的做法?你认为是先毁灭王权,还是先毁灭奴才?(2)估量可能消失的观点:观点(a):同意的做法。
《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教案主题:《我若为王》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提升教案目标:1.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探究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学作品《我若为王》的主题和情节;2. 分析和解读作者的文学手法和意图;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2. 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好文学作品《我若为王》的相关阅读资料;2. 准备多媒体设备,以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3. 准备书面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材料;4. 准备展示学生作文的空间和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幅描绘王权的图片或一小段相关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王的权力和责任;2. 引入《我若为王》这个文学作品,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关于权力和权责的短篇小说。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朗读文学作品《我若为王》;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学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和主题;3. 整体讨论,参与其中的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步骤三:分析与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作者在《我若为王》中所使用的文学手法,例如比喻、对比等;2.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意图;3. 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与作者的意图相符。
步骤四: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我若为王》的情节,或者自己的想象,以“我若为王”的角度写一篇短文;2. 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例如如何展开故事情节、如何表达主题等;3.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评价和修改。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我总结他们从《我若为王》中学到的东西;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展示;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和体验。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王与权力的主题进行阅读和讨论;2. 学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王权与责任的思考;3. 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相关的延伸阅读和写作练习。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
一、《我若为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国王的故事或诗歌,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题思想。
3.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权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若为王”的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我若为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2. 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熟读:让学生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词语解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修辞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若为王》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明白权力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的解读。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对主题的深化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作者及其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权力是什么?权力应该如何运用?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解决字词难题,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主题,领会作者的观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权力应该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我若为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领悟和价值观的树立。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我若为王》的文本。
2. 相关的作者背景资料。
3. 课文注释和解释。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我若为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文章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培养学生的理想主义情怀。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文章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3)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生字词、语法和修辞手法等。
2. 自主学习法:用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资料、完成练习等。
3. 合作探讨法:用于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评价等。
4.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我若为王》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安排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课堂导入:(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简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讲解文章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4. 课堂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我若为王》教案
⼀、导⼊,介绍作者: “普天之下,莫⾮王⼟;率⼟之滨,莫⾮王⾂。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作为⼀国之君,普天之下的⼟地都属于他⼀⼈,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民。
古代封建君王享有⾄⾼⽆上的权利,同学们,你想做君王吗?假如你做了⼤王,你喜欢有⼀⼤群对你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奴才围着你⼤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吗? 提到杂⽂,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鲁迅,我们知道,他的杂⽂,是“⼔⾸”,是“投枪”,刺向⿊暗的社会现实。
今天,我们介绍另⼀位作家,有⼈称他的杂⽂是“有⼒的响箭,常常射中敌⼈的⿐梁”。
他就是的杂⽂作家——聂绀弩。
聂绀弩,现代作家,1903年1⽉28⽇(夏历除⼣)⽣于湖北京⼭县城。
是中国现代杂⽂继鲁迅、瞿秋⽩之后,在杂⽂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的战⽃杂⽂⼤家。
在抗⽇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初期,他以⽿耶、萧今度、迈斯等笔名,以饱满的⾰命热情,创作了⼤量的战⽃杂⽂。
当年《申报》的《⾃由谈》上,有两个⼈的杂⽂与鲁迅神似,⼀是刻意学鲁迅的唐弢,⼀是随意为之的聂绀弩,他被认为是鲁迅之后的杂⽂第⼀⼈。
晚年,聂绀弩运交华盖后⼜写起旧体诗来,古怪⽽⼜美妙,实为⽂坛⼀绝,堪称“我国千年传统诗歌⾥的天外彗星”。
有⼈说,若论武略,聂绀弩可以为将;如论⽂才,他可以为相。
但聂绀弩落拓不羁,我⾏我素,不拘⼩节,周恩来说过他是“⼤⾃由主义者”,黄苗⼦称他是:放浪形骸第⼀,⾃由散漫⽆双。
聂绀弩种种特⽴独⾏的做派和⼀贯到底的反叛精神,使得⾃⼰的⼤半辈⼦在批判、撤职、监督、察看、戴帽、劳改、关押、冤屈、丧亲、疾病中度过。
⼈⽣成败若以幸福快乐为标准去衡量,他是彻底的败者。
聂绀弩是⽼⾰命,黄埔军校第⼆期学员(*为四期),⼆⼗年代莫斯科中⼭⼤学学⽣(在这⾥,邓⼩平、伍修权等都是他的同学),三⼗年代的左翼作家,解放后任⼈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负责古典⽂学编辑室⼯作。
五七年之难,他那个编辑室挖出⼀个“反党集团”,他是头⼦,打成右派⼊另册,发配北⼤荒劳动,六⼗年代放回北京闲置,“*”中⼜因讲了*的坏话被⼈告发,以“*”罪蹲了七年监狱,1975年冬季,⽑泽东决定对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员⼀律宽⼤释放,并适当安排⼯作。
《我若为王》教案定稿
一、导入,读一首打油诗《皇上》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师:从这手打油诗中我们看出皇帝(王)是不是非常辛苦,非常勤奋,非常有才,非常英明睿智呀?生:是师:皇帝真是这样的吗?做皇帝感觉如何?你想不想做皇帝?生:学生七嘴八舌师:有个怪老头,他也瞄上了王位,还写了一篇杂文《我若为王》,着实过了一把皇帝瘾。
他就是蹲过大牢却常常怀念监狱的聂绀弩。
首先我们走进聂绀弩,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怪老头。
聂绀弩湖北京山人。
现代作家。
1924年入黄埔军校,1925年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
1932年参加左联,1934年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辗转各地从事抗日宣传、报刊编辑和进步文艺活动。
他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着的战斗杂文大家,被誉为“鲁迅以后杂文写得最好的,聂绀弩为第一人。
”在杂文写作上,形成了行文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的风格。
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历史的奥妙》、《蛇与塔》、《血书》、《二鸦杂文》、《寸磔(zhé)纸老虎》、《聂绀弩杂文选》、《聂绀弩杂文集》等。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了结果作者聂绀弩,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读一读他的《我若为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画出不认识的字词)亲眷( juàn )绀( Gàn ) 弩( nǔ )呵( hē ) 斥谄( chǎn) 媚憎恶( zēng wù ) 畏葸( xǐ ) 匍匐( Pú fú )皇亲国戚( qī ) 恍然大悟( huǎng ) 文我们已经读过一遍了,也已经随着聂先生去领略过一番做王的滋味儿了,那么大家说说做王以后到底是怎么样的呀?(学生说出做王后的种种光景,教师指导:作者层层递进,尽显帝王威风八面,越说越起劲,简直心花怒放了)五、(一)我若为王1、那么作者“为王”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感觉如何? 无德娼妓的妻子-----尊贵的王后无知白痴的儿子-----尊贵的王子 丑陋顽劣的女儿-----荣耀的公主 丑陋顽劣的亲眷-----皇亲国戚平庸无能的“我”---至高无上的万岁感觉:感到单调、寂寞、孤独教师追问:这样做王有劲儿吗?没劲。
《我若为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我假设为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全文思想内容。
2、拓展训练,在文章的根底上再进一步挖掘X。
3、树立自由、民主、公平的观念。
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用王位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把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相比照做铺垫,为深刻体会本文深刻思想埋下伏笔。
〔对皇权意识的形象化批判转入对奴才思想的抨击,从一般人思考止步的地方起步。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用性格衬托杂文风格。
〔特立独行的做派和一贯到底的反叛精神〕2、对课文做整体观照:“我假设为王〞之后,“我〞生活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研读与迁移训练:到文章中找出与影视片段相对应的词语或句子。
〕〔改变的原因来自于民众对“王〞的膜拜与畏惧的泥土性作用〕3、明确中心,解决重点:为什么“我假设为王,将总算不能为王〞?〔直指课文倒数第二段,前面的铺排、推动、蓄势为的是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判。
“杂文是X、是投枪〞,用提问与找答案的方法理解杂文的特点。
〕4、放开式商量:什么是奴?X表现在哪些方面?〔对X深刻挖掘,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开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字典对“奴〞的释义引申到名家关于X的观点,启发、鼓舞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可通过商量形成这样一个认识:X的开展历程已由肉体上的为奴转变为精神、思想上的为奴,意识到X的存在是对人的本性的扼杀,对社会前进会起到极其重大的遏制作用。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铲除X,树立自由、民主、公平观。
〔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的为铲除X所做的奋斗与努力〕6、回到课文总结:不留奴种,不能为王。
做真的人,最大的王。
7、安排课外阅读。
(切不可巴望“好皇帝〞)(被民主遗忘的角落)四、教学资源要求:1、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黑板、粉笔2、相关资料:①聂绀弩在胡风时间期间写的诗:媚骨生成岂我侪,与时无忤有何哉?错从耶弟方犹大,何不纣延咒恶来?②影视作品选段:(康熙大帝)第四集(宰相刘罗锅)第十集(红楼梦)元春省亲③名家之言: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_1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朱军我若为王聂绀弩一、教学设想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从而达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于生的初衷。
二、教学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内容(一)预习指导1、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掌握下列字词。
光景德性亲眷敬畏憎恶谄媚悲戚呵斥乞求2、浏览全文,初步把握作者抨击的对象,即杂文中的靶子。
3、本文在立意和结构处理上,有何妙处?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读本》第13—15课,以加深对杂文作品的认识。
(二)教学步骤1 导语设计好的导语能迅速将学生引向授课主题,带入教学情境之中,或能动人心扉,或能发人深思。
请你以教师身份,拟一则80字左右的导语。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我若为王》。
2、根据同学们的导语,联系课后练习中的一则材料,得出本课的中心论题是什么。
(1)学生谈自己导语设计的出发点。
(2)讨论犯罪分子为何能轻易得逞?3、为了能讲清楚这个问题,你的文章打算怎样写?试列出你的结构提纲。
4、联系自己的构思,对照本文,讨论本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将来写作的借鉴。
文章立意上:表现在对王权和奴性批判的处理上讨论:作者为什么“深深地憎恶一切奴才或奴才相”。
奴才的嘴脸到底有多可恶,根据文中的具体描写概括奴才相的特点。
奴才:惟命是从 (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俯首帖耳) 尽力实现王的愿望;不指摘王的过失、罪行。
卑躬屈膝低头、鞠躬、匍匐巧言令色谄媚、乞求、快乐的表情低微、柔婉、畏葸的声音欺软怕硬也曾是昂首阔步、耀武扬威结构安排上:1、捧高跌低法:王——————————臣民王权——————奴性妻子——王后唯命是从儿子——太子卑躬屈膝女儿——公主巧言令色(铺垫)虚——————————实(欲擒故纵)2、虚拟幻想法:假设:我若为王。
;我将。
3、排山倒海法:表现在段与段之间,也表现在段落内部。
4、波澜突起法:“王”的想法既合理,又来得突然,有些意外。
公开课《我若为王》教案设计
《我若为王》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我若为王》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及其作品背景引导学生阅读选段,感受作品风格1.3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我若为王》的背景学生阅读选段,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形象描写等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讨论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我若为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通过表演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角色扮演任务,学生分组准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学生分享扮演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第四章:创意写作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作品《我若为王》的情节和人物,创作自己的故事4.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构思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5.3 教学过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教师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第六章:课堂互动讨论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6.2 教学内容针对作品《我若为王》中的某一议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准备自己的观点,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6.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议题,如作品中的权力、人性的探讨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各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讨论,总结观点第七章:课外阅读推荐7.1 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7.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推荐与《我若为王》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介绍这些阅读材料的特点和价值7.3 教学过程教师介绍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包括其他鲁迅作品、相关历史背景书籍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第八章:文学鉴赏方法指导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8.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语言、形象、情节等分析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鉴赏《我若为王》8.3 教学过程教师讲解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和鉴赏《我若为王》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过程和心得第九章:作业布置与反馈9.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作业反馈,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9.2 教学内容教师布置与《我若为王》相关的作业,如写作、思考题等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9.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成果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10.2 教学内容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教师分享教学体会,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总结,进行教学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重点解析重点:1. 作品《我若为王》的语言、形象描写及其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欣赏。
我若为王 说课稿+教案
我若为王说课稿聂绀弩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我若为王》,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2单元的第2篇课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我若为王》这篇杂文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它不是一般地批评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作者采用了幻想虚拟的写法把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否定巧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由对皇权意识的形象化批判转入对奴才思想的抨击,正是从一般人思考止步的地方起步的,因而课文的思想性显得尖锐、深刻、不同凡响。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品味杂文语言的深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丑恶,培养健全人格。
(三)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丑恶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二、教法学法1.教法:杂文的教学和其它文章不同,用传统的讲解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所以我打算把传统的杂文分析课变为品味鉴赏课,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品味语言、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合作探究法等。
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找到适合的图片与材料,做好PPT课件。
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一、导入联系《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电视剧让学生想象有一天做了万人之上的君王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二、作者简介目的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把握文本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自读课文设置问题:1、作者对“王”到底是怎样一个态度?2、“我若为王”后的情景。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及背景介绍2. 文章结构分析3. 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4. 课堂讨论和练习二、教学准备教师用书:《我若为王》原文及相关教学材料学生用书:《我若为王》原文及相关练习题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b.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文章主题及背景介绍(10分钟)a. 简要介绍《我若为王》的作者及其背景。
b. 阐述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3. 文章结构分析(10分钟)a.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b.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
4. 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10分钟)a. 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b.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和练习(10分钟)a. 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b.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2. 案例分析:以《我若为王》为例,分析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取教训。
高一语文《我若为王》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我若为王》优秀教案【高一语文《我若为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全文思路。
(二)了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培养民主意识和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揣摩关键语句,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
难点:理解幻想虚拟和假设论证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示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作为一国之君,普天之下的土地都属于他一人,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臣民。
古代封建君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同学们,你想做君王吗?假如你做了大王,你喜欢有一大群对你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奴才围着你大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吗?今天我们来看现代作家聂绀弩的杂文《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在大胆的假设下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其中又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认识。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投影)聂绀弩,现代作家,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杂文大家。
杂文,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性的论文,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一般都是以幽默讽刺的文笔揭示深刻的道理,寓庄于谐。
本文就是一篇很优秀的杂文。
(三)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四) 具体研读课文1、问题:聂先生喜欢做王吗?【明确】从文章最后两段可知,作者是怎样的观点态度。
(1)表达对奴才的憎恨(2)提出憎恨的理由(3)表明铲除皇权和奴才的愿望(4)呼唤民主制度(板书:结论铲除奴种改造世界)2、问题: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明确】通过假设自己为王之后出现的种种情景,进而否定奴才,否定为王。
(板书:假设幻想为王)3、问题:本来假设自己为王了,为何又不想做了?【明确】因为有奴才的存在,憎恶奴才的嘴脸。
4、讨论一:作者为什么“深深地憎恶一切奴才或奴才相”。
奴才的嘴脸到底有多可恶?根据文中的具体描写概括奴才相的特点。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_0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施永忠学习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全文内容,认识本文思想的深刻性。
2、体会本文隽永幽默、机敏便捷、辛辣深刻的语言。
重点难点1、大开大合(亦称“欲擒故纵”)的结构与思路。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揣摩体会“幻想虚拟式”的写法。
学法导引1、从本文“大开大合”的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2、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聂绀弩杂文语言隽永幽默、机敏便捷、辛辣深刻。
这种艺术效果的产生当然不只是作者对遣词造句的考究,关键还在于其语言是饱含着思想与激情的有生命力的活语言。
所以,注重语言的形式、思想和感情是优秀文章的前提,是我们写作文章的借鉴。
教学过程一、作者是怎样构思全文的?明确:文章构思新颖,由一部电影片的名字作引子,作者首先假设“我若为王”以后的种种情景,指出“我”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没有任何过错,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
然而接着“我”却突然悟到:“我生活在这些奴才的中间”所以“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而已。
这里作者隐藏着这样一个观点——皇权和奴才是一对双胞胎,后者是前者生存的基础。
因而,作者以满腔悲愤的心情写到:“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
”这里,作品由对皇权意识的形象化批判转入对奴才思想的抨击,文章正是从一般人思考止步的地方起步的,因而其思想性显得更尖锐、深刻、不同凡响。
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指出世界上没有了奴才,“我”终于不能为奴才们的首领,那么“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了“真的人们”了。
对这种景物,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字里行间,充沛着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
卡片: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
湖北金山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
曾以耳耶、萧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为笔名,创作大量的战斗杂文。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我若为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若为王》。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3)提高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若为王》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 课文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课文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实践活动。
(2)学生展示自己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品。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等。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等。
《我若为王》教案定稿
《我若为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思想性批判性。
2、理清思路,体会“虚拟幻想式”的写法,把握本文大开大合的结构。
3、进一步掌握杂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一教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与解题、作者1.导语设计“今天我们要学习聂绀弩的杂文《我若为王》,在上新课之前,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杂文的知识。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论文。
这是瞿秋白曾经下过的定义,它揭示了杂文的文艺性、社会现实性和论说性。
不论哪一种杂文,杂文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形象化的说理。
在艺术特征上,它短小精悍,幽默辛辣,针砭时弊,剖析人生。
好的杂文被比作‘匕首’、‘投枪’,比如我们同学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鲁迅的杂文就具有这样的美誉。
嘻笑怒骂,冷峻犀利,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掀起了‘鲁迅笔法’的狂澜。
同学们知道嘛,在当年《申报》的《自由谈》上,还真有两个人的杂文与鲁迅的杂文神似,一个是刻意学习鲁迅的唐弢,另一个就是今天这篇课文的作者聂绀弩,他并没有刻意学习,而是随意为之,所以聂绀弩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之后的第一人。
”2.作者及文体简介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
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
以耳耶、萧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为笔名,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杂文。
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1938)、《历史的奥秘》(1941)、《聂绀弩杂文选》(1956)、《聂绀弩杂文集》(1981)等。
同学们很安静地听着我的介绍,眼睛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他们好象有点兴趣了,因为居然还有一位作家写杂文写得能和鲁迅一样好,这使得他们很想见识一下。
我觉得关于作家作品的资料很多,但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累赘的,在备课时要充分从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反复斟酌选择,马虎不得。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三.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观点。
1、“若’聂绀弩没有高贵的皇室血统,何况他这个年纪也没有赶上诸侯纷争、各自为政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若为王教案课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若为王
--聂绀弩
点滴积累
△三十六计之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追。
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译文: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猛烈的反扑,故意放他一条生路,反而会削弱敌人的气势。
追击时,紧紧地跟踪敌人而不出击,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待他的兵力分散时再加以捕捉,这样不经过血战就可以取得胜利,这就是"需"卦的一原理:让敌人相信还有一线生机。
△名家名言
对奴隶的定义就是--不仅不反对在自己的脖子上套绳索,反而伸出舌头去吻那双套绳索的手的那一类人。
(茨威格)
对于羊显兽相,而对于凶兽显羊相。
专制者反而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鲁迅)
预习新知
1、给加点字注音
白痴()亲眷()(注意:誉,誊的区别)匍匐()
谄媚()畏葸()(注意:("")憎恶()
2、查字典词语含义
指谪:
谄媚:
光景:
3、简答
作者对"王"和"为王"持什么态度
我"为王",身边拥有臣民,我的感觉如何
作者写我若为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联系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写下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并简述主要事件。
走进课堂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
聂绀弩是卓越的杂文大家,又是卓越的诗人。
聂绀弩在杂文写作上,有意学习鲁迅的笔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风格:行文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
他的作品多已收录于《聂绀弩的杂文选》(1955)、《聂绀弩杂文集》(1981)、《聂绀弩散文》(1981)。
聂绀弩的诗由于有着十分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十分精彩的艺术特色,被不少人称为聂体,即以杂文入诗--"严肃的打油,沉痛的悠闲"。
三、了解文体(杂文及特点)
四、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1、研习2-6段
课文第6段"这样"属于指代性词语,结合课文说说"这样"一词的指代范围和指代意义。
(提示:结合课文过渡句来谈)
分析:"为王"后的光景。
(及时运用到作文学以致用)
小组讨论:"为王"后周围人(臣民)对我的态度。
(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自己概括成语)品读第6段。
体味作者所批判的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
(联系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给奴才下个定义。
2、研习7-8段
从行文思路看6段分析问题,2-5段摆现象,思考7-8段是什么
分析"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矛盾吗
研习第1段,分析其作用:
五、概括主旨
六、探究写法和结构
1、虚拟幻想的写法
2、欲擒故纵(大开大合)的结构
七、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我若为王
提出问题
亲眷被捧
为"王"光景臣民:惟命是从、卑躬屈膝、巧言令色
我若为王(分析问题)实质:奴才的首领
表达观点杀掉奴才
(解决问题)不当君主
批判王权意识奴才思想
课堂反馈
1、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一组是:()
寂寞盔帽变换变幻
绣像白痴盅惑耀武扬威
德行德性骄痴娇惯
谄媚缘由缘故鞠躬尽粹
2、我喜欢"为王"吗请从课文中的话回答
3、8段"真的人们"相对什么人而言具体指什么人
课外拓展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
只要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
"你知道的。
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
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而且只有一小碗。
"
"这实在令人同情。
"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
"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掌伞,冬烧汽炉夏打扇。
半夜要煨银耳,侍侯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
"唉唉。
"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
我总得另外想法子。
可是有什么法子呢。
"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的。
"
"是么但愿如此。
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到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的不少了。
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
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吧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
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去就咬得真要命。
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么。
"
"这怎么行。
"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来人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
"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
"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
"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很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
"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使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作品集《世故三味》"中国道理"部分)
1、从文中语言分析"奴才"的性格特征。
2、本文的写作主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