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东坡传 整本书问题导读阅读

合集下载

《苏东坡传》测试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测试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测试题出题:周志磊网络测试设计:刘霞1.《苏东坡传》的作者是?A.林语堂B.余秋雨C.老舍2.本书大约多少万字?A.5万B.10万C.26万3.《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说的是谁?A.苏轼B.苏辙C.苏洵4.书中: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

这句话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A.盖棺论定B.翩翩起舞C.日落西山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睡不着,去找哪位好友?A.张怀民B.欧阳修C.白居易5.苏轼字子瞻,号。

A.东坡贤人B.东坡居士6.苏轼去世后,谥号:“文忠”,“谥”这个字读音为。

A. shìB. yìC. jié7.《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指的是?A.西施B.昭君C.貂蝉8.苏洵赶考,铩羽而归,“铩”字读音为?A. shāB. shé9.苏洵铩羽而归,名落孙山,孙山是一个人,孙山当时考中了没有?A.没考上B.考上了10.欧阳修对“王安石的变法”的态度是?A.反对B.拥护11.有一年中秋节,苏轼喝醉怀念弟弟子由,写过一首词,是。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怀子由》1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流放。

乌台指。

A.御史台B.乌鲁木齐13.苏轼被流放黄州,黄州是现在的。

A.海南B.湖北黄冈14. 苏轼与友人游赤壁,写了。

A.《赤壁诗》B.《赤壁赋》15.书中“拗相公”指谁?A.王安礼B.王安石16.下列哪首诗不是苏轼写的?A.《泊船瓜洲》B.《题西林壁》17.《赤壁赋》里,诵明月之诗,后一句是?。

A.歌窈窕之章B.话太阳之诗18. 杭州有一道景观为“苏堤春晓”,名字由何而来?A.苏轼主持疏浚了西湖,挖出淤泥修筑了堤岸。

B.苏州的河堤19.用一个词语概括书中王安石的性格?(一个四字词语即可)20.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用2个四四词语概括)?说明:19、20题,只要回答都算正确。

苏东坡传导读任务 (2)

苏东坡传导读任务 (2)

阅读计划: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讨论问题: 1.读到现在,苏东坡相识之人中你印象最深 或者最感兴趣的是谁?跟大家聊聊~ 2.在十四章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大家读完有什么感受吗? 阅读任务:同学们边读书边摘录一些自己喜 欢的语句、段落、苏轼的诗文亦可,林语堂 写的亦可,静心抄写,字迹务必工整。
• 阅读计划:第Βιβλιοθήκη 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 章 • 讨论问题:儒家精神、宗教思想都深刻地 影响了苏东坡的人生,两者是怎样在苏东 坡身上得到体现的?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 的看法。
• 阅读计划: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 • 讨论问题:(二选一) • (1)程颐当时为什么阻拦苏东坡给司马光 吊祭?苏轼说程颐“糟糠鄙里孙叔通”,你对 此有什么看法? • (2)根据书中第二十章的介绍以及课外知 识,随意谈谈你对书法和中国画的感受, 你平常有没有注意过线条的美感?如果注 意过,你认为它的美感来自何处?
• 阅读计划:第七章、第八章
• 讨论问题: • 1.依照书本,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内容。 结合事例,你对王安石有什么看法? • 2.书中第八章摘录苏轼上神宗皇帝万言书, 中有一段“舒越:„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 御六马‟,言田下莫危于人主也......其为可畏, 从古已然”。结合这段文字的背景及林语堂 的论述,谈谈你对这种处境下的苏东坡的 看法。
阅读计划: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 讨论问题:书中引用“猿吟鹤唳本无意,不 知下有行人行”来苏东坡的处事个性,联系 一些事例,随意谈谈你对苏东坡及类似个 性的人的感受。 • 在第十一章中,林语堂摘录了《日喻》一 文,请仔细阅读这篇小文,同学们有何处 不甚理解的吗?读懂之后,你认为苏轼想 传达什么样的思想?联系林语堂介绍的背 景,你有什么收获吗?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梁淑仪罗印球书册档案推荐版本作者:林语堂(1895—1976)翻译:张振玉教学总目标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阅读方法,完成《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验2.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梳理整合苏轼的重要经历事件,通过若干活动,引导学生把握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探讨其形成原因,探讨传主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并进一步尝试个性化的深度阅读,生成语文运用能力3.将苏轼生平与诗文创作联系,重点研读黄州时期的代表诗文,挖掘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及对今天的启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思考4.以《苏东坡传》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和技法,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实施过程第一课段:激发兴趣阅读全书课段目标 1、1.开展导读课,引发阅读期待2.运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整体第一次阅读《苏东坡传》,了解传主一生经历的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思想变化、与之相对应的诗文作品,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3.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拉近学生与苏轼的距离活动一:导读课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林语堂及写作风格与成就2.把握《苏东坡传》的阅读关键价值,引发阅读期待教学过程:一、教师介绍林语堂及推荐《苏东坡传》理由(投影)二、将综艺节目转化为学习资源。

播放《百家讲坛》:人见人爱苏东坡任务 1:1、思考并发言:视频引起你对《苏东坡传》怎样的感受?2、为年级即将开展的《苏东坡传》读书活动设计宣传海报,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读书活动。

年级将选出最合适进行张贴。

活动二:第一轮整本书阅读任务 2:读书。

边读边批注,完成每章的阅读过程记录案。

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阅读疑问,利用阅读课讨论答疑。

任务 3:实践活动:制作短视频或美篇——探寻苏东坡的广州足迹(利用地理优势,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任务 4:阅读《苏东坡传》,观看央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轼第二课段:再读全书,整合内容课段目标1、学习并运用批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2、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重要章节事件3、把握并品味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并探讨形成原因4、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活动三:广州电视台准备策划“魅力苏轼”的专题片 2 集,用思维导图呈现文案内容设计任务 5:带着每一卷的阅读思考题,第二次读书。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篇一:苏东坡传阅读考级题库】>1、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由。

()2、苏东坡去世后,孝宗时溢号文忠公。

()3、苏轼为纪念求雨成功而把后花园亭子改名为“喜雨亭”。

()4、“王安石变法”中,苏轼因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而遭罢免。

()5、“东坡居士”别号由来:苏轼被贬徐州务农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

()6、苏东坡上湖州任职因《谢恩表》中关心农人无粮食而入京受审,史称“乌台诗案”。

()7“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像苏轼的第二故乡。

()8苏堤是苏轼在疏浚西湖挖出的泥筑成的一道堤坝。

()9、在王安石变法政争中反对派之首是苏东坡。

()10、“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飞蓬”象征了苏东坡一生漂泊。

()11、苏轼最难过而又写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是在任密州太守时。

()12、“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东坡用的是“八面受敌读书法”。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

()14、雄心万丈的神宗皇帝信任苏东坡,反对变法。

()15、苏东坡在惠州白鹤峰的住所经后人辟为“小住胜地”。

()16、苏东坡认为养生须卫生环境、运动锻炼。

()17、苏轼为农民祈福,但妻子朝支却染疫而亡。

()18、苏东坡到海南岛时,宋朝统治下的大多是汉人。

()19、苏东坡到海南设法改变了当地人杀牛祭神治病的风俗。

()20、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让我们感受到苏东坡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心灵。

()21、苏东坡调到河中府的任命取消,改任徐州太守。

()22、苏东坡喜爱徐州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为“小住胜地”。

()23、王安石曾花巨资疏浚黄河水道,却以失败告终,苏东坡指导有方,最后取得了治水的大胜利。

()24、苏东坡喜欢炼瑜珈,还赋给了瑜珈几项中国要素。

()25、苏东坡迷恋炼丹,他曾到道观闭关七七四十九天。

()26、苏东坡在徐州治水成功。

()27、苏东坡曾与程颐结怨。

()28、自从苏轼兄弟在雷州罗湖醉游之后,罗湖改为西湖。

高中语文苏东坡传 整本书问题导读阅读

高中语文苏东坡传 整本书问题导读阅读

卷一:童年与青年(1岁到25岁)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境却大为不同。

阅读第2、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人物、地理环境或风土人情,并分别做简要介绍。

2、阅读第3章,标注年龄,分别概括苏轼少年时期的主要事件。

(年龄+事件)3、阅读第4章,分别概括苏轼青年时期的婚姻状况和仕进情况。

4、阅读第5章(1)拟出小标题以概括主要事件。

(2)用箭头串起地名,反映苏家三人前往京都的过程。

(写出地名,用箭头串联)卷二:壮年(25岁到43岁)6、阅读第7章,概括苏轼再次回京任职后遇到的重大政治事件,说明苏轼的态度。

7、阅读第8章,概括宋神宗统治期间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点明苏轼的所属党派和罢黜情况。

8、阅读第9章,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情况和王安石遭遇背叛的结果。

9、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总结了对苏轼一生影响至关重大的性格特点。

请把苏轼的性格特点概括出来。

10、第11章记录了苏轼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

请选取并概括苏轼在杭州的一件趣事或者乐事,并总结其形象特点。

11、阅读第12章,关注苏轼写的抗暴诗,总结其中所反映的性格特点,概括苏轼在各地担任太守等地方官职的基本情况。

12、阅读第13章,概括苏轼在徐州的政绩及其诗歌中提到的重要人物。

13、阅读第14章,概括苏轼在“乌台诗案”过程中的主要遭遇和最后裁决。

卷三:老练(43岁到57岁)14、阅读第15章,苏轼被贬黄州,不久正式务农,务农期间他都做了哪些事,又交了哪些朋友?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人?请分别予以概括。

15、阅读第16章,概括黄州生活给苏轼文学创作带来的变化,并列举这一期间他的四篇代表作。

16、第17章讲了苏轼在黄州调养身心的两种方式——练瑜伽和炼丹。

请概括苏轼所受到的思想影响,摘录原文说明作者对这两种宗教内在本质的看法。

17、阅读第18章,概括苏轼离开黄州以后的仕途变化。

18、在第19章中,苏轼受到太后恩宠,官拜吏部尚书,达到仕途顶峰,具体表现有哪些?请逐一概括出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教师用书:05苏东坡传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教师用书:05苏东坡传含答案

苏东坡传简介林语堂(1895-1976),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日生于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龙海)。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著有《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斐.然(fěi)携眷.(juàn)唾.弃(tuò)两颊.(jiá)札.记(zhá)戏谑.(xuè)鹤唳.(lì)咫.尺(zhǐ)醇.甜(chún)杀戮.(lù)惝怳..(chǎnɡ)(huǎnɡ)袅.袅(niǎo)荆棘.(jí)不啻.(chì)颧.骨(quán)(2)多音字泊错误!度错误!差错误!舍错误!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错误!错误!错误!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显示·展现“显示"①明显地告知,明显地表示;②显现.“展现”指展示显现。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那天夜里,苏东坡写了两首诗,足以显示(显示/展现)他的心境。

②这本书将为读者展现(显示/展现)经济思想的新远景。

(2)行径·行为①他那篇“牛肉与酒”的小文,记的就是一件异乎寻常的荒唐夜游行径(行径/行为).②一群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年轻人,举行一场与现场顾客互动的行为(行径/行为)艺术演示活动。

(3)监视·窥视①这谣言传到太守耳朵里,他大惊,因为他有职责监视(监视/窥视)苏东坡不得越出他的县境。

②让我们一起从学生的造句中窥视(监视/窥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吧!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在这场国际化的巅峰大战中,我们能同时领略原汁原味泰国泰拳的凶狠霸道、美国职业搏击的简洁实用、巴西无限制格斗的狂放不羁....以及体验中国职业搏击明星们的“中国力量"。

5-1苏东坡传(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含答案)

5-1苏东坡传(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含答案)

苏东坡传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斐.然/翡.翠盘桓./煊.赫覆.盖/狂放不羁.B.杀戮./指戳.戏谑./虐.待歉.疚/意犹未慊.C.湫.隘/龙湫.蹶.然/蹶.子醇.甜/纯.洁无瑕D.鲈.鱼/泸.州缆.绳/橄榄.蔷.薇/帆樯.如林解析:选D。

A项,fěi,huán/xuān,fù/jī;B项,lù/chuō,xuè/nüè,qiàn/qiè;C项,jiǎo/qiū,jué/juě,chún;D项,lú,lǎn,qiá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携眷颧骨匀亭推心置腹B.唾弃戏谑鹤唳夜阑风静C.窥探桂淖临皋余音袅袅D.徜怳颍河清宴无以侑解析:选B。

A项,亭-停;C项,淖-棹;D项,徜-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苏东坡留恋在湖山之美的杭州,以天真快活的心情,几乎赤子般的狂放不羁....,将心中之所感,尽情歌唱出来。

B.辛亥革命前后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在谣言、炮火中经历了痛苦和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城市街头风云际会....。

C.与傅雷夫妇素昧平生的江小燕为傅雷夫妇保存骨灰,鸣冤叫屈,却被打成反革命,十几年过着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活。

D.4月4日苏州西山景区发生快艇撞船事故,该事故已造成4名大学生殒命太湖,清明节竟成了孩子们的祭日,人们纷纷对此评头论足....。

解析:选A。

A项,狂放不羁:指任性豪放,不受约束。

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

B项,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C项,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

用在此处,属适用对象不当。

D项,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用在此处,属误用贬义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的文学对于神话的淘汰,或者说是神话的褪色,速度比希伯来,比印度,比希腊都要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就是因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把神的意义贬低了。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阅读任务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阅读任务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章,苏东坡再次回京都任职,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的皇帝是年轻的 __________ 。

苏东坡的态度是物(支持/反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章讲到宋神宗期间的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此次党争起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事件),双方的代表分别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苏东坡属于___________ 为首的一派,最后因为他出的乡试考题而终遭罢黜,被贬_______________ (地名)。

4.第9章中王安石最终被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___ 背叛5.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地总结了苏轼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6.第11章记录了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1)请摘抄描写西湖的一首诗(2)请选取苏东坡在杭州的一个趣事或者乐事概括,并总结其形象特点7•阅读第12章,回答问题。

(1)苏轼的抗暴诗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又到了___________ 任太守,其后又调到其中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写于___________ (地名)。

8. 阅读第13 章,苏轼在徐州的政绩是:_________章提到的东坡诗歌重要人物分别是: ___________ (地名)9. 苏东坡在案” 是: _________ 地名)因他的最__而被捕入狱,历史上被称为“乌台诗后的裁决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之通读指导(1)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之通读指导(1)

阅读任务: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他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境却是大为不同。

阅读第2,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重大影响的人并作简要介绍。

2. 阅读第3章概括苏东坡少年的事情。

(年龄+事件)3.阅读第4章,回答下面问题。

(1)苏东坡于____ 岁完婚,妻子是__________。

(2)苏东坡在____岁中进士,其老师是文坛泰斗___________。

4.阅读第5章,回答下面问题。

(1)请给第5章拟定一个小标题(包括主要事件)(2)请写出苏家三人前往京都的过程。

(只写地名,用箭头表示)卷二:壮年(25岁至43岁)阅读任务:2.第7章苏东坡再次回京都任职,遇到的重大政治事件是________,当年的皇帝是年轻的_____。

苏东坡的态度是_______(支持/反对)。

3.第8章讲到宋神宗期间的一次连绵不断的党争,此次党争起自__________(政治事件),双方的代表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苏东坡属于__________为首的一派,最后因为他出的乡试考题而终遭罢黜,被贬__________(地名)。

4.第9章中王安石最终被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背叛。

5.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的对比,总结了苏轼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6.第11章记录了苏轼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请选取他在杭州的一个趣事或者乐事概括,并总结其性格特点。

7.阅读第12章,回答问题。

(1)苏轼的抗暴诗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又到了_______任太守,其后又调到___________,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_______(地名)。

8.阅读第13章,苏轼在徐州的政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卷三:老练(43岁至57岁)阅读任务:1.阅读第15章,苏东坡被贬黄州,不久正式务农,务农期间做了哪些事,又交了哪些朋友?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阅读第16章,黄州解脱自由的生活,给苏东坡的写作带来怎样的变化?这期间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列举四个)3.第17章写苏轼在黄州的两种身心调养方式——练瑜伽和炼丹,实际上是_____家和____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定风波>:苏轼与黄州——<苏东坡传>导读》教学设计

《<定风波>:苏轼与黄州——<苏东坡传>导读》教学设计

《<定风波>:苏轼与黄州——<苏东坡传>导读》教学设计作者:樊宝玲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8期教材分析:《定风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作品。

在学习了《念奴娇》,领悟了苏轼借古人、古迹来浇胸中块垒之后,再看《定风波》,词人面对人生风雨泰然处之的态度便很好理解了。

黄州既是苏轼生命的转折点,亦是其文才的爆发点,更是其心境的沉淀之地。

在这里,苏轼实现了精神突围,“苏轼”成为了“苏东坡”。

本课通过学习《定风波》,连缀《念奴娇》《卜算子》和《东坡》,以此窥探黄州期间苏轼心境的转变,从而进入对《苏东坡传》的整体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命题,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

研究不同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值得探究。

本课希望引导学生学会传记文体的阅读,找到解读传主精神品质的抓手。

学情分析:在必修一至必修三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首古典及现代诗歌作品,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苏东坡传》的整本书阅读粗读业已结束,但是读人物传记,要深入文本,从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当中去分析传主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素养,这才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①赏析苏轼形象;②体会双关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③结合《苏东坡传》,体会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路历程。

教学重点:结合《苏东坡传》,体会苏轼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本词中双关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

教学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梳理探究法。

一、导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

二、自学小序1.默读小序,口头翻译。

小序讲了什么内容?明确:小序交代了作者写作本词的背景。

2.小序当中哪些句子令你很有感触?有何感触?明确:“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苏轼笑对风雨的乐观洒脱。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课件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课件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19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20
苏东坡的乐观有趣
人的一生不容易,对活得有趣的人来说, 生活是一道风景,是一个不断破茧而出的 过程;对无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一道道的 壁垒,是满面愁绪的面容和背负着的沉重铧犁。
(一)生活之趣
(1895年-1976年)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吾国吾民》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2
诺贝尔奖
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和平、经济学。 奖金: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 流程:资格确认、初选、复选、决选
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得主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饮 , 常 醉 常
” 逢 花 对 酒
, 故 烧 高 烛
棠 , “ 只 恐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22
唱流谁子沙山《生
黄水道规路下浣命
鸡尚人啼净兰溪之
乌台诗案1079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13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14
小生新适“ 民事进时陛 。,;,下 ”或察难知
能其以其 牧老追愚 养不陪不
《 湖 州 谢 上 表 》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15
不招官虑如汗天卧眼杷风“
如 却 作 河 伯 妇 !
羌 儿 。 龚 黄 满 朝 人
今 要 钱 不 要 米 , 西
浅 不 及 明 年 饥 。
糠 粃 。 卖 牛 纳 税 拆
流 肩 赪 载 入 市 , 价
晴 获 稻 随 车 归 。
青 泥 ! 茆 苫 一 月 垅
枯 泪 尽 雨 不 尽 , 忍

《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

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

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

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

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

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

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

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

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

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

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

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

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

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

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

”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

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

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

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阅读苏东坡传导读

04
苏东坡的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苏东坡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后 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文学经典 ,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借鉴。
苏东坡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 他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等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言文与散文
文言文风格
苏东坡的文言文作品语言简练、文笔 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 品如《赤壁赋》等被广泛传颂,成为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散文成就
苏东坡的散文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 ,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 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自然,思想 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书法与绘画
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促进文化交流
苏东坡的作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阅读苏东坡传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启发文化创新
苏东坡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注 重创新,阅读苏东坡传可以启发读 者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 新和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激发创造力
苏东坡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文学家和 艺术家,阅读苏东坡传可以激发读者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苏东坡传中描述了苏东坡如何通过自我调节 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读者可以从中 学习如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丰富文学语言表达
苏东坡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阅读苏东坡传可以丰富 读者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书法风格
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苏派”, 其风格独特,笔力雄健,气韵生动。 他的作品如《黄州寒食诗帖》等被视 为书法史上的珍品。

《宋史·苏轼传》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宋史·苏轼传》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宋史·苏轼传》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

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日:“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日:“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秦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早。

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館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日:“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哀美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苏轼传》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苏轼传》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苏轼传》苏轼传(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侪(chái):辈,类;吾侪:我们这些人。

③畚锸: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

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27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7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276.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答案】274.B 275.(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都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276.敢于担当(责任感强)、亲民爱民、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善于指挥、足智多谋等。

(意思对即可)【解析】274.本题考查断句。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苏轼在城上搭草棚居住,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城池。

应按语意为断句。

“轼庐于其上”是他的第一个举动。

“过家不入”是他的第二个举动,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使官吏分堵以守”是他的具体举措,让官吏分守各处。

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

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

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第一篇: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林语堂《苏东坡传·试应》传记阅读题学生版2014/4/12【作家介绍】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作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他人一起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内容概括】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苏东坡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理解及答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苏东坡传》阅读理解及答案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

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

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

”光不以为然。

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5.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6.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一:童年与青年(1岁到25岁)
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境却大为不同。

阅读第
2、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人物、地理环境或风土人情,并分别做简要介绍。

2、阅读第3章,标注年龄,分别概括苏轼少年时期的主要事件。

(年龄+事件)
3、阅读第4章,分别概括苏轼青年时期的婚姻状况和仕进情况。

4、阅读第5章
(1)拟出小标题以概括主要事件。

(2)用箭头串起地名,反映苏家三人前往京都的过程。

(写出地名,用箭头串联)
卷二:壮年(25岁到43岁)
6、阅读第7章,概括苏轼再次回京任职后遇到的重大政治事件,说明苏轼的态度。

7、阅读第8章,概括宋神宗统治期间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点明苏轼的所属党派和罢黜情况。

8、阅读第9章,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情况和王安石遭遇背叛的结果。

9、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总结了对苏轼一生影响至关重大的性格特点。

请把苏轼的性格特点概括出来。

10、第11章记录了苏轼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

请选取并概括苏轼在杭州的一件趣事或者乐事,并总结其形象特点。

11、阅读第12章,关注苏轼写的抗暴诗,总结其中所反映的性格特点,概括苏轼在各地担任太守等地方官职的基本情况。

12、阅读第13章,概括苏轼在徐州的政绩及其诗歌中提到的重要人物。

13、阅读第14章,概括苏轼在“乌台诗案”过程中的主要遭遇和最后裁决。

卷三:老练(43岁到57岁)
14、阅读第15章,苏轼被贬黄州,不久正式务农,务农期间他都做了哪些事,又交了哪些朋友?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人?请分别予以概括。

15、阅读第16章,概括黄州生活给苏轼文学创作带来的变化,并列举这一期间他的四篇代表作。

16、第17章讲了苏轼在黄州调养身心的两种方式——练瑜伽和炼丹。

请概括苏轼所受到的思想影响,摘录原文说明作者对这两种宗教内在本质的看法。

17、阅读第18章,概括苏轼离开黄州以后的仕途变化。

18、在第19章中,苏轼受到太后恩宠,官拜吏部尚书,达到仕途顶峰,具体表现有哪些?请逐一概括出来。

19、阅读第21章,概括苏轼的仕途变化,并就“苏东坡是否适合做官”发表看法,申明理由。

20、阅读第22章,总结苏轼在杭州的政绩,把事件概括出来。

21、阅读第23章,思考并概括苏轼被称为“百姓之友”的原因。

卷四:流放岁月(58岁到64岁)
22、阅读第24章,概括苏轼在流放岁月中遭遇的家庭变故和政治打击。

23、阅读第25章,概括苏轼被贬岭南的生活状况。

24、阅读第26章,概括苏轼在惠州“仙居”的事件。

25、阅读第27章,概括苏轼在儋州的主要生活事件和晚年形象特点。

26、一句话概括苏轼与世长辞的基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