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课件(19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课件(19张PPT)
❖ 韩愈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二)以“读”明意
❖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感知大意,勾画疑难 字句。学生结合勾画的字句,再读课文,相互解答 疑难点。
(三)以“悟”明气
❖ 1.何为“浩然之气”? ❖ 2.怎样养成“浩然之气”? ❖ 3.哪些人具有这种浩然之气并值得我们学习? ❖ 4.孟子觉得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 “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代 仁人志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本课将会加深学生对 孟子思想的认识,领悟“养气说”在当代的意义,启发 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使之人格健全地发展
,达到“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 学生经过必修教材的学习积累,已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但阅读先秦诸子散文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 已学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孟子及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孟子在文中提出的 “养气说”较为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在 重视学生的文言知识建构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孟 子的“养气说”,并从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 贤大师的人格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以“言”明志
❖ 我们自身是否也具有此浩然之气?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应如何培养此“浩然之气”?

❖ 长期坚守自己的良知;在危难面前依然坚守 信念。
作业
❖ 1.背诵第二节“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 夫”和第三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2.了解孟子气人,理解孟子的“养气说”。
三、目标定位
❖ 1.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 ❖ 2.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
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0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0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孟子提出“浩然之气”,这是一 种精神状态,这是一种气概,这是一 种风度,这是一种高尚品格……
《孟子》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虚词; 2.理解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3.积累“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轲__,字 _子_舆__,__邹__国(今山东邹城)人。战__国__中__期__(哪一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 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在儒家学派中地 位仅次于孔子。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 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 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重点字词:
➢ 译文: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
(1)慊:同“惬”,快心,满意;不慊于 这种气就会萎靡不振了。所以我
心:状语后置句,于心不慊。
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
➢ 重点字词: (1)敢问:谦辞,请问。 (2)恶乎长:乎恶长,在哪方面擅 长。 (3)知言:懂得言辞。 (4)浩然:盛大流行的样子。
➢ 译文: (公孙丑问到):“请问夫子在
哪方面擅长?”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
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
气呢?”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 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 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不长高,于是去拔高它们的宋国 人,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 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重点字词:
译文: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 我累坏啦!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1张PPT)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1张PPT)
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毛泽东 不贪恋异国繁华,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钱
学森 在山崩地裂之时,奋力一撑挽救四个孩子生命的谭千

我们要吸取这些民族之光,并把它发扬光大,做一个
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将自己 刚才所举的事例用这样的句式 总结出来(写作训练) 2、孟子的论辩艺术
有忧国忧民的屈原,
有大义凌然的文天 祥, 有豪放旷达
的苏轼
讨?论 “居天下之广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 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 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 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 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 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 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 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 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大丈夫的名句
大丈夫能屈能伸 ——晚清小说家 李宝嘉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唐代诗人 李白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唐朝史家 李百药 《北齐书》
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大丈夫”气概的内涵; (重点)
3、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 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
师的人格魅力。(难点)
预习检查
(1)岂不诚大丈夫确哉实,的确 (2)丈夫n-之v举冠行也加冠礼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均为使动用法,使……扰乱、使 ……改变、使……屈服
往之女家
之二虫又何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优秀课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优秀课件

讨论
1、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
关键词是大丈夫;论题是何谓大丈夫。
2、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
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讨论
3、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 张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 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
讨论
4、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
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 《亮剑》中的李云龙等。
5、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 共同点在哪儿?
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 都是对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
小结:
妾妇之道: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公孙衍、张仪之流) 大丈夫之道: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富贵 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乃丈夫中之大者) 启发:君子养大丈夫之气,非濡染妾妇之气。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 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 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孟 子
1、(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 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 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 (公孙丑问道:)“冒昧求教,夫子擅长什么呢?” (孟子)说:“我懂得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说:“再冒昧求教,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孟子)说:“很难讲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 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 它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委靡不振了。 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 它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

语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语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义与气的关系:
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 期积累,不要停止,不要 忘记。 内心真正有了“义”,才 可能有浩然之气。

气一定要有“义”和“道”

/ 俄罗斯签证
nrx38ksp
的路,指点着尚武驾驭骡车来到了渡河码头上时才发现,原来的“滩头村渡口”已经改成了“滩东渡口”。到得渡口时,正好赶上渡 船就要起锚了,船家催促耿老爹父子俩赶快上船。耿老爹心下纳闷,对船家说:“我们应该从‘滩头村渡口’渡河才对啊!”但船家只 说:“老哥,你只管放心上船渡河就是了,这里就是以前的‘滩头村渡口’啊!”下了渡船就是黄河北岸了,耿老爹油然而生出一种回 了故乡的感觉。不由地又想起来热情豪爽的张老乡,想起了八年多之前做过的那个不详的梦。还有,好端端的“滩头村渡口”怎么就变 成“滩东渡口”了?当年与滩头村那一对善良的老夫妇告别时,说好了将来返回来的时候,还要去看望他们呢。种种疑问聚集在心头, 耿老爹不由地眉头紧缩。那一日是一个晴暖和煦的大好天气,黄河边上早春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了。无奈心情不佳的耿老爹实在无心欣 赏周围的景致,只想着心里边那些个想不清,理还乱的疑问,耳朵里似乎还听得见耿正当年在滩头村老夫妇的小院儿里拉二胡的声音, 耿直给老爷爷捶背的模样,耿英挽着老奶奶的胳膊也来听二胡曲儿„„还有,张老乡热情豪爽的模样和他说话的声音„„两位善良的老 人还安在吗?热情豪爽的张老乡你在哪里?俺的娃儿们啊,你们,你们可还在人世?你们知道吗?咱们该回家了哇„„时间已经快到正 午了,这一路赶来确实有一些人困马乏的。耿老爹看到码头的旁边就有一个小饭店,就对尚武说:“武儿,咱们就在这个小饭店里吃点 儿饭吧,顺便也好打听一些事情。”尚武点头答应。父子俩也不坐车,很快就随同骡车来到小饭店门前。尚武将棕色大骡的缰绳放松了 拴在旁边的拴马桩上,给它喂些草料,再向饭店伙计讨半盆儿清水出来饮它一些。然后,父子俩人走进饭店,在靠近门口的饭桌前坐下 来。上来招待的伙计很是热情,一一介绍了店里所有的饭食。耿老爹问尚武:“武儿,你可想吃些什么?”尚武说:“我什么都成,您 看着点就行了!”于是,耿老爹点了两大碗炝锅刀削面和一个素炒黄豆芽,想一想,又要了半斤熟牛肉。对尚武说:“我闻着这里的饭 菜已经有家乡的味道了呢,只是不知道武儿你能不能吃得对口味儿。”尚武高兴地说:“义父啊,只要您吃得对口味儿,我就会吃得很 香!”饭菜很快上齐了。尚武吃一口素炒黄豆芽,再夹一片熟牛肉嚼一嚼,高兴地对耿老爹说:“真香啊!都很好吃呢!”耿老爹也高 兴地说:“那就多吃一些啊!”两大碗炝锅刀削面散发这诱人的香味儿。尚武先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面,悄悄地说:“真香!”耿老爹 轻轻叹息一声说:“唉,你也是个开心果子哇,在成心逗义父开心呢!”尚武调皮地笑着做个鬼脸说:“是真得很香哩!”耿老爹说: “那好啊,快吃哇!”一会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同步教学课件:第2单元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天下之 不 助 苗 长 者 寡矣。以为
无 益而舍 之
天下之人不帮助禾苗生长的是很少的。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
者,
不耘苗者也;助 之 长 者,揠苗 者也,——非
的,是种庄稼而不锄草的人;促使它生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不
徒 无益,而 又 害 之。” 至:极,最。刚:刚强。塞:充满。 仅没有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 4.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曰:“难言也。其 为 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 养 孟子说:“很难说。它作为一种气,极宏大极刚强,用正义去培养
而无 害,则 塞于天地之间。其 为 气也,配义与道; 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于上下四方。它作为一种气,跟义和道相配;
无 是, 馁 也。是 集 义所 生者, 非 义 没有这义和道,就萎靡不振了。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而不是偶然
七、熟语积累 1.浩然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揠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áo něi qiè yà yuè ɡé quǎn ɡǎo yǎn wū chánɡ
——夏衍
夯基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02
浩然之气的含义
什么是浩然之气
01
浩然之气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 ,指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品质达 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02
浩然之气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修 养,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 践,培养出一种正直、勇敢、坚 定、宽容等优秀的品质。
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培养浩然之气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 修养,使人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生 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04
浩然之气的影响和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道德品质
浩然之气强调正直、诚实、勇敢 等品质,有助于个人在成长过程 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
惯。
提升心理素质
浩然之气有助于培养坚韧不拔、积 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个人面对困难 和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促进自我完善
通过养浩然之气,个人能够不断反 思、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实现 自我完善和发展。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浩然之气”的基本概念 、内涵及其历史渊源。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和敬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念,追求高尚的人格品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浩然之 气”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持之以恒
培养浩然之气需要长时间的积 累和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地努
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03
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坚持正义与真理
正义感
培养对正义的追求和坚持,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认同和维护 。
真理探索
鼓励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不畏强权和权威,勇于挑战和质 疑。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件
(《孟子·公孙丑上》)
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
气壮山河 气贯长虹 气冲霄汉
气之养成
必须日积月累 不能急于求成

巧用寓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章在里养成浩 然之气需要日积月累,而不能拔苗助长,急 于求成时,运用了“拔苗助长”的寓言进行 说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2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下熄。”
(《孟子·滕文公下》)

怀仁爱之心 遵礼乐教化 行正义之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妙用比喻 在批评公孙衍、张仪的时候,孟子 以女子出嫁,母亲训导为喻, 讽刺公孙 衍、张仪把顺从当作正理, 是妇人之见。 既诙谐幽默,又辛辣讽刺。
3 孟子曰:“舜发于畎(quǎn)亩 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中,胶鬲 (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战国中期,诸侯各国,大国的国君野心 勃勃,都想“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想 做位高权重的天下霸主;中等之国的国君往 往利欲熏心,为利益驱使,朝秦暮楚,见风 使舵;小国的国君往往为保全国家想方设法。 追名逐利,也就让他们急功近利,最终只能 是出尔反尔,行不义气之事,穷兵黩武,建 不义之功。因此孟子认为要改变社会首先要 从改变自己,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1(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 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 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è)于心,则馁 矣。

高中语-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气馁. 不慊.于心
读音 něi qiè
加点字
揠.苗 畎.亩
读音 yà quǎn
2.识通假 (1)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慊”通“惬”,快心、满意 (2)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通“诫”,告诫 (3)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助 3.释词义 (1)必有事焉,而勿正. 预期 (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忧虑 (3)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不顺
文章第一则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形式。先由公孙丑的一个 问 题 引出:“夫子恶乎长?”孟子便借此发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这样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容易解决人们的疑问,更有针对性地揭 示 出 问题的实质。第二则用孟子与景春对话的形式,围绕什么是“大丈夫” 的问题,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有问有答,先破后立, 更 有 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 ,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 点评:富 贵不淫,这既是人生的警示,也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操守。贫贱 也 不 是什么可耻、可怕的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高尚的人格并不 因 为 身处贫贱而改变。珍爱名誉,保持气节,这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 道德底线。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威武不能屈,即使在高压、淫威、权势及武力 逼迫面前,都能不屈不挠,守得住,站得直。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 数 的 中华儿女。
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宋 人 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 之 者 ,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课件17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课件17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文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的章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请结合文中句子,联系历史现实生活,列举1-2则事例, 加以分析。(角度:古今中外、正反、个人社会国家)
第一小组:1则(何为浩然之气?哪些人具有这种浩然 之气并值得我们学习呢?) 第二小组:2则(何谓大丈夫?哪些人践行了孟子的大 丈夫之道?) 第三小组:2则 第四小组:3则(请结合事例谈谈你的感悟) 第五小组:3则
4月2日凌晨,四川凉山木里县 30名救火英雄的遗体已被送回
西昌,市民们不约而同的走上 街头,含泪迎接英雄回家。
为人民而赴汤蹈火, 此之谓大丈夫!
学习第三则 (1)思考: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 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来自社会底层,都经过艰苦磨练,先露出不同凡 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成就一番大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全文翻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全文翻译
认识它。
个人修养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 个人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浩 然之气可以为我们的个人修养提供 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风气的改善
通过养浩然之气,我们可以改善社 会风气,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文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社会风气的改善
文章指出,培养正气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当更多的人具备正气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得到提升,从 而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公共意识的提升
培养正气有助于提升公共意识。具备正气的人更有可能关心他人福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做 出贡献。
05
结论
对文章的理解和总结
文章主旨
经常自我反省,发现自 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
平。
实践锻炼
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勇 敢、坚韧、仁爱等品质 ,不断增强自己的浩然
之气。
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01
02
03
个人成长
拥有浩然之气的人具有高 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境 界,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 价值和发展。
社会风尚
浩然之气是社会风尚的体 现,能够引领社会风气,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培养高尚人格
通过养浩然之气,我们可 以逐渐培养自己高尚的人 格,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
增强内在力量
养浩然之气有助于我们增 强内在的力量,更好地面 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追求卓越境界
养浩然之气可以帮助我们 追求卓越的境界,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
对未来的展望
传承中华文化
养浩然之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们应该传承这一优秀 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
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即通过内心的修炼和道德的修养,达到一种高 尚的人格境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质课件(34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质课件(34张)


“慊”通“惬”,快心、满意
3、词类活用 以其外之也 名词作动词,把……看成身外之物
4、特殊句式 (1)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判断句 (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定语后置句


齐读《孟子·公孙丑上》:
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
“至大至刚”,“塞于天地”
形态
“配义与道”
(3)至大至刚
极、最
(4) 以直养而无害
正义
(5)非义袭而取之也
用义偷袭

(6) 无是,馁也
(7)必有事焉 ,而勿正

饥饿,引申为丧气, 萎靡不振
预期
(8)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忧虑;拔起
(9)今日病矣
疲累,困倦
(10)不耘苗者
除草
(11)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仅仅;表递进,而且

2、通假字 行有不慊于心
所谓 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 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 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 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 精神境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敢问夫子恶乎长
长:擅长
B、必有事焉,而勿正 正:预期
C、则塞于天地之间
塞:充满
D、今日病矣
病:生病
2.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 的一项是( D ) A.今日病矣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C. 人恒过,然后能改
D.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3、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课件(34张)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课件(34张)

3.特殊句式
判断句 (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________ 判断句 (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________ 判断句 (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4)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服他的志:这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给予这个人,一定先困苦他的心意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气,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饿肚子,使他受穷困,使他所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事情不能如意、不能成功,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情坚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7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7张PPT)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即仁)里,站立在天下 最正大的位置(即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即义) 上,实现志向(的时候),就和民众(一起)遵循仁义道德, 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 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 叫他做大丈夫!”
(二)重点句子翻译
A.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不阙秦,将焉取之
C.非徒无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戍卒叫,函谷举
( B)
5.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D )
A.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B.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助。
C.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横塞。
恶( wū )乎长(cháng )
行有不慊( qiè)于心
闵(mǐn )其苗
苗则槁( gǎo )矣
揠( yà )苗者也
舜发于畎( quǎn)亩之中
胶鬲( gé )
法家拂( bì)士
一、基础知识
2.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义。
⑴夫子恶乎长
恶: 哪里,什么
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盛大流行的样子。
⑶丈夫之冠也
我们要吸取这些民族之光,并把它发扬光大,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随堂训练1
1、完成历年高考所考《孟子》中的名句默写。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04年高考辽宁卷)

(《孟子·粱惠王上》04年高考重庆卷,08安徽卷)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乐岁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课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课件
2024/1/26
起居有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遵循自然节 律,有利于身体健康。
养生之要
合理的饮食和起居习惯是养生之要 ,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
17
保持良好心态,追求内心平静
保持良好心态
孟子认为心态平和是养生的关键,要 积极乐观,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追求内心平静
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良好心态和追求 内心平静对于应对压力、提高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优秀课件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孟子思想概述 • 浩然之气内涵解读 • 孟子养生观念探讨 • 浩然之气培养方法分享 • 课程总结与回顾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6
3
课件背景及目的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培育学生良好品 德修养。
通过修炼内心、培养气质,达到内心 的平静与和谐。
2024/1/26
18
05
浩然之气培养方法分享
2024/1/26
19
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信念
2024/1/26
立志高远
培养浩然之气,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 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 懈奋斗。
坚定信念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坚定自己的 信念,不被困难所动摇,始终保持积 极向上的心态。
10
03
浩然之气内涵解读
2024/1/26
11
浩然之气概念及来源
浩然之气概念
指盛大、刚直、正义的精神状态或气 质,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 养。
来源
《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提出“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强调了培养浩然之 气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2)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4、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 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 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反而把事情弄糟。

又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从百余骑来见
项王”中的“从”,也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七、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
3.然后能改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成语解读 1.揠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武不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
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 时要采用“使„„(怎么样)”的形式。例如: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句中的“止”本是“停止”的意思,但在这个句子中的意
思变成了“使„„止”,“止之”就是“使之止”,即“使愚 公停止”。

答案:动词,兴起/动词,传出、传达/动词,发射/动词,征发/ 动词,启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然 无若宋人然
( (
)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答案: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指示代词,这样、 那样/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
五、古今异义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古义:
﹒﹒
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A

研 习 课 文
齐读《孟子· 公孙丑上》:
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
“至大至刚”,“塞于 天地” “配义与道”
形态 性质
2、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研 习 课 文
3、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


考考你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 一句是:( A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必先苦其心志 C.行拂乱其所为 D.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B.助之长者,揠苗也。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D.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 把顺从作为正道,是妇女之道。 2.被动句 管子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
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被从做买卖的场所提拔出来。
3.行有不慊于心。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
5、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 共同点在哪儿?
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都是对 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
小结: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 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 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 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齐读《孟子· 告子下》
思考
研 习 课 文
5、“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 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 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 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 为“害”。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 配义与道,助长害之。
所谓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 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 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 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 精神境界。
4、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 有何启发?
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 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 服困难,锐意进取。
一、字音辨识 恶乎长( ) 馁也( ) 揠苗(

枯槁(
)

)﹒
耘苗(
)

)
丈夫之冠也(
)
)
﹒ 行拂乱其所为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古义:
﹒﹒
今义:连词,指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答案:1.男子 2.这样以后,此后
六、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丈夫之冠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 ( ) ) )

﹒ 3.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答案:1.名词作动词 ﹒ 行加冠礼
2.名词用作动词 犯过错
3.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看成心外之物
孟 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排比、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能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小组合作探究。 ②学生自主学习。 ③加强诵读。 ④通过讨论交流,加以体味、联想、思考,从而更深刻地体 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 师的人格魅力。 ②学习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而对人生获得一种借鉴与指导, 直面今后所面对的人生困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状语后置句 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 4.定语后置句 宋国有一个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的人。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句意品读】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
﹒ 3.征于色,发于声
答案: ﹒ 1.疲累,倦困
二、文言虚词 1.必有事焉
2.安居而天下熄

焉:
而:
于: 3.介词,从
﹒ 3.舜发于畎亩之中
答案:﹒ 1.助词,啊 2.连词,就
三、通假字 1.行有不慊于心 (“ ”通“ ”, )
2.往送之门,戒之曰
3.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 5.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1.慊 惬 4.衡 横 5.拂
(“
”通“
(“ (“
”,
”同“ ”通“ ”, 告诫 3.曾 增
)
”) ”) )
(“ 快心,满意 弼 辅助
”通“ 2.戒 诫
四、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1.发



)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
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答案:1.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
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富贵:指有
钱财、有地位;淫:扰乱。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扰乱。 3.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 表示坚贞顽强。
一、文言实词 1.今日病矣 病:
2.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征: 2.的确,确实 3.验
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它属于仁义、 道德的范畴。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它必须靠我们日积月累, 长期培养。
【内涵评析】孟子在这里强调了常施仁义、操守美德对人格塑 造的重要意义。人的思想意志集中于求道为仁,就会以具体的
行动去加以完成,日积月累,必会有所成就。这就启示我们,
修养德行,要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只要不断地培养充实, 就会使自己的“内功”大增。
考考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无是,馁也。馁:萎靡不振。 B.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确实。 C.管夷吾举于士 士:指读书人。 D.发于声,而后喻。喻:明白。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不阙秦,将焉取之 C.非徒无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戍卒叫,函谷举 3.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D ) A.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B.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助。 C.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横塞。 D.行有不慊于心 慊:通“歉”,歉疚。
学习重点:
理解“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学习难点:
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 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检查预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 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 散文家 ,战国中期 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 亚圣 ”, 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 孔孟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 又与孔子并称“ 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 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晚年退居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书, 作《孟子 》七篇。宋代朱熹将《大学》 《中庸》《论语 》《 孟子》合称“四书”。
答案: ﹒ wū něi
﹒ ( 富贵不能淫
yún ɡuàn/fú yín﹒
yà/ɡǎo
二、名句积累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 3.人恒过,_________。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答案:1.威武不能屈 空乏其身 2.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而后作 饿其体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