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各论:手太阴肺经32页PPT

合集下载

手太阴肺经课件

手太阴肺经课件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 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 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 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
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
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第七页,共16页
3) 天府 LU3 Tiān fǔ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 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 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 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 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l寸。
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 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
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
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第十五页,共16页
(11) 少商 LU11 Shào shāng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 寸。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 穴。
第六页,共16页
(2) 云门 LU2 Yún mén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
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
寸。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 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 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 后支。 [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 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 胸中烦痛。

手太阴肺经PPT课件

手太阴肺经PPT课件
• 原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 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 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 端。注释:①胃口:指胃之上口,贲门部。②肺 系:喉咙,兼指气管。③臑:音闹,指上臂。④ 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⑤心主:指手厥阴心 包经。⑥上骨:指桡骨。
手下垂,穴侠胸肺之两旁,故名侠白。
第26页/共65页
•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 经经过处。
第27页/共65页
• 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 • ②干呕; • ③上臂痛。
第28页/共65页
•直刺0.5-1寸。
第29页/共65页
•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图3—3)。 第30页/共65页
第65页/共65页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及肌 皮神经。
第22页/共65页
• ①咳嗽、气喘、鼻衄等肺系病证; • ②瘿气; • ③上臂痛。
第23页/共65页
•直刺0.5—1寸。
第24页/共65页
• 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第25页/共65页
• (1)侠同挟;白,肺色白。两臂下垂,次穴挟在肺脏两旁白肉间,故名侠白。 • (2)侠与夹通,指旁边;白,指白色。“在脏为肺,在色为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取穴时,两
• 穴名释义: • 解剖: • 主治: • 操作: • 说明: • 2.云门(LU2) • 定位: • 穴名释义: • 解剖: • 主治:
第1页/共65页
• 穴位释义: • 解剖: • 主治: • 操作: 4.侠白(LU4) • 定位: • 穴位释义: • 解剖: • 主治: • 操作:

《手太阴肺经》课件

《手太阴肺经》课件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手太阴肺经病证,常采 用针灸、艾灸、中药等综合疗法, 以调和人体阴阳失衡状态,促进 气血畅通,达到治疗、预防和保 健的效果
经脉保健
保健方法
多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心态;保持呼吸道、肺 功能的良好状态;避免各种 有害物质的侵害。
穴位保健
涌泉穴、步廊穴、天府穴等 穴位可以达到缓解疲劳、舒 缓紧张情绪、增强呼吸功能 的效果。
《手太阴肺经》PPT课件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手太阴肺经的位置、循行、特点、疾病、保健等方面。是 学习中医理论的必学之课。
经脉简介
位置和走向
手太阴肺经起于大肠经上端能和呼吸。肺主气、降清化浊、司呼吸,是人体肺脏最主要的经脉之一。
经脉特点
1
属性
手太阴肺经为阳经中的阴经,具有气清而柔和的特点。
养生之道
机械换气、吸氧、天地呼吸、 长寿呼吸是保健手太阴肺经 的有效方法。
总结
1
地位
手太阴肺经作为人体最主要的经脉之一,
作用
2
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肺主气、降清化浊、司呼吸,调节人体
肺脏功能和呼吸、对身体健康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3
应用前景
中医针灸、草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已取 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可望运用现代科技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创经脉保健的 新局面。
2
联络
手太阴肺经与大肠经、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肝经、膀胱经、肾经有密切的联系。
3
循行
手太阴肺经的运行特点是上行下合,贯穿心肺。
经脉病证
常见病症
病理表现
手太阴肺经局部或全身出现病变, 主要表现为咳嗽、哮喘、呼吸困 难、咯痰、胸痛等。
病理学表现主要是肺实质受损, 肺泡壁的变性、坏死、脱落等。 其他表现包括肺间质炎、肺不张 等。

《经络学手太阴肺经》课件

《经络学手太阴肺经》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
手太阴肺经与哮喘、咳嗽 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循环系统疾病
手太阴肺经与心脏病、高 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相关。
消化系统疾病
手太阴肺经与胃病、消化 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手太阴肺经的调理方法
1 食疗
通过调整饮食,摄入有益于肺经的食物,如梨子、杏仁等,可以帮助调理手太阴肺经。
2 穴位按压
按摩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如太渊和云门,可以促进气机顺畅,缓解相关症状。
经脉走向
2
位于胸部中央。
经过肩膀、上臂,再延伸至手掌。
3
穴位分布
手太阴肺经经过多个穴位,包括太 渊、云门、天府等。
手太阴肺经的功能特点
生理功能
手太阴肺经主要掌管呼吸,调节气机,保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病理功能
手太阴肺经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有关,病变时可能导致相应症状。
手太阴肺经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经络学手太阴肺经》 PPT课件
了解手太阴肺经的重要性和功能,以及它与常见疾病的关系。通过食疗、穴 位按压和呼吸调节来调理手太阴肺经。
经络学的概念及意义
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学科,了解经络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 病理状况。源自手太阴肺经的解剖走向1
起始点:中焦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人体中焦区域,
3 呼吸调节
通过深呼吸、缓慢呼气等方法,可以调节手太阴肺经的功能,增强肺部健康。
结语
手太阴肺经对人体的呼吸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建议大家除了了解手太阴肺 经,也应该关注其他经络知识。

经络腧穴--经络各论

经络腧穴--经络各论

课件
34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 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 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
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
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
络于颧。
2019/11/12
课件
20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
体内联系脏腑
属膀胱、络肾;联系脑
联系器官
目、耳
体表循行部分
入络脑
耳上角
进入体内联系脏腑
起于目内眦(睛明)→头顶→枕部→脊柱两侧→背腰臀部(旁开后正中线1.5寸)→向下贯臀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 膂:脊柱两旁的肌肉,即竖脊肌
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 髀枢: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
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
所在。
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 京骨:第5跖骨粗隆,又为穴名。
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
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词解 股阴:大腿内侧 颃颡:鼻咽部
2019/11/12
课件
39
经络腧穴各论 奇经八脉
2019/11/12

经络腧穴学各论:手太阴肺经共34页文档

经络腧穴学各论:手太阴肺经共34页文档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
经络腧穴学各论:手太阴肺经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优质】手太阴肺经讲解PPT资料

【优质】手太阴肺经讲解PPT资料

[操作]
1.尺泽穴可点刺出血,治疗急性吐泻、中暑。
2.太渊穴用爪切进针,避开桡动脉,直刺寸
[特性] 循:顺沿,意为顺着走。
体表: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
支者:指1支.列脉,缺仍属:经脉络部分穴。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起于中焦(中焦:胃脘部)
其(支1)者泻,热2从.:太腕高后热渊,、直鼻:出衄次(输指咽内喉穴廉肿,痛,出要其穴五端)。。行属土,为肺经母穴,可治疗肺气虚咳嗽; 针尺灸泽教 :研在原室肘横穴纹宋中佳、,杉肱八二头会肌腱穴桡侧之凹陷脉处。会(可治经脉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病症— —无脉症) 少商配关冲、中冲治疗中风昏迷。
[穴义] 中——中焦;府——聚也。穴为中气所聚。 [特性] 肺之募穴;手、足太阴经之交会穴。 [主治]
1、清宣肺气、止咳平喘:咳嗽、哮喘。 2、通络止痛:胸痛、肩背痛。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寸,不宜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 胸。 [配伍] 配肺俞治疗哮喘,外感咳嗽;配复溜治疗肺燥热咳。
(二)天府 侠白
1、 共性
[配伍] 孔最:肺经郄穴,止血为其特长,治疗咯血、鼻衄、痔疮出血
(1)止咳平喘:咳嗽、气喘。
尺泽配肺俞治疗咳嗽、气喘,尺泽配委中治疗吐泻;孔最 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主要掌握锁骨外端、第一肋间隙、肱二头肌、肌腱的桡侧缘,肘、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等解剖标志。
配合谷、大椎治疗热病无汗;列缺配照海治疗阴虚咽痛; (2)醒脑开窍:昏迷、癫狂。
面前缘 联系脏腑器官 • 肺、胃、大肠 • 喉咙(气管)
主治概要 脏腑病:咳嗽、气喘、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经脉病:缺盆部和手臂 内侧前缘痛、肩背寒冷、 疼痛。
经脉循行
1.起于中焦(中焦:胃脘部) 2.下络大肠 (络:联络。网络、散络的 意思。用如动词,意为网 络样分布。) 3.还循胃口 (还:回来;循:顺沿,意 为顺着走。胃口:指贲门 部。 )

最新中医经络之手太阴肺经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中医经络之手太阴肺经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11
云门Yunmen( LU2)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 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 线6寸。 【取法】 正坐位,以手叉腰,当锁骨外 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陷的中点处取 穴。 【功用】 清肺理气,泻四肢热。
2019/2/26
全国民间中医药治未病保健工程广州
12
云门Yunmen( LU2)
天府 Tianfu ( LU 3 )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 腋前纹头下3寸处。
【取法】
坐位或卧位,在腋前皱壁上端下 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取穴。简便取 法: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 侧处是穴。
2019/2/26
全国民间中医药治未病保健工程广州
15
天府 Tianfu ( LU 3 )
手太阴肺经
二、主治概要
1.主要病候: A 脏腑病: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B 经脉病: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 寒冷、疼痛。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喉、胸、肺部病证,以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019/2/26
全国民间中医药治未病保健工程广州
6
中府 zhongfu(LU 1)
2019/2/26
全国民间中医药治未病保健工程广州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尺泽 Chize(LU 5)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凹陷处。 【取法】 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横纹 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处取穴 【特异性】 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功用】 清热和胃,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 2.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 定的诊断价值。 【刺灸法】 剌法: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 3.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刺伤肺脏。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手太阴肺经课件

手太阴肺经课件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3.臑:上臂。臑内:上臂屈侧。 4.上骨:桡骨。 5.廉:边缘。
1
2
3
1.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可图示如下: 中焦-络大肠-沿胃口-上膈-属肺- 出腋下-上肢内侧前沿-列缺-鱼际- 大拇指桡侧端(少商) -食指内侧(商阳) 2.联络脏腑器官: 肺、大肠、胃、膈、咽喉、气道等。
7
(四)本经腧穴(11穴) 1.中府 ZHONG FU(LU1) 肺募穴 云门 YUNMEN (LU2) 〔定位〕 〔主治〕 共性: 调理肺气 止咳平喘 〔配伍〕 〔操作〕
8
2.天府 TIANFU(LU3) 侠白 XIABAI (LU4)
〔定位〕 〔主治〕共性: 止咳平喘 宽胸理气 通络止痛 特点: 天府:瘿气、鼻衄。 〔配伍〕 〔操作〕
15
特点:
尺泽:泻肺热。泻热作用强。“合主逆气而泄” 孔最:清热止血。
列缺:宣肺疏风,通经活络。 《四总歌》:“头项寻列缺” 《八脉交会八穴歌》:“列缺任脉行肺系, 阴跷照海膈喉咙。”
16
太渊:脉之大会。 〔配伍〕 〔操作〕 4.鱼际 YUJI (LU10) 荥穴 少商 SHAOSHANG (LU11) 井穴 〔定位〕
4
手太阴经络现象
韩某 女 20岁 1975年初诊 左肺经 皮脂腺痣 自幼发病,绒毛状增生或疣状增生性皮损,从胸 中至左拇指内侧,沿肺经分布
5
冯某男 9岁 1971年初诊 右肺经神经性皮炎 病期一年,多角形扁平丘疹,从右胸至鱼际部 位,沿肺经呈带状分布。
6
(二)主要病候 1.经络病候: 偏头痛、口眼喎斜、喉痹、颈项 痛、 牙痛、上臂内侧痛、手腕痛。 2.脏腑病候: 咳嗽、气喘、胸痛、咳血、胸部胀满、 吐泻、潮热。 (三)主治概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