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三 世界古代史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随堂帮)过关检测
主题:古代亚非文明-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品课件(部编版)
中考真题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古埃及的壁画:
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 这些壁画反映了古埃及( )
劳动者在扬场,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壁画“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以及“劳动者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 可知反映了古埃及农业生产的状况,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农耕文明相对发达, B项正确;种姓制度建立于古代印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古埃及农业生产的状况,没有体现统治 区域的变化,排除C项;古埃及长期处于法老的专制统治之下,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 B项。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希 罗 多 德
古埃及示意图
一.古代亚非文明——古代埃及
2.发展历程
阅读课本第2-3页,用时序坐标画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若干 小国家
初步统一
强大的军 事帝国
古埃及文明中断
被波斯帝国 吞并
先后被亚历山大帝 国和罗马帝国占领
约BC3500
约BC3100
法老图特摩斯三世 统治时期
◎《吉尔伽美什》史诗 楔形文字泥板
二.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
5.文明成就
①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楔形文字;
②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④60进位制;
◎
权
玛◎
汉
柄
什太
谟
阳
拉
神
比
沙
◎汉谟拉比法典
◎《吉尔伽美什》史诗 楔形文字泥板
二.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
重点探讨 种姓制度
实质:建立严格的 社会等级制度
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PPT课件
h
3
模块概览
h
4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一大宗教 佛教。 三大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五大成果 金字塔、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
h
5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考点帮
PART 02
拓展帮
h
6
PART 01
考PA点RT 帮01
考点帮
h
7
考点帮 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10年未考)
金字塔、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梵文、佛教
共同点 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为主;建立起奴隶制度。
古代中国文明 亚洲东部
黄河、长江流域
约公元前2070年
甲骨文、青铜器
h
15
拓展帮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图说历史 总结归纳 异同比较 分析探究
比较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异同。
相同 点
考点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 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 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产生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古代
埃及 发展概况
h
17
发展 强大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 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 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 罗河“第四瀑布”(今苏丹共和国境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汇总
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二、基础知识三、知识阐释1、你认为尼罗河给埃及人民带来哪些好处?定期泛滥,留下肥沃土壤;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便于航行,为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涨落,发展了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2、你认为金字塔有何意义?对金字塔的修建你有什么样的认识?(1)意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认识: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金字塔的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
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说说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古埃及人民为什么要赞美尼罗河?)(1)尼罗河便于航行,成为加强埃及南北方交流的纽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3)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发现规律,发展了天文学,制定了第一部太阳历。
(4)尼罗河洪水退却后,对土地面积的重新测量使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4、《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它体现了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维护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地位;(3)它全面维护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5、种姓制度的影响(危害)(1)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
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
(2)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性和利已性不无关系。
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册(一)-2020中考总复习 历史 基础知识速查
(1)帝国的建立:①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控制元老院;②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③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
(2)帝国的衰亡:①内部:3世纪,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②外部:375年,“蛮族”日耳曼人入侵;
3.结果: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结束)。
4.金字塔(中国人称“金字塔”):①是法老的陵墓;②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③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④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5.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神之子),是最高的统治者,大权于一身,具有无上权威。
6.王权衰落: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7.文明的灭亡: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①公职人员几乎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都有参政机会;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③建立津贴制度,保障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实质: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
4.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1)亚历山大10年征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1.文明的开始:约公元前3500年大约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地带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文明的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的强盛:古巴比伦王国
(1)国王:汉谟拉比(众神之王);
(2)统治措施: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③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主题01 古代亚非欧文明中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
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塔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
人手中。”这反映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D )
A.全体人民拥有民主政治权利
B.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开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2022·山东泰安·7)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3.(2022·广西桂林·29)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乡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
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
了古埃及( C )
A.环境的优越
B.城市的兴盛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罗马城的象征
屋大维
凯撒
古罗马扩张示意图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
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大河文明(亚非文明);海洋文明(欧洲文明)。 因素:与地理环境有关。 特征:多样性,包容性,区域性,民族性等; 态度:开放宽容,互相尊重,彼此借鉴。
思维构建
大河文明
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和《汉谟拉比法典》
亚
欧
非 古代 洲 文 文明 文
明
明
古印度-佛教
古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海洋文明
古希腊 欧洲文明发祥地; 雅典民主政治-西方民主之先河 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方文化交汇
古罗马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屋大维元首制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强大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灭亡、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成就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金字塔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地理位置西亚地区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制定者汉谟拉比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名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体现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是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内容①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④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经济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地理位置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流域早期文明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外族入侵雅利安人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成就阿拉伯数字、佛教、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祭司)刹帝利掌管军事、行政权力(国王、官员、士兵)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农民、牧民、商人)首陀罗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019备考】2019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一(世界历史) (文档版)
第一单元上古人类文明1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农业文明)(1)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埃及,其文明代表有:①狮身人面像(象征国王权力欲尊严)②金字塔(国王陵墓,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③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对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2)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其文明代表:①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实质)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镌刻),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②楔形文字(它是两河流域众多民族通用的文字,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3)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印度,其文明代表:①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主要教义是A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特权地位B认为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C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它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等级制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后来印度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4)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明古国——中国2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工商业文明)。
古希腊最有名的两个城邦是斯巴达(崇尚武力)和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伯里克利当政时,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通过选举担任国家各级官职,雅典奴隶制城邦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实质)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3罗马①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公元前6世纪末)建立,后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
②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同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取胜。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③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4古代中外文明的特征:区域性;民族性;多样性5古代中外文明差异性:①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崇尚伦理,西方文化崇尚法律;②中国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求稳定,西方文化以海洋为基础,崇尚海外扩张,属于外向型文化;③中国文化以家庭、家族、宗族为基本取向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西方文明个人意识很强。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欧文明++课件
伯里克利
本质 奴隶制民主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局限
只有本邦⑦__成___年___男___性___公___民__才有公民权,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
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兴 起
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逐渐从①意___大___利__半___岛__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 滥用
国
扩张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 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衰亡
公元前73年,⑤斯___巴___达___克__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
和国的统治
公元前27年,⑥屋___大__维__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解题思路】(1)第一小问需要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属于 哪一 “文明古国”,切忌错答为属于哪一文明,结合所学知识 即可回答。通过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处理的原则就是……” 可以直接答出法典体现的法律原则。(2)通过史料二中的关 键词“伯里克利”可判断出,该制度指的是雅典城邦国家的制 度。通过抓取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 “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 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即可概括出雅典民主政 治的特征。
央集权,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和阴历(苏美尔人发明)、60进位 制
目的 维护④_奴__隶___主_的利益
文明 成果
《汉谟 拉比法
典》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⑤ ___一____部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 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局部图
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古代史:第一、二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欧洲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的创立
古代印度社会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形成 “种姓制度” 等级 概况 第一等级:婆罗门 僧侣贵族,充任祭祀 种 姓 第二等级:刹帝利 军事和行政贵族,掌管军政大权 制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内容 度 非雅利安人,地位低下;从事农业、畜 第四等级:首陀罗 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 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侮辱
知识归纳
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形成与自然 国家 文明发源地 文明成果 地理环境 气候温和,适宜 古代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人居,在大河流 《汉谟拉比法典》、 域,利于灌溉, 古巴比伦王国 西亚两河流域 而且每年河水泛 楔形文字等 滥,带来了肥沃 南亚印度河和恒 种姓制度、佛教、阿 古代印度 的土壤,利于农 河流域 拉伯数字等 业发展 东亚黄河流域和 古代中国 甲骨文、青铜器等 长江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发源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又称美索 地 不达米亚平原) 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兴 建了一些城市国家 2.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此后在 两河流 发展 外敌入侵、内乱、统一中反复 域文明 历程 3.公元前18世纪,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在汉 谟拉比时期完成对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 (4)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外族灭亡 突出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位进制计数法, 成就 汉谟拉比国王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1)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特点 (2)各个等级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同等级的 种姓 制度 人不得通婚 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
河南省2019年度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作业帮
模块三世界古代史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1.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尼罗河畔建立古埃及B.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C.尼罗河与古埃及的诞生息息相关D.尼罗河为古埃及人提供了生存环境2.请按顺序排列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 )①出现若干小国②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③初步实现统一④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3.[2018福建]《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诞生于古代( )A.埃及B.巴比伦C.印度D.希腊4.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并建立许多小国家的是( )A.古代埃及人B.古代波斯人C.雅利安人D.苏美尔人5.[2018黄石]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度B.种姓制度C.领主制度D.专制制度6.[2018沈阳]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
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天主教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图2材料二法典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
法典规定:“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1)材料一中图1所示建筑是哪些人权力的象征?图2所示石柱上刻写的条文是为了维护哪些人的利益?(2分)(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哪个文明古国?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统治者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2分)(3)有人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而毫无进步性可言。
你对此持何种观点?请加以说明。
(2分)1.古埃及文字(见右图)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中产生出来的。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二十单元古代亚非欧文明
第二十单元古代亚非欧文明【时空览史】【阶段特征】【考点1】古代埃及【关键点】①尼罗河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古埃及的文明成果②金字塔的作用及象征意义1.文明之源:非洲尼罗河流域。
2.文明历程3.文明成果天文学太阳历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建筑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考点2】古代两河流域【关键点】①两河流域文明兴起和统一的过程;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②《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及影响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发祥地:两河流域,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发展过程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强盛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内容(1)社会等级严格: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2)维护奴隶制度: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3)民事商业行为: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作出规定,说明商品经济比较活跃实质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图示解史】中外的古代文字【考点3】古代印度【关键点】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②佛教创立时间、创始人、基本主张及传播1.古代印度河领域文明(1)发源: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
(2)国家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建立小国。
(3)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2.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等级名称社会职能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3)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3.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基本教义反对婆罗门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易错易混】掌管国家最高政权和军权的国王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而不是第一等级婆罗门。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基础决胜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及古代欧洲文明讲本课件
8.(2020·临沂)该帝国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
国。它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
交汇。这个帝国的建立者是( B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穆罕默德
9.(2020·海南)早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就已经有了量刑定罪的成
11.(2020·黔西南)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
“内湖”,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这个“黄金时期”是在( )D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12.(2020·广东)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 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C)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民生活政治化,消耗了社会积累。
考点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新课标: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509 公民大会
2 斯巴达克
十二铜表法
屋大维
元首制
2
欧
西罗马
☞温馨提示:罗马帝国的兴亡可表示为: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 成为地中海霸主(布匿战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 进入黄金时期→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第一篇 教材梳理 基础决胜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及古代欧洲文明
考点1 古代埃及 新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 图特摩斯三世
太阳历
象形文字
金字塔
法老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考点2 古代两河流域 2. (2023·福州阶段练习)《汉谟拉比法典》废止了执法者根据自己的 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的弊端;摒弃 了从重从快、法外开恩的陋习。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D ) A.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目的在加强中央集权 C.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D. 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考点1 古代埃及
九年级上册P2~P5
2022版课标:通过金字塔,了解非洲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发源环境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其南北,非常有利于 农业生产
鼎
盛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在法老图特 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文明成就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 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金字塔
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考点2 古代两河流域
九年级上册P6~P9
2022版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洲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发源环境 发源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特点 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 创立
为“释迦牟尼”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 佛教 教义 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 耐顺从”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拓展提升] 古代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为 什么?
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 类生存;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 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四世界古代史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
(A) A.初步实现统一 C.文明未能延续
B.遭到外族入侵 D.等级制度森严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5
-3-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2.(2024·滁州二模)如图所示,图1为古埃及出土的纸草文献残片, 记录了胡夫在位期间,官员梅勒和数十名水手日复一日地将石 灰岩从尼罗河东岸运往修建金字塔的工地;图2为胡夫金字塔。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这两则材料的史学价值是( B )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5
-8-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7.美索不达米亚出土了具有印度河谷文明特色的石印章、 玛瑙珠子;印度河谷遗址出土了一些具有美索不达米亚 雕刻风格的小人像。这一现象表明( B )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B.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C.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明 D.世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命题点1《汉谟拉比法典》 1.(2024·安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 B )
A.①
B.②
C.③
D.④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5
-2-,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 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5
-9-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8.
古代文明丰富多彩。辨别下列史实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阿拉伯帝国和 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改正:“阿拉伯帝国”改为“亚历山大帝国”
【 √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 文法典。
中考世界史之----古代亚非文明发展史复习
初初中中历历史史 古代亚非文明发展史
●了解古代埃及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古巴比伦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古印度文明。 ●通过大化改新,了解日本文明发展史。 ●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了解阿拉伯国家的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亚非文明史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 北角,世界上最长的 河流——尼罗河贯穿 埃及南北。古埃及文 明被认为是“尼罗河 的赠礼”。
3)5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 贵族统治全国。
时间:
大化改新
646年
改革者: 孝德天皇
政治:1)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 2)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
为公地、公民; 2)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
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其状况相当于奴隶
种姓制度的实质: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的影响: (1)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社会发展
佛教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们的不满, 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
佛教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佛教基本主张(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因果轮回 佛教的传播:
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印度的 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天竺”。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 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 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 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命题点:古代埃及
★(2022·甘肃省卷)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源于“水”的赠礼。尼罗河孕
育的文明古国是
(B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腊
D.古巴比伦王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元前 18 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 古巴比
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 伦王国
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该法典刻在
概况 一块黑色石柱上,其内容十分广泛,可从
《汉谟
中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
拉比法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第一一部较部为较完为整的完成整
森严的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
简介
种姓制度
制度,史称“种种姓姓制制度”
度
等级
概况
特点
森 第一等级:婆婆罗罗门门掌管祭祀
严 第二等级: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的
种
内 容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
(1)各等级世 代相袭
姓 第四等级:首陀罗 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 (2)各等级之
地位
比法典》
典》
文法典
石柱局部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
意义
图
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考点 3:古代印度(九上第 3 课 P ) 10-14
课标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古代印度 河流域文
明
发源地 南亚印度河流域 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文明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 成就 到世界各地)、佛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世界古代史
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
1.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哪一流域?什么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古埃及有哪些重要的文明成就?
2.如何认识古埃及的金字塔?
3.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哪一流域?何时达到最强盛时期?有何重要文明成就?
4.《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上有何地位?
5.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哪一流域?何时达到鼎盛时期?有何重要文明成就?
6.古代亚非文明诞生的相同地理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尼罗河流域。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等。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3.两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汉谟拉比在位时。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4.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印度河流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种姓制度、佛教。
6.都位于北纬25°—40°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