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整理修改【课资内容】

合集下载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颜色憔悴古义: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 害: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 离骚者,犹离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穷则反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厚币委质事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三、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 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其后楚日以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内惑于郑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___________4. 短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蜕于浊秽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秦昭王与楚婚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屈原列传》是一篇文言文,下面对其中出现的注音、通假字以及重点实词进行了梳理。

一、注音谗谄(chǎn)靡(mǐ)不毕见濯淖(nào)滋垢(gòu)渣滓(zǐ)皭(jiào)然汶汶(mén)稚(zhì)子枯槁(gǎo)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温蠖(huò)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汨(mì)罗上喾(kù)楚将屈匄(gài)二、通假字: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2、人穷则反本通“返”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旨趣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5、靡不毕见通“现”显现6、屈平既绌通“黜”罢黜7、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三、重点实词解释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2、XXX任之信任3、XXX大夫与之同列位次4、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5、XXX使XXX造为宪令制定6、XXX属草稿未定写作7、XXX见而欲夺之,XXX不与改变,更改8、平伐其功自夸、9、XXX听之不聪也恨、痛心明10、“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11、人穷则反本处境困难1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困13、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心悲痛14、《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15、靡不毕见无见,同“现”16、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17、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近18、其志洁,故其称XXX称许19、不获世之滋垢污浊2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泥,同“涅”染黑21、乃令XXX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假装呈献质,同“贽”见面礼2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XXX凭借当权者2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2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2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26、XXX以不知忠臣之分资质,职分27、卒使XXX大夫短XXX于XXX诋毁,说坏话28、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吃酒糟喝淡酒2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洁净的样子玷污30、然皆祖XXX之从容辞令效法四、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XXX和古义:第二年。

高三语文文言复习批注《屈原列传》

高三语文文言复习批注《屈原列传》

高三语文文言复习批注《屈原列传》一、原文及译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
今义:色彩
5、形容枯槁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6、而能与来自推移古义:变化 今义:移动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
遇 2、人穷则反本 通“返”,返 回 3、靡不毕见 通“现”,表 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旨 趣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污 浊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 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 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 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 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 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 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 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 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什么
兼词,于此
词类活用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名作状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朝内,在国外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觉,听力 3、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4、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5、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7、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一样
8、厚币委质事楚 9、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用厚币
名作状,一天天地
10、时秦昭天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姻 11、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败。 名作状,在内,在外 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整理

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整理

《屈原列传》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同“罹”,遭受)2.人穷则反本((反,同“返”,返回)3.靡不毕见(见,同“现”,显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旨趣)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同“浊”)6.屈平既绌(绌,同“黜”,罢免)7.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8.亡走赵,赵不内(内,同“纳”,使……进)9.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10.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贽”,见面礼)二、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泥而不滓时秦昭王与楚婚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2.使动用法亡国破家相随属存(思念)君兴国而欲反复之3.名词作状语厚币委质事楚其后楚日以削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蝉蜕于浊秽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明道德之广崇生活在污泥里结为婚姻怀抱使……灭亡,使……破败使……兴用厚币一天天地在朝内,在国外像蝉那样……阐明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说短处,诋毁。

污浊环境 邪恶小人 方正之人,正直的人 忠诚之士,贤能之士 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中伤别人的小人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骗人的假话;今义:无理狡辩,动词古义:返回〈楚国〉覆转。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五、一词多义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4.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颜,颜面;今义:色彩 5.形容枯槁 古义: 形,形体,容,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7.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

今义:对付,处置。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蝉蜕于浊秽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7.动词活用作名词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四、古今异义词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6.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Zhu,连缀,引申为写作。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屈原列传》(解析版)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屈原列传》(解析版)

《屈原列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屈原列传〔两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力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二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多句,两千四百多字。

诗题“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屈平既绌(绌,通“黜”,被贬官)亡走赵,不敢归(亡,通“逃”)齐与楚从亲(从,通“纵”)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明,通“盟”)二、古今异义以为对(古义:回答。

今义:认为)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楚时称霸(古义:骄傲。

今义:动词:吹牛,鼓吹;名词:(动物)雄性)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此释义)三、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聋)厚币委质事楚(厚,形容词作名词,丰厚的礼物;币,名词作动词,礼物)以间进言(间,名词作状语)穷竟其事(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虽放流(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放)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设置、筹划)闻陈轸于楚故之王(闻,使动用法,使……知道)以累臣之故(累,名词作动词,囚禁)日夜谏也(日夜,名词作状语)厚遗秦王女而约为婚姻(遗,动词的使动用法,送给)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王(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说……的坏话)长平桓桓称以为虎狼之国(虎狼,名词作形容词,像虎和狼一样凶猛)使将三十万众守边(将,名词作动词,率领)而刘乃深绝(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断绝)复之秦(复,使动用法,使……回去)以三寸之舌而强于百万之师(强,形容词作动词,强大)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形容词作动词,无才能)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相斗)以远大法(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则幸得脱矣(幸:形容词作动词,侥幸)秦时与臣游(游:名词作动词,交往)常书辞中恶语属臣后中用事者乎(书:名词作动词,书写)。

屈原列传 知识点

屈原列传 知识点

屈原列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二、通假字。

1.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2.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3. 靡不毕见(“见”通“现”,表现)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意旨,旨趣)5. 屈平既绌(“绌”通“黜”,被罢黜)6.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7.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三、古今异义。

1. 明年。

- 古义:第二年。

例如“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颜色。

- 古义:脸色。

如“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今义:色彩。

3. 形容。

- 古义:形体容貌。

如“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4. 从容。

- 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5. 反复。

- 古义:返回(楚国),扭转形势。

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 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四、一词多义。

1. 属。

- shǔ.- 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 zhǔ.-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连续)-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2. 伐。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其后秦欲伐齐(攻打)3. 疏。

- 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分条陈述)4. 离。

- “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受)- 约从离衡(使……离散,离间)5. 本。

- 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 人穷则反本(根本,这里指祖宗)- 今存其本不忍废(版本,稿本)五、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泥而不滓(染黑)-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一天天地)2. 形容词作名词。

- 邪曲之害公也(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直的人)3. 使动用法。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使……听觉灵敏,这里指“明辨是非”)- 亡国破家相随属(使……灭亡,使……破败)六、特殊句式。

2025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屈原列传-司马迁》知识点梳理

2025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屈原列传-司马迁》知识点梳理

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受,遭遇。

易错误地理解为“离开”)2.人穷则反本(同“返”,返回,这里译为“追念”)3.靡不毕见(同“现”,明白,显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意旨,旨趣)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同“浊”,污浊)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7.屈平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8.乃令张仪详去秦(同“佯”,假装)9.厚币委质事楚(同“贽”,见面礼)10.齐与楚从亲(同“纵”,合纵,联合抗秦)11.亡走赵,赵不内(同“纳”,接纳)12.被发行吟泽畔(同“披”,披散)古今异义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当权。

今义:行事。

)2.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假话。

今义:无理狡辩。

)4.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5.形容枯槁(古义:外貌,模样。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古义:委婉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7.《国风》好色而不淫(古义:喜好描写男女恋情。

今义:沉溺于情欲,贪恋女色)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古义:返回(楚国) 恢复 (国家)。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一词多义1.属①屈平属草稿未定(zhǔ,动词,撰写)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动词,连接)③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动词,请托,嘱托) (《岳阳楼记》)④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shǔ,动词,归属、隶属) (《琵琶行并序》)⑤吾属今为之虏矣(shǔ,名词,类,等辈)(《鸿门宴》)⑥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动词,类似)(《核舟记》)2.疏①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分条陈述)(《促织》)③谏太宗十思疏(名词,上给皇帝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④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形容词,稀疏)(《与妻书》)3.本①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名词,草木的根) (《谏太宗十思疏》)③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鱼我所欲也》)④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愚公移山》)4.志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②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③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④悲其志(名词,志向)⑤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桃花源记》5.闻①博闻强志(名词,学识)②不闻六百里(动词,听说)③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促织》)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知道,懂得)(《师说》)⑥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促织》)⑦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闻名) (《出师表》)⑧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知名、名气)(《五人墓碑记》)⑨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劝学》)6.迁①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②盘庚之迁(动词,迁移)(《答司马谏议书》)7.害①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②邪曲之害公也(动词,损害)8.约①其文约(形容词,简约)②仪与王约六里(动词,约定)9.明①明于治乱(动词,明晓)②明道德之广崇(动词,阐明)③月明星稀(形容词,明亮) (《短歌行》)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10.亡①亡走赵(动词,逃跑、逃亡)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灭亡)③亡其六郡(动词,失去)11.疾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名词,疾苦)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痛心)③君有疾在腠理(名词,病)(《扁鹊见蔡桓公》)④臣少多疾病(动词,生病)(《陈情表》)⑤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动词,忧虑)(《伯夷列传》)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容词,劲疾)(《劝学》)⑦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形容词,快)(《长亭送别》)⑧草枯鹰眼疾(形容词,锐利)(王维《观猎》)12.见①信而见疑(介词,被)②举类迩而见义远(动词,表达)③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动词,见到)④彗星见于东方(动词,同“现”,出现)(《三国志·吴主传》)⑤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答司马谏议书》)13.微①其文约,其辞微(形容词,含蓄隐晦。

完整word版屈原列传知识梳理

完整word版屈原列传知识梳理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一、注音谗谄(chǎn)靡(mǐ)不毕见濯淖(nào)滋垢(gòu)渣滓(zǐ)皭(jiào)然汶汶(mén)稚(zhì)子枯槁(gǎo)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温蠖(huò)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汨(mì)罗上称帝喾(kù)楚将屈匄(gài)二、通假字: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2、人穷则反本通“返”..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旨趣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5、靡不毕见通“现”显现6、屈平既绌通“黜”罢黜..7、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三、重点实词解释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2、王甚任之信任..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位次4、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6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改变,更改8、平伐其功自夸、炫耀...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明10、“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11、人穷则反本处境困难1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困..13、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心悲痛14、《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15、靡不毕见无见,同“现”16、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17、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近1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称许...19、不获世之滋垢污浊2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泥,同“涅”染黑...21、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假装呈献质,同“贽”见面礼...2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凭借当权者2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2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2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2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资质,职分27、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说坏话..28、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吃酒糟喝淡酒....2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洁净的样子玷污....3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四、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屈原列传文言现象整理

屈原列传文言现象整理

屈原列传文言现象整理《屈原列传》整理稿一、一词多义(实词)1. 属(1)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2)骑能属者百余人《项羽本纪》跟随(3)乃以秦王属吏《高祖本纪》(zhǔ交付,委托)(4)徒属皆曰:“敬受命”。

《陈涉世家》(shǔ官属;部属)(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动词,隶属,属于。

) (6)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动词,类似。

)2. 与(1)屈平不与:动词,答应,允许(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动词,亲附,结交)(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淮阴侯列传》(连词和)(4)坚营勿与战《淮阴侯列传》(介词和)注意(3)(4)词性不同,词义相同。

3. 伐(1)平伐其功:自夸(2)自矜功伐《项羽本纪》/此五霸之伐也《魏公子列传》(名词,功劳,功业。

)(4)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5)口诛笔伐 (动词,声讨。

)4. 疾(1)臣少多疾病《陈情表》(病)(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恨,痛心)(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快)(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生疾病)7. 、间(1)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绝)(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暗中)(4)间至赵矣《廉蔺列传》(从小路)8. 见(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会见)(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屈原列传》(被)9. 绝(1)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绝交)10类(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像)(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事物)11. 迁(1)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放逐)(2)时北兵以追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迁《指南录后序》(迁都)(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灭亡)(4)余左迁江州郡司马《琵琶行》(贬谪)12. 劝(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劝勉,勉励)(2)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劝说)13.微(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不暴露,深奥,精妙)(2)今臣亡国贱,至微至陋《陈情表》(卑微,渺小)14、靡靡不毕见(没有,无)望其旗靡——《曹刿论战》(动词,倒下)15、本父母者,人之本也。

分享屈原列传重点虚词整理

分享屈原列传重点虚词整理

屈原列传重点虚词整理屈原列传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理想追求和高尚人格,理解屈原在中国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3.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为什么一反其传记通常的表达方式,而是在客观记述中融入了大量的议论。

教学建议:一、本文的文言知识点较多,可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重点归纳如下内容:1.通假字:①博闻强志.通“记” ②穷则反.本/使于齐,顾反.通“返”③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⑤靡不毕见./举类远而见.义远通“现”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⑦屈平既绌.通“黜” ⑧厚币委质.事楚通“贽”⑨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⑩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泥.而不滓通“涅” 齐与楚从.亲通“纵”2.古今异义①故死而不容..,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第二年..不被接受②明年③一篇之中三致志..辞令: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焉表达意愿④皆祖屈原之从容⑤颜色..憔悴,形容..江滨到..枯槁:脸色,面容;形体,容貌⑥屈原至于3.文言句式●被动句:▲用“见”表被动: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②是以见放③而自令见放为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用“为”“为……所”表被动: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用“于”表被动:⑦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用“受”表被动⑧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无显现标志,动词有被动意味:⑨方正之不容也故死而不容⑩屈平既绌虽放流,眷顾楚国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其后楚日以削●宾语前置句(否定句或问句中代词作宾语):①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定语后置句:①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二、本文篇幅很长,但并不难懂,可用快速阅读的方式进行。

但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尤其要注意文章所叙一系列事件前后之间的勾连照应。

比如:(1)文章的第4—8自然段屈原的活动并不多,作者有意历叙屈原被黜之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旨在揭示屈原被贬与楚国日益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屈原被排斥对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资分享
18
七. 重点实虚词 1.娴于辞令 熟悉 2.争宠而心害其能 动词,妒忌 3.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词,恨,痛心 5.人穷则反本 处境艰难 6.故劳苦倦极 疲惫 7.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条理系统;没有 8.举类迩而见义远 类:事物;迩:近 9.不获世之滋垢 污浊
18.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责怪 因为
课资分享
20
翻译句子:
•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 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今义:不慌
课资分享
9
四、 特殊句式 A 1、“离骚”者,犹离忧也。 判断句
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B 1、遂绝齐 省略介词“遂绝(于)齐”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勒尚 省谓语 “(赂)用事者”
课资分享
10
C 1、方正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6、是以见放
•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课资分享
21
•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 而不滓者也。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 ,复释去张仪。
•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 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人穷则反本 反-返。返回,文章有思念的意思。
3.靡不毕见 见-现,体现,显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旨,旨趣,文章的含义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浊,污浊
课资分享
3
6.屈平既绌 绌-黜,罢免 7.齐与楚从亲 从-纵,合纵 8.厚币委质于楚 质-贽,见面礼 9.亡走赵,赵不内 内-纳,接纳 10.被发行吟泽畔 被-披,披散 11.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涅,染黑
《屈原列传》
文言知识梳理
课资分享
1
属草稿 zhǔ
谗谄
chǎn

惨怛

谗人间之 jiàn
音 帝喾

濯淖
nào
皭然
jiào
泥而不滓 zǐ
屈匄
gài
靳尚
jìn
相随属 zhǔ
三闾大夫 lǘ
啜其醨 chuò lí
汶汶
mén
温蠖
huò
汨罗

课资分享
2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罹,遭遇
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
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 动词,记述
伐 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此五霸之伐也
动词,夸耀 动词,指动词,讨伐,进攻 动词,声讨 名词,功业
课资分享
16
重点虚词:
而 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表因果 表承接 表承接 表转折
课资分享
19
10.乃令张仪佯去秦 离开
11.厚币委质事楚 币:礼物 委:呈献
1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用,凭借 掌权的人
13.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断绝 于是
14.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到 终于
15.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6.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多次 表达 无论
1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被 语气词,呢
被动句
课资分享
11
倒装句 D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4、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5、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介宾短语后置
课资分享
12
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7、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宾语前置
课资分享
•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
课资分享
22
•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 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3
六 . 一词多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动词
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动词,掌管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课资分享
14
闻 博闻强志 忽闻门外虫鸣
名词,学识,见闻 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 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用法,使……听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名词,声望,声名
以勇气闻于诸侯
动词光可也
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使……破败
课资分享
6
身客死于秦 名作状,象客那样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说短处,诋毁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课资分享
7
三、古今异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 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 世之温蠖乎?
•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 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课资分享
课资分享
4
二. 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觉,听力
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奸邪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形作动,阐明
课资分享
5
蝉蜕于浊秽 形作名,污浊的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丰厚的礼物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通婚,结为婚姻 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用法,使……灭亡
23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奈何绝秦欢 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意思跟“怎么办”相似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返回,恢复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 倒去;重复的情况。
课资分享
8
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 所产生的印象。 形容枯稿
古义:形,形体;容,容貌。 今义:对 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乃 乃作《怀沙》之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连词,于是 你,你们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副词,就
课资分享
17
重点虚词:
以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因为
莫不求忠以自为
目的连词,来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因为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凭借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以为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凭,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