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
第五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_地面工程_获奖作品
第十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
第十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导言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中国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项盛会,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今年的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第十届赛题颇具挑战性,要求参赛选手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任务主题,并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的设计方案。
一、赛题背景1.1 石油工程的重要性石油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油工程是指以石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工程学科,主要包括油藏工程、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石油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的核心环节,它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效率、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1.2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意义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
通过参与这样的比赛,学生们能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石油工程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赛题要求2.1 设计要求本届大赛的设计题目要求参赛选手基于具体的地质结构条件和油藏特点,设计一个油田开发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油藏开发的各个环节,如勘探、评价、开发等,需要科学、合理、经济、高效。
2.2 技术要求设计方案需要应用石油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岩石力学、油藏数值模拟、钻井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参赛选手需要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
2.3 环境要求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因素。
参赛选手需要针对具体的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合理选择技术和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3.1 勘探与评价1.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手段获取地下油气储量的分布情况,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2.评价油藏储量:根据勘探结果,对油藏储量进行评价,包括地震数据解释、地质模型构建等。
3.2 油田开发1.油井设计:确定油井的位置、井型、完井方式等,包括垂直井、水平井、多级分段等。
第十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
第十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石油工程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同时推进石油工程领域的发展,第十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即将隆重举行。
为此,我们特别设定了以下赛题:
1. 油田地质建模及优化开发方案设计
2. 油藏数值模拟及注采方案设计
3. 油田集输管网设计及优化
4. 石油化工装置设计及工艺流程优化
5. 油田环保治理技术设计及应用
6. 油气勘探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7. 油气井完井与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
8. 油气储层改造技术及实际应用
以上赛题均涵盖了当前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技术难点,希望参赛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创造力,提交具有创新性和可实施性的设计方案。
本届大赛将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赛者还可获得实习机会和学术交流机会。
欢迎广大石油工程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共同推动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
- 1 -。
【最新精选】首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介绍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为使本次大赛的作品更加实用和接近油田生产实况,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基础数据均来自于我国某油田新探区块,当中可能存在不完善的部分,参赛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相似油藏开发资料或进行合理的假设,但必须进行必要的论证。
大赛作品(油田总体开发方案)可参考SY/T10011-2006《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和《钻井手册》(上下册)。
大赛赛题咨询邮箱:************基础数据如下:1.地面概况资料1.1 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1.2 油田地理位置图2.地质静态资料2.1 区域地质概况与油藏地质特征2.2 MM断块Es33①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含油面积图2.3 MM断块M1-M3井剖面图2.4 MM断块Es33①有效厚度等值线图2.5 MM断块Es33①渗透率等值线图2.6 MM断块Es33①孔隙度等值线图2.7 MM断块Es33①砂厚等值线图2.8 MM断块M1-M2-M3井油层对比图2.9 M1井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2.10 M2井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2.11 M1-M2-M3测井解释成果表2.12 M1-M2-M3井分层数据表2.13 M1-M2井压力预测数据2.14 M1-M2井岩性及分层数据3.实验室资料3.1 M1井高压物性分析数据表3.2 M1井泥页层物理化学性能3.3 M2井五敏实验数据3.4 M2井岩心相渗曲线3.5含油污水检测数据4.生产动态资料4.1 M1-M2井压裂施工曲线4.2 M1-M2试油、试采数据表4.3 M1-M2生产数据表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2011年4月11日【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2015年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在XXXX年X月,本人从XXXX学院毕业,来到了实现我梦想的舞台--XX区文化馆工作。
在这里我用艰辛的努力,勤劳的付出,真诚而认真地工作态度认真的做好自身的每一项文化馆相关工作,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工作业绩。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近年来,石油工程在国际能源领域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为了促进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举办了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在这样的一个大赛中,我们团队所提交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的获奖作品。
我们的作品主题为“石油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深知石油资源的重要性,也了解石油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因此,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在保证石油开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并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首先,在石油勘探方面,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技术。
这一技术通过测量地壳的物理特征,如电磁波和重力场等,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石油资源,以及其储量和分布情况。
相比传统的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小等优点。
这种技术不仅能为石油工程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还能更好地保护勘探区域的自然环境。
其次,在石油开采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注水系统设计。
传统的石油注水系统往往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浪费和污染,而我们的设计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过滤技术,将地下水和石油的开采结合起来。
我们的注水系统能够将地下水通过高效的过滤系统净化后注入油井,既可以维持油井的压力,又能够将污染物排出,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损害。
同时,我们的注水系统使用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就业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计划。
我们会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此外,我们还将投资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我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我们相信石油工程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我们团队将继续努力,为石油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在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是我们团队的骄傲和成就。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钻完井工程设计PPT资料34页
G类
地面
常规
G类
300m
常规
G类
323m
常规
G类
314m
油套
2.1 钻机选择依据
DX井井深设计1839.49米,考虑到预应力固井和上提解卡的需要,选择 30钻机。
2.2 ZJ30主要设备简介
ZJ30部分设备表
名称 钻机 井架 天车 游车 大钩 水龙头 转盘 井架底座 柴油机 发电机
…
型号 ZJ30 TJ170131 TC-250 YC-250 DG-250 SL-225 ZP-520A
岩石力学参数分析图
层的力学不稳定性,地层整体强度 降低。
3.3 D1井实例分析
泥质含量、实测井径扩大率曲线 三压力剖面图
3.4 泥煤互层段井壁稳定性分析
采用Hoek-Brown准则计算泥煤互层段 的坍塌压力当量密度。
坍塌压力 当量密度最高
井深 H(m)
1094
1097
泥煤互层段坍塌压力变化示意图
井身结构设计图
4.2 井身剖面设计(直—增—稳)
井身剖面参数
测深 (m) 0.0 1209.0 1539.5 1839.5
井斜角 (deg) 0.0 0.0 88.0 88.0
方位角 (deg) 55.00 55.00 55.00 55.00
垂深 (m) 0.0 1209.0 1424.0 1434.5
23.56
28.94
3.4 泥煤互层段井壁稳定性分析(续)
Y-displacement 位移 mm
Y-displacement 位移 mm
井深1094m处的井筒Y方向位移云图
井深1097m处的井筒Y方向位移云图
3.4 泥煤互层段井壁稳定性分析(续)
第五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综合组一等奖钻井工程设计详解
第1章钻井工程方案1.1钻井工程地质概况1.1.1 区块地质概况1.1.1.1区块构造及地理环境特征本设计方案研究目标区块为页岩I区块,该区块总体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受到来自北西方向挤压应力作用,以正向构造为主,各背斜带之间以宽缓向斜带为界。
海拔最高675m,最低250m,多在400〜600m之间。
该地区交通较为便利,区内各场镇间均有公路相通。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5~17C。
其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年降水量超过1000mm,水系发育,季风影响突出。
四季特点为:春早,常有倒春寒”和局部的风雹灾害;夏长,炎热,旱涝交错;秋短,凉爽而多绵雨;冬迟,无严寒,雨雪少,常有冬干。
在降水多的季节,需预防山洪暴发所引起的泥石流、塌方、滑坡,河道涨水所引发的洪水等自然地质灾害。
1.1.1.2区块地层分布页岩I区块古生界奥陶系一中生界三叠系自下而上主要发育:十字铺组、宝塔组、涧草沟组、五峰组、龙马溪组、小河坝组、韩家店组、黄龙组、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
根据目前勘探开发情况,将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一上奥陶统五峰组约86m层段含气泥页岩段作为本区主要的目的层。
按照从老到新的顺序,由五峰组至嘉陵江组具体地层岩性及地层厚度见表3.1。
1.1.1.3储层分布该地区五峰组一龙马溪组总体上分布稳定,尤其是目的含气层段在地震剖面和连井对比剖面上都有很好的响应。
气层总厚度在83〜90m,纵向上连续,中间无隔层。
据现有钻井测井、录井以及岩芯特征,该地区目的含气页岩段从下到上可划分出三段、五个亚段,其中第1段(分11亚段和12亚段)为碳质硅质泥页岩,厚度分别约为33m和18m;第2段为含炭质粉砂质泥岩,厚度约17m;31亚段为含炭质灰云质泥页岩,厚度约13m;32亚段为含炭质粉砂质泥页岩,厚度约6m,通过现有资料发现,各亚段在全区分布基本稳定。
第3章钻井工程方案1.1.1.4区块地应力及储层岩石力学特征通过对目的层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得出杨氏模量23〜37GPa,泊松比0.11〜0.29,体积模量为14〜18GPa,剪切模量10〜14GPa,实测最大主应力为61.50MPa, 最小主应力为52.39MPa,根据应力剖面图可以得到上下隔层应力差约8MPa。
第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技术创新类赛题
第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技术创新类赛题选手围绕方案设计类赛题的主题——深水油气开发,对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HSE、经济评价等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工艺进行创新设计,比如软件的编制、工艺的创新、设备或装置的设计等,选手需完成作品申报说明书并附相关的设计图纸或软件程序等,详见《2016 CPEDC 技术创新类作品要求》。
以下题目供选手参考。
选手也可自行拟定作品主题,但内容必须与深水油气开发相关或者适用于深水油气的开发。
参考题目如下:
1. 深水浅部地质灾害预测技术
2.深水油气开采中相态变化分析
3.深水油气田开发井网设计
4.深水钻井水平井工艺设计
5. 深水钻井喷射下导管技术
6. 深水浅部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型
7.基于深水钻井井壁稳定性的钻井液技术
8. 深水自动井位优化技术
9. 深海油气田开发增产工艺
10. 海洋平台模块规划
11. 海底采油树装置设计
12. 海洋集输管道段塞流预测及防治
13. 深水海底多相流分离技术
14. 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
15. 深水集输管网经济性、可靠性及适应性评价方法
第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
2016年3月7日。
第七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第七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第七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希望大家喜欢。
石油工程设计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参赛学生需组成1-5人的团队,学历构成不限。
石油工程设计赛题设置2.1 方案设计类大赛组委会提供现场油(气)田区块的地质资料,参赛学生参考《油(气)田开发方案总体编制指南》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要求》完成油(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和HSE与经济评价等部分的设计,赛题设综合组和单项组,每人只限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综合组:完成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HSE、经济评价等一整套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由3~4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4名。
单项组:完成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和地面工程四项中任一项的设计方案,由1~2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名。
2.2 创新创业类(全国石油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选手根据方案设计类赛题的数据资料,对整套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工艺进行创新设计,包括软件的编写、工艺的创新、设备或装置的设计等。
作品完成后,填写作品申报说明书并附相关的设计图纸、软件程序等。
由1~2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教师1名。
创业组:选手根据赛题的主题要求,基于 Ocean 平台进行软件开发,作品完成后,提交插件程序、代码、用户手册等。
由1~5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教师1~3名。
注:选手可同时参加方案设计类和创新创业类的比赛。
石油工程设计作品要求3.1 内容要求(1)内容完整,方案设计类作品应按照《斩获卓越杯——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指南》完成,创新创业类作品应有详细的说明书及必需的附件;(2)设计方案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充分的论证;(3)禁止抄袭,不得用相似的项目报告冒充;(4)技术创新类作品禁止使用已有的专利、著作或论文;(5)若引用他人成果需说明并指明出处。
第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赛题基础数据
第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赛题基础数据一、方案设计类综合组1 区块概况本次设计方案研究目标区块为一具有复杂断层的半背斜断块油气藏。
工区面积约5.5km2,东西宽约1858m,南北长约2980m。
构造区距离最近港口油库为120海里,区域水深1350~1525m,区域地形示意图见图1-1,区块海域等高线示意图见图1-2,工区边界坐标详见表1-1。
图1-1 海区地形示意图1.2.1 水温海区表层及近底层水温参数可参见表1-2。
表1-2 水温参数位置水温(℃)最高最低表层水温29.0 17.0 近底层水温(1500m深度) 3.5 2.01.2.2 波浪图1-5 全年海流玫瑰图(表层)1.3 施工设计参数表1-3 水文气象设计参数(台风条件)要素 单位重现期(年)110100200500 10003秒钟阵风风速 38.2 54.2 67.7 73.1 76.4 79.3 5秒钟阵风风速 36.4 52.8 66.1 71.3 74.4 78.2 1分钟平均风速32.1 45.5 56.9 61.8 64.3 68.4台风条件下波高、谱峰周期联合分布曲线见图1-6;该海区推荐内波流设计参数见表1-4。
表1-4 工程海域内波流最大可能水平流速(包含背景流)海水深度(m)最大可能水平流速(向西为正)(cm/s)0 10515 13048h <2.5 55.7 74.1 83.3 95.9 97.1 95.2 93.1 91.8 88.1 61.8 39.8 33.1<3.5 88.1 94.2 96.6 98.7 99.2 98.8 96.8 96.3 94.6 83.5 71.1 71.072h <1.5 12.5 24.4 34.7 54.6 69.9 59.7 60.6 66.5 58.2 21.8 9.1 5.1<2.5 48.1 69.2 79.1 94.9 96.2 93.9 90.9 89.3 84.9 54.8 32.8 25.5<3.5 84.4 92.7 95.6 98.4 99.0 98.5 95.4 95.0 93.0 79.4 65.0 64.32 地质背景2.1 地层概况A油田自上而下揭示的地层层系包括:第四系A组,新近系B1组、B2组,古近系C1组、C2组(图2-1)。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单项组钻井工程
杆 长 度 /m 80 抗拉 安全 系数 抗扭 安全 系数
0-80
1761.3 55711
80-798 215.9
718 1761.3 55711
2. 直井钻完井工程设计
2.6 钻井液
一开井段:该井一开钻遇地层为黄绿色、浅黄色、深紫色、蓝紫色砂质泥岩和砂岩,
土质松软,胶结松软且渗透性好,为易水化、易膨胀的地层,而且临井给出了防漏的提示, 所以钻井液的选择要防漏、防斜。为预防井漏等复杂事故的发生,采用低密度低固相聚合物 钻井液钻进,使用的处理剂有:土粉、HV-CMC、KPAM、NPAN。其中,土粉、NPAN具有 迅速形成泥饼,降低滤失的作用,HV-CMC、KPAM具有调整流变性能,携带岩屑的作用。 二开井段:二开在钻遇煤层前,采用膨润土钻井液。以PAC-141抑制地层造浆、控制 般土含量上升;HMP21降粘、降滤失;FT103改善泥饼质量,降低高温高压失水,防止井壁 垮塌,RH8501增加泥饼的润滑性,防止粘卡。膨润土钻井液配方:40~60kg/m3;Na2CO3: 2~3kg/m3;NaOH:1~2kg/m3;PAC-141:3~5kg/m3;HMP-21:15~20kg/m3;FT-103: 15~20kg/m3;RH8501:20~25kg/m3。钻进过程中,合理使用PAC-141,根据不同地层配制不 同浓度的溶液进行维护。PAC-141按前松后紧的原则加入,以抑制地层造浆,控制粘土颗粒 分散及般土含量上升幅度。直井段地层长时间浸泡,井壁容易掉块,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观察 砂样返出情况,及时加入FT-103,以保证井壁稳定。 为保护煤储层,见煤后使用清水钻进,钻井液不允许加入任何对煤储层有伤害的添加 剂,原则上不允许使用黄原胶,如遇到井壁坍塌需携带岩屑时,可作为措施使用。但必须直 接放掉或用专用装臵回收,严禁混入钻井液(清水)中。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综合组范例(109页)
评审编号:PS029方案类型:油藏钻完井采油项目管理 HSE 经济评价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作品说明为了提升自身能力与专业水平,我们参加了此次大赛。
在本次设计大赛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内容。
首先进行地质图件的Geomap化,提取其中的地质参数。
然后结合大赛所给其他资料进行地质储量的计算与评价。
然后进行油藏工程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经验公式、极限经济井网密度初步确定井网密度,在已有井的基础上进行井网的部署;②建立东西南断层封闭,北边边水的层状油藏数值模拟模型;③开发方案的论证:a天然能量开发指标计算预测 b注水开发(注水时机:同期注水;注采井网:边部注水,面积注水—五点、反七点、反九点,注采强度:以注采比为基础,论证0.8/1.0/1.2)论证,推荐三个可选优化方案。
进一步,从低渗油藏开发的现场经验及地下地质条件出发,选择丛式定向井进行钻井方案和采油方案的设计。
最后,对整个开发方案进行了经济评价。
本次设计主要侧重于使用油藏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的论证。
在结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及资料,在老师的指导及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之下完成了本次设计大赛。
本参赛作品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不存在剽窃、抄袭等侵权现象。
若违反自愿放弃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关责任。
负责人签字:团队成员签字:指导老师签字:时间:2010年5月6日目录概述 (1)第1章油藏地质特征 (2)1.1 概况 (2)1.1.1 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概况 (2)1.1.2 勘探开发历史 (3)1.2 油田地质特征 (4)1.2.1 构造位置 (4)1.2.2 地层分布及储层分布 (5)1.2.3 沉积特征 (8)1.2.4 储层性质 (8)1.2.5 储层流体特征 (11)1.2.6 储层渗流特征 (11)1.2.7 储层敏感性分析 (12)1.2.8 油藏类型 (16)1.3 储量计算与评价 (16)1.3.1 储量计算概述 (16)1.3.2 储量类别 (18)1.3.3 储量参数确定及储量计算 (19)1.3.4 地质储量计算及结果 (22)1.3.5 储量评价 (22)第2章油藏工程设计 (23)2.1 开发原则 (23)2.2 开发层系划分及井网井距设计 (23)2.2.1 开发层系划分 (23)2.2.2 井网密度 (23)2.2.3 井距、排距的确定及优化 (25)2.3 数值模拟模型及方案优化 (29)2.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9)2.3.2 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 (29)2.3.3 对模拟区开发井网设计和指标预测 (30)2.4 油藏注水时机研究 (35)2.5 最终推荐方案 (43)第3章钻井和采油工艺 (44)3.1 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44)3.1.1 编制的依据 (44)3.1.2 基础资料 (44)3.2 钻井工程设计 (45)3.2.1 钻前准备 (45)3.2.2 井身结构 (45)3.2.3 钻头及钻具 (46)3.2.4 定向井的设计 (48)3.2.5 钻机 (55)3.2.6 钻井液 (63)3.2.7 钻井其他要求 (69)3.2.8 钻井进度计划 (69)3.2.9 钻井费用 (70)3.3 完井设计 (70)3.3.1 完井方法 (70)3.3.2 射孔工艺 (72)3.4 采油工艺 (73)3.4.1 油管柱设计 (73)3.4.2 采油方式 (74)3.4.3 注水工艺 (76)3.5 油水井压裂 (80)3.5.1 压裂层位 (80)3.5.2 压裂液 (80)3.5.3 压裂步骤 (80)3.6 油层保护 (82)第4章项目组织管理和生产作业 (83)4.1 生产管理 (83)4.2 动态监测要求 (83)第5章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85)5.1 投资估算 (85)5.1.1 依据 (85)5.1.2 原则 (85)5.1.3 价格选取 (85)5.1.4 投资估算项目划分 (85)5.1.5 投资计算 (86)5.2 经济评价 (91)5.2.1 评价模式及原则 (91)5.2.2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91)5.2.3 评价结果 (97)5.2.4 敏感性分析 (97)第6章职业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 (101)6.1 总体原则 (101)6.2 健康与安全 (101)6.3 环保要求 (102)概述MM油藏含油面积为 3.988k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为4.467m,有效孔隙度值为11.4%,平均含水饱和度为43.88%。
第九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赛题基础数据
2.2 构造特征 本区块为西北倾向东南的单斜构造,顺下倾方向地层逐渐变陡, 地层倾角为 3° ~ 30° ,整体上构造形态比较简单,内部断层不发育。 该区断裂构造特征: 区块北部发育一组 NEE-SWW 走向的断裂构造,断层性质为逆 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北北西,倾角自上而下由 70° 变为 20° ,垂直断 距为 300m~600m, 属于沉积同生断裂, 最高断开层位为侏罗系上统,
均值
<8
8 ~ 10 <0.5
1.5 ~ 30 0.5 ~ 15
5
第九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赛题基础数据
其中 I 类储集层以砂砾岩为主,砾石成分比较复杂,颗粒分选中 等~差。矿物组成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斜长石次之,云母片常见; II 类储集层呈现中高孔中渗特征,颗粒分选差,溶蚀孔比较发育,粒 间分布有较高含量的杂基,孔隙中分布有较多的云母。 2.4.2 粘土矿物分布特征与胶结情况 该区储层填隙物成分主要有泥级的陆源碎屑、粉砂岩、粘土矿物 以及碳酸盐矿物(方解石、菱铁矿),此外还有少量的水黑云母等。 对该区块及其邻近两区块的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见表 2-4。该区岩屑表 面蒙脱石化,杂基向片—絮状伊蒙混层转化,对渗透率影响较小。
图 1-2 XX 油田某区块已建管线示意图
2
第九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赛题基础数据
2 地质特征 2.1 层序地层特征 本区钻遇地层主要为三叠系 XX 组地层, 三叠系 XX 组地层从上 到下主要分为 A 和 B 两个砂层组, 具体的层序地层分层结果如表 2-1 所示。
表 2-1 XX 油田某区块层序地层分层表
图 1-1 XX 油田某区块井位分布图
该区块地面海拔 260m ~ 275m, 地表平坦, 为较松软碱土层覆盖。 气候干燥、 多风, 温差较大, 寒潮发生频率较高。 年平均气温为 9.2℃, 历年气温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温度最高可达 43℃,最低可达-38℃。 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设防烈度为 7 度远震。 该区附近分布有公路,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均覆盖该地区,通讯 发达。管线接入点与 W8 井的相对位置见图 1-2。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13所参赛高校试题
1、截止阀有哪些常见的故障?答:截止阀常见故障有:阀门关不严;阀门打不开或关不上;填料或垫子密封部分渗漏等。
2、什么叫凝点?答: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盛于试管的试油冷却,并倾斜45°,经过一分钟后,油面不再移动的最高温度叫凝点。
测定意义:①凝点对于含蜡油品来说,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估计石蜡含量指标;②用于表示轻柴油牌号;③作为贮运保管时的质量检查项目之一。
3、原苏联科学院院士尼基丁何时提出水合物的笼型结构?答:原苏联科学院院士尼基丁于1936年首次提出。
4、水合物形成的必要条件?答:充足的气源、适当的温压条件和地质构造环境是水合物形成的必要条件。
5、1950年,新中国与外国公司签订的第一个石油合资企业叫什么?答:中国和苏联政府签订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
6、离心泵按照叶轮结构分为哪三类?答:按叶轮结构分为:开式叶轮泵、半开式叶轮泵、闭式叶轮泵;7、离心泵盘不动车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1)泵体内存油凝固;(2)泵出口有压力;(3)部件损坏;(4)轴变形。
8、泵的作用是什么?答: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的流速和压力增加。
9、立式金属罐中按顶部结构分为哪几类?答:立式金属罐中按顶部结构分为衍架罐、无力矩罐、拱顶罐、球形罐、浮顶罐等;10、为什么离心泵开泵前,泵体必须充满液体?答:由于离心泵叶轮空转时.对空气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不足以将空气排出,那么泵体的压力便不会降到大气压下。
因此.也就不能将处于1大气压的液体吸入,所以,离心泵在开泵前必须先给泵体内装满液体,否则泵就不能正常运转。
11、设备操作中的“四懂”是什么?答:四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
12、在泵的出口管线上装单向阀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防止因某种原因停泵后,出口阀来不及关.液体倒流,引起转于反转,造成转子上的螺母等零件松动、脱落。
13、管件中伸缩器的作用是什么?答文:其作用是当温度变化时,使油管有一定限度的伸缩性,防止油管由于温度的变化而断裂。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地面工程单项组东舟工程》说课材料
团队编号:_15225104_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比赛类别地面工程单项组完成日期2015 年 4 月16 日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作品简介本参赛作品是针对区块I的43处页岩气藏做出的地面工程开发方案设计。
根据给定页岩气藏当地环境、井网部署方案、页岩气井的产气、产水等特征,本次地面工程设计主要涵盖气田集气管网工程、气田集气增压站场工程及相关专业设计。
其中,相关专业设计主要包括页岩气藏集输管网、集气增压站、污水处理、SCADA系统、消防安全、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
本次设计的重点为集气管网工程设计。
在气田集气管网工程中,总体方面官网由1根集气干线,7根集气支线,43根采气管线构成。
此种建设方式能提高集气站效率,简化管网,降低投资。
针对所提供的原料气及外输气品质要求,简要地设计集气增压站得流程,并涵盖过滤分离、三甘醇脱水、脱碳等主要净化措施。
地面工程单项组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本页岩气藏当地环境、井网部署方案、页岩气井的产气、产水特征,进行页岩气地面工程系统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设计概况 (1)1.2设计原则 (1)1.3遵循的标准规范 (1)1.4研究范围 (2)第二章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3)2.1地理位置 (3)2.2自然条件 (3)2.2.1地形地貌 (3)2.2.2气象 (3)2.3社会条件 (3)2.3.1 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交通 (3)2.3.2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3)第三章页岩气气况与试采情况 (4)3.1页岩气储量 (4)3.2气井主要概况 (4)3.3页岩气气体概况 (4)第四章气田集输工程 (6)4.1设计规模 (6)4.2方案概况 (6)4.2.1星形管网布局 (6)4.2.2官网总长计算 (7)4.2.3分级计量站和中央集气站位置的确定 (9)4.3集输工艺 (9)4.3.1除砂工艺 (10)4.3.2天然气水合物 (10)4.3.3气液分离工艺 (11)4.4集输管线设计 (13)4.4.1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和动力粘度 (14)4.4.2管径计算 (14)4.4.3水力计算 (19)4.4.4管道压降计算 (19)4.5集输系统的站场布局 (20)4.5.1布局原则 (21)4.5.2场站布局概况 (22)第五章计量站 (23)5.1设站原则 (23)5.2计量特点 (23)5.3计量工艺 (23)5.4计量设备 (25)5.5降噪处理 (26)第六章处理工艺 (27)6.1处理工艺概况 (27)6.2页岩气脱硫脱碳 (27)6.2.1工艺选择原则 (27)6.2.2气井含量分析 (27)6.2.3工艺流程图 (28)6.2.4脱酸工艺流程 (28)6.3页岩气脱水 (28)6.3.1工艺选择原则 (28)6.3.2脱水工艺的选择 (29)6.3.3工艺流程图 (30)6.3.4脱水工艺流程 (30)6.4天然气凝液回收 (30)第七章污水处理 (31)7.1污水处理的原则 (31)7.2页岩气污水特点 (31)7.3处理方法 (31)7.4处理工艺 (32)第八章管线工程 (34)8.1选线原则 (34)8.2本区地理条件 (34)8.3地区等级划分 (34)8.4敷设方案设计 (35)8.5线路构筑物 (36)8.6辅助标志 (36)第九章管道防腐 (38)9.1防腐层要求 (38)9.2管内防腐设计 (38)9.3管外防腐设计 (39)9.4电化学防腐 (39)第十章站场工程 (41)10.1自动控制 (41)10.1.1基本要求 (41)10.1.2仪表选型 (41)10.1.3计算机控制系统 (41)10.2通信 (43)10.2.1设计原则 (43)10.2.2设计方案 (43)10.3电力 (43)10.3.1电力负荷等级划分 (43)10.3.2现状及方案 (44)10.3.3供电工程 (45)10.3.4辅助及安全措施 (45)10.4水资源及消防 (45)10.4.1给水方案 (45)10.4.2排水方案 (45)10.4.3消防 (46)参考文献 (47)附录 (48)附录A (48)附录B (50)附录C (54)附录D (57)第一章总论1.1设计概况简介页岩I区块的开发,包括对计量、集输、加工等一系列方案的设计,给出总体方案布局,根据地面工程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站场开发。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参赛获奖作品资料
对管道实施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金属 + 土壤
腐蚀
涂层 将金属与土壤隔离开
阴极保护 针对有的缺陷涂层
整流器 将交流电流转变成
脉动直流电流
辅助阳极(也称惰性阳极)一般由高硅铸铁、铂 钛或贵金属氧化物和填埋料(通常为焦碳)组 成;阳极寿命应尽可能长,选择合适的数量并 埋在土壤电阻率低的位置以降低阳极接地电阻。
M4井 井流物组份组成
组份
二氧化碳 氮气 甲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异戊烷 正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 十一烷
以上
气体性质:
mol% 1.570 1.271 92.902 3.176 0.669 0.115 0.115 0.065 0.023 0.057 00.32 0.004
/ /
渤中13-11含二氧化碳油井套管腐蚀穿孔/裂开井下 766 ~1955 m段超声电视录象(0 ~766 m 和1955 ~2083 m段套管良
好)
华北油田含高二氧化碳馏-58井 使用18个月油管腐蚀穿孔
1.气藏数据分析 2.防腐设计分析 3.防腐方案
地理位置及地面概况资料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位于M市B区C村东北约10公里。
70年代
0年代
管道防腐层的发展进程
双层FBE
应用年代 90年代
管道防腐蚀保护示意图
金属 + 土壤
腐蚀
金属 + 土壤
腐蚀
涂层 将金属与土壤隔离开
防腐涂料
外层涂料
内层涂料
三层PE防腐层
陕京管道埋地干线防腐采用三层PE防腐涂层,其结构为: 底层:熔结环氧底层,厚度≥100μm; 中间层:共聚物热熔胶厚度170~250μm; 外层(背层):聚乙烯防腐层,厚度≥3.0或≥3.7mm。
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
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标题: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回顾前言: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一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石油工程设计师的盛会。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竞争的舞台上,参赛作品展现了设计者们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本文将回顾其中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带领读者感受设计者们的奋斗和激情。
一、作品A:石油勘探与开发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这个作品以提高石油勘探与开发效率为出发点,通过集成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设计了一套高效的一体化系统。
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勘探数据,并实时分析和处理,为石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设计者们还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通过优化方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作品B:海上油田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该作品关注海上油田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套全面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海上油田的各项指标,如气象、水质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
该系统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作品C:石油储存与运输智能化管理系统该作品针对石油储存与运输环节的管理问题,设计了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石油储存设施和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该系统能够提前预警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智能调度,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结语: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展现了石油工程设计师们的创新和智慧。
这些作品不仅解决了石油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还提升了石油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我们看到了中国石油工程设计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方向。
期待未来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能够继续推动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CATALOGUE目录•作品概述•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团队协作与贡献•总结与展望作品主题和目标本类作品的主题为“创新石油工程设计,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目标作品的目标是提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石油工程设计方案,以解决行业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实际需求,同时推动石油工程领域的绿色发展和智能化升级。
作品应体现技术创新性,如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方法或技术手段,提高石油工程的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
技术创新作品应注重应用创新性,如针对特定场景或需求,提出定制化的设计方案或解决方案,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应用创新作品鼓励跨学科创新,如结合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石油工程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跨学科创新作品应考虑经济实用性,即在保证技术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和投资风险,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经济实用性作品应具有社会实用性,即能够解决石油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社会实用性作品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即设计方案应易于实施和操作,同时能够在类似工程或场景中推广应用,促进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创新引领需求导向绿色环保安全可靠01020304强调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参赛者提出新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
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
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安全规范,提高工程建设的抗风险能力。
深入剖析石油工程设计领域的实际问题,明确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
问题分析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初步筛选。
方案构思对筛选出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评估。
可行性分析针对可行性分析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最终设计方案。
方案优化详细阐述设计方案的理念、步骤、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为评审专家提供全面了解方案内容的途径。
第六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_方案设计类油气田开发工程单项组一等奖作品
方案设计类油气田开发工程单项组
完成日期 2016 年 4 月 16 日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作品根据已有的设计基础资料,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比选了两种不同模式的 开发方案,最后确定了水下生产系统+FPSO 的全海独立式开发模式。在此模式的 基础上,进一步对水下生产系统、FPSO 平台和陆地终端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的 设计内容如下: (1)完成了水下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的设计,并结合 VB 和 C 语言开发了基于 遗传算法的可视化海底管网优化布局软件,对海底管网进行了布局。结合 PipeSim 和 OLGA 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管道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立管段段塞流、 水合物形成、结蜡以及清管等工况,同时对关键设备进行了选型计算。 (2)结合本区块海域和油田特点,分析了不同船型 FPSO 的适应性,确定了 采用圆形 FPSO+多点系泊系统的平台方案以减少建设投资,根据油田产量确定了 FPSO 的吨位、舱容、卸油周期等关键参数,对平台甲板和舱室进行了优化布置。 同时利用 HYSYS 软件对油气处理工艺模块进行了设计,绘制了包括油气处理、污 水处理、燃料气系统、开闭排系统、火炬系统、化学药剂注入系统在内的工艺流程 图, 并对其中一些关键设备进行了选型计算。 最后对 FPSO 的包括系泊系统在内的 配套辅助生产系统进行了工艺设计。 (3)根据穿梭油轮的装载量和卸油周期,计算了陆地终端的库容,在此基础 上对油罐、油库总图布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最后对配套辅助生产系统进 行了设计。 (4)针对 FPSO 和陆地终端分别进行了 HSE 风险评估,分析了在生产运营期 间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和环境影响, 结合相关行业标准, 制定了对应的预防和处理 措施,以此作为本油田 HSE 管理的基本原则。 (5)利用静态和动态评价两种方法对本项目进行了经济评价,分析得知采用 该开发方案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团队专业知识水平尚浅, 工程设计经验不足, 因此作品难免存在纰漏之处, 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
大赛作品(油田总体开发方案)可参考SY/T10011-2006《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和《钻井手册》(上下册)。
大赛赛题咨询邮箱:npedc@
基础数据如下:
1.地面概况资料
1.1 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
1.2 油田地理位置图
2.地质静态资料
2.1 区域地质概况与油藏地质特征
2.2 MM断块Es33①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含油面积图
2.3 MM断块M1-M3井剖面图
2.4 MM断块Es33①有效厚度等值线图
2.5 MM断块Es33①渗透率等值线图
2.6 MM断块Es33①孔隙度等值线图
2.7 MM断块Es33①砂厚等值线图
2.8 MM断块M1-M2-M3井油层对比图
2.9 M1井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
2.10 M2井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
2.11 M1-M2-M3测井解释成果表
2.12 M1-M2-M3井分层数据表
2.13 M1-M2井压力预测数据
2.14 M1-M2井岩性及分层数据
3.实验室资料
3.1 M1井高压物性分析数据表
3.2 M1井泥页层物理化学性能
3.3 M2井五敏实验数据
3.4 M2井岩心相渗曲线
3.5含油污水检测数据
4.生产动态资料
4.1 M1-M2井压裂施工曲线
4.2 M1-M2试油、试采数据表
4.3 M1-M2生产数据表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11年4月11日附件:(由于同一时间下载量过大影响下载质量,已更换存放地址)下载方法:点击-->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数据包<--,进入下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