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计划汇总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1.1.2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1.3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1.2 教学内容1.2.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1.2.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2.3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2.4 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1.3.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结构。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提问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1.4.3 演示: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发动机结构。

1.4.4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加深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的理解。

1.4.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1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2 让学生掌握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2.1.3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2.2 教学内容2.2.1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2 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2.2.3 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2.3.2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发动机工作原理的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4.2 讲解:详细讲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2.4.3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加深学生对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4.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

2024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完整版

2024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完整版

曲轴飞轮组件构造与维修
构造
曲轴飞轮组件包括曲轴、飞轮和曲轴轴承等部件。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旋转部件,飞轮是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的 部件,曲轴轴承是用于支撑曲轴旋转的部件。
维修方法
定期检查曲轴的磨损和裂纹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曲轴;检查飞轮和曲轴轴承的配合间隙,确保配合良好;清洗 曲轴和飞轮表面,避免油泥和积碳的堆积。同时,要注意曲轴飞轮组件的平衡性,确保发动机运转平稳。
燃油压力调节器和喷油嘴检测
燃油压力调节器检测
检测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性能,确保其能 够稳定地调节燃油压力。
喷油嘴检测
使用专业检测工具检测喷油嘴的喷雾质量和 喷油量,确保每个喷油嘴的工作状态良好。 同时,还需要检查喷油嘴的密封性和电路连 接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06
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
冷却系统组成及作用原理
气门传动组件构造
气门传动组件主要由凸轮轴、挺柱、 推杆、摇臂和摇臂轴等组成,用于控 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维修
定期检查凸轮轴的磨损情况,如磨损 严重,应更换;检查挺柱、推杆、摇 臂等部件的磨损和变形情况,如有异 常,应及时更换;定期清洗各部件, 保持清洁。
配气相位调整方法
配气相位概念
配气相位是指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
活塞组件构造与维修方法
01
构造
02
维修方法
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等部件。活塞是发动机汽缸中往 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环是用于嵌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活塞销是 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的部件。
定期检查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清洗活塞和活塞环槽,避免积碳和油泥的堆积;检查活塞销与连杆小 头的配合间隙,确保配合良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计划和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计划和总结)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202 年学期教学计划绪论课后记: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课后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性能指标及编号规则燃油系统起动系统 起动发动机点火系统适时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进气增压装置,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二.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及发动机转速)和经济性指标(有效燃油消耗率)以及环境指标等。

1.有效转矩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用M e 表示,单位为N ·m 。

2.有效功率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用P e 表示,单位为kW 。

它等于有效转矩与角速度的乘积。

有效转矩Me 和曲轴转速n 可用测功器和转速计测定,然后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发动机有效功率:3.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 表示,单位为r/min 。

4.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在l h 内持续发出l kW 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也称有效比油耗或有效耗油率,用ge 表示,单位是g /(kW ·h)。

讲授法三. 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1)EQ 6100—1型汽油机:表示二汽生产、六缸、四冲程、缸径100mm 、水冷、通用型、第一种变型产品。

(2)6120 Q 柴油机:表示6缸、四冲程、缸径120mm 、水冷、车用。

(3)12V135Z 柴油机:表示12缸、V 形、四冲程、缸径135mm 、水冷、增压。

案例教学法 四. 观看视频:双人快修操作规范演示法课后记:曲柄连杆机构概述和机体组课后记: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课后记:气缸体的修理课后记:气缸盖、活塞和活塞环的修理课后记:活塞销和连杆的修理课后记: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现象课后记:配气机构基础题:P107 (1,2,3)选做题:描述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板书设计:课后记:气门间隙和配气定时所属科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时间:第6周周三(1班)周三(2班)教学目标 1.了解气门间隙2.了解配气定时及可变配气定时机构教学重点配气定时教学难点配气定时教具粉笔,塞尺课型理论教程:教师学生一.气门间隙定义:凸轮基圆面到气门杆端面之间留有供机件热膨胀用的间隙,以确保气门关闭严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

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4.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等。

5.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分类和主要性能参数。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认知。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转换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活塞、连杆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

4.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活塞、曲轴、连杆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第三章:配气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配气机构的作用: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实现燃烧。

2. 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凸轮轴等。

3.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4. 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配气机构的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配气机构的认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作用;(2)掌握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3)熟悉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技巧。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拆卸和组装发动机主要部件;(2)能够诊断和修复发动机的常见故障;(3)能够制定发动机的保养和维护计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2. 发动机主要部件:(1)气缸体与气缸盖;(2)活塞与曲轴;(3)配气机构;(4)燃油系统;(5)冷却系统;(6)点火系统。

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1)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2)故障诊断方法;(3)维修操作步骤。

4. 发动机保养与维护:(1)保养与维护的基本要求;(2)保养与维护的操作步骤;(3)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1)发动机拆卸与组装;(2)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3)发动机保养与维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部件和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 发动机实物或模型;3. 工具和设备;4. 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成绩: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发动机构造、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介绍发动机概述及主要部件;第9-16课时: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第17-24课时:讲解发动机保养与维护;第25-32课时:实践操作,包括发动机拆卸与组装,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与维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4.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3. 讲解发动机的分类。

4.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讲解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

6.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观察身边的汽车,了解其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熟悉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3. 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 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发动机机体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

4.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5.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观察身边的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机体的安装位置。

3. 学习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第三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保养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分类及性能参数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1.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知识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组构造与维修2.1 发动机机体组的组成及作用2.2 发动机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构造与维修2.3 发动机曲轴与活塞组的构造与维修第三章: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3.1 配气机构的作用与组成3.2 凸轮轴与气门组的构造与维修3.3 摇臂与摇臂轴的构造与维修第四章: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4.1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与组成4.2 燃油泵与燃油喷射器的构造与维修4.3 燃油滤清器与燃油管路的维修第五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5.1 润滑系统的作用与组成5.2 油底壳与油泵的构造与维修5.3 油滤清器与油管路的维修第六章: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6.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6.2 冷却泵与散热器的构造与维修6.3 冷却液与冷却管路的维修第七章:启动系统构造与维修7.1 启动系统的作用与组成7.2 启动机与启动继电器的构造与维修7.3 电池与启动电路的维修第八章:点火系统构造与维修8.1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组成8.2 点火塞与点火线圈的构造与维修8.3 点火电路与点火控制模块的维修第九章: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构造与维修9.1 ECU的作用与组成9.2 ECU的主要部件与功能9.3 ECU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第十章:发动机总成维修与调试10.1 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与维修10.2 发动机性能测试与调整10.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发动机的分类及性能参数重点:发动机类型的区分,如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性能参数的重要性,如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难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热力学循环过程。

二、发动机机体组构造与维修重点:机体组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气缸盖、气缸体等;机体组的维修方法和技术要点。

难点:对机体组内部结构的理解,以及维修过程中对密封性和强度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计划汇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计划汇总

衡阳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模块式一体化专业课教学计划课程名称《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授课班级_________ 授课计戈y ______ 龙海玲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组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课程一体化教学计划一、本课程所处地位和作用塑料是20世纪人类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是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粉笔+黑板”的传统教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上明显落后。

本计划从满足现代模具企业需求为目标,在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将该课程部分章节实行一体化教学,主要体现在模型注塑成型部分。

模型注射成型部分是通过淡化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采用“教、学、做”三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中心,注重实用性、操作性、科学性。

通过该环节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塑料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塑料模具的开合模动作过程等知识,使学生具备注射模具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深入社会生产实践打好基础。

同时,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兼备的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但传统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区别,理论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实习教师讲解实际操作。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理论知识时想象不出模具的具体结构,感觉很抽象,而在进行实操练习时又想不起理论知识来,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而且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2.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4.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5.汽车发动机的供油系统6.汽车发动机的供电系统7.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8.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各个系统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实验与演示: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体验,加深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2.知识讲解:按照模块的顺序进行讲解,结合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实验与演示:安排相关实验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现象,加深对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系统功能的理解。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故障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组讨论:安排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之间共享问题、交流经验和解决方法,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练习与讲评:安排练习题或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巩固与运用,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纠正错误和加强训练。

7.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同时进行课程评价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讨论和互动的积极性,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技能水平。

2.作业和成绩:布置作业和关键性实践任务,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给予适当的评分和反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发动机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功能;(3)熟悉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拆卸和组装发动机主要部件;(2)能够诊断和修复发动机常见故障;(3)具备一定的发动机维修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汽车发动机维修工作的兴趣;(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1)发动机的类型及特点;(2)发动机的编号与分类;(3)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2. 发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1)发动机的组成部分;(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3. 发动机主要部件(1)气缸体与气缸盖;(2)活塞与活塞销;(3)曲轴与凸轮轴;(4)气门组与气门传动组;(5)冷却系与润滑系;(6)点火系与燃油系。

4. 发动机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1)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2)发动机拆卸与组装顺序;(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4)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 发动机常见故障案例分析(1)发动机不能启动;(2)发动机异响;(3)发动机漏油;(4)发动机动力不足;(5)发动机油耗过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拆卸、组装及故障诊断过程;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4. 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条件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 实践场地:具备发动机拆卸、组装及维修的实训设备;3. 教材及辅助材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维修工具及设备、故障案例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纪律、课堂表现等;2. 实践操作成绩: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拆卸、组装及故障诊断等;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发动机构造、维修方法及故障诊断的掌握程度;4.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掌握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认识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发动机的维修流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基本构造;(2)发动机的维修方法。

2. 教学难点:(1)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发动机维修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发动机实物或模型;(2)发动机零部件图片;(3)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2)准备笔记本,做好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的意义。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燃油系统等;(2)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图片,让学生认识各个部分;(3)演示发动机维修操作,讲解维修方法和技巧;(4)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图;2. 总结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评价他人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发动机维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 邀请汽车维修工程师到校授课,分享维修经验和技巧;3. 开展发动机维修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2. 发动机的类型及特点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3.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并与学生互动,加深理解。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组成与维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组成和结构。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机体的维修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机体维修的初步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的组成2. 发动机机体的结构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方法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组成和结构的图片、视频。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发动机机体维修的实操。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机体模型、维修工具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发动机机体的组成和结构。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组成和结构。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方法,并进行实操演示。

4.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机体维修实操,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与维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使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维修的初步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的图片、视频。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2)掌握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维修方法;(3)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对发动机进行维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发动机零部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职业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汽车、热爱技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概述(1)发动机的作用和类型;(2)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 发动机的构造(1)发动机的组成部分;(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1)曲轴连杆机构;(2)配气机构;(3)燃料供给系统;(4)冷却系统;(5)润滑系统。

4. 发动机的维修方法(1)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2)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3)发动机的调试。

5.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的判断;(2)故障原因的分析;(3)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2)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维修方法;(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2. 教学难点:(1)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2)零部件维修方法的掌握;(3)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维修方法;(2)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和维修操作;(3)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维修。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2)实物模型:观察发动机零部件;(3)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际维修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汽车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2)激发学生对发动机维修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2)介绍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和维修方法;(3)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育教学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育教学计划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ﻫ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ﻫ 2、掌握水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ﻫ 3、掌握冷却液的作用及使用致意事项ﻫ 4、掌握节温器与散热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方法
6、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
(四)发动机综合维修ﻫ 1、发动机总装与总检修
2、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实习操作教学内容
(一)工具、量具的认识和使用
1、掌握常用工具选用原则
2、掌握常用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的读数及使用方法ﻫ (二)气缸压力的测量ﻫ 1、理解气缸压力对发动机的影响ﻫ 2、熟练掌握气缸压力测量的方法
(五)发动机的总装ﻫ 1、掌握保证发动机装合质量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熟悉装配技术标准与注意事项
2、掌握发动机总装工艺过程及装配方法,正装配发动机,熟练使用装机工具和量具
四、实施细则及建议学时分配

本期计划课时分配
授课周数
周时数
授课总时数
其中
20
4
80
讲课
实验(习)
复习考试
机动
止章节
5、掌握冷却风扇的构造、分类、损坏及维修方法ﻫ (三)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1、了解汽车燃料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部分组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损耗和简单的维修解决方法ﻫ 3、理解汽油的燃烧特性及空燃比的含义ﻫ 4、掌握化油器的基本结构、简单的工作原理和检修,以及各部位的调整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实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掌握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掌握发动机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工作流程;3. 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4. 学会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发动机概述:10分钟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曲柄连杆机构:30分钟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作用。

3. 配气机构:40分钟介绍配气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4. 燃油系统:40分钟讲解燃油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的故障及维修方法。

5. 进排气系统:30分钟介绍进排气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6. 润滑系统:20分钟讲解润滑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机油泵的故障及维修方法。

7. 冷却系统:30分钟介绍冷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讲解节温器的故障及维修方法。

8. 点火系统:40分钟讲解点火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火花塞的故障及维修方法。

9. 发动机构造实训:60分钟让学生动手拆装和检修发动机各部件,加深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

10.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案例分析:4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

11. 总结与答疑:15分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2.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发动机维修资料和案例分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图片:汽车发动机的图片。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分类和性能指标的了解。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让学生掌握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其功能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各个组成部件的基本知识。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了解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实物:汽车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件。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各个组成部件的理解。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知识。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方法。

3.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维修知识汽车发动机的保养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知识。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方法。

3.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实物:汽车发动机。

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知识的掌握。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与保养方法的掌握。

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巧。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专业工具
如发动机吊装工具、气门弹簧压缩 工具等,需了解其结构和使用原理 ,确保安全操作。
检测设备
如故障诊断仪、示波器、万用表等 ,需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检测技巧, 准确判断故障。
拆卸与装配注意事项
拆卸前准备
了解拆卸步骤和注意事项,准备 好所需工具和零件存放容器,确
保拆卸过程有序进行。
拆卸技巧
遵循“先外后内、先易后难”的 原则,避免野蛮拆卸导致零件损
产业升级带来机遇。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发动机基本原理与构造
回顾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主要 零部件功能。
发动机维修工具与设备
介绍了常用的发动机维修工具、量具及设备 ,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讲解了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故障排 除步骤及维修技巧。
发动机维护与保养
阐述了发动机日常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以 及具体的维护项目和保养周期。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构造及维修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发动机维修任务。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 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评价
学生对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维修 技能掌握较好,但在一些细节方 面还需加强。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但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需加强分析 和解决能力。
下一讲预告和准备事项
01
下一讲内容预告
下一讲将介绍汽车底盘的构造与维修,包括底盘的组成、各部件的功能
及维修方法等。
诊断方法与步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1.1.2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1.3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1.2.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1.2.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2.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2.4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小组讨论法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1.4.2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1.4.3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4.4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5 探讨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4.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5 作业布置1.5.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喜欢的汽车发动机的特点1.5.2 编写一篇关于汽车发动机发展历程的短文第二章:汽油发动机构造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1.2 让学生掌握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1.3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

2.2 教学内容2.2.1 汽油发动机的构造2.2.2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3 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2.4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2.3.2 实物演示法2.3.3 小组讨论法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汽油发动机的应用广泛性2.4.2 讲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2.4.3 分析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4.4 介绍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4.5 探讨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2.4.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5 作业布置2.5.1 让学生绘制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2.5.2 编写一篇关于汽油发动机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的短文第三章:柴油发动机构造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柴油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模块式一体化专业课教学计划课程名称《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授课班级模具技师班授课计划龙海玲教研室主任教研组组长《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课程一体化教学计划一、本课程所处地位和作用塑料是20世纪人类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是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粉笔+黑板”的传统教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上明显落后。

本计划从满足现代模具企业需求为目标,在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将该课程部分章节实行一体化教学,主要体现在模型注塑成型部分。

模型注射成型部分是通过淡化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采用“教、学、做”三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中心,注重实用性、操作性、科学性。

通过该环节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塑料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塑料模具的开合模动作过程等知识, 使学生具备注射模具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深入社会生产实践打好基础。

同时,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兼备的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但传统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区别,理论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实习教师讲解实际操作。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理论知识时想象不出模具的具体结构,感觉很抽象,而在进行实操练习时又想不起理论知识来,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而且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作为职业教育,就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应提高作业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规范意识、协作意识及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钻研突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具有发展后劲,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能尽快适应实际生产岗位的需要。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课程采用“教、学、做”三结合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整体业务素质上。

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下:1、一体化教室建议学校在模具实训房增添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接通网络,便于播放网络上的优秀动画作品),因为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一个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环境,所以一体化教室是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保障。

在模具房先通过投影仪讲解理论知识,讲解分析模具结构,然后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模具并思考模具工作过程及动作原理,最后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给学生演示模具的开合模动画,给学生的思考一个验证答案。

2.一体化教师“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实践操作练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业教师去参加各种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实践操作示范法等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那么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压力增大,从而锻炼和培养了教师,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有利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一体化教材模块教学以项目训练为中心,所以要打破的教学方式。

一体化教学需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合职业校校学生学习的“模块式一体化”配套教材,教材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突出技能。

同时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增强直观性,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一体化教学设备1)注射模具模型,塑料模塑成型机。

2)配备工具:操作台若干,拆装工具若干套(梅花板手、套筒板手、内六角扳手、手锤等)。

3)专用量具、绘图工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丁字尺、图板若干套。

4)易耗品:清洁剂、润滑剂、抹布等。

5、一体化教学过程l) 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实施计划分项目进行教学。

2) 分组实训:应根据课题和设备条件确定,每组为6~7名学生,每班分为5~6组。

3)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结合; 以实践为主,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和电视录像等,引导学生先看后听,先动手后分析。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动手动脑,循序渐进的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

4) 讲课:(1) 讲课以2学时为单位,针对理论知识要求教师讲解则按标准每学时45分钟进行,针对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则可以不安排课间休息。

(2) 要求教师、学生穿整洁的服装上课。

(3) 上课前,教师组织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4) 教师的演示要合乎规范操作要求,讲解要切合生产实际。

(5) 学生实操时,教师应巡视各工位,及时发现问题,制止不规范,不安全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6)课程结束,应要求学生清理场地,整理设备,清洁工、量、机具,养成文明生产的好习惯。

四、课程内容项目模块教学单元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学时塑料模具基础知识模块绪论塑料及其性能应知:塑料的概念、特性、成型方法等应会:根据塑件需要学会选材1、塑料的成分、来源、分类2、塑料的优点、缺点3、塑料的成型方法4、热塑性塑料5、热固性塑料4常用塑料的特性与应用应知:掌握常用塑料的特性、成型条件、对模具的要求及用途应会:学会鉴别常用的塑料1、常用塑料化学和物理特性2、常用塑料注射成型工艺条件3、常用塑料成型工艺特点4、常用塑料成型注意事项5、常用塑料对模具设计的要求6、常用塑料的鉴别4塑料制品生产应知:塑料制品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常见结构设计应会;掌握塑件的设计原则及常见结构设计1、塑料制品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2、制品的尺寸和精度3、塑料制品的常见结构设计2注射机与模具应知:注射机基本结构、规格及选用、注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应会:学会选用注射机并掌握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形式1、注射机的基本结构及规格2、注射成型过程3、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形式4、注射机的选用5、注塑成型工艺条件6注射注射模概述应知:注射模具的概念、分类及基本组成应会:掌握注射模具的拆卸和组装不同类型的注射模具的识别注射模具的基本组成注射模具的拆卸和组装8模结构模块注塑模具结构设计模块注射模成型零件设计应知: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型腔数量的确定、模具分型面的选择等应会:掌握型腔数量的确定方法、学会选择模具分型面及设计模具成型零件1、成型零件的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2、型腔数量的确定方法及考虑因素3、制品分型线和模具分型面的确定4、镶嵌件外形尺寸的设计20注塑模具排气系统设计应知:注射模具的排气方式及型腔排气系统设计要点应会:分析注射模具困气的位置及不良后果、设计型腔排气系统1、排气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2、注射模具困气的位置及不良影响3、排气系统的设计4、型腔的进气装置设计4注塑模结构件的设计应知:模架的设计、提高模具强度的措施、三板模定距分型机构的设计应会:掌握模架的规格及选用、学会设计三板模定距分型机构`及浇口套1、模架的分类与选用2、提高模具强度的措施3、三板模定距分型机构的设计4、浇口套的设计5、模架中其他结构件的设计20注塑模侧向分型机构与抽芯机构设计应知:侧向抽芯机构的概念及用途、斜销抽芯机构和斜滑块抽芯机构应会:掌握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要点1、侧向分型机构与抽芯机构的概念分类2、各种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要点20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应知:浇注系统的概念、分类及设计原则应会:掌握浇注系统的概念、分类及设计原则1、浇注系统概念及分类2、浇注系统的设计12热流道模具的设计应知:热流道模具的概念、优缺点及设计要点等应会:掌握热流道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要点等1、热流道模具的概念、分类及组成2、热流道系统的优缺点3、热流道浇注系统设计要点4、热流道模具结构设计示例6注塑模具结构设计模块注塑模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应知:注塑模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注射模冷却的概念和形式、冷却水路设计等应会:掌握注射模具冷却水路的设计等1、注塑模温度控制的重要性2、注塑模冷却水路设计要点3、冷却系统设计实例4、模具加热系统2注塑模脱模机构系统设计应知:掌握脱模力的计算及推出机构的分类等应会:学会计算脱模力、设计脱模系统等1、脱模系统的分类2、脱模力的计算3、推出机构的设计14注塑模导向定位系统设计应知:掌握导行定位系统的定义及作用、导向定位机构的分类及设计等应会:学会设计导向系统和定位系统1、导向定位系统的定义及重要性2、注射模具导向定位机构的分类及作用3、导向定位系统的设计4学生课程设计模块由一简单的塑料制品设计出其成型模具应知:掌握塑件的结构分析、浇注系统的设计、加热冷却系统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等应会:分析塑件结构、确定模腔数量、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件、设计冷却系统、设计脱模机构、Pro/E软件绘图知识等1、塑件结构的分析及型腔数量的确定2、成型零件的设计3、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的确定4、脱模机构的设计5、Pro/E模具设计知识3个礼拜五、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一)、课程教学环节包括教室理论知识讲解、多媒体动画演示、Pro/E设计、实践讲解操作等等。

教学方式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

1.多媒体动画演示在一体化多媒体教室完成,实践讲解操作在模具系模具模型房或者教室完成.2.实践操作在模具系模具模型房完成。

3.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和Pro/E设计交替进行。

4.每学完一个模块就进行综合实训(模具系模具模型房完成)5.学完《塑料模塑工艺与塑料模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就进行课程设计(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完成、教师加以指导)二)、考核方法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实操要求学生边做边说,说明模具结构原理、零件名称、技术标准等。

每个大模块学完后,都要进行实操考核,要制订出详细、周密、实用的考核方案,对总成的拆装顺序、工具、量具使用,各零件技术标准、零件检查等等进行全面考核。

2、期末考核占总成绩40%;3、出勤、作业、课堂问答占期评成绩10%;4、课程设计占期评成绩10%。

六、教材和参考书1、授课教材:湖南大学出版社《塑料模具工艺与模具设计》第一版沈言锦主编2、参考教材:1)、化学工业出版社《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一版张维合编著2)、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精通Pro/ENGINEER 3.0 中文野火版——模具设计篇》第一版凯德设计编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