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说稿说专题说课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目标。
第一学段: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这里有改动,修改前的目标为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有所改动,修改前的目标为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原标准目标为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改动较大,由原来的6条改为2条。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再是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也不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不再是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表达过程解释结果、回顾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意识。例如一年级下册第19~20页的例题和做一做,这里都展示了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提示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2.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编排体例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包含情境图、例题、探讨算法、巩固练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8页)教学内容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编排顺序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构建知
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内容结构
一年级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二年级用100以内加减法及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三年级用万以内加减法及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四年级用乘法除法及四则运算、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及分数加减法、方程解决问题;六年级用分数乘除法、比、百分数、比例解决问题。
(四)知识整合
1~3年级主要是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培养问题意识,初步建立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模型,而4~6年级则主要是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则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二者结合编排,相辅相成。值得一提的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一单元在整套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一单元之前的解决问题都是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的,直观性强。而第二学段的问题呈现方式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使解决问题教学由直观向抽象转变。虽然也有情境图,但更多的注重人文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如五年级上册10页就展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图,当遇到歹徒时狗的行为是如此神勇,人又该怎么做呢?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解决问题教学我建议在结合计算教学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实施教学,即第一学段问题意识的培养和
第二学段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整体策略是“解决问题教学语文化”。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引领和学生的主体探究。
第一学段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经历一看、二说、三建模三个阶段。
一、看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看情境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3(P19),捉迷藏、丢手绢、踢足球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和经常经历的生活情境。
二、说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说图中的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图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提出自己喜欢的数学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三、建模。
根据文本中现成的问题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去列式解决问题,建立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模型。
由于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相结合的编排特点,没有必要对各类数学问题进行归类,而是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去解决问题,不会导致给学生一种定式,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更大的探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为第二学段解决问题教学奠定基础。
有了第一学段四则运算含义的充分理解、问题意识的培养、解决
问题策略的初步形成这一良好基础,进行第二学段解决问题教学,这一学段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读”的途径来实现。
通过语文教学的观摩,我体会到了读的重要性,那么丰富的情感、丰富的内涵,学生能通过“读”来体悟出来,能够读出文本所蕴含更深层次的内涵,使我意识到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更是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手段。解决问题教学的“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举个例子加以说明。《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例3的教学。
一读:寻找信息,理解题意。
我先让学生读题,小组内自由地读,当读出东西时,组内互说,如果有人落后,帮他读。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学生就像读课文似的读题,先是洪亮而杂乱的声音,持续了有三四分钟,接着是交头接耳的“密谈”,然后声音越来越小,渐渐的没有声音了。随着声音的消失,几只稚嫩的小手缓缓地支撑在桌面上了。
有趣的是谁也没说出这道题的问题,老师就说:“老师也发现了,这道题是让我们求现在图书室有图书多少册?”同学们一片哗然:“老师,这我也知道。”都乐了,而且很不屑。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呀?”
再读:寻找策略,言之有理。
同学们再一次投入到读的环节之中,这次的读较上次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读带有品味的色彩,明显的慢了。慢慢的又有几只小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