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故都的秋》说课稿、教案
故都的秋一、故都的秋景秋天是一个丰收、收获和感恩的季节。
在我国的故都,北京,秋天也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在此时,整个城市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颜色,除了美丽的石板路和窄巷子,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故都的秋天带给我们的感受不仅仅是层层叠叠的金黄色叶子,还有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
有许多历史古迹被渲染成了秋天所独有的颜色,它们散发着一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香气,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些来到故都的人们。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景色和历史文化•了解故都的文化底蕴使它成为我国的国际旅游名城•能够描述和表达出故都的秋天景色所给予的情感•学习简单的摄影技巧并将其应用于秋天景色的拍摄中能力目标•通过参观、阅读和表达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创新思维应用于日常学习中,完成个性化的作品创作•培养学生感知自然、关注环保、保护城市文化资源的能力和精神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并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周围的人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群体讨论法:带领学生探究问题,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做法,培养创新思维;•手工制作法:让学生在制作中提升其动手能力,培养创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视觉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媒介手段使得课堂更生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故都的秋天景色北京故都的秋天景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在北京的秋天,完美的天空、犹如火焰般的枫叶、红墙黄瓦和小胡同里的水塘和平生活瞬间从记忆中呼唤而来,让人感到欣喜不已。
2. 让学生了解到文化是北京的又一独特之处北京是一座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悠久而文化多彩。
这些文化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独特的饮食文化、紫禁城的历史、京剧文化等等。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一、说教材《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由著名作家郁达夫所著。
本文在课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追求和民族精神。
本文以描绘故都北京的秋景为主题,通过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内涵。
1. 作用与地位《故都的秋》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高观察力和感悟力。
(3)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作为现代散文的代表作,为学生提供文学鉴赏的范例。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描绘故都的秋景,包括天空、街道、树木、湖泊等。
(2)表达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3)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抒发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感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3)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联想法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3)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故都秋天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散文阅读方法的掌握。
(3)对故都秋天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难点:(1)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
(2)散文鉴赏能力的培养。
(3)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与激发。
四、说教法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突出以下亮点:1. 启发法: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与故都北京秋景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
引导学生能通过__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__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__特点《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__的基调和底色。
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__的骨架。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11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散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111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112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鉴赏散文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的佳作。
二、说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培养学生赏析散文语言、把握文章情感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都的深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让学生领悟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说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独特感受。
理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把握文章的主旨。
32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复杂情感。
体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四、说教法4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情感韵律。
42 提问法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43 点拨法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
4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五、说学法5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背景知识。
52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3 诵读感悟法通过诵读,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意境。
六、说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以关于秋天的诗词名句引入,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62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讲述本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和社会环境。
《故都的秋》说课稿(15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5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
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
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 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故都北平的秋色,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篇课文被编排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对自然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来描绘自然、表达情感,为今后的写作和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作品,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分析散文的能力。
但是,对于像《故都的秋》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学生在理解和欣赏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高一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浅,对于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深沉的情感可能难以产生深刻的共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品味本文细腻、清新的语言,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对故都的眷恋和向往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品味作者笔下秋的韵味。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文中“悲凉”情感的内涵,以及这种情感与故都秋景之间的关系。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一、说教材《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由著名作家郁达夫所著。
本文在教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现代散文的较高水平,还具有很强的文学审美价值。
通过对故都北京的秋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都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故都文化的了解:通过描绘故都的秋景,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主要内容:本文以描绘故都北京的秋景为主线,通过对天空、街道、园林、寺庙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故都秋天的美丽画面。
同时,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2)运用比较阅读法,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故都的秋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理解作者对故都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美好人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文章写作技巧的掌握。
(3)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如何运用比较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故都的秋》说课稿(优选15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优选15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
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
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
《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篇一」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1、教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⑴诵读法。
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
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一、背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一直以来都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每年的秋天,故都的景色变得格外迷人,成为了文化创作的重要题材。
本次说课将围绕“故都的秋”这一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表现故都的秋色之美。
二、材料1. 《秋水》——白居易水满西园滴翠微,夕阳无语照乘船。
夜深犹怕渔人报,茅店谁家犬吠连。
2.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三秋》——苏轼云物凄凉拖翠色,宫殿辉煌閟深轨。
草枯鹰眼疑无路,谷响乌声不敢知。
三、策略1. 讲授材料技巧在讲授本次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秋水》对景色的描绘非常细腻,可以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深秋的雕琢和霜冷之美。
(2)《登高》通过猿鸟的嘶鸣和天地的广袤描绘出深秋的悲壮和无限。
(3)《三秋》通过云物、殿阁、草枯等元素概括了这个季节的特点,传递出深秋的萧索和孤独。
让学生能够领会不同诗歌中的内涵和特点,这是本次讲授的重要技巧。
2. 情感的引导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深秋所传递的情感,如孤独、萧索、慷慨、感怀等。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来鼓励学生发掘自己心中的情感,思考过与生活中的烦恼、迷茫、孤独等的关系。
这样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感受和面对情感和思考的能力。
3.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在阅读故都秋季的文学作品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感受深秋的魅力。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的文学作品吸收文化传统,结合个人的感受和性格等因素自由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都深秋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训练(15分钟)(1)播放故都秋季的图片,让学生体验秋季的美景。
(2)呈现材料,读出诗句让学生体验诗人的艺术魅力,领会深秋带来的情感。
2. 课堂讲授(40分钟)(1)让学生就材料中的诗句进行感性理解和分析,让学生学会领会不同诗歌中的内涵和特点。
(2)讲解材料中的艺术手法,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
故都的秋的说课稿
故都的秋的说课稿《故都的秋》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的秋意,描绘了故都北平的秋色,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这篇文章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写景状物散文”,通过学习这些散文,学生能够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故都的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将故都的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融入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使文章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外,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韵味,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和学习。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但对于散文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如何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内涵,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散文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可能理解不够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向往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故都的秋 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自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板书《故都的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与《归去来兮辞》《荷塘月色》共同构成“走进自然”这个模块。
本单元旨在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
《故都的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的代表作。
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散文。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学习此篇课文对学生学习以后的散文,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故都的秋》在本单元甚至本教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把握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赏析语言美,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学习通感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法三种(1)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故都的秋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自读:《故都的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板书《故都的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与《归去来兮辞》《荷塘月色》共同构成“走进自然”这个模块。
本单元旨在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
《故都的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的代表作。
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散文。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学习此篇课文对学生学习以后的散文,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故都的秋》在本单元甚至本教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把握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赏析语言美,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学习通感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法三种(1)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经典散文,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这篇文章通过对北平秋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和对清、静、悲凉之秋的独特感受。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类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同时学习写景的方法和技巧。
《故都的秋》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散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以及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学生对于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都秋景的特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和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故都秋景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独特感受。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以及文中所蕴含的深沉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故都的秋》优秀篇1《故都的秋》说课稿梧州七中语文组刘静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
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一)学情介绍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
一、故都的背景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在北京的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中,颐和园、圆明园、紫禁城等皆是见证它古迹和奇观的文化遗产。
故都的秋天,笔者身临其中,不禁感到无限的感伤。
二、故都的气息
在北京的秋天,一股优美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
你可以在这里走进任何一家公园,感受到这座城市非常独特的文化气息。
站在人海中,凝望着红墙黄瓦,不由得感到无限温馨。
三、故都的景色
故都的秋天,自然景色变得异常美丽。
笔者在慕田峪长城上游走时,发现山街林立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这里的红枫叶,不但鲜艳而美,更是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四、故都的风尚
在故都的秋天,不仅有风景的美丽,更有文化的沉淀。
正值国庆节,许多市民聚集在故宫前,看升旗仪式,颂扬祖国的繁荣昌盛。
因为故都,民俗风情不断地演化和创新,生生不息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故都的秋天,无论你是来自哪里的旅人,这座城市都能为你带来独特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让我们珍爱这座城市,爱护环境,为故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一、说课程概述《故都的秋》是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故都南京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
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分析文中描绘故都秋天的特点和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故都南京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情操陶冶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分析文中描绘故都秋天的特点和手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情操陶冶习惯。
四、说教学方法1. 文本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感受和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4.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故都南京的秋景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文化感受。
五、说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通过播放故都南京的秋景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文本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精读重点段落和句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教师参与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4. 角色扮演:选择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感受和经历。
2023年《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
2023年《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一、说教材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
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__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2__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同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二、说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
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
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
(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
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意图: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板书《故都的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与《归去来兮辞》《荷塘月色》共同构成“走进自然”这个模块。
本单元旨在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
《故都的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的代表作。
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散文。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学习此篇课文对学生学习以后的散文,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故都的秋》在本单元甚至本教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把握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赏析语言美,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学习通感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法三种(1)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境法通过音乐渲染或言语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在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2)合作学习体现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过程中(3)探究学习体现在质疑问难,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过程中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计划1课时)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约2-3分钟我会通过播放背景音乐音乐《秋日私语》,让学生欣赏几幅秋天的图片,谈对秋天的感受导入新课。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了这几幅图片,你又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呢?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同学们,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看一下他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一幅风情。
(板书:郁达夫)此环节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约10分钟1、知人论世感知作者、写作背景方面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作者: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写作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2、字词积累字词问题学生课下已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梳理,课上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就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引导,增加语文知识积累。
3、思考问题然后,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思考问题:“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引导学生讨论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炼文章观点,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一。
环节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约10分钟1、第一部分: 1段教师泛读思考问题:此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
“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2、第二部分:2-12段学生齐读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将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
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3、第三部分:7-10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此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明确: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思路,理清写作结构,是教学目标一的延伸。
环节四、三读文本品味意境鉴赏语言约15分钟(重点)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会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冷暖色调的判断。
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
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
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
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4、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赏析优美语言,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二。
突破教学重点环节五、四读文本体悟感情约15分钟(难点)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继续提问:问题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明确: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问题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明确: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问题3、“唉,天可真凉了”。
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有什么目的?明确: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问题4、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5,综观全文,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明确: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最后,引出问题6: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明确: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会要求学生联系写作背景进行思考。
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
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