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0d646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1.png)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转,制定本规程,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设备、生产设备、测试设备等。
三、操作人员的要求
1. 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的培训,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熟悉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手册和安全标识;
3. 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前培训合格证明,方可操作。
四、操作程序
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 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3. 操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保养;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紧急应急程序,当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按照应急程序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
2. 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改动或维修;
3.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离开操作岗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对于涉及危险品的仪器设备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六、违规处罚
如有操作人员违反本规程操作,将会受到公司的相关处罚,严重者将取消相关操作资格。
七、附则
1. 本规程由公司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
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3. 如对本规程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以上规定,自XX年XX月XX日起正式执行。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d5935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d.png)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规范操作行为,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作操作人员。
第二章仪器仪表操作管理要求第三条工作人员培训所有从事仪器仪表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相关知识,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条仪器仪表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完好性,如有故障应立即报修。
2. 检查是否具备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
3. 准备好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第五条仪器仪表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禁吸烟、饮食等行为,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限制使用仪器仪表,严禁超负荷使用或使用错误的仪器仪表。
5.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第六条仪器仪表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按钮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时机。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先关电源再操作,先停机再关电源”的原则。
第三章常见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第七条温度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温度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确保温度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
3. 读取温度时,垂直观察液体的温度计刻度,避免视线产生误差。
4. 使用过程中,避免温度计的震动和撞击,防止打破温度计。
第八条电流表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电流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确保电流能通过电流表。
3. 调整电流表的量程,使其能够测量到所需的电流。
4. 读取电流时,注意电流表刻度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第九条频率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频率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b2db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3.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1.入场前的准备工作1.1 确保仪器设备安装位置稳固,不会倾斜或摇晃。
1.2 检查所有电缆和连接器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1.3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接地正确,并保证插头无损。
1.4 判断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合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5 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并熟悉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仪器设备的使用2.1 在启动仪器设备之前,确保周围没有任何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危险物质。
2.2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以避免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2.3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注意不要过度施加力量,以免损坏设备。
2.4 确保仪器设备的所有控制按钮处于正常位置,并且能正常操作。
2.5 在启动仪器设备之前,检查仪器设备上的液位、压力和温度等指示器的读数是否正常。
2.6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
3.仪器设备的维护3.1 定期清洁仪器设备的外部表面,并确保仪器设备周围的环境清洁。
3.2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存在磨损、腐蚀等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3.3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润滑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4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有松动、老化等情况,并及时修复。
3.5 定期校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并及时进行调整。
4.仪器设备的校验4.1 根据仪器设备的校验周期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校验计划。
4.2 校验仪器设备时,要确保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校验时,应按照标准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严格遵守校验方法和步骤。
4.4 校验结果应进行准确记录,并及时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4.5 校验后,应对仪器设备进行重新调试和试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5.紧急情况处理5.1 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切断仪器设备的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5.2 在进行维修、清洁或校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5.3 在处理危险物质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b591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f.png)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仪器设备操作的前期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其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确认仪器设备所需的供电和供气状况,保证正常运行;3.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线路和传感器等,确保无故障;4. 准备所需的试剂、样品和其他操作器材,确保运行平稳;5.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6. 在操作区域内设置警示标识,禁止非操作人员靠近。
二、仪器设备的启动与关闭1. 启动仪器设备前,必须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并确认所有仪器设备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 启动电源,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的操作;3. 仪器设备启动后,进行必要的预热或校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4. 完成实验或操作后,根据仪器设备的要求,按照相应的顺序关闭各个设备,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三、仪器设备的常规操作流程1. 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操作要求,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操作;2.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顺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3. 注意操作时间、温度、压力等相关参数的控制和调节;4. 对于涉及危险物质或有害物质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6.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仪器设备的清洁与维护1.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后,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无污染;2. 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洁工具,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或擦拭工具;3.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磨损的零配件、清洁传感器等;4. 清洁和维护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6.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仪器设备的爱护意识,合理使用和保养。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3a163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c.png)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依据国家有关仪器仪表安全操作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编制。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内各类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机械、化学等仪器仪表。
第三条责任仪器仪表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保障仪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本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仪器仪表的管理和维护,并向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第四条安全意识仪器仪表使用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行动。
第五条管理措施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本单位将建立健全仪器仪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第六条仪器仪表的操作前准备1. 仪器仪表的使用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仪表的构造、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
2. 检查仪器仪表是否存在损坏、附着异物或异常现象,确保仪器仪表处于正常状态。
3. 检查仪器仪表的电源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
4. 检查仪器仪表的外部电源、电缆等配套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5. 将仪器仪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固定好,避免仪器仪表的震动和滑动。
第七条仪器仪表的操作方法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式或参数。
2. 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使用金属工具或其他易导电材料。
3.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洁的操作环境,避免灰尘、杂物或化学物质对仪器仪表的危害。
4. 操作人员应避免使用过长或受损的电缆,定期检查电缆的状态,确保其安全可靠。
5. 操作人员在操作仪器仪表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仪器仪表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6. 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对仪器仪表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使用。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5ef7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f.png)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前言仪器仪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各种实验和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设备的状态处于正常工作条件下。
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的外观,确保设备没有破损或异常情况。
2. 检查设备的电源,插头和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
3. 清洁设备的仪表面板,确保仪表读数清晰可见。
4. 检查设备的传感器和探头是否完好,并连接到正确的接口。
5. 校准设备,确保仪表读数准确。
三、操作步骤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制定相应的操作步骤。
以下为一般性的操作规程:1. 打开设备电源,并等待设备启动和稳定。
2. 检查设备的显示屏和指示灯,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如需要测量温度,可设置温度范围和单位。
4. 将待测样品或物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与设备传感器的接触良好。
5. 等待设备完成测量或检测过程。
期间不得随意停止设备或进行其他操作。
四、数据记录与保存在设备操作结束后,及时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和结果。
以下为常见的数据记录与保存方式:1. 使用设备内置的数据记录功能,将数据保存在设备存储器中。
2. 如设备无内置存储功能,可以使用电脑或其他外部媒体进行数据记录和保存。
3. 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明操作人员、测量时间、设备型号和其他必要的信息。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对于设备的长期稳定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为设备的常见维护与保养方面的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洁设备的仪表面板和外观,并确保设备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2. 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电池和电源线,确保设备供电正常。
3. 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4. 如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六、操作安全在操作设备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以确保人员安全:1. 在操作过程中,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669e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6.png)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引言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护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正常运行,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行为和程序的文件。
本规程适用于XX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二、仪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仪器设备检查: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2.清洁卫生:仪器设备的操作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且操作人员应保持清洁,准备工作台面上不得有杂物,以防干扰操作和导致仪器设备受损。
3.安全防护:在操作某些特殊仪器设备时,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如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操作手册和资料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前,应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和相关资料,确保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仪器设备操作步骤1.打开电源:根据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指引,首先打开电源,并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2.接通仪器仪表:按照仪器设备的要求,依次接通所需的仪器仪表,确保仪器之间的连接正确稳定。
3.操作仪器设备: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步骤开始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包括设置参数、调整仪器、添加试剂等。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动作的规范和正确性,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数据记录: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使用。
5.关闭仪器设备:操作完成后,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逐步关闭仪器设备,并切断电源,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节约能源。
6.清理工作区域:操作结束后,应清理工作区域,将试剂等杂物妥善处理,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和清洁。
四、仪器设备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规范: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和调整参数,以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操作细致:操作过程中要细致入微,确保实验材料和试剂的精确使用和加入量的准确性。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b277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e.png)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第一章引言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提高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或组织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工业设备等。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1仪器设备的安装2.1.1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并确保仪器设备稳固、安全。
2.1.2检查仪器设备的供电及接线是否符合要求。
2.1.3将仪器设备连接至所需的外设,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2.2仪器设备的调试2.2.1仪器设备的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配置正确。
2.2.2在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记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日常操作3.1仪器设备的开关机3.1.1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了解仪器设备的开关机操作步骤,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1.2关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相关操作,如保存数据、断电、清洁等。
3.2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3.2.1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和连接线路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3.2.2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准确度和精度。
3.2.3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清洁仪器设备的表面和内部,避免积灰和腐蚀。
3.3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3.3.1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用并向维护人员报告。
3.3.2在维护人员未到场前,不得自行拆解和修复仪器设备。
3.3.3在维护人员修复后,应按照其说明进行测试,确认仪器设备已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4.1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4.1.1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1.2在进行高温、高压等危险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2仪器设备的准确使用4.2.1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
4.2.2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指示及报警信息,并及时处理。
仪器操作规程及维护方法
![仪器操作规程及维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cf58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d.png)
仪器操作规程及维护方法仪器操作规程及维护方法一、仪器操作规程1. 仪器操作前,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并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穿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预热仪器,确保仪器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3)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4) 对于需要使用化学试剂的实验,要注意试剂的储存条件和使用方法,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仪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及时观察仪器的指示灯、显示屏等,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 操作仪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或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3) 严禁擅自改变仪器参数或进行非授权的操作,以免对仪器及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4) 注意仪器周围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避免对仪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5) 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仪器的清洁和维护。
二、仪器维护方法1. 定期清洁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设置适当的清洁周期,对仪器进行定期清洁。
清洁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 先断开仪器电源,并等待仪器完全冷却后再进行清洁。
(2) 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以免对仪器造成腐蚀。
(3) 清洁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仪器造成机械损伤。
2. 正确使用仪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仪器操作手册上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仪器损坏。
(2) 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零部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
(3) 严格控制仪器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等,避免环境因素对仪器的损坏。
3. 维护仪器记录:建立仪器维护记录,记录仪器的维护情况和维护时间,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维护记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维护日期和时间;(2) 维护内容和方法;(3) 维护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4) 维护后的仪器状态和使用情况。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dcb75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7.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第二条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该熟悉本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条使用人员使用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各个零部件的工作正常,无松动、断裂等现象。
第四条使用人员应戴上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第五条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不得分散注意力,以免发生事故。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维护第六条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
第七条维修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使用人员不得私自拆解、修理设备,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害。
第八条维护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确保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校验第九条仪器设备的校验工作由专业的校验人员进行,校验周期为每年一次。
第十条使用人员应在校验完成后,按照校验报告的结果进行操作和使用。
第五章事故处理第十一条发生事故时,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停止使用设备,并做好现场保护措施,保障现场安全。
第十二条事故处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事故,保护受伤人员的安全。
第六章纪律处分第十三条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依照公司纪律处分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十四条本规程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生效。
第十五条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是一份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的范文,供参考。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适当修改和完善。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所拥有的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
第三条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设备、计量设备、辅助设备等。
第四条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
仪器操作规程
![仪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21c0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5.png)
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仪器操作规程是指对特定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正确的仪器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以常见仪器操作规程为例,介绍一些常用的仪器操作规范。
二、常见仪器操作规程1. 电子天平的使用电子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重量测量工具,它的操作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之前,需要先校准天平,确保它的准确性;- 使用时应当将物质放在专用容器中,并放在天平的中央位置;- 避免震动和风吹,以免影响称量的准确性;- 不要直接用手触摸天平的测量盘,以免留下污染物;- 称量精确度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2. 压力表的读取压力表是用来测量流体压力的仪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量程和精度的压力表;- 安装时注意仪器的位置和连接,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读取时要平视压力表刻度,并注意刻度的单位和量程范围;- 在测量前,需要清空管道内的气体,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注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压力表的损害。
3. 离心机的操作离心机是常用的实验室设备之一,正确的操作能够确保样品分离的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之前,需要先检查离心机的转子和转盘,确保其完好,并平衡样品的位置;- 将样品均匀放置在转子容器中,并确保容器的平衡;-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离心结束后,应当小心取出样品,避免破坏和交叉污染。
4. 光谱仪的使用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光谱仪平稳放置,并充分预热,以消除仪器的漂移和不稳定性;- 将待测样品放入光谱仪的样品槽中,并确保槽中无杂质;- 合理选择光谱范围、波长和扫描速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注意避免光路的污染和破坏,定时清洁和维护仪器。
三、总结仪器操作规程是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正确操作仪器设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失误的风险。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汇总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e448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e.png)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汇总在各种实验室、工厂、研究机构等场所,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人员安全以及获取准确数据的关键。
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不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我们特地对常见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了汇总。
一、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确保天平放置在平稳、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水平台面上。
接通电源,预热 30 分钟以上,以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2、校准定期使用标准砝码进行校准。
按照天平的操作手册进行校准操作。
3、称量操作轻开天平门,将待称物品放在秤盘中央,关闭天平门。
等待数值稳定后读取称量结果。
注意称量物品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4、结束操作取出称量物品,清洁秤盘。
关闭电源,罩好天平罩。
二、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开机准备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正常,连接是否牢固。
打开电源,预热 20 分钟。
2、设定参数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带宽等参数。
3、调零和校准以空白溶液进行调零。
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4、测量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比色皿中,确保光路通过样品。
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5、关机清洁比色皿,关闭电源。
三、显微镜操作规程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安装目镜和物镜。
调节光源亮度和焦距,使视野清晰。
2、样品制备根据需要制作合适的切片或涂片。
3、观察操作将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先使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区域后再切换高倍镜。
调节焦距和微调旋钮,使图像清晰。
4、图像记录如需拍摄图像,连接好相机并进行设置。
5、关机维护取下样品,将物镜转离通光孔,关闭电源。
用防尘罩罩好显微镜。
四、离心机操作规程1、平衡样品确保离心管对称放置,且样品质量相等。
选择合适的转子,并正确安装。
3、设置参数根据样品性质和离心要求,设置转速和离心时间。
4、启动离心关闭离心机盖,确认无误后启动。
5、离心结束待离心机完全停止后,打开盖子取出样品。
6、清洁维护清洁离心机内部和转子。
五、pH 计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电极是否完好,浸泡在相应的溶液中活化。
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仪器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68ae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a.png)
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一、目的仪器使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保障使用人员的安全,并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
三、责任人员1.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 使用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进行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维护工作。
四、操作流程1. 使用前检查使用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进行以下检查:(1)确认所需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无损坏或异样。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接通情况及连接线路的完好情况。
(3)确认所需消耗品齐全、状态良好。
2. 操作步骤(1)依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开启和操作仪器设备。
(2)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或求助。
(3)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保持仪器设备干净整洁,存放在指定位置。
3. 故障处理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给设备管理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修。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穿戴防护用具,保障人身安全。
2. 严禁擅自拆卸或改动仪器设备的任何部件。
3. 严禁无权限人员擅自操作仪器设备或私自接触设备线路。
六、其他规定1. 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和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
2. 各部门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七、附则1. 本规程由设备管理员负责解释和修订,并报相关领导审核通过后执行。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5c4e8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3.png)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
四、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确认电源、气源、水源等供应正常。
2. 确认工作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如温度、湿度、无尘等级等。
3. 准备必要的操作工具和辅助材料。
五、操作步骤1. 开机前进行设备自检,确保无报警信息。
2. 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设定正确的操作参数。
3.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记录操作数据。
4. 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不得擅自处理。
六、日常维护1. 每日使用结束后,应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整洁。
2. 定期检查设备的易损件,及时更换。
3. 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建立设备档案,便于追踪和管理。
七、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
2.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任何形式的维修或调整。
3. 在设备周围设立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八、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电源,确保人员安全。
2. 保护现场,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处理过程。
3. 及时报告上级,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九、附则1. 本操作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后果,由操作人员负责。
3.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9a53a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8.png)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仪表工操作行为,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及相关人员在进行仪器、仪表设备操作时遵守。
第三条进行仪器、仪表工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第二章操作准备第四条进行仪器、仪表工操作前,应核对所需的仪器、仪表设备是否完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及缺损情况。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了解所操作仪器、仪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熟悉相关操作手册。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酗酒、疲劳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八条进行仪器、仪表工操作前,应先关闭电源,并将操作面板上的控制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第九条打开电源后,应按照仪器、仪表设备的启动顺序进行操作。
第十条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设定参数。
第十一条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仪表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及时停机检修。
第十二条在仪器、仪表设备停机维修时,应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供应。
第十三条执行任何操作前,应先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十四条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操作仪器、仪表设备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做到准确无误。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安全用电规定,防止电源短路或触电事故发生。
第十八条切勿将湿手接触操作设备,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禁止在操作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工具滑动或破损。
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应随身携带手机等通信设备,便于紧急联系。
第二十二条如发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第五章操作记录和检查第二十三条在操作过程中,应及时记录重要的操作参数和数据,便于以后的回顾和分析。
仪器操作规程
![仪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2b4b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e.png)
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仪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使用仪器的人员,包括操作员、维护人员等。
请在使用仪器前仔细阅读本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仪器概述本部分将对仪器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仪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式,以便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
三、安全注意事项为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本部分列举了使用仪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操作人员应始终遵守以下规定:1. 在操作仪器前,确保已经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熟悉相关安全规程。
2. 仪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安全眼镜等。
3. 了解仪器操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避免直接接触风险物质、使用隔离设备等。
4. 在操作仪器前,检查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仪器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维修和改装。
6. 严禁将未经净化或处理的样品投放到仪器中,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坏或污染。
四、仪器操作流程本部分将按照仪器的实际操作流程,分步骤介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并确保按照规程进行。
1. 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仪器已经接地。
b) 确认所需试剂和样品是否准备就绪。
c) 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染物。
2. 启动仪器a) 按照仪器的启动步骤,打开仪器电源。
b) 等待仪器完成自检程序,并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设置参数a)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仪器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时间、速度等。
b) 注意仪器参数的合理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样品处理a)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制备工作。
b) 注意样品的配比和混合方法,确保样品制备的准确性。
5. 样品装入仪器a) 按照仪器的要求,将处理好的样品装入仪器中。
b) 注意样品的装入方式和数量,避免过载或不足。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1ef7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f.png)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仪器设备,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使用者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应详细阅读本文档,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设备介绍仪器设备名称:xxx仪器设备型号:xxx 生产厂商:xxx 主要功能:xxx3.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之前,使用者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 环境检查 -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无杂物; - 检查仪器设备所需的供电、排气、水源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 检查仪器设备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应及时清除。
3.2 个人防护 - 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 穿着合适的工作服,避免穿戴过长的饰品。
3.3 仪器设备准备 -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 清理仪器设备表面和工作区域,确保无积尘、杂物等。
3.4 样品准备 -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所需的样品,并按照规定方式进行标记。
4. 操作流程4.1 步骤1:启动仪器设备 -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接通; - 打开设备开关,等待仪器设备自检完成。
4.2 步骤2:设定参数 - 根据实验需求设定合适的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设置。
4.3 步骤3:加载样品 - 打开样品加载口,将样品放置到指定位置; - 确保样品放置正确、稳定。
4.4 步骤4:开始运行 - 按下启动按钮,使仪器设备开始运行; - 监控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确保操作正常进行。
4.5 步骤5:结束操作 - 当操作完成或实验结束时,按下停止按钮,停止仪器设备运行; - 关闭电源开关。
5. 注意事项5.1 安全操作 - 操作者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或操作方式; - 遇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维修人员。
5.2 清洁与维护 - 每次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及时清洁仪器设备及工作区域; -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如更换耗材、清理排污口等。
仪器操作规程
![仪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2eef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1.png)
仪器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仪器操作流程,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类仪器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仪器、化学仪器、物理仪器等。
三、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定的防护服、手套、眼镜等安全装备。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室内的良好通风,避免化学物质的吸入或接触。
3. 操作前,应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功能以及安全操作要点,熟悉所使用的仪器的使用手册。
4. 禁止擅自对仪器进行拆卸、修理或改装。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1 检查仪器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认所需试剂及材料是否齐备。
1.2 清洁工作台面,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皿、试剂瓶、量筒等操作所需的物品。
1.3 将试剂瓶上的标签与所需试剂的名称一致,检查试剂瓶盖是否紧固。
2. 仪器操作2.1 打开仪器电源,按照使用手册的指导进行启动、预热等操作。
2.2 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等,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2.3 将待测样品或试剂按照要求加入仪器,注意加入量的准确性和顺序的正确性。
2.4 启动仪器运行程序,监控各项参数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记录。
2.5 在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仪器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并报告相关人员。
3. 操作结束3.1 察看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完毕,如否,应按照使用手册的指导进行关机操作。
3.2 清洗和消毒仪器及相关器皿,保持实验台面干净整洁。
3.3 归还试剂瓶、量筒等相关物品,妥善保存仪器所需的配件和耗材。
3.4 完成实验记录,并将仪器及相关设备进行整理和维护。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一些关键操作环节。
2. 在进行量度或测量时,应确保所使用的量具的准确性和合适性。
3. 严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离开操作台、离开仪器或去干其他事情。
4. 如果需要进行实验报告或结果分析,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及时完成。
仪器安全操作规程
![仪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cb0d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仪器安全操作规程前言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对于科研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正确的操作和安全使用仪器设备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因此,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
一、设备操作前的准备1.准备工作1.1 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情况。
1.2 确认使用设备的人员已经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1.3 确认使用设备所需要的耗材与物品已经准备完备。
2.安全操作要求2.1 操作人员需认真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3 确认操作人员附近没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以及其他危险物品。
2.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电源及其他电量输出的情况,避免电器泄露或者触电等安全问题。
二、设备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设备运行时的要求1.1 确认设备运行时周围空气流通,避免氧气不足引起的事故。
1.2 给仪器加液或配液时,应注意液体性质,过程中应有配液记录。
应避免液体的泼溅和飞溅,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在液体中。
1.3 确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周围没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并保持周围空气流畅。
2. 清理和维护2.1 确认设备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运行效率。
2.2 清理设备时,应避免使用水和其他易氧化溶剂,以免对仪器产生损坏。
可以使用专用清洗液,有些局部可以使用纯酒精擦拭。
三、设备的故障维修和报废1.故障维修1.1 当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时,操作人员需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1.2 操作人员应在设备管理员的指导下,进行设备故障的诊断和修复。
2.设备报废2.1 当设备无法进行修复时,或经过设备管理员认定该设备不能再安全运行时,该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
2.2 设备报废后,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处理方法。
四、规程实施1.责任人1.1 实验室负责人应严格管理和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制度
1、本试验室设备由试验室主任助理员负责管理。
管理工作包括保管、维护、修理、检定和定期报废等项工作。
2、所有仪器设备符合标识管理要求。
3、主要仪器设备应由指定人员使用操作,其他人未经室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
4、标准仪器应由专人保管、维护和使用,并不准携出和外借,标准仪器只能用于校准仪器用,不能用于常规的测试工作,更不准精表粗用或超量使用。
5、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循章操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经反复校准后方可使用。
6、仪器设备应认真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报修,确保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7、存放仪器设备的房间应保证室内环境符合规定的要求,定期清扫。
8、本室仪器设备一律不准外借。
9、仪器设备报废须出报告,工地试验室主任负责核实签字后报公司中心试验室主任审批,经主任批准后登记注销,方能报废。
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把试验质量的好坏放在第一位,对试验人员的工作成绩的考评也以试验质量的好坏作为主要标准。
2、各项试验检测任务都由试验室负责人安排,室内试验由两名以上人员负责实施。
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相应项目的上岗证书。
3、试验检测前首先明确要求,查阅有关的试验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4、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测试仪器的准备、启动、调试等。
5、试验、检测结束后应认真检查试验、检测过程是否真确,数据记录是否完整,有无异常现象,如有异常现象,需认真分析,直至重新测试。
6、试验样品需有足够的备样,当发生停电,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情况,需迅速排除故障,并用备样继续完成试验。
7、测试时,当出现测试数据与预期结果相差很大时,可暂停试验,待查明原因后再继续试验。
8、严禁伪造,修改原始数据,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调离试验岗位。
9、对一些特殊的试验项目,应制定实施细则,并由技术负责人亲自主持该项试验。
10、如遇停电、仪器设备故障等,样品数量不足时可请送样单位再次送同等规格的样品。
检测样品管理制度
1、样品的检前处理:
样品保管由试验室主任指定专人负责。
样品到达后,由指定的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共同开封检查,确认样品完好后,编号入样品室保存,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
样品上应有明显的标志,确保不同单位和同类样品不致混淆,确保未检样品与已检样品不致混杂。
样品室的环境条件应符合该样品必需的保管要求,不致使样品变质、损坏、丧失或降低其功能。
2、样品的检后处理:
检测工作结束,检测结果经核实无误后,如需留样应将样品送样品室保管。
破坏性检测后的样品,确认试验方法、检测环境、检测结果无误后,才准撤离试验现场。
除有特殊要求,一般不再保存。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凡是备检样品未经检测受损坏,检测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仪器设备损坏,检测数据不准、漏检项目、技术资料被盗丢失、泄密以及预料不到的事故和人身伤亡等都为事故。
2、一旦事故发生被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大影响范围,对操作中的事故,当事人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操作,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通知有关负责人处理。
3、事故责任者应实事求是的填写事故分析报告,说明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旁证、事故的性质和原因,报室内技术负责人组织处理。
4、凡未造成固定资产损坏和人员伤亡的,以及未给委托单位造成损失者,可定为小事故,除此之外均定为大事故。
5、凡大小事故,室内组织专门会议讨论做出处理,作好记录。
并立即报告试验室主任、并由技术负责人写出事故分析报告;
6、凡发出的报告有错误,请立即追回。
7、处理事故时,应搞清事故,分析原因和性质,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补救措施,杜绝事故的重复发生和扩大。
TYA-2000压力机操作规程
1、在使用前必需进行检查,贮油箱的油是否加满。
2、根据试件抗压要求,判断破坏荷载是否处于压力机量程范围的20%~80%之间。
3、转动手轮,调节上压板至适当位置。
4、旋紧回油阀。
5、开动油泵调节送油阀,将显示器调零。
6、控制送油阀,按需要的速度加压。
7、如继续加压,显示的加压速度开始下降时则表示试件已压至极限强度,逐渐关闭送油阀,将回油阀徐徐退出,使油缸内的油放回贮油箱内。
8、显示器显示最后数据为试件的极限荷载,试毕,将显示器调零。
TYA-300C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贮油箱的油是否加满,油管接头有否松动,以防漏油。
2、转动手轮,调节螺杆至适当位置。
将试件对中防置。
3、旋紧回油阀。
4、将显示盘清零,开动油泵调节送油阀。
5、控制送油阀,按需要速度加压(初次试车应注意放去油泵内的空气,如滤油器阻塞,亦可能使油泵打不出油或跳动)。
6、当显示盘读数达到某一数值不再变化,拧紧送油阀,将回油阀徐徐退出,使油缸内的油放回贮油箱内
7、从显示盘所读数值即为该试件的极限荷载。
8、试验完毕后,回油。
然后关阀门和开关,断开电源。
危险品、有害物的保管、使用制度(1)危险品设专人保管,放置场所应完全可靠,经常检查存放容器是否完好,防止泄漏,附近应备配灭火装置。
(2)危险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物品。
(3)危险品的采购应根据使用情况定量采购,常用试剂一般按三个月使用量为准,其余为一年,统一采购。
(4)每种危险品应逐一登记库存量,领用危险品应填写领用单,经批准方可领取,并登记种类和数量。
(5)危险品使用应做到安全第一,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
(6)对需要进行处理的危险的废液等,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防止对人身及环境造成损害。
(7)一旦发生起火或有害、腐蚀性物品泄漏,操作人员应保持清醒,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以免延误时机,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8)对未按规定使用、保管危险品而造成意外损失或危险品去向不明的有关人员,将视其情节严肃处理。
养护室自动温湿控制仪操作规程
1、当控制器置于干燥的工作环境,安放平衡后,检查各种电源是否在运输过程中脱落,并用万能表检测一下是否有连壳现象,一切正常后,按接线图接线。
2、将水管一头固定在自来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加水(水箱和加湿器都配有自动开关)。
3、将传感器(探头)直挂在养护室内,并在湿度传感器上注满水。
4、依次按动电源、加热、制冷、加湿接扭,仪器随即进入工作状态。
5、调节温湿控制器到需要的数值。
建议: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可选择制冷、将加热关闭,反之则将制冷关闭,当环境温度在设定温度上下波动时,应选择制冷与加热同时工作。
1.每日上班时,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工具、水、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技术负责人和设备管理员。
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
3.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该项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应避免边试验边查阅操作规程。
4.土工击实应在专用的击实台上进行。
5.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查明原因。
6.试验完毕,应将所使用的仪器擦干净,配件放回原处,较精密的仪器应放入柜内或套上防尘罩,试验废料当时清理。
7.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闭,确保安全。
8.认真执行试验室管理制度。
1.每日上班时,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工具、水、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技术负责人和设备管理员。
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
3.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该项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应避免边试验边查阅操作规程。
4.筛分试验应注意筛孔尺寸,应根据材料用途确定方孔筛或圆孔筛。
5.使用天平称量或进行细集料筛分等试验时,应避免吹风,必要时应关门窗和电风扇,以免造成称量不准或细颗粒损失。
6.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
7.试验完毕,应将所使用的仪器擦干净,配件放回原处,较精密的仪器应放入柜内或套上防尘罩,试验废料当时清理。
8.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闭,确保安全。
9.认真执行试验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