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医疗事故鉴定同医疗过错鉴定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医疗过错鉴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案件中,依职权或应医患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患方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由此可见,医疗过错鉴定的目的,是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中遇到的专门性问题提供的一项技术服务。
这些技术包括:1、是否存在损害事实;2、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3、损害事实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二者同属于技术鉴定,归纳起来,二者之间有以下几点区别:1、鉴定的性质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属于行政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属于司法鉴定。
2、鉴定的目的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为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提供技术服务;医疗过错鉴定是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医疗纠纷与事故行政处理引发的行政诉讼以及涉嫌“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诉讼提供技术服务。
3、鉴定的决定权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决定权在于医疗卫生行政部门,依《条例》的规定,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也可共同提请鉴定。
医疗过错鉴定的决定权在司法机关。
4、鉴定的委托方式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方式有二种:一是卫生行政部门转交;二是当事人双方共同委托。
而医疗过错鉴定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法院决定鉴定,由法院内的技术部门统一对外委托;二是申请鉴定,即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鉴定申请,法院同意后,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达不成一致的,由法院指定。
5、受理鉴定的权限不同。
医疗事故鉴定只有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和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两种方式。
而医疗过错鉴定的权限却十分广泛,只要诉讼过程中需要鉴定,都可以采取司法鉴定的方式进行。
6、鉴定主体的范围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能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
医疗过错鉴定则可由司法机关交由法定的鉴定机构进行。
7、鉴定主体的责任方式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出具鉴定书,专家组成员无须在鉴定书上签名盖章;医疗过错鉴定的鉴定人需在鉴定书上签字或盖章,实行个人负责制。
浅议医疗纠纷案件的鉴定问题

萎 党
学
新
.
一
摘要 : 近年来, 医疗纠纷案件的鉴 定 生 问题越来越 受到 当事 人 的关 注 , 并产 了 些 争议 , 笔者就 自己在 审判 实践 中遇 到 方争执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 , 从而为
解决 医疗纠纷提供科学 依据的一项 专 门活动 。 医疗过错鉴定 , 是指在审理 医疗纠纷案 件过 程 中, 院依 照职 权或 者 应 当事人 的 申请 , 派 法 指 或委托具有专 门知识 的人 , 患者所诉 医疗 损 对 害结 果与 医疗 机 构过错 有 无 因果关 系进 行分 析、 评定和判断 , 为审判提供 科学依 据 的活动 。 医疗 过错 鉴定的性质属 于司法鉴定 , 和医疗事 故鉴定 的不同之处有 以下几点 : 1 鉴定 的法律 依 据不 同。医疗 事故 鉴定 . 依据 的是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过 错鉴定 , 依据 的法律 是< 民事诉 讼法 》 和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 / 110  ̄9 ( 工工伤 与职 BT 68 一 96 职 业病致 残 程度 鉴 定》 < 体轻 伤 鉴定 标 准》 、人 、 < 人体重伤 鉴定标准》 。 等 2 .鉴定机 构不 同。医疗 事故 鉴定 的鉴 定 机构是 医学会 , 医疗过错鉴定 的鉴定 机构是 司 法鉴定机 构 , 即法 医学 鉴定 机 构 。有 人认 为 , 医学会不是 医疗事故鉴 定的唯一 法定机 构 , 其 他法医学 鉴 定 机 构 也可 进 行 医 疗事 故 鉴 定 。 笔者不 同意此观点 。< 例》 条 第二十一条 规定 , 医疗 事故 由医学会组织鉴 定 , 政法 规并 没 该行 有规定其他 司法鉴 定 机构 可 以进行 医疗 事故 鉴定 。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 关于 司 法鉴定管 理问题 的决 定》 第二 条 规定 , 司法鉴 口 的业务朝 围主要 包 括 : 医类 鉴 定 、 类 定 王 范 东 法 物证 鉴定 、 声像资 料鉴 定 , 也没 有包 括 医疗 事故 鉴 定 。依照上述法律 规定 , 医学 会是 医疗事 故鉴 o 0一 o 定的唯一法定 机构 乐山 法 一 山市中 级人民法院 四川 , 医学 鉴定机 构不能 进行 乐 医疗事故鉴定 , 只能进行 医疗过错鉴定 。 3 .鉴定 的 目的不 同。 医疗 事 故鉴 定 的 目 的, 就是要确 定医疗行为是 否违反 医疗 卫生 管 理法律、 行政 法规 、 门规 章和诊 疗护 理规范 、 部 常规 , 是否 构成 医疗 事故 , 而 为卫 生行 政 管 从 理部门处罚违法行为 , 解决 医疗 纠纷提 供科 学 依 据。医疗 过错鉴定的 目的 , 确定 医疗行 为 是 是 否有 过错 , 该有 过错 的医疗行 为与患 者损 害 结果有无 因果 关 系 , 确定 损害 程度 , 为确定 民 事赔偿 责任 提供科学依据。 4 .鉴定 的范 围和侧 重点不 同。医疗 事故 鉴定侧重对 医疗 过程的鉴定 , 分析诊 疗行 为是 否违反 医疗 卫 生管 理 的行政 法 律、 法规 、 门 部 规章和诊疗 规范 , 如确定 医疗 行为没 有违反 有 关法律 、 法规 、 章和诊疗 规范 , 规 就可 确定不 构 成 医疗事故 。医疗过错 的法 医学 鉴定 , 侧重 于 结论的鉴定 , 用结论来推断 因果关 系。 医疗 过 错 法医学鉴定只认定 : 第一 , 有无不 良后 果 , 第 二, 医疗行为有无 过错 , 三 , 第 医疗 过错 与不 良 后 果之 间有无 因果关 系, 以及有何 种 程度的 因 果关 系。医疗行 为 是否 违反 有 关法 律 、 规 、 法 规章和诊疗 规范 , 对过错 和 因果关 系 的认 定并 无影 响。医疗 机构 的 医疗行 为虽 然没 有 违反 有关法 律、 法规 、 规章和诊疗 规范 , 但该 医疗行 为存在 过错 , 与损 害结 果 之间 有 因果关 系 , 法 医学鉴定就 可以认定存在过错和 因果关 系。 5 .鉴定工 作 的委托 方式不 同。医疗 事故 鉴定 , 由卫 生行 政 管理 部 门移交 医学会 , 者 或 由双方 当事 人 共 同委托 医学 会进 行 鉴定 。医 疗过错 鉴定 , 在诉讼过程 中 , 当事人 申请 , 是 应 或者人 民法 院依 照职权 , 指派或 委托 法医学 机 构进行 鉴定 。 三、 鉴定 的提起 发 生医疗纠纷 , 入诉 讼程 序 以后 , 事 进 当 人 应该提起 哪一种鉴定 ?有人 认为 , 当事人 依 申请而定 。当事 人 申请 医疗事 故鉴定 , 进行 就 医疗事故鉴定 。当事人 申请 医疗过错 鉴定 , 就
医疗过错鉴定医疗责任鉴定

医疗过错鉴定医疗责任鉴定1、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行政鉴定):指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接到医患双方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2、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自行鉴定):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法院委托鉴定(司法鉴定):是指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一、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机构同意协商: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机构通过协商,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则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到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手续。
到达医学会后,需要填写相关的表格、证明相互身份的证件等等。
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或者不能够一起到达现场办理手续的,可以提交表明愿意通过医疗事故鉴定、与对方协商一致的书面材料。
这是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况。
二、患者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不同意协商:如果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患者及其家属不愿意与医疗机构协商、或者医疗机构不同意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及其家属单方面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书面申请是对患者及其家属单方申请的要求,而且对于书面申请的内容也做了相关的规定,不再是简单的表格和意思表示,具体为对鉴定事实的叙述和鉴定结果的请求、理由等等。
在现实医疗纠纷鉴定实践中,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疗技术问题说不清楚、对于鉴定程序也缺乏了解,往往是带有鉴定的要求就直接来到相关的鉴定机构。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区别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区别1.损害后果程度上的差异:医疗事故的后果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如残废、伤残、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确有过失,但经及时纠正未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或未造成任何后果的医疗纠纷。
2.其他。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是两个很近似的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将这个两个词混淆,在某些场合下乱用这两个词。
究竟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区别有哪些呢?这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区分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介绍▲医疗事故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发生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及严重的功能障碍。
但是,下列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一是虽有医疗过失,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二是由于病人病情或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三是由于病人和家属不配合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医疗事故是特定的职业事故。
断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五个基本条件:(1)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是经过卫生机关考核、批准和承认的,有相应原资格、职称和职务。
(2)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犯有医疗过失。
(3)医疗事故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服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
(4)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必须符合国务院1987年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第二条规定的范围。
(5)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医疗差错医疗差错是发生诊疗护理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但后果较事故轻。
按不良后果的程度,又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
▲1.一般差错。
一般差错是指未给病人造成任何后果的差错。
例如,某护士在治疗中误将甲床的80万单位青霉素给乙床病人注射,而将乙床的8万单位庆大霉素给甲床病人注射,出现了交叉治疗的错误。
注射后及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做好紧急抢救的一切准备,医护人员守候在乙床病人的身边。
恰逢乙床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一场虚惊之后,病人安然无恙。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及案例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及案例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及案例一、引言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是医疗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经常被人们混淆使用。
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权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展开讨论,并结合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
二、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定义1.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疏忽或技术水平不当,导致患者损伤或逝去的事件。
医疗事故是一种意外,是医疗责任。
在医学上,医疗事故分为治疗性医疗事故和非治疗性医疗事故。
治疗性医疗事故是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由于技术操作的错误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患者受伤甚至逝去。
非治疗性医疗事故是指在非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患者受伤,如手术后护理不当、输液不当等。
2. 医疗过错:医疗过错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了诊疗规范或法律法规,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行为。
医疗过错是一种非意外的、违法的行为,是医疗侵权行为的一种表现。
医疗过错不仅包括医务人员的故意违规行为,还包括因疏忽、技术不当等原因而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行为。
三、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1. 发生原因:医疗事故是一种意外事件,发生原因通常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疏忽或技术操作不当所致。
而医疗过错则是由医务人员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了诊疗规范或法律法规所致。
2. 性质区别:医疗事故是一种意外,通常是由于技术操作不当而导致患者意外受伤或逝去。
而医疗过错是一种违法行为,是医疗侵权行为的一种表现,其性质更为严重。
3. 法律责任:医疗事故属于医疗责任范畴,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医疗过错不仅需要承担医疗责任,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可能面临刑事诉讼。
四、经典案例分析1. 医疗事故案例:某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医生在给患者施行手术麻醉时,由于药物剂量计算不当,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了严重的麻醉意外,最终患者逝去。
怎么区分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怎么区分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两者虽然意义相近,但造成的后果不⼀样,那么怎么区分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关于发⽣医疗纠纷该如何解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为店铺⼩编整理了关于发⽣医疗纠纷该如何解决的法律知识,供⼤家学习参考。
怎么区分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医疗差错与事故的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不同。
医疗事故必须是在诊疗护理⼯作中,发⽣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的过失,直接造成病⼈死亡、残废及严重的功能障碍。
但是,下列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是虽有医疗过失,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是由于病⼈病情或体质特殊,⽽发⽣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三是由于病⼈和家属不配合⽽造成的不良后果。
医疗事故是特定的职业事故。
断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五个基本条件:(⼀)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是经过卫⽣机关考核、批准和承认的,有相应原资格、职称和职务。
(⼆)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犯有医疗过失。
(三)医疗事故必须是发⽣在诊疗护理服务活动和管理⼯作中。
(四)给病⼈造成的不良后果。
(五)危害⾏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发⽣医疗事故是⾮常严重的事,但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后遗症极易混淆,应当掌握有关知识加以区别。
医疗差错是发⽣诊疗护理过失,给病⼈造成⼀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但后果较事故轻。
按不良后果的程度,⼜分为严重差错和⼀般差错。
医疗意外指由于⽆法抗拒的原因,使病⼈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务⼈员的过失。
并发症指⼀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然引起的另⼀种疾病和症状,如剖腹⼿术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就是并发症。
这类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
后遗症疾病好转或治愈后遗留下来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
如⼩⼉⿇痹后的下肢瘫痪,不属于医疗事故。
国家对医疗事故⾸先注意定性,并区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
责任事故是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的;技术事故是技术⽔平低造成的。
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一样吗

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样吗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这两种责任都是医疗上⾯产⽣的争议,很多⼈也会将它们给混淆,认为它们是⼀种事情两种不同的说法。
想要弄清楚它们是否⼀样。
那么,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样吗?店铺⼩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样吗⼆者是不⼀样的。
要了解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的区别,⾸先我们要了解医疗损害和医疗事故之间的区别:1、性质:医疗事故鉴定属于⾏政范畴;医疗损害的提法属于民事纠纷范畴;2、程度:即使最低级别的医疗事故也是有⼀定的标准的,也就是说构成医疗事故就⼀定存在医疗损害,但是存在医疗损害的却不⼀定能够构成医疗事故。
3、鉴定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是由各个地⽅的医学会来完成的;医疗损害鉴定是社会鉴定机构完成,可以跨省委托鉴定。
4、后果: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医⽅不仅要进⾏赔偿,还要负上相应的⾏政责任;医疗损害医⽅仅需要付赔偿责任,但是现在很多医院只要是医⽣有相关的案件,都会影响医⽣职称的评定,升职位等等。
总的来说,医疗损害的范围是⽐较⼴泛的,只要医⽅存在医疗过失,并且该过失给患者造成了损害后果,那么就构成了医疗损害。
⽽医疗事故责需要损害达到⼀定的程度才能构成。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与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区别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责任主要以赔偿的⽅式进⾏承担。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1、在法律适⽤⽅⾯。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要适⽤《民法典》、《最⾼⼈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规定》和《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损害赔偿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则要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的的法规⽂件。
2、在医疗鉴定⽅⾯。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律需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则可能需要司法鉴定。
3、在损害赔偿⽅⾯。
医疗损害赔偿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最显著区别就表现在赔偿项⽬、赔偿系数和赔偿数额上的不同。
4、赔偿项⽬。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包括11项,⽽⼈⾝损害赔偿包括12项,⼆者除了在项⽬计算上存在差异外,后者较前者还增加⼀项“死亡赔偿⾦”。
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有哪些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主要在四个方面,包括了法律依据不同、鉴定程序不同(1、鉴定机构和鉴定人;2、启动鉴定程序;3、听证程序;4、鉴定级别;5、鉴定时限)、鉴定结论不同、法庭质证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通常称为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有行政鉴定的性质,其结论除了处理医疗事故赔偿外,尚可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通常称为医疗过错鉴定,一般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这一类鉴定主要是针对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及过错医疗行为与患者的医疗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问题进行的。
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不严谨的,因为这种鉴定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实际上,它还包括该医疗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患者损害的严重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伤残等级。
▲一、法律依据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是2002年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7个配套卫生法规文件,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学科专业组名录》、《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同时参照现行有效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主要法律依据则是《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以及各省市地区《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等。
医疗过错与医疗事故的区别是什么

医疗过错与医疗事故的区别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们的⽣活中,或多或少会碰到⼀些不如意的问题。
对于⼤家来说遇到医疗事故很不幸也会是⾮常难过的,⽽对于医疗过错,很多⼈都不清楚它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对于医疗过错和医疗事故的区分。
下⾯店铺⼩编就来为⼤家介绍⼀下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
医疗过错与医疗事故的区别是什么1、概念上的区别。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管理法律、⾏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事故。
医疗过错是指医疗事故以外,由于医院的过错,造成患者⼈⾝伤害的过错。
2、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在适⽤法律上存在差异,从⽽在鉴定、赔偿数额等存在明显不同。
前者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者主要适⽤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损害赔偿。
医疗事故的鉴定机构是医学会,医疗过错的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机构。
按照医疗事故赔偿所得要低于按照医疗过错赔偿所得。
由于医疗事故鉴定被限定在纠纷医院所在地的医学会,鉴定的专家和纠纷涉及的医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认为是兄弟之间的鉴定,鉴定专家不需对鉴定结果承担任何责任,所以其鉴定的公正性被⼴泛质疑。
医疗过错的鉴定机关没有地域限制,且鉴定⼈员为法医,鉴定⼈员对鉴定结果负责,鉴定相对公正,曾经有统计,在不被鉴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中,有70%以上被鉴定为医疗过错。
之所以出现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分,除了与⽬前法制现状有关外,很重要的原因与⽬前医疗事故鉴定缺乏公正有直接的联系。
由于医疗侵权的特殊性、复杂性,此⼆元制的现象将在很长⼀段时间持续存在。
3、关于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关系,⼈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中应当处理好《民法典》(2021.1.1⽣效)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间的关系。
对于鉴定机关认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在审理中有证据能够认定医疗机构确实存在过错,应当根据《民法典》(2021.1.1⽣效)关于过错责任的认定,确定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失的区别

) os nue ha n e i avr e et 阿司匹林诱发 哮喘 ) 号 ( ’ , 如 “ni id cd er g des f c e— s( ” ls” os ;否 则 ,系 统将 所 输入 多个 单 词按 索系统表达检索需求 的句式 ,分为简单提 用于 检索 Mel e数据 库 ,包括 了 atm dn i s a h hm cl n ue 化 l 或 问和复合提 问。简 单提 问只含 一个 检 索 ce iay—idcd ( 学诱 导 引起 的 逻 辑 “ ” 的关 系 检索 ,即只 要 出现任 检 索 式 又 称 检索 提 问式 ,是 用 户 向 检
医疗事故与 医疗过失均为医疗 纠纷 的 鉴定后确认 医疗机构存在 医疗 过失 ; ( ) 2 13 医疗 事故 鉴定专家 的选定 主 要 3 . . / ,在需要查 明 重要来源 “J 。在实际工作中 ,这两个名 医学会鉴定不构成 医疗事故 ,但 鉴定 分析 学科鉴定专家不得少于 12 词容易被混淆 ,不利于 医疗纠纷 的处 理。 意见 中指 出 了 医疗 机 构 存 在 的 “ 不足 ” 死亡原因及 明确伤 残 等级 时可 以抽 取 法 现就二者的区别加以说明。
1 证 明 对 象 和举 证 责 任 的 区 别
和 “ 缺陷” ,法 院直 接认 定 医疗 机构存在 医 。
过失 。
2 2 医 疗 过 失 的 鉴定 .
1 1 医疗事 故的证 明对象 和举证责任 .
. . 包 括但不 2 2 1 医疗 过失鉴定 依据 的法律 包括 通过进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证 明医疗纠 限于 : ( ) 医疗 机构 私 自生产 、配制未 《 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 干 1 纷不是 医疗事故。患方应 当首先证明其与 经 国家专业部 门检验并批 准的药物 ,给患 规定 》和 《 国人 民代 表大 会 常务 委员 全 14 非医疗事 故的其他 情形 . 医疗机构之 间存 在医疗并 发生 医疗损 害, 者造成损害 ; ( ) 医用产 品质 量缺 陷造 会关于 司法鉴定管理 问题的决定》 2 。 医疗机构应就医疗行 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 成患者人身损害 ; ( ) 因患 者无钱 医院 2 22 医疗 过 失 鉴 定 机 关 经 省 级 司 法 .. 3 存在因果关系 及不 存 在过 错承 担 举证 责 不 予 收 治 抢 救 ,造 成 急 症 患 者死 亡 、残 废 行 政机关 审 核登 记 ,取 得 《 司法 鉴定 许 任。 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 ( 4)使患 者多付 出 可 证 》 的 司 法 鉴 定 机 构 。 医疗费和 承受本 可 避 免或 更 大的 医疗 痛 2 3 医疗事 故技术 鉴定与司法鉴 定的主 . 证 明医疗纠纷是医疗过失侵权 。患方应当 苦 ; ( ) 输 血 异 常 反 应 与 感 染 。 5 要 区别 在 于 ( ) 司 法 鉴 定 必 须 由法 院 1 首先证 明其与医疗机构之 间存在医疗并发 2 鉴 定 指派或委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 以由双 生 医疗 损 害 。 医疗 机 构 应 就 医 疗行 为 与损 2 1 医 疗 事 故 的 鉴定 . 方 当事人共 同委托或 由卫 生行政部 门移交 害后果之间不存在 因果关系及不存 在过错 2 1 1 医疗 事故鉴定 的法律 依据 包 括 医学 会 鉴 定 ; ( ) 司 法 鉴 定 可 以 由 医 学 2 . . 承担举证责任。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医疗机构管 理条 会鉴定 ,也可以 由其他鉴定机构鉴定 ;医 13 经 医学会 鉴定不构 成 医疗 事故 ,认 例》 《 . 、 执业 医师法》、 《 护士管理 办法 》 疗事故技术鉴定 只能 由医学会组 织鉴定 ; 定 医疗过失存在的情形 ( ) 医学会鉴定 1 和 《 品管理法》 等。 药 不构成医疗事故 ,但 医疗机构侵犯 了患者 2 12 医疗 事 故 鉴 定 机 关 社 区 的 市 级 .. 知情同意权 ; ( )医学 会鉴定 不构 成 医 2 医学会和省 、 自治 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 疗 事 故 ,由法 院 再 委 托 法 医 鉴定 机 构 重 新 县 ( 市)级 医学 会 负责 组织 首 次 医疗事 ( ) 非医学会 组织 的 司法鉴 定结 论主 要 3 是过错鉴定 ,不涉及 医疗事故 的问题 ;医 疗事故技术 鉴 定一 定 涉及 医疗 事 故的 问
2023关于医疗事故及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资料

2023关于医疗事故及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资料篇一: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案件中,依职权或应医患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具有法定鉴定资质的机构对患方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医疗司法鉴定。
由此可见,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目的,是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中遇到的专门性总是提供的一项技术服务。
相同点第一,都是一种证据。
第二,鉴定的基本程序相似。
第三,法院审查与评断的标准基本相似。
第四,在实际判案中的效力基本相似。
差异性第一,两者之间构成逻辑上的包容关系。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同时规定造成患者死亡或残疾的,分别构成一至三级医疗事故,如果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则构成四级医疗事故。
该规定较老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处理范围,将一般性医疗过错(此处指狭义的过错)构成的事故也归入其中。
但实践中,有些过错很难达到事故的定性标准,但却给患者造成了损害,怎么办?实践中就出现了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而且已有司法鉴定机构自去年开始,就受理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复核鉴定申请,进行医疗过错(此处指广义的过错)司法鉴定,这一实践扩大了医疗过错鉴定的范围,使两者间构成包容关系。
第二、两者的鉴定主体不一。
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主体是各级医学会,而鉴定专家多是各级医院的任职医师,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在实践中就难免会发生不公正的现象,司法鉴定《医疗司法鉴定》。
而司法鉴定主体特别是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直接受上海市司法局领导,经上海市司法鉴定工作委员会授权,承担各类司法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组织工作,是一个面向社会的鉴定机构。
其下的上海市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直接开展对医疗过错的司法复核鉴定。
医疗“事故”和“过错”的区别

医疗“事故”和“过错”的区别受专业知识所限,总有一些当事人弄不清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和特点,个别当事人甚至到纠纷处理结束也没弄清二者区别,使自己的权益在现有法律设置下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二者的十大主要区别,很容易看出“事故”鉴定和“过错”鉴定孰优孰劣。
十大区别看事故和过错两种鉴定:一、性质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即常讲的“事故”鉴定从性质上讲属于行政鉴定;司法鉴定所做出的“过错”鉴定主要审查其是否有“过错”,直接为诉讼服务,是一种诉讼活动。
二、目的不同:“事故”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事实依据;“过错”鉴定是为医疗事故民事诉讼提供依据。
三、鉴定的启动不同:“事故”鉴定的启动权在于卫生行政部门和争议双方当事人,“过错”鉴定的启动权在于法院和双方当事人,或律师事务所委托。
四、主体不同:“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过错”鉴定由依法成立的司法鉴定所进行。
五、责任方式不同:“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的名义出具鉴定书,专家不署名,责任不道人,有点儿集体负责制但谁也不负责的意味;“过错”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鉴定人要在结论上签名或盖章,如有不同意见要注明。
六、证据要求不同:“事故”鉴定中关于证据的保全、固定和保存制度较为宽松,实践中时有涂改、毁损、遗失情况;“过错”鉴定大多在诉讼环节,相对严谨的多。
七、角度不同:“事故”鉴定虽不在主体甚至不能直接叫做“老子”审“儿子”的鉴定了,但审查时仍侧重于对其违法性的审查,首先看其有无明显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有点上对下的“纵向”审查;“过错”鉴定是从民事过错侵权归责原则出发,可理解为更多是“横向”审查。
八、范围不同:“事故”仅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依据,而司法鉴定(不单只“过错”鉴定)可为民事赔偿及涉嫌非法行医、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诉讼提供依据,范围要广。
九、从两者内容看:“事故”鉴定主要审查诊疗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过错”鉴定则是从民事过错归责出发,认定院方在诊疗过程中有无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直接因果关系、有时还会对过错的参与度做出界定,直接为民事诉讼服务,医疗纠纷诉讼中,法官直接依照过错鉴定的结论确定责任,特别是有参与度比例的鉴定结论,直接就可依照损害赔偿标准计算赔偿责任,有点儿象老交法施行时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照搬即可。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医疗

• • • • • • •
•
•
(六)专家鉴定组的产生 (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时限 (八)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 (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的提交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 下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 1.医疗事故争议的书面陈述、答辩状。 2.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 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 原件。 3.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 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 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4.抢救危急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 原件。
• • •
• •
• •
5.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 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 做出的检验报告。 6.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双方当事人应当按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当事人任何一方不 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 担责任。 (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内容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法律、法规、医疗 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医疗质 量的基本条件。违反法律、法规、医疗技术标准规范,是 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 2.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 关系: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判 断行为人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基础和前提。 3.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中的责任程度:由于患者病情Fra bibliotek •• •
• •
包括受理日期、委托人、委托事由、鉴定要求、送 鉴材料情况、检验或者检查过程、鉴定(检验)结论或者 审查(咨询)意见、鉴定(检验、审查、咨询)人以及其 它应当包括的内容。其中重点是对医疗过错与损害结果之 间的因果关系、责任比例或损失参与度的认定。损失参与 度一般分为六个级别。 2. 鉴定结论的形式。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结论上必须有鉴定(检验、审查、 咨询)人的签名,并且需要注明专业技术职称,对鉴定结 论进行复核的司法鉴定人应当在司法鉴定文书上签名。司 法鉴定文书经签发人签发后加盖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专 用章。 3.法庭质证。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结论时,不服结论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 院传唤司法鉴定人到庭接受质询,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司 法机关或者仲裁机构的要求按时出庭。司法鉴定人出庭时, 应当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并应依法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地回答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

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是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疏忽导致的不良后果。
虽然医疗事故不一定是由医护人员的过失引起的,但医疗差错大多数是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错误判断或操作不当所引起的。
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胁,因此引起了医疗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医疗差错是指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疏忽,导致患者的疗效不佳或其他不良结果。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误诊、误治、错误用药、手术失误、护理不当等。
医疗差错往往是由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疏忽大意或判断错误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延误治疗时间,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相似,都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疏忽,但其后果更为严重。
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的过失、失职或犯罪行为导致患者的伤残或死亡。
医疗事故往往是由医务人员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引起的,例如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用药剂量错误、输血错误、感染控制不当等。
这些错误往往会导致患者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无尽的痛苦和伤害。
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次灾难,而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来说也是一次重大挫折。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不仅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创伤。
对于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来说,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会导致声誉受损,可能面临法律诉讼,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执业资格的被吊销。
为了避免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不得漠视职业道德。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常年的学习和培训。
再次,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差错。
此外,社会也应该对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保持高度关注,加强监督和管理。
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不轻易相信医护人员的承诺。
医疗过失分类

医疗过失分类医疗过失是近几年常出现的,至于医疗过失的分类大家是不了解的。
那么,医疗过失分类是什么呢?接下来由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医疗过失分类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医疗过失分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种责任程度划分仅仅是定性,而没有完全解决定量的问题,即具体应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
二、怎样进行医疗鉴定的因果关系分析正如所有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因果关系都作为必备要件一样,医疗过失行为(医疗过错)与患者人身损害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是构成医疗损害的核心必备要件。
有因果关系,则属于医疗损害责任。
而无论鉴定的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损害责任(以下统称医疗损害),对因果关系要件的认定方法和内容基本相同。
1、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因果关系,与其他因素的参与不矛盾医疗损害的因果关系,有一因一果、多因一果的不同情况。
(1)一因一果,是指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结果的原因只有医疗过错行为一个原因。
这种因果关系形式较为容易认定。
(2)多因一果,这是大多数医疗损害因果关系的常见状态。
通常造成患者当前人身损害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疗过失行为所造成的,也常有包括患者自身原发伤病、患者对疾病诊治的延误因素等诸多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
在这类最终损害后果中,医疗过错行为作为多个原因力之一,可能只起了部分参与作用。
而本例如果医疗过错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既有新生儿的脑损伤,又有产妇因羊水栓塞而死亡,则呈更为复杂的“多因多果”的因果关系形式。
医疗事故鉴定医疗过错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是指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判定责任的过程。
医疗过错鉴定则是对医疗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医学规范进行评估的过程。
在医疗领域,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是两个关键的概念,正确的鉴定可以为医疗争议的解决提供客观依据。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重要性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医务人员操作疏忽、技术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患者身体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对于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而言,及时准确地鉴定医疗事故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医疗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认真的事故鉴定,才能找到事故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医疗过错鉴定的标准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违反规范操作、处理不当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不良后果的行为。
医疗过错鉴定主要根据医疗技术规范、医疗伦理规范和专业标准来评估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通过对医疗过错的鉴定,可以有效监督医务人员的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保护患者的权益。
三、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在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中,关键的区别在于事故结果的严重性和责任的主体。
医疗事故的鉴定主要关注的是患者的损害程度和事故原因,其责任主体可能包括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等。
而医疗过错鉴定更侧重于医疗人员的个人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责任主体主要是医务人员本人。
四、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的程序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时,一般包括以下程序:首先是患者的申诉和投诉,医疗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及时展开调查。
其次是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事故进行评估。
最后是根据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是医疗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程序和手段,对于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提高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加强法律意识和医疗伦理规范意识,依法规范操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赔偿项目一览表及详解序号赔偿项目计算依据及公式备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09.01施行)民法通则及相关规定[1]1医疗费第50条第(一)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第十九条[2]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1.《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8)2.医疗费分为门诊和住院医疗费;门诊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医药费等,住院费用包括住院费、药费、治疗费、会诊费、输血费、手术费等,门诊或住院治疗使用的材料费等2误工费第50条第(二)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51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的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
第20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鉴定同医疗过错鉴定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医疗过错鉴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案件中,依职权或应医患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患方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由此可见,医疗过错鉴定的目的,是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中遇到的专门性问题提供的一项技术服务。
这些技术包括:1、是否存在损害事实;2、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3、损害事实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二者同属于技术鉴定,归纳起来,二者之间有以下几点区别:1、鉴定的性质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属于行政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属于司法鉴定。
2、鉴定的目的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为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提供技术服务;医疗过错鉴定是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医疗纠纷与事故行政处理引发的行政诉讼以及涉嫌“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诉讼提供技术服务。
3、鉴定的决定权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决定权在于医疗卫生行政部门,依《条例》的规定,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也可共同提请鉴
定。
医疗过错鉴定的决定权在司法机关。
4、鉴定的委托方式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方式有二种:一是卫生行政部门转交;二是当事人双方共同委托。
而医疗过错鉴定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法院决定鉴定,由法院内的技术部门统一对外委托;二是申请鉴定,即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鉴定申请,法院同意后,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达不成一致的,由法院指定。
5、受理鉴定的权限不同。
医疗事故鉴定只有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和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两种方式。
而医疗过错鉴定的权限却十分广泛,只要诉讼过程
中需要鉴定,都可以采取司法鉴定的方式进行。
6、鉴定主体的范围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能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
医疗过错鉴定则可由司法机关交由法定的鉴定机构进行。
7、鉴定主体的责任方式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出具鉴定书,专家组成员无须在鉴定书上签名盖章;医疗过错鉴定的鉴定人需在鉴定书上签字或盖章,实行个人负责制。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医疗纠纷诉讼一定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
一般来说,患者只要有证据证明接受过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就应当立
案受理。
医疗纠纷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另一类是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即医疗事故之诉与医疗人身损害之诉。
虽然这两类案件都与医疗行为有关,但前者是以构成医疗事故为前提,而后者则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它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与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无论是法律适用、鉴定类别、赔偿项目,还是计算方法和赔偿数额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的说,以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向法院起诉,无论是从诉讼策略,还是从利益权衡上讲,都对患者更为有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第2款规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有的人就认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就不赔偿,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是我国民法确立的对侵权行为造成损害予以救济的基本原则,也是法制社会对**提供的最基本法律保障,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不可能与民事基本法的这一基本原则相抵触。
《条例》调整的仅是因医疗事故而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仅限于医疗行政处理的层面。
而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没有经过医疗事故鉴定或者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其它因医疗行为而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自应当适用《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处理。
所以,对于《条例》第49条第2款的规定,应当理解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能按照《条例》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该条规定并没有
免除其按照《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应当承担的侵权民事赔偿责任。
在有的情况下,虽然患者身体因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受到了损害,但是经过鉴定,医疗机构的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或者没有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以及无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对于这类情况的医疗纠纷,当然不能作为医疗事故进行处理。
但医疗机构仍应当对因自己的过错行为给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不能因为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就不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人身损害赔偿”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在法律适用、鉴定类别、赔偿项目、赔偿标准和赔偿数额上,都有很大不同。
1、在法律适用方面,审理“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而审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则要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相对而言,前者对医疗患者有利。
2、在鉴定类别方面,“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必须委托医学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则可以进行司法鉴定即可。
相对来说,前者对医疗机构有利,后者对患者有利。
3、在赔偿项目方面,“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没有“死亡赔偿金”,且在项目计算及赔偿系数上差异很大。
4、在赔偿数额方面,以一个城镇居民死亡为例,按“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审理,可能赔偿二十余万元;而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审理,则最多只能赔偿六万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2款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
对此,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患者(原告)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
患者(原告)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疗机构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接受过被告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
如果患者(原告)不能对上述问题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其请求权是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
上述问题,患者(原告)用门诊或者住院病历、检查诊疗报告单、诊断结论或者诊断证明等就足可以证明。
故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医方要求复印病历、保存第一手资料尤为重要。
医疗机构(被告)应当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证明其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
这种证明不能是只有言语的抗辩,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
如果医疗机构(被告)拿不出具有合理说服力、足以使人信赖并符合法定要求的证据,证明不了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人民法院就会依照法律的规定推定医疗机构(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并推定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机构(被告)就要承担败诉的结果。
所以,一般情况下,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获得证明,便是对医疗机构较为有利的选择;而作为患者(原告)一方的代理律师,一般都不会主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法院应当没有强行指定医患一方或者双方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权利。
医疗事故鉴定,只是诸多证据当中的一种。
是否提供该证据,提供何种证据,其选择权应属于当事人。
法律并没有规定医疗事故鉴定是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医疗事故之诉与医疗人身损害之诉也并无法律上熟先熟后的顺序之分。
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以选择权,究竟以何种法律关系进行诉讼,应当由当事人(原告)进行选择和确定。
如果争议双方都没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原告也选择了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就不应当强行要求或指定一方或双方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只有在经鉴定已经确认为医疗事故,而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的情况下,法院才应行使释明权,并以结案时查明的事实为依据,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