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微粒的性质(氨水使无色酚酞变色实验进行了改进)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1. 引言1.1 介绍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性质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常见的浓度为1M或者0.1M。
在水中完全离解成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因此对酸碱指示剂有强烈的碱性反应。
氨水也是一种碱性物质,是氨气溶于水得到的碱性溶液。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氨和水,可以释放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呈碱性。
酚酞溶液在中性条件下呈无色,酸性条件下呈无色或者淡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
这是因为酚酞分子在酸性条件下分子成为酚酞H2形式,呈无色;在碱性条件下分子成为酚酞-形式,呈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氨水的碱性作用使得酚酞分子形成了酚酞-形式,从而呈现红色。
这种颜色变化机理也可以解释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对酚酞的作用机理。
【引言】部分内容到此结束。
1.2 阐述酚酞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颜色变化酚酞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它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酸性条件下,酚酞呈现无色状态,而在碱性条件下则呈现粉红色。
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于酚酞分子的结构和其在不同pH值下的离子形式之间的转变引起的。
在酸性条件下,酚酞分子存在于无色的酚酞酸形式。
当酸酞分子受到氢离子的影响时,酚酞分子会发生质子化反应,形成了酚酞酸。
由于酚酞酸是无色的,因此在酸性条件下酚酞呈现无色状态。
这种酚酞在不同pH值下呈现不同颜色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指示剂,在酸碱滴定等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也是由于它们的碱性作用导致了酚酞分子从无色转变为粉红色。
2. 正文2.1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碱性作用机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碱性作用机理。
在水溶液中,氢氧化钠和氨水都会释放氢氧化钠离子和氨离子,这些离子在溶液中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和氢氧化铵等碱性物质。
这些碱性物质会与酚酞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酚酞分子发生结构改变,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2022-2023学年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备课同步练习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微粒的性质)带讲解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一、单选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一气体分子体积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一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A【详解】A、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不符合题意;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液氧和氧气均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吗,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答案】B【详解】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选项A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由于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汞原子的体积不变,选项B错;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C正确;D.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D正确;故选:B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详解】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空隙随温度升降而改变,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分子的运动实验改进 课件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实验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 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的探究实验(P49)。 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抽象思 维意识,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对以后的化学教 学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实验原理:
(1)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挥发性; (2)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3、不能移动实验装置:以方便全班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 4、反应时间较长:大约需要三分钟左右才可看到 明显的实验现象。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将A、B烧杯换成2张 滤纸条;
(2)增加了1块玻璃片, 便于移动实验装置。
图2改进型
五、实验器材:
酚酞试液,浓氨水,大烧杯一个,滤纸条, 玻璃片等。
六、实验过程:
(2)浓氨水几乎没有扩散到空气中,教室中闻不 到刺激性气味,减少了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3)实验装置便于移动,可以让教室全体学生都 观察到实验现象。 (4)30秒时间内将看到滴有酚酞的滤纸变红,滴 有浓氨水的滤纸没有变红,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且实 验时间短,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分子的运动,突 破了教学难点;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教材实验(如图1所示)
选用2只小烧杯 分别盛放浓氨水和 酚酞溶液,再用一 只大烧杯罩住这两 个烧杯,通过A中的 酚酞溶液变红而B中 的浓氨水不变红证 明分子是运动的。
图1实验原型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浪费药品:原实验需要用到较多量的氨水和酚 酞,浪费了药品;
2、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浓氨水挥发出具有刺 激性气味的氨气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取2张滤纸条,分别 在上面滴加浓氨水和 酚酞试液,然后将2 张滤纸条粘放入到一 个干净的烧杯中(不 要相互接触),再将 烧杯倒扣到玻璃片上。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1、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答案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变红,空气中放置的B是为了做对比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酞变红,故填: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对比;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不同的分子间隔不同,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实验四:根据描述可知,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其他物质的分子,故填: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的物质”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离子.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______.(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过氧基”(下图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的结构.据此推测下列②~④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序号)①②H-O-H③O═C═O④答案(1)酸溶液中都含有 H+离子;酸溶液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 H2O;故答案为:H+;H2O;(2)根据图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为过氧基的结构,分析选项可知只有④中有相同的结构;故选④.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①A:______;②B:______;③C: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①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______;______.(写两条)答案(1)①能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②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混合后体积变小.③闻到花的香味能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2)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旧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的个数和种类都不变,故画: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水分子;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故答案为:(1)①分子的体积很小;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不断的运动;(2)①;②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4、某无色溶液中只含K+、Na+、NO3-、SO42-四种离子,它们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6:3:2,则该溶液所含的溶质可能是()A.KNO3、Na2SO4B.K2SO4、KNO3、NaNO3C.KNO3、NaNO3、Na2SO4D.K2SO4、Na2SO4、NaNO3答案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不显电性.四种离子数目比要等于1:6:3:2A、硝酸钾和硫酸钠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B、无论三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都大于1:2,故错误;C、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2:2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D、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3:6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故选CD.5、用分子观点解释漫画图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答案有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是因为香烟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女孩被动吸烟.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物质是否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空隙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列物质的变化事实与用相关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解释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现象解释①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分子不停的运动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都呈碱性溶液中都存在大量的OH-③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之和小于200mL 分子是有一定质量的④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A、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造成溶液中溶质减少,故选项解释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都呈碱性,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之和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和分子质量无关,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7、对下列相关的说法解释错误的是()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C.盐酸、硫酸溶液均显酸性--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答案A、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能够闻到花香,故A解释正确;B、不同的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不同,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分子会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之间,导致体积减小,故B解释正确;C、盐酸、硫酸溶液均显酸性,是由于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不是酸根离子的缘故,故C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解释正确;故选:C.8、用粒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CO和CO2性质不同______(2)稀盐酸,稀硫酸,都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______(3)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答案(1)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都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9、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分别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无色空气,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将玻璃片抽出,让两个集气瓶口紧密对准,一段时间后,发现上下两个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基本相同.该实验说明()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很小C.分子不断运动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此实验主要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选C。
常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九年级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九年级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N)=14 Ar(O)=16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按序号统一填写到题后的表格中)1.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火药:烟花燃放 B. 印刷:活字排版 C. 造纸:破布捣烂 D. 司南:航海导向 2.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温度计中水银 B .取暖用的煤炭 C .调味用的食醋 D .饮料用的果汁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水蒸气 4.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石墨 B .酒精 C .黄金 D .食盐 5.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 .水漕 B .长劲漏斗 C .锥形瓶 D .坩锅钳 6.下列不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A .铁B .氧C .锌D .碘7.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 .液氧(O 2)B .水晶(SiO 2)C .氨气 (NH 3)D .大理石(CaCO 3)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 .1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右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C .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 .铷原子核外有37个电子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钢铁的锈蚀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动植物的呼吸D .煤炭的燃烧滴管洗净后放 入洁净的烧杯 滴管每次用后 洗净放入滴瓶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取液时挤入空气 2019.1113.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 4 B.+ 1 C.+ 2 D.+ 414.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12 B.16 C.5 D.1015.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16.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O2和CO2(带火星的木条)B.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观察颜色)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白酒和白醋(闻气味)17.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B.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C.二氧化锰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D .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18.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荷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
酚酞浓氨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酚酞溶液与浓氨水反应的现象。
2. 了解酚酞溶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规律。
3. 掌握酚酞溶液的酸碱指示作用。
二、实验原理酚酞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作为酸碱指示剂。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无色;在碱性溶液中,酚酞呈红色。
浓氨水是一种碱性溶液,其主要成分是氨水,具有挥发性。
当酚酞溶液与浓氨水接触时,氨水分子会挥发到空气中,与酚酞分子发生反应,使酚酞溶液变红。
三、实验用品1. 酚酞溶液(1%)2. 浓氨水(25%)3. 烧杯4. 玻璃棒5. 试管6. 滴管四、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10mL酚酞溶液。
2. 用滴管向酚酞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持续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倒入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将酚酞溶液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等酸性溶液混合,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1. 在滴加浓氨水过程中,酚酞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
2. 持续滴加浓氨水,溶液颜色逐渐加深。
3. 将酚酞溶液倒入试管中搅拌后,溶液颜色变红。
4. 酚酞溶液与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等酸性溶液混合后,溶液颜色仍为无色。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酚酞溶液在浓氨水中变红,说明氨水具有碱性,能够使酚酞溶液呈现红色。
2. 酚酞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说明酚酞溶液具有酸碱指示作用。
3. 酚酞溶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规律:酸性溶液中无色,碱性溶液中红色。
七、实验结论1. 酚酞溶液与浓氨水反应时,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水具有碱性。
2. 酚酞溶液具有酸碱指示作用,可以用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酚酞溶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规律:酸性溶液中无色,碱性溶液中红色。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溅出溶液。
2. 实验完毕后,及时清洗实验用品,防止污染。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探究了酚酞溶液与浓氨水反应的现象,了解了酚酞溶液的酸碱指示作用。
3.1.1微粒的性质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分__子__、_原__子___和_离_子____。
二氧 化碳分子
碳原子
铜原子
钠离子 氯离子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探究点二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情景展示]
阅读下列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通过上图,你对物质的构成有哪些新的认识?
浓氨水___能___ 使酚酞试液变 色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3)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 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 3~5 mL浓氨水,用一 个大烧杯将两个烧杯罩 在一起
烧杯C中 构成物质的
的溶液变 微粒在不断
成____ 地
红
色
运动
________
[说明]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分子、原 子和离子
微 粒
构成
物质
性质
课堂小结
微粒的质量、 体积都很小
微粒在不 断运动
温度升高,运动 速率加快
微粒间 有空隙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构成 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
课堂小结
微粒间 有空隙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微粒的性质
1.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 主要说明( D ) 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体积很小 C.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D.微粒间有空隙
有 ___空_气___ 的注射器 的栓塞容 易推动
在固体和液体中, 微粒之间的空隙 __比__较_小___,在气 体物质中,微粒 之间的空隙 __比_较__大___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探究点一 微粒的性质 [情景展示1]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1、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绚丽多姿的各种物质,不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的,都是由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粒构成的,微粒的主要性质如下。
(1)微粒是运动的[观察与思考](1)实验过程与操作见图1(实验1)和图2(实验2)。
(2)实验现象及分析:①[实验1] 现象:向蒸馏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所得溶液为无色;向上述所得溶液中滴加浓氨水,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②[实验2] 现象:当用大烧杯将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溶有酚酞的蒸馏水变为红色。
分析与结论:浓氨水挥发出氨的微粒,氨的微粒运动到溶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为红色。
由此可见,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注意: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水溶液无色,当它遇到碱性溶液时,由无色变为红色,遇酸不变色。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2)微粒间有空隙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又是在运动的。
那么微粒之间有空隙吗?我们从下面的实验可以探究出这个问题。
[活动与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变化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
[现象与分析] 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并没有充满整个玻璃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构成酒精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当它们混合时,互相挤占了对方的空隙,使得总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
微粒间的空隙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宏观的某些现象来认识它。
酒精与水的混合,就相当于将1L黄豆和1L绿豆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L。
一般地,固态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小于液态物质微粒间的空隙,液态微粒间的空隙小于气态微粒间的空隙。
2、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子聚集而成的。
像这样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等。
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知识点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微粒的性质实验一:氨分子扩散(无色酚酞遇碱变红)1、向水中加酚酞,酚酞不变色。
结论: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再向烧杯中加几滴浓氨水,酚酞变红。
结论: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把装有浓氨水的一个烧杯,和另一个装酚酞试液的烧杯用一大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①(主要)微粒在不段运动。
②(其它)浓氨水有挥发性。
氨水显碱性。
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二:半管水和半管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一管。
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结论:微粒间有空隙。
气体微粒间空隙大,固体液体微粒间空隙小。
注: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
总结:微粒的性质:1、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的动运。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3、微粒间有空隙。
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气体、水、碘单质)、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离子(盐)二、分子1、不同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气体(除稀有气体之外的气体)、水、碘(I2)5、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6、H2O由H元素和O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H原子和O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
注:只有氧气中才含有氧分子,只有水中才有水分子,只有氢气中才有氢分子,以此类推。
三、原子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4、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5、原子构成的物质包括:金属、稀有气体、碳单质、硅单质6、提出原子学说:道尔顿发现电子:汤姆生发现原子核:卢瑟福原子核质子(+)(+)中子(不带电)原子(正电=负电)电子(-)H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第09课 微粒的性质-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预学(沪教版)(原卷版)
【暑假零起点】2022-2023学年九年化学上册预学精品课程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9课微粒的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存在空隙2.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简单的现象3.初步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问题4.初步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2.初步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难点】1.用有关物质的微粒观点进行想象和推理,解释一些简单化学现象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微粒之间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二、微粒的性质实验一: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B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C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蒸馏水代替浓氨水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没有必要。
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等量的冷水中快,这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2.构成水的微粒空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实验三: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②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空气可以压缩,水很难压缩。
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空隙相同;不同种微粒空隙不同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大,固体、液体微粒间的空隙小。
实验08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解析版)
【同步实验课】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目的】1.认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知道酚酞遇碱性溶液(氨水)会变红。
【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试剂】 蒸馏水、酚酞溶液、浓氨水【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1)向盛有约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A 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呈无色(2)从烧杯A 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3)另取一个小烧杯B ,加入约5 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 、B 两个小烧杯。
烧杯A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 溶液无变化 【实验分析】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 中,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1. 实验评价(1)装置比较开放而浓氨水易挥发,会污染空气。
(2)药品用量较大造成浪费,且仪器数量较多,步骤繁琐。
(3)实验耗时偏长,约需要4~5分钟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不利于学生随堂实验或分组实验。
2. 实验改进(1)改进装置:(2)改进优点:①整个反应控制在一个密闭试管中进行,没有氨气外逸,安全环保。
②实验只需要很少量的药品,符合节约药品的原则。
③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
【典例0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探究二氧化锰是否能加快H2O2的分解C.探究分子运动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详解】A、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方法是煮沸或蒸馏,简易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探究二氧化锰是否能加快H2O2的分解,根据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保证除了二氧化锰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图示中过氧化氢浓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用来探究二氧化锰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将浓氨水滴加到棉花上,一段时间后,无色酚酞试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挥发出来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了酚酞试液中,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由于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造成天平不平衡,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中考化学总复习之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
专题二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重点突破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1.实验目的:认识分子的运动。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 1 )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酚酞遇氨水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6.实验改进基础练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A【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湿衣服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 6000mL氮气可以压缩在40mL钢瓶中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分子间间隔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A、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实验题(共10题)1、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图 1 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如图 2 所示。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 1 )图 1 实验中可观察到 ___________ 处 ( 填“A” 或“B”) 溶液变为红色;( 2 )图 2 实验中可观察 ___________ ( 填“ab” 或“bc”) 段纱布条先变色;( 3 )若将图 2 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___________ ( 填“ 快” 或“ 慢”) 。
2、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一个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实验室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氨气( NH )臭味,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①向盛有 2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 3 ~ 4 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缓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 E 、 F 试管内分别倒入 2mL 操作①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
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
另在 D 、 G 试管中分别倒入 2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乙连接好,并将 G 试管放置在热水中,打开铁丝夹,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 1 )按图甲装置实验容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______ 。
( 2 )操作③中图乙,烧杯中放热水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时可观察到 E 、 F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E : ______ F : ______ 。
( 3 )对比 E 、 F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到的一个新结论是 ______ 。
为了使新结论更可靠,在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 (写一条)。
3、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 )连接好装置。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3.1 分子和原子-章节测试习题(14)
章节测试题1.【答题】某同学在学习分子有关性质后,进行如下实验:①把200mL的水与100mL的乙醇混合;②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红墨水。
请你根据所学分子的有关知识,预测、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1)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关系成立的是(m-液体的质量、V-液体的体积、ρ-液体的密度):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后溶液的质量:m混=m水+m乙醇;②混合后溶液的体积:V混=V水+V乙醇;③混合后的密度:ρ混=(ρ水+ρ乙醇)。
(2)取用乙醇时,闻到乙醇的香味,说明分子______。
实验中______的现象也可证明分子的这种性质。
【答案】①;在不断地运动;红墨水向水中四处扩散【分析】(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因此当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质量不变、密度会增大;(2)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说明这一基本特征。
【解答】(1)乙醇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它们的微粒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
把它们混合时两种分子会相互穿插渗透,导致总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但总质量不变,由公式m=ρv可知,混合后的密度要比任一成分的密度都大,而不是二者的密度平均值。
故答案为:①。
(2)乙醇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我们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中红墨水会向水中扩散的现象也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答案为:在不断地运动;红墨水向水中四处扩散。
2.【答题】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
用微粒的观点回答:(1)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______;(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______。
【答案】水分子;水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水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水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化学实验与装置改进(解析版)
中考化学实验与装置改进一、单选题1.(2023·福建漳州模拟)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C.t1—t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D.若在t3前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1.A【解析】A、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c点温度最高,说明c点红磷燃烧结束,放出热量最多,分析不正确;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分析正确;C、红磷燃烧: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图中t1—t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氧气大量被消耗,分析正确;D、由图示可知,t3是装置冷却,若在之前即冷却前打开止水夹,因气体受热膨胀,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分析正确。
故选A。
2.(2022·广东模拟)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观察一段时间,发现无明显现象,然后用胶头滴管向装置中加入氯化钠溶液,8min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铁的锈蚀是氧化反应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D.此实验能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2.C【解析】A、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说法合理;B、由题意可知:实验开始滴加氯化钠溶液前,无明显现象,说明反应缓慢,滴加氯化钠溶液后,发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说明反应速率加快,所以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说法合理;C、此实验只能推断出氯化钠溶液能加速铁的锈蚀,不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说法不合理;D、铁锈蚀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消耗多少氧气,向左移动多少体积,所以此实验能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说法合理。
案例30 《 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实验名称
《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实验目的
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认识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实验原理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仪器
及药品
大试管、硬质白纸、剪刀、胶头滴管、玻璃片、酚酞、浓氨水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及现象
1.取一大试管和一张硬质白纸,根据试管宽度将白纸剪成条状,以刚好能放进试管为准。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操作简单,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2.现象明显,有较强的说服力。
3.节约药品,体现实验的微型性。
4.实验趣味性强。
2.在白纸条上按一定间隔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将白纸条烘干后,塞进大试管中。(白纸条可多做一些,可以分组实验用)
3.取一洁净的玻璃片,在其中央源自水不漏滴浓氨水。(如图1)4.将上面塞好了白纸条的大试管倒扣在玻璃片的中央,使浓氨水被罩入大试管内。(如图2)
5.观察试管中白纸条从下往上的点依次变成红色。(如图3、图4)
用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的改进
【 实验 1 向烧 杯 A 中加 入 2 mL蒸 馏 水 , 】 0 滴
人 2~ 3滴 酚酞试 液 , 到溶液 甲。向溶液 中慢 慢 得
滴加 浓氨水 , 察 现 象 。这一 实 验 现象 说 明 了什 观
么?
张宽约 1 m 的滤 纸 条 B, 加 2~3滴 浓 氨 水 , c 滴
也使 滤纸 条一端 润湿 。将两 张滤 纸条小 心放 人培 养皿 内 , 纸条彼 此不 接触 。盖上 培养皿 , 滤 观察 现 象 。( 以观察到 滴有 酚酞 试液 的滤 纸 条 A逐 渐 可
用 浓 氨 水 和 酚 酞试 液 探 究 微 粒 运 动 实 验 的 改 进
口 周 才 萍
江 苏省 苏J 市 木渎 实验 中学 2 5 0 , i 1 1 11
l 教 材 中 实 验 设 计 的 不 足
向滤 纸条 上滴加 1滴 浓 氨 水 ( 3滴液 体 都 滴 在 同
一
位置 ) 观 察现象 。( 明氨 水 和 酚酞 混合 显 红 , 说
沪教版 九 年 级 化 学 教 材 ( 0 6年 ) 6 20 第 O页 “ 究微 粒运 动 的实 验 ” 探 中采 用 了浓 氨 水 和 酚酞 试 液两种 试剂 。具体 实验过 程如 下 :
色)
【 验 2 重 新 取一 张 宽约 1m 的 滤纸 条 A, 实 】 c
滴 加 2~3滴 酚酞试 液 , 滤纸条 一端 润湿 。另取 使
动摩擦力 大小与相对运动 速度无 关 , 最大 静摩擦力
大于滑动摩擦力 等现象 。它操作 简单 , 验现象稳 实 定 可靠 , 有利于教师直 观地突破这一 中学物 理教学
测力 计 等组 成 , 面板 上 带有 能调 节 快 、 、 的 其 中 慢 调速 开关 , 能定 量 明显地 演示 出有 关 滑动摩 擦力 、 静 摩擦力的存 在 , 摩擦 力大 小 的决定 因素 , 以及 滑
3.1.1微粒的性质(氨水使无色酚酞变色实验进行了改进)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
构成水的一个微粒的质量是多少呢?
是不是所有微粒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呢?
1、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A.微粒之间有间隙
B.微粒在不断运动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3、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 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敢靠近 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B( )
A.微粒之间有间隙
B.微粒在不断运动
C.微粒由原子构成
D.微粒的质量较大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Thyoaunk
End
结束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1 + 1 = 2?
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3万多年
构成水的一个微粒的质量是多少呢?
干冰由二氧化
金刚石由碳
氯化钠由钠离子
碳分子构成
原子构成
和氯离子构成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谈谈你的收获: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是不是所有微粒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呢?
谁容易被压缩?
装满水
充满空气
等体积
物质三种状态的微粒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在通常 情况下
气体微粒 间的间隔
>
液体微粒 间的间隔
>
固体微粒 间的间隔
气 体
液体
固体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一个人的灵魂,正是对生命的爱,那是至死方休。
学习进步!
实验操作
混合后的体积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 < 100mL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是不是所有微粒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呢?
谁容易被压缩?
装满水
充满空气
等体积
物质三种状态的微粒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在通常 情况下
气体微粒 间的间隔
>
液体微粒 间的间隔
>
固体微粒 间的间隔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020/11/20
镇粒高锰酸钾,如何平分给全班同 学?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微粒很小,是真实存在的。
构成水的一个微粒的质量是多少
呢?
3×10-26kg
一滴水中有多少个微粒个数呢?
C.微粒由原子构成
D.微粒的质量较大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Thyoaunk
End
结束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去奔跑,谁都不知道你的真实感受,就像谁都不能代替你去生活一样。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 基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享受生命。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 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人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它像一把伞 ,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学会原谅,快乐至上。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67×1000000000000000000000
假如一滴水的微粒个数由十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停,大家猜猜需多少年才能数完呢?
3万多年
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模拟
微粒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
微粒之间的空隙 1 + 1 = 2?
气 体
液体
固体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干冰由二氧化
金刚石由碳
氯化钠由钠离子
碳分子构成
原子构成
和氯离子构成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谈谈你的收获: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很 微粒在 微粒之 分
原
离
小但真 不停的 间有间 子
子
子
实存在 运动
隙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学以致用:
1、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刀
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结束
学以致用: 2、为什么铁轨、桥梁的连接处必须留有缝隙?
知能训练
3、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 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敢靠近 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B( )
A.微粒之间有间隙
B.微粒在不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