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蜀石窟寺的分布和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巴蜀地区石窟寺的分布和特色

内容摘要:巴蜀石窟从晚唐到两宋,造像之盛,数量之多位于全国首位。巴蜀汉地石窟主要分布在川北、川东北和川中地区,而大足石窟则是巴蜀石窟的集大成者。巴蜀各地石窟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巴蜀石窟艺术体系。

关键词:巴蜀石窟寺分布特色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石窟寺便是其中之一。石窟寺是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画佛教石窟寺首见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也进行建造。中国最早凿建石窟寺的是今新疆地区,有可能始于东汉,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到达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时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续有凿建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后凿窟之风才逐渐停息下来。

中国开凿石窟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一般来说,石窟寺的分布,是随着佛教的文化扩散而传播开来的。

一、巴蜀佛教的传播路线

关于早期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北方地区的时间和路线,学术界是比较清楚的,但此时期的巴蜀的情况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巴蜀地区早期佛教不见于文献记载。“四川是内陆省, 佛教是外来宗教。虽然, 我们至今也不清楚佛教入传四川的途径有几条。”[1]

一般认为四川的佛教是由汉中等地经广元传人, 而最后终于大足。因为广

元、乐山、大足等四川境内著名的佛教石刻造像均有源渊关系, 并与北方的造像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考古发掘的材料证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四川的佛教石刻艺术除了此北传路线外, 很可能存在着其它传入途径。

学者关于佛教传入巴蜀的路线主要有北川入蜀、南川入蜀、南北两路入蜀的争论。此外,还存在着所谓的滇缅通道的问题。疑古派学者顾颉刚先生认为滇缅路的问题是个“哑谜”。

综观巴蜀石窟,“就目前根据文献及实物看, 还是北传因素多一些。蜀中由川北到川中、川西, 地方化、世俗化越强。越靠北, 受中原影响就大。因此传统的丝绸之路是佛教及佛教艺术初传中国的道路。1 至 2 世纪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在洛阳, 渐及北方。3 世纪后, 佛教文化、艺术向四川、湖北、江苏等南方省扩展。当然并非否定其它传承路线的探讨, 这需要继续进行大量工作。”[2]唐末五代的时候,中原地区又起狼烟,四川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形势,社会相对平静,文化艺术活动比较繁荣昌盛。

佛教在四川地区早有传播,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有悠久的基础,加上从金牛道——自汉中勉县至广元、昭化、剑阁、武连驿,继续南下至绵阳、成都——入川和由江南溯江而上入川的,自南朝以来就存在的水陆通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四川地区石刻造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滋养。

所以,当中原地区石窟艺术日见式微的时候,四川地区的造像艺术却方兴未艾,大有兴旺发达的景像。

二、巴蜀石窟寺的分布

作为宗教造像的重要类别之一,石窟寺观及摩崖造像需要有适合的山体崖面、强烈的宗教驱动、流行的开窟造像风气和稳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而诸多条件蜀地兼备。“巴蜀各地佛教石窟造像的兴起, 虽有早有晚, 但大规模的兴造还是在唐宋时期”。 [3]

四川佛教在汉晋时已有传布,南北朝时期更成为一种普遍信仰,当南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佛教造像风气传入四川以后,佛教徒以及稍后的道教徒就纷纷在山间崖壁开凿窟龛,建立石窟寺观。从安史之乱开始,尤其是黄巢攻克长安之后,一直到北宋前期,中原凋敝,四川却政治平稳,经济发展,西京长安甚至东京洛阳的著名僧侣、文人和佛道教徒翻越秦岭巴山来到了四川盆地,依

托此地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将四川的文化、宗教和宗教艺术推至发展的高峰。唐末至宋初,四川盆地一度成为全国佛教及其艺术的中心,影响所及,北至河西敦煌,南到南诏大理。四川盆地的石窟寺观在全国分布最密集,佛教石窟、摩崖造像在全国数量最多,宗教类型和题材内容广泛多样,并且在中国北方地区石窟造像之风普遍衰落以后延续发展并达到高潮。巴蜀石窟主要分布在川北、川东北和川中地区。其中以广元石窟、巴中石窟、安岳石窟、大足石窟(巴渝文化圈))最为重要。

广元千佛崖造像。千佛崖位于由西北入川的必经之路从早期到唐代,都受到北方,特别是麦积山石窟造像的影响,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早期造像风格比较朴拙,唐代造像面型多略方略平,主尊袈裟腿部的褶襞从腹部以下作垂叠的长圆形垂至膝下。窟龛内有的作透雕的裟罗双树,为别处石窟所少见,其中睡佛洞(涅□)的三壁浮雕最为精采,从题材上看似为涅□后金棺自焚等情节。千佛崖窟龛造像也有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有的以1身金刚力士为主尊,旁镌1供养人,有的力士头有光环等。

广元皇泽寺石窟。皇泽寺石窟为武则天祀庙,寺庙周围崖壁上,现存窟龛50个、造像1203身、经幢6个、《农夫耕作图》4幅。皇泽寺造像分散雕造于几个群落,即中心塔柱窟、大佛楼、写心经洞、五佛亭、则天殿等。窟龛开凿始于北朝,盛于唐代,衰于五代以后。现存造像多为唐代镌凿。中心塔柱窟(8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保存有北朝和隋代的佛、菩萨、弟子、飞天等800余身。中心塔柱上所开的佛龛,刻法古拙质朴,坐佛褒衣从正面敞开,下缘垂于台座下;左右侍立菩萨,发作双髻,长裙曳地,阔幅天衣于胸前作V形交叉,于双肩成双角若翼,与广元市内出土北魏延昌三年(514)造像风格一致。另外,此窟又于西、南、北三壁各开一大龛及两小龛,龛外布满千佛;大龛内佛像均身躯颀长,菩萨则面颐丰润,通身无璎珞;佛、菩萨造像坚挺有力,富于体积感。

大佛楼以10号大佛龛为主,共计11龛。大佛龛高7米,宽5.58米,深3.39米,造立像15身(已毁者不计)。在四川唐代大型龛窟中,这种大佛龛是不多见的。此龛造像厚实、饱满、华丽,主佛耳下垂着宝石装饰,为一大特色。写心经洞在皇泽寺最下层靠近江边一巨石上,石的东、南两面共有9龛。东面之41号龛残碑上刻有“贞观二年”(628)和“宝历二年”(826)等字,南面各龛刻有经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