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
选修1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本课地位
本课上承两汉后国家分裂、民族融合的大时代,孝文帝抛弃民族观念,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汉化改革,稳定北魏统治,发展了北方经济,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为隋朝统一和唐朝开创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打下基础。而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大大创新的时代,古今结合正好。
二、本课教学目标达成
1、本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所以在教学过程展示了许多相关史料,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能力和提高学生论证、表达能力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改革促进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孝文帝改革,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但是,全盘汉化也带来给鲜卑民族带来了消极影响。同时,学生还要认识到民族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到汉族文化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处理
本课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辅助。在“情境-探究-史鉴-升华”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掌握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和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导入新课:
介绍历史人物独孤信,独孤信与北周、隋、唐朝皇室都有血缘关系,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利于新课导入。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展示四组史料,调动学生分组阅读、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最终形成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关结论。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同时,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在课后对我国现在的
改革进行讨论和思考。
六、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各抒己见: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千古功臣,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同学们,试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四组史料,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对一组材料分析讨论并回答,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思维。
(二)、多媒体展示前三组史料
(三)、前三小组回答问题:孝文帝改革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
1、经济: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
2、政治: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3、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为隋唐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史学看法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四)、多媒体展示第四组史料。
(五)、第四组同学回答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教训。
教师总结:政治改革、移风易俗全盘汉化,忽略北方边境地区,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史学观点二:孝文帝是毁灭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
(六)、应该怎样评价孝文帝改革?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钱穆《国史大纲》
用辩证和发展的视角评价孝文帝改革,相对客观公正。
学科思维拓展:如何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