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皮肤软组织感染课件

皮肤软组织感染课件
表浅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红线征,局 部触痛。
深部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条形触痛区。
临床表现
(三)诊 断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 深部淋巴管炎需与急性静脉炎相鉴别,后
者也有皮肤下索条状触痛,沿静脉走行分 布,常与血管内留置导管处理不当或输注 刺激性药物有关。
(四)治疗
1、局部理疗、热敷 2、处理原发病灶 3、淋巴结化脓形成脓肿时切开引流 4、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8
(三)治 疗-经验治疗
感染 急性蜂窝
织炎
病原体 A群链球菌
宜选 青霉素 阿莫西林
备选 头孢唑啉等第一代头孢菌素, 红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曲松
四、丹毒(erysipelas)
(一)概念: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A
组)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
苯 唑 西 林 耐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托霉素

局部可以使用莫匹罗星
软膏
中重症:糖肽类等
三、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一)概念: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 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 组织。 (二)病因: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以为厌氧性细菌。 (三)病理: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 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特点是: 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 限。
23
(三)临床表现
局部:
一般皮下蜂窝织炎: 红肿、剧痛明显, 向四周迅速扩散,病变部位与正常 组织界限不清,中央部分常坏死。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由厌氧菌(肠球菌、兼性大肠杆 菌、拟杆菌、兼性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引起。 新生儿皮下坏疽: 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 蜂窝织炎,皮下空虚、漂浮感、积脓多时有波动感。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PPT课件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PPT课件

11
➢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 细菌侵入皮下、筋膜下及深部疏松结缔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 性炎症
• 常出现临近淋巴结肿大,可形成局部脓肿、局部皮肤坏死
• 易发因素:皮肤外伤、皮肤小损伤、皮肤感染
-
11
4. 常见SSTI——急性蜂窝织炎
12
➢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 治疗:休息、抬高患肢。可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
• 早期轻症感染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成人每日40 万-160万U,分1-2次,或口服阿莫西林或口服头孢氨苄、 头孢拉定
• 重症患者应住院接受青霉素G 200万U q6h 静滴治疗
• 急性危重者宜给予耐酶青霉素或万古霉素静脉滴注
-
10
4. 常见SSTI——急性蜂窝织炎
• 重症患者予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静滴
-
12
4. 常见SSTI——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13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litis)
• 一种广泛、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皮下组织坏死为 特征,尤其是筋膜坏死
• 分型: ✓ I型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病原体包括至少一种厌氧菌
2. 分类诊断
4
➢ 根据SSTI病因、发病部位及病情轻重可大致分为
• 浅表皮肤细菌性感染:感染仅累及表皮真皮层,包括毛囊炎、疖、痈、脓疱病、蜂窝织炎、 丹毒和化脓性汗腺炎等
• 继发性SSTI:包括如手术切口感染、创伤感染、烧伤感染、咬伤感染、感染性囊肿及脓肿、 糖尿病足溃疡及压疮感染等,感染较重,常累及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
• A组溶血性链球菌、其他β溶血性链球菌属(如C组和G 组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在新生儿 中B组溶血性链球菌有时亦可引起本病

外科感染概述、皮肤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ppt课件

外科感染概述、皮肤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ppt课件

降低;
②严重慢性病变(糖尿病、尿毒症、肝衰),严重营养
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病人易受感染;
③特殊治疗(激素、化疗、放疗),使免疫功能显著降
低;
④高龄老人与婴幼儿抵抗力差,属易感人群;
⑤爱滋病病人。
PPT课件
17 17
(一)病理过程
• 血管反应:早期充血,后期淤血。
• 炎症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白细胞三烯、前 列腺素、氧自由基、补体成分裂解 物、激肽系统
(四)治疗:
早期热敷、外敷鱼石脂软膏;化脓后有 波动感时可切开引流; 口服抗菌素。
PPT课件
48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痈
多个相临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 片状酱红色炎症浸润块、质硬、分界不清、蜂窝状 致病菌为金葡菌 项部(对口疔) 背部(搭背) 感染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沿着
深筋膜向四周 扩散,侵及附近的脂肪柱 ,再向上传 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
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 :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 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 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 。
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金黄葡萄 球菌、难辨梭菌或白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这种情 况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 炎性渗出:炎性细胞和血浆渗出增多
PPT课件
18 18
(二) 转归因素
致病菌的数量及毒力 局部抵抗力 全身抵抗力
PPT课件
19
(三) 结局
感染局限 吸收,形成脓肿
外科感染 慢性感染 溃疡、瘘管、窦道
感染扩散 败血症、脓毒血症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3.
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
SSTI常见病原菌及经验用药方案
感染种类 毛囊炎
常见病原菌
首选抗菌药物
备选抗菌药物
金葡菌,念珠菌, 无需全身用药; 蠕形螨属,无需 局部治疗,加强 全身用药 卫生
疖,痈,化脓 性指头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氯唑 大环内酯类,克林 表皮葡萄球菌 西林,头孢一代 霉素。重症感染 (伴脓毒症)可用 万古霉素
临床表现

治疗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
新生儿蜂窝织炎(新生儿皮下坏疽)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
致病菌从损伤皮肤或黏膜侵入,或疖、足癣等其他感染性病灶侵入,经 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 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致病菌常为金葡菌和链球菌。淋巴 管炎常累及所属淋巴结,致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治疗


卧床抬高患处。用50%硫酸镁或3%碘酊涂擦 应用磺胺药或青霉素,症状消失后仍继续 用3~5日防复发 复发性丹毒,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
蜂窝织炎与丹毒的区别
脓肿
急性感染后,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局部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 壁时,称为脓肿(abscess)。致病菌多为金葡菌 浅表脓肿 局部有红、肿、痛、热的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剧 痛,有波动感 深部脓肿 局部红肿多不明显,无波动感,但局部疼痛和压痛,并可出现 凹陷性水肿 用粗针试行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结核杆菌引起的脓肿,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局部无红、痛、热 等表现,故称为寒性脓肿。继发于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 治疗 脓肿尚未形成时的治疗与疖、痈相同。如脓肿已有波动且穿刺抽得 脓液,即作切开引流术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ppt课件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ppt课件
急性化脓性软组织感 染
——五官科
.
1
病例:
男,63岁,右背部皮肤肿块伴畏寒,发热5天。
患者于5天前感觉右背部疼痛不适,触及约3cm直径皮肤硬 块,未予处理,逐渐增大,疼痛加重,伴有畏寒,发热,食欲 减退和全身不适。2天前家人发现有小脓点,曾间断服用“消 炎药”,无明显效果。患糖尿病10余年,服药治疗,但已半年 未就医检查,否认药物过敏史。
2,.脓液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为进一步选择抗
生素治疗做准备。
(4)治疗措施
1.应用抗感染药物,做好术前准备。
2.手术治疗,切开引流。二 Nhomakorabea什么叫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说明其病因、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措施、以及健
康教育。
.
4
软组织背部感染
.
5
(2)病因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 到皮下组织。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 导致疖的发生。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胆小鬼丰富的部位, 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
查体:T39℃,P84次/分,R20次/分,BP160/
90mmHg,发育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叩清,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嚼。心界不大,律齐,未闻及
病理性杂音。
.
2
一、请做出临床诊断?需要与那些疾病鉴别?还需做那些检 查?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
(1)临床诊断:背痛,2型糖尿病。
(5)治疗原则
1.抗菌药物应及时应用,若必要可再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 素。
2.局部处理如理疗、药物湿敷、切开引流等,根据病情决定。 3.改善全身情况如糖尿病人需控制血糖;低蛋白血症者应予补充等。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PPT讲稿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PPT讲稿
•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病变累及皮肤及深层结构,特点是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或骨骼肌坏死, 如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等
3. 常见致病菌
➢ 常见的浅表局限性SSTI,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
➢ 继发性SSTI因涉及的原发病种类复杂,感染类型各异,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肠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厌氧菌及巴斯德菌属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社区获得性感染常 为MSSA,但近年来发现CA-MRSA引起的皮肤脓疱病或蜂窝织炎
4. 常见SSTI——脓疱病
➢ 大疱型脓疱病 • 噬菌体II组金葡菌(常见71型) • 常见于新生儿和幼童 • 散在大疱→湿润鲜红创面→形成浅棕色漆状薄痂 • 发热及全身症状少见 • 耐酶青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 MRSA流行区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克林霉素、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
4. 常见SSTI——脓疱病
• 早期轻症感染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成人每日 40万-160万U,分1-2次,或口服阿莫西林或口服头孢 氨苄、头孢拉定
• 重症患者应住院接受青霉素G 200万U q6h 静滴治疗
• 急性危重者宜给予耐酶青霉素或万古霉素静脉滴注
4. 常见SSTI——急性蜂窝织炎
➢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 不化脓,好发于四肢或面部
• 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外周血白细胞通常升高,足癣 及丝虫病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 多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C组、G组溶血性链球菌 少见,偶见由金葡菌引起
4. 常见SSTI——急性淋巴管炎
➢ 急性淋巴管炎 (acute lymphangitis)
• 治疗:休息、抬高患肢。可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litis)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ppt课件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ppt课件

或头孢一代
霉素
A族(化脓性) 青霉素,头孢一代,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
乙型(溶血性) 大环内酯类,克林 星,莫西沙星
链球菌
霉素,
急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
A、B族链球菌,青霉素,大环内酯 怀疑金葡菌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 类
染可用氯唑西
林或头孢一代
A族链球菌
青霉素
化脓性汗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道杆菌科细菌,肠道杆菌科细菌, 假单胞菌,厌氧 假单胞菌,厌氧菌 菌(类杆菌) (类杆菌)
• 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好发 于下肢和面部可迅速蔓延,但不累及皮下 组织,一般也不化脓。病变为片状皮肤红 斑,色鲜红,中间淡,边界清,微隆起。 常伴全身症状,易复发。
• 致病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
• 急性淋巴管炎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淋巴管 引起,好发于四肢,呈 “红线”向近侧延 伸。
大环内酯类,克林 霉素。重症感染 (伴脓毒症)可用 万古霉素
复发性疖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氯唑西 林,头孢一代
鼻孔涂抹2%莫匹罗 星软膏有助于清除定 植细菌,减少复发
蜂窝织炎 丹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苯唑西林。 对青霉素过敏者:轻
A族链球菌
重症用氯唑西林, 症用大环内酯类,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林霉素;重症用万古
皮肤及软组织 化脓性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是指全身 (躯干及四肢)皮肤、皮下组织及肌 肉筋膜的化脓性感染。感染的起因常 是机体自身防御能力遭破坏,病原菌 由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所致。少数 无明显原因,如血行感染,则往往有 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的背景。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培训课件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培训课件
• 急性淋巴管炎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淋巴管 引起,好发于四肢,呈 “红线”向近侧延 伸。
• 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四肢化脓性感染病 灶,腹股沟部位和腋窝最常见。
• 致病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
• 局部肿、痛,迅速向四周扩大,病变区 • 全身症状明显,有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白细胞计数增加 • 颌下和颈部的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治疗
• 局部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也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 上述处理仍不能控制其扩散者,应作广泛的多处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蜂窝织炎,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及窒息 • 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 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 引起,呈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向周围 扩散,界限不清,中央部份坏死液化后即 形成脓肿,可有明显的毒血症。
•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化脓性汗腺炎是因汗腺管阻塞而继发的慢 性复发性化脓性感染,常呈多发性,见于 腋窝和腹股沟部位,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少数情况是G-肠道杆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疖(furuncle) :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痈(carbuncle):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皮肤硬肿,随后扩散, 浸润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
– 痈破溃后,溃口呈蜂窝状,像“火山口”,含脓液 治疗 – 选用磺胺甲噁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红霉素 – 早期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湿敷,也可选用
• 卧床抬高患处。用50%硫酸镁或3%碘酊涂擦 • 应用磺胺药或青霉素,症状消失后仍继续
用3~5日防复发 • 复发性丹毒,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
16
蜂窝织炎与丹毒的区别
17
脓肿
急性感染后,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局部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
壁时,称为脓肿(abscess)。致病菌多为金葡菌
浅表脓肿 局部有红、肿、痛、热的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剧 痛,有波动感
•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 急性化脓性感染
•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4
•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 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 引起,呈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向周围 扩散,界限不清,中央部份坏死液化后即 形成脓肿,可有明显的毒血症。
•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等。
0.5%络合碘湿敷,或蒲公英捣烂外敷 – 手术时机以痈区中央有皮下坏死,软化时为宜 – 广泛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保留切口周围
皮片。一般用“+”字或“++”字型切口
10

痈的切口排脓:
11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phlegmon):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
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溶 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和黏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蔓延很快,
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部位为 下肢和面部。 • 起病急,有头痛、畏寒、发热 • 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略隆起 • 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松压后很快恢复 • 红肿区可发生水泡,有烧灼样痛 • 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 • 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象皮肿 治疗
性感染,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 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硬结 • 面部 “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如被挤压,易引起
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 以局部治疗为主,早期热敷,微波等物理疗法,
可外涂碘酊、鱼石脂软膏或金黄散 • 全身症状明显,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
结炎者,应静脉给予抗生素 • 出现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碳酸 • 有波动时,应及时切开排脓 • 对未成熟的疖,勿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 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四肢化脓性感染病 灶,腹股沟部位和腋窝最常见。
• 致病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
7
• 化脓性汗腺炎是因汗腺管阻塞而继发的慢 性复发性化脓性感染,常呈多发性,见于 腋窝和腹股沟部位,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少数情况是G-肠道杆菌
8

疖(furuncle) :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
• 浅层淋巴管受累,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压痛。深层淋巴管 受累,不出现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都可产生畏寒、发热、头 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 急性淋巴结炎,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轻压痛,能自愈。较重者, 通过及时治疗,红肿即能消退,但有时由于瘢痕和组织增生
治疗 • 处理原发病灶。抗菌药物的应用、休息和抬高患肢 • 形成脓肿时,应作切开引流
5
• 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好发 于下肢和面部可迅速蔓延,但不累及皮下 组织,一般也不化脓。病变为片状皮肤红 斑,色鲜红,中间淡,边界清,微隆起。 常伴全身症状,易复发。
• 致病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
6
• 急性淋巴管炎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淋巴管 引起,好发于四肢,呈 “红线”向近侧延 伸。
2
病原菌在软组织内繁殖,早期常 能经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而缓解。假 如治疗不及时,或致病菌毒力过强, 可发生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 此时多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全身症 状,甚至出现寒战,并有白细胞增多 等改变。常需手术切开或其他侵入性 治疗手段引流。
3
• 疖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 性感染,病变波及到皮下组织。脓栓 形成是其感染的特征。
皮肤及软组织 化脓性感染
1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是指全身 (躯干及四肢)皮肤、皮下组织及肌 肉筋膜的化脓性感染。感染的起因常 是机体自身防御能力遭破坏,病原菌 由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所致。少数 无明显原因,如血行感染,则往往有 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的背景。
12
急性蜂窝织炎
13
急性蜂窝织炎
新生儿蜂窝织炎(新生儿皮下坏疽)
14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
致病菌从损伤皮肤或黏膜侵入,或疖、足癣等其他感染性病灶侵入,经 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 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致病菌常为金葡菌和链球菌。淋巴 管炎常累及所属淋巴结,致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深部脓肿 局部红肿多不明显,无波动感,但局部疼痛和压痛,并可出现 凹陷性水肿
• 用粗针试行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 结核杆菌引起的脓肿,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局部无红、痛、热
等表现,故称为寒性脓肿。继发于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 治疗 脓肿尚未形成时的治疗与疖、痈相同。如脓肿已有波动且穿刺抽得
临床表现
• 局部肿、痛,迅速向四周扩大,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 • 病变中央部分常因缺血发生坏死 • 全身症状明显,有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白细胞计数增加 • 颌下和颈部的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治疗
• 局部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也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 上述处理仍不能控制其扩散者,应作广泛的多处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蜂窝织炎,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及窒息 • 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