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的康复Ⅰ课件
务。
团队沟通与协作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密切沟通, 定期召开会议,分享患者病情进 展和康复效果,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团队培训与发展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专业培训 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团队的专
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康复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机构资质与认证
机构设施与环境 机构管理与监督
社区康复的组织与管理
CATALOGUE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01
02
03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 症,如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
统感染等。
应定期检查皮肤、翻身拍背、鼓 励咳嗽等,以预防褥疮和肺部感
染。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应注 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及时处理
尿潴留等问题。
心理护理与康复教育
脊髓损伤的康复ⅰ 课件
conte• 康复治疗 • 康复护理 • 康复工程 • 康复管理
CATALOGUE
脊髓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病因与病理
病因
病理
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细胞的坏死或 凋亡,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影响 身体的感知和运动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
CATALOGUE
康复评定
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膀胱和肠道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 协调性,判断患者运动功能受损程度。
评估患者的膀胱和肠道功能,了解患 者是否有尿潴留、尿失禁、便秘等问 题。
感觉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痛觉、温 觉、触觉等,了解患者感觉功能受损 情况。
社区资源整合
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团队沟通与协作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密切沟通, 定期召开会议,分享患者病情进 展和康复效果,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团队培训与发展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专业培训 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团队的专
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康复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机构资质与认证
机构设施与环境 机构管理与监督
社区康复的组织与管理
CATALOGUE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01
02
03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 症,如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
统感染等。
应定期检查皮肤、翻身拍背、鼓 励咳嗽等,以预防褥疮和肺部感
染。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应注 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及时处理
尿潴留等问题。
心理护理与康复教育
脊髓损伤的康复ⅰ 课件
conte• 康复治疗 • 康复护理 • 康复工程 • 康复管理
CATALOGUE
脊髓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病因与病理
病因
病理
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细胞的坏死或 凋亡,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影响 身体的感知和运动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
CATALOGUE
康复评定
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膀胱和肠道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 协调性,判断患者运动功能受损程度。
评估患者的膀胱和肠道功能,了解患 者是否有尿潴留、尿失禁、便秘等问 题。
感觉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痛觉、温 觉、触觉等,了解患者感觉功能受损 情况。
社区资源整合
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课件
01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 穿衣、洗漱、进食、如厕、转移
等基本生活技能。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量表评估 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生
活能力水平。
评估目的
为制定个性化的日常生活能力训 练计划提供依据,帮助患者恢复
独立生活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计划
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能够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面对 和克服因脊髓损伤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3
康复训练
家庭成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被 动活动、站立、行走等,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社区康复服务
康复中心
01
社区康复中心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
、言语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各种功能。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损伤 和不完全性损伤;根据损伤部位 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和骶段 损伤。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脊髓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跌落、重 物砸伤等意外事故,以及一些疾病如 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等。
病理
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细胞的坏死或 凋亡,神经传导功能受到损害,导致 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丧失或障碍。
保达到预期目标。
01
康复护理措施
物理疗法
01
02
03
运动疗法
通过主动和被动的运动训 练,改善肌肉力量、关节 活动度和身体协调性。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 热等刺激,促进血液循环 和神经再生。
按摩与体位管理
通过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正确摆放体位以预 防并发症。
职业疗法
手功能训练
针对手部功能受限的患者,进行手部 精细动作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通用课件
加强家庭支持
家庭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后 盾,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 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参与 康复训练。
社区资源利用
利用社区资源,如康复中 心、医疗机构等,为患者 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社会政策支持
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需求 ,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 资金援助。
Part
05
康复训练的未来展望
04
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安全问题
确保环境安全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确保训练环境 安全,避免因地面湿滑、障碍物等导 致意外跌倒或受伤。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遵循安全操作 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二次伤害 。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 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等,以增加患 者的移动能力和安全性。
持之以恒原则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能轻 易放弃。
康复训练的方法
物理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 ,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设备辅助,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 动度和身体协调性。
社会适应训练
通过职业培训、社交技能训练等 ,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高 生活质量。
作业疗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功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和劳动能力。
心理支持
针对脊髓损伤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的情况, 进行呼吸训练,包括深呼吸、咳嗽和排痰 练习。
在急性期,患者可能会面临情绪低落、焦 虑和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支持也是 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
恢复期康复训练
主动运动
随着肌力的恢复,鼓励患者进 行主动运动,包括助力运动和 抗阻运动,以促进肌肉力量的
恢复和增强。
诊断
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 等。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可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并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05
康复治疗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康复
利用机器人技术为脊髓损 伤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 创造沉浸式康复环境,增 强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效 果。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神经调控技术如电刺 激、磁刺激等,促进脊髓 损伤患者的神经再生与功 能恢复。
通过使用低频电疗仪器,对损伤部位 进行电刺激,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 恢复。
作业疗法
• 作业疗法是通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职业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治疗 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以及职业技能训练如木工、编织、打字等。
言语疗法
康复治疗的跨学科合作
医学与工程学的结合
将医学与工程学相结合,开发新型康复器械和技术,提高康复治 疗效果。
医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关注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促进患者的 全面康复。
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
加强社会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支持与关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融 入社会的能力。
提高康复治疗的可及性与普及率
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患 者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03
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温热疗法
通过使用热水、温泉、热疗仪器等手 段,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 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 痛。
电刺激疗法
冷敷与按摩
冷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按摩可以 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脊髓损伤概述 •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 康复治疗方法 •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康复治疗的未来展望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课件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和穿弹力 袜等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肌肉萎缩
鼓励患者进行肌肉锻炼,预防肌肉萎 缩和关节僵硬。
04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家庭康复环境改造
家居布局与设施
为方便患者行动,家庭布局应尽 量宽敞、简洁,家具摆放位置应 便于通行,并配备适合患者身高
的辅助器具。
卫生间改造
卫生间应安装扶手、防滑地垫,使 用坐便器等设施,方便患者进行日 常生活活动。
03
康复护理措施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01
02
03
自我照顾能力
教导患者日常生活技能, 如穿衣、洗漱、进食、如 厕等,使其尽可能独立生 活。
转移训练
帮助患者进行床到轮椅、 轮椅到厕所、轮椅到浴缸 等的转移训练,提高其活 动能力。
站立与行走训练
对于具备站立和行走能力 的患者,进行站立平衡、 步行训练,提高其行走能 力。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 查,可以明确诊断。
02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康复护理是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旨在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 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目标
帮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并尽可能地恢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案例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经验
患者情况
患者因颈椎病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肌力减弱,手指活动 不灵活。
康复过程
经过康复训练,患者逐渐恢复了手指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能够进 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经验总结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重点在于恢复手指功能和肌肉力量,通 过针对性的训练和锻炼,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脊髓损伤康复教学课件
综合治疗
结合多种康复手段,如物理治 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坚持
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 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逐
步实现功能的全面恢复。
康复治疗目标
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治疗,尽可能恢复患 者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重返社会
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恢复 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实现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 查,可以明确诊断。
02
康复治疗理念与原则
康复治疗理念
全面康复
患者中心
致力于恢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而不仅仅是针对脊髓损伤本身的治疗。
以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尊重患者 的意愿和选择,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预防为主
等方面。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量表评价、问卷调查和 仪器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一般建议在康复初期、中期 和末期进行评估。
预后判断
影响因素
包括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 、年龄、并发症、康复治 疗和康复环境等。
判断方法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体 格检查和功能评估结果, 结合专业医生的经验进行 判断。
康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4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答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脊髓损伤康复教学课件
目 录
• 脊髓损伤概述 • 康复治疗理念与原则 • 康复治疗方法 • 康复护理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 康复效果评估与预后
脊髓损伤康复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完善康复护理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康复护理相关政策法规,为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 有力保障。
增加社会投入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康复护理领域,推动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康复护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康复护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
THANKS
03
康复护பைடு நூலகம்实践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03
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 行训练,包括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 基本生活技能。
采用个体化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指导、示范、鼓励 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
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 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 理需求,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截瘫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等并 发症,康复护理中需要注意保 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尿管 、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等措施
。
0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训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
,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案例二:四肢瘫痪患者的康复护理
四肢瘫痪患者的康复护理
上肢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教育与培训的加强
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教育体系
01
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康复护理人才的专业素质。
定期开展康复护理培训
02
针对在职护士,定期开展康复护理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
务质量。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与国际康复护理组织合作,引进先进的康复护理理念和技术,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支持与政策环境的改善
病因与病理
制定和完善康复护理相关政策法规,为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 有力保障。
增加社会投入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康复护理领域,推动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康复护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康复护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
THANKS
03
康复护பைடு நூலகம்实践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03
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 行训练,包括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 基本生活技能。
采用个体化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指导、示范、鼓励 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
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 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 理需求,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截瘫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等并 发症,康复护理中需要注意保 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尿管 、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等措施
。
0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训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
,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案例二:四肢瘫痪患者的康复护理
四肢瘫痪患者的康复护理
上肢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教育与培训的加强
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教育体系
01
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康复护理人才的专业素质。
定期开展康复护理培训
02
针对在职护士,定期开展康复护理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
务质量。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与国际康复护理组织合作,引进先进的康复护理理念和技术,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支持与政策环境的改善
病因与病理
《脊髓损伤康复》课件
康复治疗的流程
评估: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 行全面评估,包括功能、心 理、社会等方面
制定计划: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实施治疗:按照计划进行康 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定期评估:在治疗过程中, 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 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 调整治疗计划
家庭康复:指导患者在家进 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放松疗法:通过深呼吸、冥想等 方法,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理支持疗法:提供情感支持和 鼓励,增强患者信心
社交疗法: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 动,增强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 量
其他疗法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 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物理疗法:通过运动、按摩 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增强 肌肉力量
药物疗法:使用药物缓解疼 痛、改善神经功能
辅助器具:使用轮椅、拐杖 等辅助器具帮助患者进行日
常活动
01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如散步、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坚持康复训练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遵循康复计划,逐步增加 训练强度和难度
注意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避免受伤
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 能够恢复健康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课件
药物治疗效果: 4
因人而异,需要 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减轻 疼痛、缓解肌肉
2 痉挛、促进神经
修复等
3 药物使用注意事
项:遵医嘱、注 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过量使用等
物理治疗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神经,
01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磁刺激疗法:利用磁刺激技术,
02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训练,促
康复治疗效果
功能恢复程度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运动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 部分或全部运 动功能
感觉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 部分或全部感 觉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恢 复:通过康复训 练,患者可以恢 复部分或全部自 主神经功能
心理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 部分或全部心 理功能
脊髓损伤症状
1. 感觉障碍:疼痛、麻木、感觉减 退或消失
2. 运动障碍:肌肉无力、瘫痪、肌 肉萎缩
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心率、 体温调节异常
4. 排尿、排便功能障碍:尿潴留、 便秘、尿失禁
5. 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性 欲减退
康复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类型:抗炎 药、止痛药、肌
肉松弛剂等 1
伤等
脊髓损伤分类
01 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 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 失
02 不 完 全 性 脊 髓 损伤 : 损 伤 平 面以下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 保留
03 脊 髓 震 荡 : 损 伤平 面 以 下 感 觉和运动功能暂时性丧失
04 脊 髓 压 迫 : 损 伤平 面 以 下 感 觉和运动功能受到压迫,可 能导致永久性损伤
因人而异,需要 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减轻 疼痛、缓解肌肉
2 痉挛、促进神经
修复等
3 药物使用注意事
项:遵医嘱、注 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过量使用等
物理治疗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神经,
01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磁刺激疗法:利用磁刺激技术,
02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训练,促
康复治疗效果
功能恢复程度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运动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 部分或全部运 动功能
感觉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 部分或全部感 觉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恢 复:通过康复训 练,患者可以恢 复部分或全部自 主神经功能
心理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 部分或全部心 理功能
脊髓损伤症状
1. 感觉障碍:疼痛、麻木、感觉减 退或消失
2. 运动障碍:肌肉无力、瘫痪、肌 肉萎缩
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心率、 体温调节异常
4. 排尿、排便功能障碍:尿潴留、 便秘、尿失禁
5. 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性 欲减退
康复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类型:抗炎 药、止痛药、肌
肉松弛剂等 1
伤等
脊髓损伤分类
01 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 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 失
02 不 完 全 性 脊 髓 损伤 : 损 伤 平 面以下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 保留
03 脊 髓 震 荡 : 损 伤平 面 以 下 感 觉和运动功能暂时性丧失
04 脊 髓 压 迫 : 损 伤平 面 以 下 感 觉和运动功能受到压迫,可 能导致永久性损伤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通用课件
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损伤水平以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等症状,同时可能出现疼痛、痉挛、压疮等并发症。
诊断
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 MRI等。
CHAPTER 02
康复训练基础
康复医学概述
01
02
03
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是一门专注于促 进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 恢复的医学学科。
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
社会应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 助脊髓损伤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建立支持网络
建立脊髓损伤患者的支持网络,让他 们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 长与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持之以恒原则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以获得最佳效果。
康复训练目标
恢复功能
重返社会
通过训练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感觉 和日常生活能力。
使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参与工作 和社交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 社会负担。
CHAPTER 03
康复训练方法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物理因子刺激和运动治疗 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心理辅导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克服自卑、焦虑等 心理障碍,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CHAPTER 05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脊髓损伤,保持乐观的心 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有助
于提高康复效果。
遵循医嘱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擅自更
诊断
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 MRI等。
CHAPTER 02
康复训练基础
康复医学概述
01
02
03
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是一门专注于促 进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 恢复的医学学科。
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
社会应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 助脊髓损伤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建立支持网络
建立脊髓损伤患者的支持网络,让他 们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 长与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持之以恒原则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以获得最佳效果。
康复训练目标
恢复功能
重返社会
通过训练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感觉 和日常生活能力。
使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参与工作 和社交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 社会负担。
CHAPTER 03
康复训练方法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物理因子刺激和运动治疗 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心理辅导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克服自卑、焦虑等 心理障碍,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CHAPTER 05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脊髓损伤,保持乐观的心 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有助
于提高康复效果。
遵循医嘱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擅自更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2)肌力训练:
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原则下,所有能主动运动的肌肉都 应当运动,以防止急性期过程发生肌萎缩及肌力下降。在 不影响脊柱稳定的条件下,胸腰椎损伤患者可应用拉力器 在床上进行上肢肌力训练
在脊柱稳定期,可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背弓 训练等
(3)呼吸功能训练:
包括胸式呼吸(胸腰段损伤)和腹式呼吸训练(颈段损 伤),呼吸肌训练,体位排痰训练等。颈椎损伤可以进行胸廓 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适度压迫胸骨使肋骨活动,防止肋椎 关节或肋横关节粘连,但有肋骨骨折等胸部损伤者禁用
– 感觉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可减退或消失,也可有感觉异常。 脊髓损伤后,左、右侧感觉水平可有不同
– 感觉评分: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评2分,异常
1分,消失0分。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共4分 – 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28个感觉关键点,正常感觉功
能总评分224分
平面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三、ASIA残损指数分级
损伤程度 A—完全性损伤
运动和感觉功能 在骶段S4-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
B—不完全性损伤
在受损水平以下和骶段S4-5有感觉功能, 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伤 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 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伤 在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 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4~5)感觉 和运动功能部分存留
• 中央束综合征 • 半切综合征 • 前束综合征 • 后束综合征 • 脊髓圆锥综合征 • 马尾综合征 • 脊髓震荡
康复评定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原则下,所有能主动运动的肌肉都 应当运动,以防止急性期过程发生肌萎缩及肌力下降。在 不影响脊柱稳定的条件下,胸腰椎损伤患者可应用拉力器 在床上进行上肢肌力训练
在脊柱稳定期,可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背弓 训练等
(3)呼吸功能训练:
包括胸式呼吸(胸腰段损伤)和腹式呼吸训练(颈段损 伤),呼吸肌训练,体位排痰训练等。颈椎损伤可以进行胸廓 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适度压迫胸骨使肋骨活动,防止肋椎 关节或肋横关节粘连,但有肋骨骨折等胸部损伤者禁用
– 感觉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可减退或消失,也可有感觉异常。 脊髓损伤后,左、右侧感觉水平可有不同
– 感觉评分: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评2分,异常
1分,消失0分。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共4分 – 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28个感觉关键点,正常感觉功
能总评分224分
平面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三、ASIA残损指数分级
损伤程度 A—完全性损伤
运动和感觉功能 在骶段S4-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
B—不完全性损伤
在受损水平以下和骶段S4-5有感觉功能, 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伤 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 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伤 在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 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4~5)感觉 和运动功能部分存留
• 中央束综合征 • 半切综合征 • 前束综合征 • 后束综合征 • 脊髓圆锥综合征 • 马尾综合征 • 脊髓震荡
康复评定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6 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
C7 基本上能自理生活,需小量帮助
C8-T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不能走路,能作治疗性站立
T3-T1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能作治疗性步行
L1-L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能作家庭功能性步行
L3-L5 能自理生活,在轮脊椅髓上损能伤独患者立的,康能复作社区功能性步行 21
11
关键肌
• C4
膈肌
• C5
肘屈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 C6
伸腕肌(桡侧腕伸肌长、短头)
•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 T1
小指外展肌
• L2
屈髋肌(髂腰肌)
•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 L4
踝背屈肌(胫前肌)
• L5
长伸趾肌
• S1
踝跖屈肌(腓脊肠髓损肌伤、患比者目的鱼康复肌)
1为异常(减退或过敏) 2为正常 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为 122分,分数越高表示感觉越接 近正常。
14
二、运动感觉功能的评定
检查时记录两侧最尾端的感觉和运动水 平,即记录四个水平(左右两侧的感觉 和运动)。
肌力按0~5分级法测定
15
三、严重程度的评定
完全性损伤: 指脊髓最低位即骶段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不完全性损伤 : 指脊髓最低位即骶段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丧失
根据脊髓损伤部位可分为: 四肢瘫和截瘫
根据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可分为: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和完全性脊髓损伤
6
常见SCI原因
我国:
自高处坠落 41.31%
车祸
21.81%
暴力
16.71%
在高坡下跌或滑倒 14.61%
运动损伤
2.78%
刀枪伤
1.62%
其他
1.62%
美国:
车祸
43.5%
运动损伤 16.0%
跌伤
15.0%
火器伤 12.0%
其他
12.0%
7
脊髓中央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
上肢重、下肢轻
前脊髓损伤综合征(anterior cord syndrome) :
运动丧失而轻触觉及本体觉存在
脊
后脊髓损伤综合征(posterior cord syndrome) :
髓
运动功能、痛觉、轻触觉保留,本体觉及精细感觉丧失。 损
早期康复治疗
原则:尽早(伤后6小时内)、预防并发症、有 效制动固定、重建稳定(早期手术),尽可能 保留残存功能。
目标:解剖学复位、有效的椎管减压、重建脊柱 稳定、脊髓功能重建(脊髓胚胎细胞移植、施 万细胞移植、大网膜移植术等)。
22
早期康复治疗
1.保持床上正确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2.呼吸及排痰训练
8
四、主要的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自主性反射障碍 ➢疼痛 ➢呼吸功能障碍
➢循环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体温调节障碍 ➢二便功能障碍
9
10
一、神经损伤平面评 定
损伤平面判定: 指身体双侧有正常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低脊 髓节段。
• 关键肌(key muscle) • 关键点( key point)
12
运动损伤平面的评定
运动指数评分法(motor index score,MIS) 选用身体两侧各10个关键肌(key muscle)进行 评定 记分方法:肌力Ⅰ级评1分
肌力Ⅴ级评5分 正常者两侧运动平面总分值为100分
13
感觉损伤平面的评定
• 感觉指数评分法( sensory index score,SIS) • 每种感觉按3个等级分别评 分:0为缺失
18
六、康复疗效的评定
截瘫(MBI) 四肢瘫(QIF)
优
>75分
>50分
中等
>50分
>30分
差
>25分
>20分
注: 显著有效:升级 有效:加分 无效:分数无变化
19
第三节 SCI的康复治疗
20
不同脊髓损伤水平患者的
康复目标
损伤水平
康复目标
C4 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全部依靠他人帮助
C5 基本上不能自理生活,需大量帮助
完全性四肢瘫 不完全性四肢瘫 完全性截瘫 不完全性截瘫 正常
4
二、发病情况
➢ 0~15岁:4.0% ➢16 ~ 30岁:54.1% ➢31 ~ 45岁:23.3% ➢46 ~ 60岁:10.9% ➢61 ~ 75岁:6.0% ➢>76岁 :1.7%
5
三、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可分为: 外伤性脊髓损伤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28
中后期康复治疗
4.坐起、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4.1 坐起训练 (被动)
29
中后期康复治疗
30
4.2 坐位平衡训练 (床上坐位平衡)
31
中后期康复治疗
32
4.2 坐位平衡的训练(床边坐位平衡)
33
中后期康复治疗
5.转移动作训 练
5.1 床—轮椅间的转移
34
中后期康复治疗
5.2 轮椅—坐便器间的转移
➢呼吸训练
➢辅助咳嗽训练
➢体位排痰训练
叩击排痰法 振动法
23
早期康复治疗 3.关节被动活动
24
早期康复治疗
4.早期坐起及起立床站立训练
25
中后期康复治疗
条件:生命体征稳定、脊柱稳定性好、能离床坐 于轮椅上2小时以上。
26
中后期康复治疗 1.肌力增强训练
2.ROM及肌肉牵张训练
27
中后期康复治疗 3.翻身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2
一、概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 不同伤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及其功能的损害, 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 等)的障碍。
3
二、发病情况
正常 1% 不完全性截瘫 6%
完全性截瘫 27%
完全性四肢瘫 34%
不完全性四肢瘫 32%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 伤
同侧运动丧失、深感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
综
脊髓圆锥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
合
双下肢运动和感觉保留正常,大小便不能控制。
征
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 :
下肢不对称性损伤明显,预后较好。
方法:肛黏膜皮肤反射和肛指诊反射阳性 阳性: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16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评定
截瘫患者
改良的Barthel(MBI)评定量表
四肢瘫患者
四肢瘫功能指数法 (Quade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QIF)
17
五、脊髓损伤平面和功能
预后的评定
C1-C4(完全依赖) C5(大部依赖) C6(中度依赖) C7-C8(大部分自理) T1-T12(大部或基本自理) L1-S5(完全自理)
35
中后期康复治疗
5.3 轮椅— 地面间的转 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