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专题一----等高线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等值线专题(等高线)

高考复习:等值线专题(等高线)

变化趋势相反
例题2(福建省上杭县三校200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 B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缓坡、陡坡、峡谷等
100 300 400 200 E 400 300 200100 Y N
等高线判读陆地地形类型
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 (1)平原:海拔低于200M,等高线分布稀疏。 (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 集。 A、500—1000M,低山 B、1000—2000M,中山 C、2000以上,高山 (3)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 小。 (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 线密集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
(2) 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山峰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面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鞍部
360
362
364
365
鞍 部
360.3
364.2
360 362 358
360.4
360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 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 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 闭合区域: 例 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拔范围各是多少?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专题复习:等值线专题ppt1 人教课标版

专题复习:等值线专题ppt1 人教课标版

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 民等。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 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 地宽阔,库容量大。 3.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温线判读的方法
等温线变化 等温线平直, 与纬线平行 等温线大体 与海岸线平 行 夏季:内陆 向高纬凸冬 季:内陆向 低纬凸 示意图 解说 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或纬度) 海洋影响 程度不同
(3)地形图的应用分析 A.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选择交通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 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 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 段。 B.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 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 气流增温,冬季山岭 屏障 气温垂直递减,升高 1,000米,降温 6℃ 河谷、平原与高原、 山地交错相间分布, 气温高低不同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 屏障 地势高
锯齿状分布(南美洲 7月份气温图)
地势高低 起伏大
(2)等温线图判读的基本知识 ①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若就同一地区、 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 分布就稀疏,密者,气温差异大。 ②等温线的走向 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走向的总趋势,大体上有三种 a.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从全球看,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东西方向延伸,这是由于太阳 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b.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致使等温线与海岸方向大体平行。 c.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 如欧洲西北部或东南部 d.等温线的弯曲 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有关。同纬度大 陆最冷月等温线向低纬度突出,海洋向高纬度突出,最热月相反。

2023届高考三轮复习地理课件:专题1+等值线图

2023届高考三轮复习地理课件:专题1+等值线图

贝加尔湖的成因与水文特征的成因
2018全国Ⅲ卷6-8题 2018全国Ⅲ卷37题
南非高原、博茨瓦纳索瓦盐沼地区等 该高线图
亚洲部分地区春季T时刻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
索瓦附近利于露水蒸发的地形条件 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的变化
等高(深)线 等温线 等压线 等太阳辐射线 等降水量线 等风速线 等潜水位线 等盐度线 等pH线 等地租线 等物候线 等震线 等地质年龄线 ……
①选择交通线路时, 要尽量少穿越等高 线
②港口区位:陆上 等高线稀疏,水域 等深线密集
④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
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⑤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
展林业
①登山线路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
坡度较小,比
②宿营地要选择平整的高地,尽可能 与河谷垂直向上的方 远离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向转移
5.某一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相等(一侧高于该线的值, 另一侧必低于该线的值)
6.同一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密集,地理事物空间变化 大,等值线稀疏,地理事物空间变化小 (疏小密大) 7.在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其取值可为二 者之一;若闭合等高线等于小值,则等高线内部值更小 ,若闭合等高线等于大值,则等高线内部值更大
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 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 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凹 坡可通视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 密集与稀疏,可根据 “坡度=相对高度/水 平距离”来确定
2.地形影响分析
影 响
具体内容
应用
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②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 两地的温差(℃)
气 气滞留;
=两地的相对高度÷100
候 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少; 米×0.6

高中地理之等高线

高中地理之等高线

②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 源及其 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的地 区.
③ 选择工业区和居民点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 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且在下风向,河的 下游. 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河的上游, 以减少大气和水的污染
2002年北京春招卷
图中等高线表 示一种风力堆积的 地表形态,读图回 答7~9题:
②选择引水线路时,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 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这一关键。
③选择输油管线,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 要考虑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3.选“面”:主要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 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
①选择修建水库: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 是否需要移民。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一般选择 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 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 库容量大。坝址应建在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以 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 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 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击扇.
4、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水流急.
5、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别地表形态。
7、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8、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 < H < 41
B、49 < H < 50
C、59 < H < 60
D、60 < H < 61
9、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高三地理复习 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

高三地理复习 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
22℃
等温线弯曲的方 向即为 洋流的流向
22℃ 24℃
等值线图——等温线图
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 ⑴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⑵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 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 为暖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 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 为寒流。
⑵比较说明乙地东北侧与西南侧的坡度有什么不同?
东北坡缓 西南坡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水体类型来说,甲地区的水资源可能有以________形式 地下水 存在的,而乙地区水资源可能以________形式为主。 冰川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⑵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24℃ 22℃ 20℃
等值线图——等温线图
24℃
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 ⑴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22℃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0℃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⑵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结论: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冬季大陆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山地
气 温 低
8℃ 10℃
12℃
平原
等值线图——等温线
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 ⑴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专题一 等值线

专题一  等值线

思考
2、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
应用2: 读数值, 判断地势 起伏和河 流流向
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 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判断河流流向: 两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应用3: 读疏密, 判断流速

乙 甲

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A.甲 B.乙 C.丙
专题一
等 值 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作法
2、等高线的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相邻等高线数值)
(3)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4)不相交、不分支、不中断(可重合) (5)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 水线”垂直相交。 (6)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3、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
D.丁
应用4: 看走向和弯 曲,判断潜 水流向及补 给关系
地势高
画出河流左右岸 河流流向如何? 潜水的流向
地势低 (1)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 答各题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 给地下水。 (2)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潜水位会如何变 化?7月呢? 6月上升,7月下降。
选择引水线路 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 高处往低处自流。 选择输油管线 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 免通过山脉、大河。
C、选 “面”
进行农业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陡坡植树种 草,缓坡开辟为梯田。 工业区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

高中地理等值线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值线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值线知识点等值线也叫等高线或等位线,是地理学中用于表示地形或其他物理现象的方式之一。

在地图上,等值线是连接具有相同数值的点的曲线。

以下是高中地理中关于等值线的一些知识点:1. 定义:等值线是连接相同数值的点的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地形高度、温度、降雨量等一些物理现象或属性的变化情况。

2. 等值线的特点:- 等值线一定是一条闭合的曲线。

- 等值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具有相同的数值,通常是等距离的。

- 相邻等值线之间的间距代表了变化的大小。

间距越小表示变化越剧烈,间距越大表示变化越平缓。

- 等值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了该点所对应的数值。

3. 绘制等值线:- 绘制等值线需要有一系列的数值点的数据。

- 根据数据,给定等值线的间距,一般可以在图上标出等值线的值,并连接各点绘制出等值线。

- 在等值线的绘制中,也可以使用等值面,即在相邻的等值线之间填充颜色,用来表示不同的数值范围。

4. 应用:- 通过等值线可以表示地形高度的变化,可以用于绘制地形图和高程图,帮助人们了解地形和地势。

- 等值线也可以表示其他地理现象,比如气温、降雨量、海洋水深等,利用等值线可以观察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5. 等值线图的读取:- 等值线图可以通过观察等值线的间距来了解变化的幅度。

- 等值线的稀密程度可以表示某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变化情况。

- 等值线的形态可以表示地势的变化情况,比如陡峭的山脉、平坦的平原等。

总之,等值线是地理学中一种常用的表示地形或其他物理现象的方式,通过绘制和读取等值线图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等值线讲

等值线讲

判断南北半球
00
00
总结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地形影响:
规律:海拔低气温高,海拔高气温低
山地
气 温 低
8℃ 10℃
A
B
12℃
平原
判断AB哪是平原哪是山地?
洋流:
规律: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12℃
气 温 高
暖 流 经 过
10℃
8℃
海洋
海陆分布 夏季:陆地上气温高,海洋上气温低 冬季:陆地上气温低,海洋上气温高
(3)判断风力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风力的大小。一般来 说,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 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读下面两幅“两地气压分布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上绘出C、D、E、F的风向。 (2)C、D两地相比,何处风力最大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如果AB两地都是夏季,纬度相同且都地处中纬度,A处的 天气特征是________,B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 (4)如果AB两地都是冬季,纬度相同且都是高纬度,何处夜 晚温暖些________,试述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①大陆上等温线向 低纬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 海洋上的气温要 低 ②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 1 月。
A
B
A,B气候类型,降水量哪大,分析原因:
主要原因是低伟,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太阳辐射强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 太阳辐射弱
洋流:暖流起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湿作用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等值线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等值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B、坡度陡缓的判断
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 应是
200 220

200 240 200 260 200 280
A
B
C
D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C、高度的判断
梯田:田埂密,田面疏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三、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沙丘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鞍部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坡
缓坡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三、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A、地形的识别
①②③④⑤⑦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B、坡度陡缓的判断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二、等高线的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相邻的两条 等高线相等或相差一个 等高距 3、闭合曲线 4、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5、等高线与示坡线垂直相交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三、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1000 900 800
500 600 700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等高线较密,中间高,四周低
F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下游的冲积扇上,土层肥厚,灌溉条件好, G处发展林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第2课 等值线——等高线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E、选线问题——引水、交通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向西 (1)图中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 , 向东 。 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 (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为什么没有 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 甲、乙之间距离较短,但等高线较密, 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不利于开挖运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等值线专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值=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
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
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
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
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库容量
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
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
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
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
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
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
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
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