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教学带来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教学带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2968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0.png)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教学带来的思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思考。
这些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调整: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们需要重新思考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确保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要求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设计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3. 评价方式和标准的改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因此,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改变评价方式和标准,从传统的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小组合作、口头报告等,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4. 教师的角色和能力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
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思考,需要教师们进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调整,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评价方式和标准,以及转变教师的角色和能力。
只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能力。
对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对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b08444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d.png)
对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更新。
在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能力。
首先,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发现概念和规律,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这样的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面积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带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让学生自主发现面积的概念,并与周长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其次,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注重应用性教学。
应用性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概念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实际情境中的数据,让学生自主计算出平均数,并探讨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注重概念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系统性和连贯性是指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来体现这种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概念时,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还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种类和分类方法,以及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应用性教学和概念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2390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e.png)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反思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数学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内容反思新课标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改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时候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合理。
有的教材内容过于复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平衡,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要照顾到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反思新课标推崇的数学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的教师在过程中强调探索性学习,但没有给予足够的引导,导致学生迷失在探索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在使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和能力,适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评价体系反思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评价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校和教师过于追求成绩,过分注重终局性评价,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化。
因此,在设计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在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灵活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在新课标下的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946b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7.png)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归纳、推理和抽象等思维过程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而不仅仅
是告诉学生结论或定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和直觉。
数学概
念往往是抽象的,对学生来说很难直接理解和感知。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
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直观感受和直觉。
可以通过具体的物理模型、图形、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数学概念。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概念的层
次性和发展性,注重概念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和直觉。
通
过这些思考和实践,可以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数
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32b76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7.png)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点的讲解,更应当是以发展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全面教育。
因此,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拓宽数学教学范围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将数学教育的范围拓展到学科的边缘领域。
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开设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课程,例如数学游戏、漫画绘制、名人讲座等。
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触到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教育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应变。
在课堂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图像等学生熟悉的资源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将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教育绝不能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或机械的运算,而应该将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它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和情况等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
最后,教师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针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提高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9cb416d01f69e31433294ec.png)
数 学 是 由 概 念 与 命 题 等 内 容 组 成 的知 识 体 系 . 而 概 念 是 这种 思 维 的语 言 。 因 此 数 学概 念教 学是 中学 数 学 至关 重 要 的 项 内容 。 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 . 正 确 理 解 概 念 是 学好 数 学 的 基 础, 学好 概 念 是 学 好 数 学最 重 要 的一 环 。一 些 学 生 数学 之 所 以 差 , 概念不清是最直接的原因 。 因此 抓 好 概 念 教 学是 提 高 中 学 数学 教学 质 量 的带 有 根 本 性 意 义 的一 环 。教 学 过 程 中 如果 能 充 分 考 虑 到 这 一 因 素 。 抓 住 有 限 的概 念 教 学 契机 , 提 高 大 多 数 学 生 的数 学 素 养 是 完 全 可 以 做 到 的 。 同时 , 数 学 素 养 提 高为 学 生 各 项 能 力 和 素 质 培 养 提 供 有 利 条 件 及 必 要保障。 从 平 常数 学 概 念 教 学 实 际看 。 学 生往 往 会 出现 两 种 倾 向, 其 一 是 有 的学 生 认 为 基 本 概 念单 调 乏 味 。 不重视 它 . 不 求 甚解 , 导 致 概 念认 识 和理 解 模 糊 ; 其 二 是 有 的 学 生 对 基 本 概 念 虽然重视但 只是死记硬 背 , 而不 真正透彻理 解, 只有机 械的 、 零 碎 的认 识 。 久而久之 , 严 重 影 响 对 数学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的掌 握 和 运 用 。如 有 的学 生 认 为 F ( x ) : x z ( x ∈[ 一 1 , 2 ] ) 是 偶 函 数, 有 的学 生 在 解 题 中得 到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为 负 角 . 有 的学 生 认 为 函数 y = f ( x ) 与直线x = a 有两个 交点, 这 些 错 误 都 是 由 于 学 生 对 概 念 认 识 模 糊 造 成 的 。那 么 , 教 师 应 如 何 进 行 数 学 概 念 教 学呢? 1 . 注 重 概 念 的本 源 。 概 念 产 生 的 基础 每一 个 概 念 的产 生 都 有 丰 富 的知 识 背 景 。 舍弃这些背景 。 直 接抛 给学 生一 连 串 的概 念 是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中 司空 见 惯 的做 法, 这 种做 法 常 常 使 学 生 感 到 茫 然 . 丢 掉 培 养 学 生 概 括 能 力 的 极好 机 会 。 由 于概 念 本 身 具 有 的严 密 性 、抽 象 性 和 明 确 规 定 性, 传统 教 学 中往 往 比较 重视 培养 思 维 的逻 辑 性 和精 确性 。 在 方式上以“ 告诉” 为主让学生“ 占有 ” 新 概念 . 置 学 生 于 被 动 地 位, 不利 于创 新 型人 才 的 培养 。 “ 学 习 最 好 的 途 径 是 自 己去 发 现” 。学 生 如 能 在 教 师创 设 的情 境 中像 数 学 家 那 样 “ 想数学” .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4cb1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2.png)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反思一、引言新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举措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呼吁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考。
二、新课程标准的亮点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上有着许多亮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很少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此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一堆公式和计算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实验、模型构建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新课程标准的挑战尽管新课程标准引入了许多亮点和创新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转变为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这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他们需要努力适应新的角色和教学方法。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
以往的数学教学主要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应用,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培养。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更深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资源,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和方法。
另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有更好的支持体系。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支持,包括教材、教辅以及相关培训的支持。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7c4a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a.png)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反思和改进:1. 教学目标的设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教学目标设置,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扩大了,内容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数学思想的培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数学思想的深入讲解和引导。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教学内容选择,加强对数学思想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的参与和思维的引导。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评价方式的改进: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形式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过程和能力的评价。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口头答辩等,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发展。
5.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发挥更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教师角色,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多。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f69d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1.png)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变得愈发重要。
在新课标下,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只有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注重数学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新课标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材必须科学、规范、严谨、实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掌握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该注重教材的使用,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合理调整教材的内容和难度,使教材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要注重评价和反馈的有效性。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指导教学。
新课标要求评价必须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客观性,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实验和综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评价后,要及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评价和反馈的有效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标下对数学课堂的新思考
![新课标下对数学课堂的新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f1dd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4.png)
新课标下对数学课堂的新思考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思考。
在过去,我们的数学课堂注重的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强调求快、求准,而在新课标下,我们需要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新课标下数学课堂的新思考。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而在新课标下,我们要更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需要更加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入问题情境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用能力的数学人才,推动中国数学教育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2f0c0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0.png)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革,新课标的出台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本文将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思考。
一、教学思路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需要教师从知识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转变,从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转变,这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也要求教学要贯穿“情感、认知和实践”三个层面,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有了一些新的调整。
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数学知识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数学的学习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要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
新课标下还要求对传统数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和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对数学新课标的思考与感悟
![对数学新课标的思考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211ef4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b.png)
对数学新课标的思考与感悟数学新课标是教育部门针对数学学科教学提出的新标准和要求,它旨在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首先,新课标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学习数学。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的魅力。
其次,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不再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教师应该设计更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再次,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更要学习如何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新课标还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在线资源等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新课标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
数学学习不应该仅限于学校教育阶段,而应该伴随人的一生。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数学,使数学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数学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和方法,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共4页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893021b4192e45361066f5ab.png)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经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思考,数学教师是实施数学课程改革方案的核心力量,应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交流、探索、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尤其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担当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角色责任,建立在教学中互动、互惠的师生平等地位关系,清除旧观念,大胆进行改革,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解决问题。
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下面,浅谈一下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1 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体现,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满堂灌,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份依赖,进而抑制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自行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更重要的是领悟知识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转变教师角色,尤其重要。
2 重视概念教学,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是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
学生的思维都是借助于概念进行的,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活的概念体系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而一个僵化的概念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数学内容的本质决定了数学概念必然是抽象的,要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活的运动的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去做,《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拨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6486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f.png)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旨在培
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评价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这与传统的以记忆
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教师需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多地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
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再次,新课标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
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反思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
习和发展。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课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6466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7.png)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浅析。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将重点放在应试和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直接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标鼓励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利用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和实物实验设备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评价方式,注重平时表现和学科能力的全面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学生。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f71c3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8.png)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们也需要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调整。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思考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组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整合和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师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教学内容的设计,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二、思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化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师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游戏教学、实验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考教学评价的科学与客观新课标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教师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教学评价的方式,采用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四、思考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提升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的培养。
教师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角色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进。
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8f4cc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f.png)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教学重视学生的概念认知技能、思维模式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概念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求学生从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激发和展示思维活动,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其总结归纳、拓展和应用能力,实现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教学着重于普遍性数学概念的探讨。
教师利用生动的方式使学生愈发感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归纳规律、拓展规律,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文中数学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教学要求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使学生具有准确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疑难的能力。
为此,学生在实践实验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实验,数学解题是要根据问题设计方案,准确完成实验工作,学会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学会结果分析和分析出实验中的关键。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与学生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出有关疑难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学习思维模式,培养他们自信,增强学习的乐趣。
- 1 -。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0afd8d1ad51f01dc281f1d7.png)
的理 解 、 用 和转 化 等 方 面 的 差异 。 应 因此 抓 好 概念 教 学 是 提 高 中学 数 学教 学 质 量 的 具 有 根 本性 意 义 的一 环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如 果 能 够 充分 考 虑 到 这 一 因 素 , 住 有 限 的 概念 教学 的契 机 , 抓
提 高 大 多数 学 生 的数 学 素 养 是 完全 可 以做 到 的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 学 水 平取 决 于 对 数 学 概念 掌 握 的 程 度 。教 师在 进 行 数 数 学 概 念 的 教学 时 有 以 下几 个 注 意 点 。 1注重 概 念 的 本 源 。 念产 生 的 基 础 . 概 由于 概 念本 身 具 有 的 严 密性 、 象 性 和 明 确 规定 性 , 统 抽 传 教 学 往 往 比较 重 视 培 养 思 维 的逻 辑 性 和 精 确 性 ,在 方 式 上 以 “ 诉” 主, 学生“ 告 为 让 占有 ” 概 念 , 学 生 于被 动地 位 , 思 新 置 使 维 产 生 依赖 性 , 不利 于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 “ 习 最 好 的 途 这 学 径 是 自己 去 发现 ” 学生 如 能 在 教 师创 设 的情 景 中像 数 学 家 那 。 样 去 “ 数 学 ”. 经 历 ” 遍 发 现 、 新 的过 程 , 么在 获得 概 想 “ 一 创 那 念 的 同时 还 能培 养 他 们 的 创 造 精 神 。 由 于概 念 教 学 在 整 个 数 学教 学 中 起 着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我 们应 重 视 在 数 学 概 念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引入 是 概 念 教 学 的第 一 步 , 是 形 也
数 学是 由概 念 与 命 题 等 内 容组 成 的知 识 体 系 、它 是 一 门 以抽 象 思维 为主 的学 科 , 概 念又 是 这 种 思 维 的语 言 。因此 概 而 念 教 学 是 中学 数 学 中至 关 重 要 的一 项 内容 ,是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教学 的核 心 , 确 理 解 概 念 是 学 好数 学 的基 础 , 正 学好 概 念 是 学 好数 学 最 重 要 的一 环 。 些 学 生数 学 之 所 以 差 , ~ 概念 不 清 往 往 是最 直 接 的原 冈 ,数学 素 养差 的关 键 是 在 对 数 学概 念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江苏丰中学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江苏丰中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5cdb2759eef8c75fbfb37e.png)
关注数学概念教学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江苏省丰县中学 221700 董红超学好数学重在基础,数学的基础知识离不开数学概念.所以,掌握好数学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解题时存在一类典型的错误,就是由于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通过学生的作业、考试,发现学生存在一类典型的错误,其错误往往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模糊不清而导致的.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学习中,概念较多,数学概念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发现数学美的基础.对数学概念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教师搞好数学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一、导入激趣引入概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无不与兴趣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曹才翰、蔡金法先生在《数学教育学概论》中指出学习兴趣和成绩之间存在着“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无兴趣——成绩差——无兴趣”,“有兴趣——成绩好——有兴趣”.由此也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引入时,若以生动有趣的知识、故事、游戏等开头,定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新概念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这样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促使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使学生感到学的轻松.二、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学生自认为记住了数学概念,就是掌握了概念.这种仅以记忆的方式掌握的概念,是不牢固的、肤浅的,即便记住,也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概念,就应让学生理解概念,而要使学生理解概念,就要引导学生揭示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数学概念的本质不能单纯地从文字表面得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文字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将数学概念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揭示概念本质,使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生在学习系统抽样的概念时,往往因为对系统抽样的概念模糊不清、对抽样方法的必要步骤掌握不牢固而出错:某车间工人加工一种轴承551件,为了了解这批轴承的质量情况,要求检验员抽取50件进行检测.请你帮助检验员设计一个抽样方案.【学生解答】本题采用系统抽样;第一步求间隔55011 50;第二步从第1件开始每隔11件抽取1件;第三步依次选出第1,12,23…件,直到选满50件为止.从学生的解答可以看出他的错误有两处:其一,在系统抽样方法的叙述中忽略了编号,而编号是使得抽样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其二,在抽取的过程中,第一个样本个体的选取不具有随机性.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系统抽样概念的本质特征.揭示概念的本质,应以学生了解概念、认识概念、记住概念为基础,分析概念的实质及特征.弄清概念与其相似概念之间的异同,以及搞清与其它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全面的理解概念,进而真正地掌握所学概念.三、抓区别找联系深化概念对于一些易于混淆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应对一些类似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弄清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的区别,进行深化所学概念.概率是高中数学中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概率与已学过的频率进行比较,抓住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频率与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但两种又有密切的关系.频率随着试验的次数不同而变化,而概率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当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只有试验次数足够多时,所得频率就可以近似地当作概率.因此,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对于这两个相似而且有关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两个概念进行充分的对比,找出这两个概念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将会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对概率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深化.四、加强练习巩固概念对于新学的概念,刚一接触,学生往往掌握的不牢固、不深刻,而且易于遗忘,易于产生混淆.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应通过适当的、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强化、巩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概念在学生脑海中更深刻、更清晰,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透彻.例如,在前面讲到的概率概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选取如下的题目:目前有关部门对某企业生产的奶粉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1)计算表中奶粉合格品的频率;(2)在该企业生产的奶粉中任取一件,质量检测为合格品的概率约是多少?通过以上题目的解答,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概率的理解与认识,弄清了概率与频率的关系,深化了概率的概念,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接触任何新事物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数学继续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应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
它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而概念又是这种思维的语言。
因此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
一些学生数学之所以差,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特别是象我校这样职业中学的学生,数学素养差的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
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抓住有限的概念教学的契机,以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同时,数学素养的提高也为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及必要保障。
从平常数学概念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其一是有的学生认为基本概念单调乏味,不去重视它,不求甚解,导致概念认识和理解模糊;其二是有的学生对基本概念虽然重视但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真正透彻理解,只有机械的、零碎的认识。
这样久而久之,从而严重影响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比如有同学认为f(x)=x2(x∈[-1,2])是偶函数,有的同学在解题中得到直线的倾斜角为负角,有的同学认为函数y=f(x)与直线x=a有两个交点,这些错误都是由于学生对概念认识模糊造成的。
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我们才能把握数学的知
识系统,才能有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
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呢?
1.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
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
素。
如,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概念,然后指出两垂足间的线段长就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过去学过的有关距离的概念,如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距离有什么特点,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最短与垂直。
然后,启发学生思索在两条异面直线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两点,它们间的距离是最短的?如果存在,应当有什么特征?于是经过共同探索,得出如果这两点的连线段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则其长是最短的,并通过实物模型演示确认这样的线段存在,在此基础上,自然地给出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
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概括能力的训练,还尝到了数学发现的滋味,认识到距离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2.针对概念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对不同概念的教学,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下工夫。
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
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
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
通
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完成概念形成的两个步骤。
依据数学概念的形成,笔者设计概念教学的第一种模式如下:问题情景(抽象)--新概念分析[内涵、外延、正(反)例]--应用--反馈,其具实施步骤是:1、构建问题情景,创设心理环境。
针对新概念构建相应的问题情景,隐含新概念所描述事物的本质,观察、认识到提出新概念的必需和合理,以形成合理心情,积极、大胆地进行思维。
2、考察本质属性,抽象形成概念。
分析问题情景,概括出它所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由此逐步抽象而提出新概念。
3、设计多向分析,深化概念理解。
对新概念可从揭示内涵、外延、定义方式、合理性(和谐性)、正反例证等方面分析。
4、及时测试反馈(应用),评价思维训练。
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透彻地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数学概念教学同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关系,在思想上重视它,这样使我们在教学时会目的明确,方法对头,既不会造成为概念而教学,也不会在数学教学时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