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正确使用
手术室中的消毒与无菌操作
![手术室中的消毒与无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c0cfdc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b.png)
手术室中的消毒与无菌操作在医疗环境中,手术室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场所之一。
手术室需要保持高度的无菌状态,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不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
消毒和无菌操作成为了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中的消毒与无菌操作流程。
一、消毒1. 预处理和清洁在进行消毒前,首先需要对手术器械和材料进行预处理和清洁。
这包括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初步清理,并分拣出已经失效或损坏的物品。
然后,使用温水和肥皂将器械彻底清洁干净。
2. 消毒方法常见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热湿热灭菌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物理消毒方式。
通过使用高温高压蒸汽,可以迅速杀灭各类微生物,特别是耐热细菌孢子。
此外,还可以运用紫外线灭菌装置对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化学方法: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酒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使用。
3. 消毒流程在手术室中,消毒流程应该严谨而规范。
首先需要对手术台、墙壁、地板等表面进行擦洗和清洁,并使用消毒剂喷雾涂布于表面。
在处理手术器械时,需要按照特定的程序分层次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消毒。
二、无菌操作1. 无菌区域设置手术室内需要设立专门的无菌区域来实施无菌操作。
通常情况下,手术台以及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区域被认定为无菌区域。
这些区域会通过隔离帘或其他隔离措施与非无菌区域隔开。
2. 空气净化系统在手术室中,空气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利用高效过滤装置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和其它污染物。
同时,还应该定期清理和更换过滤器,保证空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3. 穿戴无菌装备进行无菌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穿戴特殊的无菌装备。
这包括戴上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还需要着实习服,并将袖口与手套外侧进行好隔离。
在进入无菌区域前,还应该对装备进行特殊处理,如使用消毒剂对鞋底喷洒等。
4. 术前准备在开始手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执行一系列术前准备步骤。
这包括确保所有对照产品(如药物和溶液)都已经消毒并标记正确、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气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等。
疫情防控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疫情防控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87935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d.png)
疫情防控清洁、消毒和灭菌一、清洁、消毒和灭菌(一)概念1.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胞。
(1)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1)浸泡法:物品洗净擦干后,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常用于耐热、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2)擦拭法: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均匀的喷洒,在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汽化,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①空气消毒: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通气换气。
常用的消毒剂有:a.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时间30到120分钟;b.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c.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分钟。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2e1a0e14791711cc791751.png)
过氧化物类
环氧已烷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氯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为杂环类消毒剂 特点:沸点10.8℃、密度1.52 、嗅阈值760~1064 mg/L 易燃易爆最低燃烧浓度为3%
适用范围:对医疗器械和用品、书籍、文 件、皮毛、棉、 化纤和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与金属制品等一般方法不
宜灭菌的物品
邻苯二甲醛 (OPA)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发、我国已经 研发出性能优异的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实验室研究可达 到灭菌要求。目前美国FDA只推荐将邻苯二甲醛用于内 窥镜消毒,我国卫生部已经批准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特点: *杀灭微生物速度快效果好、对耐戊二醛与过氧乙酸的 分枝杆菌杀灭效果良 *一元包装不需要活化剂使用方便 *杀灭微生物作用和稳定性受pH值影响 *对人毒性低、无刺激性气味、对物品无损坏作用适宜 多种材料
O
Cl
=
C O=C N
● ●
N N-Cl C
+ 6H2O
●
A
● ●
3HOCl + 3NH3↑ + 3CO2↑
● ● ● ● ●
氯 胺 类 有 机 氯
有 机 氯 含 量 90%
-
=
O
90 30 化 学 性 质 稳 定 小 时 完 全 溶 解 小 时 完 全 分 解
Cl
高 效 广 谱 消 毒
● ● ● ●
CCl4 (四氯化碳) CH4 (-CH3) + HClO 大剂量可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
CHCl3(氯仿)
CH2Cl-CH2Cl (二氯乙烷) 引起肾脏损害 CH2=CH2 (-CH2-CH3) +HClO CH2Cl-CHCl2 (三氯乙烷) RR’- NH + HOCl RR’- NCl(氯胺类) 引起神经毒性 引起肾脏损害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优质ppt]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99bf01580216fc700afd51.png)
——根据消毒灭菌水平
消毒剂
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达到灭菌 保证水平的制剂。 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 过 氧可乙以酸杀、灭过各氧种化微氢生等物。包括细 菌芽孢以达到消毒效果的制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二
溴 海杀因灭和和一去些除复细配菌剂芽。孢以外各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过氧化氢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名称
细菌繁殖体 真菌
结核杆菌 Polio病毒 细菌芽孢
过氧化氢含量(g/L)
15 30 30 30 60 100
作用时间 (min)
5 20 30 60 35 70
杀灭效果 (%)
100 100 100 99.99 99.99 >99.99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
试法消毒。其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
4000mg/L),作用30min----60min。
过氧乙酸使用方法
4.熏蒸法: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在20℃,相对湿 度70-90%时,对细菌繁殖体用过氧乙酸1g/m3,熏蒸 60min,对细菌芽胞用量为3g/m3,熏蒸90min。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等离子体是高度电离的电子云、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
式、是物质的第四态,在这种形态中、正电荷总数和负 电荷总数在数值上相等、故称其为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应用:
*内窥镜和及其它畏热医疗器械、用于外科使用的电线、 电极和电池等的灭菌处理
*体内植入物如人工器官和心脏外科材料的灭菌处理 *体内植入装置等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等灭菌
——含氯消毒剂
1、定义: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者为含氯消毒剂。属高效 消毒剂,具有广谱、速效、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 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剂不稳定等特 点。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9f06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3.png)
使用方法
将含氯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表面 ,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空气、环境、医疗器械 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 例稀释后,通过喷雾、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作用一定时间后,
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 解产生氧气,使用时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对眼 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需做好个人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 法PPT课件
目 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方法与技巧 • 注意事项与误区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物理因子。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 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 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等。
通风换气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 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密闭环 境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过的消毒剂包装瓶等废弃 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注意存放安全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导致
安全事故发生。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示
家庭环境中常用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浓度等 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误用。
3
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部分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刺 激性气味、皮肤刺激、环境污染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色环保消毒剂将更受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消毒剂 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医院内常用化学消毒剂ppt课件
![医院内常用化学消毒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6ff1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9.png)
使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内的环境表面、医 疗器械、排泄物等的消毒。
注意
含氯消毒剂对皮肤和呼吸道有 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应做好
个人防护。
含碘消毒剂
种类
碘酊、碘伏等。
特点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 病毒、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 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注意
含碘消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 激性,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
05 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含氯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
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相对安全。
环保性
含氯消毒剂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分解,不会造成长期的环境污染。
含碘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
含碘消毒剂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 人体安全,但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的 刺激作用。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气味,使用时 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 肤和眼睛;存放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 环境,以免发生爆炸。
将含氯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用于擦拭物体表面、拖地、浸泡物品 等。
含碘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词
含碘消毒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 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 菌、病毒、真菌等均有良好的杀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用于浸泡物品、喷洒环境 等。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应存放在阴凉避光处;对皮肤和 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眼睛和伤口。
04 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和效果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和效果
总结词
高效广谱,对细菌繁殖体、病毒 、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6362016bd97f192279e980.png)
消毒剂的分类
中效消毒剂:可以杀灭除了芽孢以外的一切致病微生物,包括醇类、 酚类、碘类等。 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 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 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 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 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桀雪) 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 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 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0.5%。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除结核菌以外的细菌繁殖体,如洗必泰。
有效氯: 500mg/L 200-5000mg/L 10000mg/L 75%
医疗用品、餐具、环境、地面、水消毒等 杀灭物体表面繁殖体 经血传播的病原体、分歧杆菌、细菌芽孢等 外科洗手消毒 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医疗器械(体温计等) 皮肤脱碘 伤口、阴道粘膜冲洗 物品浸泡 口腔、伤口、黏膜擦拭、注射及手术部位的 皮肤消毒、外科洗手
无水外科 洗手液
3M爱护佳 9250
快速手消毒
清洁干燥双手,先用适量本品润湿双手,用 力揉搓1分钟,直到液体覆盖整个表面并干燥
洁雪 乙 醇 类 消 毒 剂
醋酸氯乙定0.5-0.55% 乙醇70-75% 醋酸氯乙定1.45-1.6W/V
注射部位皮肤 消毒 术前皮肤消毒 外科手术前刷 手,皮肤消毒
注射部分皮肤消毒:距离皮肤表面5厘米处均 匀喷雾2次,作用1-3分钟 常规备皮厚将原液放在手术部位擦拭2次 使用本品用无菌刷手方式外科刷手
感染手术的概念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4篇)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1afb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3.png)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消毒剂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多部门分管的局面。
经医院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全院的消毒剂由本院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
根据消毒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引进新的高效消毒剂,具体使用规范如下:一、必须对全院各科室需用的消毒剂进行全面调查,明确使用目的,按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认可,核准后由药剂科进行选购。
二、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
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三、为了安全起见,药剂科应设有消毒剂专管人员,对产品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应有全面了解,对新购产品应测定细菌含量,质量合格者方可配制,在配制前应测定该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稀释用水要求用离子水或无菌蒸馏水,所用稀释液的用具、容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洗净消毒,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及时使用,以防失效。
四、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特别是卤素类制剂,受日晒后很容易分解而失效。
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消毒剂的挥发导致的危险性,对易于分解的消毒剂,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用前应测有效成分含量。
五、药剂科根据科室的消毒液的用量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容器规格。
用量大、周转快的消毒液可用大包装,用量少、稳定性差的消毒液可用小包装,发至科室的各种溶液要保证质量和使用方便,且标明名称、浓度和有效期限等。
各科室对本科消毒剂的使用应有计划,及时领取,短期用完。
领取需要现用现配的消毒剂时可预先与制剂中心联系,便于做好准备。
六、我院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f07fe5b9d528ea80c77918.png)
3. 使用注意要点:消毒纱球干湿适中, 不能流到术野以外的其他部位;消 毒后及时用75%酒精脱碘2遍或以上; 碘过敏禁用
安尔碘在手术室有4个品种
安尔碘Ⅲ型皮肤消毒液:500ml
1. 主要成分:有效碘0.45-0.55%+葡萄糖酸 氯乙定0.90-0.11%
一、手术室无菌物品所采 用消毒、灭菌方法的灭菌 效果监测
概念
1.消毒: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程度的过程。
2.灭菌: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 括细菌的芽孢和真菌孢子。
消毒与灭菌的意义 • 是临床科室的一个基本操作规
范 • 手术的感染率与消毒灭菌技术
密切相关
无菌物品的贮存
• 贮存环境要求: 1. 温度:20-25度;湿度55-65% 2. 温湿度显示仪,使用抽湿机 3. 洁净区柜内(或货架上)放置,物品柜采
传统纯棉布
常用的包装材料
硬质容器
纸塑
一次9性无纺布
无菌物品的有效期
布类包装 高压灭菌
纸塑、无 纺布皱纹
纸
硬质容器
7天
6个月
6个月
10
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效果监测
• 化学监测法: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
包内化学指示卡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气体密闭灭菌 法灭菌效果监测
• 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
手术室无菌物品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
•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耐湿的医疗器械 •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全棉布(布包装层数不少于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正确使用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正确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30e6ed3169a4517623a333.png)
种病原微生物的制剂。 如碘伏、碘酊、醇类、醇类 和 氯杀已灭定外的细复菌配繁剂殖、体醇和类亲和脂季病毒。 胺 盐如复苯配扎剂溴等铵。、氯已定、度米芬、 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 等金属离子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灭菌 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 毒。
——碘伏和碘酊的区别
1.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稍贵。碘 酊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
2.碘伏一碘酊都是一种消毒剂,药效成份均为碘。所不同的 是,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 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 同.
3. 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由于碘伏是以水 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 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 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过氧乙酸使用方法
1.浸泡法: • 一般污染用0.05% (500mg/L) 30min; • 对细菌芽孢用1%浸泡: 消毒5min,灭菌30min; • 对病毒和结核杆菌0.5%(5000mg/L)30min 2.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
• 喷洒法:对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均匀喷洒,作用 30min以上;对经血液及致病性芽孢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物品,用 含有效氯2000mg/L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
消毒方法与消毒剂的使用
![消毒方法与消毒剂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a3913d10661ed9ad51f39c.png)
消毒方法与消毒剂的使用(熟练掌握)一、消毒剂适用原则消毒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我们把杀灭医院内环境中和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医院消毒”。
按照杀菌作用强弱,可将化学消毒剂分为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酚、碘伏等;低效消毒剂,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氯已定、氯羟基苯醚等。
医院消毒剂的使用应把握以下原则:1、凡进入人体内无菌组织或器官,或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的高危器材,必须选用高效消毒剂。
凡仅与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的中危器材,可选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
只与皮肤粘膜接触的低危器材可选用低效消毒剂。
但在特殊情况下需做特殊处理。
还应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2、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3、应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对有挥发性或易分解者宜现用现配用前检测有效浓度,避光密封保存;4、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物可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原则上应消毒→洗涤→消毒灭菌,有机物量多时应加大剂量或延长消毒时间;5、在医院灭菌方式选择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即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都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二、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包括如下六种:(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与选择的消毒方法。
(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在处理污染严重的物品时,必须加大消毒剂浓度,或延长消毒作用的时间。
(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态:不同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芽胞的抵抗力最强。
(4)环境因素:当细菌和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混在一起时,某些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可受到明显影响。
因此在消毒皮肤及器械前应先清洁再消毒。
(5)温度、湿度、酸碱度(ph值):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有影响。
酸碱度的变化可影响剂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6)化学拮抗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季胺盐类和洗比泰的消毒作用,因此不能将新洁尔灭等消毒剂与肥皂、阴离子洗涤剂合用。
手术室消毒灭菌
![手术室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f856793e05087632301212d4.png)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胞。
器械物品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灭菌法1物理消毒法:⑴热力消毒灭菌法①燃烧法②干烤法③煮沸消毒法④压力蒸气灭菌法⑵光照消毒法(主要能过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它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DNA,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胞细胞死亡。
适用于空气消毒及被褥、垫子的直射消毒。
)①日光暴晒法②臭氧灭菌灯消毒法⑶电离辐射灭菌法⑷微消毒灭菌法⑸过滤除菌2化学消毒灭菌法:⑴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①浸泡法②擦拭法③喷雾法④熏蒸法⑤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来菌法⑵常用的化学消毒剂①过氧乙酸②戊二醛(常用浸泡法,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为10小时)③37﹪~40﹪甲醛(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的使用涵盖之层面其实相当广泛,其中因甲醛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凝固,因此在医药上可做为检验时的组织固定剂、以及防腐剂等。
在浓度与剂量足够时,此特性对大部分微生物都具破坏能力,所以也常做为一种消毒剂。
它的主要优点是便宜,且对病原体等能做迅速而有效的处理。
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福尔马林时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皮肤炎或是湿疹,长期接触福尔马林可能会导致癌症,甲醛挥发性很强,对眼睛有强刺激性,不慎吸入时,会刺激口、鼻与呼吸道黏膜组织,轻则疼痛咳嗽,重则呼吸道发炎,甚至肺水肿。
)④含氯消毒剂(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气0.05﹪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为60分钟以上)⑤过氧化氢⑥碘酊(刺激性强,用后在用75%乙醇脱碘)⑦乙醇(75%乙醇用于浸泡消毒,时间为5-10分钟以上.乙醇浓度超过80%,消毒效果会降低.)⑧碘附(0.05%~0.1%碘附用于浸泡时间为30分钟,0.5%~2%碘附用于擦示时间为2-3分钟, 0.05%碘附用于冲洗伤口时间为3-5分钟)⑨氯已定(用于洗手消毒)压力蒸气灭菌法:是利用水和水蒸气传导的热能,在高压、高温、温度大、穿透力强的作用下杀灭一切细菌和芽胞。
手术室现有消毒剂的分类及应用
![手术室现有消毒剂的分类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173c34376baf1ffc4faded.png)
6.过氧化氢 3%
• 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无 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 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 分解并发生泡沫,遇光易 变质。 • 适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和 中耳炎、文森口腔炎、齿 龈脓瘘、扁桃体炎及清洁 伤口。
• 注意事项: 不可与还原剂、强氧化剂、碱、碘化物混合使用
•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吸入、食入。 浓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 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 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双氧水还可致人体遗传 物质DNA损伤及基因突变。双氧水可能加速人体衰老进程。双氧水与 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或发展关系密切。双氧水与老年帕金森氏病、脑中 风、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性病变的发展密切相关。 过氧化氢还可能导致或加重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通过呼吸道进入可导 致肺损伤。多次接触可致人体毛发,包括头发变白,皮肤变黄等。食 入可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道损伤及胃肠道疾病。
• 手消与含氯消毒剂或氢氧化物消毒剂有拮抗作用,不得混 用 • 免水洗消毒应在手清洁的基础上进行,有污垢的手应先清 洁后消毒 • 本品对破损皮肤及伤口有轻度刺激,使用时应注意
11.醋酸氯己定溶液
• 醋酸氯己定溶液为无色澄 明液体;味微苦。 • 用于皮肤及粘膜的消毒; 创面感染、阴道感染和子 宫颈糜烂的冲洗
5.95%酒精
• 95%酒精味无色澄清液 体,微有特臭,味灼烈, 易挥发,易燃烧,燃烧 时显淡蓝色火焰。 • 95%酒精能将细菌表面 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 直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 性,腺口封闭腺体分泌 停止,形成粘连并封闭 囊腔。 • 近年来有人主张将95% 酒精注入囊肿,达到闭 塞囊肿的目的。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ppt课件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76e2e502020740bf1e9b3c.png)
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②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
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
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③温度 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
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
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
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 量同前),作用
④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溶液时应戴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⑤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馏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干净。
⑥用戊二醛消毒或灭菌后的器械一定2要02用1精灭选菌p蒸pt 馏水充分冲洗后再使用。
7
2021精选ppt
8
2 过氧乙酸
• 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学 消毒剂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消毒剂。属高效 消毒剂、市售浓度为16-20%
手术室常用消毒剂的分类及用 途
2021精选ppt
1
一.定义 二.分类 三.常用种类及使用说明
2021精选ppt
2
消毒剂定义
•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 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 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 传染病的目的。近年来各国着重寻找对环 境无害而作用快速的消毒剂,其中以过氧 化氢和二氧化氯气体灭菌法更受瞩目,臭 氧的消毒也有广阔的使用价值。
医院常用消毒方法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常用消毒方法使用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13920ec5da50e2524d7f53.png)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
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品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使用方法:
• 浸泡法:将洗净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对细菌繁殖体 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对经血液, 分枝杆菌和致 病性芽胞菌污染物品,用2000-5000mg/L作用30min。
• 擦拭法:适用于大件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消毒液浓度和作用时 间参见浸泡法。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
低碳生活
浓度
准确
效果
定时监测
标识明确
注意期限
有效使用 预防院内感染
谢谢!
——戊二醛
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 小等特点;
常用浓度为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消毒与
灭菌;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戊二醛
• 使用方法:浸泡法 1.灭菌: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等离子体是高度电离的电子云、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
式、是物质的第四态,在这种形态中、正电荷总数和负 电荷总数在数值上相等、故称其为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应用:
*内窥镜和及其它畏热医疗器械、用于外科使用的电线、 电极和电池等的灭菌处理
*体内植入物如人工器官和心脏外科材料的灭菌处理 *体内植入装置等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等灭菌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过氧化氢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名称
细菌繁殖体 真菌
结核杆菌 Polio病毒 细菌芽孢
过氧化氢含量(g/L)
15 30 30 30 60 100
作用时间 (min)
5 20 30 60 35 70
杀灭效果 (%)
100 100 100 99.99 99.99 >99.99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
试法消毒。其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
4000mg/L),作用30min----60min。
过氧乙酸使用方法
4.熏蒸法: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在20℃,相对湿 度70-90%时,对细菌繁殖体用过氧乙酸1g/m3,熏蒸 60min,对细菌芽胞用量为3g/m3,熏蒸90min。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又叫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
属于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 及织物有腐蚀性,高浓度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 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 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饮水等消毒和口腔含漱、 外科伤口清洗。
3.注意事项:
(1)不能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碘吸收而出现碘 中毒。
(2)一般不使用于发生溃烂的皮肤。 (3)禁用于碘过敏者。 (4)碘酒不宜与红汞(俗称红药水)同时涂用,以免
产生碘中毒 (5)碘酊应置于棕色玻璃瓶中,密闭、阴暗处保存,
不可用橡胶、软木或金属瓶塞,因为这些物质可与碘 酊发生化学反应,使碘酊的杀菌作用减弱。
——环氧乙烷使用注意事项
• 遇火燃烧或爆炸,不可冷藏; • 需有专用设备;控温、控湿; • 皮肤接触后, 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min, 同时脱去脏衣
服, 并尽快看医生;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 烷气体至少冲洗眼10min, 立即看医生。
——过氧乙酸
属于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 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碘伏溶 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含有效碘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30min。
② 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
③擦拭法: • 外科洗手: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 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
3、浓度与温度过高时易爆炸(20% 40℃以上); 4、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泊作用,应用塑料容器盛装,忌与碱或
有机物相混合,消毒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5、配制时,应用蒸馏水作稀释液,以防止金属离子加速其分解,而降低
消毒效果; 6、高浓度有刺激性,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立即用清
水冲洗.
2%戊二醛容器中,加盖浸泡10h后,用无菌操作法取出后 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待用。 2.消毒:将清洗、晾干待消毒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 二醛容器中加盖,一般20-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 净并擦干,高水平消毒45min以上。 3.气体可致全身性毒性反应、不能用喷洒或气溶胶喷雾进行 空气消毒 禁止使用戊二醛擦拭物表和地面。
手术室陈达妮
——根据消毒灭菌水平
消毒剂
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达到灭菌 保证水平的制剂。 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 过 氧可乙以酸杀、灭过各氧种化微氢生等物。包括细 菌芽孢以达到消毒效果的制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二
溴 海杀因灭和和一去些除复细配菌剂芽。孢以外各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3)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乙醇稀释 成所需浓度。
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 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 的 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种病原微生物的制剂。 如碘伏、碘酊、醇类、醇类 和 氯杀已灭定外的细复菌配繁剂殖、体醇和类亲和脂季病毒。 胺 盐如复苯配扎剂溴等铵。、氯已定、度米芬、 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 等金属离子消毒剂。
——甲醛
甲醛是最早使用的化学药物,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灭菌 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 病毒。
——环氧乙烷
•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多数怕热怕 湿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
• 例如, 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文件、皮毛、 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窥镜、 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
• 环氧乙烷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 喷洒法:对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均匀喷洒,作用 30min以上;对经血液及致病性芽孢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物品,用 含有效氯2000mg/L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
• 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 均匀搅拌,作用2-3h以上;对医院污水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 0mg/L均匀搅拌,作用2h以后排放。
5.空气消毒:0.3%(3000mg/L)20ml/m3,作用30-60min,或 15%7ml按1g/m3加热熏蒸2h,或2% 8ml/m3喷雾消毒3060min.
过氧乙酸使用注意事项
1.对二元包装,使用前要求将A、B 两液混合。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 使用;
2.阴凉处保存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用前先测有效含量,稀释液常温下保 存不宜超过2天;打开后室内存放1个月,浓度自然发挥3%;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 口腔粘膜及创面:
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3min。 2min; 3 min~5min。
(4)注意事项
• 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使用前需测定有 效碘含量。碘伏稀释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 碘伏杀细菌芽孢的作用弱而缓慢,因此不适用于外科医疗 器械的灭菌。
3)注意: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 配制消毒剂。
——碘伏
(1) 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 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 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3) 使用方法
毒:2%——3%碘酊用作皮肤消毒;1%碘酊用作口腔黏膜 消毒。
皮肤及手术部位消毒。用2%碘酊或3பைடு நூலகம்~5%碘酊涂 擦皮肤,待稍干后再用75%乙醇将碘擦去。 (2)碘酊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 蛋白质发生变性。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 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 肤病。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过氧乙酸使用方法
1.浸泡法: • 一般污染用0.05% (500mg/L) 30min; • 对细菌芽孢用1%浸泡: 消毒5min,灭菌30min; • 对病毒和结核杆菌0.5%(5000mg/L)30min 2.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
——碘伏和碘酊的区别
1.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稍贵。碘 酊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
2.碘伏一碘酊都是一种消毒剂,药效成份均为碘。所不同的 是,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 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 相同.
3. 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由于碘伏是以 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 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 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4、使用注意事项:
• 粉剂和水剂均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 存,配制时应测定有效含氯量,并现用现配,且在有效期 内用完;
• 消毒剂有腐蚀和漂白脱色、损坏的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 的消毒;
——乙醇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 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 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