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代谢指标检测临床意义修订稿

合集下载

铁染色检测数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铁染色检测数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铁染色检测数值变化的临床意义铁染色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体内铁的代谢情况。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铁代谢异常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因此检测铁染色数值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铁染色检测常用于评估贫血和其他与铁代谢相关的疾病。

在贫血患者中,铁染色数值可以反映体内铁的储存量。

当体内铁缺乏时,铁染色数值会降低。

这提示医生患者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进一步指导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如铁剂的补充或其他相应疾病的治疗。

另一方面,当体内铁过多时,铁染色数值可能会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铁的代谢障碍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通过检测铁染色数值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与铁代谢相关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严重后果。

除了贫血之外,铁染色数值的变化还与许多其他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铁染色数值的升高可能与肝病有关。

肝脏是铁的主要储存器,当肝脏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体内铁的积累。

通过检测铁染色数值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及时发现和诊断肝病,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另外,铁染色数值的升高也可能与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有关。

炎症过程和肿瘤细胞的增殖都需要大量的铁离子,因此这些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内铁的异常积累。

通过及时检测铁染色数值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铁代谢的状况,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的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铁染色数值的变化还与肿瘤相关贫血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有关。

贫血是许多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检测铁染色数值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铁代谢的状况,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此外,有研究表明,铁染色数值的变化还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

铁染色数值的降低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铁染色数值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肿瘤患者的预后风险,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最新微量元素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资料

最新微量元素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资料

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及临床意义一、血清铁(Fe2+)测定及意义铁在体内分布很广。

几乎所有组织均含有铁,以肝、脾为最高,大部分铁与蛋白质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亦是铁的贮存形式和运输形式;极少部分以二价或三价离子状态存在。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清铁可以反映体内铁的含量。

1.正常参考值成人380.8-572.3μmol/L 儿童373.5-557.2μmol/L 2.临床意义(1)血清铁降低见于:①缺铁性贫血,血清铁明显减少。

②铁供应不足,如儿童发育生长期,妇女妊娠期需要铁量增加,而供应不足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清铁降低。

③某些疾病,如细菌性感染等,病人铁的吸收降低,可引起血清铁减少。

(2)血清铁增高见于:①溶血性贫血,血清铁升高。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铁利用减少,但铁的吸收量多于正常人,使血清铁增加。

③反复输血者,血清铁可增高。

④肝炎,由于肝细胞损害,细胞内铁释出,而致血清铁增高。

急性黄疸性肝炎比无黄疸型明显,当黄疸消退时血清铁大多恢复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亦有血清铁增高;而阻塞性黄疸时血清铁不升高,或有降低,且随阻塞加重,血清铁更趋降低。

故血清铁测定有鉴别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的意义。

3.注意事项(1) 标本不能溶血,应及时分离血清。

(2) 所有试管等都应避免铁污染。

4.食物来源:肉、肝、鱼、家禽、豆浆、葡萄、梅子、谷物、水果、土豆等。

二、血清铜(Cu2+)测定及意义1.正常参考值成人 720-1750μmol/L 儿童 800-1290μmol/L2.临床意义铜在体内含量虽少,但极重要,它关系到铁的代谢和铁的吸收;铜亦是很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如单胺氧化酶、超过氧化物歧化酶等;铜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重要作用。

体内铜分布于肝、脾、肺、肌肉、骨骼等组织。

肝脏是含铜量最高的器管,自小肠上部吸收的铜主要与蛋白质结合运至肝脏,一部分组成血浆铜蓝蛋白移入血液。

血清铜约有95%与血浆铜蓝蛋白相结合,血清铜与血浆铜蓝蛋白常平行增减。

铁代谢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铁代谢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一、铁的代谢(1)铁的来源铁的正常来源为食物以及衰老的红细胞中释放的铁。

铁在整个消化道均可被吸收,但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铁是以二价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的。

(2)铁在生物体内转运吸收入血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为Fe3+→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才被转运到各组织中去。

(3)铁在体内的分布铁在人体的分布很广,以肝脾组织含量最高,在人体内可分为两类:一是功能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少量含铁酶及转运蛋白中所含的铁。

另一类是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

(4)铁的排泄正常人排铁量很少,主要通过肾脏、粪便、和汗腺排泄,另外女性月经期、哺乳期也将丢失部分铁。

二、铁代谢检测指标∙未饱和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转铁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血清铁概念:即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其含量不仅取决于血清中铁的含量,还受转铁蛋白的影响。

临床意义:血清铁增高: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2.红细胞再生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3.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或铁剂治疗。

血清铁增高: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2.红细胞再生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3.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或铁剂治疗。

(2)转铁蛋白(TRF):概念: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道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

体内仅有1/3的转铁蛋白呈饱和状态。

每分子转铁蛋白可与2个Fe3+结合。

转铁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

临床意义:1.血浆中TRF水平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

在缺铁性的低血色素贫血中TRF 的水平增高(由于其合成增加),但其铁的饱和度很低(正常值在30%-38%)。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铁测定及其诊断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铁测定及其诊断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铁测定及其诊断意义血清铁测定是临床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铁的储存和代谢情况。

铁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氧合作用、能量代谢和免疫反应等。

因此,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铁过载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血清铁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血清铁的测定基于FerroZine荧光法或巴黎绿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化学试剂与血清中的游离铁发生反应,产生荧光或色素,通过测量荧光或色素的强度来定量血清铁的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稳定的特点。

通常,医生会将患者的静脉血抽取一定量,并离心分离血清。

然后,将血清样品与化学试剂反应,形成特定的荧光或色素。

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光度计对血清样品进行测量,并根据标准曲线来确定血清铁含量。

二、血清铁测定的临床应用1.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供应,导致红细胞合成受阻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类型。

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判断血清铁是否减少,从而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

通常情况下,血清铁水平低于60微克/分升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

2. 铁过载的判断铁过载是指体内铁的储存超过正常范围,对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常见的铁过载病症包括先天性血色素病、酒精性肝病以及长期输血等。

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评估患者体内铁的储存情况,及时发现和监测铁过载的程度。

3. 铁代谢相关疾病的筛查血清铁测定还可用于筛查与铁代谢相关的疾病,如遗传性血患(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

这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导致铁在体内大量积累。

早期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发现这些患者并进行进一步的基因检测。

三、血清铁测定的局限性尽管血清铁测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血清铁测定只能反映短期内的铁代谢情况,无法评估长期铁负荷的情况。

其次,血清铁测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作息、感染等。

《诊断学》 第四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诊断学》 第四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一、血清铁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即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其含量不仅取决于血清中铁的含量,还受转铁蛋白的影响。

血清铁检测的适应证:①转铁蛋白测定的参数。

②铁吸收实验参数。

③急性铁中毒。

【参考值】①男性:11~30μmol/L,女性:9~27μmol/L。

②儿童:9~22μmol/L。

【临床意义】血清铁增高和减低的发生原因和机制见表4-7-19:二、血清转铁蛋白检测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是血浆中一种能与Fe3+结合的球蛋白,主要起转运铁的作用。

体内仅有1/3的Tf呈铁饱和状态。

每分子Tf可与2个Fe3+结合并将铁转运到骨髓和其他需铁的组织。

Tf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所以Tf也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另外,Tf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参考值】28.6~51.9μmol/L(2.5~4.3g/L)。

【临床意义】1.Tf增高Tf增高常见于妊娠期、应用口服避孕药、慢性失血及铁缺乏,特别是缺铁性贫血。

2.Tf减低Tf减低常见于: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营养不良、重度烧伤、肾衰竭。

③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④急性肝炎、慢性肝损伤及肝硬化等。

三、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正常情况下,血清铁仅能与1/3的Tf结合,2/3的Tf 未能与铁结合,未与铁结合的Tf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每升血清中的Tf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binding capacity,TIBC),即为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

【参考值】①男性:50~77μmol/L。

②女性:54~77μmol/L。

【临床意义】1.TIBC增高①Tf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后期。

②Tf释放增加:急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等。

2.TIBC减低①Tf合成减少:肝硬化、慢性肝损伤等。

②Tf丢失:肾病综合征。

③铁缺乏:肝脏疾病、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等。

四、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fs)简称铁饱和度,可以反映达到饱和铁结合力的Tf所结合的铁量,以血清铁占TIBC的百分率表示。

铁测定SOP_IRN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铁测定SOP_IRN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签收样品→离心→上机检测→审核报告→签发报告→标本保存。
4.2样品签收
严格按照标本接收程序签收标本。
4.3标本处理
以2500~3000r/min,离心6~10min,分离血清上机测定。
4.4标本检测
4.4.1手工编排测试项目:样品按编号装入样品架,主屏幕按F1:ENTER DATA,在Position处输入样品所在样品架字母及所在位置号,按enter,在Patient Name处选择性输入病人名字,按enter,在Sample No处输入样品号,按enter,在Tests处使用检验键或检验组合键选择相应项目,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按键改变Mode(按F7:MEXT MODE选择样品管类型)、Priority(按F4:NEXT PRIORITY选择样品的处理模式)、Fluid(按F8:NEXT FLUID选择标本类型)。
铁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页共页
1检测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pH 4.5),在存在还原剂(抗坏血酸)的环境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会释放出来。其结果产物Fe++与3-(2-氮苯基)-5,6-双-2-(5-呋喃基磺酸基酸)-1,2,4-三嗪,磷酸氢二钠盐生成蓝色复合物(Ferene®)。用双波长(600, 700 nm)终点技术测定的该复合物的吸光率与血清中的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的浓度成正比。
Fe+++-转铁蛋白Fe++++转铁蛋白
2Fe++++抗坏血酸2Fe++++脱氢抗坏血酸+ 2H+
Fe+++3Ferene Fe++- Ferene复合物(在600nm处吸收)

铁代谢参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

铁代谢参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

文章编号:1673-8640(2017)07-0623-05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7.07.016作者简介:周开慧,女,1972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造血及淋巴系统的临床检验工作。

铁代谢参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周开慧,华文密(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54)摘要:目的 探讨铁代谢参数判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患者铁负荷过载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MDS 患者、100例AA 患者及10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铁代谢相关参数[血清铁(SI )、血清铁蛋白(SF )、转铁蛋白(T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总铁结合力(TIBC )、铁饱和度(TS )],根据有无红细胞(RBC )输注和有无铁过载进行分组分析。

同时检测MDS 患者和AA 患者的骨髓细胞内、外铁。

对48例MDS 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根据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 )进行危险度分组,分为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

结果 MDS 组、AA 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SF 、TF 、SI 、sTFR 及T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I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在MDS 组和AA 组中,RBC 输注依赖性慢性铁过载患者TS 和sTFR 与无RBC 输注依赖性慢性铁过载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SF 、SI 和TF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DS 组铁粒幼RBC 的比例为55.8%±18.3%,明显高于AA 组(37.6%±20.4%,P <0.05)。

MDS 组和AA 组分别有27例(27%)和36例(36%)患者细胞外铁异常。

铁代谢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铁代谢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一、铁的代谢(1)铁的来源铁的正常来源为食物以及衰老的红细胞中释放的铁。

铁在整个消化道均可被吸收,但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铁是以二价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的。

(2)铁在生物体内转运吸收入血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为Fe3+→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才被转运到各组织中去。

(3)铁在体内的分布铁在人体的分布很广,以肝脾组织含量最高,在人体内可分为两类:一是功能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少量含铁酶及转运蛋白中所含的铁。

另一类是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

(4)铁的排泄正常人排铁量很少,主要通过肾脏、粪便、和汗腺排泄,另外女性月经期、哺乳期也将丢失部分铁。

二、铁代谢检测指标∙未饱和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转铁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血清铁概念:即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其含量不仅取决于血清中铁的含量,还受转铁蛋白的影响。

临床意义:血清铁增高: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2.红细胞再生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3.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或铁剂治疗。

血清铁增高: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2.红细胞再生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3.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或铁剂治疗。

(2)转铁蛋白(TRF):概念: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道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

体内仅有1/3的转铁蛋白呈饱和状态。

每分子转铁蛋白可与2个Fe3+结合。

转铁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

临床意义:1.血浆中TRF水平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

在缺铁性的低血色素贫血中TRF 的水平增高(由于其合成增加),但其铁的饱和度很低(正常值在30%-38%)。

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陈夏明;姚敏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4(000)041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选取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全血Fe、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Fer)、血液红细胞铁(FBC)及铁调素(Hep)含量。

结果观察组全血Fe、SI、Fer、FBC、H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铁代谢相关指标均升高,其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总页数】2页(P34-34,44)
【作者】陈夏明;姚敏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570208;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57020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6+4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意义 [J], 段发兰;李亚新;杨飞翔;王艳
2.2型糖尿病患者OGTT试验餐前、餐后血糖和铁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 [J], 李聪明;江哲;李香
3.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研究 [J], 李雨珂;张木勋
4.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h铁代谢指标的变化 [J], 冯长州;刘
延青;孙淑艳
5.2型糖尿病患者OGTT试验餐前、餐后血糖和铁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观察 [J], 郑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细胞参数及铁代谢指标在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参数及铁代谢指标在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Th e c l i n i c al s i g n i f i c a nc e o f r e d bl o o d c e l l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i r o n me t a di f f e r e n t i a l di a g no s i s of i r on de t- f
mi a of c hr oni c di s e a s e( ACD ),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e di a gn os t i c l e v e 1 .M e t ho d s The f ol l owi ng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p a r a me —
I )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0 4 . 0 1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O 4 一 O 4 1 9 - 0 2
胡恒 贵 , 秦淑 国( 安徽 省宿 州 市皖 北煤 电集 团总 医院检 验科 2 3 4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缺铁 性 贫 血 ( I D A) 和 慢 性 病 贫血 ( Ac D) 的 实验 室 鉴 别 诊 断 , 提 高 诊 断 水 平 。 方 法 测 定
以上 两种 贫血 患 者 标 本 的 红 细 胞 参 数 : 平均 血 红蛋 白含 量 ( Hb ) 、 平 均红 细 胞 体积 ( MC V) 、 平 均 血 红 蛋 白 含 量
c i e n c y a n e n i f a a n d t h e a n e mi a o f c h r o n i c d i s e a s e HU He n g — g u i , Q I N S h u — g u o ( De p a r t m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血液透析患者中铁代谢指标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中铁代谢指标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铁主要通过食物摄入,经过消化系统 吸收后进入血液,由肝脏等组织储存 。
铁的转运与利用
铁的排泄
铁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正常生 理状态下,体内铁的平衡得以维持。
铁在体内通过转铁蛋白进行转运,并 参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合成。
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的特点
1
铁缺乏常见
由于长期血液透析导致铁丢失过多,患者常出现 铁缺乏。
调整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个体化透析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包括透 析频率、时长、血流量等参数的
调整。
优化透析液成分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 调整透析液的成分,如增加铁的摄 入或减少磷的摄入,以改善患者的 铁代谢状况。
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铁代谢异常患者,医生 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降磷药等 。
中。
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
总结词
转铁蛋白饱和度是反映铁元素在体内的利用情况的指标,其检测方法包括分光 光度法、电泳法等。
详细描述
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指转铁蛋白分子中与铁离子结合的百分比,即血清中铁与转 铁蛋白结合能力的百分比。检测转铁蛋白饱和度有助于评估机体的铁利用情况 ,对于贫血和铁过载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相关检测指标
总结词
除上述指标外,还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指标,这些指标与铁代谢密切相关,可综合评估机体的铁代谢状态 。
详细描述
血清铁是指血液中游离的铁离子,其检测对于了解机体的铁储备和利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 中转铁蛋白与铁离子结合的能力,其检测对于了解机体的铁储备和利用情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分析这 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体的铁代谢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铁代谢检测指标

铁代谢检测指标

铁代谢检测指标一、血清铁测定1、原理:血清铁以Fe3+形式与转铁蛋白(Tf)结合成复合物,降低介质pH及加入还原剂(如抗坏血酸、羟胺盐酸盐等)能将Fe3+还原为Fe2+,则转铁蛋白对铁离子的亲和力降低而解离,解离出的Fe2+与显色剂(如菲咯嗪和2,2′-联吡啶等)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同时作标准对照,计算出血清铁的含量。

2、参考值:成年男性11.6~31.3μmol/L,女性9.0~30.4μmol/L。

3、临床意义:血清铁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营养缺乏、感染和慢性病。

增高见于肝脏疾病、造血不良、无效性增生、慢性溶血、反复输血和铁负荷过重。

二、血清铁蛋白测定:1、原理:常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将血清铁蛋白(待测抗原)和125I标记的铁蛋白(标记抗原)与一定量的抗铁蛋白抗体(兔抗人铁蛋白)混合温育,使待测抗原与标记抗原共同竞争结合抗体,为了除去过量未结合的同位素标记抗原,采用第二抗体(羊抗兔IgG抗体)和聚乙二醇(PEG)分离沉淀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测定其放射性,对照所得竞争抑制曲线,即可查出待检血清铁蛋白的含量。

2、参考值:成人男性15~200μg/L,女性12~150μg/L,小儿低于成人;青春期至中年,男性高于女性。

3、临床意义: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早期、失血、营养缺乏和慢性贫血等。

增高见于肝脏疾病、血色病、急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三、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1、原理: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通常情况下,仅有1/3的运铁蛋白与铁结合。

在血清中加入已知过量的铁标准液,使血清中全部的Tf与铁结合达到饱和状态,再用吸附剂(轻质碳酸镁)除去多余的铁。

再按上法测定血清铁含量,其结果为总铁结合力,如再减去先测的血清铁,则为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

2、参考值:TIBC: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UIBC:25.1~51.9μmol/L。

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铁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铁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铁代谢相关指标测定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正常身体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体内,铁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骨骼肌肌红蛋白、铁蛋白等组织中,其中约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负责氧气的运输与供给,因此,铁代谢异常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1. 血清铁血清铁是指血浆中可测定的铁离子含量,包括游离铁和结合铁。

测定血清铁水平可以用来判断人体铁的储备情况和补充铁剂的需要。

血清铁水平过低可能说明人体缺铁,而血清铁水平过高则可能提示铁的超载。

铁蛋白是一种能够结合铁离子的蛋白质,通过调节铁的转运和贮存起到维持正常铁代谢的作用。

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以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水平,同时也是评估缺铁性贫血的常用指标之一。

铁蛋白水平较低常常与贫血有关,因为铁蛋白具有作为铁储存和输送蛋白的双重作用。

当肝脏合成铁蛋白的速度变慢时,血中铁红素会减少,血清铁蛋白水平也会下降;反之,铁蛋白合成和分泌增加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也会升高。

3.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是一个铁运输蛋白,它携带着游离铁穿过细胞膜后将其释放给铁蛋白等载体。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指血浆中转铁蛋白结合铁离子的百分比。

该指标可作为评估铁缺乏和铁过载的重要参考,当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时往往提示可能存在铁缺乏、贫血等问题。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是一个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同时也被释放到血液中。

血清sTfR的水平与铁需要量和红细胞生成度相关。

sTfR水平升高,则提示铁缺乏导致的红细胞合成不良,骨髓有着更多的需求,因此剩余的受体更多,此时意味着对铁的需要更高,伴随有贫血的表现。

反之,sTfR的水平下降则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铁过多或者骨髓的铁需求减少。

5.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V)反映的是红细胞大小的平均值。

缺铁性贫血时,由于铁缺乏,丙酮酸在红细胞内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使得红细胞体积缩小,MCV降低、红细胞成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反映的是红细胞内单个血红蛋白的浓度,即血红蛋白浓度与体积比值。

尿毒症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的研究进展

尿毒症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的研究进展

尿毒症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的研究进展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即是尿毒症,尿毒症的主要实验室检测常规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往往仅能够反映患者目前疾病的进展程度与透析效果,而尿毒症患者常常伴有由于铁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贫血,严重贫血时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患者的远期生存期,所以尿毒症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一些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补铁来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常规的铁代谢相关指标主要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等。

近年来,一种新的铁调节蛋白指标铁调素(Hepcidin)被发现。

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调素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水平的重要平衡因素。

本文主要从实验室检测的角度,在回顾尿毒症疾病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同时,探讨尿毒症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及铁调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late stag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is uremia,the main laboratory tests of uremia such as urea nitrogen,creatinine are often only able to reflect the degree of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dialysis effect.Uremic patient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anemia caused by abnormal iron metabolism and severe anemia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even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so uremic patients often need to carry out some of the detection of iron metabolism related indicators to guide clinicians to make up iron in time in order to correct anemi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At present,the main indexes of iron metabolism are serum iron,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serum ferritin.In recent years,a new type of iron regulatory protein (hepcidin)has been discovered.Subsequently,more and more studies showed that hepcidi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level of iron metabolism in uremic hemodialysis patients.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atory testing reviews the basic theory of uremia disease and the commonly used laboratory tests,at the same time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indexes of iron metabolism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iron in the patients with uremia.[Key words]Uremia;Iron metabolism;Indicators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病导致的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铁调素25及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铁调素25及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缺 一 i f n _ 性 I J N n- i f 管 病 研 究 .
急性 缺 血 性脑 卒 中患 者 血 清铁 调 素 2 5 及 铁 代 谢 指 标 变 化及 临床 意义
孔德燕, 黄振 华 , 王 凯 华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急性 缺血 性脑 卒 中 ( AI S ) 患者 血 清铁 调 素 2 5 及 铁 代 谢 指 标 的 变化 及 其 与 病 情 严 重程 度 和 早 期 预
后 的 关 系 。方 法 选 择 AI S患者 1 7 8例 作 为 病 例 组 ,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按 美 国 国 立 卫 生 研 究 院 卒 中 量 表 评 分 评 定, 并分 为轻 型 5 7 例、 中型 6 2 例 和 重型 5 9例 , 检测发 病后 2 4 h 、 3 、 7 、 1 4和 2 8 d时 血 清铁 调 素 2 5和 铁 蛋 白 水 平 。 另 选 同期 健 康 体 检 者 1 5 0 例 作 为 对 照组 。 结 果 病 例 组发 病 2 4 h 、 3 、 7 、 1 4和 2 8 d血 清 铁 调 素 2 5 [ ( 3 4 . 9 9 ±1 0 . 8 5 )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Na n n i n g 5 3 0 0 1 1 , Gu a n g xi Zh u a n g Au t o n o mo u s Re gi o n,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s t u d y t h e c h a n g e o f s e r u m h e p c i d i n 2 5 a n d i r o n me t a b o l i s m i n d i c a t o r i n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游离铁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游离铁检测及临床意义
02
血清游离铁是铁的运输形式,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03
血清游离铁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体内铁的代谢状 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游离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 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血清游离铁检测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贫血 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为优化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游离 铁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血液透析与血清游离铁的关系 • 血清游离铁检测的方法 • 血清游离铁检测的临床意义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游离铁检测的
实践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患 者常常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分布变化
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清游离铁的分布 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其生理功能和代 谢。
血清游离铁与贫血的关系
贫血发生机制
血清游离铁的缺乏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
临床意义
监测血清游离铁水平有助于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 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03
血清游离铁检测的方法
化学检测法
总结词
化学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血清游离铁检测方法,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检测血清中的游离铁离子。
血清游离铁的检测有助于监测铁剂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清游离铁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检测血清游离铁的含量可以预测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血清游离铁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率。

铁代谢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铁代谢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铁代谢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王巧莲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5(002)017
【摘要】人体含铁甚微,但缺铁或含铁过多会引发各种疾病.为了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已设立多种检测指标.这些检测指标涉及铁离子的吸收、运输、储备及生理功能的实现.本文着重介绍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转铁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等五种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王巧莲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人民医院,014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儿科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比较及不同检测指标临床价值分析 [J], 吴李萍;卢旭;卿克勤;李红霞
2.母猪铁代谢与仔猪铁代谢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J], 王松明;刘志强;张光磊;肖淑华
3.铁代谢与运动性贫血——关于不同铁状态的优秀长跑运动员铁代谢指标的研究[J], B.Magnusson;L.Hallberg;陈景富
4.铁代谢与运动性贫血——优秀运动员和对照组铁代谢指标的比较分析 [J], B
Magnusson;L Hauberg
5.人参粉长期喂养去卵巢大鼠对其肝铁代谢影响的初探 [J], 陈蕾;李楠;张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代谢指标检测临床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铁的正常来源为食物以及衰老的红细胞中释放的铁。

铁在整个消化道均可被吸收,但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铁是以二价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的。

(2)铁在生物体内转运
吸收入血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为Fe3+→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才被转运到各组织中去。

(3)铁在体内的分布
铁在人体的分布很广,以肝脾组织含量最高,在人体内可分为两类:一是功能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少量含铁酶及转运蛋白中所含的铁。

另一类是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

(4)铁的排泄
正常人排铁量很少,主要通过肾脏、粪便、和汗腺排泄,另外女性月经期、哺乳期也将丢失部分铁。

二、铁代谢检测指标
∙未饱和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
∙转铁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1)血清铁
概念:即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其含量不仅取决于血清中铁的含量,还受转铁蛋白的影响。

临床意义:
血清铁增高:
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再生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3.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
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
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或铁剂治疗。

血清铁增高:
1.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再生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3.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
4.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
5.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或铁剂治疗。

(2)转铁蛋白(TRF):
概念: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道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

体内仅有1/3的转铁蛋白呈饱和状态。

每分子转铁蛋白可与2个Fe3+结合。

转铁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

临床意义:
1.血浆中TRF水平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

在缺铁性的低血色素贫血中TRF的水平增高(由于其合成增加),但其铁的饱和度很低(正常值在30%-38%)。

相反,如果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对铁的利用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则血浆中TRF正常或低下,但铁的饱和度增高。

在铁负荷过量时,TRF水平正常,但铁饱和度可超过50%,甚至达90% 。

2.妊娠及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注射可使血浆TRF升高。

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往往降低。

因此在炎症、恶性病变时常随着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时下降。

4.转铁蛋白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

在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及慢性肝病时下降。

(3)总铁结合力
概念:正常情况下,血清铁仅能与1/3的转铁蛋白结合,2/3的转铁蛋白未能与铁结合,未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成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即为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

实际反映转铁蛋白的水平。

临床意义: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1.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
2.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肝细胞坏死。

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
1.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尿毒症等
2.转铁蛋白合成不足,如遗传性转铁蛋缺乏症
(4)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
概念:简称铁饱和度,指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的比值,即血清铁除以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

临床意义:
增加: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减少: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5)铁蛋白:
是去铁蛋白和Fe3+形成的复合物,铁蛋白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储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相对稳定性。

铁蛋白是铁的储存形式,其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三、缺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属于缺铁早期,此期贮存铁减少,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

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又称无贫血缺铁期,此期除血清铁蛋白下降外,血清铁也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指标异常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下降,出现不同程度低色素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