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二轮 专题二 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1.(13分)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4分)(2)简析甲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5分)(3)说出R河水文特征自M至N的变化特点。

(4分)【答案】(1)冲积扇。

山地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5分)(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分)(3)流量变小、流速变慢,含沙量减小、结冰期变长。

【解析】(1)河流从山地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降骤减,水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挟带的碎屑物大量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即冲积扇地形。

(2)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灌溉水源丰富,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3)读图可以判断,R河是黄河,在M至N河段,形成地上河,缺水等流注入,河流的流量变小。

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变慢。

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

纬度渐高,结冰期变长。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变化。

2.“棋盘滩”景观位于广西田东县莲花山下的灵岐河床上,“棋盘”由一块块浮出水面的大小约1平方米的石块组成。

这是具有剪切节理的巨厚砂岩层经过流水冲蚀而成的地貌(见图)。

据此分析,“棋盘滩”的形成是()A.外力侵蚀和堆积作用的结果B.内力作用水平岩层断裂的结果C.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文中图文判断:“棋盘”是受地壳水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和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而形成;“棋盘滩”只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并无流水堆积作用。

【考点】地壳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3.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讲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1•北京东城期末检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 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 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 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解析:第1题,图中①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②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③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④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

第2题,③图表示岩浆岩的形成,经①图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②)。

答案: 1.D 2.C (2011•南京一模)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3~5题。

3.图示的外力是( )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4.图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内蒙古 B.甘肃 C.青海 D.x疆 5.x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这种外力侵蚀作用以x疆、内蒙古等省区较为典型,故这种外力是指风力。

第4题,找出强度侵蚀的图例,然后结合统计图,可以读出内蒙古强度侵蚀面积最大。

第5题,x疆的地形以“三山夹两盆”著称,其中x疆中部的天山可将x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南、北疆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侵蚀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 3.D 4.A 5.D 读下列甲、乙两图,回答6~7题。

6.甲图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⑤ D.⑥ 7.乙图中若沿⑦处向下钻探100 m,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

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 地形 含答案

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 地形 含答案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形知识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练中促学]1.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1)D(2)D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

第(2)题,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质地不坚硬。

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2.如右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A.①B.②C.④D.⑤(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A.①B.②C.④D.⑥解析:(1)D(2)A第(1)题,图中显示,③是来自地幔的岩浆,所以②是岩浆岩;①是风化与侵蚀作用;⑥是沉积作用;⑤是沉积岩;④是变质岩;而煤、石油、天然气存在于沉积岩中。

第(2)题,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表示侵蚀作用的是①。

[思中悟通]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岩石特点是什么?(1)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岩浆通过岩浆活动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常见的为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3)地表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4)地壳中的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常见的有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1.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

位于雪线之下。

雪莲花是其代表的植被。

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

读图甲,回答下列各题【1】高山流石滩的成因及植被的习性为A.流水作用,需水量大B.生物根劈作用,土壤坚硬C.风力作用,抗风力强D.冰川作用,耐寒【答案】D【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流石滩分布的海拔高度判断,分布区以上应是终年积雪的冰川地带,流水水量小,位于河流源头,流水搬运作用弱,不能携带砾石移动,A错。

只有冰川下滑过程中,携带砾石在平坦地带堆积,冰川融化后,形成流石滩。

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植被有耐寒习性,D对。

图中,雪莲扎根在砾石缝隙中,生物数量少,作用小,B错。

该处冰川积雪覆盖,风力作用不明显,C错。

【2】影响图乙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A.降水B.海拔C.温度D.纬度【答案】A【解析】图中流石滩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根据材料,流石滩分布在雪线下,影响雪线高度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所以图示变化规律最主要因素是降水,A对。

海拔、温度、纬度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考点】影响雪线的因素,雪线的变化规律。

2.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

如图,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3个板块B.4个板块C.5个板块D.6个板块【答案】D【解析】科考船在整个航程中途径了全球六大板块,需要注意的是南美洲西侧南极洲板块一直延伸到赤道以北。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3.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答案】D【解析】根据图例分析,该地有多处断层发育,说明先有断裂下陷过程,后来河流泥沙在低洼处不断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D对。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考倒计时13天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考倒计时13天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考前押题
7. √
分析:印度洋板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洋板块,它包
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及 其邻近的海洋与岛屿。
8.×
分析: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
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 受挤压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 下形成海沟。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 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 )
主干知识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解析
第(1)题,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是地球内
部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使①处岩石变质;②处岩石因温 度降低,冷却凝固而形成;③处是后来形成的沉积岩,温度 低,不易变质;④处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形成的 岩浆岩,岩浆中气体溢出,因而形成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
运、堆积等
高低不平
使地表趋于平坦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
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相互关系 ②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③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主干知识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2. 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
系上看
对地貌的
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
侵蚀作用形成的。
主干知识
易错辨析
考前押题
4.√
分析: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
挤压作用会使背斜形成山地;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 岩石破碎易被流水、风等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 5.× 分析:断层是在岩石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

专题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专题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貌
板块边界与地貌
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消亡边界位于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又因相互挤压碰撞的两个板块的性质不同而不 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海沟,如安第斯山脉、 太平洋西侧的岛弧链;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巨大的高原、山脉, 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
)
D.地幔
图中山体岩石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岩,形成岩浆
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故选D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
表层可转化为 ( )
A.喷出岩
C.沉积岩
B.侵入岩
D.变质岩
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会经过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 故选C
常见
岩石
用途


花岗岩是
花岗岩 坚固美观
的建筑材
料;多种
岩 岩
浆 岩 喷
玄武岩 金属矿是 下,沿地壳薄弱地带 粒细小,有 出 流纹岩 工业生产 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 的有流纹或 安山岩 的原料 岩
岩石 气孔构造


形成 裸露的岩石,在风吹、 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 用等风化侵蚀下,逐渐
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内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 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 庐山、泰山,峨眉山的万
拉雅、阿尔卑斯、 力作用)
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
佛顶;另一侧相对下降的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沿断层线常 发育成沟谷,如:雅鲁藏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
地 侵蚀后 用,岩石破碎常, 作用,岩性坚硬不易 被侵蚀成谷地(外 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貌 地貌 力作用) (外力作用)

高三地理专题04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详细答案)

高三地理专题04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详细答案)

高三地理专题04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详细答案)2020届专题04地理测试范围: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澳大利亚的神奇岩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奇观。

它是滨海嶙峋兀立的巨大黄岗岩巨石,读图完成1—3题。

1.嶙峋兀立的花岗岩居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A.甲B.乙C.丙D.丁2.嶙峋兀立的花岗巨岩的成因是()A.变质作用B.溶蚀作用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3.嶙峋兀立的花岗巨岩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侵入—地壳上升—海浪侵蚀B.地壳上升—岩浆喷发—海浪侵蚀C.板块运动—地壳上升—海浪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力侵蚀读图,回答4—6题。

4.凤凰山、仙人冲、元宝山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背斜、向斜B.断层、背斜、向斜C.断层、向斜、背斜D.背斜、向斜、背斜5.仙人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正确原因是()A.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B.槽部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硬C.顶部受到张力作用,易受侵蚀D.岩石比较坚硬,易发生上下移动6.关于图中所在地区正确规划利用的是()A.在凤凰山上进行天然气的勘探B.在龙潭肖处一定不能建设水库C.仙人冲处一定是良好储煤炭处D.在元宝山中进行水资源的勘探排石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东部岬角处,有一排礁石伸向海中,故名排石,下图为该景区著名景点。

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图示岩石类型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8.图示地貌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风化和风力侵蚀B.风化和流水侵蚀C.风化和海浪侵蚀D.风化和冰川侵蚀下图为某地“沿110°E南北向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质剖面的特点是()A.黄河至洛河之间为背斜B.黄河至洛河之间是受到强大挤压力而成C.北山为背斜山D.渭河是在向斜处发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剖面黄河至渭河段总体地势南高北低B.花岗岩体中能发现岩石C.北山和秦岭岩层的成因不一样D.图示区域地貌特征主要是风力侵蚀形成某一研究时刻的水面线与河底线包围的面积称过水断面。

高考地理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2.1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新课标·通用)

高考地理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2.1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新课标·通用)

·








·









·





整 合
套 题






·

考 点 解
法 总 结

·








·









·





整 合
套 题



录 【跟踪训练3】(2009·上海文综改编)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 研 究
·
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回答(1)、(2)题。 方
法 总 结

·








·









·





整 合
套 题






【例1】(2010·上海地理·T12、13·4分)地壳中含有大
·

考 点 解
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回
法 总 结
读 答(1)、(2)题。
·
体 系
(1)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
专 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讲义)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讲义)含答案

一、考点突破1. 了解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

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以及地壳物质循环。

难点:地壳物质循环,包括对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地质循环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DA ACA CBB代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D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 B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 C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A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下变成岩浆后再经冷凝作用才能变成岩浆岩。

例题1(上海高考)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 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 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② B. ③ C. ④D。

⑤思路分析:①过程是变质作用,是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

大洋中脊地壳较薄,板块活动较为活跃,地下岩浆会沿着裂隙上升,经过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

答案:(1)C (2)C例题2 下列所示为某区域岩层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1)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⑤⑥④③②①B。

④③②①⑤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④③②①⑥⑤(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可能形成的岩石是()A. 花岗岩B. 大理岩C。

页岩 D. 砾岩思路分析:由题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通常下面的岩层比其上的岩层年龄古老,故沉积岩的形成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⑥均为侵入岩,且⑥侵入到①层,说明其形成在①之后,⑤位于⑥上层,形成最晚。

2017高考冲刺-地理-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2017高考冲刺-地理-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B .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D .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B .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C .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D .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3.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 .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 .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 .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阅读“板块构造示意图”。

回答4~5题。

4.图中板块共有 A .1块 B .2块 C .3块 D .4块 5.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A .冰岛B .非洲东部C .太平洋西岸D .大西洋西岸 读下图,判断6-7题 6.图中所示的地形,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A . 青藏高原B . 云贵高原C . 四川盆地D . 黄土高原 7.图中所示的地形,其成因是A . 风力侵蚀作用B . 溶蚀作用C . 风化作用D . 流水侵蚀作用 图3表示某种自然地理事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8~9题。

8.若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循环过程为A .海陆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沿海地区白天的热力环流D .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 9.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 .丁代表岩浆岩 B .丙代表沉积岩 C .①代表外力作用 D .③代表变质作用 读云南省简图及甲地地貌观图(图4),回答10~11题。

10.若甲地频繁出现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 .洪涝 B .滑坡 C .地震 D .酸雨 11.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 .旅游业 B .钢铁工业 C .纺织工业 D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 为沉积物,B 、F 、G 为沉积岩,A 、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 为变质岩。

2022高三地理二轮专项试卷-专项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2022高三地理二轮专项试卷-专项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2022高三地理二轮专项试卷-专项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专题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1·福州调研)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邻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要紧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腐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腐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① B.⑤C.③ D.④解析:第1题,此题要紧考查地质作用。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步形成向里凹的形状。

第2题,此题要紧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从图中能够看雅丹地貌的岩石具有岩理结构,应为沉积岩。

图中①是岩浆,②是侵入岩,③是喷出岩,④是沉积物,⑤是沉积岩,⑥是变质岩。

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⑤。

答案:1.B 2.B(2011·广州调研)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要紧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解析:第3题,图中①是峡谷地貌,由流水腐蚀而成;②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③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④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

第4题,③图表示岩浆岩的形成,经①图所示的流水腐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②)。

答案:3.D 4.C5.(2011·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四地质作用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四地质作用课件
专题四 地质作用
专题四 地质作用
考题示例
命题情境
考点聚焦
命题趋势
太行山青龙峡
1.结合具体区域示
2023·广东卷T11 岩体崩塌过程 外力作用与地貌 意图,考查板块运
示意图
动对地貌的影响、
2022·山东卷T15
亚得里亚海东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
内力作用与地貌
岸岛屿分布图
造的形成和基本原
理与规律的应用。
2022·浙江卷T11~T12 阿留申海沟
2.河流地貌成因最 板块运动与地貌
常见,与人类活动
关系密切。
专题四 地质作用
续上表
2022·广东卷 帕隆藏布江某河段纵 外力作用与地 3.内外力作用结合,分
T3~T4
剖面的变化

析某地地质时期的主要作
北方某海岸沉积环境 外力作用与地 用力的不同。
2022·辽宁卷T3 变化

4.与外力作用的不同表
2021·全国甲卷 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
考点1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1.常见外力侵蚀作用类型及分布 侵蚀地貌的形成必须表述清楚,侵蚀大于堆积。
考点1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2.常见外力堆积作用及地貌 堆积地貌的形成必须表述清楚两个条件,其一,被搬运的物质来源,其二, 外力因何而减弱。具体实例见冲积扇等成因。
考点1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2023·深圳二模)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 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 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 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a及其剖面结构b。据此,完成1~2题。
考点1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专题2第4课时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专题2第4课时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华山、 泰山、 庐山、 东非大 裂谷、 渭河平 原、 汾河谷 地
工程建设 如隧道通 过断层时, 必须加固; 水库、大 坝等选址 应避开断 层
(2011·江苏)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
进,进行野外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
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 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 答(1)~(2)题。
侵 蚀 作 用
侵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 流 蚀 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 色沙漠”、“石漠化” 水 侵 溶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 蚀 蚀 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 渗漏
冰川 侵蚀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 地区(例:挪威峡湾、中 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欧—东欧平原)
背 斜 褶 皱 向 斜
从形态上看: 岩层向上弯曲 当水平的 隆起;从岩层 岩层遇到 顺序看:中心 地 壳 运 动 老,两翼新 产生的强 大挤压作 从形态上看: 用时,岩 岩层向下弯曲 层发生弯 变形;从岩层 曲变形 新老顺序看: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安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但向斜槽部受到挤 第 找水:良 压,岩性坚硬,不 斯 好的储水 易被侵蚀,从而成 山 构造 两翼老,中部 脉 为山岭 新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 度地区
冰川沉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积
形成冲积扇(出 沉 积 流水沉 山口)、三角洲 (河口)、冲积 作 积 平原(中下游) 用
Q都是山峰,从构造来看, M为背斜、 O为向斜 、Q为断层,两者结合确定正确答案。
第(2)题中的N、P两地地貌上都是谷地,构

2022高考地理二轮三维设计-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二讲-地球运动课件2

2022高考地理二轮三维设计-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二讲-地球运动课件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二十分。
地球运动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沿地表水平运动 的物体发生偏移
(1)港口、聚落在河流沿岸的选址 (2)防洪堤坝的选址及建设 (3)挖沙场地的选址 (4)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5)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 化
(6)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 球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二十分。
③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此时全球正好处于同一 天(注意:0时经线不是0度经线);若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 ,则地球分属相等两天(昨天与今天);若0时经线在东时区则 昨天所占范围大于今天;若0时经线在西时区,则昨天所占 范围小于今天。 (3)特殊情况下的时间数的处理:在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过 程中,若所得时间数大于24,则日期加上1日,时间数减去24; 若所得时间数为负数,则日期减去1日,时间数加上24。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二十分。
4.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与昼长、夜长的关联计算
同纬度昼长时间、夜长时间、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计算方法 如下:
(1)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 (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 (3)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4)昼长=2×(日落时间-12)=2×(12-日出时间)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二十分。
2.区时的计算 (1)先求时区:时区数=经度数÷15°(余数大于7.5°在整数
基础上加1,余数小于7.5°保留整数)。
(2)找出两地相差的时区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
时,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取其差;两地分属东西时区时,
取其和。
(3)比较时区早晚:东早西晚,向东推算加上时区差数,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二轮专题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
作用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1·福州调研)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⑤
C.③ D.④
解析:第1题,此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第2题,此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从图中可以看雅丹地貌的岩石具有岩理结构,应为沉积岩。

图中①是岩浆,②是侵入岩,③是喷出岩,④是沉积物,⑤是沉积岩,⑥是变质岩。

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⑤。

答案:1.B 2.B
(2011·广州调研)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
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
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
解析:第3题,图中①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②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
③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④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

第4题,③图表示岩浆
岩的形成,经①图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②)。

答案:3.D 4.C
5.(2011·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

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

答案:B
(2011·南京模拟)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6~7题。

6.图示的外力是( )
A.流水B.海浪
C.冰川D.风力
7.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这种外力侵蚀作用以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较为典型,故这种外力是指风力。

第7题,新疆的地形以“三山夹两盆”著名,其中新疆中部的天山可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南、北疆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侵蚀强度存在很
大的差异。

答案:6.D 7.D
(2011·长春模拟)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流水侵蚀作用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D处—风力侵蚀作用
9.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8题,图中C处为山谷,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处为河漫滩平原,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第9题,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说明A1与A2、B1与B2山脉原来是相连的,是同时形成的,但随后发生了断裂,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了位移。

答案:8.A 9.C
(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及淤泥
A.①④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1.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解析: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麓地带,坡度较小,故①方式合理;乙地位于河流的凸岸处,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故②方式不合理;丙处位于坡度较陡的山坡上,不宜开发为梯田,故③方式不合理;丁处位于山下沟谷处,水土流失严重,故④方式合理。

故应选A项。

第11题,由图可以看出,Ⅰ、Ⅲ处为沉积岩,主要为外力作用所形成;Ⅱ、Ⅳ处分别为断层和岩浆岩,主要为内力作用所形成;故应选D项。

答案:10.A 11.D
12.(2011·北京高考)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的分析和判读能力。

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岩石岩性坚硬,为花岗岩,长期受海水侵蚀、风吹日晒等外力作用影响,逐渐形成了图示景观。

该岩石不能反映出所属热量带,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观赏。

答案:A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郑州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该地的纬度为________。

(2分)
(2)在下图中画出此日全球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状况。

(2分)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

(2分)
(4)下列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2分)
A.乙地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B.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
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
(5)简要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

(4分)
(6)甲坡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是什么?据图概括其可能的形成原因。

(6分)
解析:第(1)题,由“此日郑州达一年中昼最短”可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结合该地又在我国境内,由此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38°34′N。

第(2)题,12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第(3)题,因河流平直,北半球左岸侵蚀严重,结合图可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

第(4)题,该地岩层中含有玄武岩,说明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

第(5)题,从图中可知该河发育在断层上,是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第(6)题,甲坡较陡易发生滑坡现象。

答案:(1)38°34′N
(2)如下图。

(3)自西向东
(4)B
(5)岩层断裂,岩石破碎,流水沿断层线强烈侵蚀下切。

(6)滑坡。

坡度大,流水侵蚀强烈(断层发育,地壳不稳定)。

14.(2011·南昌调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4
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4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6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8分)
解析:第(1)题,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区分地形和地质构造。

第(2)题,甲地是岩层受挤压,背斜顶部张裂,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第(3)题,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故为向斜。

第(4)题,乙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且岩层易塌方,丙处为断层,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1)谷地(鞍部) 山地背斜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造成建筑物塌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