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失物招领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失物招领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失物招领系统

姓名:XXX学号:XXXXXXX

目录页

失物招领系统 (1)

目录页 (2)

(2)

一:校园失物招领系统用户用例图 (3)

1.1用例描述: (3)

二:校园失物招领系统类图及数据库表 (7)

2.1 校园失物招领系统类图 (7)

2.2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8)

2.3数据库表(由类图转换) (9)

三:失物管理系统通信图和顺序图 (10)

3.1失物管理系统通信图 (11)

3.2失物管理系统顺序图 (11)

四:失物管理系统活动图和泳道图 (12)

4.1失物管理系统活动图 (12)

4.2失物管理系统泳道图 (13)

一:校园失物招领系统用户用例图

校园失物招领系统有三类用户(角色):失物失主,失物拾主,系统管理员。

用户用例图:rup

1.1用例描述:

1.1.1失物失主登记丢失物品的信息

1.1.2失物拾主登记丢失物品的信息

1.1.3用户信息登记

1.1.4登记物品管理

1.1.5登记物品管理

1.1.6失物信息发布管理

1.1.7用户管理

二:校园失物招领系统类图及数据库表2.1 校园失物招领系统类图

2.2.1 失物物品信息类

2.2.2 用户类(失物者,拾物者)

2.2.3管理员类

2.2.3失物信息登记

2.2.4 失物信息公布

2.2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①管理员类与失物物品类:一对多的联系。一个管理员可对应多个失物物品类。

②用户类与失物信息登记类:一对多的联系。一个用户可对应多个失物信息登

记类。

③管理员类与失物信息发布类:一对多。一个管理员可对应多个失物信息发布

类。

④管理员类与用户类:多对多的联系。多个管理员可对应多个用户。

2.3数据库表(由类图转换)

2.3.1用户信息表(无关联对象)

2.3.1管理员信息表(无关联对象)

2.3.2:失物物品信息(关联对象:用户信息表)

三:失物管理系统通信图和顺序图

3.1失物管理系统通信图

说明:用户登进失物招领系统,在失物信息登记系统登记失物信息,失物信息登记系统将用户登记的信息显示给管理员,管理员确认后在失物信息公布系统发布失物信息,并通知用户。

3.2失物管理系统顺序图

说明:

用户操作:

(1)登录系统

(2)在失物登记系统登记失物信息。

管理员操作:

(1)在失物登记系统获取失物信息。(2)在失物公布系统发布失物信息。失物登记系统:

(1)从用户处获取失物信息。

(2)将信息显示给管理员。

失物公布系统:

(1)从管理员处获取失物信息。(2)将信息显示给用户。

四:失物管理系统活动图和泳道图4.1失物管理系统活动图

4.2失物管理系统泳道图

说明:系统用户角色有失主和拾主。用户在进行有效性验证后可进入个人管理中心使用以下几个功能:①:用户信息登记;②:失物信息登记;③:查询失物物品;④:等待通知或领取物品。这些操作都是可并列的。登录有效性验证失败会重新登录系统。用户登记信息和失物信息后可以查询物品,看是否存在失物,没有就会等待通知。

材料分析报告测试技术复习题二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一、名词解释(共有20分,每小题2分。) 1. 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 俄歇电子:X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 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 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与固体作用后又离开固体的电子。 4. 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 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 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 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 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 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 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最大)向短波方 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9. 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 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的技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电磁波谱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长波部分、中间部分和短波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包括(红外线)、 (可见光)和(紫外线),统称为光学光谱。 2. 光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光谱波长与强度进行材料分析的方法。 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连续)光谱、(带状)光谱和(线状)光谱3类。 3. 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 分子散射包括(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4. X射线照射固体物质(样品),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俄 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 5. 多晶体(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照相法)和(X射线衍射仪法)。 6. 依据入射电子的能量大小,电子衍射可分为(高能)电子衍射和(低能)电子衍射。依据 电子束是否穿透样品,电子衍射可分为(投射式)电子衍射与(反射式)电子衍射。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劳厄法 B.粉末多晶法 C.转晶法 2、已知X射线定性分析中有三种索引,已知物质名称可以采用() A.哈式无机相数值索引 B.无机相字母索引 C.芬克无机数值索引 3、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能用于测试1nm厚度表层成分分 析的信号是() A. 背散射电子 B.俄歇电子 C.特征X射线 4、测定钢中的奥氏体含量,若采用定量X射线物相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A.外标法 B.内标法 C.直接比较法 D.K值法 5、下列分析方法中分辨率最高的是() A.SEM B.TEM C. 特征X射线 6、表面形貌分析的手段包括() A.SEM B.TEM C.WDS D. DSC 7、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 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 A.光电子 B.二次电子 C.俄歇电子 D.背散射电子 8、透射电镜的两种主要功能() A.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 B.内部组织和晶体结构 C.表面形貌和成分价键 D.内部组织和成分价键 9、已知X射线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 A.Co B.Ni C.Fe D.Zn 10、采用复型技术测得材料表面组织结构的式样为() A.非晶体样品 B.金属样品 C.粉末样品 D.陶瓷样品 11、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中,把X射线谱仪固定在某一波长,使电子束在样品表面 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相和元素的成分分布像,这种分析方法是()

A.点分析 B.线分析 C.面分析 12、下列分析测试方法中,能够进行结构分析的测试方法是() A.XRD B.TEM C.SEM D.A+B 13、在X射线定量分析中,不需要做标准曲线的分析方法是() A.外标法 B. 内标法 C. K值法 14、热分析技术不能测试的样品是()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15、下列热分析技术中,()是对样品池及参比池分别加热的测试方法 A.DTA B.DSC C.TG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由X射线管发射出来的X射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2、常见的几种电子衍射谱为单晶衍射谱、、、高级劳厄带斑 点、。 3、透射电镜的电子光学系统由、、和四部分组成 4、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方法来截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5、扫描电子显微镜经常用的电子信息是、和 6、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和 7、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是 8、倒易点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9、透射电镜成像遵循原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X射线强度 2、结构因子 3、差热分析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五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 02141401 姓名:罗钧 学号: 2014210xxx 实验日期:

实验五: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人机界面设计过程管理的相关知识; (2)了解和评价游戏软件的人机交互设计,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提高自己对设计水平的。 二、工具/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概念理解 (1)成功的用户界面开发有4个支柱,它们能够帮助用户界面架构师将好的思想转化为成功的系统。经验表明,每个支柱都能在此过程中产生数量级的加速作用,并能促进建立优秀的系统。 请简单描述这4个支柱。 用户界面需求:软件项目的成败经常取决于所有用户和实现者之间理解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如果没有适当的需求定义,那就既不能确定正在解决什么问题,也不会知道何时能够完成。拟定用户界面需求是整个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的一部分,系统需求(硬件、软件、系统性能及可靠性等)必须清楚的加以陈述,任何处理用户界面的需求(输入/输出设备、功能、界面及用户范围等)都必须指明并达成共识。一个确定用户需求的成功方法是通过用户观察,监视正在行动的真实用户的背景和环境。 指南文档和过程:指南文档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词、图标和图形 2.屏幕布局问题 3.输入与输出设备 4.动作序列 5.培训 用户界面软件工具:设计交互系统的困难之一,是客户和用户可能对新系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交互系统都是新奇的,用户可能认识不到设计决策的用意。虽然打印出来的文稿对初步体验是有帮助的,但具有活动键盘和鼠标的屏幕展示却更为真实。菜单系统的原型可能用一两条活动路径来代替为最终系统预想的数千条路径。 专家评审和可用性测试:现在,网站的设计人员认识到,在将系统交付给客户使用之前,必须对组件进行很多小的和一些大的初步试验。除了各种专家评审方法外,与目标用户一起进行的测试、调查和自动化分析工具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其过程依可用性研究的目标、预期用户数量、错误和危害程度和投资规模而变化很大。 (2)请简单描述用户界面设计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①隐私问题 ②安全性和可靠性

失物招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1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背景分析 在校园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寻物启事,学生们丢的东西各式各样,其中不乏雨伞、钱包及证件等重要物品,尤其是证件丢失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办取证件的时间比较长,流程比较繁琐,所以丢失之后便会给丢失者造成巨大的麻烦。为了方便失主寻找丢失物品,拾主归还捡拾物品和减轻失物招领中心的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我决定开发一个失物招领系统,失主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本系统,查询自己丢失的物品是否已被好心人拾到并交给了招领中心;管理员可通过本系统对失物信息、报失信息、留言等信息方便地进行管理。 可行性分析 ①管理可行性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各类基层业务人员对信息化也持积极态度。 同时,为了迎接新系统的到来,系统所需各类人员大多需要继续充实相关知识,这可以通过系列培训解决。 ②经济可行性 学校具有强大的网络系统、网络架构和网络管理能力,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高度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和维护费用都不高,对学校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系统投入运行后,将更方便进行失物招领,更易于查询,能够减轻学校员工的负荷,方便广大学生们寻回失物,提高效率,直接和间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造福于广大学生。 ③技术可行性 学校网络科学技术雄厚,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技术上不存在难题。 ④结论 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学校可以立即开始失物招领系统开发。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 在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方式变革、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重组。2系统分析 组织结构职能分析 分析 §管理员: ①报失者向失物招领中心提供报失信息,管理员进行报失物品信息的添加、修改 和删除工作; ②捡拾者向失物招领中心提供捡拾物品信息,管理员进行捡拾物品信息的添加、 修改和删除工作; ③负责将失物招领信息和报失物品信息进行部分公开和统计用户在留言板的留言; ④用户管理:由管理员进行增加或删除用户,并授予用户相应权限; ⑤对数据库信息不定期进行维护。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透射X 射线、和热。 3.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 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测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直接比较法就属于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6.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于萃取复型来揭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7. 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二、选择题:(8分,每题一分) 1.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劳厄法;b.粉末多晶法;c.周转晶体法。 2. 已知X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b)。 a.Co;b. Ni;c.Fe。 3.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方法中有三种索引,如果已知物质名时可以采用( c )。 a.哈氏无机数值索引;b. 芬克无机数值索引;c. 戴维无机字母索引。 4.能提高透射电镜成像衬度的可动光阑是(b)。 a.第二聚光镜光阑;b.物镜光阑;c. 选区光阑。 5.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b )。 a.球差; b. 像散; c. 色差。 6.可以帮助我们估计样品厚度的复杂衍射花样是( a)。 a.高阶劳厄斑点;b.超结构斑点;c. 二次衍射斑点。 7.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可用于分析1nm厚表层成分的信号是(b)。 a.背散射电子; b.俄歇电子;c. 特征X射线。 8. 中心暗场像的成像操作方法是(c)。 a.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b.以物镜光栏套住衍射斑;c.将衍射斑移至中心并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 三、问答题:(24分,每题8分) 1.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粉末多晶样品的要求是什么? 答: X射线衍射仪法中样品是块状粉末样品,首先要求粉末粒度要大小适 中,在1um-5um之间;其次粉末不能有应力和织构;最后是样品有一个 最佳厚度(t =

失物招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1 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1.1 背景分析 在校园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寻物启事,学生们丢的东西各式各样,其中不乏雨伞、钱包及证件等重要物品,尤其是证件丢失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办取证件的时间比较长,流程比较繁琐,所以丢失之后便会给丢失者造成巨大的麻烦。为了方便失主寻找丢失物品,拾主归还捡拾物品和减轻失物招领中心的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我决定开发一个失物招领系统,失主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本系统,查询自己丢失的物品是否已被好心人拾到并交给了招领中心;管理员可通过本系统对失物信息、报失信息、留言等信息方便地进行管理。 1.2 可行性分析 ①管理可行性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各类基层业务人员对信息化也持积极态度。 同时,为了迎接新系统的到来,系统所需各类人员大多需要继续充实相关知识,这可以通过系列培训解决。 ②经济可行性 学校具有强大的网络系统、网络架构和网络管理能力,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高度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和维护费用都不高,对学校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系统投入运行后,将更方便进行失物招领,更易于查询,能够减轻学校员工的负荷,方便广大学生们寻回失物,提高效率,直接和间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造福于广大学生。 ③技术可行性 学校网络科学技术雄厚,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技术上不存在难题。 ④结论 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学校可以立即开始失物招领系统开发。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 在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方式变革、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重组。 2 系统分析 2.1 组织结构职能分析 2.1.1组织结构图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连续X射线谱?为什么存在短波限λ0? 答:对X射线管施加不同的电压,再用适当的方法去测量由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便会得到X射线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之为X射线谱。在管电压很低,小于20kv时的曲线是连续的,称之为连续谱。大量能量为eV的自由电子与靶的原子整体碰撞时,由于到达靶的时间和条件不同,绝大多数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于是产生一系列能量为hv的光子序列,形成连续的X射线谱,按照量子理论观点,当能量为eV的电子与靶的原子整体碰撞时,电子失去自己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在极限情况下,极少数的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的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子具有最高的能量和最短的波长,即λ0。 2.什么是特征X射线?它产生的机理是什么?为什么存在激发电压Vk? 答: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在连续谱的某个波长处出现强度峰,峰窄而尖锐,这些谱线之改变强度,而峰位置所对应的波长不便,即波长只与靶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电压无关,因为这种强度峰的波长反映了物质的原子序数特征,故称为特征X射线,由特征X射线构成的X射线谱叫做特征X射线谱。 它的产生是与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当外来的高速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的某个电子击出,或击到原子系统之外,击出原子内部的电子形成逸出电子,或使这个电子填补到未满的高能级上。于是在原来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处于激发态,高能级的电子越迁到该空位处,同时将多余的能量e=hv=hc/λ释放出来,变成光电子而成为德特征X射线。 由于阴极射来的电子欲击出靶材的原子内层电子,比如k层电子,必须使其动能大于k 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能Ek或k层的逸出功Wk。即有eV k=1/2mv2〉-Ek=Wk,故存在阴极电子击出靶材原子k电子所需要的临界激发电压Vk。 3、X射线与物质有哪些互相作用? 答;X射线的散射: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 X射线的吸收:二次特征辐射(当入射X射线的能量足够大时,会产生二次荧光辐射); 光电效应:这种以光子激发原子所产生的激发和辐射过程;俄歇效应:当内层电子被击出成为光电子,高能级电子越迁进入低能级空位,同时产生能量激发高层点成为光电子。 4、线吸收系数μl和质量吸收系数μm的含义 答:线吸收系数μl:在X射线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X射线强度衰减程度[cm-1](强度为I的入射X射线在均匀物质内部通过时,强度的衰减率与在物质内通过的距离x成正步-dI/I=μdx,强度的衰减与物质内通过的距离x成正比)。与物质种类、密度、波长有关。质量吸收系数μm:他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物质对X射线的衰减量,μ/P=μm[cm2/g]与物质密度和物质状态无关,而与物质原子序数Z和μm=kλ3Z3,X射线波长有关。 5、什么是吸收限?为什么存在吸收限? 答:1)当入射光子能量hv刚好击出吸收体的k层电子,其对应的λk为击出电子所需要的入射光的最长波长,在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时,λk称为k系激发限,若讨论X射线的被物质吸收时,λk又称为吸收限。 当入射X射线,刚好λ=λk时,入射X射线被强烈的吸收。当能量增加,即入射λ〉λk时,吸收程度小。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 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 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透射X射线、和热。 3. 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测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直接比较法就属于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6. 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于萃取复型来揭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7. 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 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二、选择题:(8分,每题一分) 1. 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劳厄法;b.粉末多晶法;c.周转晶体法。 2. 已知X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b)。 a.Co ;b. Ni ;c. Fe。 3.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方法中有三种索引,如果已知物质名时可以采用(c )。 a.哈氏无机数值索引;b. 芬克无机数值索引;c. 戴维无机字母索引。 4. 能提高透射电镜成像衬度的可动光阑是(b)。 a.第二聚光镜光阑;b. 物镜光阑;c. 选区光阑。 5.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b )。 a.球差;b. 像散;c. 色差。 6. 可以帮助我们估计样品厚度的复杂衍射花样是(a)。 a.高阶劳厄斑点;b. 超结构斑点;c. 二次衍射斑点。 7.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可用于分析1nm厚表层成分的信号是(b)。 a.背散射电子;b.俄歇电子;c. 特征X射线。 8. 中心暗场像的成像操作方法是(c)。 a.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b.以物镜光栏套住衍射斑;c.将衍射斑移至中心并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 三、问答题:(24分,每题8分) 1.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粉末多晶样品的要求是什么? 答:X射线衍射仪法中样品是块状粉末样品,首先要求粉末粒度要大小 适中,在1um-5um之间;其次粉末不能有应力和织构;最后是样品有一 个最佳厚度(t =

人机交互实验报告及实验结果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专业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 学号 姓名 辅导教师何志英成绩 实验日期2012/3/13实验时间19:00-22:00

1实验名称 试验一:最新人机交互技术 2、实验目的 了解最新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3、实验内容 通过网络查询最新人机交互相关知识。 (1)在百度中找到“最新人机交互视频”的相关网页,查看视频。 (2)什么是Kinect技术。 (3)人机交互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测试及结果 (1)已在百度中查看“最新人机交互视频”的相关网页。 (2)Kinect是微软在2010年6月14日对XBOX360体感周边外设正式发布的名字。 (3)人机交互技术已成为解决医疗、教育、科研、环保等各类重大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5、心得 通过此实验,我了解人机交互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的重大作用。辅导教师何志英成绩 实验日期2012/3/13实验时间19:00-22:00 1、实验名称 实验二:立体视觉 2、实验目的 掌握立体视觉的原理

3、实验要求 通过网络查询立体视觉相关知识。 (1)在虚拟环境是如何实现立体视觉? (2)3D和4D电影的工作原理。 4、测试及结果 (1)实物虚化的视觉跟踪技术使用从视频摄像机到x-y平面阵列,周围光或者跟踪光在图像投影平面不同时刻和不同位置上的投影,计算被跟踪对象的位置和方向。 视点感应必须与显示技术相结合,采用多种定位方法(眼罩定位、头盔显示、遥视技术和基于眼肌的感应技术)可确定用户在某一时刻的视线。例如将视点检测和感应技术集成到头盔显示系统中,飞行员仅靠“注视”就可在某些非常时期操纵虚拟开关或进行飞行控制 (2) 4D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所谓4D电影,也叫四维电影;即三维的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模拟组成四维环境。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顺着影视内容的变化,可实时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撞击、喷洒水雾、拍腿等身边所发生与立体影象对应的事件,4D的座椅是具有喷水、喷气、振动、扫腿等功能的,以气动为动力的。环境模拟仿真是指影院内安装有下雪、下雨、闪电、烟雾等特效设备,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 5、心得 通过本次试验,我明白了立体视觉以及3D、4D电影的工作原理。

失物招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1 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背景分析 在校园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寻物启事,学生们丢的东西各式各样,其中不乏雨伞、钱包及证件等重要物品,尤其是证件丢失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办取证件的时间比较长,流程比较繁琐,所以丢失之后便会给丢失者造成巨大的麻烦。为了方便失主寻找丢失物品,拾主归还捡拾物品和减轻失物招领中心的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我决定开发一个失物招领系统,失主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本系统,查询自己丢失的物品是否已被好心人拾到并交给了招领中心;管理员可通过本系统对失物信息、报失信息、留言等信息方便地进行管理。 可行性分析 ①管理可行性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各类基层业务人员对信息化也持积极态度。 同时,为了迎接新系统的到来,系统所需各类人员大多需要继续充实相关知识,这可以通过系列培训解决。 ②经济可行性 学校具有强大的网络系统、网络架构和网络管理能力,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高度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和维护费用都不高,对学校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系统投入运行后,将更方便进行失物招领,更易于查询,能够减轻学校员工的负荷,方便广大学生们寻回失物,提高效率,直接和间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造福于广大学生。 ③技术可行性 学校网络科学技术雄厚,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技术上不存在难题。 ④结论 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学校可以立即开始失物招领系统开发。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 在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方式变革、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重组。 2 系统分析 组织结构职能分析 组织结构图

职能分析 §管理员: ①报失者向失物招领中心提供报失信息,管理员进行报失物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工作; ②捡拾者向失物招领中心提供捡拾物品信息,管理员进行捡拾物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工作; ③负责将失物招领信息和报失物品信息进行部分公开和统计用户在留言板的留言; ④用户管理:由管理员进行增加或删除用户,并授予用户相应权限; ⑤对数据库信息不定期进行维护。 §捡拾者: 向失物招领系统管理员提供所捡拾物品的相关信息,如失物的名称、特点、捡拾地点、捡拾时间、领取状态(默认为未领取)、捡拾人信息(姓名及联系方式)、对应的存储地点及时间等。 §报失者: 向失物招领系统管理员提供所报失物品的相关信息,如失物的名称、特点、丢失地点、丢失时间、报失人信息(姓名及联系方式)、对应的存储地点及时间等。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图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试卷及答案集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试卷集. 一、填空题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2、均方值Ψx2表示的是信号的强度,它与均值μx、方差ζx2的关系是¢x2=H x2+óx2。 3、测试信号调理电路主要有电桥、放大、调制解调电路。 4、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有非线性度、灵敏度、回程误差。5、灵敏度表示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值,是定度曲线的斜率。 6、传感器按信号变换特性可分为组合型、一体型。 7、当Δó〈〈ó0时,可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成近似线性关系,其灵敏度S 趋于定值。 8、和差特性的主要内容是相临、相反两臂间阻值的变化量符合相邻相反、相对相同的变化,才能使输出有最大值。 10、系统动态特性在时域可用传递函数来描述,在复数域可用频率函数来描述,在频域可用脉冲响应来描述。 11、高输入阻抗测量放大电路具有高的共模抑制比,即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 12、动态应变仪上同时设有电阻和电容平衡旋钮,原因是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 13、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是方波信号,其频率与输入的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 14、调频波的解调又称鉴频,其解调电路称为鉴频器。 15、滤波器的通频带宽和响应时间成反比关系。 16、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主要由其带宽决定。 17、对于理想滤波器,滤波器因数λ=1。 18、带通滤波器可由低通滤波器(f c2)和高通滤波器(f c1)串联而成(f c2> f c1)。 19、测试系统的线性度和滞后度是由系统误差引起的;而重复性误差是

由 随机 误差引起的。 7、信号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 信号加工 、 信号变换 。 9、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常采用 程序控制 放大器。 10、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调频 、 调幅 、 调相 。 16、用滤波的方法从信号提取的频率成分越窄,即带宽越小,需要的时间就越 长 。 17、如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Acos ωη,则其均方值Ψx 2= A 。 18、低通滤波器对阶跃响应的建立时间T e 带宽B 成 反比 、,或者说它们之间的乘机是 常数 。 8、信号程选择性 决定着滤波器对带宽外频率成分衰阻的能力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离散 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2、周期信号可按三角函数分解成下列形式: ) cos cos ()(001 0t n b t n a a t x n n n ωω++ =∑∞ = , ; sin )(;cos )(; )(2 /2 /022 /2/022 /2/1 0? ?? ---= = =T T T n T T T n T T T tdt n t x b tdt n t x a dt t x a ωω 8.周期信号()x t 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n a 表示 余弦分量的幅值 ,n b 表示 正弦分量的幅值 ,0a 表示直流分量。 3、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衰减其他频率成分的电路称 滤波器 。 4、信号可分为确定性信号和 随机信号 ,也可分为模拟信号和 数字信号 。 5、滤波器的品质因素Q 与带宽B 的关系是 f Q B = 。 6、金属应变片是根据 应变效应 原理工作的。 7、当把石英等晶体置于电场中,其几何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电场作用 导致物质机械变形的现象称为 逆电压效应 。 8、矩形窗函数的频谱是 sin c 或sinx/x 函数。 9、两个时域函数1()x t 、2()x t 的卷积定义为 12()()x t x t d ττ-? 。

失物招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 1 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背景分析 在校园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寻物启事,学生们丢的东西各式各样,其中不乏雨伞、钱包及证件等重要物品,尤其是证件丢失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办取证件的时间比较长,流程比较繁琐,所以丢失之后便会给丢失者造成巨大的麻烦。为了方便失主寻找丢失物品,拾主归还捡拾物品和减轻失物招领中心的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我决定开发一个失物招领系统,失主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本系统,查询自己丢失的物品是否已被好心人拾到并交给了招领中心;管理员可通过本系统对失物信息、报失信息、留言等信息方便地进行管理。 可行性分析 ①管理可行性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各类基层业务人员对信息化也持积极态度。 同时,为了迎接新系统的到来,系统所需各类人员大多需要继续充实相关知识,这可以通过系列培训解决。 ②经济可行性 | 学校具有强大的网络系统、网络架构和网络管理能力,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高度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和维护费用都不高,对学校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系统投入运行后,将更方便进行失物招领,更易于查询,能够减轻学校员工的负荷,方便广大学生们寻回失物,提高效率,直接和间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造福于广大学生。 ③技术可行性 学校网络科学技术雄厚,失物招领系统比较简单,开发技术上不存在难题。 ④结论 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学校可以立即开始失物招领系统开发。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 在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方式变革、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重组。 $ 2 系统分析 组织结构职能分析 分析 §管理员: ①报失者向失物招领中心提供报失信息,管理员进行报失物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工作; ②捡拾者向失物招领中心提供捡拾物品信息,管理员进行捡拾物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工作; ③负责将失物招领信息和报失物品信息进行部分公开和统计用户在留言板的留言; ④用户管理:由管理员进行增加或删除用户,并授予用户相应权限; 、 ⑤对数据库信息不定期进行维护。

失物招领管理系统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年级: 课程: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10年10月

摘要 《失物招领系统》是鉴于现今我国现状,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更加方便快捷得找回他们丢失的物品而设立的一个平台。在这个网络日益发展的时代,网上寻物成为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只需要坐在家里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丢失物品的情况。基于目前国内该系统也是初步投入使用,在功能和应用方面还有待完善,我们加入自己的新点子,这个系统在以后应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日臻完善。该项目的主要用户包括一些学校,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等。为更好的实现该系统的相关功能,用户可以采用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实现小范围内的实施该系统,例如学校或者企业等;也可以通过Internet的连接在网页上实施该系统,例如县市级政府机关等。这是一个比较小型的系统,其开发成本不会很高,预算合理,价格低廉。 关键字:失物招领运行环境服务接口设计信息

目录 1需求分析 (4) 1.1 编写目的 (4) 1.2 背景 (4) 2 概要设计 (5) 2.1 系统功能 (5) 2.1.1 功能概述 (5) 2.1.2 管理端子功能模块 (8) 2.1.3 用户端子功能模块 (12) 2.2 用户业务流程图 (15) 2.2.1 总体业务流图 (15) 2.3 用户业务数据流图 (16) 2.3.1 登录数据流图 (16) 2.3.1 查询数据流图 (17) 3 数据描述 (17) 3.1 数据库描述 (17) 3.2 数据词典 (18) 4 用户界面设计及代码实现 (19) 5 参考资料 (28)

最新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物理0901 除夕月 1-1 计算0.071nm(MoKα)和0.154nm(CuKα)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ν=c/λ=3*108/(0.071*10-9)=4.23*1018S-1 E=hν=6.63*10-34*4.23*1018=2.8*10-15 J ν=c/λ=3*108/(0. 154*10-9)=1.95*1018S-1 E=hν=6.63*10-34*2.8*1018=1.29*10-15 J 1-2 计算当管电压为50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E=eV=1.602*10-19*50*103=8.01*10-15 J λ=1.24/50=0.0248 nm E=8.01*10-15 J(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 V=(2eV/m)1/2=(2*8.01*10-15/9.1*10-31)1/2=1.32*108m/s 1-3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的能量大于Ka 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CuK?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Ka) 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 1-4 以铅为吸收体,利用MoKα、RhKα、AgKαX射线画图,用图解法证明式(1-16)的正确性。(铅对于上述Ⅹ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分别为122.8,84.13,66.14 cm2/g)。再由曲线求出铅对应于管电压为30 kv条件下所发出的最短波长时质量吸收系数。 解:查表得 以铅为吸收体即Z=82 Kαλ 3 λ3Z3 μm Mo 0.714 0.364 200698 122.8 Rh 0.615 0.233 128469 84.13 Ag 0.567 0.182 100349 66.14 画以μm为纵坐标,以λ3Z3为横坐标曲线得K≈8.49×10-4,可见下图 铅发射最短波长λ0=1.24×103/V=0.0413nm λ3Z3=38.844×103 μm = 33 cm3/g 1-5. 计算空气对CrKα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设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3)。 解:μm=0.8×27.7+0.2×40.1=22.16+8.02=30.18(cm2/g) μ=μm×ρ=30.18×1.29×10-3=3.89×10-2 cm-1 1-6. 为使CuKα线的强度衰减1/2,需要多厚的Ni滤波片?(Ni的密度为8.90g/cm3)。1-7. CuKα1和CuKα2的强度比在入射时为2:1,利用算得的Ni滤波片之后其比值会有什么变化? 解:设滤波片的厚度为t 根据公式I/ I0=e-Umρt;查表得铁对CuKα的μm=49.3(cm2/g),有:1/2=exp(-μmρt) 即t=-(ln0.5)/ μmρ=0.00158cm 根据公式:μm=Kλ3Z3,CuKα1和CuKα2的波长分别为:0.154051和0.154433nm ,所以μm=K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A-答案

山东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考试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5、BBBCB 6-10、ACBCA 11-15、CDCC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 2、多晶电子衍射谱、多次衍射谱、菊池线。 3、光学系统、样品室、放大系统、供电和真空系统 4、萃取复型 5、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特征X射线(任填3个) 6、正装法、反装法(倒装法)、45℃法(不规则法) 7、满足布拉格定律 8、H(hkl)垂直于正点阵(hkl)面;H(hkl)=1/d(hkl) 9、阿贝成像原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X射线的强度 X射线的强度是指行垂直X射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光子数目的能量总和。常用的单位是J/cm2.s。 2、结构因子 结构因子是指一个单胞对X射线的散射强度,由于衍射强度正比于结构因子模的平方,消光即相当于衍射线没有强度,因此可通过结构因子是否为0来研究消光规律 3、差热分析 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的基准物质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4、衍射衬度 衍射衬度是指试样中由于各处晶体取向不同和(或)晶体结构不同,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程度不同,使得对应式样下表面处有不同的衍射效果,从而在下表面形成一个随位置而异的衍射振幅分布而形成的衬度,它是由于晶体取向差异和(或)晶体结构造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阐述特征X射线产生的物理机制 答当外来电子动能足够大时,可将原子内层(K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于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的能量因此而升高,处于激发态,为使系统能量趋于稳定,由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由于外层电子能量高于内层电子能量,在跃迁过程中,其剩余能量就要释放出来,形成特征X 射线。 2、简述扫描电镜的结构。 扫描电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子光学系统由电子抢、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 (2)信号收集和显示系统 二次电子和背反射电子收集器是扫描电镜中最主要的信号检测器。

人机交互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专业:软件工程 方向:电子商务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基础教程 班级:1021010C01 学号: 姓名: 辅导教师:李玉蓉 2012年2月制

成绩: 实验时间年月日时至时学时数 1.实验名称 最新人机交互技术 2.实验目的 了解最新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3.实验内容 通过网络查询最新人机交互相关知识。 1、在百度中找到“最新人机交互视频”的相关网页,查看视频。 2、什么是eTable 。 3、人机交互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 实验原理及流程图

成绩: 5.实验过程或源代码 Etable是一种多功能电脑桌,集时尚、实用、经济于一“桌”,无论是居家卧室,还是出差旅途,都可以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网上时光,部件有:多角度调节桌面、2个风扇、1个USB插口、1个活动USB插头、鼠标垫、桌腿可调节长度。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在制造业、教育、娱乐、军事和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在制造业用于产品设计、装配仿真等各个环节;在 教育中用于研发沉浸式的虚拟世界系统,供学者学习;在军事 方面头显示器等的出现给军事训练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在娱乐 中3d和4d电影的拍摄都应用到此技术;体育方面用于体育训 练和报道等;生活中,触屏手机,人脸识别技术等都用到人机 交互技术。 6.实验结论及心得 通过在网上查阅有关近期最新人机交互的视频和网页,我对人机交互的发展及在各方面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实验时间年月日时至时学时数1.实验名称 立体视觉 2.实验目的 掌握立体视觉的原理 3.实验内容 通过网络查询立体视觉相关知识。 1. 在虚拟环境是如何实现立体视觉? 2. 3D和4D电影的工作原理。 4.实验原理及流程图

课程设计--校园失物招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校园失物招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二○一五年一月六日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 -------------------------------------------------- 2 1、企业现状与用户需求 -------------------------------------------------- 2 2、对新系统进行规划 ----------------------------------------------------- 3 二、系统可行性分析 ----------------------------------------------------------- 4 1、技术可行性 -------------------------------------------------------------- 4 2、经济可行性 -------------------------------------------------------------- 4 3、社会可行性等 ----------------------------------------------------------- 4 三、系统设计 -------------------------------------------------------------------- 5 1、现行系统组织结构分析 ----------------------------------------------- 5 2、现行系统功能层次分析 ----------------------------------------------- 6 3、现行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12 四、撰写心得 ------------------------------------------------------------------ 13 1、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 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 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 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