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整理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出现于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流派,它涉及绘画、音乐、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该流派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注重抽象化,变形,在戏剧中运用面具,注重的真幻错杂,使用象征和荒诞的手法。代表作有卡夫卡等。
神曲二重性
1.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运。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又这一统一方式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
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具有内倾型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母亲 人物形象
尼洛芙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
1、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显得悲哀和柔顺。
教会文学
僧侣文学,统治地位。由教士、修士写出,采用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大多取材于圣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信徒苦修等,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传神的权威、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主要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说、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等,在艺术上,一般采用梦幻形式及象征寓意的手法。
骑士文学
11—13世纪表现骑士阶层生活、理想和愿望,是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骑士精神为基本内容。源于法国,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两种体裁。
英雄史诗
在民间流传的以歌颂伟大英雄为内容的人民的文学,分为早期和晚期;
1.早期反映了民族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着重歌颂部落英雄,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产生在民族大迁徙时期,产生时间早,多以神话史件为依据,较少受基督教的影响和封建化色彩,神话成分强
2.后期产生于封建社会形成和繁荣时期,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代表作是法国的《罗兰之歌》,表现封建关系中的君臣关系忠君爱民思想,受基督教思想影响渗透宗教观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客观对应物”:1919年艾略特在讨论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的文章《哈姆莱特和他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客观对应物”理论。
他认为诗人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途径是发现一个“客观对应物”,就是发现构成那种特殊情感的一组客体、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样,一旦有了源于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情感便立即被唤起。
也就是说,寻找那些与诗人特殊的主观感受相关联的“客观对应物”,然后通过“客观对应物”来表达诗人的感受,而不是直接抒发主观感情。
艾略特认为:诗歌(艺术品)的生命不在于感情,而在于表现这种感情的技巧与形式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亦称“象征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思潮和流派。
一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
这个流派的作家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
3.后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是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中发展最为持久、成就最高的一个流派,以诗歌和戏剧为主。
基本特征是提倡凭直觉把握内在真实,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意象、象征中隐含人生的哲理;主张通过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效果。
英国诗人艾略特及其《荒原》是它的代表。
此外代表作家还有马拉美、兰波、魏尔伦、叶芝、梅特林克、庞德等。
表现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后扩展至欧美各国。
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
在艺术方法上,由于强调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景、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列夫托尔斯泰在基督教影响下提出的一套道德学说。
核心是爱的原则,手段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等,以实现全人类的友爱和平等。
2,“迷茫的一代”:代表作家是: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
“迷茫的一代”语出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茫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词,于是“迷茫的一代”成了以文学流派的名称。
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
3,长河小说:罗曼.罗兰创作《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了“长河小说”这是一个新的类型。
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一个家族的历史反映民族或时代的变迁。
这种长河小说优点在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罗兰认为,生活就行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的流动,小说也反应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发展的状态,种种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规模。
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完整4,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的题材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神话的,虚构的,不管怎么样,它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
5,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所为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
他一表面上的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恐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
6,境遇剧:萨特的环境描写,是要表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观点:世界荒谬,人生孤独。
他认为每个自为的人出身自在的世界中,常常遇到的是障碍、限制和奴役,感受的是反感。
恶心和孤独。
萨特把这种作品中的环境条件称之为“境遇”描写。
因为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特殊境遇中才能作“自由选择”。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完整版
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
《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英雄史诗:又叫英雄叙事诗,是在民间长期口口相传,以歌颂民族英雄为内容的人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成就。
根据史诗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内容,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3《工作与时日》: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作者是赫希俄德,较详细地记载了古希腊时期的种种宗教祭日赫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
诗人最后总结说,在不朽的众神面前,聪明人的工作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懂得吉兆,所以能够避免犯罪。
该作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实际上可以说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
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4《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取材于英雄传说,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示,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
悲剧从传说故事将近结尾的地方写起,当时俄狄浦斯已是忒拜国王,时值瘟疫流行,按照神示,只有追查出杀死先王的凶手,才能免除瘟疫,挽救忒拜城。
外国文学 名词解释
24、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英国工丒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
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建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家有雨果、拜论、普希金等。
25、湖畔派:英国文学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黑暗和残酷的金钱关系。
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进离城市的旭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26、世纪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典型形象。
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气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
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失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27、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的一种艺术形象。
沙皁与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
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28、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亊诗》,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建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不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不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怪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_外国文学名词解释汇总
1、历史语言学2、共时语言学3、普通语言学4、语言5、言语6、组合关系7、聚合关系8、语言的层级性9、语言的渐变性10、语言的参差性11、语言的分化12、语言的混合13、语言的融合: 14、频率15、乐音16、音素17、音位18、音位变体19、音位的区别20、语义21、义素。
22、语义场23、预设24、蕴含25、语汇26、词27、语素28、词根。
29、词辍30、构词法31、基本词汇32、语法33、词形范畴34、语法范畴35、词类范畴36、语法手段37、显性意义38、隐性意义39、显性形式40、隐性形式41、文字42、表意文字43、表音文字44、自源文字45语言学46语文学47历史语言学48 历史比较语言学49描写语言学50历时语言学51个别语言学52普通语言学53语言的语言学54言语的语言学55内部语言学(微观语言学)56外部语言学57对比语言学58微观语言学(内部语言学)59宏观语言学(外部语言学)60理论语言学61应用语言学62结构主义语言学63形式语言学64交叉语言学65语言实66言语67思维68符号69组合关系70聚合关系71语言的线条性72语言的任意性73语言的层级性语74言语规律75渐变性规律76参差性规律77语言的分化78语言的整化79语言的融合80语言的混合。
81语音82 语音学研83 音高84音强85 音长86音质87频率88 振幅89乐音90噪音91共振峰92音素93 国际音标94音位95音位变体96非音质音位97音位区别特征98音位体系99音节100语流音变101句位学102语音规律语103语义104语言意义105 言语意义106 义素107义项108 语义场109 语境110词汇意义111 概念意义112语法意义113话题一114 述题115谓词116述项117预设118 蕴含119语义指向120词汇121语言词汇122言语词汇123词是124固定词组也125语素126词根127 词缀128 词尾129单纯词130 合成词131 复合词132派生词133联绵词指134叠音词135重叠词136 同音词137 同形词138 同源词139同根词。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都是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
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孤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
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德拉。
2.湖畔派湖畔派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
骚塞和华兹华斯曾先后被敕封为桂冠诗人。
湖畔派诗人在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是一般而言,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
3.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它是由法国革命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新时代的产物;它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感伤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
浪漫主义作家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艺,以此与他们厌恶的城市文明相对立。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因袭陈规,主张创作自由,喜用夸张、对比等手法。
4.《瓯那尼》决战《欧那尼》是雨果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悲剧,剧中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的惯例,地点任意转换,不遵守时间的一致律,并把悲剧因素和戏剧因素糅合在一起。
《欧那尼》的上演产生了巨大影响,掀起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遭到彻底的失败。
这次事件被称为是《欧那尼》决战。
5.多余人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 小说(Novel):一种长篇故事性的文学形式,通常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基础。
2. 诗歌(Poetry):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表达深层意义为特点的文学形式。
3. 戏剧(Drama):一种以对话和行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形式,通常在舞台上演出。
4. 散文(Prose):一种不受特定韵律和节奏限制的文学形式,通常以故事、评论或描述为主。
5. 自传(Autobiography):一种以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6. 传记(Biography):一种以某个人的生平事迹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7. 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术研究领域。
8. 现实主义(Real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真实性。
9.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想象力。
10. 象征主义(Symbol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使用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深层意义。
外国文学整理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借助于古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进行斗争。
目的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意识形态。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
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
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第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3“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
由龙沙等七人组成。
他们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天主教会,要求享受现世幸福;推崇古典文学,提倡统一民族语言,但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主要成员有龙沙、杜贝莱、贝罗等;4“大学才子”派: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个戏剧团体。
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才华出众,思想活跃,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他们精通古典的和西欧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
主要有李利、马洛等。
他们的出现,标志着英国戏剧已走向繁荣。
5福斯塔夫式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中的一个破落骑士,以他为核心,构成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再现了英国封建社会解体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画面。
这里有罪恶的贵族城堡,喧闹的酒店妓院,刀光剑影的战场,贫穷不安的乡村。
恩格斯称之为“福斯塔夫式背景”。
6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性”;以唯物论批判宗教和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唯心主义;以无神论或自然神论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以“自由”、“平等”等所谓天赋人权,反对封建制度和贵族特权,批判封建专制政体。
7“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生的全国性文学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其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狂飙与突进》。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长河小说:是一种卷帙浩繁的多卷本小说,或叙述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历程,或叙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或叙述众多人物的生活经历,以此来折射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
首创者是罗曼罗兰,代表性作品《约翰克里斯多夫》和《母与子》。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唯美主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
代表作家主要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12、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威塞克斯小说是指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以他的故乡多塞特郡(古称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的小说。
这些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渗入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使人窒息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的虚伪性。
主要作品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等。
小说人物形象突出,感情炽热,内心生活丰富,而且他们都生活在富有特色的环境下,环境烘托着他们的命运,因此又称“性格和环境小说”2、解冻文学西方学者对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联文艺思潮的概括,因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得名。
“解冻文学”倡导人道主义和写真实,表现出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的命运的创作倾向。
主要作品有奥维奇金《区里的日常生活》、爱伦堡《解冻》等。
3、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
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
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并不完全一致,但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高傲、孤独、倔强,他们都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为了个人自由与爱情幸福而斗争,具有强烈坚定的反叛热情,但无明确的政治目标,大都带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倾向,最后往往遭到失败或死亡。
4、湖畔派湖畔派指19世纪前期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他们有共同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不满,反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
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
华兹华斯的《丁登寺》和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被认为优秀的作品。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
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被正式确定下来,并且写入协作章程。
其含义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摘要:一、前言二、古希腊文学三、英国文学四、法国文学五、德国文学六、俄国文学七、美国文学八、拉美文学九、亚洲文学十、结语正文:【前言】外国文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包括了古希腊、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拉美以及亚洲等地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起源之一,著名的作品有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两部史诗描绘了古希腊英雄时代的故事,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包括莎士比亚、简·奥斯汀、狄更斯等著名作家。
他们的作品展示了英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物性格的描绘,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文学】法国文学以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思想深度而著称,包括莫里哀、雨果、巴尔扎克等著名作家。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法国社会的变革和人物命运的描绘,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国文学】德国文学以歌德、席勒、海涅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展示了德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俄国文学】俄国文学以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俄国社会的变革和人物性格的深度剖析,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以马克·吐温、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拉美文学】拉美文学以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展示了拉美文化的独特性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洲文学】亚洲文学包括了印度、日本、中国等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泰戈尔、川端康成、鲁迅等著名作家。
他们的作品展示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总之,外国文学是世界各地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9页)
荷马史诗
希腊文学中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 《奥德修纪》,据说由公元前8世纪的盲诗人 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虽 挂在荷马名下,而实属口传文学,应是通过口 耳相传的方式,由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歌吟诗人 共同创作的。作为古代史诗的典范之作,荷马 史诗是古希腊人集体意识的结晶。荷马史诗的 形成过程就是希腊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
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 成的派别。1751-1780年间,狄德罗率众多 启蒙思想家编纂的《百科全书》,以启蒙思 想为指导,反教会反封建,全面宣传资产阶 级意识形态。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作为工 具,来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 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 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法 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称之为百科全书 派运动。
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剧 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 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主 要代表人物有李利、格林、基德和马洛,其中 马洛的成就最大。“大学才子派”的创作,为 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 中的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 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 是莎翁笔下最成功的喜剧形象。作品通过描写 他的生活背景,写出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 是谓 “福斯塔夫式背景”。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文学 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得名于克令格尔的 同名剧本,是启蒙运动的继续与发展。该运动的作 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 才”,同时受卢梭“返回自然”影响,歌颂大自然 和淳朴的人民。该运动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性质, 未能引向政治斗争。 代表人物是青年时期的歌德 和席勒,代表作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阴谋与 爱情》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多余人”形象:(名词解释)(1)“多余人”是指19世纪俄国贵族文学时期(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出现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启蒙,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反思精神,追求理想生活,对反动的专制政体和农奴制感到窒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但由于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无所作为,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成为多余的人。
(2)奥涅金、毕巧林、别里托夫、罗亭、奥勃洛莫夫是多余人在不同阶段的代表。
2.复调结构:(1)“复调”也叫“多声部”,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
(2)巴赫金认为陀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复调型的艺术思维”。
(3)复调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的问题。
3.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发展阶段。
形成于20世纪20-40年代的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但更注重意象象征和普遍象征,借以避免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涩,努力表现社会与时代的总体精神,使创作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主要成就体现在诗歌和戏剧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叶芝、法国的瓦雷里、德国的里尔克、美国的庞德等。
(2)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
他们反对再现和复制客观世界,主张突破事物的表象,表现事物内在的本质和作家的主观现实,展示永恒真理。
因此,他们常常以抽象化的时空环境和抽象化的人物形象,以夸张、变形、荒诞、象征、梦幻等手法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或主题。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流传于公元前8世纪,形成于公元前6—2世纪,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各有24卷。
均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伊里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基琉斯的愤怒及战争结束前51天发生的事情。
《奥德赛》写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返回家乡的经历。
2.荷马式比喻: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喻人,类似这种根据生活中的直接观察,取之于自然现象的比喻,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比喻”。
3.古希腊悲剧的题材:神话和英雄传说。
4.中世纪文学按性质分:教会文学、史诗和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5.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
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6.城市文学: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
7.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8.流浪汉小说:它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思想倾向:主人公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取材方面:基本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结构方面: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其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9.大学才子派: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
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10.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反应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11.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律。
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情节单一;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12.巴洛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终极版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终极版1.古希腊三种悲剧悲剧1.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歌”。
悲剧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山羊之歌”。
2.古希腊悲剧基本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也有极少数以当代重大事件为题材。
3.一般采用三联剧形式4.思想基调:抗争。
颂扬人们的正义和社会奋斗品格,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充满强烈的爱国情。
5.格调:不写悲,庄严崇高。
表现义无反顾,大无畏的精神,气势磅礴。
6.艺术形式固定,悲剧由话语和唱段组成。
悲剧的布局一般包含开场白,入场歌、场、场次之间的唱段、终场等5部分。
由表演和合唱队组成。
7.常见主题: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1)埃斯库罗斯(命运悲剧)(《俄瑞斯忒亚》)1.他被称为悲剧之父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2.贡献1)他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
2)缩减了合唱队,使戏剧结构基本形成3)他在演出技巧上做了不少改革,他首先采用布景、道具,戏剧服装、演员面具也初步定型化。
4)希腊悲剧的结构程式和艺术特色在他的剧中已基本形成。
5)他的悲剧风格庄严崇高、雄浑古朴,抒情气氛浓,诗句优美,但情节比较简单,动作少,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2)索福克勒斯(命运悲剧)(《俄底浦斯王》)1.他被称为“戏剧中的荷马”2.贡献1)依靠人物性格的发展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2)在悲剧中采用第三个演员,加强了戏剧对白与动作;3)使歌队由旁观者变成整体的有机部分4)他打破了“三联剧”的传统,写三个独立的悲剧5)“十全十美的悲剧”不写神,写英雄,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善于写情节安排。
强调个人可以反抗命运《俄底浦斯王》1.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2.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
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3.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
4.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集中表现了希腊悲剧的特点。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荷马式比喻——荷马是想象力丰富、擅于修辞的语言大师。
在这方面,特别应该提及的是他的比喻。
荷马史诗中的比喻不但有暗喻,更有明喻。
明喻有简单型,和从简单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复杂型。
这种“荷马式比喻”非常直观,画面感极强,对后来的弥尔顿、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2、教会文学——中世纪的主体是基督教,在文学方面,必要突出教会文学。
最初,教会把一切学术纳入神学的范畴,把哲学看作神学的婢女,把科学看作宗教的仆人。
文学艺术也被用来为宗教服务,做诗是为了撰写圣歌、祈祷词,作曲是为了谱圣歌乐谱。
修辞学是为了传授说教和讲道的技术,散文为了写圣徒传,戏剧用以扮演圣经故事和圣徒行迹等。
3、骑士文学——“骑士”的封号在当时中世纪被看成是一种荣誉,“忠君、护教、行侠”是骑士的宗旨,“博得贵夫人的爱情”也成为“骑士”的一种荣誉,文雅、知理、作诗、欣赏音乐等是他们必须要具备的。
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骑士抒情诗的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但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
骑士中由于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最下一层,他们中间有些人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等道德信条,也有符合人民愿望的一面。
此外,虽然他们不仅反对宗教,并为宗教去冒险,但他们向往世俗的爱情,要求突破禁欲主义的束缚,毕竟也是对宗教教条的背离。
恩格斯说“骑士的爱是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个人之爱,冲破了封建夫妇之间的忠诚,是对禁欲主义的挑战。
”4、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这是欧洲近代的诞生,宣告中世纪结束,新世纪开始,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提倡“创新”,同时又提倡“复古”,重新发现人的价值,认识人的无限潜能,追求人的幸福权利,建构人文主义的思想模式。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古典文学:指古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罗马的维吉尔史诗等。
2. 文艺复兴:指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艺术、文化、思想的变革和复兴。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突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对古代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研究。
3. 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情感激动、情节曲折、描写奇异景物和讲述英雄传奇为特点。
4. 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真实情节、真实人物和细腻描写为特点。
5. 象征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追求表达和揭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象。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6.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至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质疑和颠覆,追求表达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流散的叙述结构、非线性的时间表达和自我意识的描写为特点。
7.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批判和超越,强调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混合不同文体和在意义上的不固定性为特点。
8. 洛可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化风格,以轻盈、柔和、优雅为特点。
洛可可文学作品常常以情感细腻、描写精美和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为特点。
9. 自然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将文学视为一种科学研究,以客观、详实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生活的边缘群体、贫苦人民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10. 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通常以逻辑论证、倡导人权等为特点。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外国文学史涉及众多名词和术语,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些常见的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1. 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文学史是指记录和研究文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它包括不同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流派、风格、作家及其创作背景等内容。
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和传统的怀旧,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的追求。
3.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和分析,注重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4. 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强调人类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品呈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悲观态度。
5. 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艺术运动,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6.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文学艺术潮流,强调对传统形式和价值的颠覆和挑战,追求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思想上的超越。
7.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艺术思潮,强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注重叙事的多样性、真实性的怀疑和对权力结构的挑战。
8.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指15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和重视。
以上是一些外国文学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古称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所作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
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多有批判。
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
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表现出作者对造成威塞克斯社会和威塞克斯人悲剧命运的探讨,经历了“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
2、自然派即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派别。
其形成背景是,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死魂灵》发表之后,一批青年作家纷纷仿效之,形成了所谓“果戈理派作家”,被反动文人诬蔑为“自然派”,意即毫无艺术价值可言。
别林斯基接过这一称呼,勇敢地捍卫自然派,并指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社会的人为作品的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学。
别林斯基的理论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自然派遂成为文坛的主流,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如赫尔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3、复调小说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以区别于作家全知全能型的单声部小说。
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在此,巴赫金强调陀氏的小说具有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思想与意识,可以展开充分的对话,因此类似于音乐作品中的“复调”。
4、“心灵的辩证法”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并把这种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对人物深层心理的合理揭示。
心灵辩证法——卡列宁的心理活动在接到安娜病危电报之前,卡列宁对达丽亚说:“我不能宽恕,也不愿意,……我从心底里憎恨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亚特》
是古代希腊两大史诗之一,相传是由一个名叫何马的诗人所作。
是一部描写古代战争的巨著,他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
《伊利亚特》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是以战争结束50天的战事为描写的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描写了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人及其盟军在城墙下、海滩边的喋血苦战。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
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
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
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
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前者以南法普罗旺斯为中心,主要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后者以北法为中心,主要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流传最广的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的故事,如《特里斯丹和绮瑟》。
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法上也为近代长时代。
中世纪英雄史诗
中世纪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
早期英雄史诗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贝奥武甫》和芬兰的《卡列瓦拉》(又译《英雄国》)。
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
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
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又名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
城市文学体裁众多,有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和长篇叙事诗等。
法国的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的成就最为突出,长诗《玫瑰传奇》也颇有声誉。
十四行诗
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
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
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
《十日谈》
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作者运用框形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
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
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
意大利的马利诺、西班牙的贡哥拉主义、法国的伏瓦蒂尔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
(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清教徒文学
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
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敌视喜剧娱乐活动,提倡勤俭节约,以利资本积累。
清教徒的思想代表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了时代精神。
伊丽莎白女王憎恨清教徒,斯图亚特更加迫害清教徒,及至40年代,资产阶级在清教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
他们以《圣经》为斗争的思想武器。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清教徒文学,以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为代表。
人文主义学者
世纪西方史学家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总称。
中世纪以后,城市兴起,出现了一些市民开办的世俗学校。
这些学校开设了一些与神学、经院哲学相对抗,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而当时那些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和世俗学科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用人性论反对以神和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
《新爱洛依丝》
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的一部书信体小说。
全书分为六部分,共163封信组成。
书名借自12世纪少女爱洛依丝和她的老师阿贝拉尔的爱情悲剧,小说的女主朱丽和她的老师圣普乐相恋未能如愿的爱情悲剧。
被誉为是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
具有反封建意义和对大自然的歌颂。
三一律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
“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实质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所谓启蒙就是要启迪蒙昧,开发蒙昧,给予知识和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把启蒙教化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这样一个思想、社会思潮的形成,就叫做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抒情歌谣集》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将各自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抒情歌谣集》。
其中大部分诗歌为华兹华斯所作,柯勒律治只有三首。
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等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摈弃了垄断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生活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及人们的生活,抒发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华兹华斯
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
73岁时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
1798年他和柯勒律治共同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
主要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等。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
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
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