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6 猫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课猫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揣摩字里行间理解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教材助读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预习自测

1、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相称( ) 郁( )闷一缕( ) 娱( )....乐污涩( ) 怂恿( ) 婢( )女蜷( )伏.....惩( )戒怅( )

然..

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污涩:

怂恿:

蜷伏:

悲楚:

惩戒:

妄下断语:

逞能:

恍惚:

1

一尘不染: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质疑探究

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3.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4.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

6.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7.阅读这篇文章,你读到一个怎样的郑振铎呢?

8.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

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9.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语言品析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划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手法探究

浏览课文,想一想,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当堂检测

1、各组中没有错别的的一组是()

A迫不及待孜孜不捲刚毅不屈

B梦寐以求郑重其事闻所未闻

C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仪

D聊以自蔚孤立无援齐心协力

2、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

A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 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很大的改变。

C 本小区多处新建了若干垃圾回收点。

D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3、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声波振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②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③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④超声波遇到物体后背反射回来,又蝙蝠的耳朵接收。

⑤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⑥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A ②④③①⑤⑥

B ③②④①⑤⑥

C ⑥②④③①⑤

D ③①⑤②④⑥

课后反思

4

26、猫

预习自测

1.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chèn yù lǚ yú sè sǒng yǒng bì quán chěng

chàng

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污涩:污涩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怂恿:从旁劝说鼓动

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悲楚:悲哀痛苦

惩戒:惩罚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乱下断定的话

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

恍惚:不清楚、不分明,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

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净。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学始于疑

1、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 23、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质疑探究

1、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2、“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5

3、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4、不正确;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

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