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迁都,不如适当分散首都的功能
印尼因首都拥挤日趋严峻考虑迁都
印尼因首都拥挤日趋严峻考虑迁都国际在线报道(驻东南亚记者胡星):人口多、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是很多国家的首都都面临的共同难题,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也不例外。
考虑到日趋严峻的拥挤情况,印尼政府日前甚至不得不开始考虑迁都的问题。
雅加达的拥挤状况到底有多严峻?在迁都问题上,印尼政府又有怎样的计划?下面我们来连线本台驻东南亚记者胡星,请她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胡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迁移首都的做法应该说是一件既费时费力,同时成本也非常高的事情。
那么印尼政府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不得不考虑迁都这样的建议呢?“作为印尼的首都,雅加达肩负着印度尼西亚政治,经济,行政,文化中心等多重功能。
印度尼西亚总统发言人尤利安最近表示,由于首都雅加达过度拥挤以及负荷太重,印尼政府正在研究成立新的行政中心。
其实,印尼迁都的问题早就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但是最近困扰雅加达的几个老大难问题持续恶化,尤其是严重的交通拥堵,让迁都的话题变得越来越热,迁都问题应该说是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再来说说雅加达的情况。
在15世纪时,雅加达还仅仅是个小渔村,1619年荷兰下属东印度公司将雅加达确定为印尼的首都,定名巴达维亚。
历经了荷兰、英国、日本的殖民统治,经历了500年的漫长发展,如今雅加达已经成为了现代化都市。
但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城市规划,雅加达在很多方面已经无法跟上印尼社会发展的节拍。
现在的雅加达,市政设施落后,交通混乱,食用水源不足,空气污染严重,卫生条件恶劣,常驻人口已经超过了1200万,但仍有来自各地的流动人口挤压着城市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治安问题。
另外,地层下陷和海水倒灌入侵地下水,也是如今困扰雅加达的重大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15年后海平面可能上涨到印尼总统府的门前。
因此可以说,从雅加达迁都,或者是将行政中心外移,对于印尼政府来说可能都是个艰难但是非常必要的抉择。
主持人。
”主持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迁移首都应该说是一件牵扯巨大、工程浩大的工作,那么印尼政府目前是不是已经就此制定了详细的迁都方案呢?“关于具体怎么迁都,印尼政府目前还没有形成最终的方案。
关于迁都的建议书——胡星斗
按照我们的初步设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分为北疆、南疆两个自治区,北疆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或者说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鲁番、伊宁、石河子等城市及周边地区;南疆包括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或者说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库尔勒等城市及周边地区。北疆可承继原新疆的体制,南疆划出,另建班子。南疆自治区的设立,将大大有利于塔里木盆地油田的开发,其意义与重庆直辖市的设立等同。
特别是在现有的压力型财政体制、没有建立规范的地区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情况下,北京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也就不惜一切代价上马项目,扩张城市规模,进行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
加上北京的“特权”特多——教育、医疗、学术、文化、体育、金融、就业、低保等等皆可捷足而登,因此北京的人口扶摇直上,资源环境也就摇摇欲坠。
关于迁都的建议书
胡星斗
2006年4月17日,北京大浮尘,窗外一片黄色,地上厚厚尘土。
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
解决此环境危机的最直接选择便是迁都,我们呼吁:把政治首都迁出北京,迁到中原或南方。
政治首都迁出北京后,由于不再具有行政资源的优势,北京会逐渐缩小城市规模,最终与其资源环境相匹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但北京仍应保留直辖市和文化首都的特殊地位,通过加强对文化古迹、生态环境的保护,把北京建设成为花园式文化之都。
新政治首都宜选在中原或南方中部,如河南、湖北、湖南一带。该城市不能离海岸线太近,以防海上飞机或者导弹的袭击;也不能过远,因为作为政治中心,不能交通不便。该城市必须雨水适量,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地势宏伟开阔。
内蒙古自治区可分为东蒙、西蒙两个自治区,东蒙地理上属东北,包括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或者说包括海拉尔、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城市及周边地区,西蒙包括阿拉善盟、巴颜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或者说包括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及周边地区。西蒙承继原内蒙的体制,东蒙划出。东蒙的独立建制,有利于大兴安岭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加大对沙漠的治理力度,有利于加强对边境口岸的管理,它将使东北增加为四个省区。
建议迁都
专家建议:将首都迁出北京草乡人据网上资料制作点击翻页迁都之说的由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就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缺水、沙尘暴乃首当其冲。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城市环境的恶劣,更为严重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
近年来,道路交通的最大问题即全城性的大堵车更是毫不掩饰地摆在人们的眼前。
一场大雨或大雪就会让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交通完全瘫痪。
这些现实问题同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此,有些专家认为:解决的办法再多、力度再大,也不如将首都从北京迁出去更有效更有力。
从北京第一高楼上看北京城。
北京从二环到三环到四环直到五环、六环,不断扩展的北京城已经到了近乎极限。
高楼林立,旧城与新城的道路原本设计的能力很快就提前超出负荷。
2010年年底达到近五百万辆的汽车拥有量及其名列世界第一的使用率让北京的交通濒临瘫痪。
北京成了一座交通大堵城,一座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双双超出控制量的大挤城。
早也堵,晚也堵,不堵不正常!面对大堵车,迁都再次成话题。
面对北京近年来爆发的水荒、堵车、人口膨胀等严重的城市病,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接受专访时表示,要想解决北京近期集中爆发的城市病,迁都是个最好的选择。
最近,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也提出了迁都建议。
在众多治堵方案与疏北京人口大爆炸解人口的建议中,迁都被称为最猛的药方之一。
而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设中,“治堵”与“挤人”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沙尘暴席卷北京城央视大裤衩若隐若现沙尘暴来时白昼如夜沙尘暴让交通更混乱北京严重缺水,仅靠密云水库供水。
近年来库容逐年年缩小,北京水荒十分严重。
2010年北京用水缺口达16.15亿立方米。
当年沙尘暴肆虐北京时,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在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治不好沙案,北京就有迁都的危险。
”2006年3月沙尘暴肆虐北京时,正值全国两会举行。
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
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发表网文:《关于修改宪法、实行迁都与分都战略的建议书》。
首都迁建对古代国家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首都迁建对古代国家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古代国家的首都迁建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它不仅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还对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古代,首都迁建是一种政治手段,旨在巩固统治者的权力地位,同时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首先,首都迁建对古代国家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国家的首都往往是国家政治中心的象征,迁建首都不仅能够显示统治者的权威,还能够改变国家的政治格局。
以中国古代为例,历史上多次发生的首都迁建,如汉朝的长安、唐朝的洛阳、明朝的北京等,都对国家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都迁建往往伴随着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从而改变了国家的政治格局。
例如,唐朝迁都洛阳后,政治中心从长安转移到了洛阳,这使得唐朝政权更加稳固,并且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首都迁建对古代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都往往是国家文化的重要中心,迁建首都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古代国家的首都往往是文化繁荣的象征,迁建首都意味着文化的转移与传承。
例如,明朝迁都北京后,北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中心,不仅有了紫禁城这一宏伟建筑,还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化遗产。
首都迁建还能够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例如,唐朝迁都洛阳后,洛阳成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各地文化在洛阳汇聚,形成了独特的洛阳文化。
此外,首都迁建还对古代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都迁建往往伴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迁建首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促进了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的发展。
例如,明朝迁都北京后,北京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这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都迁建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以首都为中心的经济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首都迁建对古代国家政治与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改变了国家的政治格局,巩固了统治者的权力地位,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雄安新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重点任务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
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7]雄安新区设立的必要性设立雄安新区的必要性有多个维度: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有一个集中承载地,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任务。
北京市政府设在通州区,还是在北京范围内,但是非首都功能承载地需要更大的范围,之前选了几个方向,包括秦皇岛、张家口,最后选取冀中南的保定地区,主要是有利于与京津互动,同时,平原地区也比较好发展。
定都与迁都:中国历史的启示
定都与迁都:中国历史的启示作者:陈良飞来源:《晚晴》2014年第05期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的迁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
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素。
大多数时候,统治者会寻找一些具备良好地形据守条件的地方作为国都。
但出于加强防御的考虑,统治者有时会将国都主动设在靠近军事冲突前沿但本身易守难攻的地区,既能扼守军事要塞,又不易被侵占,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看来,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
从三河缩小到一个地点的天下之中则是洛阳。
从西周到唐代的统治者,都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
虽然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现实位置,因为要考虑政治军事经济因素。
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一方面要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
在这种考量下,唐代以前,适合这一要求的是西安一带,而不是当时的天下之中洛阳。
宋以后的外患来自正北或东北。
所以,首都的定位也受到影响而变迁。
长安衰落后,北京继之兴起了。
根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的研究,北京城地缘政治上的巨大变化发生于五代时期。
当时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做皇帝,竟以今北京和大同附近一带边防重地,拱手让给契丹,史称为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936年,契丹入蓟城建为陪都,号称南京,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辽。
此后,北京从一个华北平原的北方门户,逐步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数百年间,代替了前期长安城的地位,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一个行政中心。
到了明朝,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依然是其统治的最大威胁。
高人是如何看中国雄安新区的?(必看)
高人是如何看中国雄安新区的?(必看)话说东胜神洲,在西方愚人节那天,爆出一条大新闻,导致全国数亿台手机被刷屏。
南山策士也是低头族,在第一时间看到这条新闻之后,第一感觉是愚人节的玩笑,简直匪夷所思啊!等到发现是官方消息,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天之后缓过神来,写下这么几点感想。
有言在先,本人既不是砖家也不是公知,只是一个经济地理爱好者,凭着兴趣爱好和常识,自抒己见而已。
为躲避风沙,作者有意回避了关键词。
城市的诞生和成长各有其原因,画一个圈就会崛起一座城?那是别人忽悠你先插播一段广告。
很多朋友以为南山策士的第一爱好是文字或文学,其实大谬,南山策士是一个地理控,每次看见地图,就像色鬼见了美女,是一定要瞟上几眼的。
家里墙上挂满地图,窗台上摆着地球仪,没事的时候,盯着地图可以盯上一两个小时。
西方有谚云,魔鬼在细节。
盯着地图看得久了,你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
比如说某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一座城市?可以说绝无偶然,你所认为的偶然,只不过是那些必然的因素不为你所知罢了。
话说当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四个圈,为什么最终只崛起了一座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只有一个香港,深圳正好站到了她的身边。
可以说,是香港,把深圳带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那么,又为什么会有香港呢?大家当然知道是因为英国殖民割据了。
那么当年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什么要割据香港?内在的原因是发达的测量技术,让他们发现,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那片水域,是整个远东地区最优质的深水良港。
而当时的大清无所谓,一个破岛算什么,割了就割了呗。
二战之后,世界经济起飞,维多利亚港很快让香港成为了远东最大的航运中心,由此起步,香港最终成为了与纽约、伦敦并称“纽伦港”的国际大都市。
除了香港的带动,自身拥有优良的港口也是深圳腾飞的原因。
为什么珠江口东岸的香港、深圳都有良港,而同处珠江口西岸的澳门、珠海却没有深水大港呢?这是因为随着地球的自转,南北流向的河流入海口,泥沙都会向西岸沉积,水文地质条件导致西岸不可能存在深水海港。
文综全国卷I第40题(政治部分)评析
文综全国卷I第40题(政治部分)评析40.(6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53年,金迁都燕京。
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
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
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
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
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编自《大金国志》等)结合上述材料回答(5)—(6)小题。
(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
(8分)1、关于考核的目标本题考核的目标有三个,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要求考生获取和解读的信息有:材料二中的两个内容,即反对与支持建都的各自理由、两种不同的建都观点;两个设问中的的内容,即第(5)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支持建都主张的合理性、第(6)问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两种不同的建都观点。
调动和运用知识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设问调动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或原理来回答问题。
从试题的设问来看,主要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5)问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支持迁都主张的合理性,第(6)问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两种建都观点。
2、关于考核的观点和原理观点是指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原理是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是对事物或问题看法的理论依据。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
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
这也为本次人口普查带来困难,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在同一天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并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②婚姻因素③严格的户籍管理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重庆市B.上海市C.河南省D.黑龙江省3、“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
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C.北斗导航系统D.数据可视化下图示意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流域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A.7.5万人B.10.9万人C.18.5万人D.32.5万人5、为使该地的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部分耕地转为林地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适当开荒增加耕地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而乡村60岁以上人口占了乡村总人口的23.81%,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与此同时乡村劳动力人口中55岁以上劳动力超l亿,占农业劳动力人口的34.4%。
据此完成问题。
6、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较城镇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乡村人口平均寿命较长B.乡村农业产业基础薄弱C.60年代出现“婴儿潮"D.乡村劳动力曾大量外流7、乡村农业劳动力人口高龄化,对农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农业科技经验积累多B.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升高C.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D.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高考地理选择题精编100道(答案解析详细)
73.原印刷厂主要生产报纸和杂志,推测其关闭的主要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因是以下图为尼泊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造纸原料减少B.市场需求减小C.印制技术落后D.劳动力缺乏74.吕勒奥建立大型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条件是①寒冷的自然环境②充足的廉价水电③便捷的海上运输④可用的废弃厂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5.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排放废水多B.噪声污染大82.尼泊尔()C.放射性污染D.释放废热多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2021年10月2日,三星电子宣布关闭XX工厂,正式停B.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小止手机产品在中国生产。
目前,该公司已投资47亿人民C.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币在印度建成了该品牌旗下最大的手机工厂。
据此宪成下D.气候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列小题。
83.尼泊尔的通商口岸多分布在其南部,是因为南部() 76.1992年韩国三星电子在XX建工厂首要的有利条件是〔〕①与印度经贸联系严密,通商历史悠久A.劳动力充足,薪资水平低B.我国市场巨大②河网的密度较大,水运便利C.治理污染费用较低D.地价廉价③人口、城镇的密度大,商贸需求量大77.推测今年三星电子关闭中国手机工厂的主要原因是④地形较开阔,便于通商口岸建立A.中国国产手机崛起,三星手机消费市场缩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XX的X先生在本地租用流转的土地,每亩租金为500元人B.中国市场的物流体系搭建不够完善,企业运输本钱上升民币。
同时X先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30000亩,每亩租金为C.中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企业环保费用升高,利润减少10元人民币。
俄罗斯的化肥、农药、种子、能源的价格也远低D.中国对于世界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于中国。
X先生聘请了9位农业科学家和16位机械手操作工在78.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到印度投资建厂,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场里劳作。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6章 北方地区(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6章北方地区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16•滨州)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巢”是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B.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C.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D.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2.(2016•某某)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A.B.某某C.某某D.某某3.(2016•聊城)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的影响是()①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②政治中心地位将大幅度降低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④住房紧X状况将有所缓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16•某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5.(2016•某某)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图中阴影区()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B.水土流失是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C.人口稠密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增加农民收入6.(2016•某某)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土质疏松②植被少③地形平坦④夏季降水集中⑤过垦过牧.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7.(2016•某某)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A.修路采矿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8.(2015•某某)“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2015•某某)我国北方的居民冬季吃到了当地产的新鲜西红柿,农民伯伯们采用的科技是()A.温室、大棚B.机械化收割C.杂交品种D.先进灌溉设施10.(2016•某某)下列文化遗产,位于的是()A.龙门石窟B.某某避暑山庄C.长城D.某某古城11.(2016•某某)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B.临海、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D.劳动力丰富12.(2016•某某)有许多著名高校、科研院级体育场馆,这体现了的哪种城市职能()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交通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13.(2016•某某)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共商国事,这说明具有的城市职能是()A.政治中心B.经济中心C.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14.(2016•某某)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体现了的城市职能是()A.全国政治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全国旅游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15.(2016•宿迁)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B.的交通特别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主的运输网络C.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D.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16.(2016•某某)有著名的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还有众多的文化场馆.这些体现了的城市职能是()A.全国政治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全国经济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17.(2016•某某)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场馆的“鸟巢”是()A.现代的符号B.古城的符号C.首都的符号D.宜居的符号18.(2016•东营)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我国的政治中心②全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宜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④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2016•凉山州)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B.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C.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D.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目标迈进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6章北方地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16•滨州)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巢”是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B.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C.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D.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分析】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也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解答】解:“人民大会堂”是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故A错误;冬冷夏热,属温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位于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的交汇处,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故C正确;工业会污染环境,市不能大力发展工业,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地理概况,理解解答即可.2.(2016•某某)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A.B.某某C.某某D.某某【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解答】解:对于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故选:A.【点评】考查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3.(2016•聊城)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的影响是()①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②政治中心地位将大幅度降低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④住房紧X状况将有所缓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分析】的环境问题有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市自然环境问题有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加剧,水资源匮乏等;人文环境问题有交通拥挤、住房紧X、空气污染严重等.【解答】解: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加剧,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X、空气污染严重等,一将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缓解住房紧X状况.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自然环境问题.4.(2016•某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分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解答】解: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故选:C.【点评】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要理解记忆.5.(2016•某某)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图中阴影区()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B.水土流失是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C.人口稠密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增加农民收入【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黄土高原,该地形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解答】解: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故A错误;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B正确;黄土高原地区不能为增加粮食产量而增加耕地面积,故C错误;大力发展采矿业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读图解答即可.6.(2016•某某)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土质疏松②植被少③地形平坦④夏季降水集中⑤过垦过牧.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分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解答】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③植被稀少;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理解答题即可.7.(2016•某某)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A.修路采矿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分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解答】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正确的做法是“缓坡建反坡梯田,陡坡植树种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开发与治理,读图解答即可.8.(2015•某某)“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解答】解:“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条件是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选项②③④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理解解答即可.9.(2015•某某)我国北方的居民冬季吃到了当地产的新鲜西红柿,农民伯伯们采用的科技是()A.温室、大棚B.机械化收割C.杂交品种D.先进灌溉设施【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光照的面积越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冬季北方地区气温低,温室大棚可以弥补热量的不足,使冬季的北方也可以种植新鲜西红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属于基础题,理解答题即可.10.(2016•某某)下列文化遗产,位于的是()A.龙门石窟B.某某避暑山庄C.长城D.某某古城【分析】依据的名胜古迹来解答此题.是我国的首都,职能定位清晰.历史上,金代在此建立中都,元朝改称大都,明朝和清朝将其作为都城,漫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铸就了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遗留下许多文物古迹.【解答】解:的文化遗产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等,而龙门石窟位于某某省,某某避暑山庄位于某某省,某某古城位于某某省.故选:C.【点评】考查了的文化遗产,常见基础选择题.11.(2016•某某)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B.临海、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D.劳动力丰富【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解答】解:的中关村聚集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的人才,并且各高校的实验室成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资源,由此可见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人才密集、技术优势.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理解记忆即可.12.(2016•某某)有许多著名高校、科研院级体育场馆,这体现了的哪种城市职能()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交通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有许多著名高校、科研院级体育场馆,这体现了是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故选:B.【点评】考查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13.(2016•某某)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共商国事,这说明具有的城市职能是()A.政治中心B.经济中心C.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解答】解: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共商国事,这说明具有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市的城市职能.14.(2016•某某)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体现了的城市职能是()A.全国政治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全国旅游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是政治中心职能的体现.故选:A.【点评】考查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15.(2016•宿迁)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B.的交通特别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主的运输网络C.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D.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分析】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解答】解:A、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故A不符合题意;B、的交通特别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运输网络,由于不临海洋,所以海洋运输不发达.故B符合题意;C、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故C不符合题意;D、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部门,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概况,要理解记忆.16.(2016•某某)有著名的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还有众多的文化场馆.这些体现了的城市职能是()A.全国政治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全国经济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解答】解:对于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是我国教育和文化中心.这里不仅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荟萃有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此外,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诸多文化场所.故选:D.【点评】考查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17.(2016•某某)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场馆的“鸟巢”是()A.现代的符号B.古城的符号C.首都的符号D.宜居的符号【分析】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解答】解:国家体育中心俗称“鸟巢”,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体育场馆,它是现代的符号,已经成为的象征,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场馆.故选:A.【点评】考查的旅游资源,要理解记忆.18.(2016•东营)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我国的政治中心②全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宜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④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分析】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解答】解:①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故正确;②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1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故错误;③市场广阔,技术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故错误;④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概况,要理解记忆.19.(2016•凉山州)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B.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C.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D.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目标迈进【分析】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解答】解:A、对于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故A符合题意;B、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目前,共有故宫、长城、某某店“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故B不符合题意;C、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目标迈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历史趣谈民国首都的争议 定都南京或者北京都有利有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民国首都的争议定都南京或者北京都有利有弊
导语:在清帝宣布退位后,孙中山按照约定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但同时也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新任?时大总
在清帝宣布退位后,孙中山按照约定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但同时也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新任?时大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并遵守临时参议院制定颁布的一切法律章程。
孙中山之所以要坚持定都南京并要求袁世凯非到南京就职不可,目的就是要以此来限制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的势力主要在北方。
但袁世凯沉浮宦海三十余年,他是何等人物,岂有看不出孙中山的用意?又岂有孤身南下、成为南方革命党的傀儡之理?南京定都之提议稍显幼稚,非待智者而知之。
果然,袁世凯随后给南京临时政府复电,声称自己“德薄能鲜”,不敢承担总统一职;如今北方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目前不便南下;自己经反复思量后,“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云云。
这个“以退为进”的招数,袁世凯用得既冠冕堂皇,又无懈可击,不但为自己赢得淡薄名利、谦让自抑的好名声,还着着实实将了南方革命党一军。
袁世凯的电报一公布,各方舆论纷纷对定都南京一事表示反对,譬如民社、国民协会等八个社团便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定都北京乃民国内政外交之关键,倘若舍北取南,帝党势必会死灰复燃,而强敌也有乘机侵略之虞”;清末立宪派领袖张謇也不赞成迁都之说,他认为“建都北京,取其接近蒙、藏裨益治理”;2月24日的《申报》更是以《去争篇》为题,攻击孙中山等人是“阳托参议院之议决,而阴以遂其胁制之私,置满蒙回藏于不顾”。
当时风头正健的革命老同志章太炎跳出来大唱反调,他在《致南京
生活常识分享。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三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高 一 地 理 时 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命题人 :张伟 时间: 2021.05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省下图是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上图乡村的人口增长现状是( )A .少儿比重大,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环境优美,老年人口迁入多C .医疗卫生水平高,人口死亡率下降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出率高3.该乡村人口现状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撂荒,水土流失加剧 ②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③劳动力短缺 ④就业压力增加⑤环境压力减小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4.上图示乡村可能位于我国的()A.浙江沿海地区B.河南中部地区C.西藏南部地区D.上海郊区5.读图回答下题。
若①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租高低的影响B.历史因素的影响C.政治因素的影响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
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共享村落可以()A.进行房地产开发B.解决农村养老问题C.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D.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7.“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①促进农村产业升级②满足部分城市人田园梦想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④加快城镇化速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读“某地区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题。
东京、首尔非首都功能疏解经验及启示
东京、首尔非首都功能疏解经验及启示作者:杨艳梅蒋同明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25期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都北京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解决首都“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
众所周知,东京和首尔也曾面临严重的“大城市病”,但经过一系列疏解举措后,“病症”得到了有效缓解,很多方法值得北京学习。
一、东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经验做法(一)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东京城市发展思路逐渐从关注城市规模向关注城市布局转变。
早在1956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的首都圈地域范围。
此后,日本政府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在规划中都强调中心城区职能的分散,包括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的建设。
按照规划,东京于1958年、1982年和1987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了“副中心”战略,使副中心和中心城区一起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中心区—副中心—周边新城—邻县中心”的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二)注重人口调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东京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城市化初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知识密集型逐步过渡的过程。
1959年,日本政府颁布《工业控制法》,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工业、大学等新增项目进行控制。
《工业控制法》的实施,促使东京大批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出,而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开始聚集。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劳动力逐渐转移,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规模。
(三)重视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方便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东京注重依靠轨道交通引导副中心城市的发展。
日本政府修建了一条环市中心铁路,依托各交通枢纽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
然后再以各副中心为起点,修建了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论中国是否该迁都
论中国是否该迁都摘要: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拥有着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底蕴及军事实力,同时也是中国的发达城市之一,因此新中国定都北京是必然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多,国际形势的改变,北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交通拥挤惨不忍睹,房价已是飞速上涨,如此一系列问题使得北京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了减轻北京的压力,有人提出了中国是否该迁都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北京迁都正文:1 有人认为中国是该迁都了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现在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弱点和缺陷越来越暴露出来。
北京已难以承载作为一个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重负。
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地区资源环境上看:现在的北方许多地区已经不大适宜人类生存,已经承了受不了那么多的人口。
现在,与其南水北调,不如把首都迁到南方。
南水北调,尤其是西线工程很可能拯救不了北方,还毁了南方,毁了天府之国!中国北方面临严峻的缺水局面,然而,应对这样的缺水局面却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配置相适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大的干预。
因为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无法预测这样干预的后果。
另一种则是拆东墙补西墙式地大规模调水。
对这种调水方式应审慎对待,其效益值得置疑。
据估计,仅内地城市管网跑冒滴漏的水节省下来,就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量,而改造城市管网的费用比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却小得多。
因此他们认为当前的当务之急,根本的解决办法,应该是首都迁移,而不应该是搞什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二、从军事安全上看:北京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近代史上,外国列强为避免与中国民众消耗对抗,以兵舰绕道北上,集中武力打击中国政权心脏北京,以极少的代价迫使清政府屈服。
从而使中国割地赔款,丧失1/3的国土面织。
如果当时首都不在北京而在内地,未必会有如此惨局。
进入21世纪,武器更加先进,甚至在渤海海面舰艇上就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直接打击首都北京。
面对许多问题北京该怎么办
面对许多问题北京该怎么办一、北京的城市问题目前,北京的城市问题虽然不像东京那样严重,但趋势是明显的。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北京会不会发展成为像东京那样的‚死疙瘩‛呢?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北京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
北京长期以来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向外蔓延的生长模式,被建筑学界形象地称为‚摊大饼‛。
面对这块‚大饼‛越摊越大、越摊越沉,并可能在未来城市大发展时期急剧膨胀的状况,专家学者提出了警告。
北京目前的城市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容量、超负荷。
北京的机动车200万辆,比国外许多大城市少,但交通已十分拥挤;二环以内的古城区,登景山俯瞰,五六十年代还是一片绿海,可现在是绿少楼多。
北京市区以分散集团式布局,即由一个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央大团,与北苑、南苑、石景山、定福庄等10个边缘集团组成市区,各集团之间,由绿化带相隔,并形成了以旧城为单中心、向外建设环线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种规划布局下,北京市区建成区扩大了4.9倍,市区人口增加了近4倍。
作为全市单一的中心,北京旧城长期承担着商业、办公、旅游等功能,大型公共建筑不断兴建,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中心区出现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北京市即着手建设城市环路,提出‚打通两厢,缓解中央‛的口号,期望通过快速环路的建设,缓解其压力。
现在,北京已建成了二环、三环、四环城市快速路,五环、六环路的建设也已开始进行,但中心区交通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2001年的一项统计,北京城区400多个主干道路口,严重拥堵的有99个。
主干道路拥堵,按计划,在中关村路,332路公共汽车每小时应通过19个车次,而交通高峰时间经常只能通过9个车次;行驶在三环路的300路公共汽车,正常行驶一圈应是110—120分钟,而现在经常要花160分钟。
与交通拥堵相伴而生的是中心区环境质量的恶化。
大气污染是北京市目前首要的污染问题。
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市三环路以内的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为30%多,现在翻了一倍。
中国迁都最终方案
3.加强搬迁过程中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关注搬迁过程中的民生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八、后续工作
1.完善新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
2.加强与新都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深化国家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3.确保迁都过程平稳有序,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选址原则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3.经济发展潜力大,科技创新能力强。
4.人口规模适中,具备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
四、迁都选址
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迁都选址确定为中部某省某市(以下简称为“新都”)。
五、新都规划
1.首都核心区: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集中布局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功能。
4.定期评估迁都效果,及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
九、结语
本方案为我国迁都提供了合法合规、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将为我国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迁都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为国家繁荣富强注入新的活力。
八、后续工作
1.完善新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
2.加强与新都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深化国家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4.定期评估迁都效果,及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迁都提供一套合法合规、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确保迁都过程平稳有序,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
3.确保迁都过程稳定、有序,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选址原则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国家内外交往。
2022届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知识点梳理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知识点梳理选择题1、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港口的便利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些港口城市在近代曾是西方国家转运掠夺原材料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这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和产业特征等。
下图为某学者总结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新建工业区、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B.新建工业区、绿化带、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C.高级住宅区、新建工业区、绿化带、商业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低级住宅区、新建工业区(2)图示类型的城市()A.内部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空间差别小B.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C.具有完备的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D.居住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联系紧密答案:D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①靠近政府部门集中区,可能是高级住宅区;②附近是住宅区,并临近港口区,且面积较小,人流量较大,最可能是商业区;③位于新郊区,可能是低级住宅区;④位于城市边缘,可能为新建工业区。
故选D。
(2)港口区基础设施完善,棚户区基础设施较落后,内部差异较大,A错;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可推测图示类型的城市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B对;港口城市运输业发达,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较为落后,C错;由图看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相距较远,联系不紧密,D错。
故选B。
2、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③区(CBD)()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商业活动频繁D.环境质量最差(2)①②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其迁都,不如适当分散首都的功能
近年来,不时有人提出中国是否应该迁都,迁到哪里这样的话题,有的还有很具体的理由和规划。
最近又有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认为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建议将首都迁往长江中下游华东某中小城市”。
兹事体大,不妨先看看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迁都,成败如何,对当时和此后的历史产生过什么影响。
历史经验:为什么要迁都?
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无论是传说中的黄帝,还是夏朝、商朝,迁移是生存和发展的经常性措施,也是对付天灾人祸的有效手段,所以迁移和迁都相当频繁。
其中见于文字明确记载、影响最大的一次迁都应为商朝的盘庚迁殷。
大约在公元前18世纪,商朝的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殷墟一带)。
关于盘庚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作过种种推测,不外乎躲避黄河水患,土地肥力减少,通过迁都“去奢行俭”,保持一种比较节俭的生活方式,或者是作为游牧民族的残余的习惯性措施。
从迁都后盘庚发表的训词看,迁都之举曾引起贵族们的反对和恐慌,经过盘庚强有力的劝告和镇压才在新都安定下来。
但此后的二百多年间,商朝的首都再未迁移,以往那种不时迁都的历史从此结束。
公元前880年,周朝的首都由镐京(今西安市一带)迁至洛邑(今洛阳市)。
这是因为镐京一度被犬戎攻陷,都城受到很大破坏,而且由于周天子势力衰落,此后也难抗御犬戎的入侵,只能东迁至相对安全的地方。
这类因在军事上处于弱势而不得不以迁都寻求一时安全的办法以后还多次出现,如战国时楚国的都城由郢(今湖北荆州江陵)迁至陈(今河南淮阳),又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
面对蒙古军队的入侵,金朝的首都由燕京(今北京)迁往南京开封(今开封),末年又迁至蔡州(今河南汝南)。
更严重的是,因国土沦丧,原有的都城已为敌方所占,要继续存在,自然只能迁都。
如东晋建立时,西晋的首都洛阳已非晋朝所有,只能迁都于建康(今南京)。
南宋建立时,北宋的首都开封也已被敌方控制,只能以杭州为“行在所”(临时首都),一直“临时”了一百多年。
另一种情况,是权臣或军阀为了进一步掌握政权,迫使皇帝将首都迁至自己易于控制的地点。
如东汉末年,董卓强迫汉献帝由洛阳迁往长安,以后又迁至曹操控制的许(今河南许昌)。
北魏末年,高欢逼朝廷由洛阳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唐朝末年,朱温迫唐昭宗由长安东迁洛阳。
这类迁都,完全是夺取政权的先声,不惜以破坏摧毁原有首都为手段,造成巨大损失。
在和平时期的迁都则主要考虑国家的安定和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
如秦国的首都从平阳(今陕西宝鸡东)迁至雍(今凤翔),又迁至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北),最后迁至咸阳(今咸阳市西北),适应了东向扩张发展的战略。
汉高祖刘邦已定都洛阳,听了张良和娄敬的建议后,立即迁都关中,并新建长安城作为首都。
光武帝汉秀恢复汉朝(东汉)后,为了就近得到粮食和物资的供应,便于得到自己的政治基础南阳地区的支持,定都于洛阳,而不是恢复西汉的首都长安。
北魏孝文帝为了从根本上实行汉化,将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迁至洛阳,使政治中心深入华夏文化的中心,将鲜卑人的主体置于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
明成祖朱棣在拥兵南下篡夺政权后,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虽然不无巩固自己根据地的考虑,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对抗蒙古的威胁--将首都置于接近边疆的险地,使国家不得不保证前线的军事实力。
而清朝由沈阳迁都北京,完全是顺应了由边疆区域性政权向全国性政权的转变。
由于古代没有机械交通工具,运输条件相当困难,而首都又不可能完全服从经济布局,粮食和物资的运输始终是一大难题。
由于主要的粮食产区在关东和东南地区,为了便于运输,首都的位置不得不逐渐东移,由长安至洛阳,至开封。
元朝定都北京后,打通南北大运河,维护运河漕运,就成了朝廷的头等大事。
此后明、清两代能在北京建都,都离不开大运河输送粮食的作用
不顾地理条件和实际可能,盲目定都或迁都,不仅劳民伤财,最终也会以失败而告终。
朱元璋由南方起兵,以应天府(南京)为根据地,全国统一后,南京自然而然成了全国首都。
但朱元璋深知南京在全国的位置过于偏南,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地点。
他曾考虑过西安,但发现西安和关中残破贫穷;他考察过开封,又见连接东南的河道水浅沙淤,无法满足漕运之需。
最后他决定在故乡凤阳建中都,规模比南京城还大。
但在新都即将建成时,朱元璋又下令停建,大量人力物力全部浪费。
现实可行性:不如分散首都功能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迁都在于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为国家提供了长达上百年、数百年的安定。
即便如此,迁都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只有国力强盛时才能应付裕如。
而且也可能引发政治分歧,甚至形成反抗或动乱。
北魏孝文帝的南迁计划一开始只得到个别大臣的支持,只能以“南伐”为名造成既成事实,才勉强为大臣所接受。
反对势力企图发动政变,连他的儿子也因公然逃出新都而被处死。
而失败的迁都往往长期难以消除弊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越迁越弱,越迁越乱,以至覆灭。
那么当代中国是否到了应该主动迁都的时候?北京是否到了非迁出不可的地步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在现代化条件下考虑首都的合适位置,不同于传统的“天下之中”。
北京尽管不处于地理上的中心,但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传输手段,距离的远近已影响不大。
何况全国的资源、人口、城市、产业
等基本要素的分布,也是严重不均衡的,自然形成的中心或重心与地理中心或重心并不一致。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北京也是优劣兼具,至少不比“长江中下游华东某中小城市”差。
就自然环境而言,有人担心沙尘暴会愈演愈烈,环境污染和缺水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不过,据各项统计数字全面评估,北京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并未出现明显的不利变化。
如沙尘暴并非近年来的产物,也不存在愈演愈烈的规律。
环境污染和缺水主要是人为原因,是产业分布不合理,不注意环保和节约用水的结果。
通过工厂外迁,污染源治理,调水节水等措施,自然环境可以得到相应改善。
的确,近年来北京城市面积与人口数量迅速膨胀,交通堵塞,房价高攀,古都风貌近于消失。
但究其原因,有些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通病,并非首都特有;有的则与高度集权的体制有关。
例如,政府虽一再精简,实际上机构越来越庞大,事权越来越集中,不仅本身的人员越来越多,还使来首都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量本来可以通过信息传输解决的问题,非得有大批人员、多次来往才能解决,光各地、各单位的“驻京办”就有多少人?动用多少资源?如果这样的体制和事权不改变,首都迁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新的北京。
而如果按这样的体制和规模迁都,新都的建设和旧都的搬迁也会需要太高的成本。
在体制改革、精简事权的同时,不妨适当分散首都的功能,将有些本来应该在首都举行的会议和活动分散到地方上举行,本来应该设立在首都的机构或设施建在合适的外地。
如现在的全运会轮流在各省市开,既减轻的北京的压力,也促进了各地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的发展。
这类活动还应再增加。
又如,我曾建议将拟议中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落户山东孔孟故里)建成“文化副都”,行使一部分首都的文化功能。
再如,有些中央或全国性机构可以临时或长期设在外地,如管理少数民族的部门不妨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轮流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办公,以促进地区发展。
采取这些措施,至少可以使北京的规模得到控制,并逐渐有所缩小,环境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维持数十年时间。
到那时国力更强盛,再为一个比较小规模的首都选择最合适的地点,就比较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