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和电流 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一节电源和电流

教学设计

§2.1电源和电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形成电流的条件,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

(2)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方向的规定;理解恒定电流。

(3)从微观角度理解导体中电荷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方法,利用抽水机类比电源,帮助学生理解电源的作用。

(2)初步体会动态平衡的思想。

(3)学习利用数学推导的探究方法,经历金属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电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学生刚学过的电场知识入手,分析、讨论问题,有效地将“场”和“路”的知识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理解电源的作用;电流的形成过程。

(2)恒定电场的概念;恒定电流的概念。

(3)电流的定义、方向;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2.难点

(1)利用动态平衡来理解恒定电场的概念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

1.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重在理论分析和推导,内容较抽象;并且是电场知识在电路中的运用,所以本节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类比、数学建模、推导等方法。本节内容不适合采用实验探究方法,故教学过程中没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2.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学案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观察图片:闪电和手电筒发光。

问题: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因为有电源!

问题1:电源怎么产生持续电流?

2.分析金属导体中电流的产生过程

导体中电子的热运动不能产生电流。

形成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电压)

3.电源的作用

短暂的电势差(电压)只会产生瞬时电流。

用抽水机类比电源:电源在其内部源源不断地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到负极;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

问题2:导线有电流时的电场是什么样的?

4.恒定电场

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尽管这些电荷也在运动,但有的流走了,另外的又来补充(形成导线内电荷量的动态平衡),所以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也稳定。这就称为恒定电场。

问题3:恒定电场形成什么样的电流?

5.恒定电流

(1)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2)电流(I):表示电流的强弱程度.

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电流.

公式:I= q / t (定义式,比值法定义)

国际单位:安培(A) 1A=1C/s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流是标量.它的运算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

○1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2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荷(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在电解液中,电流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离子走向移动方向相反.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量q表示通过截面的正、负离子电量绝对值之和。

用两个例题巩固电流的定义式。

问题4:电流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3)黑板上推导公式:I=nesv

6.黑板上讲解课本例题

问题5: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与生活经验相符合么?

7.解释:闭合电路开个后,电路中各个位置迅速建立起恒定电场,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电路中各处的自由电子几乎同时开始定向移动,整个电路也就几乎同时形成了电流。

8.小结

(1)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电源的作用;电流的定义式和决定式。

(2)我掌握了什么方法?

类比法;数学推导的探究方法。

(3)我收获了什么?

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板书

§2.1电源和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

2、电源的作用

3、恒定电场

4、恒定电流 (1)定义

(2)电流定义式 I=q/t (3)电流决定式 I=nesv 推导:q=(vtS)ne

I=q/t=neSv 例题

则这段导线中的原子数为

则这段导线中的自由电子数也为n

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e

N M

vts

ne q A ρ==A

N M

vts

n ρ=

把这个式子代入I =q/t,得

解得

M

e

vsN I A 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